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内分泌疾病总论教案

合集下载

内分泌总论教案

内分泌总论教案

内分泌总论教案内分泌总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

2、掌握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相互关系。

3、了解内分泌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1、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激素的分类、合成和释放3、激素的生理作用机制4、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5、内分泌系统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6、内分泌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介绍内分泌系统的重要性。

2、讲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让学生了解内分泌系统的基本概念。

3、分析激素的分类、合成和释放,让学生了解激素的产生和释放过程。

4、讲解激素的生理作用机制,让学生了解激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5、详细介绍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让学生了解内分泌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

6、讲解内分泌系统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让学生了解内分泌系统在人体内的地位和作用。

7、介绍内分泌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让学生了解内分泌疾病的基本知识和治疗方法。

四、教学难点1、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比较复杂,需要详细讲解。

2、内分泌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比较多样化,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五、教学反思1、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内分泌系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内分泌系统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加深学生对内分泌系统在人体内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

3、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内分泌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提高学生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评估1、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内分泌系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4、课堂测试:进行课堂测试,检查学生对内分泌系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料1、教材:《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参考资料:《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内分泌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3、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内分泌系统的组成、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等。

丁丽萍教案内分泌系统总论

丁丽萍教案内分泌系统总论
三、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激素产生过多、激素产生过少、激素靶组织抵抗。
四、内分泌疾病诊断原则
(一)功能诊断: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资料分析、动态功能测定
(二)定位诊断:影像学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细胞学检查、静脉导管检查。
(三)病因诊断:自身抗体检测、染色体检查、HLA鉴定。
五、内分泌疾病防治原则功能亢进者应以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为主;功能减退者以激素替代治疗、病因治疗和内分泌腺组织移植等为主。
2.理解:内分泌系统系统的反馈调节。
3.掌握: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断原则。
主要内容
一、激素分类与生化
(一)激素分类肽类激素、氨基酸类激素、胺类激素、类固醇激素
(二)激素降解与转换
(三)激素的作用机制细胞膜受体、核受体和细胞质受体。
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相互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免疫系统和内分泌功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重点难点
重点: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原则。
难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
互动环节:提问。
课后作业或阅读书目、下次课预习内容
1.内分泌功能试验包括哪些?
2.举例说明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
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教案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内科学
课程学时:2学时
教师姓名:丁丽萍
教师职称:主任医师
授课学期:2016-2017学年第1学期
年级专业:2013级临床
2017年04月10日
授课时间
2017年04月13日星期四1-2节
课次
2学时
章(节)
第七篇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
1.了解:激素分类与生化、内分泌系统疾病和防治原则。

内科学内分泌疾病总论教案

内科学内分泌疾病总论教案
第一章
内分泌总论
主要知识点及教学用时安排
共2学时。第1学时:内分泌学简要介绍、激素的基本概述,内分泌系统功能调节,着重介绍下丘脑-腺垂体-靶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性腺)间关系以及内分泌疾病分类。第2学时: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原则和治疗原则。
本章教学目标及对学生毕业要求的支撑性: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内分泌系统功能调节内分泌的分类,内分泌疾病诊断原则,内分泌疾病防治原则;熟悉激素的分类与生化激素的降解和转化以及激素的作用机制;了解关于内分泌代谢的认识和发展概况。
本章教学内容摘要:
本章概述了内分泌学和临床内分泌学的发展,内分泌系统主要激素的生理作用和调节,着重介绍了下丘脑-腺垂体-靶腺间轴的关系,以及内分泌疾病的分类(强调分类原则以及原发性和继发性内分泌疾病的区别),内分泌疾病诊断原则(强调完整的内分泌疾病诊断应包括的三个方面),内分泌疾病防治原则。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3.完整的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断应包括哪些?
4.功能亢进的内分泌疾病治疗包括哪3个方面?
课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小结:
内分泌系统包括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性腺、肾上腺、胰岛;内分泌组织细胞,如心、肺、肝、胃肠、肾、脑。人体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相互配合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适应体内、外的变化。
课程考核及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重点难点: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的关系、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文字,下丘脑-腺垂体-靶腺示意图、典型病例照片),并配合板书。举1-2个鉴别诊断临床病例。
教学反馈(作业、测试、答疑、交流等情况):
1.腺垂体和神经垂体各分泌哪些激素?
2.举例说明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医学课件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医学课件

