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预备的基本要点-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牙体预备

牙体预备
斜坡肩台形、斜面肩台形
肩 台 形 式
1)直角肩台: 肩台与长轴呈直角,牙体磨切多,适合对美观要求高 的人,边缘适合性稍差。 2)斜面肩台: 在肩台外缘形成45º~60º的0.3mm小斜面提高了边缘 适合性,但不能形成颈缘瓷。 3)斜面形: 与牙长轴135º~150º的斜面, 磨切多,但密合性好。 4)浅凹形边缘: 此型浅凹形肩台与轴面呈斜坡移形过度,边缘适 合性好。 5)浅凹-斜面形: 深浅凹的外侧形成斜面没边缘密合性好,但形成 困难。
(1)易于预备,不能存在无基釉 (2)易于辨认,能提供清楚的边界 (3)制作后的修复体边缘有足够厚度和强度 (4)保证其他标准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保存牙体组织。
修复体颈缘的牙体预备形式
肩台:是指牙体预备时,在基牙龈缘形成的台阶状结构 颈缘形式分为有肩台和无肩台:羽状、刃状、凹形、斜面形、肩台形、
(四)轴面预备
1、磨除颊、舌侧平行沟之间的牙体组织 2、邻面预备 3、制备颈缘凹面,宽度0.5mm 4、必要时可预备就位沟
(五)精修完成
光滑、圆钝 去除无基釉
二、金瓷冠的牙体预备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是先用合金制 成金属基底然后在其表面覆盖与天然 牙相似的低熔瓷粉,在真空高温烤瓷 炉中烧结熔附而成。
注意 患者方面 a.清除沉积在牙齿上的烟斑和茶垢,创造中性环境。 b.叮嘱病人擦去口红或卸掉浓妆。 c.身着艳丽服装的病人需要在其表面覆盖中性色治疗巾。
医生方面
a.最好在备牙前,医师的眼睛还未感到疲劳时为病人比色。 b.每次比色不超过5 s,否则易造成视锥细胞疲劳。延长 观察时间,会使锥体细胞紧张而导致对彩度和明亮度的 感受性降低。往往第一次所选的颜色最正确。 c.每选一次色后,都要凝视蓝色卡片或病人的治疗巾, 以提高眼对牙齿颜色的敏感性。因延长观察某一颜色可 产生一个负后像,这个负后像是原来颜色的补色。蓝色 正好是黄色(牙齿的主要颜色)的补色。 d.迅速浏览比色板,用排除法选出若干近似色的比色片。 e.在变化的条件下(牙面的干燥与湿润、唇的收缩与放 松、不同角度的光源)比较所选的比色片。

牙体预备标准化操作

牙体预备标准化操作

牙体预备标准化操作
牙体预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很多牙科治疗前的第一步,决定了结果的好坏,因此,应提高耐心,确保操作精确并符合标准化操作规范。

一、牙体预备中常用钻头类型
①前牙根管钻片:主要应用于钻牙龈窝,让牙龈窝呈现出被钻削牙根的贴合性;
②根管扩大钻头:用于改善牙根管的平衡性;
③根管封堵钻头:帮助牙根管更加紧凑,增强牙根的稳定性;
④根治性钻头:用于清除凹陷牙,让牙质更加柔软,让根管更容易植入;
⑤牙科洗牙钻头:主要用于洗牙,让牙齿更加干净美观。

二、牙体预备操作规范
1.预备工作
1)练掌握各种钻头的结构、特性及用处,确定钻头类型;
2)开灭菌包,确保操作过程中,仪器具备完好的消毒效果;
3)开被检牙体,检查牙体形态,确定操作的位置;
2.钻削
1)练掌握钻削技术,确保钻削准确;
2)制钻削深度,确保钻削深度适当;
3)削完成后,及时清洗牙面残留的碎屑,确保牙科治疗的成功性。

3.检查
1)查牙齿和牙根表面是否损坏;
2)查牙根钻削后的形态和深度,确定牙根植入是否正确;
3)查洗牙后牙面是否美观,确定牙面洗牙效果;
4)查牙根封堵区域,确保牙根的稳固性。

总之,牙体预备是一个复杂的步骤,需要经过多步操作才能做到精确、准确、安全。

预备前,需要掌握钻头类型,做到熟练掌握钻削技术,了解各钻头的结构特性以及apply到操作;预备后,应认真检查,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并及时清除污物,以提高牙科治疗成功率。

