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名动漫企业的品牌运营典型个案分析及其启示

合集下载

迪士尼企业案例分析报告

迪士尼企业案例分析报告

6
It‘s something that will never be finished. Something that I can keep developing...and adding to. 迪士尼乐园永远不会完结,因为她激励我不断去发展和丰富我的事业。
感悟: 华特先生对迪士尼公司的感情,是他一生奋斗不息的动力之源。
18
迪士尼主题乐园度假区
该部门负责全球迪士尼主题乐园的运营、设计和建造。 除了全球5个迪士尼度假区,11个主题乐园之外, 同样拥有两艘巨型油轮——迪士 尼海上巡航线。 另外迪士尼区域娱乐负责运营 ESPN Zone 主题餐馆,而阿纳海姆运动公 司 ( Anaheim Sports, Inc. )则负责运营迪士尼的NHL冰球队“巨鸭队 (The Mighty Duc ks) ”。
11
华特曾说过:“我们不用考虑钱的多少,我 们需要考虑的是东西的好坏。我的理论是:只要 东西好,我们就可以把大众吸引过来。” 因此,在建设幻景园过程中,华特始终要求 做到尽善尽美。华特经常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 有时他会蹲下来,感觉一下儿童是否也能看到园 内的景色。有一次,华特乘火车观看园中各处景 观,发现树木会挡住火车上游客的视线,于是他 决定把已经种好的树木挖起来,并后移50米。幻 景园的设计与建造一直在华特的严格监督下进行, 园区可以说是华特理想中卡通世界的现实版本。 华特不时把幻景园想象为游客可以进去随意 乱逛的一系列主题独特的立体“电影院”,并由 一条叫做“美国大街”的大道串联起来,就在这 不知不觉中,华特创造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态, 丰富了娱乐业、旅游业的内涵。
14
第二篇·第一部分
企业优势:
1、精益求精打造品牌 2、多元化的商业经营
3、跨越文化差异,拓展海外市场

动漫经典案例解析 (市场环境、受众分析、授权)

动漫经典案例解析 (市场环境、受众分析、授权)
28部独立电影 9个可爱角色形象 45卷漫画
6首主题音乐…
品牌亲和力
哆啦A梦(Doraemon)
各种夸张可爱的笑容,带给大家快乐,这正是哆啦A梦(Doraemon)的魅力, 正是具有超强的亲和力,才能让哆啦A梦(Doraemon)风靡全球近40年。
品牌形象
哆啦A梦(Doraemon)
大电影
1.电影全球发行,DVD发行。 2.舞台剧的制作(音乐剧、冰上世界)发行。 3.迪士尼多品牌唱片的发行。
迪士尼媒体网络
媒体网络资产:电视节目制作/电视台运营。广播的制作/广播台运营全球 的迪士尼频道(The Disney Channel),其他拥有股份的频道。迪士尼儿 童频道几乎是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的必备儿童频道。
品牌知名度
经典、流行的多啦A梦,四十年的文化沉淀 哆啦A梦(Doraemon)
1969年在日本首次推出系列漫画; 1979年系列动画片在日本朝日电视台首次播出; 1980年推出第一部哆啦A梦动画电影; 1991年系列动画片首次被引进到中国;观众累计6.3亿 1992年系列漫画全国热销; 1995年哆啦A梦25周年庆祝活动在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地举办祝活动 2000年哆啦A梦30周年大型庆祝活动在北京.上海.广州.台北和香港联办。 2004年每年引进一部哆啦A梦主题电影,至此,国内音像市场与国际同步。 2005年中国大陆引进哆啦A梦电影,即获得当年动画电影票房亚军。 2006年哆啦A梦主题演出亚洲华人区破500场,创卡通形象演出之最 2007-2009年,连续三年暑期档引进哆啦A梦最新电影,票房逐年上升 2008年3月日本外务省任命“机器猫”当日本形象大使 2008年电影《大雄的奇幻大冒险》 2009年电影《绿巨人》
大雄的恐龙 大雄的奇幻大冒险

