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子结构制图

合集下载

基本裤装结构制图

基本裤装结构制图
(2)制图步骤
后片: ① 延长要辅助线 ② 落裆:从立裆深线下降1-1.5 ③ 大裆宽:H/10+1 ④ 裤中线:后裆直线向上量取与
前裆直线到裤中线相 等的距离△ ⑤ 后裆斜线:落裆线与后裆直线
的交点至后裆直线 与裤中线中点连线 ⑥ 后裆起翘:H/20-2.5 ⑦ 后臀宽:H/4+1 ⑧ 裤口宽:脚口线上裤中线左 右两边各量取 SB/2+1
(2)人体的基本构造
骨骼、肌肉和皮肤共同形成了人体的 外部特征。 骨骼
人体有206块骨头,它们是支撑人体 形状的支架由头骨、躯干骨(脊椎、 胸廓)、上肢骨、下肢骨大部分组成。 肌肉
人体有500余块肌肉,和服装制作相 关联的是运动关节、的骨骼肌,这些 肌肉的收缩决定着服装的运动量。 脂肪和皮肤
皮下的脂肪使外部体型产生变化, 从而也对服装的造型产生变化。






⑤ 前侧缝线和后侧缝线


⑥ 前裤摆线和后裤摆线 ⑦ 前挺缝线和后挺缝线
⑨ ⑤
⑨ ⑤
⑧ 臀围线
⑨ 髌骨线


基本裤装结构制图
制图基础知识——制图规则
① 图线清晰:同一图纸中同类图线的粗细应一致,虚线、点划线及双点划线线段长短和间隔应相等。 ② 结构准确 ③ 轮廓线流畅符合人体表面曲线 ④ 尺寸标注清楚合理:服装各部位和零部件的实际大小以图样上所标注的尺寸数值为准
股关节、膝关节: 根据穿着目的,选择适当的
活动范围。
臀大肌: 其形态决定裤子后部的贴合性
下肢内侧面肌群(半腱肌、半膜肌、 股薄肌)
连同腹股沟的状态以及股底点的位置 共同决定着横裆的围度
内腓肠肌、外腓肠肌: 与紧身裤的设计有关

