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登记报告卡

合集下载

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与相关表格

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与相关表格

附件2: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 1 - / 8- 1 -- 2 - / 8- 2 -附件3:XX县肿瘤登记月报表填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年____月备注:如该病例发病死亡在同一月,则在“发病/死亡”栏填写“发病/死亡同报”。

- 3 - / 8- 3 -附件4:xx县肿瘤发病登记薄填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年____月- 4 - / 8- 4 -附件5:xx县肿瘤死亡登记薄填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年____月- 5 - / 8- 5 -附件6:xx县肿瘤病例随访表______镇(区)_______村居委(社区)_______组 ICD-10编码___________ICD-O-3_____________ 登记号_________病情已告知病人:1.是 2.否 3.不详门诊号__________住院号(病案号)___________ ID号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患者姓名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 年龄_______ 出生日期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籍贯_______民族____职业(具体到工种)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住户口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居住地址__________________家庭电话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诊断(具体病灶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理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理号__________ CT/MR/ECT_______________ X线/B超_________________确诊时期别T___N___M___ 0-I期 II期 III期 IV期无法判定确诊日期_____年___月____日诊断依据:1.临床 2.X线、超声波、内窥镜、CT 3.手术、尸检(无病理) 4.生化、免疫 5.细胞学、血片 6.病理(继发) 7.病理(原发) 8.尸检(有病理)9.不祥 0.死亡补发病报告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报告医生____________ 报告日期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首次访视内容:首次出现症状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首次就诊日期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首次手术医院__________ 手术性质:1.根治 2.姑息 3.探查手术日期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有无转移: 1.无 2.有(转移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治疗方法:1.手术 2.放疗 3.化疗 4.中药 5.免疫 6.介入 7.对症治疗 8.止痛治疗 9.其他治疗 10.未治疗再次手术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疗医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疗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肿瘤家族史: 1.无 2.有(关系称谓________ 瘤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情况:1.稳定 2.好转 3.恶化 4.死亡(日期_____年__月____日死亡原因____________)(死亡地点:1.医院 2.家中 3.外地 4.其他生存期:____月) 指导内容: 1.督导随访 2.用药 3.饮食 4.康复 5.家床 6.住院 7.出诊8.其他_________卡氏评分:______ 初访医生签名:_________初访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撤消随访管理日期 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撤消原因:1.误诊 2.拒访 3.寄居 4.外地 5.死亡 6.户口迁移 7.其他_________________户口迁移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移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7治疗情况:1.手术 2.放疗 3.化疗 4.中药 5.免疫 6.介入 7.对症治疗8.止痛治疗 9.其他治疗 10.未治疗;目前情况:1.稳定 2.好转 3.恶化 4.死亡;指导内容:1.督导随访 2.用药 3.饮食 4.康复 5.家床 6.住院 7.出诊 8.其他;附卡氏(卡劳夫斯基Karnofsky)评分表8。

居民肿瘤病例发病、死亡报告卡

居民肿瘤病例发病、死亡报告卡
5.“年龄”在诊断时为过生日者为虚年龄减2岁,已过生日者为虚年龄减1岁;未满1岁者为0岁。
6.填写具体职业时须注明单位性质和工种类别,不能只写工人或干部等。
7.诊断一项中如做过病理学检查者请填明病理学类型。
表1居民肿瘤病例发病、死亡报告卡
郧县乡(镇)编号:
ICD-10编码:ICD-0编码:
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门诊号身份证号码:□□□□□□□□□□□□□□□□□□
住院号
家庭电话
更正诊断报告栏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出生年月年月日
(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
民族
婚姻状况
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
原诊断
户口地址
原诊断日期
诊断根据:(在□内作“√”)
实际居住地址
临床□1病理□来自(继发)6X线□
超声波□
内窥镜□
CT□
2
病理□
(原发)
7
诊断(部位)
病理学类型
(如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
病理号
确诊时期别TNM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
生化□、免疫□
4
不详□
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
报告单位□□□□□□
细胞学□、血片□
5
死亡□
补报□
0
报告医师
报告日期年月日
死亡日期年月日
根本死因
填卡说明
1.填报病种:(1)所有各种恶性肿瘤(包括各种白血病);(2)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
2.如同时有门诊号及住院号时,两栏都要填写。
3.尽量完整、准确填写身份证号码。
4.如发现过去已发出的报告需要更正时,请按目前诊断另行报出,并填写更正诊断报告栏。

