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ppt课件

压等)患者不能耐受透析治疗,不能 有效达到上述每周 3 次、每次 4 ~ 4.5 h 的标准。可以考虑每日短时透析疗法, 或转为腹膜透析治疗。
• 3. 技术因素:
① 血流量低(如内瘘功能不良、临时或 半永久导管功能不良、严重心律失常 导致血流量低下等),
② 无效再循环(如血管通路近心端出现 狭窄或阻塞、动静脉穿刺针间距太小 等),
• 常规透析液流速 500 mL/min,提高透析液 流速(600 ~ 1 000 mL/min)可增加透析器 膜内外溶质浓度梯度,促进血循环中毒素 转运,提高透析充分性。
谢谢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估
• 定义 • 指标与标准 • 建议与策略
• 血液透析充分性是指通过血液透析能 有效地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潴留水分 和尿毒症毒素,各种并发症得以有效 控制,透析过程中患者感觉舒适,患 者具有较好的生存质量和一定的社会 活动能力。
• 既往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价更多关注单 次透析的过程,如血清肌酐、尿素氮 水平超滤脱水,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与长期生存率的主要并发症控制关注 不足。
③ 透析器膜面积过小(对 下降(患者高凝、抗凝剂剂量不足 等)。
血液 / 透析液流速
• 常规透析血流量一般为 200 ~ 300 mL/min ,血流量 >300 mL/min 可以提高溶质清除率。 血流量从 200 mL/min 升至 300 mL/min 可增 加溶质清除率 15% 以上,并可减少抗凝药 总量,降低出血并发症。
• URR 的计算方法:较 Kt/V 计算简单易行, 通过测量透前、透后尿素氮浓度即可得出: U后R尿R =素(氮C0。- C)/C0,C0 为透前尿素氮,C 为透
• 血液样本的采集:血液采样部位及采样时 间可影响 Kt/V 和 URR 的测定结果,导致血 液透析充分性评估出现误差。因此,强调 规范采集血液样本的重要性。推荐血液采 样方法:透析前血样从血管通路的动脉端 采集,透析后血样采集首先停止超滤,降 低血流为 50 mL/min,等待 15s 后从动脉端 采血作为透析后血样。
• 3. 技术因素:
① 血流量低(如内瘘功能不良、临时或 半永久导管功能不良、严重心律失常 导致血流量低下等),
② 无效再循环(如血管通路近心端出现 狭窄或阻塞、动静脉穿刺针间距太小 等),
• 常规透析液流速 500 mL/min,提高透析液 流速(600 ~ 1 000 mL/min)可增加透析器 膜内外溶质浓度梯度,促进血循环中毒素 转运,提高透析充分性。
谢谢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估
• 定义 • 指标与标准 • 建议与策略
• 血液透析充分性是指通过血液透析能 有效地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潴留水分 和尿毒症毒素,各种并发症得以有效 控制,透析过程中患者感觉舒适,患 者具有较好的生存质量和一定的社会 活动能力。
• 既往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价更多关注单 次透析的过程,如血清肌酐、尿素氮 水平超滤脱水,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与长期生存率的主要并发症控制关注 不足。
③ 透析器膜面积过小(对 下降(患者高凝、抗凝剂剂量不足 等)。
血液 / 透析液流速
• 常规透析血流量一般为 200 ~ 300 mL/min ,血流量 >300 mL/min 可以提高溶质清除率。 血流量从 200 mL/min 升至 300 mL/min 可增 加溶质清除率 15% 以上,并可减少抗凝药 总量,降低出血并发症。
• URR 的计算方法:较 Kt/V 计算简单易行, 通过测量透前、透后尿素氮浓度即可得出: U后R尿R =素(氮C0。- C)/C0,C0 为透前尿素氮,C 为透
• 血液样本的采集:血液采样部位及采样时 间可影响 Kt/V 和 URR 的测定结果,导致血 液透析充分性评估出现误差。因此,强调 规范采集血液样本的重要性。推荐血液采 样方法:透析前血样从血管通路的动脉端 采集,透析后血样采集首先停止超滤,降 低血流为 50 mL/min,等待 15s 后从动脉端 采血作为透析后血样。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估ppt课件.ppt

0.0
<53.4 53.4- 58.8- 62.5- >67.0 58.7 62.4 67.0
URR
Held et al, KI 1996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透析充分性Kt/V
HEMO研究
充分的血透不但可使终末期肾病患者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与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目标
达到干体重、血压控制
溶质清除充分
贫血纠正 酸中毒纠正
透析充分性
钙磷代谢 营养良好
症状少,并发 症少或无
✓ 对于每周3次的血透患者,每次最小的透析剂量应为eKt/V≥1.2 (spKt/V≥1.4)
✓ 不推荐每周两次的血液透析治疗方案
➢ 加拿大肾脏协会指南推荐:
✓ Kt/V≥1.3作为最低目标
✓ 每周透析3次,每6-8周监测一次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血透充分性的认识过程
➢ 我国SOP建议 ➢ 最低要求
✓ URR达到65%,spKt/V达到1.2
➢ 目标值:
✓ URR 70%,spKt/V 1.4
➢ 不推荐每周两次的血液透析治疗方案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在线血容量监测
➢ 超滤使血液中细胞成分和固体密度升高 ➢ 血细胞和固体密度与血容量的改变成反比
<53.4 53.4- 58.8- 62.5- >67.0 58.7 62.4 67.0
URR
Held et al, KI 1996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透析充分性Kt/V
HEMO研究