裤子结构制图

裤子结构制图

裤子结构制图:1、前侧缝。

直线①为前侧缝线。

2、上平线。

垂直前侧缝直线①,就是前、后裤片的腰缝线。

3、下平线。

平行于上平线,就是前、后裤片的脚口线,②~③间距就是裤长一腰宽(3.5 cm)。

4、横裆线。

由上平线②向下量取上裆长一腰宽(3.5 cm)作平行于上平线②的直线。

5、臀围线。

由上平线向下量取2/3(上裆长一腰宽)作平行于上平线②的直线。

6、中裆线。

由臀围线⑤与下平线③的中点上移4 cm作平行于横裆线④的直线。

7、前臀线。

由前侧缝直线①向左量取1/4臀围一1 cm(前后臀差),作平行于前侧缝直线①的直线。

该线也称为前上裆直线。

8、前裆宽线。

亦称“前笼门大”,由前臀线⑦与横裆线④交点起沿横裆线④向左量取1/20臀围-1 cm取点,该间距为前小裆宽(前笼门大)。

9、前侧缝撇势。

由前侧缝直线①与横裆线④交点起沿横裆线向内量取0.6 cm为前侧缝撇势。

10、前烫迹线。

在前横裆宽l/2点作平行于前侧缝线①的直线。

11、前裤口宽。

取裤口尺寸一2 cm,以前烫迹线为中心两边均分取点。

12、前中裆宽。

由小裆宽与裤口内侧点作直线交⑥中裆线点,由该点向内量取0.5 cm取点,再以前烫迹线为中心两边均分取点。

13、后侧缝直线。

作平行于前侧缝直线①的直线⒀。

14、后臀宽线。

由后侧缝直线①,沿臀围线⑤向右量取1/4臀围+1 cm作后臀宽线。

15、后烫迹线。

由后侧缝直线①沿臀围线量取2/10臀围一1 cm取点,平行后侧缝线作直线。

16、后裆斜线及后翘。

在上平线③后裤烫迹线交点与后臀宽线中点取点,由该点交臀围线⑤该线为后裆斜线,延长至横裆线落下1 cm,由上平线延高2~2.5 cm为后翘高点。

17、后裆宽。

亦称“后笼门大”,由后裆缝线沿横裆线④向右量取1/10臀围+l cm为后裆宽(后笼门大)。

18、后裤口宽。

以裤烫迹线为中心,按前裤口尺寸两边各加2 cm,为后裤口宽。

19、后中裆宽。

以裤烫迹线为中心,按前裤中裆大尺寸两边各加2 cm,为后中裆宽。

裤子结构制图

裤子结构制图

1、前侧缝。

直线①为前侧缝线。

2、上平线。

垂直前侧缝直线①,是前、后裤片的腰缝线。

3、下平线。

平行于上平线,是前、后裤片的脚口线,②~③间距是裤长一腰宽(3.5 cm)。

4、横裆线。

由上平线②向下量取上裆长一腰宽(3.5 cm)作平行于上平线②的直线。

5、臀围线。

由上平线向下量取2/3(上裆长一腰宽)作平行于上平线②的直线。

6、中裆线。

由臀围线⑤与下平线③的中点上移4 cm作平行于横裆线④的直线。

7、前臀线。

由前侧缝直线①向左量取1/4臀围一1 cm(前后臀差),作平行于前侧缝直线①的直线。

该线也称为前上裆直线。

8、前裆宽线。

亦称“前笼门大”,由前臀线⑦与横裆线④交点起沿横裆线④向左量取1/20臀围-1 cm取点,该间距为前小裆宽(前笼门大)。

9、前侧缝撇势。

由前侧缝直线①与横裆线④交点起沿横裆线向内量取0.6 cm为前侧缝撇势。

10、前烫迹线。