浅谈迪士尼动漫产业的营销策略及启示

浅谈迪士尼动漫产业的营销策略及启示

浅谈迪士尼动漫产业的营销策略及启示浅谈迪士尼动漫产业的营销策略及启示作为全球最知名的动画制作和娱乐公司之一,迪士尼在动漫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迪士尼凭借其丰富多样的动漫IP,成功地应对了市场的变化,并通过创新的营销策略不断获取新鲜的营收来源。

这为我们学习和借鉴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首先,迪士尼注重培养和保护自己的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是迪士尼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迪士尼始终坚持以“让人们开心”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并通过不断推出优质的动漫作品来实现这一目标。

无论是米老鼠、唐老鸭还是白雪公主,这些经典IP不仅在世界各地的观众心中拥有高度的认同感,也成为了迪士尼品牌的代表。

同时,迪士尼也主动保护这些品牌形象,采取法律手段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维护了品牌的权益。

对于我们其他企业来说,保护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建立高度认同感的价值观是非常关键的,这将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其次,迪士尼注重多元化的市场开拓。

迪士尼不仅仅是一个动漫制作公司,也是一个娱乐产业巨头。

迪士尼通过收购和合作的方式与其他行业巨头合作,如收购了漫威、卢卡斯影业和20世纪福克斯等公司,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

同时,迪士尼还充分利用自己拥有的动漫IP资源,开发了主题乐园、电影、游戏、玩具等周边产品,为自己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多元化的市场开拓使得迪士尼在竞争激烈的动漫产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对于其他企业来说,也应该思考如何通过合作和多元化的方式开拓新的市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此外,迪士尼注重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迪士尼积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来提升动漫制作的品质和观赏体验。

例如,迪士尼引入了三维动画技术,并在电影中运用了虚拟现实等高科技。

此外,迪士尼还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通过在线视频平台和流媒体服务向观众提供更方便的观影方式。

这些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不仅为迪士尼带来了更高的竞争力,也满足了当代观众需求的变化。

我们其他企业也应该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的技术手段,提升产品的品质和用户体验。

迪士尼跨国经营的成功与困境案例分析

迪士尼跨国经营的成功与困境案例分析

迪士尼跨国经营的成功与困境案例分析其旗下的品牌包括: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惊奇漫画公司(Marvel Entertainment Inc)、试金石电影公司(Touchstone Pictures)、米拉麦克斯(Mira max)电影公司、博伟影视公司(Duen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好莱坞电影公司(Hollywood Pictures)、ESPN体育,美国广播公司(ABC)。

本次案例分析笔者主要分析迪士尼企业的主题公园以及其电影。

迪士尼主题公园案例分析市场定位:品牌:迪士尼乐园,世界上最大的主题乐园,辨识度高产品:体验感强,魔幻,新颖,具有鲜明的企业文化特点目标人群:主要客户是3-18岁青少年人群以及中青年家长20-35岁的年轻男女,对迪士尼卡通人物具有情怀的人群,中老年客户人群比较少。

迪士尼主题公园产品的本土化迪士尼企业作为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凭借其多元的业务以及过硬的实力享誉全球,迪士尼文化也是为大众所知。

迪士尼企业是值得研究品牌国际化策略的典型案例。

品牌国际化策略最重要的一步是“本土化”问题,如果能较好解决本土化,品牌的国际化策略也有成功性的标志。

笔者认为迪士尼主题公园这一产品采取的产品本土化策略是相当不错的,迪士尼乐园自1955年开园至今,在全球已有六家主题公园。

分析这六家主题公园的选址,可以发现这六家主体公园分别位于美国加州、美国奥兰多、日本东京、法国巴黎、中国香港以及中国上海囊括了包括美洲、欧洲及亚洲三块大陆,而针对不同的园区所处的文化背景,迪士尼乐园采取了相应的体验式营销策略。

