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评审报告-样本

合集下载

化工企业能源评审报告

化工企业能源评审报告

化工企业能源评审报告一、背景介绍化工企业作为能源的重要消费者之一,其能源使用与效率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为此,我们对某化工企业进行了能源评审,以提出改进建议,优化能源使用和节能减排。

二、评审目标与方法2.1 评审目标本次能源评审的目标是分析该化工企业能源的使用情况、能源消耗结构和能源效率,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企业效益和环保指标。

2.2 评审方法评审团队结合现场调研和数据分析的方式,对该化工企业的能源管理、能源使用情况、设备运行等方面进行评估。

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能源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获取化工企业的能源消耗数据,对其能源消耗结构进行分析和比对。

- 现场观察与访谈:参观化工企业生产现场,实地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并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企业的能源管理措施和问题。

- 案例分析:参考同行业优秀企业的做法,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案。

三、能源使用情况分析3.1 能源消耗结构经过对化工企业能源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主要能源消耗模式为电力和燃料消耗。

其中,电力消耗占总能源消耗的60%,燃料消耗占40%。

此外,化工流程中还存在能源热耗和压缩空气消耗,占用了一定比例的能源。

3.2 能源效率分析通过对能源效率的评估,我们发现该化工企业的能源利用率较低。

主要问题包括设备老化、未能有效利用余热、制程能量损失等。

同时,能源利用效率与同行业优秀企业相比也有一定差距。

四、改进建议4.1 设备更新与优化首先建议该化工企业对老化设备进行更新,以提高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优化,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能源浪费。

4.2 余热利用其次,我们建议该企业在化工流程设计中增加余热回收设备,有效利用废热,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例如使用热交换器将高温废气或废水中的热能转化为可再利用的热能。

4.3 节能意识培训为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建议该化工企业加强员工能源节约意识的培训和教育,培养节约能源的习惯,减少能源浪费与损耗。

能源评审报告(最终版)(一)

能源评审报告(最终版)(一)

能源评审报告(最终版)(一)引言概述:本能源评审报告(最终版)旨在对某能源项目进行全面评估与分析,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提升项目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项目的背景信息,并分析项目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表现。

在此基础上,本报告还将提供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帮助项目实现更高效的能源利用和环境友好性。

正文:1. 项目背景1.1 项目概述1.2 执行时间和地点1.3 项目目标和阶段性成果1.4 项目的重要性和影响2. 能源利用情况评估2.1 能源需求和供应情况2.2 能源利用效率评估2.3 能源浪费和损耗评估2.4 能源管理措施评价2.5 节能减排潜力分析和建议3. 环境保护情况分析3.1 环境评估和监测措施3.2 水、土壤和大气污染评估3.3 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3.4 废物处理和资源回收3.5 环境改善措施和前瞻性规划4. 经济效益评估4.1 项目投资和运营成本4.2 能源成本和效益分析4.3 经济回报率评估4.4 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评估4.5 合理化建议和经济增长预测5. 建议和改进措施5.1 能源管理措施改进建议5.2 环境保护措施改进建议5.3 节能减排措施改进建议5.4 经济效益提升措施建议5.5 项目整体改进和优化措施建议总结:本能源评审报告(最终版)对某能源项目的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全面评估和分析。

通过对各方面的评估,本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提升项目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项目管理方可参考本报告的建议和措施,持续改进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并实现更加可持续和有益的发展。

14××××有限公司初始能源评审报告(事例)

14××××有限公司初始能源评审报告(事例)
工艺技术处工程项目部节能办公室
全文

6
《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
整个公司
“三、节能减排企业行动”的全部要求

续表
序号
法律名称
适用部门
适用条款
落实情况
7
《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
工艺技术处工程项目部节能办公室
2.1.9发展资源再生循环利用技术
2.2.10轻工生产节能技术

8
《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
公司为降低纸浆使用成本,决定回收利用废纸,在20××年建成废纸脱墨车间,正在调试中,无产品产出,废纸脱墨工艺流程如下:
废纸经过检选后,由计量运输机输送到中浓水力碎浆机,同时加入药品(双氧水、泡花碱、火碱、脱墨剂),周期约为40min,中浓水力碎浆浓度为17%~19%,碎浆所需热中段水,温度控制在85℃,经过碎解中的碎解、稀释后,废纸疏解成纤维,成片的油墨粒子分散开来,然后进入储浆池。
7.2组织机构
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下设销售副总、行政副总、生产副总、财务副总和25个部门。销售经理分管供应处、销售处、物流处;行政经理分管环管处、办公室、人力资源处、宣传处、物业处、信息中心、安保处;财务经理分管财务处、审计科;生产经理分管项目工程处、生产运营处、品管处、储运处、计划统计处、工艺技术处、5个抄纸车间、污水处理厂、检修车间。公司的能源管理由各部门在管理区域内自行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根据DB/T1013-2009《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公司需要设置专门的能源管理部门,配备专职能源管理人员。能源管理人员要充分相关节能法律法规、政策与标准、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相应技能、经过能源管理培训等能力和资质。根据各个部门能源管理的需要明确各个职能和层次上的职责、权限,并且要明确人员职权范围和领导关系。