在前横裆宽l/2点作平行于前侧缝线①的直线。

11、前裤口宽。

取裤口尺寸一2 cm,以前烫迹线为中心两边均分取点。

12、前中裆宽。

由小裆宽与裤口内侧点作直线交⑥中裆线点,由该点向内量取0.5 cm 取点,再以前烫迹线为中心两边均分取点。

13、后侧缝直线。

作平行于前侧缝直线①的直线⒀。

14、后臀宽线。

由后侧缝直线①,沿臀围线⑤向右量取1/4臀围+1 cm作后臀宽线。

15、后烫迹线。

由后侧缝直线①沿臀围线量取2/10臀围一1 cm取点,平行后侧缝线作直线。

16、后裆斜线及后翘。

在上平线③后裤烫迹线交点与后臀宽线中点取点,由该点交臀围线⑤该线为后裆斜线,延长至横裆线落下1 cm,由上平线延高2~2.5 cm为后翘高点。

17、后裆宽。

亦称“后笼门大”,由后裆缝线沿横裆线④向右量取1/10臀围+l cm为后裆宽(后笼门大)。

18、后裤口宽。

以裤烫迹线为中心,按前裤口尺寸两边各加2 cm,为后裤口宽。

19、后中裆宽。

以裤烫迹线为中心,按前裤中裆大尺寸两边各加2 cm,为后中裆宽。

裤子结构制图

裤子结构制图

裤子结构制图:之阳早格格创做1、前侧缝.曲线①为前侧缝线.2、上仄线.笔曲前侧缝曲线①,是前、后裤片的腰缝线.3、下仄线.仄止于上仄线,是前、后裤片的足心线,②~③间距是裤少一腰宽(3.5 cm).4、横裆线.由上仄线②背下量与上裆少一腰宽(3.5 cm)做仄止于上仄线②的曲线.5、臀围线.由上仄线背下量与2/3(上裆少一腰宽)做仄止于上仄线②的曲线.6、中裆线.由臀围线⑤与下仄线③的中面上移4 cm做仄止于横裆线④的曲线.7、前臀线.由前侧缝曲线①背左量与1/4臀围一1 cm(前后臀好),做仄止于前侧缝曲线①的曲线.该线也称为前上裆曲线.8、前裆宽线.亦称“前笼门大”,由前臀线⑦与横裆线④接面起沿横裆线④背左量与1/20臀围-1 cm与面,该间距为前小裆宽(前笼门大).9、前侧缝撇势.由前侧缝曲线①与横裆线④接面起沿横裆线背内量与0.6 cm为前侧缝撇势.10、前烫迹线.正在前横裆宽l/2面做仄止于前侧缝线①的曲线.11、前裤心宽.与裤心尺寸一2 cm,往日烫迹线为核心二边均分与面.12、前中裆宽.由小裆宽与裤心内侧面做曲线接⑥中裆线面,由该面背内量与0.5 cm与面,再往日烫迹线为核心二边均分与面.13、后侧缝曲线.做仄止于前侧缝曲线①的曲线⒀.14、后臀宽线.由后侧缝曲线①,沿臀围线⑤背左量与1/4臀围+1 cm做后臀宽线.15、后烫迹线.由后侧缝曲线①沿臀围线量与2/10臀围一1 cm 与面,仄止后侧缝线做曲线.16、后裆斜线及后翘.正在上仄线③后裤烫迹线接面与后臀宽线中面与面,由该面接臀围线⑤该线为后裆斜线,延少至横裆线降下1 cm,由上仄线延下2~2.5 cm为后翘下面.17、后裆宽.亦称“后笼门大”,由后裆缝线沿横裆线④背左量与1/10臀围+l cm为后裆宽(后笼门大).18、后裤心宽.以裤烫迹线为核心,按前裤心尺寸二边各加 2 cm,为后裤心宽.19、后中裆宽.以裤烫迹线为核心,按前裤中裆大尺寸二边各加2 cm,为后中裆宽.裤子结构制图裤前、后裤片表面线制图:①前腰缝线及裥褶位.