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风格派和构成主义
浅析构成主义风格

理论研究浅析构成主义风格□凌露雨湛磊摘要:构成主义艺术是现代艺术领域的重要分支,作为艺术风格派别中的一种,其以非同寻常的艺术形式在艺术界占据一席之地。
构成主义艺术起源于俄国,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构成主义不同于传统艺术流派,但也无法脱离传统艺术。
该文结合构成主义艺术作品,讨论不同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阐述构成主义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抽象风格艺术形式图1图2构成主义是现代风格派别的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艺术风格流派,给艺术带来了新的表现方式。
构成主义艺术家以不同的形式、材料开展创作,对当时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极其明显的风格特征使构成主义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尤为突出。
构成主义艺术家用多元化的色彩和角度体现空间的层次。
一、构成主义风格的产生构成主义艺术是现代艺术领域的一大创新,其诞生于俄国的艺术运动,具有一定的俄国文化特征和艺术风范。
构成主义艺术的发展时间不长,但其依然在世界艺术史中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构成主义艺术经历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具有鲜明的革命色彩。
十月革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推翻了旧的社会秩序,为构成主义艺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对于奋进的艺术家而言,十月革命后俄国逐渐工业化,这是对过去时代的终结。
革命胜利之后,新的社会环境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素材,也为构成主义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思想观念的进步,推动了构成主义在艺术、建筑和设计的不断实践。
构成主义是几乎完全抽象化的艺术风格,即断绝艺术与自然物象的联系,从而形成的形式艺术。
二、构成主义的代表人物塔特林是构成主义运动的主要发起者。
塔特林的浮雕绘画受毕加索绘画的影响,但不同的是塔特林的作品构成舍弃了对事物的客观表现,主要是以抽象的形式出现在观者的视野中。
罗德钦科也是构成主义的代表,他的设计以功能性为主,更加实用,并为政治服务。
三、构成主义的艺术形式1•构成主义艺术的基本内容随着欧洲各国不同艺术流派的创新,现代设计艺术不断发展变化。
构成主义是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的推动者,构成主义43图3图4艺术理念对现代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析荷兰风格派与俄国构成主义

浅析荷兰风格派与俄国构成主义【摘要】俄国构成主义强调空间中的势,同时接受了立体派的拼贴和浮雕技法,注重结构与组合的表现,对现代建筑、平面建筑、雕塑等都有决定性影响。
一战期间的荷兰远离战争,社会发展稳定。
一些艺术家、建筑家为逃避战争来到荷兰。
立体派、野兽派等新鲜血液的注入,促进了风格派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风格派、构成主义【作者信息】130079073,高宇,13传10一、荷兰风格派(一)流派介绍“风格派”即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7年到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集体,说其松散是因为比起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运动,风格派运动并没有完整的结构和宣言,参加这场运动的不少人都互相不认识,且参加的人从没同时展览作他们的作品。
他们没有成员身份,唯一能够展示“风格派”风格的展览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巴黎举行的展览。
这场运动的主要促进者是杜斯柏格,而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是这段时间出版的一份称为《风格》的杂志,这份杂志的编辑者也是杜斯柏格。
(二)代表人物1、彼埃·蒙德里安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
出生在荷兰的阿姆尔弗特,曾在海牙、鹿特丹、罗伦、巴黎和伦敦等十多处地方居住作画,晚年移居纽约,大幅度扩展创作领域,对建筑、工艺和设计产生很大影响。
