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运动学案
自由落体教学设计(优秀10篇)

自由落体教学设计(优秀10篇)自由落体运动教案篇一【教材分析】“自由落体运动”选自高一《物理》第二章“直线运动”的第八节,在学生认识了匀变速直线运动,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之后,课本把该节放在本章的最后一节,把自由落体运动作为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例来处理,没有另外给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结构,避免死记公式。
本节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在于说明不同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g,学生由于受日常经验的影响,对重的物体落得快,轻的物体落得慢印象很深,所以做好演示实验十分重要,除了牛顿管的实验之外,还可以做一些小实验,使学生明白,日常见到的现象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的缘故,对“如果物体只受到重力,不同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有深刻的印象。
【教学设想】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整节课的--围绕“实验现象──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主线展开:→科学的抽象、推测(真空中,如何?)→实验验证(牛顿管演示)→得出结论(自由落体定义)→问题提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如何?)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
开始的小实验很重要,是科学探究的入口处,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演示的技巧,然后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去探究问题。
【教学准备】小钢球、牛顿管、纸片、铁架台、电火花计时器、重物、纸带、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我们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其规律可由三个公式体现出来(投影)。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例──自由落体运动。
师:同学们对“自由落体运动”其实并不陌生。
(演示实验:将小钢球由高处静止释放,指出小钢球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师:那么除了小钢球的下落外,还有哪些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律?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演示实验:让一张纸片与小钢球同时自由下落,可看到什么现象?)生:钢球落得快。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多篇)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精选多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理解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2. 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3. 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实例4. 自由落体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基本公式及应用。
2. 难点: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公式。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面运动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3. 推导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并通过数学论证让学生理解公式的合理性。
4. 分析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的应用,通过实例计算让学生掌握公式的运用方法。
6.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和课后实践,评估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概念和公式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针对课后作业和练习,分析学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探讨自由落体运动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如物理学、工程学、航空航天等。
2. 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发现历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贡献。
3. 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落体运动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八、教学资源:1. 教案、PPT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料。
2. 实验器材:如自由落体装置、计时器等。
3. 网络资源:如相关学术论文、科普文章等。
《自由落体运动》学案

《自由落体运动》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和特征,掌握重力加速度的概念;(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能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自由落体问题。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2)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探求知识的能力;知识准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知识。
速度公式:位移公式:速度位移公式:推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为一恒量。
s1=s2=…= aT2新课教学(一)自由落体运动探究一: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吗?1、演示实验一:石头与纸片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
问:我们可观察到什么现象?现象:2、演示实验二:取半张纸与一张纸,把半张纸揉成一团,两者也分别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下落。
问:我们可观察到什么现象?现象:3、演示实验三:取两张相同纸,把其中一张揉成团,两者也分别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下落。
问:我们可观察到什么现象?现象:结论:4、牛顿管实验:拿一个长约1.5米,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的玻璃管(牛顿管),把小铁片和羽毛放到这个玻璃管里。
在玻璃管里有空气的情况下,我们来比较这两个物体下落的快慢。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看到什么现象?用抽气机把牛顿管中的空气抽走。
重复上面的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结论】总结: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条件:(1)(2)(二)自由落体加速度探究二: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什么样的运动?1、猜想:通过前面的实验观察,可以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什么样的运动?2、验证猜想:总结1 、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都相同。
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来表示。
2、重力加速度g(1) 方向:(2) 大小:思考:我们可以用刚做的牛顿管实验来说明这个问题,两个物体由同样高度同时由静止下落,为什么同时达到地面?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位移和时间的关系: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三)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1、测定反应时间操作:一位同学捏住尺子的上端,保持直尺竖直不动,你用一只手在直尺的零刻度处做握住木尺的准备。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2. 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3. 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4. 自由落体运动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特点和公式。
