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登记工作计划
肿瘤登记报告实施方案

肿瘤登记报告实施方案肿瘤登记是指对全国范围内的肿瘤患者进行登记和统计,以便及时了解肿瘤发病情况、疾病谱、地域分布、发病趋势等,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为了规范和完善肿瘤登记工作,制定肿瘤登记报告实施方案,对肿瘤登记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和规范操作,提高肿瘤登记的质量和效益,推动肿瘤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肿瘤登记报告的目的。
肿瘤登记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肿瘤的发病情况和特点,为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推动肿瘤防治工作的开展和深入。
通过对肿瘤患者的登记和统计,及时了解肿瘤的发病趋势、疾病谱、地域分布等情况,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二、肿瘤登记报告的内容。
1. 肿瘤登记的对象,对全国范围内的肿瘤患者进行登记和统计,包括各类肿瘤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情况、治疗方案、预后情况等。
2. 肿瘤登记的方法,采用统一的登记表格和数据库系统,对肿瘤患者进行登记和统计,确保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肿瘤登记的流程,建立健全的肿瘤登记流程,包括信息采集、数据录入、质量控制、报告生成等环节,确保肿瘤登记工作的规范和高效进行。
4. 肿瘤登记报告的分析,对肿瘤登记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了解肿瘤的发病趋势、疾病谱、地域分布等情况,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5. 肿瘤登记报告的应用,将肿瘤登记报告的结果及时向相关部门和机构通报,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推动肿瘤防治工作的开展和深入。
三、肿瘤登记报告的实施要求。
1.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肿瘤登记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肿瘤登记工作的开展和深入。
2. 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的肿瘤登记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确保肿瘤登记工作的规范和高效进行。
3. 加强技术支持,加强对肿瘤登记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他们的登记和统计能力,确保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提高信息质量,加强对肿瘤登记信息的质量控制,确保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肿瘤登记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肿瘤报告工作计划

肿瘤报告工作计划肿瘤报告工作计划5篇篇一: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计划肿瘤登记报告是了解人群肿瘤发病、患病、诊断、生存与死亡,分析人群肿瘤地域及时间分布,为肿瘤防治提供重要决策依据的常规性监测工作。
为更好的做好我镇肿瘤报告工作,特成立肿瘤工作小组及计划。
组长:龙家胜副组长:王彩权王祚君成员:何仁才周俊波刘正伟何昌辉张尼访何文亮颜志荣邓华李能坤邓虎群袁刚全梁可虎开开文周方令一、加强督导与培训每年卫生院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全镇新发肿瘤报告的培训工作,加强肿瘤报告人员的工作能力。
认真督导村卫生室及卫生院的报告质量,每半年一次,并纳入对村卫生室的年度考核。
二、基本工作及要求1、收集本辖区内肿瘤新发确诊及死亡病例、填报相关报告卡。
2、做好肿瘤登记册的保存和数据的备份管理。
3、定期与公安、计生、民政、新农合等管理部门的出生、死亡及人口资料核对,发现漏报和错报及时组织进行入户调查,并按照程序进行补报和订正。
4、协助疾控中心完成肿瘤发病漏报调查,及时完成肿瘤病人随访工作。
填报要求:1、在门诊、病房或通过健康体检、疾病普查等方式发现的,经临床CT/URI、B超/彩超等检查确诊的当年新发病例,均应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2、对肿瘤复发和转移病例,若原发漏报应予补报,并需注明原发部位及首次诊断日期。
3、若同一患者先后出现两次原发癌,须分别填报。
4、每个肿瘤病例来本单位就诊时,不论已由外单位确诊或在诊治期间由本单位做出确诊,均需填报。
5、报告卡、登记册的填写应字迹清楚、内容完整、信息真实、无缺项和漏项。
三、目标1、对新发肿瘤及时报告及时率大于98%,无漏报及错报。
2、认真填写肿瘤卡片,卡片完整率大于98%。