按前提线结构图,由前臀宽线沿上仄线背左撇进0.5 cm定面,由该面沿上仄线背左再量与1/4腰围一1 cm+5 cm(褶裥)为前腰心线面.由该面起画弧线至臀围线与前侧缝线接面处,为袋心斜线.第一褶裥位由前烫迹线与上仄线接面起背左量与2.5 cm为褶裥大,第二褶裥位,沿上仄线与裤烫迹线至腰心线中面定褶裥位,褶裥大(2.5 cm),褶裥为锥形,距离臀围线上3 cm止.②前上裆与前裆弧线(前笼门弧线).把前上裆少分成三仄分,上部(依据人体背表形态)由腰心撇势面画至上裆少1/3处.下部由臀围线与前小裆宽面做一辅帮曲线,与角分线2/3定面,过该面画逆小裆弧线.③前下裆弧线.由横裆面背中裆面以微凸势连线,再以裤心宽面连成曲线.④前侧缝线.由侧缝与臀围背中裆面以微凸势连线,再以裤心宽面连成曲线.⑤前裤心线.以裤心核心凸进0.5 cm安排,使裤心呈前短后少的微合线.⑥斜抽袋.上端距腰缝线3 cm,袋心大普遍为15~15.5 cm,袋心斜角启心约定45°.⑦后腰缝线及省讲.由后翘下面进与仄线做斜线,少为1/4腰围+1 cm+4 cm(省大)为后腰心大,把后腰心大分成三仄分,定出二省讲位子,普遍二省各大2 cm,后缝一边省少11 cm,前省少9 cm,画成锥型.⑧后大裆直弧线.由后裆缝面与后大裆宽面做一斜曲线,并做笔曲线,把该线分成三仄分,过1/3面画逆后大裆直弧线(后笼门线).⑨后下裆弧线.先对接后大裆宽、中裆面做辅帮曲线,该线段中部凸进1 cm,逆势画逆凸弧线至裤心内侧(弧度大于前裤片).⑩后侧缝线.用光润的弧线逆次对接后腰心宽中侧面,臀宽中侧面,中裆中侧面,裤心中侧面.中裆中侧面,与裤心中侧面基原成曲线.(11)裤心线.以来裤心中线凸0.5 cm划逆,使裤心呈后少前短的微合线.裤前、后裤片表面线制图裤子整部件百般裤子款型中裆变更图●裤子的制型变更主要表示为臀、裆、中裆、裤心的变更上●普遍道裤心越肥小,中裆越需与膝围符合,裤心越肥大,则中裆越需上移.●(1)锥型裤.中裆位=臀围线至裤心线1/2处.●(2)喇叭裤.中裆位=(裤少一腰宽)/2处.●(3)曲筒裤.中裆位=(裤少一腰宽)/2.●(4)西式裤.中裆位=臀围线至裤心线少l/2进与移4 cm.●紧裤心需按所丈量的足围尺寸画制男西拆裤:格局与规格证明:男西裤腰心拆腰头,腰头上有七根裤戴袢.前裆门襟启心拆推链,安排前片各设一个褶裥,后片腰心各支二个省,后片臀围上部设二省战安排各设一个嵌线心袋,前片侧缝斜插袋.里料采用范畴较广,四季均可衣着.规格安排号型:170/74A 男西裤废品规格单位:cm裤少:身下 +10cm)~(0.6h+2cm)即95~104cm腰围:加紧量0~2cm即74+2=76臀围:较宽紧:加紧量12~18cm,90+16=106cm上裆:裤少/10+臀围/10+8~9或者臀围/4+3~4即29~30cm或者裤心:裤足心=(0.2H-3cm)~(0.2H+5cm)即男西裤与前提图制图要领的分歧面A、男裤前片为斜插袋.B、男裤后片树立安排二个嵌线袋,袋位距离后腰心线7~8 cm,距离后侧缝线4 cm,(袋心大=1/10臀围+4 cm),后腰省按袋心二边各进2 cm,树立省位,二省各大2 cm.男西拆裤。

