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与GDP的规模和结构关系的研究-邹梦

合集下载

[财政支出,与,GDP,其他论文文档]财政支出与GDP的关系

[财政支出,与,GDP,其他论文文档]财政支出与GDP的关系

财政支出与GDP的关系” 摘要:许多文献已论证财政政策在实现经济长期增长中的作用,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财政支出结构角度分析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和GDP的相关关系,研究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同时,尝试探讨存在财政风险和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情况下,应该如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怎么样淡出,以避免财政风险的扩大,并进一步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财政支出;GDP;经济增长;财政风险Abstract:Many documents have already proved the role of fiscal policy on accom plishing economic growth, we analyse the relev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gov ernment financial expenditure and GDP from the structural angle of expenditure on the basis of what forefather’s study, and study the facilitation to the e c onomic growth of financial expenditure. Besides, we try to probe into at the s ituations of financial risks, how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expenditure, av oid the enlargement of the financial risk, and put forward the relevant sugges tion further.Keywords: financial expenditure; GDP; economic growth; financial risk一、文献回顾本文试图从政府财政支出的特定构成入手,来研究我国的财政支出项目与G DP的关系。

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摘要:公共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与社会福利紧密切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

本文基于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理论,解释公共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通过具体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总量、比重及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揭示了各项公共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化导致公共财政支出产出弹性的变化,进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发生变化。

关键词: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经济增长消费性支出生产性支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各个发达国家的公共财政支出规模都在不断扩大,gdp占比也有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中,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占gdp的平均比重也超过了26%。

许多经济学家注意到这种公共财政支出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都在扩大的情况,并开始研究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到20世纪80年代,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复兴,各国开始控制公共财政支出规模,在此背景之下,公共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经济学家的研究重点开始转向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以及这种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试图为政府的政策选择与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本文将从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理论入手,解释政府职能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

进而研究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将对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文献回顾(一)国外文献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开创性对公共财政支出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进行考察。

认为公共支出是国民收入构成中的重要外生变量,财政支出对gdp的增长存在乘数效应。

在此之后,许多文献研究了公共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kormendi和meguire 1985、aschauer 1989、barro 1990、fisher 1993等都将公共财政支出划分为消费性支出和生产性支出。

1970年,arrow和kurz(1970)在新古典增长框架下讨论了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建立了一个经济增长模型。

新疆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新疆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新疆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作者:张罗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12期【摘要】新疆的财政支出总量与其经济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财政支出的规模能否加速地区经济发展,经济的增速发展又能否影响新疆的财政支出规模,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

本文通过实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实证研究方法探讨新疆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速之间的关系,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做贡献。

【关键词】财政支出规模经济增长一、财政支出规模与GDP关系研究(一)财政支出规模分析1979-2011年,新疆财政支出规模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支出总额从16.99亿元增加到2600亿元,这32年翻了69倍还多,年均增长率达到17.69%。

于此同时,由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增长速度,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呈现先逐年减少后逐年上升的倒“U”形趋势。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还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这一比重较高,平均增长27%左右,到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前,这一比重降到最低,而后慢慢回升,从2004年以后开始稳步增长。

(二)财政支出规模与GDP关系的实证分析1.样本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本文采用1979-2011年新疆统计年鉴财政支出相关数据和GDP数据综合整理而得。

2.单位根检验由于新疆财政支出和GDP都是时间序列,由于时间序列大部分存在不平稳的现象,如果直接做回归会出现“伪回归”。

为了了解新疆财政支出规模与GDP的关系,就应该要对两个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

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现象,同时为了使两个变量的趋势更加富有线性化,需要分别取财政支出规模(FE)和经济增长(GDP)的自然对数(LNFE和LNGDP),对其进行ADF(迪克一富勒检验)单位根检验。

据表1,新疆财政支出和GDP这两个时间序列的原始ADF值都大于其10%的置信水平,因此无法排除原假设,但进行一阶差分后的ADF值都小于其1%的置信水平,是平稳序列,因此可以确定两个时间的序列的协整关系,并可以在此基础上确定两者的稳固的长期关系。