同时,让牙齿保持健康,保持口腔卫生,换牙清洁理疗,使口腔保持健康状态,是预防口腔问题的重要措施。

牙体预备

牙体预备

能有所下降。
在无痛治疗条件下的牙体预备中,必须结合牙 体解剖形态、预备的牙体组织量进行切割.防止损 伤牙髓。
5.牙周组织
牙的周围的组织称为牙周组织,即牙
龈、牙周膜、牙槽骨,牙周组织起到 承受、传导、缓冲咬合力的作用。
牙周膜(periodontal
membrane)是致密性结缔
组织,环绕牙根,界于牙根与牙槽骨之间。牙周膜 由多种细胞、基质和纤维组成。牙被牙周膜中大量 的胶原纤维固定在牙槽窝内,以抵抗和调节牙所承 受的咀嚼压力,牙周膜的厚度不因年龄、功能持续 状态而发生政变。
二、牙周组织的生物力学特点 介于牙根与牙槽骨之间的牙周膜,不断承受、 支持、传递和分散来自牙的咬合力,并以此作为 其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功能刺激,以达到组织结 构的改建。机械应力的作用可致细胞及细胞骨架 发生改变,细胞形态的改变可引起细胞功能代谢 的变化。机械为局部的一种媒介或信号,对牙周 膜的功能代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间隙; 2.牙体预备中注意正确选用器材设备,并采用降 温措施保护牙髓; 3.去净龋坏的牙体组织及无牙本质支撑的无基釉;
4.去除妨碍修复体就位倒凹,消除牙体预备面可
能引起代型磨损或应力集中的尖锐棱角; 5.完成的牙体预备其轴壁向聚合度一般不超过 8º,洞壁向外展≤10º以满足固位和就位的 要求。 6.牙体预备中注意保护牙周组织及口周组织。
根据修复设计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车针及转速进 行切割。所选车针应不易变形,具有较高稳定 性和抗断裂能力,无尖端崩折或脱砂,旋转中 同心度好,切割时应施力适当(30~60g)、循
序而有效地切割牙体组织。
三、切割器械种类
(一)据车针外形结构及金刚砂粒度进行分类
1.金刚砂车针外形分类 球形(ball)、平头柱形(flat end cylinder)、 圆头柱形(round end cylinder) 、尖头圆柱形 (pointed cylinder)、轮形(rebounded wheal, wheel)、鱼雷形(torpedo)、梨形(pear,long pear),倒锥形(inverted cone)、

牙体预备标准化操作注意事项

牙体预备标准化操作注意事项

牙体预备标准化操作注意事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牙体预备是患者进行牙齿修复前必经的一个步骤,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修复体的粘接强度、修复体的完整性和口腔卫生状况。

为了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预备操作的标准化,以下是关于牙体预备的标准化注意事项。

一、术前准备在进行牙体预备操作前,医生应首先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好所需要的器械设备和材料,确保设备的干净和完整,避免在操作过程中突然缺少仪器影响操作。

另外还要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了解患者的口腔状况,包括龋齿、充填物和牙周情况等,以确保对患者进行合适的牙体预备操作。

二、选择合适的牙体预备器械在进行牙体预备时,医生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器械,包括牙科机械器械、手工器械以及光固化仪器等。

在操作过程中要确保器械的清洁和锋利,以免对牙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三、保持良好的视野和灯光牙体预备是一个需要高度精准和细致的操作过程,在操作时医生必须保持良好的视野和灯光。

可以通过使用放大镜和牙科手术灯等设备来提高视野,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四、控制预备深度和倾斜角度在进行牙体预备时,医生必须控制预备深度和倾斜角度。

预备深度要符合修复体的制作要求,一般要求在1.0-1.5mm之间,不得过度或不够。

倾斜角度要根据修复体的类型和位置进行调整,在预备时要避免出现过度或倾斜不良的情况。

五、避免牙体损伤和出血在进行牙体预备时,医生要尽量避免对牙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和无菌操作时应做好术中感染控制,预防开放性牙本质所产生的感染。

并注意控制好术中出血,防止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六、处理好术后情况在完成牙体预备后,医生应及时处理好术后情况。

包括对牙体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确保患者口腔的卫生状况良好,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教育,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使患者能够正确的进行口腔护理,保持牙体的健康。

牙体预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操作过程,医生在进行牙体预备时要遵守标准化的操作注意事项,保证预备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牙体预备的三大原则