激素的储存与释放
储存
大多数激素在合成后都被储存在内分泌腺的细胞内,以备后续的释放。
释放
当身体需要某种激素来维持平衡时,内分泌腺就会释放这种激素。
激素的运输与代谢
运输
激素在血液中被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以执行其功能。
代谢
激素在体内被分解和转化,以便排除体外。
01
内分泌腺体的功能与调节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医学 课件
2023-11-10
目录
• 内分泌总论概述 • 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 内分泌腺体的功能与调节 • 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内分泌疾病典型病例分析
01
内分泌总论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内分泌系统是指一系列腺体和器官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生理功能和维持内环境 稳定的过程。
特点
功能试验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功能试验 以进一步明原则
根据不同的内分泌疾病,选择 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过 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
化及不良反应。
常用药物
包括激素类药物、抗激素类药物、 调节内分泌功能药物等。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不良反 应。
01
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与流程
体格检查
包括身体各部位的检查,以确 定是否存在内分泌腺体的肿大 、结节等异常。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波、CT等检查,以辅助 诊断内分泌疾病及观察病变情 况。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的家族史、既往病史 、生活饮食习惯等,初步判断 内分泌疾病的病因。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尿液等样本的实验 室检查,以确定内分泌激素的 水平及是否存在异常。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医学课件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医学课件
分类
内分泌系统可以分为腺体内分泌和组织内分泌。腺体内分泌是指具有分泌功能的 腺体,如甲状腺、肾上腺等;组织内分泌是指某些组织或细胞通过旁分泌、自分 泌、神经分泌等方式分泌激素,如脂肪组织、胰岛细胞等。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与作用
功能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生理功能和维持内环境稳定,如调节代谢、 生长发育、生殖系统等。
靶腺是轴系的终点,包括肾上腺、甲状腺、性腺 等,这些腺体能够合成和分泌相应的激素,从而 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系与内分泌疾病的关联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系的异常可以导致一系列内分泌疾病的发生,如甲状腺功能 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下丘脑、垂体或靶腺的病变有关,导致激素分泌的异 常,进而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
THANKS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指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素(PTH ),引起骨骼脱钙、软组织纤维化等病变
,导致全身性疼痛、骨折等症状。
骨质疏松症
指骨骼微结构破坏和骨量减少,导致骨折 风险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可能与年龄
、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指甲状旁腺分泌不足,导致PTH分泌不足 ,引起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等病变,导致 手足抽搐、癫痫样发作等症状。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医 学课件》
2023-10-30
目录
• 内分泌总论概述 •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系与内分泌疾病 • 内分泌腺体与疾病 • 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内分泌前沿研究进展
01
内分泌总论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内分泌系统是指一系列腺体和器官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生理功能和维持内环境稳 定的系统。

重医大内科学教案07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

重医大内科学教案07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

授课教案教案质量评价表授课教案教案质量评价表授课教案教案质量评价表授课教案教案质量评价表授课教案授课教案教学内容辅助手段时间分配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概述】DM是由多种病因(遗传、环境)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

由于胰岛素(INS)分泌或/和作用的缺陷(IR),而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以及继发的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DM的流行病学: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是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患病率增高主要与生活水平提高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

【糖尿病分型】1、1型糖尿病:⑴免疫介导⑵特发性2、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的95%3、妊娠期糖尿病(GDM)4、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指病因明确的糖尿病,包括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如A型胰岛素抵抗)、胰腺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致升糖激素水平升高、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所致糖尿病。

DM的自然病程可分为3个阶段:正常糖耐量、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

【病因、发病机制和自然史】1、1型糖尿病在遗传易感性(特殊的HLA类型)的基础上,易感个体对环境因素特别是病毒感染或化学物质刺激的反应异常,直接或间接通过自身免疫反应导致免疫学异常,产生自身抗体(ICA、IAA、GAD),胰岛B细胞进行性破坏,出现临床糖尿病。

15%的1型糖尿病病人没有自身免疫的发生,病因不明。

2、2型糖尿病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肥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胰岛素抵抗及B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水平绝对或相对缺乏),发生糖尿病。

【病理生理】1、代谢: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肝糖输出增多。

2、脂代谢:脂肪组织从血浆移除甘油三脂减少,脂肪合成减少,血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脂增加,胰岛素极度缺乏时,脂肪动员分解,酮体大量产生。

临床上可出现酮症,甚至酮症酸中毒。

3、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加速,负氮平衡。

内科学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讲稿

内科学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讲稿

内科学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讲稿内分泌、代谢疾病总论一、概述为了适应不断改变着的外界环境并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人体必须依赖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相互配合和调控,使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共同担负起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运动、衰老和病态等生命现象。

内分泌系统除其固有的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和胰岛)外,尚有分布在心、肺、肝、胃肠、肾、脑的内分泌组织和细胞。

它们所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传递(内分泌),也可通过细胞外液局部或邻近传递(旁分泌),乃至所分泌的物质直接作用于自身细胞(自分泌),更有细胞内的化学物直接作用在自身细胞称为胞内分泌(intracnine)。

内分泌系统辅助神经系统将体液性信息物质传递到全身各细胞组织,包括远处的和相近的靶细胞,发挥其对细胞的生物作用。

激素要在细胞发挥作用必须具有识别微量激素的受体,并在与激素结合后,改变受体的立体构象,进而通过第二信使在细胞内进行信号放大和转导,促进蛋白合成和酶促反应,表达其生物学活性。

我国古代医书早有关于糖尿病(消渴)、甲状腺肿(瘿瘤)、性腺功能减退症(睾丸阉割)、侏儒等详细记载,但是对内分泌学的深入认识,始于内分泌腺的解剖、组织、生理、生化和临床医疗,经历了三个阶1/ 3段:1.腺体内分泌学研究即将内分泌腺切除,观察切除前、后的生理生化改变,再将该内分泌腺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补充给所切除的动物,观察激素补充后的恢复情况。