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与德士堡等组织“风格派”,提倡自己的艺术“新造型主义”。
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亦即现在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
2、凡杜斯堡(TheovanDoesburg,1883—1931)是风格派的另一位核心人物。
他是《风格》杂志的创刊人和主持者,同时也是该杂志重要的撰稿人。
他曾用好几个笔名在该杂志发表文章,让别人以为那些文章是由不同国籍的好几个人所作,从而人为地扩大了风格派的影响。
杜斯堡曾对风格派一词的由来这样解释,“风格是出自我在1912年的阐述:剥去本质的外形,那么你就能得到风格。
(新)构成主义&风格派

风格派
介绍: 又称新造型主义画派, 介绍: 又称新造型主义画派,于1917~1928年由蒙德里安等 年由蒙德里安等 一些画家、设计家、 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荷兰创立的一个松散的集 核心人物是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 体,核心人物是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其他合作者包括 画家列克(BartvanderLeck)、胡札 画家列克 、胡札(VilmosHuszar)、雕塑家 、 万东格洛(CeorgesVantongerllo)、建筑师欧德 万东格洛 、 (J.J.P.Oud)、里特维尔德 等人。 、里特维尔德(GerritRietveld)等人。其绘画 等人 宗旨是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 宗旨是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只用单纯的色彩和 几何形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 几何形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 一战期间, 一战期间,荷兰作为中立国而与卷入战争的其他国家 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相互隔离。在极少外来影响的情况下, 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相互隔离。在极少外来影响的情况下, 一些接受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 一些接受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现代观念启 迪的艺术家们开始在荷兰本土努力探索前卫艺术的发展之路, 迪的艺术家们开始在荷兰本土努力探索前卫艺术的发展之路,且 取得了卓尔不凡的独特成就,形成著名的风格派(DeStijl,荷兰 取得了卓尔不凡的独特成就,形成著名的风格派 , 文,即风格之意)。 其显然,风格派作为一个运动,广泛涉及到 即风格之意) 其显然,风格派作为一个运动, 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诸多领域,其影响是全方位的。 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诸多领域,其影响是全方位的。
案例Ⅱ 绘画浮雕
塔特林的“绘画浮雕”是 从毕加索那里得到启发的 毕加索的那些以实物材料 拼贴的作品并不彻底排斥 再现,它们始终在一定程 度上保持着具象性,显示 出诸如吉他、酒瓶、杯子 等物象的形态。然而塔特 林的“构成”作品则彻底 抛弃了客观物象,而完全 以抽象形式出现。
对立的抽象观念系统——构成主义与风格派之构成观念及理论比较

理论与批评 071美术与设计 | FINE ARTS & DESIGN 2020_05对立的抽象观念系统——构成主义与风格派之构成观念及理论比较①杨艳芳 倪建林(南京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 ]20世纪设计领域最重要的发展和突破,是现代主义设计的突起,现代主义设计奠定了现代设计的基础,为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0世纪初俄国构成主义与荷兰风格派齐头并进地发展了相似的图形语汇,②构成主义平面设计将遵循客观法则和基于普世价值的形式视为一种理想的模式,建立了极具特色的形式表达方式,包括几何语言、独创的、有特定审美价值的色彩和形式表达;与此同时,风格派将平面设计视为作用于人类精神的一种精密工具,认为这种工具能够将表现的准确性和完美的执行力有机地融为一体。
作为二种观念与理论的奠基人,马列维奇和蒙德里安在相似的视野下,以抽象的表达方式构建了全然不同的两种体系,这两种构成体系在本质上是对立的:构成主义使用了动感的形式和宁静的色彩,而风格派则使用了静态的形式和活跃的色彩。
导致这种区别的关键,是两者对艺术职责的不同理解。