根据不同地理位置的迪士尼主题公园,会有对应融入不同的当地本土特有的文化内涵,如洛杉矶迪士尼乐园中所设置的“美国大道”区域,东京迪士尼乐园中所设置的“世界市集”区域,上海迪士,尼乐园中所设置的“中国园林”区域。

日本动漫产业的商业化运作经验对中国动画业的启示

日本动漫产业的商业化运作经验对中国动画业的启示

日本动漫产业的商业化运作经验对中国动画业的启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动画产业也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然而,在这一进程中,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一项产业能否取得成功,不仅要看重技术,更需要注重商业化运作的理念,因此我们需要借鉴日本动漫产业的商业化运作经验。

本文将通过对比讨论,结合实际例子,探讨日本动漫商业化运作经验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启示。

一、日本动漫行业产业链理念的应用日本动漫产业是一个成熟的产业体系,其独特的产业链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靠着完善的产业链,日本动漫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中,产业链的环节主要包括动画制作、漫画出版、周边商品生产、游戏制作等。

这些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将产业联结成一个生态系统。

而对于中国的动画产业,我们往往只关注了其中的一部分。

比如动画制作,在这方面,国内的企业已经能够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而其他环节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

如此,即使一部优秀的国产动画在市场中得到了一定的市场,其他环节也会因缺少资源而无法发挥作用,导致该部优秀动画对于整个产业链来说意义不大。

借鉴日本的商业化经验,我们应该将中国动画产业观念从“单打独斗”到“合作共赢”的理念转变。

并加强与其他生态环节的联系,让我们的动画产业合力向前发展。

二、对内容包装的重视日本的动漫产业最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包装而成的产业。

在他们看来,规划、制作、宣传成为一个有品牌价值的IP就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这一方面,乐高、迪士尼等世界著名品牌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反观中国,如果一部优秀的动画在公映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宣传和包装,它就不易于被市场接受和推广,最终可能会止步于一部好作品而未能转化为优秀的产业。

更进一步,如果中国动画产业想要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就必须从品牌运作、IP打造着手,配以精细的宣传,提升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通过与其他行业、领域的强强联合、划分细致、专业化分工、增强产业优势等方式,中国动画产业才有希望在未来成为世界动画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迪士尼品牌效应的启示

迪士尼品牌效应的启示

迪士尼品牌效应的启示迪士尼是依靠了品牌所产生的文化效应、晕轮效应、价值效应、马太效应以及这些效应的叠加,经过近百年的精心打造而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实现了品牌价值最大化。

重视迪士尼品牌多重效应并加以借鉴,有助于我国正在发展中的主题公园、创意设计、影视剧制作、动漫影像等文化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谢京辉6月16日,全球第六个迪士尼乐园正式在上海迎客。

迪士尼是依靠了品牌所产生的文化效应、晕轮效应、价值效应、马太效应以及这些效应的叠加,经过近百年的精心打造而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实现了品牌价值最大化。

重视迪士尼品牌多重效应并加以借鉴,有助于我国正在发展中的主题公园、创意设计、影视剧制作、动漫影像等文化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关键是讲好故事,并且持续讲下去品牌底蕴是文化,品牌目标是关系,这种关系需要文化进行沟通,需要精神加以维系。

在迪士尼的成长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被改善的关系。

1955年7月17日,全球第一个迪士尼乐园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正式开幕。

迪士尼品牌借助于动画电影、创意制作,在主题公园内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持久全球影响力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动画形象,将快乐与希望的故事带给受众,达到了感动人、感化人改善关系的目的,也成为一代代人成长中的精神印记。

产生这种反应的关键是讲好故事,并且持续地讲下去。

从1937年首映《白雪公主》开始,迪士尼上映了《幻想曲》《三骑士》《睡美人》《森林王子》《美女与野兽》《失落帝国》《狮子王》及最近的《魔发奇缘》等不下50多部动画,几乎讲了近一个世纪故事。