河堰镇中心卫生院二年一x年二月二十日篇二: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计划肿瘤登记报告是了解人群肿瘤发病、患病、诊断、生存与死亡,分析人群肿瘤地域及时间分布,为肿瘤防治提供重要决策依据的常规性监测工作。
为更好的做好我镇肿瘤报告工作,特制订工作计划。
肿瘤登记工作计划

肿瘤登记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1. 建立一个全面、准确的肿瘤病例登记系统。
2. 提高肿瘤病例报告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3. 为肿瘤研究、预防、治疗和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二、工作范围1. 覆盖所有类型的肿瘤病例。
2. 包括新发病例和复发病例。
3. 涵盖所有年龄段和性别的患者。
三、工作内容1. 病例收集- 建立病例收集网络,包括医院、诊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制定病例收集标准和流程。
2. 数据录入- 培训数据录入人员,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隐私保护。
- 使用电子健康记录系统进行数据录入。
3. 数据管理- 建立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查询。
- 定期进行数据质量审核。
4. 数据分析- 定期进行肿瘤病例数据分析,包括发病率、死亡率、生存率等。
-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预防和治疗建议。
5. 报告发布- 定期发布肿瘤登记报告,包括年度报告和特别报告。
- 向公众和专业人士提供报告。
四、工作步骤1. 准备阶段-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 确定参与机构和人员。
2. 实施阶段- 开始病例收集和数据录入。
- 建立数据管理系统。
3. 评估阶段- 定期评估工作进展和数据质量。
-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工作计划。
4. 报告阶段- 完成数据分析并准备报告。
- 发布报告并进行宣传。
五、质量控制1. 数据质量- 确保所有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定期进行数据质量审核。
2. 隐私保护-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患者隐私。
- 对数据录入人员进行隐私保护培训。
六、资源需求1. 人员- 需要数据录入人员、数据管理人员、分析师和报告撰写人员。
2. 设备- 需要计算机、服务器和网络设备。
3. 资金- 需要资金支持人员培训、设备购买和日常运营。
七、风险评估1. 数据安全风险- 评估数据泄露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2. 人员流失风险- 制定人员培训和激励计划,减少人员流失。
八、时间表1. 第一季度- 完成工作计划制定和人员培训。
2. 第二季度- 开始病例收集和数据录入。
2024年肿瘤随访登记工作计划1

2024年肿瘤随访登记工作计划2024年肿瘤随访登记工作计划应该围绕提高肿瘤病例的收集、整理、分析和随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展开。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1.提高肿瘤新发确诊及死亡病例的收集、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确保无漏报及错报。
2.完善肿瘤登记册的保存和数据的备份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3.加强与医院、公安、计生、民政、新农合等管理部门的协作,定期核对数据,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加强肿瘤病人的随访工作,提高随访率,了解病人的治疗情况和生存状况。
二、工作内容1.病例收集与上报o建立健全肿瘤病例收集网络,确保各级医疗机构及时上报肿瘤新发确诊及死亡病例。
o定期对上报的病例进行核查,发现漏报和错报及时组织进行入户调查,并按照程序进行补报和订正。
o认真填写肿瘤卡片,确保卡片完整率大于98%。
2.数据管理与分析o做好肿瘤登记册的保存和数据的备份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o定期与公安、计生、民政、新农合等管理部门的出生、死亡及人口资料核对,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o对收集到的肿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肿瘤的发病、患病、诊断、生存与死亡情况,分析人群肿瘤地域及时间分布。
3.随访工作o建立健全肿瘤病人随访制度,明确随访人员、随访方式和随访时间。