[ 关键词 ]构成主义;风格派;构成;观念与理论;比较[ 中图分类号 ]J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20)05-0071-05收稿日期:2020-07-13作者简介:杨艳芳(1982-),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设计理论研究。
①基金项目:本文为第62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视觉传达中的现代字体学研究”(2017M621773)阶段性成果。
②语言学中的语汇是词语的总汇,即语言符号的聚合体。
语汇所指范围有大有小,这里的图形语汇是指图形语言系统中的全部语法和语义。
20世纪初,在那段被工业化、技术革命、世界大战的混乱所困扰的时代里,一批年轻的艺术家(设计师)通过设计勇敢地直面社会,他们急需寻找秩序和意义,并试图以此来改变世界。
浅析风格派和构成主义

浅析“风格派”和“构成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俄国的“构成主义”运用和荷兰的“风格派”运动基本都是处于独立的发展状态,它们之间并没有多少关联,而对于世界的设计运动的影响也非常有限。
但是,这两个运动都是从立体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都把立体主义推进到一个非常绝对化,理性化,逻辑化的高度(一)“风格派”形成1918年,荷兰的一些青年艺术家和设计家组成了一个名为“风格派”的造型艺术团体。
他们以《风格》杂志为宣传阵地,开始探索艺术和设计领域的新方法和新形式。
风格派的成员们努力把设计,艺术,建筑,雕塑合为一体,强调几何结构单体或元素的组合,在结构简单的组合体中,单体仍然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
他们倾向于在集合结构中反复运用基本的原色。
风格派有时又被称为“新造型”或“要素派”。
总的看来,他是20世纪初期在法国产生的主体派的分支和变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蒙德里安回到荷兰,因为荷兰是战争中的中立国,因此他的探索并没有因为战争而中断。
这个时期,他受到哲学家逊马克的哲学思想的决定性影响,完全改变了他原来的思想方法。
逊马克认为我们的物质世界是由纵横两种结构组成的,认为世界上的3个基本颜色是红色,黄色和蓝色。
蒙德里安受到他的这种思想的影响后,转向完全纵横直线结构的完全抽象绘画,色彩也是逐步转向单纯的黑色线条结构,白色底和红色,黄色和蓝色的三原色计划,走向高度的理性化方向。
他认为立体注意并没有在自己发明的成果上扩大和发展,缺乏逻辑的发展和补充;他认为真正的视觉艺术应该是通过有机的运动而达到高度的平衡,在不平均但是平衡的对抗中找到平衡,在弹性的艺术中找出平衡点,对于人类来说有重要的意义,这是艺术表现真实的关键。
在蒙德里安的影响下,他的几个朋友在艺术创作中都出现了与他的完全抽象作品类似的探索。
“风格派”形成之后,这种通过蒙德里安的绘画发展起来的设计风格,开始成为运动的核心视觉因素,因为高度逻辑化,也就导致这个运动的素有成员都热衷于通过数学的计算来达到设计上的视觉平衡,他们都认为这种新的形式是时代的视觉符号。
3 现代设计运动(德国工业联盟、风格派、构成主义)

罗 德 琴 科 年 代 设 计 的 棋 桌
20
联盟为工人俱乐部和文化馆等社会文化中心设计家具,这些 家具多用木材制成,并采用简洁的形式以方便生产。
作业
• 采用构成主义元素,设计一张平面设计作品 • 主题:我的中国梦
现代设计运动
荷兰风格派
荷兰风格派 De Stijil (1918-1928)
• 风格派(De Stijl)是活跃于1917---1931年间,
以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 • 1917, 莱顿城, << 风格>>月刊的创刊,标志 着风格派运动的开始。 • 这是一场松散的运动,没有具体的组织形式. 他的一些主要成员的接触不多,但他们有相 似的美学观念,即绝对抽象的原则。
1917 年 10 月,苏联十月革命 成功,俄国激进的革命信念和纲 领所导致的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 使得大批知识分子为之狂热,构 成主义运动即是这一时期产生在 俄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当中的 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在革 命成果的鼓舞下,加之这一时期 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学术气氛, 一批年轻的建筑师、艺术家和设 计师组织起来,试图在建筑、艺 术、平面设计和服装设计等方面 探索出一种能代表新政权的形式。 他们有极为明确的信念:要建设 新世界,就要跟传统意识形态决 裂,建设新文化;新文化必须充 分利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反 映它们;新文化要直接为劳动群 众服务,由劳动群众亲自参加创 造。
《红楔子攻打白军》就是采 用白色、黑色方 格代表克伦 斯基的反动势力,而用红色 的楔形代表布尔什维克的革 命力量,是把至上主义非政 治化的艺术形式运用到高度 政治化的宣传海报上的典型 代表作。 这张海报的俄语原口号是由4 个单词组成的,即:用红色 打击白色!“白色”又是复 数,因此,隐有“白军”的 意思,言简意。