充分的血透不但可使终末期肾病患者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与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目标
达到干体重、血压控制
溶质清除充分
贫血纠正 酸中毒纠正
透析充分性
钙磷代谢 营养良好
症状少,并发 症少或无
✓ 对于每周3次的血透患者,每次最小的透析剂量应为eKt/V≥1.2 (spKt/V≥1.4)
✓ 不推荐每周两次的血液透析治疗方案
➢ 加拿大肾脏协会指南推荐:
✓ Kt/V≥1.3作为最低目标
✓ 每周透析3次,每6-8周监测一次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血透充分性的认识过程
➢ 我国SOP建议 ➢ 最低要求
✓ URR达到65%,spKt/V达到1.2
➢ 目标值:
✓ URR 70%,spKt/V 1.4
➢ 不推荐每周两次的血液透析治疗方案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在线血容量监测
➢ 超滤使血液中细胞成分和固体密度升高 ➢ 血细胞和固体密度与血容量的改变成反比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标准ppt课件

13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干体重的评估
A.临床评估法 通常干体重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检和辅助检查共
同设定的粗略值,包括患者无不适主诉、血压正常、 无水肿及体腔积液(胸、腹水、心包积液)、无肺淤 血、X线胸片心胸比﹤55%时的体重。 B.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可采取以下办法:
检测血透充分性的重要性
血透充分性是规范化透析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透析剂量与病人存活率显著相关
9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采取哪些措施达到充分透析呢?
10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主要内容
透析充分性的定义及评估标准 达到充分性所采取的措施 尿毒症毒素及其分类 尿素清除指数Kt/V的测定 影响血透充分性的因素及对策
血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
透后:透后样本若被生理盐水稀释,将过高估计透析 剂量。
1.在透析将结束时,将超滤率设为零,减慢血流量到 50-100ml/min,维持10秒停血泵,在20秒内从动脉端采 血。
2.设超滤量为零,然后将透析液设置为旁路,血液仍 以正常速度运转3-5min,从血管路任何部位采血。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干体重的评估
A.临床评估法 通常干体重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检和辅助检查共
同设定的粗略值,包括患者无不适主诉、血压正常、 无水肿及体腔积液(胸、腹水、心包积液)、无肺淤 血、X线胸片心胸比﹤55%时的体重。 B.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可采取以下办法:
检测血透充分性的重要性
血透充分性是规范化透析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透析剂量与病人存活率显著相关
9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采取哪些措施达到充分透析呢?
10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主要内容
透析充分性的定义及评估标准 达到充分性所采取的措施 尿毒症毒素及其分类 尿素清除指数Kt/V的测定 影响血透充分性的因素及对策
血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
透后:透后样本若被生理盐水稀释,将过高估计透析 剂量。
1.在透析将结束时,将超滤率设为零,减慢血流量到 50-100ml/min,维持10秒停血泵,在20秒内从动脉端采 血。
2.设超滤量为零,然后将透析液设置为旁路,血液仍 以正常速度运转3-5min,从血管路任何部位采血。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ppt课件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干体重
干体重的定义: 干体重是指患者在透析后既无 水潴留,也无脱水现象时的体重,也就是所谓的水 负荷平衡状态时的体重。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干体重
• 在这个体重时,病人感觉最舒适,无其他不适 感,若干体重设定过高,患者体内存在过多水 分,容易在透析间期发生水肿、憋气、夜间睡 觉不能平卧甚至急性左心衰竭等症状;血容量过 多,心排血量增加,致使高血压难以控制。反 之,若干体重设定过低,患者在透析期间或透 析后常发生头晕、恶心、呕吐、抽筋等低血压 症状,不利于透析的进行,也不利于残存肾功 能的保护。
血透充分性的标准
★ 血清白蛋白≥35g/L ★ 血色素>100g/L,HCT>30% ★ 轻微肾性骨病 ★ 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脑电图正常 ★ KT/V ≥1.3,URR ≥70%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HD充分
干体重
透析时间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干体重
• MHD患者透析间期体重普遍增长过多,严重影响 透析质量,据报道(2005y),有63.31%患者透析间 期体重增长大于干体重的5%,能够合理控制体重 增加的仅占36.63%。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如何自我判断
使血压维持正常或接近 正常
没有可见的浮肿(达到干 体重)
自我感觉良好,食欲正常
活动不受限制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如何做到透析充分呢?
