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评审内容和步骤

合集下载

能源评审内容和步骤

能源评审内容和步骤

能源评审内容和步骤包括:a)电力企业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测量数据至少包括:生产日报、指标统计结果、主要耗能设备及系统的能源消耗、运行参数监控结果等,用于:1)识别当前能源种类和来源:燃煤发电企业的燃煤、厂用电、生产用油及用水等,主要通过采购获得及企业转换的电能;电网企业的电能、生产用油等,主要通过采购获得;2)评价过去和现在能源使用情况及能源消耗水平:电力企业正常生产期间应利用运行日报、月报、年报的各种统计数据及分析结果,反映该时间段的能源使用状况和能源消耗水平;电力企业在新建(扩、改)建项目时,应聘请有资质的单位或专业人员对项目进行能源评审,对项目能源供应情况、项目建设方案中能源使用、分析项目主要生产工艺、用能工艺、主要耗能设备的用能情况、项目能源消耗和能效水平。

基于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分析,识别主要能源使用情况:识别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和人员,并确定其现状:输煤设施、制粉设备、锅炉、汽机、发电机、变压器等设施和设备;锅炉燃烧系统、给水回热系统、电气线路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等;能源采购贮存、能源转换、输送分配、使用与销售等过程;为企业工作或代表企业工作的人员的节能意识和行为。

识别影响主要能源使用其他相关变量,如:气候与气温变化、发供电量需求、煤质变化等;确定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的能源绩效现状,包括:当前负荷下的锅炉效率与设计值的比较;制粉设备能源单耗;汽轮机凝汽系统和加热系统的性能参数等;发电机、变压器、厂用电系统的性能参数、运行方式;输、变、配电系统的性能参数、运行方式等。

3)评估未来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

企业扩建、机组增容、技术改造后的能源需求变化。

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并进行排序,识别结果须记录: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包括但不限于:采用、推广行业最佳节能实践经验;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设备,提高发供电设备能源使用效率;充分利用余热、余压,提供能源利用效率;加强与本企业能源流有关的相关方协调、配合,改进能源绩效水平。

能源评审控制程序

能源评审控制程序

1.目的和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能源管理手册确定的管理边界内的能源使用、能源消耗和能源效率的评审,旨在通过标准化的程序识别能源绩效改善空间,持续提升本公司能源绩效。

2.职责2.1管理者代表2.1.1提供必要的资源以支持能源评审。

2.1.2审核能源评审结果的有效性。

2.2生产厂2.2.1生产厂以工厂的实际生产单位划分,各自负责本部门的能源评审,具体职责包括:1)收集本部门能源使用数据和消耗数据。

2)负责本部门的能源评审,确保主要能源使用的区域的识别评审系统且客观。

2.3设备部2.3.1负责收集本部门以及生产厂以外部门的能源使用数据和消耗数据;2.3.2负责周边设施的能源评审,确保主要能源使用的区域的识别评审系统且客观;2.3.3负责各能源消耗部门能源评审,确保主要能源使用的区域的识别评审系统且客观。

3.定义3.1主要能源使用:具有较大的节能改善的重要设备、设施、过程或系统。

3.2能源:电、燃料、蒸汽及或热水、热、压缩空气以及其他相似介质。

4.要求4.1能源评审流程能源评审流程一般包括:准备工作—收集数据—实施评审—更新评审4.2能源评审控制4.2.1准备工作初次能源评审,建议各个部门、工序的能源管理代表,认真总结过去一年节能改造的项目和取得的成绩,探讨本部门能源改造的机会,确认耗能设备设施过程系统的大致状态,最后确认能源评审能否获取相关的数据,是否有必要进行能效测试?如果需要进行能效测试,应建立测试计划,协调测试时间,委托外部机构或本公司相应部门进行能源测试,获取测试数据和测试结论。

4.2.2收集数据各分公司的设备科负责提供设备设施清单以及设备施过程或系统的能源计量最近两年的数据。

各部门、工序责任人整理辖区设备以及过程的能源效率或系统效率,稼动率,确认相关设备过程的主要变量(设备过程运行参数)以及其他相关变量(生产水平或度日数等)最近两年的数据。

各分公司的设备科整理本公司设备设施系统过程的能源效率或系统效率,稼动率,确认相关设备设施系统过程的主要变量(设施系统运行参数),收集生产水平和能耗的最近两年的数据,整理设备设施系统过程的能源使用原理,掌握和了解设备设施系统过程节能改造方法以及相关投资费用等信息。

能源评审程序

能源评审程序

能源评审程序编号:XGGLC-NH-Ⅱ-06版次/修订号: 1/0 主责部门:能源环保处、机动处、技术中心、计检中心(自动化公司)1目的本程序是为了对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内的活动进行评审,对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能源使用相关变量进行识别,评价出主要能源使用相关变量和耗能设备。