从内分泌腺提取激素,分析其有效成分,了解其化学结构,进而制备各种类同物和拮抗物,丰富了对各个内分泌腺的认识。

2.组织内分泌学研究此方面研究推动了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激素的提纯及其抗体制备,激素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创建了放射免疫测定,奠定了微量激素测定的特异性和高度敏感性,由此又推动了放射受体测定,酶联免疫化学和发光免疫测定等,对微量激素可精确测定。

免疫荧光显微技术利用抗体与细胞表面或内部高分子(抗原)的特异性结合,进行定位研究,了解激素分布情况,通过光镜、电镜可以识别各种激素分泌细胞,加深对分泌激素或类激素的恶性肿瘤的认识。

内分泌总论教案

内分泌总论教案

下丘脑分泌的释放激素可刺激腺垂体分泌相应促激素,升高的促激素又可兴奋相应靶腺分泌靶腺激素,而升高的靶腺激素反过来抑制下丘脑释放激素和垂体促激素的分泌,从而减少靶腺激素的分泌,维持三者的动态平衡。

2除负反馈调节外,还有正反馈调节。

促卵泡素刺激卵巢使卵泡生长,通过分泌雌二醇,它不仅使促卵泡素分泌增加,而且还可促进黄体生成素及其受体数量增加,以使达到共同兴奋,促进卵和黄体的生成。

3反馈调节也见于内分泌腺和体液代谢物质之间血糖-INS(血糖升高可刺激胰岛素分泌,血糖过低可抑制胰岛素分泌);血钙—PTH、LT血渗透压—ADH(三)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和内分泌功能相互调节:四、内分泌系统的疾病(一)功能减退:1、内分泌腺的破坏:可由自身免疫病(1型糖尿病、桥本甲状腺炎)、肿瘤、出血等所致。

2、内分泌腺激素合成障碍(如侏儒症,见图1;呆小病,见图2)。

3、激素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突变可使的激素正常合成障碍。

4、内分泌腺以外的疾病。

图1 图2 图3(二)功能亢进:1、内分泌腺肿瘤:如胰岛素瘤(insulinoma)2、多内分泌腺瘤1型、2A型、2B型;3、激素受体突变而获取功能;4、异位内分泌综合症;5、激素代谢(metabolism)异常;6、自身免疫:如甲亢(见图3);7、医源性内分泌紊乱:见于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出现Cushing综合征。

(三)激素的敏感性缺陷:表现为对激素发生抵抗,主要有受体和(或)受体无缺陷,使激素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五、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原则:(一)功能诊断:1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等;2实验室检查:(1)、代谢紊乱证据:各种激素可以影响不同的物质代谢,包括糖,电解质酸碱平衡(2)、激素分泌(secretion)情况:血、尿激素水平及代谢产物测定(3)、动态功能测定:兴奋实验、抑制实验等▲难点9分钟视频,讲解图1 侏儒症图2 呆小病9分钟视频,讲解图3 甲亢3分钟多媒体,讲解15分钟※重点多媒体,讲解教学进程提问、演示、重点、难点、教具、教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难点:下丘脑-腺垂体-靶腺Biblioteka 的关系、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文字,下丘脑-腺垂体-靶腺示意图、典型病例照片),并配合板书。举1-2个鉴别诊断临床病例。
教学反馈(作业、测试、答疑、交流等情况):
1.腺垂体和神经垂体各分泌哪些激素?
2.举例说明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
第一章
内分泌总论
主要知识点及教学用时安排
共2学时。第1学时:内分泌学简要介绍、激素的基本概述,内分泌系统功能调节,着重介绍下丘脑-腺垂体-靶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性腺)间关系以及内分泌疾病分类。第2学时: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原则和治疗原则。
本章教学目标及对学生毕业要求的支撑性: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内分泌系统功能调节内分泌的分类,内分泌疾病诊断原则,内分泌疾病防治原则;熟悉激素的分类与生化激素的降解和转化以及激素的作用机制;了解关于内分泌代谢的认识和发展概况。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激素分泌方式、分类,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治疗原则;熟悉激素的作用机制、降解、转换。
教学反思(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进方案:
系(教研室)审核意见:
系(教研室)主任:
3.完整的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断应包括哪些?
4.功能亢进的内分泌疾病治疗包括哪3个方面?
课程教学小结:
内分泌系统包括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性腺、肾上腺、胰岛;内分泌组织细胞,如心、肺、肝、胃肠、肾、脑。人体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相互配合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适应体内、外的变化。
课程考核及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本章教学内容摘要:
本章概述了内分泌学和临床内分泌学的发展,内分泌系统主要激素的生理作用和调节,着重介绍了下丘脑-腺垂体-靶腺间轴的关系,以及内分泌疾病的分类(强调分类原则以及原发性和继发性内分泌疾病的区别),内分泌疾病诊断原则(强调完整的内分泌疾病诊断应包括的三个方面),内分泌疾病防治原则。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