2019年思维导图英语阅读

合集下载

思维导图——以图导读,导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高度

思维导图——以图导读,导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高度

1182020年02期总第494期ENGLISH ON CAMPUS 思维导图——以图导读,导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高度文/林蓓珊3.读后——互动激发,深度拓展。

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复述或拓展阅读文本。

在教学PEP人教版四年级上册Unit 3 Read and write 时,学生根据阅读文本关键内容绘制出思维导图,进而顺利完成阅读文本主要内容的复述(如下图)。

借助思维导图,把原本枯燥复杂的语篇阅读变成了一幅图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内化和知识迁移活动。

有了思维导图的清晰链条,整合拓展思维,学生复述层次分明,既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复述(Retell) : James, Ann, Kate and Ben are my friends. James has _____. He has a _______. Ann has _____. She has an _____. Kate is _____. She is _____, too. She has _____. Ben is _______. He has _______. He is near the _______. 扩展(Extension) : ______is my friend. He/She is _____and_____. He/She has_____. 在最初开始训练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时,孩子们从未接触过思维导图,教师可以事先搭好框架,然后让学生提炼出主题词和关键词填充。

这样训练几次后,学生逐渐就摸索出了窍门,并初步掌握了思维导图常用的几种方式。

慢慢上手之后,教师再增大难度,让学生自己搭建框架并找出关键信息填补,画出属于自己独特风格和见解的思维导图。

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课堂中的运用,不仅避免了“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等模式,还把课堂交还给了学生,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更深度地理解和记忆阅读文本内容,还能提高学生语言输入输出质量,锻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所给信息复述和拓展阅读文本的能力,从而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之推断题(思维导图+练习含答案)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之推断题(思维导图+练习含答案)

阅读理解之推断题(解析版)推理判断题属于高层次阅读理解题。

解答该类型题目时一定要从整体上把握语篇内容,在语篇的表面意义与隐含意义、已知信息与未知信息之间架起桥梁,透过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的“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

在进行推断时,要据文推理、合情推理,不可脱离原文主观臆断。

推理判断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进行逻辑推理,推测作者未明确提到的事实或某事件发展的趋势。

推理判断能力是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阅读理解部分重点考查的能力之一。

每年每套题通常会有4~6 题。

一、思维导图推断隐含意义思维导图二、方法点拨(一)推理判断题题干常用词一般来说,推理判断题题干中主要包括下面的词语:know about, learn from, infer, imply, suggest, conclude, purpose, attitude, probably, most likely等。

(二)推理判断题正确选项特征推理判断题中的正确选项是依据文章的事实或证据推断出的符合逻辑的结论或观点,正确选项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立足原文,只推一步”,即根据原文内容,一步即可推得。

2.选项中一般不可以出现绝对概念。

如only, never, all, absolutely等,正确答案的表述一般有一点模糊,会用一些相对能够留有一些余地的词汇,如often, usually, sometimes, some, may, might, can, could, possibly, probably等。

(三)推理判断题干扰选项特征1.曲解文意:即推测意义与文章表层意义有区别。

推理判断题中有些选项来自文章中的某一句或某几句话,命题者可能会利用里面的词设计出干扰项,看似表达文章的意思,其实是借题发挥,是对原文意思的曲解。

2.张冠李戴:即把文章中作者的观点与其他人的观点混淆在一起。

题干问的是作者的观点,选项中出现的却是其他人的观点;题干问的是其他人的观点,选项中却出现了作者的观点。

用思维导图帮助分析英语阅读的内容,理解阅读内容结构从而达到理解的效果--Buy New Jeans

用思维导图帮助分析英语阅读的内容,理解阅读内容结构从而达到理解的效果--Buy New Jeans
Mom said, “You already have three pairs of perfectly good jeans. There is no way Dad and I are paying that much for a pair of pants. If you want to buy them with your own money, I would be happy to make a long list of extra chores you can do.”
“Hmm.” I didn't think so. But when I tried them on, I couldn't help agreeing. “I'm totally taking these!” I said. As soon as I got home, I told my mom that I had to get some Zee jeans.
● 6. How long did I save money to buy the new jeans? ● A. Three months. ● B. Three weeks. ● C. Four weeks. ● 7. Which one is NOT the reason that I love my New Zee jeans? ● A. The Zee jeans had cool pockets and were very comfortable. ● B. The Zee jeans were bought by my own money. ● C. The Zee jeans were very expensive. ● 8.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reading the passage?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1. 帮助记忆在英语阅读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文章的主题、关键词和细节。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标题或第一段话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将主题和大纲整理出来。