从品牌角度分析,品牌是一种记忆,记忆是一种习惯,迪士尼品牌正是通过这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成了人们的习惯和记忆,正如我们的大白兔奶糖就是儿时的美好记忆一样。

一个好的品牌与一个精彩故事联系起来,实质是通过文化效应达到改善关系的目的,品牌效应就在于讲好故事的本领。

品牌晕轮效应是基于品牌影响力而产生的附加效应。

这种影响力一般是指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这种能力依赖于高质量、高信誉、高效益、低成本的保证。

动漫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以中美日三国为例

动漫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以中美日三国为例

4、市场竞争
结论与启示 通过比较中美日三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动漫产业在规模、 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也面临着诸如高成本、版权保护等问 题。中国动漫产业在发展速度和市场规模上表现出强劲势头,但仍然存在产业链 不完善、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
4、市场竞争
日本动漫产业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庞大的作品库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但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方面还有待提高。
4、市场竞争
结论与启示 通过比较中美日三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动漫产业在规模、 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也面临着诸如高成本、版权保护等问 题。中国动漫产业在发展速度和市场规模上表现出强劲势头,但仍然存在产业链 不完善、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
4、市场竞争
日本动漫产业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庞大的作品库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但在技术创新和,我们可以从中美日三国的发展经验中得到以下启 示:
1、加强技术创新和高端人才培养,提高我国动漫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4、市场竞争
2、完善产业链,加强原创作品开发和衍生品市场建设,实现产业链的良性循 环。
3、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4、市场竞争
2、产业链
2、产业链
美国动漫产业链十分完善,从原创作品到衍生品开发,涵盖了各个领域。中 国动漫产业在产业链方面还有待完善,尤其是在衍生品开发方面相对滞后。而日 本动漫产业链则以其庞大的作品库和丰富的衍生品著名,其独特的“漫画-动画游戏”模式使其在全球动漫市场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3、技术创新
3、技术创新
4、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我国动漫产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谢谢观看
动漫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 启示 以中美日三国为例

迪斯尼动画经营模式分析

迪斯尼动画经营模式分析

迪斯尼动画经营模式分析迪斯尼(Disney)无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动画制作公司之一。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它一直致力于为全球观众提供精美的动画作品。

随着市场逐渐发展,迪斯尼也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其经营模式,希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

迪斯尼动画的成功,不仅在于其高超的技术和惊人的创意,还在于其卓越的商业策略。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分析迪斯尼动画的经营模式,探讨它的成功之处。

1. 多元化迪斯尼的经营模式基于多元化,它的业务范围包括:电影、电视、主题公园、度假村和各种商品授权。

这种多元化使迪斯尼在业界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因为它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不同的领域中进行品牌推广和营销推广。

此外,迪斯尼还可以通过这种多元化模式分享风险和分散风险。

2. IP影响力迪斯尼的知名度得益于其拥有的独特的知识产权(IP)。

它们不仅包括自己的品牌,还包括所有经营和授权的内容,如漫画、电影和主题公园等。

授权这些内容可以使公司轻松地拓展市场渠道和盈利模式。

此外,利用自己的IP也可以加强迪斯尼在不同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并使其能够更好地与商品合作伙伴合作。

3. 投资于技术迪斯尼一直致力于向技术投资,这也是其成功的一部分因素。

在制作动画方面,迪斯尼一直是业内的佼佼者,一直保持技术和创新的先导地位。

此外,迪斯尼还积极开发AR和VR技术,希望通过这些技术来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进一步、这些技术可以为迪斯尼提供更多的盈利机会,比如视频游戏、应用程序等。

4. 精细制作如今,迪斯尼仍在努力保持其良好的制作质量。

为此,公司通过自带的动画工作室和收购其他制作公司的方式来确保电影的品质。

在内部制作工作室中,迪斯尼一直以来都提供良好的训练机会和职业道路,以备战动画行业的激烈竞争。

此外,迪斯尼还通过参加动画制作活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例如Pixar 动画工作室和Marvel 娱乐。