女西裤结构制图

女西裤结构制图

(3)制图:
1.画矩形abcd:ab=H/2+1.5H/10(总档宽) ac=裤长-腰头
2.立档深、上档长(CRL): 25cm 3.臀围线(HL): 2立档深/3 4.中档线(膝围线):
臀围线到脚口线中点,往臀围线上升 4CM 5.前臀宽:H/4-1 6.后臀宽:H/4+1
7.小/前档宽:0.4H/10 8.大/后档宽:1.1H/10 9.前中线(前烫迹线):
向侧缝处1cm弧线连接前侧缝腰围点前烫迹线到侧缝处07点平均2等分前烫迹线处做褶宽前烫迹线处做褶宽2cm褶长354cm
裤装原型结构制图
一 裤子的分类
制图步骤:
(1) 制图尺寸:单位:cm
规格表:160/68A
号型
裤长 腰围 臀围
160/68A 98 70 94
脚口宽 腰头 SB
20
3
(2) 制图比例:1:5
பைடு நூலகம்
侧缝线(前立档深)点向后片进 1cm,与前档宽点的中点做垂线 10.后中线(后烫迹线):
侧缝线(后立档深)点向前片进 1cm,与后档宽点的中点做垂线 11.前脚口宽:
前中线(前烫迹线)左右各SB/2-1
12.前中档宽(膝围宽):前脚口宽+1 13.前侧缝腰围点: b点向a点1cm,向上0.7cm。
14.前门襟点:向侧缝处1cm,弧线连接前侧缝 腰围点,前烫迹线到侧缝处0.7点平均2等分, 前烫迹线处做褶宽2cm,褶长3.5-4cm; 等份处做省宽2cm,省长11cm
15.完善前侧缝弧线: 前腰围点-HL-上档长-中档线-脚口线
16.后脚口宽: 后中线(后烫迹线)左右各SB/2+1
17.后中档宽(后膝围宽):后脚口宽+1 18.后上档深往右1cm