牙体预备的三大原则

牙体预备的三大原则什么是牙体预备?牙体预备是牙科修复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它为牙齿修复提供了基础。

牙体预备的目标是为了去除腐坏或损伤的牙体组织,为修复物(如填充物、冠)提供足够的空间和稳定的结构。

在牙体预备过程中,医生需要遵循一些关键原则,以确保修复物的适合性、持久性和功能性。

三大原则原则一:保存健康组织在进行牙体预备时,保存尽可能多的健康牙体组织是至关重要的。

牙体组织是牙齿的保护层,保持其完整性可以减少进一步的牙齿问题。

因此,医生需要谨慎地确定需要去除的腐坏或受损组织的范围,并仔细评估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健康组织。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需要使用高质量的牙科设备和工具来进行牙体预备。

首先,医生会仔细检查患者的口腔状况,确定哪些部位需要进行修复。

然后,他们会使用特定的器械,如高速手术钻,轻轻地去除腐坏或受损的牙体组织。

在此过程中,医生需要保持稳定的手势和适度的力度,以确保只去除有问题的组织,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健康组织。

此外,医生还需要注意对牙体组织的保护,以减少手术对周围牙体的损伤。

他们可能会使用橡胶隔离器来隔离预备区域,防止唾液和其他污染物的进入。

这种隔离措施不仅可以提供更好的可视性,还可以减少修复物与周围牙体的接触,从而降低细菌感染和二次腐坏的风险。

通过精确地执行保存健康组织的原则,医生可以确保牙体预备过程不仅能有效地去除问题组织,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健康组织,为后续修复提供更好的基础。

原则二:确保修复物的稳定性牙体预备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确保修复物在牙齿上的稳定性。

修复物应该能够经受咀嚼和咬合力的作用,并且在口腔环境下保持长期稳定。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医生需要在牙体预备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a. 保持合适的修复物厚度修复物的厚度直接影响到其强度和稳定性。

如果修复物过于薄,它可能无法承受咀嚼力,导致断裂或脱落。

相反,如果修复物过于厚,它可能会对周围牙齿和软组织产生过多的压力,引发不适或其他问题。

因此,医生需要根据修复物的材料和类型,确保其在不同区域具有足够的厚度,以承受咬合力并保持长期稳定。

六大基本原则——牙医做牙体预备的基本标准

六大基本原则——牙医做牙体预备的基本标准

六大基本原则——牙医做牙体预备的基本标准牙体预备属于不可逆的临床处置,需要以精准预备量为基础的正确手法进行操作。

在操作时需要严格地遵守以下6个原则。

01确定正确且明确的肩台终止线*在牙体预备时,需要将肩台终止线的弧线修整光滑,确保修复体边缘与基牙的密合性。

*根据修复体的不同,肩台形态可以选择凹形肩台或者斜面肩台。

02考虚维持修复体稳固的固位力、抗力*固位形一一防止修复体从就位方向脱落的形态。

*抗力形一一防止修复体受倾斜外力(咬合力)脱落的形态。

*以增大固位力与抗力为原则。

a)保证从肩台至牙冠长1/3以上的部分轴壁倾斜角3,聚合角6b)增加与修复体的接触面积,基牙的形态自然,与牙齿形态相似。

c)尽量确保基牙的高度,无法保证时可采用轴沟、箱体、钉洞来限制脱位路径。

d)除肩台部,切角部外,不要对基牙进行过度抛光。

03考虑修复体的耐久性*留出充分的修复空间,增加修复体的强度。

04尽可能保留牙体*注意保持必要的最小预备量。

*预先确定好最终修复体的外形。

05注意不要损伤牙周组织*将终止线设置在龈上(Supragingival)。

*若将终止线设置在龈下,则深度为0.5~1.0mm。

*终止线距离牙槽骨顶的高度不得少于2.0~2.5mm。

06尽可能保留活髓牙的牙髓*注意高速涡轮手机的中轴不要抖动。

*充分喷水冷却。

*使用尚未磨耗的金刚砂车针(分开使用活髓牙、死髓牙的车针)。

*轻压、间歇预备。

*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预备。

牙体预备、暂时性修复体调整、制取印模等精细操作的程度,直接影响最终的治疗结果。

寻求牙周组织与修复体的协调性,成为修复工作的制胜点。

在日常治疗中,遇到戴入修复体后发炎的症状,我们一般会按照Kois分类进行原因查找,如下:1、存在细菌2、肩台精度3、牙冠外形突度4、肩台位置5、金属过敏6、咬合创伤。