然后,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每个段落的主题和关键词加入到思维导图中,以便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最后,我们可以将各个段落中的细节添加到思维导图中,以便查看和复习。

举例:假如我们要阅读一篇有关中国春节的文章,我们可以依次构建以下思维导图:主题:中国春节大纲:历史、食品、传统、意义段落1:中国春节的历史和起源关键词:农历、传统、庆祝、新年段落2:中国春节的食品文化关键词:饺子、年糕、鱼、糖果关键词:舞龙、舞狮、放鞭炮、拜年关键词:团圆、祝福、传承、文化在阅读完整篇文章后,我们可以回顾思维导图,回忆文章的主题、大纲、段落主题、关键词和细节,以达到更好地记忆效果。

2. 帮助翻译在英语阅读中,思维导图还可以用于帮助翻译和导出生词。

当我们遇到不熟悉的单词时,我们可以在思维导图上加入其翻译和例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假如我们在阅读英文文章时遇到单词"enigma",我们可以在思维导图上加入以下信息:单词:enigma翻译:谜团、神秘例句:The murder case was an enigma that baffled the police.在继续阅读时,我们可以不断将新的单词加入到思维导图中,以便更好地理解并运用。

3. 帮助思考最后,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和分析文章。

当我们阅读可互动的文章时,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和观点。

我们可以将文章中的主题和论点添加到思维导图中,然后再建立一些支持、反对和补充论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

主题:环保大纲:问题、影响、解决方案、应用段落1: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关键词:污染、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关键词:健康、经济、人类生存段落3:环保的解决方案和方法关键词:减少排放、循环利用、再生资源段落4:环保的应用和推广关键词: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公众意识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中具有帮助记忆、翻译和思考的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各单元主题思维导图(1-10)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各单元主题思维导图(1-10)

初中英语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Unit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单元主题思维导图
Section B 2b
阅读篇-SectionB 2b
In the past
Now
When he was a little boy
After his parents moved to the city
I know/believe that... I wonder if/whether… What fun the Water Festival is! How pretty the dragon boats were!
Structures
Cultural lexicon Festivals
单元整体话题篇
Characters
Scrooge
At present, 1. celebrate Christmas with his give gifts to people in need 2. treat... with kindness and warmth 3. spread love and joy
full moon, mooncake, rabbit, Hou Yi, Chang’e, the birth of new life, chocolate eggs , egg hunt, Christmas tree, Santa Claus
big, interesting, clear, fascinating, quiet, uncrowded, beautiful, safe, convenient
get some money, 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town, get some magazines/ dictionary/a pair of shoes, buy a newspaper, buy some stamps, park a car, go to a museum

超实用高考英语专题复习:括号内给动词50题 (思维导图+高考真题+时政科技类阅读)(原卷版)

超实用高考英语专题复习:括号内给动词50题 (思维导图+高考真题+时政科技类阅读)(原卷版)

括号内给动词50题(原卷版)距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不少有经验的老师都会提醒考生,愈是临近高考,能否咬紧牙关、学会自我调节,态度是否主动积极,安排是否科学合理,能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以饱满的情绪迎接挑战,其效果往往大不一样。

以下是本人从事10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的以下学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志者事竟成!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高考英语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总之,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学生们不要加大练习量。

在这个时候,学生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式,最重要的是以平常心去面对考试。

英语最后的复习要树立信心,考试的时候遇到难题要想“别人也难”,遇到容易的则要想“细心审题”。

越到最后,考生越要回归基础,单词最好再梳理一遍,这样有利于提高阅读理解的效率。

另附高考复习方法和考前30天冲刺复习方法。

【动词高频用法思维导图】【动词高考考查动向】动向一、动词时态、语态、主谓一致用法动向二、动词非谓语的用法动向三、动词词类转换的用法【小题狂练一】名词、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填空专练结合语境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完成句子。