浅析荷兰风格派与俄国构成主义

浅析荷兰风格派与俄国构成主义【摘要】俄国构成主义强调空间中的势,同时接受了立体派的拼贴和浮雕技法,注重结构与组合的表现,对现代建筑、平面建筑、雕塑等都有决定性影响。
一战期间的荷兰远离战争,社会发展稳定。
一些艺术家、建筑家为逃避战争来到荷兰。
立体派、野兽派等新鲜血液的注入,促进了风格派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风格派、构成主义【作者信息】130079073,高宇,13传10一、荷兰风格派(一)流派介绍“风格派”即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7年到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集体,说其松散是因为比起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运动,风格派运动并没有完整的结构和宣言,参加这场运动的不少人都互相不认识,且参加的人从没同时展览作他们的作品。
他们没有成员身份,唯一能够展示“风格派”风格的展览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巴黎举行的展览。
这场运动的主要促进者是杜斯柏格,而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是这段时间出版的一份称为《风格》的杂志,这份杂志的编辑者也是杜斯柏格。
(二)代表人物1、彼埃·蒙德里安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
出生在荷兰的阿姆尔弗特,曾在海牙、鹿特丹、罗伦、巴黎和伦敦等十多处地方居住作画,晚年移居纽约,大幅度扩展创作领域,对建筑、工艺和设计产生很大影响。
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与德士堡等组织“风格派”,提倡自己的艺术“新造型主义”。
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亦即现在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
2、凡杜斯堡(TheovanDoesburg,1883—1931)是风格派的另一位核心人物。
他是《风格》杂志的创刊人和主持者,同时也是该杂志重要的撰稿人。
他曾用好几个笔名在该杂志发表文章,让别人以为那些文章是由不同国籍的好几个人所作,从而人为地扩大了风格派的影响。
杜斯堡曾对风格派一词的由来这样解释,“风格是出自我在1912年的阐述:剥去本质的外形,那么你就能得到风格。
评述风格派、构成派的建筑艺术追求及其影响

评述风格派、构成派的建筑艺术追求及其影响风格派(Styleism)和构成派(Constructivism)是两种不同的建筑艺术追求,它们都对建筑设计、表达和社会影响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风格派注重建筑的外观、装饰和风格,强调对历史传统、文化符号和审美价值的回归。
它通过采用各种形式的装饰、尖顶、拱门和精细的工艺来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
风格派建筑试图通过独特的外观和视觉效果,突出建筑物的个性和魅力。
这种注重外表的追求使得风格派建筑常常成为城市地标,给人以强烈的感知和情感体验。
风格派建筑在历史建筑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规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丰富了城市的文化景观。
构成派则注重建筑的结构、功能和形式的实用性,追求与环境和社会需要的协调。
它强调简洁、实用、功能性和效率的原则,追求形式和空间的均衡和合理性。
构成派建筑的设计更加注重材料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倾向于使用现代材料和技术,尤其关注建筑的功能设计和空间布局。
构成派建筑在近代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实用性和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这两种追求在建筑艺术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风格派建筑通过表达历史、文化和个人的价值观,强调建筑的艺术性和感知效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建筑语言和表达方式。
而构成派则强调实用性、效率和材料的可持续性,对建筑和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和现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这两种追求的影响也相互交织并影响着当代建筑设计。
现代建筑常常将风格派和构成派的元素和原则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实用的建筑形式。
