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第一视角与第三视角区别及优缺点
CAD制图视图角法

关于机械制图的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科普篇)使用第一角投影的国家有---- 中国德国法国前苏联使用第三角投影的国家有----- 美国英国日本GB和ISO标准一般用第一视角法,日本,台湾等习惯用第三角法。
第三角法俯视图放在主视图上,左视图放在主视图左边,依次类推,与第一角法刚好相反,所以一开始会不大习惯。
因为第三角法视图放的位置与第一角法不一样,特别是大图纸A1、A0,第三角法更合理一点。
国家标准GB/T14692-1993中规定,我国的机械图样“应按第一角画法布置六个基本视图,……必要时(如按合同规定等),才允许使用第三角画法”。
因此,除按合同规定外我国均采用第一角画法。
但在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中,常常会遇到第三角画法的图纸,下面对第三角画法作一简要介绍:我们曾在第四章中介绍过,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将空间分为八个分角,分别称为第Ⅰ角、第Ⅱ角、第Ⅲ角……,如下图所示。
第一角画法是将机件置于第Ⅰ角内,使机件处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即保持人→物→面的位置关系)而得到正投影的方法。
我们以前讨论的投影画法都是第一角画法。
第三角画法是将机件置于第Ⅲ角内,使投影面处于观察者与机件之间(即保持人→面→物的位置关系)而得到正投影的方法,如图所示。
从图可以看出,这种画法是把投影面假想成透明的来处理的。
顶视图是从机件的上方往下看所得的视图,把所得的视图就画在机件上方的投影面(水平面)上。
前视图是从机件的前方往后看所得的视图,把所得的视图就画在机件前方的投影面(正平面)上。
其余类推,见下图所示。
第一角画法与第三角画法的投影面展开方式及视图配置如下图所示。
仔细比较两种画法便可看出,虽然两组基本视图配制位置有所不同,但各组视图都表达了机件各个方向的结构和形状,每组视图间都存在着长、宽、高三个方向尺寸的内在联系和机件上各结构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关系。
这里将两种画法的投影规律总结如下:(1) 两种画法都保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
CAD第一视角与第三视角区别及优缺点(图示详解)

CAD第一视角与第三视角区别及优缺点(图示详解)第一视角与第三视角区别及优缺点(图示详解)第一角画法又称E(European)法,是欧洲人创造并广泛使用的。
第三角画法又称A(American)法,是美国人创造的并为西方广泛使用。
第一角法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定的首选表示法。
必要时(如按合同规定等)才允许使用第三角法。
采用第三角法时,必须在图样中画出第三角投影的识别符号。
我国使用第一角法。
欧洲各国盛行第一角法投影制,所以第一角法投影亦有「欧式投影制」之称呼。
例如德国(DIN)、瑞士(VSM)、法国(NF)、挪威(NS)、前苏联等国家使用之。
美国采用第三角投影制,故有「美式投影制」之称呼。
除美国(ANSI)外,尚盛行於美洲地区。
而中国台湾(CNS)、国际标准化机构(ISO)与日本 [JIS]则采第一角法及第三角两制并行。
在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中,常常会遇到第三角画法的图纸,下面对第三角画法作简要介绍: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将空间分为八个分角,分别为第Ⅰ角、第Ⅱ角、第Ⅲ角……,如下图所示。
第一角画法是将机件置于第Ⅰ角内,使机件处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即保持人→物→面的位置关系)而得到正投影的方法。
国内教学讨论的投影画法都是第一角画法。
第三角画法是将机件置于第Ⅲ角内,使投影面处于观察者与机件之间(即保持人→面→物的位置关系)而得到正投影的方法,如图所示。
从图可以看出,这种画法是把投影面假想成透明的来处理的。
顶视图是从机件的上方往下看所得的视图,把所得的视图就画在机件上方的投影面(水平面)上。
前视图是从机件的前方往后看所得的视图,把所得的视图就画在机件前方的投影面(正平面)上。
其余类推,见下图所示。
(a)第一视角(b)第三视角最后: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视图名称很多人容易搞混。
例如左视图。
因为第一视角是在工件的左侧看的,但是工件在右侧,放置的时候在主视图的右侧;而第三视角在左边看完直接就放在工件左侧了。
其它依次类推:第一视角:左视图放右边,右视图放左边,后视图放左边;··俯视图放下面,仰视图放上面,主视图在中间。
第一视角与第三视角的区别