财政支出与GDP的规模和结构关系的研究

财政支出与GDP的规模和结构关系的研究

.财政支出与GDP的规模和结构关系的研究——基于我国1978~2005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摘要:从世界各国的实践考察中可以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职能呈现日益扩张的趋势,社会共同需要的范围与总量也在不断增长,在质的方面已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导致了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张,并表现为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特征。

关键字:财政支出增长;规模;结构;实证分析一、引言:就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具有普遍性。

各国财政支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财政支出绝对数量于动态相对量的名义增长和实质增长比较明显。

例如美国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1935年的 9.3%到1990年的21%:财政支出总量,1935年的64.12亿美元1990年的11518.48亿美元,除去物价因素财政支出绝对增长为180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也呈现出快速上涨趋势(图一所示)。

财政支出额从改革开放初的1122.09亿元,到2004年的28486.89亿元,绝对规模增长了近26倍,平均每年增长1052.49亿元,特别是1996年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名义年均增长超过10%(1991-1996的高增长是由于高通货膨胀率导致的)。

于同期的GDP名义增长率相比,平均高出7.3个百分点,其中1999年最高,高达17.3个百分点。

为了消除支出增长种的价格因素对变化的影响,通过GDP缩减指数对名义GDP进行了通胀缩减,从缩减后的增长率看,财政支出的增长也是快速的。

1998-2002年期间财政支出平均实际增长率高达19%。

图一二、理论回顾:为了寻求影响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一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对各国人士与研究财政支出规模的确定具有长期的影响,并已成为财政支出规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1、瓦格纳法则:瓦格纳最早对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数额不断增长进行研究,并提出这种现象已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是19世纪德国的社会政策财政论的代表人物瓦格纳。

财政支出与GDP的关

财政支出与GDP的关

财政支出与GDP的关财政支出与GDP的关系导言:财政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构成经济体系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财政支出和GDP之间的关联,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财政支出的定义和作用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资金投入,包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健康等领域的开支。

财政支出在经济中起着重要的推动和调控作用。

1.1 经济刺激财政支出可以通过增加政府开支和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创建。

政府的投资支出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效应,促进经济的全面增长。

1.2 社会公共服务提供财政支出还用于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卫生和文化等领域。

政府通过投入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教育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GDP的定义和意义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生产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值。

GDP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水平。

GDP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经济的增长或衰退状况。

2.1 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经济实力和增长速度。

通过观察GDP的变化,我们可以了解经济的健康状况和发展趋势。

2.2 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时,常常需根据GDP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

通过监测GDP的增长率和趋势,政府能够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财政支出与GDP的关联分析财政支出和GDP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1 财政支出对GDP的推动作用财政支出通过促进投资和消费,刺激需求的增加,从而对GDP的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可以提高国内消费和投资水平,从而激励经济的增长。

3.2 GDP对财政支出的影响GDP的规模和增长率直接影响财政收入的水平。

GDP增长导致财政收入增加,使得政府能够有更多的财力进行支出。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对经济总量影响的分析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对经济总量影响的分析

●财经分析《财政研究》2009年第2期一、引言经济增长是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财政支出结构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为了促进经济增长,除了适当的财政总量政策外,更重要的是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政策。

不同的公共支出项目、不同的财政支出结构政策,具有不同的经济增长效应。

因而高效率的财政支出结构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财政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财政支出本身的效率和经济效率。

政府财政支出总量与结构对经济增长究竟产生怎样的效应问题,一直是有很大争议的问题,对各国政府公共支出政策效应的实际考察也众说纷纭。

国际经验表明,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不同的财政支出结构政策,具有不同的经济增长效应。

琼斯(1990)利用美国1964—1984年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认为公共福利支出导致更低增长率,高速公路支出、治安、消防在大多数时期和增长呈正相关,但不显著。

教育支出、卫生、医疗和增长关系不显著。

WilliamEasterly和Sergio Rebelo (1993)使用125个国家1979—1988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交通与通讯的公共投资与增长正相关,教育与卫生的投资与增长关系不显著。

Pawl Evans和Geor-gios Karras(1994)通过对美国48个州1970—1980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州和地方对教育支出与私营部门非农业产业的真实产出呈正相关,而对高速公路、卫生和医疗、治安、消防及排污与私营部门非农业产业的真实产出关系不显著。

