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叶

合集下载

水稻外形描述

水稻外形描述

水稻外形描述
水稻是一种常见的谷物,通常生长在水田中。

其外形特征如下:
1. 茎:水稻的茎通常呈圆形或略带三角形,高度在几十厘米至一米之间,节间有明显的环状节纹,底部生有不定根。

2. 叶:水稻的叶子由叶鞘和叶片组成。

叶鞘紧密抱茎,底部有白色的叶舌;叶片狭长,呈剑形或披针形,具有明显的平行叶脉。

3. 花:水稻的花通常为圆锥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

每个小穗中包含一个颖片和两朵小花,小花有较短的花梗和两片细长的外稃,顶端有芒。

4. 果实:水稻的果实是颖果,形状略似长圆形,长约5毫米,宽约3毫米。

果实表面光滑或有少量瘤状突起,颜色从黄色到棕色不等。

5. 种子:水稻的种子实际上是颖果中的胚乳和胚芽。

每个颖果中包含数粒种子,种子呈扁平或椭圆形的片状结构,颜色从淡黄色到棕色不等。

总的来说,水稻的外形特征包括圆形或略带三角形的茎、狭长的剑形或披针形叶片、圆锥花序、颖果和种子等。

水稻生物学特性—水稻的叶

水稻生物学特性—水稻的叶

分蘖的产生
水稻叶蘖同伸关系
2 主茎第二叶 1 0 A
主茎
分蘖的产生
水稻叶蘖同伸关系
3 主茎第三叶 2 1 0 A
主茎
分蘖的产生
水稻叶蘖同伸关系
4 主茎第四叶 3 2
1 0
一级分蘖
A
主茎
1
分蘖第一叶
分蘖的产生
水稻叶蘖同伸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分蘖第一叶
一级分蘖
5 主茎第五叶 4 3 2 1 0
A
主茎
2
分蘖第二叶
1
分蘖的产生
水稻叶蘖同伸关系
分蘖第二叶
2 1
主茎第六叶
分蘖第一叶
6
1
5
4
3
2
一级分蘖
1
0
A
主茎
分蘖第三叶
3 2 1
分蘖的产生
水稻叶蘖同伸关系
分蘖第三叶
3 2 1
分蘖第一叶 主茎第七叶
17

6
级 分
5

4
3
2
1
0
A
主茎
分蘖第二叶 分蘖第一叶 分蘖第四叶
2 14
1
3
2
1
二级分蘖
分蘖的产生
水稻叶蘖同伸关系
浅绿
中等
深绿
倒二叶的叶片茸毛密度分无、极疏、疏、疏到中等、中等、中等到密、密、密到极密 和极密九级,是区分不同品种的特征之一。


中等

极密
剑叶的姿态分直 立、直立到半直 立、半直立、半 直立到平展、平 展、平展到下弯 和下弯七种,是 区分不同品种的 特征之一。
直立

以水稻为例简要叙述禾本科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

以水稻为例简要叙述禾本科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

以水稻为例简要叙述禾本科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水稻稻叶在幼年时,跟杂草非常相似,一样具有长扁型的外观,农户多依赖稻叶特殊的叶耳与叶舌来区分。

叶耳就是稻叶叶环的两端长出耳状之物,叶舌则是稻叶叶环内长出的薄膜。

稻叶的叶脉是平行的,中央有很明显的中脉,呈绿色,在中肋,边缘或尖端有时也会有紫色色素。

水稻的叶片分为鞘叶(芽鞘)、不完全叶和完全叶三种。

鞘叶即芽鞘,在发芽时最先出现,白色,无主脉。

有保护幼苗出土的作用,特别是在旱播情况下。

不完全叶是从芽鞘中长出的第一片绿叶,一般只有叶鞘而没有叶片。

在计算主茎叶片数时通常不计入。

一片完全叶由叶鞘、叶片(又称叶身)、叶枕(又称叶环)、叶耳和叶舌等部分组成。

叶鞘抱茎,有保护分蘖芽、幼叶、嫩茎、幼穗和增强茎秆强度,输导养分和氧气、支持植株的作用。

同时,叶鞘又是重要的储藏器官之一,叶鞘内同化物质的蓄积情况与灌浆结实和抗倒伏能力有很大关系。

叶片着生在叶鞘上端,是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制造养分的主要器官。

叶鞘和叶片连接处称为叶枕。

叶枕内侧有从叶鞘内表皮上伸长的膜片,称为叶舌。

叶舌的作用主要是封闭茎秆和叶鞘间的缝隙,保护茎的幼嫩部分不失水,同时防止雨水等顺着叶面流下而聚集于叶鞘和茎秆之间。

在叶枕两侧有从叶片基部生出的钩状小片,称为叶耳,也有防止雨水流入叶鞘的作用。

不完全叶和完全叶都称为真叶,而国内习惯上都把第一片完全叶称为主茎第一叶,以后则顺次类推。

真叶是水稻的主要光合器官和贮藏器官。

在栽培中,叶片的长短、大小和数量对产量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叶片、叶鞘、叶枕、叶耳、叶舌以及芽鞘常有绿、红、紫等不同颜色,是识别品种的重要特征。