★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完成透析,不掐头去尾,不提前降低血 流量;
★血流量至少大于180毫升/分,内瘘条件好的青年人血流 量可用250毫升/分。小分子物质清除率随血流量增加而 提高;
如何达到透析充分性
干体重
干体重的定义: 干体重是指患者在透析后既无 水潴留,也无脱水现象时的体重,也就是所谓的水 负荷平衡状态时的体重。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干体重
• 在这个体重时,病人感觉最舒适,无其他不适 感,若干体重设定过高,患者体内存在过多水 分,容易在透析间期发生水肿、憋气、夜间睡 觉不能平卧甚至急性左心衰竭等症状;血容量过 多,心排血量增加,致使高血压难以控制。反 之,若干体重设定过低,患者在透析期间或透 析后常发生头晕、恶心、呕吐、抽筋等低血压 症状,不利于透析的进行,也不利于残存肾功 能的保护。
血透充分性的标准
★ 血清白蛋白≥35g/L ★ 血色素>100g/L,HCT>30% ★ 轻微肾性骨病 ★ 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脑电图正常 ★ KT/V ≥1.3,URR ≥70%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HD充分
干体重
透析时间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干体重
• MHD患者透析间期体重普遍增长过多,严重影响 透析质量,据报道(2005y),有63.31%患者透析间 期体重增长大于干体重的5%,能够合理控制体重 增加的仅占36.63%。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如何自我判断
使血压维持正常或接近 正常
没有可见的浮肿(达到干 体重)
自我感觉良好,食欲正常
活动不受限制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如何做到透析充分呢?
★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完成透析,不掐头去尾,不提前降低血 流量;
★血流量至少大于180毫升/分,内瘘条件好的青年人血流 量可用250毫升/分。小分子物质清除率随血流量增加而 提高;
如何达到透析充分性
透析充分性课件ppt

血透充分性评估标准
• SOP充分透析达到如下要求:
(1)患者自我感觉良好。 (2)透析并发症较少,程度较轻。 (3)患者血压与容量状态控制较好。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 体重5%,透析前血压< 140/90 mmHg,透析后血压< 130/80 mmHg。 (4)血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指标基本维持在正常范围。 (5)营养状况良好。 (6)血液透析溶质清除较好。具体标准见后。 小分子溶质清除指标单次血透URR 达到65%, spKt/V 达到1、2;目标值URR 70%,spKt/V 1、4。
水负荷过多得处理
● 限制水摄入 ● 增加透析次数 ● 增加超滤量 ● 序贯透析
其她评估指标
1、生化指标:尿素氮肌酐、电解质、酸碱状态与血浆 白蛋白来判断透析充分性,但需与营养状态、体重 综合判断,如营养不良、饮食差,体重与BUN下降就 是相对得。
2、血液学指标:Hb,血小板、凝血指标。反映尿毒症 状态间接反映充分性。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水负荷过多得危害
高超滤率
透析中低血压
水潴留 高血压
口渴导致水分摄入↑ 未达到目标干体重
高钠透析 注射高渗溶液 提前结束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
干体重得评估方法
临床评估法
放射学诊断法
超声评估法
同位素评估法
血浆标志物测定法 动态血容量测定法
生物阻抗频谱法
Kt/V=-ln(R-0、08 x t)+(4-3、5R) x UF/w Ln 自然对数 R 透析后BUN/透析前BUN得比值 UF 超滤量(L) W 病人透析后得体重(kg)
• 例如:60Kg 透析4、5小时 透前BUN 30mol/L 透后10mol/L,超滤3kg
血液透析充分性及评估课件

性
03
磷(P):评估骨 骼健康,反映血
液透析充分性
04
钙(Ca):评估 骨骼健康,反映 血液透析充分性
05
甲状旁腺激素 (PTH):评估 骨骼健康,反映 血液透析充分性
06
红细胞压积 (Hct):评估贫 血程度,反映血
液透析充分性
07
血红蛋白(Hb): 评估贫血程度, 反映血液透析充
分性
08
血小板计数 (PLT):评估凝 血功能,反映血
优化治疗方案:评估透析充分性
C
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
效果,降低医疗成本。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透析充
D
分性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改善预后。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 方法
临床指标评估
01
尿素氮(BUN): 评估肾脏功能, 反映血液透析充
分性
02
肌酐(Cr):评 估肾脏功能,反 映血液透析充分
性
药物治疗
01
促红细胞生成 素(EPO): 增加红细胞生 成,改善贫血
04
维生素D:促 进钙吸收,预
防骨质疏松
02
铁剂:补充铁 元素,改善贫
血
05
降压药:控制 血压,预防心
血管疾病
03
钙剂:补充钙 元素,预防骨