第一视角与第三视角的区别机械制图时为了便于表达例题的几何形状及特点,常用轴测图作为三维的描述方法,用多面正投影图作为二维的描述方法。
国标规定《机械制图》将采用正投影方法绘制的物体投影图称为视图。
在我国,工程制图都采用第一角投影法(GB/T 14692-1993),产生视图的要素的关系是人一物一投影面。
第三角投影法,是将投影面(称为透明玻璃)置于观察者与机件之间,从投射的方向看是:人一>投影面(投影图)一>物。
国际标准(ISO)中规定,可以采用第一角投影法,也可以采用第三角投影法。
ISO标准的图形均采用第一角投影,但规定两种投影法是等效的。
为了区别两种方法,规定在标题栏中专设的格内用规定的识别符号表示。
参见GB/T 14692-1993中规定的识别符号。
采用第一视角投影的国家:中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法国等。
采用第三角投影的国家: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
物体在正面上的投影称为主视图,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俯视图,在侧面上的投影称为左视图。
主视图:从物体前面向后看,主要得到物体前面的形状,而后面的轮廓线不可见。
不可见的轮廓线应画成虚线。
俯视图:从物体上面向下看,主要得到物体上面的形状,而物体上表面以下被遮挡的轮廓线均不可见,应画成虚线。
左视图:从物体左面向右看,主要得到物体左面的形状,而物体左表面右方的轮廓线不可见,应画成虚线。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左、右、前、后四个方位,同时反映了其长度、宽度。
左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前、后四个方位,同时反映了其高度、宽度。
绘图审图的对视图的注意事项:1:在图纸上一定要先分清视角后再施工。
2:出图纸之前也要想清楚视角的摆放。
3:在出图纸当中,要注意每个国家所用的视角都不一样,这个要根据客户而定。
画法几何:第一视角与第三视角的区别

画法几何:第一视角与第三视角的区别
一、投影法
依据投影原理表示物体的形状,可将物体置于任何象限内,一般将物体置于第一限象而得到投影视图的方法
称为第一角投影法,因此同理可得第、三、四角投影法。
第二角投影法与第四角投影法所得视图重迭,制图与读图不易,所以不适用。
第一角法大部份使用于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瑞士等)
第三角法与我们观看物体位置的方向相同,因此美国、日本等国,使用此种投影法。
二、我们先来看一下三面投影体系:设立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平面,构成三面投影体系。
这三个平面将空间分为八个分角。
中国国家标准CNSB1001规定,第一角法与第三角法皆适用,但同一张图中,不得同时采用。
三、第一角法:
物体置放于第一象限时,得到的投影视图的方法,称之为第一视角。
展开视图如下:
主从关系:观察者→物体→投影面。
四、第三角法
四、第三角法。
第一视角法与第三视角法的区别

第一视角与第三视角的区别
1.1视角:
任何物体在空间中都有六个面,人观察物体的六个投影面时就产生了视角。
1.2两种视角的区别
第一视角法:人保持不动、物体围绕人转动。
主视图为固定视图,俯视图在主视图下边、左视图在主视图右边、右视图在主视图左边、仰视图在主视图上边;
第三视角法:物体保持不动,人围绕物体转动。
主视图为固定视图,俯视图在主视图上边、左视图在主视图左边、右视图在主视图右边、仰视图在主视图下边;
1.3 两种视角法常用区域:
使用第一视角法的国家有:德国、法国、前苏联、中国
使用第三视角法的国家有:英国、美国、日本。
第一视角与第三视角

要决:要决:俯视图:从上往下投影,在主视图下方;俯视图(顶视):从上往下看,在主视图上方
仰视图:从下往上投影,在主视图上方仰视图:从下往上看,在主视图下方
左视图:从左往右投影,在主视图右方右视图:从右往左看,在主视图右方
右视图:从右往左投影,在主视图左方左视图:从左往右看,在主视图左方
制 作:章晋礼审 批:章晋礼日期:2018-7-20第一视角第三视角
第一视角与第三视角区分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1.主视图(Front):从物体的正面(前面)观看,所得到的视图. 1.主视图(Front):从物体的正面(前面)观看,所得到的视图.
3.两个相对视图(如左右、俯仰、主后)旋转180度后外边沿可完全重合! 3.相对视图(如左右、俯仰、主后)旋转180度后外边沿可完全重合!
4.看得到的形状边沿用实线,看不到的用虚线(如相对视图的中间棱线)! 4.看得到的形状边沿用实线,看不到的用虚线(如相对视图的中间棱线)!
2.其它视图:人不动物动(物体转向人眼,视图皆为投影,视图位置与实物位置——投影方向——相反).
2.其它视图:人动物不动(人站在哪面看哪面,视图位置与实物位置相同).后视图:从后(反面)往前(正面)看,在右视图的左边或左视图的右边。
后视图:从后(反面)往前(正面)看,在左视图的左边或右视图的右边。
其它视图也完全相同,但与主视图的位
置正好相反(但后视图可能相同)!
主视图相同: 一般位于
图纸中央或X 与Y 轴交
点处!。
机械图纸使用第一角法和第三角法,它们有什么区别