描述能源管理体系评审的范围(边界)和内容,以及对能源使用相关变量识别和主要能源使用相关变量评价的方法,控制措施的选择和制订,及时更新的时间及要求。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能源管理体系内所有单位。

3术语和定义3.1能源评审:是指基于数据和其他信息,确定组织的能源绩效水平,识别改进机会的工作。

3.2各专业部门:是指能源环保处、机动处、技术中心、生产计划处、计检中心(自动化公司)。

4引用文件4.1 GB/T 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4.2 GB/T 29456-2012 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4.3 GB 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4.4 GB/T 21368-2008 钢铁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5职责5.1 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主要能源使用的控制措施项目审批。

5.2 能源专业管理者代表负责主要能源使用的批准。

5.3 能源环保处、机动处、技术中心、计检中心(自动化公司)、生产计划处:5.3.1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公司能源变量识别和评价,并定期更新;5.3.2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公司级主要能源使用的评价、确定、排序。

5.3.3负责建立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公司能源变量识别评价清单和公司级主要能源使用清单。

5.4 企业管理处负责汇总公司能源变量识别评价清单和公司级主要能源使用清单。

5.5各部门、单位负责对本部门、单位能源管理体系进行评审,识别本部门能源变量,建立本部门、单位能源变量识别评价清单和主要能源使用清单。

6管理内容及要求6.1 能源体系评审的范围(边界)6.1.1 部门生产流程的全过程。

6.1.2 部门消耗(转换)所有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及耗能工质,如电、煤、焦炭、煤气、氧气、氮气、氩气、压缩空气、水等)从接收、贮存、消耗到加工转换、余热余能回收的全过程。

能源管理体系文件能源评审控制程序

能源管理体系文件能源评审控制程序

能源管理体系文件能源评审控制程序1目的能源评审是公司策划的重要手段,目的是持续识别公司用能单位活动、产品和服务中改进能源绩效的重要手段,因此对能源评审进行相应管理和控制。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用能单位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能源因素的识别、评价及控制。

3职责1、管理者代表负责能源评审结果的审核、批准。

2、各部门/单位负责本部门/单位的能源因素的识别与更新。

3、安全生产部负责组织对能源评审,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用能状况、能源绩效的机会等内容汇总与更新。

4工作程序4.1能源评审4.11能源评审的范围:(1)对能源流转全过程分专业、分系统进行识别,并细化用能系统及其过程和环节的能源消耗,包括已纳入计划的或新开发的产品、服务和活动。

(2)对能源消耗过程的识别包括耗能设备的现状分析、匹配情况、能源利用时间和改造创新等。

(3)包括公司设计,能源采购,用能设备的采购、维修,生产服务,能源管理等全过程的识别。

1.1.2能源评审步骤⑴各用能单位按照本单位耗能状况,分系统进行能源因素识别,并对能源因素进行能源消耗种类、能源管理现状、能源优化和改进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对其是否属于重要能源因素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及时报送安全生产部。

⑵安全生产部对各单位识别的能源因素调查表进行汇总。

组织有关人员采取现场观察、查阅文件和记录、专家咨询等形式予以确认。

当法律、法规有明确或潜在的要求,组织活动、产品、服务及相关方要求发生变化时,对能源因素及时更新。

3、能源评审方法对于能源因素的识别按系统、能源种类、流程和环节等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识别。

系统划分法:各用能单位根据现场实际分专业、分系统对能源利用情况进行分类辨识。

能源种类划分法:根据能源种类的不同进行划分,可以划分为用煤炭、蒸汽、电能、水能和用油等。

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各用能系统互相存在交叉,某一用能环节可能存在多系统共用的情况。

流程划分法:根据生产流程,划分为各个生产工序、辅助、附属和其它用能过程进行识别,每一个过程当中的能源消耗种类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多种形式,可能是节能的因素也可能是多耗能因素。

能源评审管理程序

能源评审管理程序

能源评审管理程序1 .目的本程序旨在识别公司能源使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评价出重要的能源消耗影响因素,并确定控制次序,为制定控制方案提供依据。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能源利用全过程的能源影响因素识别与控制活动。

3 .职责3.1 设备部负责公司能源评审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并确定公司能源消耗影响因素,并给出节能降耗的控制建议。

3.2 各部门负责配合和支持设备部进行能源评审。

3.3 能源管理者代表负责领导能源评审活动并审批重要能源消耗因素。

4 .工作程序4.1 能源评审的组织与实施4.1.1 设备部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组建能源评审小组,并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能源评审小组成员至少应包含公司主要耗能部门的人员和能源管理部门。