肿瘤报告卡填写

肿瘤报告卡填写
精品课件
(二) 肿瘤信息的填写要求
• 国际通用的是TNM分期法
✓ T 肿瘤大小及局部浸润范围 (T分级较难,各种肿瘤都不同) ✓ N:淋巴结受累情况 ✓ M:远处转移
B
精品课件
(二) 肿瘤信息的填写要求
病理学类型是一种定性诊断,它是根据其正常组织或是与 其最为相似的细胞类型对肿瘤进行划分(分类)的
(例如,肝细胞肝癌或是胆管癌、骨肉瘤和鳞状细胞癌) 肿瘤报告中病理学类型包括:病理(原发)、病理(继
发)、细胞学、血片 病理报告是外院检查的,病理号要填写11111,并把病理
类型填写到报告卡中
精品课件
(二) 肿瘤信息的填写要求
分化程度填写
编码
意义
1 I 级/高分化/已分化NOS
2 II 级/中分化/已中等分化
院所做检查项目,则诊断依据一栏,也要在“死亡补发
病”处打勾。
精品课件
B
(三) 其他项目的填写要求
• 门诊号及住院号:用于查询病史用,无住院的患 者只写门诊号。住院患者,必须填写住院号。
• 填卡日期:指填卡完毕的日期; • 报告单位:此项应写上填卡医院的完整名称。 • 填卡人:填完卡后要在第一联填卡人处签名。 • 出院日期:患者出院日期
• 8.如发现死亡补发病例,医院要认真完成补报工作,尤其要 注意在诊断依据选择时,不要漏选“死亡补发病”一项。
精品课件
• 患者张三,男性,汉族,身份证号码:44011119630509053x,已婚, 户口地址为:广州市越秀区大东街中山二路40号,常住地址为:广州 市白云区广州大道北123号,现从事汽车维修工作,联系电话为: 34861793。于2010年2月无诱因出现咳嗽、咯痰、后颈疼痛,外院以肺 部感染及颈椎病为诊断予抗炎、颈部按摩治疗,效果不佳。2010年5月 25日始右眼睑下垂伴头痛,于当地医院做头部CT示:颅内占位。2010 年6月8日来我院就诊。PETCT检查示:左肺舌段及近下叶支气管出现团 块状软组织影,代谢局灶性增高;纵隔、左侧锁骨上窝及腋下淋巴结 转移,多发骨转移;左侧小脑半球、蚓部、大脑各叶散在环形、结节 状高密度影,未见明显颅骨破坏。CT引导下胸骨穿刺病理示:见少许 低分化癌细胞团,部分呈腺癌分化。诊断:左肺腺癌Ⅳ期、淋巴结转 移、多发骨转移癌、多发脑转移癌。2010年6月14日收入院。入院检查 :双侧视力正常,左侧眼裂11mm,右眼睑下垂,双侧瞳孔等大,发音 嘶哑,伸舌右偏,嗅觉异常,味觉减退。颈软,躯体运动、感觉系统 检查正常,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其症状体征符合左侧多 颅神经损伤,考虑为肺癌。入院后予化疗:长春瑞滨40mg d1、d8,顺 铂50 mg d1、d2,21d为1个周期,同时予全脑照射放疗及中药与免疫 增强剂之综合治疗。治疗后患者声音嘶哑改善,味觉有所恢复,于 2010年7月1日主动要求出院。