质疏松
06
抗凝血药:预 防血栓形成, 改善血液透析
充分性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 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
A
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 保证充足的睡眠
C
B
保持适当的运动,如散步、 瑜伽等,提高心肺功能
D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03
磷(P):评估骨 骼健康,反映血
液透析充分性
04
钙(Ca):评估 骨骼健康,反映 血液透析充分性
05
甲状旁腺激素 (PTH):评估 骨骼健康,反映 血液透析充分性
06
红细胞压积 (Hct):评估贫 血程度,反映血
液透析充分性
07
血红蛋白(Hb): 评估贫血程度, 反映血液透析充
分性
08
血小板计数 (PLT):评估凝 血功能,反映血
优化治疗方案:评估透析充分性
C
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
效果,降低医疗成本。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透析充
D
分性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改善预后。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 方法
临床指标评估
01
尿素氮(BUN): 评估肾脏功能, 反映血液透析充
分性
02
肌酐(Cr):评 估肾脏功能,反 映血液透析充分
性
药物治疗
01
促红细胞生成 素(EPO): 增加红细胞生 成,改善贫血
04
维生素D:促 进钙吸收,预
防骨质疏松
02
铁剂:补充铁 元素,改善贫
血
05
降压药:控制 血压,预防心
血管疾病
03
钙剂:补充钙 元素,预防骨
质疏松
06
抗凝血药:预 防血栓形成, 改善血液透析
充分性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 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
A
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 保证充足的睡眠
C
B
保持适当的运动,如散步、 瑜伽等,提高心肺功能
D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血液透析充分性介绍ppt课件

①动-静脉通路: eKt/V= spKt/V-0.60(spKt/V)/T+0.03 ②静-静脉通路:eKt/V= spKt/V-0.47(spKt/V)/T+0.02
每周标准Kt/V ( std-Kt/V )
不同透析频度的患者所需要的Kt/V值不同,对于透析频度低的患 者,其每次透析的Kt/V目标值应提高,反之亦然。
● 无明显的钙、磷代谢紊乱 ● 心血管并发症、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和
中枢神经紊乱并发症较少 ● 充分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 病人自我感觉良好、体力恢复、生活质量
提高
NKF-K/DOQI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
1
透析充分性的定义及标准
2 透析充分的评估方法及指标
3
影响透析充分的因素及处理方法
4
水分的充分清除
➢ 透析液侧 ➢ 透析液收集法 ➢ 在线电导测定法
❖ β2–微球蛋白下降率
NKF-K/DOQI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
尿素清除率测定方法
● 尿素动力学模型(UKM) ● 尿素清除分数(Kt/V) ● 尿素下降比率(URR)
NKF-K/DOQI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
尿素动力学模型(UKM)
对于成年及儿科患者,应使用正规的尿素动力学模型(UKM),即 单室可变容积模型测量血液透析剂量。
0.87
0.5
P=0.26
1.5
RR=0.93/0.1 Kt/V (P<0.01)
1.0
0.5
0.0
0.8
1
1.2
1.4
1.6
1.00
(ref)
0.69 P=0.01
0.71 P=0.01
0.0 N=463 N=462
每周标准Kt/V ( std-Kt/V )
不同透析频度的患者所需要的Kt/V值不同,对于透析频度低的患 者,其每次透析的Kt/V目标值应提高,反之亦然。
● 无明显的钙、磷代谢紊乱 ● 心血管并发症、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和
中枢神经紊乱并发症较少 ● 充分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 病人自我感觉良好、体力恢复、生活质量
提高
NKF-K/DOQI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
1
透析充分性的定义及标准
2 透析充分的评估方法及指标
3
影响透析充分的因素及处理方法
4
水分的充分清除
➢ 透析液侧 ➢ 透析液收集法 ➢ 在线电导测定法
❖ β2–微球蛋白下降率
NKF-K/DOQI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
尿素清除率测定方法
● 尿素动力学模型(UKM) ● 尿素清除分数(Kt/V) ● 尿素下降比率(URR)