初始能源评审报告模板

初始能源评审报告模板

初始能源评审报告模板1. 背景和目的本文档是初始能源评审报告的模板。

初始能源评审是针对能源项目的早期阶段进行的评估,旨在确定项目的可行性、潜在风险以及可持续性。

本报告旨在提供一个指导框架,帮助评审团队撰写全面准确的初始能源评审报告。

评审报告的目的在于为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决策依据。

评审团队应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影响等方面,并根据评估结果提供建议和改进建议。

2. 评审团队评审团队由多个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可再生能源•能源工程•经济学•环境保护•社会影响评估评审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以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评审范围评审范围应明确定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3.1 技术可行性评估对能源项目所采用的技术、设备和工艺进行评估,评估其技术可行性和可靠性。

评估内容可包括:•技术选择和优势•设备性能和可靠性•工程设计和施工计划3.2 经济可行性评估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包括投资回报率、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可包括:•投资成本估算•运营成本估算•收益预测和现金流分析3.3 环境影响评估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空气质量、水资源、土壤质量和噪音污染等方面。

评估内容可包括:•环境监测和评估•环境管理措施•环境风险评估3.4 社会影响评估评估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就业机会、社会福利和文化影响等方面。

评估内容可包括:•就业机会评估•社会福利评估•文化影响评估4. 评估方法评估先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包括官方文件、技术报告、可行性研究和相关文献等。

然后,评审团队可进行现场访问、调研和实地考察,以获取更多信息和数据。

评审团队应采用科学客观的方法进行评估,并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5. 评估结果和结论根据评估范围和评估方法,评审团队应撰写评估结果和结论。

评估结果应全面准确地反映项目的可行性、潜在风险和可持续性。

评估结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可行性结论•经济可行性结论•环境影响结论•社会影响结论评审团队还应提供改进建议,以帮助项目实施方做出适当调整和改进。

能源管理评审报告(实用应用文)(两篇)2024

能源管理评审报告(实用应用文)(两篇)2024

【引言】能源管理评审是指通过对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达到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本文主要通过对能源管理评审报告的编写,旨在指导企业实际应用能源管理评审方法,优化能源管理的效果。

【概述】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详细阐述能源管理评审报告的编写要点,包括评审目的、评审范围、评审方法等。

通过引入解决方案、结果分析、改进措施等环节,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并实际运用能源管理评审报告。

【正文】1. 评审目的1.1 确定能源管理目标:如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等;1.2 评估现有能源管理措施的有效性:检查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能源使用情况,分析已采取的措施对能源消耗的影响;1.3 发现能源管理的不足之处:查找存在的问题、漏洞和隐患,为改进提供依据。

2. 评审范围2.1 划定评审时间范围:确定评审所涉及的时间段,如过去一年、过去三年等,以便对能源消耗和管理措施的变化进行评估;2.2 确定评审区域范围:明确评审所覆盖的区域,如生产车间、办公楼、仓库等,以确定能源管理评审的具体对象;2.3 考虑评审范围的合理性和实际可行性,确保评审过程全面而有效。

3. 评审方法3.1 文件资料分析:对企业的能源管理文件、能源消耗统计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了解企业的能源使用情况;3.2 现场勘查与测量:对企业的能源使用设备进行实地勘查,通过仪器设备检测能源的消耗情况,获取准确的实际数据;3.3 与相关人员面谈:与企业的能源管理责任人、相关人员进行面谈,了解其对能源管理的看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3.4 对比分析:通过对企业内外同行的能源管理情况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和优化空间;3.5 综合评估:结合上述方法所得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得出客观的评估结果。

4. 结果分析4.1 对能源消耗的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统计能源消耗的变化趋势、关键消耗环节和高耗能装置,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改进空间;4.2 对能源管理措施的评估:对企业过去采取的能源管理措施进行评估,判断其有效性和实际效果;4.3 对关键问题的重点分析:针对能源管理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分析原因、影响和改进的可行性。

能源评审报告doc(一)

能源评审报告doc(一)

能源评审报告doc(一)引言概述:能源评审报告(一)是对某能源项目进行的一次全面评估和分析。

本报告旨在对该能源项目的可行性、影响和顾虑进行评估和整理,以便提供决策者和相关利益方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