2. 实验法:进行自由落体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案例分析法:分析自由落体运动在实际中的应用实例。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自由落体实验装置、计时器、测量工具。
2. 教学课件:自由落体运动的动画、图片、案例等。
3. 教学资料:自由落体运动的教材、论文、案例等。
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自由落体运动的动画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Step 2:讲解自由落体运动(10分钟)教师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特点和公式,让学生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Step 3:实验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自由落体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Step 4:数据分析(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参与讨论,给予指导和评价。
Step 5: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自由落体运动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讲授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的运用和计算能力的掌握。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范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现象,了解分析物理规律的方法。
2、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4、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二、器材及方法:1、器材:两张大小不同的小纸片;粉笔头;乒乓球;一个小钩码;牛顿管。
2、方法:通过小实验和逻辑推理启发式教学。
三、重点与难点:不同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
四、教学过程:(一)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一个物体离地h高处,当把细绳剪断,物体就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竖直方向下落,这种运动即为自由落体。
1、问题: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相同呢?(1)实验讨论1:一张小纸片和一支粉笔头同时从同高处下落,哪个先落地?(动手做)①现象:粉笔先落地。
②感觉:重的物体先落地。
(2)实验讨论2:一个乒乓球和一个钩码同时从同高处下落,谁先落地?①现象:钩码先落地。
②感觉:重的物体先落地。
(3)实验讨论3:把小纸片揉成团再重做实验讨论2 。
现象:两者差不多同时落地。
2、问题: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由物体的重量有关?首先我们来用一种巧妙的推理方法来进行推理:(1)讨论:①假设一块大石头的下落比一块小石头下落快。
②而两块石头的总重量最大,它们整体下落的速度与大石头、小石头下落的速度相比应如何?(答:整体下落速度最快)。
③而如把两块石头拴在一起时,下落快的会被下落慢的拖着而减慢;下落慢的会被下落快的拖着而加快,结果如何?(答:两块石头的整体下落的速度应小于大石头的速度,而大于小石头的速度。
)④这与重的物体先落地的结论矛盾。
(2)实验:用牛顿管做实验,大家看到:真空管内的形状质量都不同的金属片、小张片当管直立过来时,它们同时到过管底。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优秀3篇)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优秀3篇)《自由落体运动》教案篇一教材分析落体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自古以来许多人都研究过,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意义巨大。
本节教材通过演示、实验分析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对于物体的运动快慢,教材通过演示牛顿管实验进行证实,进而最后抽象出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运动模型。
这样的编写层次分明,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只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学生不难建立自由落体运动这一模型。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否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教材中通过实验方法:利用打点计时器分析纸带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通过探究,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知道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不一样。
3.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 掌握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的科学方法。
2. 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思路和方法,学习其科学探索精神。
2.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实际问题中分析规律。
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公式)v t= v 0+ats= v 0 t+ at2vt 2- v 02 =2as新课导入:实验一:一手拿小纸片,另一手拿粉笔,双手举高相同的高度,然后同时松手,看看纸片与粉笔,谁先落地?实验二:把实验一中的纸片捏成团,结果又如何呢?实验三:毛钱管中的纸片和粉笔的下落情况。
那么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得到一条结论: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我们实验一中的纸片比粉笔晚着地。
在没有空气的阻力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一、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条件:只受重力作用,初速度为零。
3.特点: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5 自由落体运动 学案(含答案)

2.5 自由落体运动学案(含答案)5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知道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解决相关实际问题一.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只在重力作用下,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2物体的下落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空气阻力的影响很小而可以忽略的情况下,且下落高度不是很大二.伽利略对落体运动规律的探究1问题提出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找出落体运动具体遵循的规律2提出猜想物体下落的过程是一个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的过程,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vt.基于vt的假设,得出xt2的推论3实验验证让小球从阻力很小.倾角为的斜槽上滚下,每一个由静止开始滚下的小球到每个相等的时间间隔末,运动的距离之比为14916,证实了xt2,即vt.4合理外推当斜面的倾角逐渐加大直到90,小球就成为落体运动,小球的运动仍应当满足下落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的关系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1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恒定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速度.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vat,x12at2.四.自由落体加速度1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作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作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2方向竖直向下3大小1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2一般计算中可以取g9.8m/s2或10m/s2.