NKF-K/DOQI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
尿素动力学模型(UKM)
对于成年及儿科患者,应使用正规的尿素动力学模型(UKM),即 单室可变容积模型测量血液透析剂量。
0.87
0.5
P=0.26
1.5
RR=0.93/0.1 Kt/V (P<0.01)
1.0
0.5
0.0
0.8
1
1.2
1.4
1.6
1.00
(ref)
0.69 P=0.01
0.71 P=0.01
0.0 N=463 N=462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及处置课件

透析频率
增加透析频率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体内的水分和毒素水平,提高血液透析充分 性。
03
血液透析充分性提高措施
患者教育
血液透析充分性概念
向患者介绍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定义、评估指标及意义,提高患者对充分性的认识 。
日常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运动等方面,以配合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 。
优化透析器及管路选择
血压控制
血压不稳定会影响透析过 程中的血液循环,进而影 响透析效果。
饮食与液体摄入
不合理的饮食和液体摄入 会导致体内水分和毒素水 平波动,影响透析效果。
透析器及管路选择
膜面积与通透性
选择适当膜面积和通透性良好的 透析器和管路,能够提高透析效 率和清除效果。
生物相容性
透析器和管路的生物相容性对患 者的免疫和生理状态有一定影响 ,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产品有助 于减少不良反应。
透析液选择
电解质成分
透析液中的电解质成分对维持患者体 内电解质平衡具有重要作用,选择适 当的透析液能够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 。
酸碱度与温度
透析液的酸碱度和温度会对患者的生 理状态产生影响,合理调节可以提高 患者的舒适度和透析效果。
透析时间与频率
透析时间
延长透析时间可以提高清除效果,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置 。
患者C是一位70岁的男性,因糖尿病肾病接 受血液透析治疗。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
通过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中分子毒素清除 等指标评估,结果显示透析不充分。
处置措施
调整透析方案,增加单次透析时间,同时加 强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
后续监测
定期评估患者的血液透析充分性,确保治疗 效果。
THANKS
增加透析频率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体内的水分和毒素水平,提高血液透析充分 性。
03
血液透析充分性提高措施
患者教育
血液透析充分性概念
向患者介绍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定义、评估指标及意义,提高患者对充分性的认识 。
日常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运动等方面,以配合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 。
优化透析器及管路选择
血压控制
血压不稳定会影响透析过 程中的血液循环,进而影 响透析效果。
饮食与液体摄入
不合理的饮食和液体摄入 会导致体内水分和毒素水 平波动,影响透析效果。
透析器及管路选择
膜面积与通透性
选择适当膜面积和通透性良好的 透析器和管路,能够提高透析效 率和清除效果。
生物相容性
透析器和管路的生物相容性对患 者的免疫和生理状态有一定影响 ,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产品有助 于减少不良反应。
透析液选择
电解质成分
透析液中的电解质成分对维持患者体 内电解质平衡具有重要作用,选择适 当的透析液能够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 。
酸碱度与温度
透析液的酸碱度和温度会对患者的生 理状态产生影响,合理调节可以提高 患者的舒适度和透析效果。
透析时间与频率
透析时间
延长透析时间可以提高清除效果,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置 。
患者C是一位70岁的男性,因糖尿病肾病接 受血液透析治疗。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
通过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中分子毒素清除 等指标评估,结果显示透析不充分。
处置措施
调整透析方案,增加单次透析时间,同时加 强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
后续监测
定期评估患者的血液透析充分性,确保治疗 效果。
THANK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学习交流
18
Thank You !
PPT学习交流
19
如何做到血液透析充分性。血液透析——多少才够?
• 这个问题,就是透析剂量的问题。究竟一个血透病人要 透析多少最为合适?