o加强对随访人员的培训,提高随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o定期对随访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随访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工作要求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级责任,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2.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与沟通,形成工作合力。
4.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四、时间安排根据工作计划,制定详细的时间安排表,明确各项工作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责任人,确保工作的有序推进。
总之,2024年肿瘤随访登记工作计划应该以提高肿瘤病例的收集、整理、分析和随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核心目标,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工作流程、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与沟通,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肿瘤报告工作计划范文5篇

肿瘤报告工作计划范文5篇肿瘤登记报告是了解人群肿瘤发病、患病、诊断、生存与死亡,分析人群肿瘤地域及时间分布,为肿瘤防治提供重要决策依据的常规性监测工作。
为更好的做好我镇肿瘤报告工作,特成立肿瘤工作小组及计划。
组长:龙家胜副组长:王彩权王祚君成员:何仁才周俊波刘正伟何昌辉张尼访何文亮颜志荣邓华李能坤邓虎群袁刚全梁可虎开开文周方令每年卫生院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全镇新发肿瘤报告的培训工作,加强肿瘤报告人员的工作能力。
认真督导村卫生室及卫生院的报告质量,每半年一次,并纳入对村卫生室的年度考核。
1、收集本辖区内肿瘤新发确诊及死亡病例、填报相关报告卡。
2、做好肿瘤登记册的保存和数据的备份管理。
3、定期与公安、计生、民政、新农合等管理部门的出生、死亡及人口资料核对,发现漏报和错报及时组织进行入户调查,并按照程序进行补报和订正。
4、协助疾控中心完成肿瘤发病漏报调查,及时完成肿瘤病人随访工作。
填报要求:1、在门诊、病房或通过健康体检、疾病普查等方式发现的,经临床CT/URI、B超/彩超等检查确诊的当年新发病例,均应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2、对肿瘤复发和转移病例,若原发漏报应予补报,并需注明原发部位及首次诊断日期。
3、若同一患者先后出现两次原发癌,须分别填报。
4、每个肿瘤病例来本单位就诊时,不论已由外单位确诊或在诊治期间由本单位做出确诊,均需填报。
5、报告卡、登记册的填写应字迹清楚、内容完整、信息真实、无缺项和漏项。
1、对新发肿瘤及时报告及时率大于98%,无漏报及错报。
2、认真填写肿瘤卡片,卡片完整率大于98%。
河堰镇中心卫生院二年一x年二月二十日肿瘤登记报告是了解人群肿瘤发病、患病、诊断、生存与死亡,分析人群肿瘤地域及时间分布,为肿瘤防治提供重要决策依据的常规性监测工作。
为更好的做好我镇肿瘤报告工作,特制订工作计划。
每年卫生院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全镇新发肿瘤报告的培训工作,加强肿瘤报告人员的工作能力。
认真督导村卫生室及卫生院的报告质量,每半年一次,并纳入对村卫生室的年度考核。
卫生院肿瘤登记工作计划范文

卫生院肿瘤登记工作计划范文一、工作目标。
1. 准确掌握咱这一片儿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不漏登一个病例,就像捉鱼,一条都不能让它从咱的网里溜走。
2. 提高肿瘤登记数据的质量,要精确得像狙击手瞄准一样,每个数据都得靠谱。
3. 给咱这儿的肿瘤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就好比给打仗的士兵提供最好的武器弹药。
二、工作内容。
# (一)登记资料收集。
1. 医疗机构内部收集。
跟咱卫生院各个科室打好招呼,特别是内科、外科这些经常能碰到肿瘤患者的科室。
让医生们在诊断出肿瘤患者或者患者死亡的时候,就像给家里报信儿一样,第一时间把信息告诉我们登记人员。
定期(每周一次)去各个科室翻看病历,就像寻宝一样,看看有没有漏网的肿瘤病例信息。
2. 社区信息收集。
依靠咱的乡村医生和社区卫生工作人员。
每个月和他们开个小会,让他们汇报一下在村里或者社区里听到的肿瘤患者的消息。
对于那些疑似肿瘤患者,咱得像侦探一样去调查核实。
可以通过上门访问或者打电话的方式,了解清楚情况。
# (二)登记内容填写。
1. 对于每个肿瘤患者,要详细记录姓名、年龄、性别、住址这些基本信息,就像给人画像一样,一笔都不能少。
2. 肿瘤的诊断信息更是重点,包括肿瘤的部位、病理类型、诊断日期等。
这就好比给肿瘤定个身份,要清清楚楚。
3. 死亡患者的死亡日期和死因也要准确登记,这是对患者最后的尊重,也是数据完整的关键。
# (三)数据审核与整理。
1. 每周安排专门的时间对新登记的肿瘤数据进行审核。
审核的时候要像检查作业一样认真,发现错误或者疑问,马上标记出来。
2. 对于审核出来的问题,要追根溯源。
如果是医生填写错误,就温和地提醒他们改正;如果是我们登记人员的失误,那可得好好反省,及时纠正。
3. 每个月对当月的肿瘤登记数据进行整理汇总,把零散的数据整理得像整齐的士兵队列一样。