机械图纸使用第一角法和第三角法,它们有什么区别
机械制图是工厂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
有些技术人员以前没有学过“机械制图”,在生产中凭着见得多了也能看懂加工图纸。
但是,也正是这种没有基础的感觉可能会造成错误,比如将加工部位弄反掉。
本文总结了机械制图的投影知识,供大家参考。
一、机械制图投影法
依据投影原理表示物体的形状,可将物体置于任何象限内,一般将物体置于第一限象而得到投影视图的方法称为第一角投影法,因此同理可得第二、三、四角投影法。
空间的四个象限
物体与四个象限
第二角投影法与第四角投影法所得视图重迭,制图与读图不易,所以不适用。
二、第一角与第三角法的区别
第一角法:物体置放于第一象限时,得到的投影视图的方法,称之。
主从关系:观察者→物体→投影面
第一角法 第三角法:物体置放于第三象限时,得到的投影视图的方法,称
之。
主从关系:观察者→投影面→物体
第三角法
第一角法:大部份使用于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瑞士等);
第三角法:与我们观看物体位置的方向相同,因此美国、日本等国,使用此种投影法;
中国国家标准CNSB1001规定,第一角法与第三角法皆适用,但同一张图中,不得同时采用。
机械图纸中一般要用如下图示注明所用投影法:。
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的区别