肿瘤报告卡填写规范

肿瘤报告卡填写规范
总结词
准确判断肿瘤部位是填写肿瘤报告卡的重要步骤
详细描述
根据肿瘤发生的器官或组织确定肿瘤部位,需详细描述,如肺上叶、肝右叶等,如有转移,需注明转 移部位。
问题二:如何填写肿瘤的病理类型?
总结词
病理类型是肿瘤报告卡的核心内容, 需准确填写
详细描述
根据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填写肿瘤 的病理类型,如鳞状细胞癌、腺癌、 神经母细胞瘤等。如有变异类型,需 一并注明。
02
肿瘤报告卡填写规范
填写前的准备
确认患者身份信息
在填写报告卡前,应核对患者的 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 龄、身份证号等,确保信息准确 无误。
获取相关医疗记录
收集患者的相关医疗记录,如病 理报告、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 查结果等,以便准确填写报告卡。
了解肿瘤相关信息
了解患者的肿瘤类型、分期、治 疗方案等信息,有助于准确填写 报告卡并评估患者的病情。
疗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
病例二:结直肠癌报告卡填写实例
总结词
规范、准确、详尽VS详细描述结直肠癌报告卡填写应遵循规范,按照报 告卡的要求逐项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 肿瘤特征、病理学特征、治疗方式和疗效 评估等信息都应准确填写。同时,报告卡 上的信息应详尽,以便医生全面了解患者 的病情和治疗情况,为后续的治疗和随访 提供依据。
评估预防措施效果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或时间的肿瘤报告卡数据,可以评估各种预防措 施的效果,为进一步完善预防策略提供参考。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肿瘤报告卡的历史和发展
肿瘤报告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美国和其他国家开始建立肿瘤登记处,以收集和整理肿 瘤患者的数据。
随着医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报告卡的填写要求和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临床 和科研的需求。

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附表1 表号:CRC01
制表机关:卫生部
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县(区)乡(街道)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
编号:有效期至:
填卡说明
1、填报病种:(1)所有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2)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

2、如果同时有门诊号和住院号,两栏都填写。

3、如发现过去已发出的报告需要更正诊断时,请重新填写报告卡,并填写更正诊断报告栏。

4、“实足年龄”在诊断时未过生日者为虚岁年龄减二岁,已过生日者为虚岁年龄减一岁,未满一岁者为0岁。

5、填写地址,请填明某区某街道某乡;寄居亲友处或旅社等外埠病人须填写病人的居住户口地址。

6、填写具体职务时须注明单位性质和工种类别,不能只写工人或干部等。

7、诊断一项中如果做过病理学诊断请填明病理学类型。

8、对同一患者先后出现的原发恶性肿瘤,应分别填报。

肿瘤报告卡填写

肿瘤报告卡填写

三.肿瘤报告卡的基本要求
(一)报告对象: 户籍为广州市的居民(包括12个区/县级市的城市和
农村居民)
注意:
1.排除:身份证是广州市但户籍已移出的病例
2.纳入:身份证为外地但户籍已迁入广州的病例
三.肿瘤报告卡的基本要求
(二)报告范围 首次因肿瘤就诊的患者(包括确诊;肿瘤化 疗、放疗等治疗)
三.肿瘤报告卡的基本要求
院所做检查项目,则诊断依据一栏,也要在“死亡补发 病”处打勾。
B
(三) 其他项目的填写要求
• 门诊号及住院号:用于查询病史用,无住院的患
者只写门诊号。住院患者,必须填写住院号。
• 填卡日期:指填卡完毕的日期;
• 报告单位:此项应写上填卡医院的完整名称。
• 填卡人:填完卡后要在第一联填卡人处签名。
• 出院日期:患者出院日期
四.肿瘤报告卡的格式
五.肿瘤报告卡的填写说明
(一) 基本信息的填写要求 (二) 肿瘤信息的填写要求
(三) 其他项目的填写要求
(一)基本信息的填写要求
(一) 基本信息的填写要求
身份证、 户籍簿 上的姓 名
出生时 候性别
就职时间最长的职业
按公历年月日填,应尽量以户籍簿 或身份证日期为准。
(一)基本信息的填写要求
城市要填写到街道、里弄门牌或楼房单元号数,农村 填写到行政村的村民组或自然寨。
指最了解患者患病情况并日常照顾患者的亲友
(二) 肿瘤信息的填写要求
Icd-10编码 填主诊医师给予的疾病诊断名称, 要求用医学专业疾病名称填写,中 文书写,不得用英文或英文缩写, 尽量写到亚部位
第一次确诊为 肿瘤的时间
肿瘤的分期和分级是对恶性肿瘤而言的, 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肿瘤发病报告卡

肿瘤发病报告卡

填卡说明
1、肿瘤报告范围:全部恶性肿瘤(ICD-10编码为C00-C97)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良
性肿瘤(ICD-10编码为D32-D33)。