第五章 固定义齿的牙体预备1

第五章 固定义齿的牙体预备1

第五章固定义齿牙体预备在满足固位和抗力的前提下尽量保存健康的牙体组织。

根据材料的要求,磨除一定量的牙体组织,使修复后的牙冠与原来相等或略小,尽量使修复体的厚度均匀一致。

目的:保证修复体有一定的强度厚度和美观性。

为使修复体顺利就位,应将牙体组织进行磨切,去除倒凹。

冠修复体应将牙冠的最大周径将至修复体边缘处,各轴壁平行或向合方内收2º~5º;嵌体应将洞型轴壁的倒凹去除,各轴壁平行或向合方外展2º~5º。

多基牙固定桥牙体预备时,应保证各基牙有共同就位道。

扭转牙、唇舌向错位牙进行美容修复治疗或选做固定桥基牙,牙体预备时,应以修复后牙列整体协调、自然、对称为依据,而不能单纯地将牙冠表面均匀地磨去一层。

1、磨除无基釉,去除薄壁弱尖,使修复体建筑在健康的牙体组织上;2、尽可能保存支持合力的牙尖、牙嵴;3、磨除牙体组织应足够,保证修复体有一定的厚度和体积;4、修复体边缘线尽量避免设计在合力集中区域,应避免形成锐角和过薄边缘;5、必要时在牙本质内植入牙本质钉,根管内植入根管钉以增强患牙的抗力。

冠修复体最基本的固位形式,固位力强,牙体切割表浅,对牙髓影响小,提供的粘结面积大。

要求:☆各个轴壁应近于平行☆增加牙龈高度:☆修复体的密合度1)深度:2mm以上;2)洞壁:轴壁与就位道方向一致,可外展2º~5º消除倒凹。

3)洞底:底平、点线角清晰圆钝。

4)洞缘短斜面:预备牙各轴面应互相平行,与就位道方向一致,可允许有2º~5º外展或聚合。

1)数目:2~4个为宜2)位置:避开髓角,位于健康牙本质上3)深度:2mm4)直径:1mm5)方向:互相平行并与就位道方向一致6)相互距离:尽量分散(1)与龈缘平齐(2)于龈缘之上(3)于龈缘之下要求修复体的龈边缘与患牙肩台厚度一致,衔接处形成一个连续光滑的面,避免形成任何微小的悬突。

1.刃状或羽状2.90 º肩台3.带斜面肩台4.135 º肩台5.带斜面凹形——嵌入牙冠内,用以恢复牙体缺损部位形态与功能的修复体或冠内固位体1. 根据嵌体覆盖牙面情况分类2. 根据其固位的方式不同分类3. 根据其制作的材料分类按其部位分为:嵌体洞形禁忌症:。

牙体预备详解

牙体预备详解

树脂修复体
优势:1.符合MI原则 2.美观 3.即刻修复 4.
劣势:1.美观持久度
÷不易脱落 ÷不易变形、碎裂
粘结剂
修复体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
÷固位形 ÷抗力形
牙体预备
固位形
保持修复体受力时不脱落的形状
粘结 面积
锥度
表面粗 糙度
固位形
抗力形
保 持 牙 齿 或 修 复体在受力时 不破损的形状
II类洞金属嵌体的制备
近髓处垫底
TF或SF车针修整 鸠尾宽度
圆钝鸠尾与邻面 箱型过渡区的线

II类洞金属嵌体的制 备
火焰状砂车针形成洞 缘斜面
II类洞金属嵌体的制备
火焰状抛光钨钢针抛 光洞缘斜面
平头柱状抛光钨钢针 抛光洞壁
完成II类洞金属嵌体预备
瓷嵌体预备
瓷嵌体预备特点
一般无釉质斜面 鸠尾峡宽度>1.5mm 合面洞深>1.5~2mm,龈肩台>1mm
嵌体共性
明尼苏达沟
金属
金属 或瓷