能源评审小组成员应具备如下条件:a)熟悉国家和上海市节能法规和政策b)掌握节约能源的原则和技术c)熟悉公司或本部门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能源消耗情况4.1.2 设备部编制能源评审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至各部门,并按期实施。

计划至少需包含:小组成员、评审时间、评审方式、各部门需要准备的资料等。

4.2 能源评审的范围与内容4.2.1 能源评审的范围应包括:公司能源流程的所有系统,包括:生产系统、辅助系统、办公系统和其他系统等:生产系统包括车间各生产线等;辅助系统包括蒸汽输送管网、变配电线路、水泵房等;办公系统包括各行政部门;其他系统包括食堂等。

4.2.2 能源评审的内容包括:a)识别当前的能源种类和来源;b)评价过程和现在的能源使用情况和能源消耗水平;c)识别主要能源使用的区域,包括影响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及公司员工或外来工作人员;d)确定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设备、设施、系统、过程的能源绩效情况识别影响主要能源使用的其他相关变量;e)评估未来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f)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并进行排序,必要时依据能源管理方案程序制定管理方案并实施。

4.3 能源评审的信息来源:a)厂区的平面布置和工艺流程图;b)能源的使用统计记录,如各部门、工序的能源品种、能耗量及产品的能耗单耗,辅助系统的能源损失量,办公系统的能源消耗量等。

能源评审策划方案

能源评审策划方案

能源评审策划方案一、背景介绍能源是任何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当前,随着全球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各国纷纷加强对于能源的管理和评估,以确保能源的合理使用和可持续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能源评审逐渐成为一项必要的工作。

能源评审是一项针对一个系统或者一个工程的能源使用状况和能源节约潜力进行的评估工作。

能源评审不仅可以为企业或项目提供优化能源管理的方案,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成本,还可以节约资源,减少废气排放,保护环境等作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针对上述背景,本文将探讨能源评审的相关策划方案,包括评审的内容、过程、方法和意义等多个方面。

二、评审内容能源评审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能源使用结构能源使用结构是一个系统或者一个工程中各种能源(如电、煤、油、气等)在产生和使用过程中的占比和分布情况。

在能源评审中,需要对一个系统或者一个工程中能源使用的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以便于针对不同的能源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2.能源使用效率能源使用效率是能源评审的核心内容之一。

评审人员需要对一个系统或者一个工程中能源使用的效率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设备和设施的节能程度、能源利用率等。

评估过程中,评审人员需要详细评估系统中各个环节的能源使用情况,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能源节约潜力能源节约潜力是评审人员需要评估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评审人员需要依据对系统或者工程实际运行情况的评估,得出其潜在的节能潜力,比如通过改进设备使用、优化生产流程、改进能源管理等方式实现节约能源。

三、评审过程评审的过程对于评审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至关重要。

评审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评审目标评审人员需要明确评审的目标、范围和侧重点,以便于制定相应的评审方案。

2.收集相关信息评审人员需要对系统或者工程实际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收集和整理,包括能源使用情况、能源成本、设备和设施的能源利用情况等。

3.分析能源使用结构评审人员需要对系统或者工程中各种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能源评审程序

能源评审程序

能源评审程序1.0目的1.1.本程序明确了公司进行能源评审的工作流程和要求,确保能源评审活动符合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以保证能源评审工作的一致性。

1.2.规范地实施能源评审,以便依据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公司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能源消耗过程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包括未来评价),确保采用系统的审核分析、用能机制考察和能源利用状况核算等方法,对公司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能源经济与环境效果进行评审、监测、诊断和评价,从而寻求节能潜力与机会。

2.0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能源评审工作;专项能源评审(单独的技改项目)也可参照执行。

3.0职责3.1 DXC负责能源评审的组织、技术支持、报告审核工作。

3.2 评审工作小组负责按照工作程序实施能源评审工作,包括评审准备、策划、现场评审(现场勘察、数据采集和测试、指标计算、分析评价)和评审报告。

4.0规定能源评审工作分为审计策划、审计准备、现场审计(现场勘察、数据采集和测试、指标计算、分析评价)和审计报告编制几个阶段;其工作流程如下图:4.1 能源评审的周期要求a)能源评审每年进行一次b)当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发生显著变化时,重新进行能源评审。

4.2 能源评审的准备评审准备阶段包括组建评审工作小组、编制能源评审工作方案等工作。

4.2.1 组建评审工作小组评审小组由XXX部指派,评审小组由评审组长和其他评审人员组成。

考虑能源评审的专业特点、规模、复杂性等因素确定适当的人员作为评审小组的评审组长和组员。

当专业需要时,可使用技术专家。

a)评审组长(1)熟悉国家和地区节能法规和政策;(2)掌握节约能源的原则和技术;(3)熟悉掌握能源评审的内容、方法、程序和相关标准等。

(4)具有组织与协调能力b)评审小组成员(1)熟悉国家和地区节能法规和政策;(2)掌握节约能源的原则和技术;(3)熟悉掌握能源评审的内容、方法、程序和相关标准等。