2、填卡对象:阳山县肿瘤新发病例户籍居民。

3
4、实足年龄:肿瘤确诊日期减去出生日期得到,未满一岁者为0岁。

5、职业:具体到工种类别,不能只填写工人或干部等。

6、住址:具体到门牌号。

7、诊断部位:运用专业名词填写标准的局部解剖部位和亚部位,如胃底癌、肺
下叶癌等。

尽可能填写原发部位,只有在原发部位不明时方可填写继发部位。

8、病理学类型:详细填写癌细胞的形态学名称及分化程度,如高分化鳞状细胞
癌。

9、确诊时期别:参照《AJCC癌症分期手册》的癌症分类方法及分级规则填写。

10、诊断依据:反映肿瘤诊断的可靠程度,病理组织学和死亡后尸检是最可靠的
诊断依据。

包括(1)临床:仅根据症状、体征及疾病发展规律的诊断;(2)辅助检查:X线、超声波、内窥镜、CT等检查;(3)手术:根据所见赘生物诊断,但未作病理组织学检查;(4)特殊的生化或免疫学检查;(5)细胞学或血片:如脱落细胞学检查、白血病血片检查等;(6)病理(继发);(7)病理(原发):病理切片、骨髓涂片等;(8)尸检(有病理)(9)不详(0)死亡补发病:仅根据死亡医学证明书而无任何其他诊断依据。

11、诊断日期:第一次被确诊为肿瘤的日期。

慢性病肿瘤报告卡

慢性病肿瘤报告卡

淮阳县主要慢性病及恶性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住院号身份证号姓名性别男女民族家庭住址出生日期年月日工作单位职业电话号码发病日期年月日诊断日期年月日诊断单位死亡日期年月日死亡地点报告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报告医师诊断依据(可选多项,在□内划√)临床□生化、免疫□X线□病理□心电图□超声波□CT/MRI□内窥镜□手术□细胞(血骨髓片)□尸检(有病理)□不明□疾病诊断ICD-10编码冠心病急性心梗心脏猝死脑卒中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未定型卒中肿瘤诊断名称原发部位确诊时TNM分期T N M临床分期(0—IV期)期病理类型填卡说明1、填报病种:(1)所有恶性肿瘤(包括各种白血病);(2)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包括良性肿瘤)。

2、如新生儿发病或死亡,填写家长姓名。

3、职业分类:(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2)专业技术人员(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商业、服务业人员(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7)军人(8)婴幼儿、学龄前儿童(9)离退休人员(10)学生(11)无业或待业(12)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4、死亡地点:(1)医院病房(2)急诊室(3)家中(4)赴医院途中(5)外地(6)家庭病房(7)敬老院、护理院(8)其他(9)不详5、“ICD-10”编码为必须填写项目,TNM分期及临床分期可以在有条件时填写。

编码可由各登记处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决定由报告者填写或数据录入人员统一填写。

6、T代表原发肿瘤的范围。

①Tx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②T0 —无原发肿瘤的证据;③Tis—原位癌;④T1、T2、T3、T4 —原发肿瘤的体积及/或范围递增,数字越大,肿瘤累及的范围或程度越大。

N代表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存在与否及范围。

①Nx —区域淋巴结(转移)不明;②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③N1、N2、N3 —区域淋巴结侵犯递增。