水稻的叶ppt课件

水稻的叶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水稻的叶
2.主茎总叶数
我国栽培稻的主茎总叶数大多在11~19叶之间。主茎 的叶数与茎节数一致,与品种生育期有直接关系。
生育期95~125天的早熟品种,主茎叶数为9~13片; 生育期130~155天的中熟食品,约有14~15片; 生育期160天以上的晚熟品种,主茎叶数为16片以上, 最多有19片叶品种。 同一品种在不同的栽培条件下,主茎叶数有增有减。 生育期延长,出叶数增加;生育期缩短,出叶数缩短。
参考答案点击按钮
整理版课件
水稻的叶
一、填空题
3.水稻的发根和出叶相差 3个节位,即N叶抽出, N节-发3根。
4.按出叶间隔,水稻叶片的出生有两个转折点,第一转换点
在 三叶,期标志幼苗已至离乳期;第二转换点在
拔,节标期志稻株
进入或即将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参考答案点击按钮
整理版课叶
1.了解水稻叶片的分类、主茎总叶数 ; 2.掌握水稻叶片的发生规律和功能。
整理版课件
水稻的叶
一、叶的生长
1.叶的分类
水稻的叶可分为:芽鞘、不 完全叶、完全叶三种。
(1)芽鞘:发芽时最先出 现的是无色薄膜状的芽鞘,芽 鞘是叶的变形,无叶绿素。
(2)不完全叶:从芽鞘中 长出的第一片绿叶,只有叶鞘, 无叶片,有叶绿素。
在水稻叶片与叶鞘交界处有一白色的带状部分称为 C 。 A.叶耳 B.叶舌 C.叶枕 D.叶鞘
参考答案点击按钮
整理版课件
水稻的叶
二、简答题
水稻叶片分成哪三组,各有啥功能?
答:水稻叶片可分成近根叶、过渡叶、茎生叶三组。
近根叶的直接作用是提供分蘖、发根以及基部节间组织分化等 所需的有机养分,其后效应是为壮秆大穗形成奠定物质基础。

识别水稻叶龄最简单的七种方法!

识别水稻叶龄最简单的七种方法!

识别⽔稻叶龄最简单的七种⽅法!⽔稻叶龄就是⽔稻的叶⽚数。

⼀个⽔稻品种,其主茎叶⽚数是基本固定的。

⽔稻主茎上的每⼀⽚叶就是⼀个叶龄。

在⽔稻苗床上,⽔稻苗的叶龄⽐较好识别,因为只有3~5个叶龄,把稻苗拔出来就能看见。

⽽在⽔稻本⽥⾥,特别是⽔稻进⼊分蘖盛期后,很难从⽔稻的⼀丛叶⽚中把所要找的叶⽚识别出来。

但是,只要掌握⽅法,也能够准确的识别出⽔稻各时期的叶龄。

学习和识别叶龄,在⽥间可以能够准确地辩别⽔稻叶⽚的叶龄。

根据叶龄发⽣的时期和型态,确定和指导⽔稻⽣产⼯作,有着重要的意义!1、点叶龄⽔稻点叶龄是最简单的叶龄识别⽅法。

在⽔稻移栽前,可先在苗床上,在⽔稻的第三⽚叶上,⽤红油⼦点⼀个红点。

在⽔稻移栽时,把⼏株第三叶点红点的稻苗,同时单株栽到本⽥便于观察的地⽅。

以后在⽥间,第5叶、7叶、9叶上各点⼀个红点。

11⽚叶品种⽔稻,总共就点这4⽚叶,就可以了。

第10叶和第11叶,可以⽤倒数叶龄法识别。

2、种⾕指向法⽔稻苗期,可以⼩⼼地把稻苗连根拔起,要求带有种⾕,有种⾕的⼀侧是单数叶,另⼀侧是双数叶。

⽔稻出苗时,先拱⼟出来的⽩芽籽是芽鞘,它没有叶绿素,是⽩⾊的。

芽鞘上⾯是不完全叶,是绿⾊的,只有叶鞘没有叶⽚。

在不完全叶上⾯再长出的叶⼦,有叶鞘也有叶⽚,是完全叶,是第⼀⽚真叶。

第⼀⽚真叶⽣长在有种⾕这⼀侧。

第1、3、5叶都长在有种⾕这⼀侧,第2、4、6叶都长在另⼀测。

根据⽔稻苗的这⼀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稻苗期叶⽚叶龄。

3、量叶长确定叶龄⼀个品种的⽔稻,每⼀叶⽚长度都是基本固定的。

⼀般11⽚叶元粒品种⽔稻,第1叶长2公分左右。

第2叶长5公分左右。

第3叶长8公分左右。

第4叶长11公分左右。

第5叶长16公分左右。

第6叶长21公分左右。

第7叶长26公分左右。

第8叶长31公分左右。

第9叶长36公分左右。

第10叶长31公分左右。

第11叶长25公分左右。

⽔稻苗移栽到本⽥后,在6叶前,⽤叶长鉴别叶龄最⽅便,其它叶龄也可根据叶⽚长度确定⽔稻的叶龄。

水稻叶尖发黄干枯是什么原因,如何防治

水稻叶尖发黄干枯是什么原因,如何防治

水稻叶尖发黄干枯是什么原因,如何防治水稻叶尖发黄干枯可能是水稻叶尖枯病。

防治方法:1、播种前,使用50%多菌灵250-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50-500倍液浸种24-48小时。