这种联合制作模式使迪斯尼能够保持在行业中的好声誉,并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知名动漫企业的品牌运营典型个案分析及其启示国际知名动漫企业的品牌运营典型个案分析及其启示2011年09月14日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通过对国际知名动漫企业品牌运营模式的分析,从而找出对促进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有益启示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实现动漫产业的真正价值,以动漫衍生品反哺核心动漫生产;二是借品牌知名度旺销衍生商品,借衍生商品烘托品牌知名度;三是形成商业集群,以一个品牌带动数种产业发展;四是促进产业升级,创意产业带动制造业联合发展。

品牌授权又称品牌许可,是指授权者将自己所拥有或代理的商标或品牌等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授权者使用;被授权者按合同规定从事经营活动(通常是生产、销售某种产品或者提供某种服务),并向授权者支付相应的费用——权利金;同时授权者给予人员培训、组织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指导与协助。

品牌授权模式目前是动漫产业开发动漫衍生品、进行跨业合作的核心模式。

该模式充分利用了动漫产业品牌形象的多领域覆盖性、多渠道影响性,能将多个文化平台进行产业链接,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动漫产业的广泛连续盈利。

目前,在美日等动漫强国,品牌授权模式早已经过了充分地运用和实践,并为其动漫产业赢得了巨大利润,打下了深厚的产业基础。

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比较滞后,通过对国际知名动漫企业的品牌运营的典型个案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有益的启示,这对于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际知名动漫企业的品牌运营典型个案分析一、国际知名动漫企业的品牌运营典型个案分析(一)迪斯尼:深掘品牌资源沃尔特·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是美国最大的动漫产业公司和全球最大的娱乐及媒体公司之一。

迪士尼在全球拥有强大的娱乐和动漫品牌优势,其显赫的业绩使它成为全球动漫产业发展的成功样板之一。

迪士尼用自身的品牌做乘数,在后面乘上各种经营手段,价值链各部分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成熟完备的品牌运营,获得高额的商业利润。

针对品牌形象的五步开发战略,迪士尼成为了当仁不让的动漫第一品牌。

其五步开发战略是:第一步,迪士尼凭借其精益求精的动画巨作,电影票房加上全球发行、销售拷贝和录像带收回成本并获得基本利润;第二步,迪士尼在全球的11个主题公园成为了神奇、梦幻和欢乐的象征,迪士尼将动画片中的明星放入主题公园,使乐园集游乐、饮食、社区中心、戏剧表演为一体,将授权经营的衍生品放到主题公园,在电影和公园共同营造出的氛围,吸引大量游客游玩消费;第三步,通过遍布全球的授权专卖商店,加上迪士尼动画形象专有权的使用与出让、品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及相关书刊、音乐和游戏产品的出版发行等衍生品实现盈利;第四步,以互联网为载体,把迪士尼动漫形象通过网络传输,获得利润;第五步,迪士尼将公司的经典影片在间隔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又拿到电视台播放,以吸引新一代观众,获取利润的同时也强化了迪士尼经典动漫形象在新一代孩子中的地位。

小结:迪士尼动漫产业通过品牌形象的多层深化不断发展商业运作体系,最终形成迪士尼文化影响着全世界的受众群。

一种观念的建构往往能成为营销最大的动力源泉,当文化符号已经成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成为下意识,其可持续性、拓展性和高盈利性也就随之而来了。

(二)孩之宝:获取知名品牌授权,以动漫影视拉动玩具畅销孩之宝(Hasbro)是美国著名玩具公司,世界第二大玩具商。

目前公司旗下有变形金刚、特种部队、星球大战等多个知名品牌。

最近几年来,孩之宝强调采用三管齐下的方式经营企业:增加玩具类和非玩具类核心品牌;确定商机发展趋势和创新产品;与迪斯尼和卢卡斯电影公司等娱乐业主要公司签订许可协议。