M代表远处转移的存在与否。

①Mx —远处转移存在与否不能确定;②M0 —远处转移不存在;③M1 —远处转移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省__________市___________县(区)___________乡(街道)编号:
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年月日*姓名:*性别:☐0.未知的性别☐1.男性☐2.女性☐9.未说明的性别*民族*年龄
学历:☐10.研究生☐20.大学本科☐30.大学专科☐40.中等职业教育☐60.普通高中☐70.初中☐80.小学☐90.其他
*婚姻状况:☐10.未婚☐20.已婚(☐21.初婚☐22.再婚☐23.复婚)☐30.丧偶☐40.离婚☐90.未说明)
职业(具体到工种):☐1.党的机关、国家机关、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2.专业技术☐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5.农、林、牧、渔业生产及辅助人员☐6.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7.军人☐8.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工作单位
更正诊断报告栏
(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原诊断
原诊断病理
原诊断日期
*籍贯:省市区(县)
街道(乡)
病情是否已告知病人:.☐1.是☐2.否☐3.不详患者现状:☐10.生存☐20.死亡(死亡时间年月日)*联系方式1:*姓名*与患者关系*联系电话
联系方式2:姓名与患者关系联系电话
联系方式3:姓名与患者关系联系电话
*发病时户口所在地详细地址省市区(县)街道(乡)
发病时详细住址:
*是否为多原发肿瘤:□0.单一肿瘤□1.多原发肿瘤成对器官时填写侧位:□1.左侧□2.右侧□3.双侧□9.不详*发病日期1:年月日发病日期2:年月日发病日期3:年月日*诊断依据:□1.临床□2.X线、CT、超声波、内窥镜等□3.探查性手术/尸检(无病理)□ 4.生化、免疫、肿瘤标记物□5.细胞学、血片□6.病理(继发)
□7.病理(原发)□9不详□0.仅有死亡证明书
*临床医生诊断1:肿瘤大小病理诊断1:
临床TNM分期1:T N M病理TNM分期1:T N M
临床分期1:□0.0期□1.Ⅰ期□2.Ⅱ期□3.Ⅲ期□4.Ⅳ期□9.无法判定
临床医生诊断2肿瘤大小病理诊断2
临床TNM分期2:T N M病理TNM分期2:T N M
临床分期2:□0.0期□1.Ⅰ期□2.Ⅱ期□3.Ⅲ期□4.Ⅳ期□9.无法判定
临床医生诊断3肿瘤大小病理诊断3
临床TNM分期3:T N M病理TNM分期3:T N M
临床分期3:□0.0期□1.Ⅰ期□2.Ⅱ期□3.Ⅲ期□4.Ⅳ期□9.无法判定(继发肿瘤请注明原发部位)
血型:□A□B□O□AB□不详□Rh(1.□阴 2.□阳 3.□不详□4.未查)
直系亲属是否有人患癌:□是□否□不详
ICD-O-3编码1:*解剖学C*形态学M*行为*分级
ICD-O-3编码2:解剖学C形态学M行为分级
ICD-O-3编码3:解剖学C形态学M行为分级
发病备注(患者发病信息在上页无法体现时请注明):
*报告医院*报告日期:年月日
门诊号/就诊卡号住院号/病案号:
*治疗情况:☐1.治疗☐0.未治疗☐9.不明
*治疗项目(治疗时填写):□1.手术治疗□2.放射治疗□3.化学治疗□4.内分泌治疗
□5.靶向治疗□6.免疫治疗□7.其它(请注明)□9.不明
治疗项目其他:
*报告医师:
随访信息
*随访日期:年月日
*生存状态:☐10.存活☐20.死亡☐30.失访(☐31.拒访☐32.搬迁☐33.失联☐34.查无此人☐39.其他原因(请注明))其他原因失访:
*首次治疗情况:□1.治疗□0.未治疗□9.不明*首次治疗医院(1.治疗时填写):
首次治疗项目(1治疗时填写):□1.手术治疗□2.放射治疗□3.化学治疗□4.内分泌治疗
□5.靶向治疗□6.免疫治疗□7.其它(请注明)□9.不明
首次治疗项目其他:
首次治疗门诊号/就诊卡号(1.治疗时填写):
首次治疗病案号/病例号/住院号(1.治疗时填写):
随访医生:
随访备注(随访问过程中无法体现在以上字段中请注明):
*最后接触时间:年月日
*确认肿瘤(随访时再次确认登记为肿瘤病例的是否是肿瘤):□1.确认均为肿瘤□2.发现确认非肿瘤
*死亡日期:年月日
*死亡原因:根本死因编码(ICD-10):
*死亡原因分类:□1.肿瘤□2.非肿瘤□9.不详
*死亡地点:□1.医疗卫生机构□2.来院途中□3.家中□4.养老服务机构□9.其他场所□0.不详
填表说明
1.医师填表前请仔细阅读填表说明,表中能收集到的信息均应填写,带星标的为必填项(发病病例的死亡信息必
填项不填,死亡病例必填项需填写完整)。

2.姓名:公安户籍管理注册的姓氏名称。

3.填报病种:⑴所有恶性肿瘤(包括各种白血病);⑵所有原位癌及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