Easterly(1993)等发现:公共交通、通讯投资和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但总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负相关。

Knoop(1999)发现消减公共投资,即使同时消减资本税,也会使经济增长下降;而经济增长与公共消费占GDP比率负相关。

Devarajan,Swaroop,邹垣甫(1996)通过对21个发达国家的5年平均增长率分析,认为公共支出中的资本构成支出与增长正相关,而经常性支出对增长有负效应,用于教育的公共支出对增长有负向回归作用。

我国财政收支与GDP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

我国财政收支与GDP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

摘要国内生产总值是反应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和国力与财富,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开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优指标。

在经济发展快速的时代,影响财政收支的因素也不少。

本课题主要研究财政收支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根据我国2004年到2013年中国财政收支数据与之相应的GDP的数据发展的情况,对我国财政收支与GDP的增减作了较为准确的分析。

揭示财政收支与GDP之间存在的数据规律及相关问题,进一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有助于提高财政收支结构的效力、使财政收支达到预期的合理的配置。

所以研究财政收支的增减变化就显得更加必要。

关键词:财政收支;GDP;实证分析;建议目录摘要 (1)目录 (2)引言 (3)第1章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3)1.1选题的背景 (3)1.2选题的意义 (3)第2章剖析中国近十年来财政收支的特点分析 (4)2.1 我国近十年来GDP的发展速度及变化 (4)2.2我国十年来财政收支的发展速度及变化 (5)2.3财政赤字 (6)第 3 章财政支出与GDP的实证分析 (7)3.1 研究方法 (7)3.2 财政收入与GDP的相关分析 (8)3.3 财政支出与GDP的相关分析 (9)3.4 影响财政收支与GDP的因素分析 (10)第4章建议 (11)4.1 国家经济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11)4.2 努力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 (11)4.3 调整税收征管重心,加强税收征管工作 (12)结束语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3)我国财政收支与GDP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引言财政是一项政府性活动,是政府职能的根本体现,主要有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和宏观经济调控三大职能。

国家财政参与社会的产品分配所获得的收入是财政收入,是实现国家能力与财力的保证。

财政支出是国家财政把筹集起来的资金再进行分配使用,来满足经济建设和事业的需要,它的性质是政府的公共支出。

财政支出与GDP的关系研究

财政支出与GDP的关系研究

财政支出与GDP的关系研究作者:毛潇潇来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年第05期摘要:本文将1978年至2014年河南省总财政支出数据、具有代表性的几项财政支出的数据和GDP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剔除价格因素。

用Eviews7.2做最小二乘回归,分别建立财政支出总量与GDP关系,科教文卫、农林水事务、社保就业和其他财政项目与GDP关系的计量模型,并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河南省财政支出与GDP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河南省财政支出结构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有待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政府应当加大对科教文卫和社保就业的投入,加大农业科研和技术的推广投入,优化调整农业产业。

关键词:财政支出;支出结构; GDP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政府财政支出与GDP的关系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

大多数理论模型认为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在实际研究中却没有达成一致结论。

河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省份,近年来GDP总量一直处于中西部地区的前列。

而政府财政支出是影响GDP的重要因素,研究河南省的财政支出与GDP的关系,对优化河南省的财政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意义。

政府财政支出对GDP有重要影响,是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

即使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市场制度本身存在缺陷,政府也不能仅仅充任“守夜人”的角色。

在资本主义初期,政府主要提供一些公共服务,例如:国防建设,保护产权,维护社会秩序,因而当时的财政支出较少。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以后,凯恩斯主义兴起,认为财政政策可以弥补有效需求不足,财政支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财政支出大幅度上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大大增加,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比例大幅度增加。

如今,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一般占到GDP的30%以上,有的福利国家甚至占到60%。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财政开始“分灶吃饭”,1994年进行税制改革,实行分税制,逐渐形成分级财政的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支出与GDP的规模和结构关系的研究——基于我国1978~2005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指导老师:周游班级:国贸双语05级姓名:邹梦学号: 40502035日期: 2007年12月12日西南财经大学财政支出与GDP的规模和结构关系的研究——基于我国1978~2005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摘要:从世界各国的实践考察中可以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职能呈现日益扩张的趋势,社会共同需要的范围与总量也在不断增长,在质的方面已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导致了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张,并表现为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特征。