迪士尼公司拥有大量优质的动漫形象品牌,孩之宝积极获取迪士尼的品牌授权,将大量现成的动漫形象纳入自己的玩具世界中。

2000年,孩之宝与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建立了形式多样的合作关系。

除了某些经典产权,孩之宝还是所有迪斯尼大片的主要玩具许可人,被称为华特迪士尼世界官方玩具和游戏公司。

孩之宝开创了动漫播放与玩具生产联动发展的跨业产业模式,变形金刚系列成为了这一模式的经典成功案例。

1983 年,孩之宝从日本takara公司购得变形金刚的版权后,邀请著名的美国“奇迹”(Marvel)漫画公司,为玩具创造故事,还委托日本东映动画公司制作了三集动画片,并以商业广告的方式将其拿到众多美国电视台付费播放。

这部动画片一经播出,收视率就不断攀升,在变形金刚的动画片创下40% 的高收视率后,孩之宝开始向电视台收取高额的版权费。

后来孩之宝收取的动画片版权费几乎相当于变形金刚产品全部盈利的1/3.随着动画片的热播,与变形金刚相关的玩具产品也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

2007年与派拉蒙公司合作的电影版《变形金刚》拉开了跨动漫、影视、玩具三大平台发展的序幕。

电影版“变形金刚”产品随着电影的热映获得了国内“变形金刚”爱好者的热烈追捧。

孩之宝乘胜追击,根据自己的玩具系列筹拍了电影《G.I.JOE》(眼镜蛇的崛起)、《变形金刚2》以及《星球大战》系列等,根据剧中角色特别打造的电影版新系列产品也同时上市(冯嘉雪,2009)。

小结:孩之宝灵活地运用了品牌授权模式,并积极开展商业合作与之配合。

一方面,它依托迪士尼公司的授权积极开发相关产品,和迪士尼结成稳定的商业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它首创以动画做广告拉动玩具销量的模式,以“被授权商”的身份收购了“授权商”的形象版权,并将玩具形象授权给动画、电影公司进行品牌的二次包装和集中宣传,最终实现了企业的低投入、高产出。

(三)日本万代:跨业联合运作,系列开发产品日本万代株式会社(株式会社バンダイ/BANDAI),成立于1950年,是以生产GUNDAM 等系列动画角色模型而闻名日本的主要玩具供货商之一,其生产的各种科幻、动漫模型的数量之多,品种之全为世界第一。

经过多年的业务拓展和公司并购,目前已发展成为全日本最大的综合性娱乐集团之一,除玩具及儿童娱乐外,主要业务包涵游戏软件、多媒体、音乐、电影长片等各个产业链层。

万代的商业发展模式,与其旗下国民级动漫品牌《机动战士GUNDAM》密切相关。

《机动战士GUNDAM》最初以科幻小说的形式出现,1979年被Sunrise公司拍成动画片,大受好评。

这部以人型智能机器人为主题的动画片,给予其衍生品以极大的开发空间,随着动画中机器人的不断更新,衍生品模型机器人也不断推陈出新,成就了万代的“万代抢钱”大业。

万代自1980年介入GUNDAM品牌,第一步买断其玩具生产的品牌授权,转型为专业的角色模型制造商;第二步开始以出资者或共同参与角色设计企画等方式介入映像作品的制作,并同时推出衍生品;第三步在1994年兼并了GUNDAN的动画公司,从而完全拥有了GUNDAM形象版权(转引自智库?百科)。

在这个过程中,万代靠玩具生产积累了大量资金,最终发展为涉及多个文化领域的大型娱乐集团,GUNDAM品牌依托集团平台和跨业合作,在动画、漫画、游戏、玩具等各方面都卓有成就,实现了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共赢。

小结:万代由玩具业起家,从接受形象授权到创造形象进行授权,熟练运用资金进行企业兼并,最终为自己的品牌打造出集团内部的产业链平台,让我们见到了动漫企业高度发展后,由于有足够能力建设多元化生产线而形成的品牌垄断式运营模式。