4.年龄:为“实足年龄”在诊断时未过生日者为虚岁年龄减二岁,已过生日者为虚岁年龄减一岁,未满一岁者为
0岁。

5.如发现过去已发出的报告需要更正时(如部位或诊断错误,或原报告为恶性肿瘤而实际并非恶性肿瘤等),请
按目前诊断另行报出,并填写更正诊断报告栏。

6.籍贯、户口所在地及发病时详细地址(即现住址)要详细到门牌号。

(籍贯为祖先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
7.发病日期:IARC建议的发病(日期)定义为:
(1)到医院、诊所或研究机构因怀疑癌症问题而首先就诊或入院的日期;
(2)由临床医生首先诊断或首先由病理学家报告(提及癌症)的日期;
(3)死亡日期(首先由尸检等诊断的病例,其在存活时未怀疑过癌症-DCO病例)。

8.临床医师诊断完整填写肿瘤的解剖学部位及分部位,要求填写原发部位,若是成对器官的肿瘤,请填写侧位;
若双侧为两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不应登记为双侧,应分别登记左右侧的两条肿瘤记录。

(若有极个别原发部位不明,请注明)。

诊断依据为病理要求填写病理诊断及相关信息。

9.当报告肿瘤病例为多原发肿瘤时:请逐一填写发病日期与多个诊断及分型分期,发病日期1.2.3分别对应诊断
1.2.3。

(发病日期1对应诊断1,发病日期2对应诊断2,发病日期3对应诊断3)。

多原发肿瘤为多个成对器
官时请在诊断处均注明侧位。

多原发肿瘤:IARC工作组提出确定多处肿瘤的建议:规则1.对存在两个及以上原发性癌症的识别不取决于时间;规则2.一个原发性癌症是起源于一个原发性部位或组织的肿瘤,而不是一个扩散、复发或是转移的肿瘤;规则3.在一个器官或成对的器官、组织应该只出现一个肿瘤;4规则3不适用于两种情况:4.1全身性(或多灶性)癌症可能涉及同一个体不同器官,但只计做一次:卡波西肉瘤和造血系统肿瘤(淋巴瘤、白血病)4.2同一个器官具有“不同”组织学的肿瘤,应为多发性肿瘤(即便它们的诊断在同一时间、同一部位))。

10.TNM分期:
T:指肿瘤原发灶的情况,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加和邻近组织受累范围的增加(TX.原发肿瘤在形态上无法评估;T0.
无原发肿瘤的形态学证据;Tis.原位癌;T1.形态学上原发肿瘤大小和/或范围1级;T2.形态学上原发肿瘤大小和/或范围2级;T3.形态学上原发肿瘤大小和/或范围3级;T4.形态学上原发肿瘤大小和/或范围4级。

) N:指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NX.区域淋巴结转移无法评估;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逐渐增加的区域淋巴结转移1级;N2.逐渐增加的区域淋巴结转移2级;N3.逐渐增加的区域淋巴结转移3级。

)
M:指远处转移(通常是血道转移)(M0.镜下无远处转移;M1镜下证实有远处转移。


11.临床TNM分期和病理TNM分期的区别:
临床TNM分期是做病理之前的分期,即根据首次临床治疗前的资料(根据诊断资料)由临床医生所做出的。

病理TNM分期是根据手术、病理标本检查后获得的资料做出,对临床TNM分期加以补充或修正。

12.临床分期(0、Ⅰ、Ⅱ、Ⅲ、Ⅳ期)原位癌为0期,I期通常认为是疾病的早期,即损害局限于原发器官,Ⅱ期
一般指病变已从原发部位向附近器官和组织扩散,Ⅲ期表示扩散范围更广,Ⅳ期指疾病已明确的转移。

13.随访日期包括医生的主动随访日期和患者再次就诊日期。

若在社区进行随访,随访日期即为随访当日日期;若
患者入院,随访日期即为二次入院或多次入院日期。

14.最后接触时间:发病病例最后接触时间为随访截止日期,如果病人搬迁,最后接触时间为病人搬迁时间,如果
失访,最后接触日期为最后一次知道患者存活的日期。

死亡病例最后接触日期即为死亡日期。

对未随访,生存状态未知的病人,最后接触时间缺失。

15.失访:现患病例要求每年至少主动随访一次,对于连续三年失访患者可以终止随访并注明失访原因。

16.确认肿瘤:随访时需再次确认登记的肿瘤病例是否真的是肿瘤。

如果是选择1.确认均为肿瘤;如果不是选择2.发现确认非肿瘤。

17.备注:未体现在表格字段中的信息请填写备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