工程制图制图中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的区别唐小波(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重庆401320)世界各国的工程图样有两种体系,即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
中国、英国、德国和俄罗斯等国家采用的是第一角画法,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及中国港台地区则采用第三角画法。
虽然在国内默认采用第一角画法、上大学时老师也主要以第一角画法教学,但在实际的工作中难免会与第三角画法打交道。
例如在中日合资企业、中美合资企业里往往外资方会因拥有核心技术而比较强势,中方不得不去适应外资方而采用第三角画法制图;同样,国内的工厂给外资、港资、台资企业代工时,也需要能识别甲方提供的使用第三角画法的工程图样。
工程图样是工程师们交流的共同语言,它保障了产品设计、技术交流、生产和贸易等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这个全球分工协作的时代,中国工厂显然已成为世界的加工中心,作为一个合格工程技术人员,我们在掌握了第一角画法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第三角画法也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简要的为各位介绍下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以及两者的区别和特点。
一、投影法概念一个物体在光源的照射下,必定在地面或者墙上留下阴影,我们将其称为影子。
聪明的人们通过影子这个自然现象,经过科学的抽象提出了投影法的概念,它是绘制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
假设物体是透明的,光源的光线将物体的各个顶点和各条棱线投射到某一平面上,这些点和棱线的影子所构成的图形就称为投影。
这种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称为投影法。
构成投影体系的要素包括投影中心、物体、投射线、投影面、投影。
图1 投影原理二、投影法分类根据投射线间的相对位置,投影法共分为平行投影法和中心投影法两大类。
中心投影法是用一束由一点发出的投影线进行投影,如图1所示。
中心投影图的度量性较差,一般不反映物体的真实形状,而且投影的大小随投射中心、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由于它的图形逼真,直观性较强,因此它常用于建筑物的透视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角画法又称E(European)法,是欧洲人创造并广泛使用的。
第三角画法又称A(American)法,是美国人创造的并为西方广泛使用。
第一角法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定的首选表示法。
必要时(如按合同规定等)才允许使用第三角法。
采用第三角法时,必须在图样中画出第三角投影的识别符号。
我国使用第一角法。
欧洲各国盛行第一角法投影制,所以第一角法投影亦有「欧式投影制」之称呼。
例如德国(DIN)、瑞士(VSM)、法国(NF)、挪威(NS)、前苏联等国家使用之。
美国采用第三角投影制,故有「美式投影制」之称呼。
除美国(ANSI)外,尚盛行於美洲地区。
而中国台湾(CNS)、国际标准化机构(ISO)与日本 [JIS]则采第一角法及第三角两制并行。
在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中,常常会遇到第三角画法的图纸,下面对第三角画法作简要介绍:
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将空间分为八个分角,分别为第Ⅰ角、第Ⅱ角、第Ⅲ角……,如下图所示。
第一角画法是将机件置于第Ⅰ角内,使机件处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即保持人→物→面的位置关系)而得到正投影的方法。
国内教学讨论的投影画法都是第一角画法。
第三角画法是将机件置于第Ⅲ角内,使投影面处于观察者与机件之间(即保持人→面→物的位置关系)而得到正投影的方法,如图所示。
从图可以看出,这种画法是把投影面假想成透明的来处理的。
顶视图是从机件的上方往下看所得的视图,把所得的视图就画在机件上方的投影面(水平面)上。
前视图是从机件的前方往后看所得的视图,把所得的视图就画在机件前方的投影面(正平面)上。
其余类推,见下图所示。
第一角画法与第三角画法的投影面展开方式及视图配置如下图所示。
仔细比较两种画法便可看出,虽然两组基本视图配制位置有所不同,但各组视图都表达了机件各个方向的结构和形状,每组视图间都存在着长、宽、高三个方向尺寸的内在联系和机件上各结构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关系。
这里将两种画法的投影规律总结如下:
(1) 两种画法都遵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
(2) 两种画法的方位关系是:“上下、左右”的方位关系判断方法一样,比较简单,容易判断。
不同的是“前后”的方位关系判断,第一角画法,以“主视图”为准,除后视图以外的其它基本视图,远离主视图的一方为机件的前方,反之为机件的后方,简称“远离主视是前方”;第三角画法,以“前视图”为准,除后视图以外的其它基本视图,远离前视图的一方为机件的后方,反之为机件的前方,简称“远离主视是后方”。
可见两种画法的前后方位关系刚好相反。
(3) 根据前面两条规律,可得出两种画法的相互转化规律:主视图(或前视图)不动,将主视图(或前视图)周围上和下、左和右的视图对调位置(包括后视图),即可将一种画法转化成(或称翻译成)另一种画法。
第一视角画法:
第三视角画法:
另外,ISO国际标准中规定,应在标题栏附近画出所采用画法的识别符号。
第一角画法的识别符号为下图(a)所示,第三角画法的识别符号为下图(b)所示。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由于我国采用第一角画法,因此,当采用第一角画法时无须标出画法的识别符号。
当采用第三角画法时,必须在图样的标题栏附近画出第三角画法的识别符号(如下图(b)所示)。
(a)第一视角(b)第三视角
最后:
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视图名称很多人容易搞混。
例如左视图。
因为第一视角是在工件的左侧看的,但是工件在右侧,放置的时候在主视图的右侧;而第三视角在左边看完直接就放在工件左侧了。
其它依次类推:
第一视角:左视图放右边,右视图放左边,后视图放左边;··
俯视图放下面,仰视图放上面,主视图在中间。
第三视角:左视图放左边,右视图放右边,后视图放左边;
俯视图放上面,仰视图放下面,主视图在中间。
画图之后如何检验图纸是否缺少尺寸?
方法一、必须保证每个特征的长、宽、高三个数据都有。
如果是备注中已要求材料厚度时候,有些特征可以只用标注两个尺寸。
但,即便如此,仍建议把每个特征的长宽高三个尺寸全部标注;
方法二、把自己想象成加工工人,每个特征如何制作出来?先取材,整块材料的长宽高;然后是每个特征的长宽高。
那个特征只要缺少一个尺寸,这个特征就没有办法做出来。
第三视角较第一视角投影的优点:
(1)视图配置较好,便于识图
视图之间直接反映了视向,便于看图,便于作图。
左视图在左边,右视图在右边。
而第一角投影有时要采用“向视图”来弥补表达不清楚的部位。
(2)易于想象物体的空间形状
左视图和右视图向里,顶视图向下,这样易于想象物体的形状。
(3)便于绘制轴侧图
易于想象物体的空间形状,对绘制轴侧图时想象物体形状有直接帮助。
(4)有利于表达零件细节
相邻图就近配置,一般均不需另加标注,如图7。
(5)尺寸及其它标注相对集中。
另:一些主要国家图线宽度的比较(如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