本报告分为五个大点,分别为:能源项目背景、技术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经济评估和风险评估。

一、能源项目背景:1. 能源项目的目标和意义2. 项目的规模和范围3. 该项目的发展历史和进展情况4. 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背景和影响5. 能源项目的利益相关方和合作伙伴二、技术评估:1. 能源项目所采用的技术和工艺2. 技术可行性评估和现有技术的状况3. 技术创新和改进的推进方向4. 项目开发的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5. 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措施三、环境影响评估:1. 能源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2. 环境评估的方法和指标体系3. 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措施4. 环境监测和追踪体系5. 环境管理和减少负面影响的改进途径四、经济评估:1. 能源项目的投资成本和资金来源2. 预期收益和投资回报期3.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定量评估4. 经济风险和可持续性评估5. 经济管理和运营的有效性措施五、风险评估:1. 能源项目的风险来源和类型2. 风险辨识和评估方法3. 风险管理和控制策略4. 能源系统的韧性和灾害应对能力5. 风险传导和应对预案的制定总结:本报告对该能源项目的背景、技术、环境、经济和风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估。

通过对项目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该能源项目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

因此,我们建议在进一步推进项目之前,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应对策略,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

初始能源评审报告模板

初始能源评审报告模板

初始能源评审报告模板1. 概述初始能源评审报告旨在对项目提出建议和意见,确保项目规划、设计及建设符合环境、能源等要求。

本报告包括以下内容:•项目背景和目标•评审范围和方法•评审结果分析•建议和意见2. 项目背景和目标本项目名称为【项目名称】,主要目的是【项目目的】。

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由【单位名称】负责。

本次初始能源评审旨在评估项目的能源利用情况,并提出优化建议,以确保项目符合环保、能源等方面的要求。

3. 评审范围和方法评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项目规划和设计•在建工程施工•工程设备选型和配置•能源供应和利用方案评审方法主要包括现场勘查、资料调查和专家意见讨论等。

评审过程中,评审小组成员详细了解项目,并与项目负责人进行交流和讨论。

4. 评审结果分析根据对项目的评审,评审小组得出以下结论和分析:1.项目规划和设计方面–项目规划和设计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能耗等方面的要求。

–项目建设计划和进度较为合理,设计方案总体上合理可行。

2.在建工程施工方面–在建工程安全生产和环保管理措施到位。

–项目进度符合计划,施工效率较高。

3.工程设备选型和配置方面–设备的选型和配置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能耗效益要求。

–设备在操作和维护方面可以采取更加智能化和节约能源的方法。

4.能源供应和利用方案–能源的供应渠道和稳定性得到了保障。

–能源利用方案较为科学,但在节能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5. 建议和意见基于评审结果,评审小组建议:1.相关单位应该加强协调,全力保障项目正常施工进度。

2.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面应该统一规范,采用更加智能化和节约能源的方法。

3.在节能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相关单位应该加强管理和创新技术手段,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

4.项目的实施应该注重环保,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5.所有的建设单位需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开展工作。

6. 总结本次初始能源评审评估结果表明,项目规划和设计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能耗等方面的要求,建设进展情况顺利,设备选型和配置、能源供应和利用方案也较为科学可行。

能源评审报告-样本

能源评审报告-样本
3.3.变配电系统
目前公司有4台高压变压器和2台低压变压器,具体信息如下表所示
表6XX变压器清单
序号
类别
变压器型号
数量
规格
1
高压
SCB10—2000/10
1
2000KVA 10KV/0。4KV 50Hz
2
SCB10—1600/10
1
1600KVA 10KV/0。4KV 50Hz
3
SCB10—2000/10
1月
254068
294184
1.1579
254068
31376
0。1235
24846
70256
2。8277
2月
295254
334240
1。1320
295254
36736
0.1244
27665
86097
3.1121
3月
337450
359569
1.0665
337450
40384
0.1197
32564
93058
表72012年变压器功率因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变压器功率因数
0.91
0。91
0.90
0。89
0。89
0.89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变压器功率因数
0。89
0.89
0.89
0.89
0.91
0.90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2年公司变压器功率因数维持在0.89~0。91,全年有一半以上的时候功率因数低于0。90,可虑采取措施提高变压器的功率因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耗(kWh / fkm)
产量
(fkm)

(kWh)
单耗(kWh / fkm)
1月
856448
785018
0.9166
391141
206078
0.5269
465307
578940
1.2442
2月
859766
776372
0.9030
375275
193832
0.5165
484491
582540
1.2024
3.2.光缆车间2012年能源消耗情况
光缆车间2012年产品原单位产量及电力消耗情况如下表、下图所示
表4光缆车间2012年电能消耗情况-1
月度
光缆车间
着色工序
套管工序
产量
(fkm)