1. Peter, my English teacher, never fails (courage) us to study hard.2. We should spare no effort to(beauty)our environment.3. If you don't pay your bills they'll(connect)your electricity/gas.4. His remarks showed that he (understand) my position on the question.5. The best way (large) your vocabulary is to read extensively.6. I (real) that I had said the wrong thing when I saw her reaction.7. She(simple)the instructions so that the children could understand them.8. Do you think it's possible (unite) Joe with his long lost father?9. If the sun were to (appear), what would the earth be like?10. (2018·全国I) To avoid knee pain, you can run on soft surfaces, do exercises to (strength) your leg muscles, avoid hills and get good running shoes.11. (九师联盟二月联考)The forum has attracted hundreds of politicians, scholars, entrepreneurs and cultural notables from more than 80 countries and regions to ____________(deep) mutual understanding among cultures and share ideas.【答案】【小题狂练二】括号内给动词填时态、语态、主谓一致高考真题再练在空白处填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高中英语思维导图:阅读理解解题思路

高中英语思维导图:阅读理解解题思路

把握文章主旨要义
略读法快速把握大意 注意首段和尾段
避免概括不够
提炼主旨,归纳标题
避免过度概括
避免以细节代替全面
精炼
准确 标题要求
统领
新颖
事实细节题
直接理解题 间接信息题
通读题干 快速定位 对比分析 阅读题干
变换信息
从题干中查找关键信息
快速跳读
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的信息句
仔细比较选项与文中的细微区别
理清题干要求挖掘的核心信息
要浏览全文,把握大意
要以句子为单位进行断句改错
要分析句子结构,从”多,少,错,对“四方面入 手
要重新通读并检查改正过的文章
主谓是否一致
指代是否一致
修饰语与被修饰语是否一致 前后时态是否一致
看每句有无”一致性“错误
单复数是否一致
并列连词前后的形式是否一致
动宾搭配
动词与介词搭配 介词与名词搭配
看每句有无”搭配“错误
单词或短语 意义猜测题
关注上下文线索 利用构词法知识
上文:事由铺垫 下文:补充说明
because/since... 举例:for example... 定义:mean... 对比:while/but... 结果:so/so that... 同义或类比:like/just as...
代词指代题
分析代词的性质
固定词组
冠词a,an,the的误用
非谓语动词的误用
从句引导词误用
形容词与副词的词性转换
看每句有无”词法,语法“错误
时态,语态使用不当
并列连词误用
名词单复数转换
上下文语意矛盾
看每句有无”逻辑意义“的错误
四要法 四看法
解题技巧

英语阅读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共36张ppt)

英语阅读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共36张ppt)

one character
conflicts
关键图 关键图
climax
关键图
关键图
Expect to join in the Easy Group
关键图
……
vocabulary
作业 阅读小屁孩日记 “爱玩游戏的Greg” 完成属于你的原著阅读思维导图吧!
可以从主题,背景,人物,情节,冲突, 词汇等入手做思维导图 也可以任意发挥你的聪明脑袋做思维导 图。
(彩色版本哦)
补充:Types of Thinking Maps
Circle Map
Bubble Map
Flow Map
Brace Map
Tree Map
Double Bubble Map
Multi-Flow Map
Bridge Map
Thank you!
colorful, memorable
The Basic Elements of Mind Map
MINDMAPPING
中心图 分支 关键词 关键图 颜色
中心图
分支
主分支和次分支颜色统一 分支不要垂直
关键词
关键词用黑色
关键图
关键词用黑色
颜色
How to draw the Mind Map
About Mind Map
For Class 5
What is Mind Map?
前言
Mind mapping is a highly effective way of getting information in and out of your brain.
Monotonous(无聊的) information and highly organized d放) 水彩笔(12色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导图英语阅读思维导图辅助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例谈----以认知主义理论为视角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学校初中部邹建军摘要:根据认知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者的外语知识可分为两种类型: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英语阅读教学中陈述性知识往往得到重视和强化,程序性知识则被忽略,用思维导图辅助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很好地挖掘学习者的程序性知识, 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把语言分析法教学法和语篇分析教学法结合起来,以完整课例的形式来阐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把预读、略读、跳读、细读等相关活动按其特点和目的穿插到思维导图各层级的分支图形中,促使学生由宏观到微观、从表层到深层把握知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两种类型的知识协调发展。