# (四)数据上报与分析。
1. 按照上级要求的时间节点,及时上报肿瘤登记数据。
不能拖拖拉拉,要像赶火车一样准时。
肿瘤登记报告项目实施方案

肿瘤登记报告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肿瘤登记是指对全国范围内的肿瘤患者进行登记、统计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肿瘤的发病情况、分布规律和趋势变化,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肿瘤登记报告项目是我国肿瘤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肿瘤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肿瘤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健全的肿瘤登记报告制度,完善肿瘤登记报告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为政府决策、科研和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项目内容。
1.建立肿瘤登记报告数据收集机制。
(1)建立健全的肿瘤登记报告数据收集网络,包括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确保全面、准确地收集肿瘤登记报告数据。
(2)建立肿瘤登记报告数据报送制度,规范各级医疗机构的肿瘤登记报告工作,确保及时、准确地报送肿瘤登记报告数据。
2.加强肿瘤登记报告数据整理和分析。
(1)建立健全的肿瘤登记报告数据整理和管理制度,确保肿瘤登记报告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开展肿瘤登记报告数据分析工作,深入挖掘肿瘤登记报告数据的信息,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推动肿瘤登记报告数据的利用。
(1)加强对肿瘤登记报告数据的政策研究和决策支持,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推动肿瘤登记报告数据在科研和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促进肿瘤防治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四、项目实施步骤。
1.制定肿瘤登记报告数据收集和报送的工作方案,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责任和任务。
2.建立肿瘤登记报告数据整理和管理的工作流程,确保肿瘤登记报告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开展肿瘤登记报告数据分析工作,制定肿瘤防治工作的科学策略。
4.推动肿瘤登记报告数据在政策研究、科研和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促进肿瘤防治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五、项目保障措施。
1.加强对肿瘤登记报告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关于肿瘤工作计划四篇

关于肿瘤工作计划四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了。
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肿瘤工作计划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肿瘤工作计划篇1肿瘤登记报告是了解人群肿瘤发病、患病、诊断、生存与死亡,分析人群肿瘤地域及时间分布,为肿瘤防治提供重要决策依据的常规性监测工作。
为更好的做好肿瘤报告工作,特制订工作计划。
基本工作及要求1、收集本辖区内肿瘤新发确诊及死亡病例、及时上报云阳医院防保科。
2、做好肿瘤登记册的保存和数据的备份管理。
3、及时与医院进行资料核对,发现漏报和错报及时组织进行入户调查,并按照程序进行补报和订正。
4、协助疾控中心完成肿瘤发病漏报调查,及时完成肿瘤病人随访工作。
目标1、对新发肿瘤及时报告及时率大于98%,无漏报及错报。
2、认真填写肿瘤卡片,卡片完整率大于98%。
肿瘤工作计划篇2护理人员是与病人接触最多、最早,最密切的工作者,护理人员的素质和形象,直接影响医院形象。
人们都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句话虽然并不十分准确,但却反映了护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护士对人民的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从而受到了社会的尊敬,被誉为“白衣天使”。
在20xx年新的一年里,我们坚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护理理念融入更多实际具体的工作细节。
在管理形式上追求“以病人需求为服务导向”,在业务上注重知识更新积极吸纳多学科知识,在队伍建设上强调知法、守法、文明规范服务和为病人营造良好的修养环境,逐步把护理人员培训成为病人健康的管理者、教育者、照料者和研究者角色。