关键字:财政支出增长规模结构实证分析一、引言:就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具有普遍性。

各国财政支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财政支出绝对数量于动态相对量的名义增长和实质增长比较明显。

例如美国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1935年的 9.3%到1990年的21%:财政支出总量,1935年的64.12亿美元1990年的11518.48亿美元,除去物价因素财政支出绝对增长为180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也呈现出快速上涨趋势(图一所示)。

财政支出额从改革开放初的1122.09亿元,到2004年的28486.89亿元,绝对规模增长了近26倍,平均每年增长1052.49亿元,特别是1996年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名义年均增长超过10%(1991-1996的高增长是由于高通货膨胀率导致的)。

于同期的GDP名义增长率相比,平均高出7.3个百分点,其中1999年最高,高达17.3个百分点。

为了消除支出增长种的价格因素对变化的影响,通过GDP缩减指数对名义GDP进行了通胀缩减,从缩减后的增长率看,财政支出的增长也是快速的。

1998-2002年期间财政支出平均实际增长率高达19%。

图一二、理论回顾:为了寻求影响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一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对各国人士与研究财政支出规模的确定具有长期的影响,并已成为财政支出规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1、瓦格纳法则:瓦格纳最早对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数额不断增长进行研究,并提出这种现象已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是19世纪德国的社会政策财政论的代表人物瓦格纳。

瓦格纳在对当时欧洲许多国家及美国、日本的公共部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从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了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原因。

他认为,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政治因素是国家活动规模扩大的结果,而工业化、城市人均收入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经济因素。

在此基础上,他指出公共支出呈现出一种总不断上升的长期性趋势,并认为其中最基本的原因是工业化中的社会进步对政府活动规模扩大的需要,表现在对政府保护与管理服务方面的需求的豁达,对政府干预经济及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的扩大,以及对具有极大的外部经济效益,但由于种种原因,私人企业不能或不愿进行经营的建设项目,也要求政府接管或直接进行经营,这些都将引起公共支出的增长。

同时,随着国民收入的改善,人们对文化、教育、卫生、福利等公共产品及混合产品的需求会上升,这也将促使公共支出的增长。

尽管瓦格纳并未对公共支出总量增长与规模确定的全部原因进行分析,但一个多世纪以来,瓦格纳的研究成果已为众多国家的财政支出实践所证实,并被称为“瓦格纳法则”,这一法则对以后的经济学家对公共支出增长规律的研究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2、发展阶段增长论发展阶段增长论以可以称为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增长论,是R.A.马斯格雷夫和W.W.罗斯托的重要研究成果。

她们在对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公共支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原因。

从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增长论反映了政府总会在市场发展的各个阶段选择干预市场失灵的重点以及这个重点在不同时间段的转换。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的支出的重点在于基础建设,以克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基础设施瓶颈问题。

这样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支出的重点在与基本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力量的壮大,政府指出的重点由原来的以基础建设为主逐渐转向私人消费品的补偿性公共支出,而这种公共支出的水平完全取决于市场对公共消费品的收入弹性。

一般说来,随着私人部门收入的增加,政府公共支出也会不断攀高。

这一时期私人部门已有较大的发展,私人资本积累增加,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公共积累支出在整个社会总积累的比重会下降,政府投资成为私人投资的补充。

当经济进一步发展到成熟阶段,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会产生新的要求,并引起私人消费品形式的变化,如家庭拥有汽车数量的增加需要交通及相应的基础设施有更大的改善,儿女们对教育,医疗,住房,通讯等服务的改善要求也会刺激投资的增加,这使公共积累支出又将出现新的较高的增长。

同时,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活动规模也会日益扩大和复杂化,为保证良好了社会秩序,要求政府设立各种必要的职能部门来进行管理于协调,从个人也会是政府的各种管理费支出的增长,并促使公共消费支出的增长。