关键词:思维导图认知主义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语篇分析一、问题的提出近些年,由于英语课程的开设已经普及到小学甚至育儿园,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已经不再停留于简单的听说读写操练上,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课文容量大、篇幅长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方面,学生面对长篇大论的课文望而生畏,不求甚解;另一方面,传统的阅读教学采用语言分析教学法,把语言当作语法、词汇和句型的简单集合,从句子结构到词语用法都要逐句讲解,却无视语篇分析、无视阅读思维训练、无视阅读策略的培养,尽管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仍然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现象。

根据认知主义的基本理论,Faerch和Kasper(1983)等人认为,学习者的外语知识可分为两种类型: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前者指“内容知识”,由内化的外语规则和记熟的语言板块构成,后者指“方法知识”, 由学习者用来处理外语语料而采用的各种策略和程序组成。

在认知主义1的视角下,阅读可看作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因此“解码”和“组块”对信息加工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解码和组块,思维导图似乎是一件利器,因为借助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可以利用视觉信息将文本内容分解成易于理解和记忆的“组块”, 协助学生解构阅读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内容和内在关联,完成自上而下地对文章的字、词、句进行解码,帮助学习者系统地,有条理地思考学习材料, 逐步理解整个语篇的意思,并结合已有的背景知识,自上而下地预测内容,并以图形的方式记录下其思维过程,从而挖掘学习者的程序性知识, 促进学生两种类型的知识协调发展, 同时也为广大教师优化和提高阅读教学和阅读指导的质效提供借鉴。

二、何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它是一种用观点和图片,从中心概念发散出的以纲要形式显示大脑思维活动的地图,遵循这张导图, 可以让人在思考、记忆、分析时充分发掘潜能,激发灵感与想象。

其提出的基本前提是认为“大脑进行思考的语言是图形和联想(Buzan, 1993.)”,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

根据思维导图学说,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无论是感觉、记忆还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颜色、气味、节奏等,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主题”,并由这些“中心主题”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分支,每一分支代表与“中心主题”联结的一个“次主题”,而每一个“次主题”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分支(崔文胜, 2007)。

因此从创作方法上看,它主要是从一个中心词开始,随着思维的不断深入,联想出一系列相关的事物,然后形成一个有序的图式,其结构如图1所示,图形如图2所示。

2图1思维导图的结构图2 思维导图图形从思维导图的结构及图形可以看出它有四个基本的特征:(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 (2)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3)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4)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

因此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是树状结构的(托尼?巴赞,1999)。

有了这些基本特征,思维导图就可以将左脑的逻辑、顺序、文字、条理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和空间等多种因素调动起来一起参与思维和记忆,逐步建立起一个有序的发散性思维网络图。

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把传统的单向、显性思维变成多维发散的思维模式。

托尼?巴赞认为学习者能够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理清思维的脉络,并可以通过图式回顾整个思维过程。

三、思维导图辅助阅读教学的应用例谈认知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信息加工主体,是使用各种策略贮存和提取知识的信息处理器。

学习者是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就是对语言知识的意义建构(manufacturing meaningfulness)(Frank3Smith,转引自Brown,H.D1994:81)。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强调了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及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起点、以学生自主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为终点。

因而,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一个常用策略,所谓支架式教学就是教师为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提供一种认知图式或概念框架,优化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以使学习者发现知识的意义(何克抗,1999)。

在外语教学中,如何运用支架式策略有效地促进学习者将所学的“知识转变成自己的内部表达”,思维导图满足了这一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把预读、略读、跳读、细读等相关活动按其特点和目的穿插到思维导图不同层级的分支图形中,使学习者看到主题与段落、大意与细节,表达与情感,词句与语境之间的关系,并能够从彼此联系中同化,吸收当前新知识的固着点,从而促进新知识与现有知识结构的整合过程,实现新知识的内化和意义建构。