它们共同促进了建筑艺术的多样性和发展,为建筑师和设计师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思维方式。
建筑艺术的发展离不开这两种追求的探索和融合,它们共同塑造了当代城市环境中丰富多样的建筑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风格派”和“构成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俄国的“构成主义”运用和荷兰的“风格派”运动基本都是处于独立的发展状态,它们之间并没有多少关联,而对于世界的设计运动的影响也非常有限。
但是,这两个运动都是从立体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都把立体主义推进到一个非常绝对化,理性化,逻辑化的高度
(一)“风格派”形成
1918年,荷兰的一些青年艺术家和设计家组成了一个名为“风格派”的造型艺术团体。
他们以《风格》杂志为宣传阵地,开始探索艺术和设计领域的新方法和新形式。
风格派的成员们努力把设计,艺术,建筑,雕塑合为一体,强调几何结构单体或元素的组合,在结构简单的组合体中,单体仍然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
他们倾向于在集合结构中反复运用基本的原色。
风格派有时又被称为“新造型”或“要素派”。
总的看来,他是20世纪初期在法国产生的主体派的分支和变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蒙德里安回到荷兰,因为荷兰是战争中的中立国,因此他的探索并没有因为战争而中断。
这个时期,他受到哲学家逊马克的哲学思想的决定性影响,完全改变了他原来的思想方法。
逊马克认为我们的物质世界是由纵横两种结构组成的,认为世界上的3个基本颜色是红色,黄色和蓝色。
蒙德里安受到他的这种思想的影响后,转向完全纵横直线结构的完全抽象绘画,色彩也是逐步转向单纯的黑色线条结构,白色底和红色,黄色和蓝色的三原色计划,走向高度的理性化方向。
他认为立体注意并没有在自己发明的成果上扩大和发展,缺乏逻辑的发展和补充;他认为真正的视觉艺术应该是通过有机的运动而达到高度的平衡,在不平均但是平衡的对抗中找到平衡,在弹性的艺术中找出平衡点,对于人类来说有重要的意义,这是艺术表现真实的关键。
在蒙德里安的影响下,他的几个朋友在艺术创作中都出现了与他的完全抽象作品类似的探索。
“风格派”形成之后,这种通过蒙德里安的绘画发展起来的设计风格,开始成为运动的核心视觉因素,因为高度逻辑化,也就导致这个运动的素有成员都热衷于通过数学的计算来达到设计上的视觉平衡,他们都认为这种新的形式是时代的视觉符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认为战争的结果是涤荡一切污垢,摧枯拉朽的破坏旧时代,而将以一个崭新的时代取而代之。
他们创造的这种简单的,理性的,数学统计的,纵横直线的形式和单纯的原色计划,就是新时代的形式特点。
他们都认为这个内在规律的组成,是由科学理论,机械化大生产,现代都市的生活节奏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形式规律基础。
因此,虽然“风格派”表面上是没有俄国主义那么具有政治的激进,事实上他们的社会工程倾向依然是非常明确的,这种倾向在《风格》杂志的许多文章中都可以看到。
(二)一战时期的"风格派"
从1917年到1921年,杜斯伯格基本致力在荷兰国内发展一种中性的,现代的新风格。
应该说,他的这种探索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有关系的。
他们的努力可以说是对于战争的反抗,创造一种中性的,理性的新形式,以对抗狂暴的,非理性的战争,同时也是对于战争以后的国际视觉特点找寻符号,因此,他们是一方面反对战争,同时也在为战后的新时代创造新的真是的艺术和设计。
但是,这个时期“风格派”的发展基本全部在荷兰国内,并没有产生什么很大的国际影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荷兰作为中立国逃脱了战争的蹂躏,同时,作为一个中立国,
它提供了各国艺术家,设计家的一个庇护所。
各国的艺术家,特别是前卫的艺术家在战争期间都来荷兰避难,荷兰因而一时人才济济。
由于战争的缘故,荷兰与外界在战时完全隔绝,因此基本上不可能与欧洲其他国家联系,这批艺术家和设计家在完全隔绝的情况下,开始从单纯的荷兰文化传统本身寻找参考,从中找寻自己说感兴趣的内容。
利用这个条件杜斯伯格得以发展“荷兰对于现代主义的贡献”。
他们在此期间发展出的新风格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
1.把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绘画,雕塑所有的平面设计的特征完全剥除,变成最基本的集合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
2.把这些几何结构单体,或者元素进行结构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但是在新的结构组合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见性。