三、我国财政支出的规模实证分析财政支出的增长与相应的规模扩张已成为政府财政支出的一个规律,但财政支出过渡增长将会影响一国的经济社会正常发展。

如何合理控制财政支出规模成为各个国家政府解决的十分重要问题。

在控制财政支出规模前,要对公共支出规模进行衡量。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财政支出弹性与边际财政支出倾向是现代经济衡量公共支出规模的重要指标。

财政支出弹性=财政支出增长率/GDP增长率边际财政支出倾向=财政支出增加额/GDP增加额模型的建立模型一 简单线性模型财政支出的多少又取决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衡量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就是GDP ,为了简化模型,所以选取GDP 作为影响财政支出的主要变量,建立线性模型,如下:00t t T Y X U β=∂++对该模型作OLS 估计得: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11/07 Time: 18:48 Sample: 1978 2005 Included observations: 28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542.2871 479.5722 -1.130773 0.2685 X0.1723010.00654826.313960.0000R-squared 0.963810 Mean dependent var 8336.983 Adjusted R-squared 0.962418 S.D. dependent var 9301.510 S.E. of regression 1803.204 Akaike info criterion 17.90127 Sum squared resid 84540158 Schwarz criterion 17.99642 Log likelihood -248.6177 F-statistic 692.4243 Durbin-Watson stat 0.151700 Prob(F-statistic)0.000000则模型可估计为:542.28710.172301t t Y X =-+(479.5722) (0.006548)t= -1.130773 26.313962R =0.963810 2R =0.962418 F=692.4243 DW=0.151700 从整体来看,模型的拟合程度较高,而且也通过了F 和T 检验。

下面将对该模型进行异方差和自相关的检验。

模型检验异方差检验:1.图形法由图形可以看出,残差平方有随GDP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因此,模型很可能存在异方差。

但是否确实存在异方差还应通过更进一步的检验。

White检验: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est:F-statistic 5.173901 Probability 0.013174Obs*R-squared 8.196788 Probability 0.016599Test Equation:Dependent Variable: RESID^2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11/07 Time: 18:57Sample: 1978 2005Included observations: 28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154166.2 1224912. -0.125859 0.9009X 117.0731 44.99274 2.602044 0.0154X^2 -0.000533 0.000280 -1.906983 0.0681R-squared 0.292742 Mean dependent var 3019291.Adjusted R-squared 0.236162 S.D. dependent var 4293890.S.E. of regression 3752767. Akaike info criterion 33.21484Sum squared resid 3.52E+14 Schwarz criterion 33.35758Log likelihood -462.0078 F-statistic 5.173901Durbin-Watson stat 0.581920 Prob(F-statistic) 0.013174从上表可以看出:n2R=8.196776,由White检验知,在a=0.05下,查2χ分布表,得临界值2χ0.05(2)=5.9919,因为 n2R〉2χ0.05(2)所以,存在异方差。

异方差的修正根据估计检验,发现权数w2=1/x^2的效果最好。

下面给出用权数w2的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11/07 Time: 19:06Sample: 1978 2005Included observations: 28Weighting series: 1/X^2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666.5011 56.22940 11.85325 0.0000X 0.126589 0.012015 10.53631 0.0000Weighted StatisticsR-squared 0.993098 Mean dependent var 1441.482Adjusted R-squared 0.992833 S.D. dependent var 1918.316S.E. of regression 162.4046 Akaike info criterion 13.08681Sum squared resid 685757.0 Schwarz criterion 13.18197Log likelihood -181.2153 F-statistic 111.0138Durbin-Watson stat 1.478345 Prob(F-statistic) 0.000000Unweighted StatisticsR-squared 0.880206 Mean dependent var 8336.983 Adjusted R-squared 0.875599 S.D. dependent var 9301.510 S.E. of regression 3280.698 Sum squared resid 2.80E+08Durbin-Watson stat 0.072613所以说估计的结果如下:666.50110.126589t t Y X =+(56.22940)(0.012015) t= 11.85325 10.536312R =0.993098 2R =0.992833 F=111.0138 DW=1.478345 可以看出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消除了异方差性,参数t 检验均显著,可决系数大幅提高,F 检验也显著,并说明人口数量每增加GDP 每增加1百亿元,财政支出将增加0.126589百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