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在空气中自由释放的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释放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3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垂直地面向下4伽利略通过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5伽利略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2质量为2m的物体A 从高h处由静止下落,质量为m的物体B从高14h处由静止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A.B两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之比为;下落时间之比为tAtB;落地前瞬间的速度之比vAvB.答案112121一.伽利略对落体运动规律的研究伽利略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得出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多选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1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甲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B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C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D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答案AC二.自由落体运动与自由落体加速度导学探究如图2所示,在有空气的玻璃管中,金属片比羽毛下落得快,在抽掉空气的玻璃管中,金属片和羽毛下落快慢相同图21为什么物体下落快慢相同2空气中的落体运动在什么条件下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答案1因为没有空气阻力2空气的阻力作用可以忽略知识深化1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v00.加速度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2自由落体是一种理想模型,这种模型忽略了次要因素空气阻力,突出了主要因素重力3运动图像自由落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3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斜率kg.图32自由落体加速度重力加速度1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但不一定垂直地面;2大小在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都相同地球上纬度不同的地点重力加速度不同,其大小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赤道上最小,两极处最大,但各处的重力加速度都接近9.8m/s2,一般计算中,g取9.8m/s2或10m/s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速度为零.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仅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作自由落体运动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作自由落体运动D当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的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答案CD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选项A.B错误,C正确当空气阻力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的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选项D正确多选关于自由落体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越大,下落时加速度就越大B在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一大一小两个金属球,二者同时着地,说明二者运动的加速度相同,这个加速度就是当地的自由落体加速度C北京的自由落体加速度为9.8m/s2,说明在北京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每经过1s速度增加9.8m/sD北京和深圳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方向都竖直向下答案BCD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忽略空气阻力的运动,无论质量大小,下落时加速度都是g,选项A错误;在同一高度释放的金属球受到的空气阻力远小于小球的重力,金属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故球运动的加速度为当地自由落体加速度,选项B正确;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当地自由落体加速度为9.8m/s2,则物体在该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每秒速度都增加9.8m/s,选项C正确;地球表面各处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值大小略有差别,其方向均竖直向下,选项D正确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1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特例自由落体运动规律vtv0atxv0t12at2vt2v022axv00agvtgth12gt2vt22gh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切推论公式,如平均速度公式.位移差公式.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xx永安一中月考从离地面500m处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1小球落到地面需要的时间;2开始下落后第1s内的位移大小和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一半时的位移大小答案110s25m95m3125m解析1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h12gt2可得t2hg250010s10s.2第1s内的位移h112gt12121012m5m前9s内的位移h912gt92121092m405m最后1s 内的位移hhh9500m405m95m.3tt25s位移h512gt2121052m125m.针对训练xx扬州中学月考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未落地,则A小球在2s末的速度是20m/sB 小球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3.6m/sC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5m/s2D小球在前5s内的位移是50m答案D解析小球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第5s内的平均速度v18m/s,B错误;第5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4.5s时刻的速度,故该星球上,宇航员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g0vt184.5m/s24m/s2,C错误;小球在2s末的速度v2g0t28m/s,A 错误;小球在前5s内的位移h12g0t5250m,D正确.1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多选xx威海市模拟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B如果物体所受空气阻力比重力小得多,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这时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C一个棉花团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D熟透的苹果从树枝上静止下落的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答案BD2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多选有关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运用逻辑推理,认为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B猜想落体运动一定是最简单的变速运动C通过实验验证,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位移成正比的结论D通过实验验证,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的结论答案ABD解析伽利略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假定大的石块下落速度为8m/s,小石块下落速度为4m/s,把它们捆在一起,大石块会被小石块拖着而减慢,所以速度会小于8m/s,但两石块捆在一起会更重,下落速度应当大于8m/s,这样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论,伽利略认为,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所以运动归谬推理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错误论断,选项A正确;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B 