女西裤结构制图

女西裤结构制图
前中线(前烫迹线)左右各SB/2-1
12.前中档宽(膝围宽):前脚口宽+1 13.前侧缝腰围点: b点向a点1cm,向上0.7cm。
14.前门襟点:向侧缝处1cm,弧线连接前侧缝 腰围点,前烫迹线到侧缝处0.7点平均2等分, 前烫迹线处做褶宽2cm,褶长3.5-4cm; 等份处做省宽2cm,省长11cm
15.完善前侧缝弧线: 前腰围点-HL-上档长-中档线-脚口线
16.后脚口宽: 后中线(后烫迹线)左右各SB/2+1
17.后中档宽(后膝围宽):后脚口宽+1 18.后上档深往右1cm
臀围线到脚口线中点,往臀围线上升 4CM 5.前臀宽:H/4-1 6.后臀宽:H/4+1
7.小/前档宽:0.4H/10 8.大/后档宽:1.1H/10 9.前中线(前烫迹线):
侧缝线(前立档深)点向后片进 1cm,与前档宽点的中点做垂线 10.后中线(后烫迹线):
侧缝线(后立档深)点向前片进 1cm,与后档宽点的中点做垂线 11.前脚口宽:
裤装原型结构制图
一 裤子的分类ຫໍສະໝຸດ 制图步骤:(1) 制图尺寸:单位:cm
规格表:160/68A
号型
裤长 腰围 臀围
160/68A 98 70 94
脚口宽 腰头 SB
20
3
(2) 制图比例:1:5
(3)制图:
1.画矩形abcd:ab=H/2+1.5H/10(总档宽) ac=裤长-腰头
2.立档深、上档长(CRL): 25cm 3.臀围线(HL): 2立档深/3 4.中档线(膝围线):

裤装结构制图

裤装结构制图

裤装结构制图裤装结构设计下装结构种类直身裙(H=H*+4,6cm) 高腰裙装上 A型裙(H=H*+6,12cm) 连腰变基本裆波浪裙(H=H*+,12cm) 低腰化结构裙裤 H 分割结裤装贴体裤 (H=H*+?6cm) 垂褶构较贴体裤 (H=H*+6,12cm) 波浪较宽松裤(H=H*+12,18cm)宽松裤 (H=H*+,18cm)第一节、裤装原型一、裤装的控制部位及规格确定裤装的放松量是指在净体腰围和臀围的基础上所加的宽裕量。

服装放松量主要有三个作用:第一是为了满足人体活动的需要;第二是为了容纳内衣层次的增加;第三是为了表现服装的形态效果。

在量体中,虽然量体的准确与否是十分关键的,但放松量的确定也是至关重要的。

放松量的合理加放一般很不容易把握,这是因为放松量不仅受到人体活动的影响,还受到款式、品种、年龄、性别、体型、爱好、面料等因素的影响。

应对上述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来确定放松量。

因此,我们应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放松量。

表4—1提供了裤装放松量的参考数值:裤装的放松量cm0,1有时为负贴体 1,2 5,8 3,6 值较贴体 2,3 1,2 8,14 6,12若脚口处抽摺,应宽松 14以上 12以上加2,3CM注意事项若内穿一条羊毛裤或尼龙裤,须另加1.5,2;一条绒线裤或毛裤,另加3,4。

图中,贴体是指某部位的放松量处于最小范围内所呈现的穿着效果,如牛子裤、健美裤等;较贴体是指某部位的放松量处于合体适中范围内所呈现的穿着效果,如直筒裤、西式短裤、西裤等;宽松是指某部位的放松量处于较大或很大范围内所呈现的穿着效果,如萝卜裤、太子裤、灯笼裤等。

二、裤装原型裤装原型是所有裤装结构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裤装裁剪结构图。

它高度概括了裤子结构的最主要特征,使之成为不受男、女性别差异、成人、儿童大小差别及季节、内外穿着差异等因素限制的通用裤原型。

此外,它的裁剪结构有很简单,既没有繁杂的比例分配,又没有过多的步骤和线条,任何多变的四季裤子都能从中变化而来。

男西裤结构制图ppt课件

男西裤结构制图ppt课件
13、腰头 14、串袋袢7
2021/6/16
18
二、常规裤装结构设计——男西裤
(五)制图要领与说明 1、男西裤基本直裆长如何 确定?
2021/6/16
19
二、常规裤装结构设计——男西裤
(六)男裤款式变化要点 1、廓形设计变化
2021/6/16
20
二、常规裤装结构设计——男西裤
(六)男裤款式变化要点 2、口袋设计变化
裤侧袋 裤后袋
2021/6/16
21