特制订20xx年内科护理工作计划: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1.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定期组织护士授课,实行轮流主讲,进行规章制度及专业的培训。
如遇特殊疑难情况,可通过请医生授课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
互相学习促进,并作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登记工作计划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卫生院2015年
恶性肿瘤登记工作计划
肿瘤发病和死亡登记是慢性病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制定肿瘤防治策略规划,开展癌症防治工作的基础依据。
为适应恶性肿瘤防治工作的需要,根据卫生部《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和《肿瘤随访登记项目实施方案(2009)》的总体要求,按照市疾控中心和市卫生局的要求以及沙坡头区各村卫生所肿瘤登记工作的现状,特制定我我乡2014年恶性肿瘤登记项目工作计划。
一、肿瘤登记工作管理
根据《肿瘤随访登记项目实施方案(2009)》,开展永康镇各村卫生所恶性肿瘤新病例登记报告工作,不断提高肿瘤登记报告数据质量。
各村按时填报恶性肿瘤病例报告卡和恶性肿瘤病例死亡报告卡。
二、肿瘤登记工作监测
卫生院防保科根据市疾控中心慢病科的统一要求并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订2014年度肿瘤随访登记项目实施方案,以保证此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1、健全村级医疗保健网、死亡统计制度和可靠的人口学资料
完善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现途径,开展病例核实和随访工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以死亡统计资料为基础开展发病补充登记工作,并定期从村部取得人口数据。
2、开展人员培训
积极参加市级培训,并对辖区内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的报告程序、人口资料的收集技术与方法、肿瘤命名、登记资料的统计等。
三、登记资料的收集
1、人口资料
人口资料的收集是肿瘤登记的基本内容之一。
人口资料的来源主要是两个渠道:一是利用人口普查资料,推荐使用我国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资料;二是由公安、统计部门逐年提供相应的人口资料。
人口资料应包括居民人口总数及其性别、年龄构成。
每年的居民人口总数通常采用年平均人口数。
从人口普查或公安、统计部门获得的人口报表一般只提供间隔一定年限的分性别、年龄组的人口数,每年的年龄别人口资料。
2、新发病例资料
肿瘤新病例的报告范围是全部恶性肿瘤(ICD-10:)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
肿瘤登记收集资料的基本方法是由村卫生所中诊治肿瘤病例的医务人员填写肿瘤登记报告卡,经医院
汇总后统一报送至慢病科。
基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居住地址、肿瘤名称、肿瘤部位(亚部位)、诊断日期、诊断单位、诊断依据、死亡日期;如有条件时还要求填报组织(细胞)学类型、诊断时分期等。
四、肿瘤登记资料的整理
1、报告卡验收
医院防保科工作人员收到各报告单位上报的肿瘤报告卡后,检查卡面书写情况,发现漏填、项目不完整或内容可疑,应退回报告单位重新填写。
2、死亡补充发病
为减少漏报例数,防保科应每年将收集的肿瘤死亡资料与肿瘤报告资料进行核对,对只有死亡卡而没有病例报告卡(即发病漏报)的病例应进行追溯调查,获得相关诊断信息(肿瘤的部位、病理学类型诊断日期等),补充填写肿瘤发病卡。
4、剔除重复卡
5、报告卡的存放
报告卡完成年度统计后,应按照一定的规则存放,以备核查。
6、肿瘤病例的随访
访视的方式一般为上门访视,时间间隔可根据病人的生存状况确定,但至少1年一次。
通过访视可了解病人的生存状况、居住地址和户口地址变迁等状况,还可收集病人进一步诊断、治疗、转移、复发等情况,并可为病人提供生活起居指导、定期医学监护提醒等基本卫生服务。
五、工作方法、基础和流程
1、组织和指导辖区各村卫生所开展肿瘤登记报告工作;每月汇总、审核上报的肿瘤卡;每季度第一个月15日前上报上一季度肿瘤卡。
2、每季度开展1次督导,撰写工作督导报告,及时反馈督导/评估结果。
3、定期对各类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4、定期与当地村卫生所联系,获取人口资料。
5、收集辖区医疗机构报告的新发病例,负责审核、整理、填报,并按要求上报各类统计报表;逐张核对报告卡,登记《登记册》;每月10日前上报上月的肿瘤卡;
7、死亡补报:定期从死因登记报告册获取肿瘤死亡病例信息,补充遗漏的肿瘤死亡病例,做好死亡补发病报告工作。
8、定期开展新发病例核实,对病例进行追踪随访工作并及时更新随访信息;至少每年一次。
9、管理与保存各种新发病例原始资料、统计数据等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