Opinion:
“长多少透多少”
“在长的基础上多透一些”
“在长的基础上少透一些”
PPT学习交流
2
Contents
透析充分性的意义及标准
★透析液流量不小于500毫升/分; ★有条件者可用高流量透析器,最好用滤过器; ★透析器复用不超过10次。
PPT学习交流
16
另外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患者及家属必须与 医护合作,做到以下几条:
@ 透析充分是最重要的;
@ 控制血压达正常或接近正常;
@ 增加每日蛋白质入量,大于1.0—1.2克,动物蛋白占2/3 以上,透析间期饮水量限制在3公斤以下;
PPT学习交流
14
如何自我判断
使血压维持正常或接近 正常
没有可见的浮肿(达到干 体重)
自我感觉良好,食欲正常
活动不受限制
PPT学习交流
15
如何做到透析充分呢?
★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完成透析,不掐头去尾,不提前降低血 流量;
★血流量至少大于180毫升/分,内瘘条件好的青年人血流 量可用250毫升/分。小分子物质清除率随血流量增加而 提高;
@ 尽可能多活动;
@ 心情舒畅;
@ 患者的文化水平和疾病常识与生存质量也有关系,比如
,患者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可以自觉的调节饮食成分和
控制水分。具有一些疾PP病T学习常交流识,可以更好的配合治疗
17
小结
透析充分性是需要医生、护士、患者、家属多 方合作才能够达成的目标。让医患共同努力,使 我们广大透析患者成为透析10年或20年以上的“透 析者”,可以同常人一样活跃在家庭、社会以及各 种工作岗位上。
PPT学习交流
周围神经病变少或 无
5
血透充分性的标准
★ 患者自我感觉良好 ★ 适当的肌肉组织(肌酐产生率至少
125umol/kg/d) ★ 血压得到良好控制(<140/90mmHg) ★ 没有明显的液体负荷(<3%体重) ★ 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不低于22mmol/L,轻度高磷
血症
PPT学习交流
6
血透充分性的标准
如何达到透析充分性
PPT学习交流
3
透析充分性定义
与透析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至最低水平所 给予的剂量,称为最理想透析或者称透析充分性
PPT学习交流
4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目标
达到干体重、血压控制 贫血纠正
酸中毒纠正
溶质清除充分
透析充分性
钙磷代谢 营养良好
症状少、并发症少 或无
患者预后
●生活质量 ●社会回归 ●患病率 ●死亡率
PPT学习交流
11
干体重
关于干体重
干体重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 的透析治疗而得到
标准体重不代表干体重
干体重并非一成不变
PPT学习交流
12
Time(有效透析时间)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每周透析少于8小时,死亡 率就会明显增高,而透析时间长于12小时,则死亡率减 少一半。也就是说,每周透析8小时是最低的限度了。 最合适的透析时间是每周透析12小时。
PPT学习交流
9
干体重
干体重的定义: 干体重是指患者在透析后既无 水潴留,也无脱水现象时的体重,也就是所谓的水 负荷平衡状态时的体重。
PPT学习交流
10
干体重
• 在这个体重时,病人感觉最舒适,无其他不适感 ,若干体重设定过高,患者体内存在过多水分, 容易在透析间期发生水肿、憋气、夜间睡觉不能 平卧甚至急性左心衰竭等症状;血容量过多,心 排血量增加,致使高血压难以控制。反之,若干 体重设定过低,患者在透析期间或透析后常发生 头晕、恶心、呕吐、抽筋等低血压症状,不利于 透析的进行,也不利于残存肾功能的保护。
PPT学习交流
13
透析剂量足够,透析就充分,透析充分就少得并发症 ,生活质量就高,而且生存期长。在理论上讲,要想缩 短透析时间,就要通过提高血流量和透析液流量、使用 高流量透析器的方法来提高透析效率。但是,在临床实 践中发现,短时透析(每周少于 8小时),即使通过其它手 段提高了透析效率,死亡率还是很高。长时透析(每周多 于 12小时)死亡率可以减少一半。另外短时透析并发症 也很多。
★ 血清白蛋白≥35g/L ★ 血色素>100g/L,HCT>30% ★ 轻微肾性骨病 ★ 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脑电图正常 ★ KT/V ≥1.3,URR ≥70%
PPT学习交流
7
HD充分
干体重
透析时间
PPT学习交流
8
干体重
• MHD患者透析间期体重普遍增长过多,严重影响透 析质量,据报道(2005y),有63.31%患者透析间期体 重增长大于干体重的5%,能够合理控制体重增加的 仅占3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