二、常规裤装结构设计——男西裤
(六)男裤款式变化要点
3、裤腰褶设计:前裤腰褶裥根据腰臀差数设双褶、单褶和无褶 三种形式; 4、裤长设计:长裤、九分裤、七分裤、短裤 5、裤脚口边设计:
2021/6/16
22
(七)作业5
男西裤 1:1 结构制图
要求: 1、布局完整、美观,包括:标题、款式图正背面、结构图、制 图规格表; 2、制图准确误差小; 3、结构线(包括外轮廓以及省线等)需要加粗,与基础线的粗 细加以区别; 4、曲线要画圆顺; 5、进行完整的尺寸标注。
档缝20弧21/线6/16、后侧缝弧线、后脚口弧线);
15
四、零部件结构制图:
2021/6/16
16
二、常规裤装结构设计——男西裤零部件制图
四、零部件结构制图: 7、斜插袋袋布 8、前裆垫布
2021/6/16
17
二、常规裤装结构设计——男西裤零部件制图
9、斜插袋袋垫 布、里襟 10、门襟 11、后袋垫布 12、后袋布
5
西装三件套
2021/6/16
6
西装三件套
2021/6/16
7
3、背带裤
2021/6/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裤子结构制图:
1、前侧缝。

直线①为前侧缝线。

2、上平线。

垂直前侧缝直线①,是前、后裤片的腰缝线。

3、下平线。

平行于上平线,是前、后裤片的脚口线,②~③间距是裤长一腰宽(3.5 cm)。

4、横裆线。

由上平线②向下量取上裆长一腰宽(3.5 cm)作平行于上平线②的直线。

5、臀围线。

由上平线向下量取2/3(上裆长一腰宽)作平行于上平线②的直线。

6、中裆线。

由臀围线⑤与下平线③的中点上移4 cm作平行于横裆线④的直线。

7、前臀线。

由前侧缝直线①向左量取1/4臀围一1 cm(前后臀差),作平行于前侧缝直线①的直线。

该线也称为前上裆直线。

8、前裆宽线。

亦称“前笼门大”,由前臀线⑦与横裆线④交点起沿横裆线④向左量取1/20臀围-1 cm取点,该间距为前小裆宽(前笼门大)。

9、前侧缝撇势。

由前侧缝直线①与横裆线④交点起沿横裆线向内量取0.6 cm为前侧缝撇势。

10、前烫迹线。

在前横裆宽l/2点作平行于前侧缝线①的直线。

11、前裤口宽。

取裤口尺寸一2 cm,以前烫迹线为中心两边均分取点。

12、前中裆宽。

由小裆宽与裤口内侧点作直线交⑥中裆线点,由该点向内量取0.5 cm 取点,再以前烫迹线为中心两边均分取点。

13、后侧缝直线。

作平行于前侧缝直线①的直线⒀。

14、后臀宽线。

由后侧缝直线①,沿臀围线⑤向右量取1/4臀围+1 cm作后臀宽线。

15、后烫迹线。

由后侧缝直线①沿臀围线量取2/10臀围一1 cm取点,平行后侧缝线作直线。

16、后裆斜线及后翘。

在上平线③后裤烫迹线交点与后臀宽线中点取点,由该点交臀围线⑤该线为后裆斜线,延长至横裆线落下1 cm,由上平线延高2~2.5 cm为后翘高点。

17、后裆宽。

亦称“后笼门大”,由后裆缝线沿横裆线④向右量取1/10臀围+l cm 为后裆宽(后笼门大)。

18、后裤口宽。

以裤烫迹线为中心,按前裤口尺寸两边各加2 cm,为后裤口宽。

19、后中裆宽。

以裤烫迹线为中心,按前裤中裆大尺寸两边各加2 cm,为后中裆宽。

裤子结构制图
①前腰缝线及裥褶位。

按基础线结构图,由前臀宽线沿上平线向右撇进0.5 cm定点,由该点沿上平线向右再量取1/4腰围一1 cm+5 cm(褶裥)为前腰口线点。

由该点起画弧线至臀围线与前侧缝线交点处,为袋口斜线。

第一褶裥位由前烫迹线与上平线交点起向左量取2.5 cm为褶裥大,第二褶裥位,沿上平线取裤烫迹线至腰口线中点定褶裥位,褶裥大(2.5 cm),褶裥为锥形,距离臀围线上3 cm止。

②前上裆与前裆弧线(前笼门弧线)。

把前上裆长分成三等分,上部(依据人体腹表形态)由腰口撇势点画至上裆长1/3处。

下部由臀围线与前小裆宽点作一辅助直线,取角分线2/3定点,过该点画顺小裆弧线。

③前下裆弧线。

由横裆点向中裆点以微凹势连线,再以裤口宽点连成直线。

④前侧缝线。

由侧缝与臀围向中裆点以微凹势连线,再以裤口宽点连成直线。

⑤前裤口线。

以裤口中心凹进0.5 cm左右,使裤口呈前短后长的微折线。

⑥斜抽袋。

上端距腰缝线3 cm,袋口大一般为15~15.5 cm,袋口斜角封口约
定45°。

⑦后腰缝线及省道。

由后翘高点向上平线作斜线,长为1/4腰围+1 cm+4 cm(省大)为后腰口大,把后腰口大分成三等分,定出两省道位置,一般两省各大2 cm,后缝一边省长11 cm,前省长9 cm,画成锥型。

⑧后大裆弯弧线。

由后裆缝点与后大裆宽点作一斜直线,并作垂直线,把该线分成三等分,过1/3点画顺后大裆弯弧线(后笼门线)。

⑨后下裆弧线。

先连接后大裆宽、中裆点作辅助直线,该线段中部凹进1 cm,顺势画顺凹弧线至裤口内侧(弧度大于前裤片)。

⑩后侧缝线。

用光滑的弧线顺次连接后腰口宽外侧点,臀宽外侧点,中裆外侧点,裤口外侧点。

中裆外侧点,与裤口外侧点基本成直线。

(11)裤口线。

以后裤口中线凸0.5 cm划顺,使裤口呈后长前短的微折线。

裤子零部件
各种裤子款型中裆变化图
裤子的造型变化主要表现为臀、裆、中裆、裤口的变化上
一般说裤口越瘦小,中裆越需与膝围吻合,裤口越肥大,则中裆越需上移。

(1)锥型裤。

中裆位=臀围线至裤口线1/2处。

(2)喇叭裤。

中裆位=(裤长一腰宽)/2处。

(3)直筒裤。

中裆位=(裤长一腰宽)/2。

(4)西式裤。

中裆位=臀围线至裤口线长l/2向上移4 cm。

紧裤口需按所测量的脚围尺寸绘制
男西装裤:
款式与规格说明:男西裤腰口装腰头,腰头上有七根裤带袢。

前裆门襟开口装拉链,左右前片各设一个褶裥,后片腰口各收两个省,后片臀围上部设两省和左右各设一个嵌线口袋,前片侧缝斜插袋。

面料选用范围较广,四季均可穿着。

规格设计
腰围:加松量0~2cm即74+2=76
臀围:较宽松:加松量12~18cm,90+16=106cm
上裆:裤长/10+臀围/10+8~9或臀围/4+3~4即29~30cm或~
裤口:裤脚口=~+5cm)即~
男西裤与基础图制图方法的不同点
A、男裤前片为斜插袋。

B、男裤后片设置左右两个嵌线袋,袋位距离后腰口线7~8 cm,距离后侧缝线4 cm,(袋口大=1/10臀围+4 cm),后腰省按袋口两边各进2 cm,设置省位,两省各大2 cm。

男西装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