二、国际知名动漫企业的品牌运营典型个案带来的启示国际知名动漫企业的品牌运营典型个案带来的启示通过对上述国际知名动漫企业的品牌运营典型个案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1.实现动漫产业的真正价值,以动漫衍生品反哺核心动漫生产原创动漫制作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由于目前国内市场还没有对动画片的买卖定出价格标准,因此动漫作品的价格都被压得很低。

即使再好的节目制作卖到电视台,得到的费用也相当低廉。

需要投入几千元一分钟的动画,卖到中央台才几百元一分钟,地方台更是只以几十元钱一分钟的价格购买。

动画片在电视台这一块的收入回报不超过1/5,很难挣回本钱。

相对于低廉的动画制作播出费而言,动漫衍生产品的市场却是潜力巨大,因为卡通动画形象可生产一系列相关的食品、玩具、服饰、生活用品、音像制品等,更可以向餐饮业、娱乐业等相关行业延续发展。

动漫产业要生存,动漫原创形象并不是主要的盈利来源,大部分利润隐藏在动漫产品的开发渠道、终端方面。

从这个角度出发,动漫产业的核心表达形式——动画、漫画、游戏,即ACG产品可以更多地被视为营造文化环境、建立形象品牌,从而带动系列产品盈利的一种高级“广告”。

唯有通过品牌授权从终端中赚取高额的利润,动漫品牌的创造企业才有足够的资本去继续深化品牌,创作相关动漫作品,拉动整体产业链的持续盈利。

打造动漫形象,进行品牌授权是动漫企业的唯一生存之道。

2.借品牌知名度旺销衍生商品,借衍生商品烘托品牌知名度品牌授权在良好品牌和良好商品之间建立了互赢共利的产业链关系。

从被授权者的角度出发,制造商在付出一定的权利金给授权商之后,便可以使用在自己的商品上或设计新的商品,从而搭上该品牌知名度的顺风车,商品的销售状况也与市场对这个品牌的支持度而成正比反应,有助于提升商品销售额和利润率。

比如在全美经济不景气时,一家已向法院申请破产的制造电动玩具火车的企业赖恩公司,由于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获得迪斯尼公司授权后生产米老鼠造型的火车玩具,投入市场四个月就卖了25 万部,这家公司也因此奇迹般地起死回生。

从授权者的角度出发,授权商在进行授权之后,不仅可以针对衍生产品收取较高的权利金,并且可以通过辅助开发和拓展一系列衍生产品,使消费者更加熟悉和热爱品牌,进一步拉动动画、漫画、游戏(ACG)三种核心商品的销售,形成良好盈利循环,一举数得。

3.形成商业集群,以一个品牌带动数种产业发展在传统行业特别是制造业中,产品从研发、生产、分销,再到消费者手中,制造商全凭一己之力。

制造商从市场调查、研发、设计到制造出成品,生产出来的产品种类是相对有限的,一家厂商的个别品牌再怎么扩充也无法跨越南辕北辙的商品类别。

而在品牌授权过程中,授权商需要和不同的制造商进行合作沟通,以一个品牌为核心,贯穿不同行业的产品生产,从而推出某一品牌的全系列授权商品,服饰、文具、玩具、礼品、家用品、电脑桌面、屏幕保护程序、手机图案下载等,可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全方位需要。

通过同一品牌种类繁多的授权商品在市场密集渗透,易形成消费者族群效应。

比如,授权业经常集体举办商品发表会或造势活动,在卖场集体陈列系列商品。

这是传统行业的品牌无法比拟的。

通过品牌授权,授权商不必分散大量资金进行自我生产,便可获得丰厚回报;被授权商不必花大力气去建立和维护品牌,便可直接获得不断积累的品牌效应。

4.促进产业升级,创意产业带动制造业联合发展目前我国产品制造业正处于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大部分制造企业因缺少自主品牌运营能力、市场开拓能力,而面临着难以进一步发展的困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