(4)评审小组一般为5-6人。

能源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能源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标题XX有限公司能源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文 件 编 号: 版 本 号: 生 效 日 期: 页 码 编 号:SA/NYGLCX—03 A2018年03月01日 1/61.目的 本程序旨在识别公司能源利用过程中的初始能源评审,评价出主要能源使用,并确定控制次序,为制定控 制方案提供依据。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能源利用全过程的能源评审与控制活动。

3.职责 3.1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能源评审活动。

3.2 生产部负责组织进行公司能源评审活动。

3.3 分公司能源主管领导负责优先控制的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及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的审核。

3.4 分公司总经理负责优先控制的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及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的批准。

4.工作程序 4.1能源评审的时机 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前期,生产部首先组织全公司进行能源评审。

在能源管理体系正常运行过程中,每年 进行一次能源评审。

当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发生显著变化时,应及时进行的能源评审。

4.2能源评审的内容和步骤: 4.2.1数据收集 生产部组织人员应结合本公司的能源种类和能源管理特点,采用下列方法进行能源数据的收集: 1)利用能源审计的结果; 2)综合能耗计算结果; 3)现场能耗监测; 4)查阅原有的能源资料;或者其他方法。

4.2.2分析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运用能流图、设备清单、统计模型分析等工具结合收集到的数据,对能源使 用和能源消耗进行分析,得出用能状况,主要包括: 1)能源的供给状况,包括当前的能源种类、来源、价格和质量等; 2)评价过去和现在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

4.2.3确定主要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区域 1)基于用能状况分析,识别出主要能源使用的区域:识别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的设施、设 备、系统、过程和人员,并确定其现状。

人员包括为公司工作的人和代表公司工作的人员。

代表公司工作的 人员包括服务承包商、兼职人员以及临时人员。

2)识别影响主要能源使用的其他变化因素,如市场供需状况、能源品种的变化、产品品种和产量、天气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评审内容和步骤包括:
a)电力企业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测量数据至少包括:生产日报、指标统计结果、主
要耗能设备及系统的能源消耗、运行参数监控结果等,用于:
1)识别当前能源种类和来源:燃煤发电企业的燃煤、厂用电、生产用油及用水等,
主要通过采购获得及企业转换的电能;电网企业的电能、生产用油等,主要通
过采购获得;
2)评价过去和现在能源使用情况及能源消耗水平:电力企业正常生产期间应利用
运行日报、月报、年报的各种统计数据及分析结果,反映该时间段的能源使用
状况和能源消耗水平;电力企业在新建(扩、改)建项目时,应聘请有资质的
单位或专业人员对项目进行能源评审,对项目能源供应情况、项目建设方案中
能源使用、分析项目主要生产工艺、用能工艺、主要耗能设备的用能情况、项
目能源消耗和能效水平。

基于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分析,识别主要能源使用情况:
识别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和人员,并确定其现状:
输煤设施、制粉设备、锅炉、汽机、发电机、变压器等设施和设备;
锅炉燃烧系统、给水回热系统、电气线路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等;
能源采购贮存、能源转换、输送分配、使用与销售等过程;
为企业工作或代表企业工作的人员的节能意识和行为。

识别影响主要能源使用其他相关变量,如:气候与气温变化、发供电量需求、煤质变化等;确定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的能源绩效现状,包括:
当前负荷下的锅炉效率与设计值的比较;
制粉设备能源单耗;
汽轮机凝汽系统和加热系统的性能参数等;
发电机、变压器、厂用电系统的性能参数、运行方式;
输、变、配电系统的性能参数、运行方式等。

3)评估未来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

企业扩建、机组增容、技术改造后的能源需求变化。

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并进行排序,识别结果须记录:
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包括但不限于:
采用、推广行业最佳节能实践经验;
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设备,提高发供电设备能源使用效率;
充分利用余热、余压,提供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与本企业能源流有关的相关方协调、配合,改进能源绩效水平。

根据重要性和可实现程度进行排序,评价和排序时考虑下列因素:
影响能源绩效的程度;
与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
施工周期、安全及环境影响、技术成熟度、系统匹配等技术可行性;
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节能外的其他收益等经济合理性;
相关方的要求等。

能源评审报告:
企业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能源评审,当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发生显著变化时,应进行必要的能源评审,可将能源评审的过程及结果形成能源评审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