全瓷冠后牙预备(前磨牙)来自全瓷冠牙体预备要求空间要求 90°肩台 边缘终止线清晰可辨 线角圆钝 牙长轴聚合度6° 形成功能尖斜面-非功能尖斜面
冠预备 共性
全瓷冠牙体预备
TR车针
合面定深
保存合面几何形 态,均匀降低咬
合1~1.5mm
全瓷冠牙体预备
TR车针预备功能尖 斜面
完成预备体
全瓷冠前牙预备
金属冠修复牙体预备(磨牙)
金属冠修复牙体预备要求(磨牙)
0.5mm无角肩台或羽状肩台或45°肩台 功能尖厚度1.5mm,非功能尖厚度1.0mm 最小厚度0.5mm
了解牙体预备常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体预备的基本要点
某某口腔医院 徐某某
1
牙体预备时应考虑的问题
1. 保护牙体组织 2. 基牙具有良好的固位形 3. 基牙具有良好的抗力形 4. 预留修复体的空间 5. 边缘的适合性 6. 保护牙周组织 7. 多个基牙时就位道的调节 8. 实际备牙产生的问题
2
1. 保护牙体组织
• 防止过度预备(造成牙髓激惹) • 保留活髓(保留牙体的整体性和韧性) • 过度预备抗力形丧失
67
谢 谢!
68
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69
39
4. 预留修复体的空间
40
5. 边缘的适合性
41
5. 边缘3
6. 保护牙周组织
44
45
7. 共同就位道的调节
46
7. 共同就位道的调节
47
7. 共同就位道的调节
48
7. 共同就位道的调节
49
8. 实际备牙产生的问题
50
8. 实际备牙产生的问题
11
聚合角
12
牙体的高度
13
修复体合面的厚度
14
修复体合面的厚度
15
牙体的直径
16
牙体直径、高度和聚合角的关系
17
辅助固位形的制约作用
• 环抱固位形(主要固位形) • 桩固位形(增加固位形和抗力形) • 箱型固位形 • 沟固位形 • 钉洞固位形 • 鸠尾固位形 • 翼固位形
18
辅助固位形的制约作用
30
粘结力
31
粘结力
32
3.基牙具有良好的抗力形
• 保留活髓及其整体性 • 保留较多的牙体组织 • 增加牙体抗力形的措施
33
3.基牙具有良好的抗力形
34
3.基牙具有良好的抗力形
35
3.基牙具有良好的抗力形
36
3.基牙具有良好的抗力形
37
3.基牙具有良好的抗力形
38
4. 预留修复体的空间
3
2. 基牙具有良好的固位形
4
摩擦力
• 正压力 即修复体的密贴程度(小于0.2mm)
• 表面粗糙程度 • 牙的外形及洞形的几何形状
主要是牙体制备出一定聚合角度产生的阻 挡作用
5
摩擦力
6
摩擦力
7
摩擦力
8
摩擦力
9
摩擦力
10
约束力
• 聚合角 • 牙体的高度 • 修复体合面的厚度 • 牙体的直径(修复体边缘) • 牙体直径、高度和聚合角的关系 • 辅助固位形的制约作用
51
8. 实际备牙产生的问题
52
8. 实际备牙产生的问题
53
8. 实际备牙产生的问题
54
8. 实际备牙产生的问题
55
8. 实际备牙产生的问题
56
牙体预备中涉及的其他知识
• 牙体解剖知识 • 烤瓷牙结构知识 • X线阅片知识 • 空间立体感的培养
– 空间距离感 – 空间角度衡量 – 空间物体的模拟造型 – 空间中模拟物体的运动轨迹
颈部 2.2-2.5mm 1.7-2.4mm 2.0-2.9mm
59
烤瓷牙结构知识
60
烤瓷牙结构知识
61
烤瓷牙结构知识
62
烤瓷牙结构知识
63
烤瓷牙的设计方式
64
X线阅片知识
65
X线阅片知识
66
牙体预备时需注意的问题
• 模型检查 • 模拟预备 • 椅位的调节 • 医嘱 • 手机的使用 • 预备时注意的问题 • 备牙后的问题
57
牙体解剖知识
58
牙体各个面的解剖厚度
牙齿 中切牙
牙釉质 牙本质 侧切牙 牙釉质 牙本质 尖牙 牙釉质 牙本质
切面
0.9mm 3.4mm
0.9mm 3.3mm
1.1mm 4.4mm
中份
0.7-1.0mm 1.0-1.6mm
0.6-1.0mm 0.9-1.2mm
0.7-0.8mm 1.8-2.2mm
19
桩固位形
20
箱型固位形
21
沟固位形
22
沟固位形
23
沟固位形
24
沟固位形
25
钉洞固位形
26
钉洞固位形
27
鸠尾固位形
28
翼固位形
29
粘结力
• 粘结面表面积的大小 •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粘结面的处理 • 粘结剂的性能 • 粘结剂的稠稀度 • 粘结剂的厚度 • 操作者技术操作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