3.对于非对称的深入研究和运用。
4.非常特别的反复运用纵横集合结构和基本原色和中性色。
(三)“构成主义”的形成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后在俄国一小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当中产生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无论从他的深度还是从探索的广度来说,都毫不逊色于德国包豪斯或者荷兰的风格派运动。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导致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成立了世界上帝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十月革命的胜利遭到各国列强的干预,但是革命的信条和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使大批知识分子为之狂热,他们希望能够协助、参与共产党的革命,为建立一个繁荣、富强、平等的新俄国而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在内外干涉的困境中,俄国的革命建筑家、艺术家、设计家在这红艰难困苦中开始为革命的设计探索,利用各种形式来支持革命,鼓舞士气。
他对艺术和设计到底探索带有极为明显的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政治色彩。
但由于斯大林的政策原因而不果而终。
构成注意以表现设计的结构为目的,把设计当作工程师建设某项工程一样进行操作。
他的旨趣和做法上和风格派没有什么重要区别。
俄国构成主义者把结构当成是建筑设计的起点,以此作为建筑表现的中心,这个立场成为世界现代建筑的基本原则。
他们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来谈套"理性主义",研究建筑空间,采用理性的结构表达方式,对于表现的单纯性、摆脱代表性之后自由的单纯结构和功能的表现进行探索,以结构的表现为最后终结,最早的建筑之一弗拉基米尔·塔特林设计的第三国际塔方案,完全体现了构成主义的设计观念。
第三国际塔是塔特林在1920年设计的,这座塔比艾菲尔铁塔高出一半,里面包括国际会议中心、无线电台、通讯中心等,这个现代主义的建筑,其实是一个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雕塑,它的象征性比实用性更加重要。
俄国的构成主义在艺术上具有极大的突破,并对世界艺术和设计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构成主义”和“风格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俄国的“构成主义”运用和荷兰的“风格派”运动基本都是处于独立的发展状态,它们之间并没有多少关联,而对于世界的设计运动的影响也非常有限。
但是,这两个运动都是从立体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都把立体主义推进到一个非常绝对化,理性化,逻辑化的高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这两个运动的风格开始传播到其他的欧洲国家,成为日后设计向现在主义转化的重要刺激因素。
其中,捷克,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受到俄国的构成主义影响最大。
俄国构成主义大师李西斯基1920年到波兰讲学,决定性的影响了波兰设计家亨利克·伯利维。
他认为现代艺术其实是充满了幻想的陷阱,因此致力于创作真实的艺术,以避开幻想的危险。
他在德国开始提出自己的设计主张,这个理论气和与构成主义如同出一辙,基本是利用简单的几何构造原理进行平面设计,这个理论的核心是把所谓会造成幻想的绘画性的三维表现完全放弃,以简单的构成主义和二维版面编排取而代之。
因此,他的设计具有明显的数学计算和几何合成的特点。
在俄国和荷兰对于纯粹设计的探索,对于设计的目的性,社会性的试验,以“构成主义”和“风格派”达到高潮。
虽然这两个运动都在20世纪30年代中止,但是它们对于20世纪的平面设计和其他现代设计活动的影响一直存在,他们对于纯粹的直线的构造,追求均衡和理性,都成为日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基础。
这两个运动都放弃装饰线性字体,主张无装饰线体,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带来了几乎是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这个影响迄今依然非常强烈和重要。
而更加重要的是:这两个运动对于设计的社会功能的重视,根本上改变了设计的发展方向,改变了设计的实质考虑中心,奠定了现代设计的本质基础,因而,开创了新的设计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