正确;伽利略为“冲淡”重力,设计用斜面来研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情况,他将在斜面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做了合理的外推,从而得到了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的结论,选项C 错误,D正确3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多选一物体从某高度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开始到落到地面的平均速度为10m/s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下落一半高度时的瞬时速度为10m/sB落地瞬间的速度是20m/sC物体下落的高度是20mD第3s内物体下落25m答案BC解析根据平均速度vv0v2,解得物体落地时的速度v210m/s20m/s;根据v22gh,v22gh2得,下落一半高度时的速度v22v102m/s,故A错误,B正确物体下落的高度hv22g202210m20m,故C正确物体落地的时间tvg2021s2s,则第3s内下落的位移为零,故D错误4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如图4所示,一滴雨滴从离地面20m高的楼房屋檐自由下落,下落途中用t0.2s的时间通过一个窗口,窗口的高度为2m,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图41雨滴落地时的速度大小;2雨滴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3屋檐离窗的上边框有多高答案120m/s215m34.05m解析1设雨滴自由下落的时间为t,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12gt2得t2s.则雨滴落地时的速度vgt20m/s.2雨滴在第1s内的位移为h112gt125m则雨滴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为h2hh115m.3由题意知窗口的高度h32m,设屋檐距窗的上边框距离为h0,雨滴从屋檐运动到窗的上边框所用时间为t0,则h012gt02.又h0h312gt0t2联立解得h04.05m.。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精选8篇)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精选8篇〕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精选8篇〕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篇1整体设计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在知识上它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在方法上浸透着理想化模型的重要研究方法。
在整个必修一教学的安排上,匀变速运动的教学重点在于规律的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新课教学那么要向学生介绍用现代先进教学仪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特征,有利于学生站在一个现代新科技的角度观望历史人物对自由落体的研究,体会近代物理的先驱伽利略是如何进展研究的——这是向高中学生首次介绍伽利略的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它在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引入课题和分析^p 论证课题;二是介绍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以及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的本卷须知。
这两个问题是统一的,前者是教学的组织,即课程进展的形式;后者是课题内容本身,这两者的结合便是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得出。
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的知识与技能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和性质,掌握重力加速度的概念;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能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自由落体问题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和逻辑推理才能;2、进展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探求知识的才能;3、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进步学生的解题才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实验和课本中的小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设疑、解疑、探求规律,做到师生默契配合、情理交融,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到达最正确的学习心理状态。
2、利用课后的阅读材料,介绍伽利略上百次的对落体运动本质规律的探究研究,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艰辛,挖掘德育教育的素材。
课前准备木架、小球、细线、牛顿管、硬币、羽毛、纸片〔多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教师两手分别拿一小球和纸片,从一样的高度释放两物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自由落体运动
学习目标:班级姓名
1、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2、知道自由落体加速度的特点。
3、掌握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的推导方法,并能够应用它来计算相关实际问题。
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公式推导;难点:自由落体运动基本公式的应用
自学指导:阅读课本第49至51页的内容(勾画出关键概念及公式),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叫自由落体运动?竖直向下抛出一个气球,气球下落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吗?
2、不同物体在同一地点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一样吗?
3、自由落体的速度公式v t=gt如何得来的?表明物体自由下落时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4、在v-t图像中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能表示什么?对这种方法你有什么思想体会呢?
5、你能否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测定重力加速度大小的可行方法?
当堂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力向下抛出一个钢球,钢球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B.跳伞运动员在打开降落伞后的下落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C.从静止开始下落的钢球受到空气阻力作用,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D.从静止下落的钢球受到空气阻力,因为阻力与重力相比可以忽略,所以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2、关于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g是矢量,方向垂直于地面。
B.不同地方g不同,但相差不大;在同一地方,一切物体g都一样。
C. 在地面附近 g≈9.8m/s2
D.在地面同一地方,重的物体的g值大。
3.自由落体运动的v-t图象应是图(1)中的 ( )
4、一物体自由下落,求:
(1)物体1s末的瞬时速度及1s内下落的高度分别是多少?一秒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2s末的瞬时速度及2s内下落的高度分别是多少?一秒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 3s末的瞬时速度及3s内下落的高度分别是多少?一秒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g=10m/s2)
【思考讨论】阅读课本P52“信息浏览”,思考计算1+2+3+4+5+。
+99+100= 思考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可以如何计算?
你能用新的方法推导自由落体的位移公式吗?()
5、一物体自由下落,经过A点时速度为20m/s,则该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下落高度分别是多少?( g=10m/s2)
*(如果根据速度公式导出时间,把它代入位移公式,你发现了什么新知识呢?)
(选做题)6、某物体从静止自由下落,测得某时刻的速度为3m/s,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其
速度为5m/s,则该物体在这一段时间内所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g=10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