本文以仁爱英语八年级下册第89页Unit 8 topic3 Section c的阅读课文(见图3)为例,讨论用思维导图辅助阅读教学的具体操作。

图3 仁爱英语八年级下册第89页Unit 8 Topic3 Section C的阅读课文1.读前(Pre-reading)(1) 学习目标展示(图4)4图4学习目标课前展示学习目标,对学生有指导作用。

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本节课的大概内容,学习的主要任务和要求,从而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目标。

(2)导入(图5)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图画、标题等, 让学生预测文章内容, 并联想自己了解哪些相关内容。

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实现“自上而下阅读模式”(Topdown model)提供必要条件, 同时促成有意义的学习。

将学生按性别分成两大组,以主动发言的次数和正确率作为小组加分的标准。

然后,根据学生对课文的预测在黑板中央写下Uniforms,并询问学生Do you know uniforms ? Do you like your school uniforms ? Who should wear uniforms ?在小组加分的机制下刺激学生举手发言。

笔者根据学生发言的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在以Uniforms为中心的思维导图上,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比如:学生提到了交警要穿制服,笔者就顺势问学生交警为什么要穿警服。

这对于经常见到交警的学生而言是非常熟悉的话题,所以很容易引发他们的不同意见。

经过几分钟的讨论,黑板上就出现了如下图形:5图5 导入根据这个图形,学生的大脑已经完全被激活, 开始关注他们不是很感兴趣的衣服背后的故事。

这时,笔者再让学生猜测形形色色制服的特殊功能,学生就会有很多想法,并且不由自主地对课文内容产生了好奇心。

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课文阅读理解, 学生的关注程度就大不相同了,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也相应加深了。

2. 读中(While-reading)(1)略读(图6)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 特别是文章的首段、尾段、每段的首句、尾句, 试图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

教师通过提问, 了解学生对于文章大意的把握情况, 同时教师展示思维导图的框架,在第二层级的分支中只给出文章结构的提示语(View 并显示第一层级的关键词,即文章的主题,Point,Supporting Detail,Conclusion)。

要求学生找出文章的论点,检测培养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

6图6 略读(2)速读(图7)让学生快读全文, 了解段落大意和文章的篇章结构。

教师通过提问, 了解学生对论点、论据和结论的区分和掌握情况, 同时教师展示思维导图的第三层提示词: 总结部分的中心句和分论句,并让学生找出并提起关键词归到思维导图的第四层分支中。

图7 速读(3)细读(图8)7精读课文, 了解论据部分的主要事实和细节, 可以让学生划下细节中的每一句的关键词或线索词。

然后抽出来放到思维导图中合适的位置中,完成思维导图的剩余部分或自行扩充和完善思维导图, 从而了解学生对于主要事实和细节的掌握情况,促使学生从字里行间把握每部分的主要事实和细节, 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 培养学生独立、主动获取主要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

图8 细读读后(Post-reading) 3.(1)复述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提供的信息,按照不同层级的信息, 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促使其内化所提取的信息, 完成并强化自己的知识建构。

复述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形式,先让基础稍差的学生根据完整的思维导图来复述课文,然后逐层收起分支,挑选优秀学生进行复述,如有困难,则可展开思维导图中的相应分支给予提示,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2)作业:绘制思维导图要求学生预习下节课要学习的阅读课文,根据文章的篇章结构和关键词,也可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用本课所学的思维导图知识绘制一幅和该课文相对应的新的思维导图,下次8上课的时候让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展示并讲解自己的思维导图。

这个过程既可以让展示的学生监控自己的理解过程,也可让听的学生多角度理解文本,并让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思维过程,掌握每个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从而对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使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四、结语人们无论是讲话还是写文章, 无论是描述事物、还是阐述观点, 都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英语文章的这种逻辑顺序则更为明显。

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文章阅读, 能促使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 浓缩知识结构, 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同时, 还可以根据不同文体的结构特点, 通过构建文章的结构图式把语言分析教学和语篇分析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原淑芳陆彦 2007), 获得分析语篇的中心思想、逻辑结构、文体风格、写作技巧、写作特点、社会和文化背景及修辞运用以及划分段落、总结段落大意等一系列的认知技能,促使学生由宏观到微观、从表层到深层逐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