(kWh)
单耗(kWh / fkm)
产量
(fkm)

(kWh)
单耗(kWh / fkm)
产量
(fkm)

(kWh)
单耗(kWh / fkm)
2.8577
4月
315550
350052
1.1093
315550
37184
0.1178
30836
88639
2.8745
5月
311109
384683
1.2365
311109
36728
0.1181
31940
90738
2.8409
6月
308724
379326
1.2287
308724
33620
0.1089
31121
523893
612000
1.1682
6月
855593
797626
0.9322
335263
196726
0.5858
520330
600900
1.1548
7月
920917
852180
0.9254
377619
207630
0.5498
543298
644550
1.1864
8月
931302
839754
0.9017
图1XX能流图(数据取自2012年)
三、XX能源使用情况
3.1.光纤车间2012年能源消耗情况
光纤车间2012年产品原单位产量及电力消耗情况如下表、下图所示
表3光纤车间2012年电能消耗情况
月度
光纤车间
新工法车间
D/T车间
产量
(fkm)

(kWh)
单耗(kWh / fkm)
产量
(fkm)

(kWh)
2934.00
3512.00
3495.86
光伏发电
kWh
0
0
193016
天然气
工业
m3
600000
804501
852340
综合能耗
吨标煤
4403.89
5196.25
5320.76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光纤
kg标煤/fkm
2.63
1.52
1.33
光缆
kg标煤/fkm
0.33
0.45
0.34
从上表可以看出,电力是公司消耗量最大的能源,占公司总用能的80%左右。2012年公司推进了绿色能源使用,于2012年7月同海口市政府合作在公司内建立了光伏发电系统,该系统所有发电量均供公司使用。
6361696
7418952
1.1662
图2光纤车间单位产品电耗情况(kWh/fkm)
图3光纤车间能源结构(吨标煤)
图4光纤车间各区域用能比例(吨标煤)
公务/环境安全科《能耗-产量E-P分析方法指导作业规格》对光纤车间进行了E-P分析,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5光纤车间能耗-产量(E-P)图
从E-P分析结果显示,D/T车间电耗与产量的线性关系密切,数据散离程度较低,执行度较高。其E-P线性方程y=0.8514x+166903能够作为D/T车间能源绩效的重要指针,判断生产耗能情况是否合理,并对D/T车间未来能耗进行预判。
对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中表1及表2对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及主要用能设备的判定条件和表3对计量器具配置要求公司目前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XX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
能源种类
进出用能
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
主要用能设备
配备率标准%
需要配备数
实际配备数
配备率%
3月
897863
805136
0.8967
371691
201356
0.5417
526172
603780
1.1475
4月
870304
770096
0.8849
379311
195596
0.5157
490993
574500
1.1701
5月
897153
821868
0.9161
373260
209868
0.5623
配备率标准%
需要配备数
实际配备数
配备率%
配备率标准%
需要配备数
实际配备数
配备率%
电力
100
2
2
100
100
25
25
0
95
11
9
82
天然气
100
2
2
100
80
0
0
0


0


100
1
1
100
95
0
0
100


0

通过的2级、3级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公司对各场所用能进行了监视测量,并根据各场所用能数据绘制了能流图,具体如下图所示:
863700
814048
0.9425
342742
204452
0.5965
520958
609596
1.1701
12月
1026658
943239
0.9187
375610
213580
0.5686
651048
729659
1.1207
合计
10734625
9864814
0.9190
4372929
2445862
0.5593
边界:光线生产车间、光缆生产车间、办公楼、机械室、电气室、动力房、废水处理设施、普莱克斯气站以及化学品仓库。
二、公司能源消耗情况(2010年~2012年)
XX2010年至2012年外购能源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XX2010-2012年能耗情况
项目名称
单位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电力
外购电力
万kWh
361247
202764
0.5613
570055
636990
1.1174
9月
868274
818176
0.9423
346612
204432
0.5898
521662
613744
1.1765
10月
886647
841301
0.9489
343158
209548
0.6106
3489
631753
1.1624
11月
能源评审报告
编号:能评-201X-001
能源评审时间
201X年X月XX~XX日
能源评审范围
全厂
能源评审事由
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公司能源初始评审
能源评审内容:
一、公司能源管理体系范围、边界的确定
范围:公司的能源管理体系适用于XX有限公司在XX省XX市XX道号保税区XX内的光线、光缆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加工及相关管理活动。
1月
254068
294184
1.1579
254068
31376
0.1235
24846
70256
2.8277
2月
295254
334240
1.1320
295254
36736
0.1244
27665
86097
3.1121
3月
337450
359569
1.0665
337450
40384
0.1197
32564
930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