2、水稻孕穗至抽穗扬花期,发现中心病株时,每亩地使用60-75g的40%禾枯灵可湿性粉剂或40ml的40%多菌灵胶悬剂兑水60kg稀释喷雾。

一、水稻叶尖发黄干枯是什么原因水稻叶尖发黄干枯有可能是水稻叶尖枯病。

1、发生时间水稻叶尖枯病大多发生在水稻拔节期至孕穗期,抽穗期时,病情迅速扩展,至灌浆后期时,病情逐渐趋于稳定。

2、症状水稻叶尖枯病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通常从叶尖或叶片边缘开始,然后沿着叶片边缘或中部往下扩展,形成长条形斑。

初期,病斑为墨绿色,然后逐渐变为黄褐色,最后变成枯白色。

病部与正常部位交界处十分明显,通常有一褐色条纹,有时呈波纹状。

病部薄而脆,容易纵裂破碎,叶尖容易破裂成麻丝状,严重时可致叶片枯死。

二、水稻叶尖发黄干枯如何防治1、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比如扬稻3号,扬稻4号,南农3005,兴籼1号等(粳稻比籼稻更加抗病)。

2、施加足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和硅肥,避免偏施氮肥。

尤其是缺乏硅元素的土壤,每亩地使用7kg硅酸盐粉剂或者是15kg水玻璃作为基肥,或者是在分蘖末期的时候,喷施1%水玻璃溶液。

3、分蘖后期时,适度晒田,生长后期时,田间保持“干干湿湿”的状态。

4、合理调整种植密度,防止田间植株过密,影响到田间通风透光性。

5、在播种之前,使用50%多菌灵250-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50-500倍液浸种24-48小时左右,或者是使用40%禾枯灵可湿性超微粉250倍液浸种24小时左右。

6、在水稻孕穗至抽穗扬花期期间,一旦发现中心病株,每亩地使用60-75g的40%禾枯灵可湿性粉剂或者是40ml的40%多菌灵胶悬剂兑水60kg稀释喷雾。

水稻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水稻适合在哪些地区种植

水稻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水稻适合在哪些地区种植

水稻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水稻适合在哪些地区种植水稻叶为线状披针形。

1、鞘叶:即芽鞘,白色,可保护幼苗出土。

2、不完全叶:即芽鞘之中抽出的第一片绿叶,只有叶鞘,没有叶片。

3、完全叶:由叶鞘和叶片组成,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0cm,宽1cm,是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叶鞘抱茎,可保护分蘖芽、幼叶、嫩茎、幼穗,增强茎秆强度。

一、水稻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水稻叶片为线状披针形。

1、水稻叶一共分为三种,分别为鞘叶、不完全叶、完全叶。

2、鞘叶指的是芽鞘,白色,主要起到保护幼苗出土的作用。

3、不完全叶指的是芽鞘之中抽出的第一片绿叶,只有叶鞘,没有叶片。

4、完全叶由叶鞘和叶片组成。

其中叶片为线状披针形,长约40cm,宽约1cm,是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叶鞘抱茎,具有保护分蘖芽、幼叶、嫩茎、幼穗以及增强茎秆强度的作用,同时也是重要的贮藏器官,其内部同化物质的积累情况和水稻灌浆结实,抗倒伏有很大的关系。

5、完全叶的叶鞘和叶片连接处为叶枕,该处长有披针形的叶舌,长10-25cm左右,以及2枚镰形抱茎的叶耳。

二、水稻适合在哪些地区种植1、华南双季稻稻作区(1)主要包括广东、广西、福建、云南4省(自治区)的南部,以及台湾、海南省和南海诸岛。

(2)种植面积约为510万公顷,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17%,生长季为260-365天,≥10°C活动积温5800-9300°C,日照时数1000-1800小时,稻作期降雨量700-2000mm。

2、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1)主要包括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的全部或大部分地区,以及陕西、河南两省的南部。

(2)种植面积大约为1830万公顷,占全国稻作面积的61%,生长季为210-260天,≥10°C活动积温4500-6500°C,日照时数700-1500小时,稻作期降雨量700-1600mm。

3、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1)主要包括湖南、贵州、广西、云南、四川、西藏、青海等的部分或大部分地区。

水稻成熟时叶片变黄的原因

水稻成熟时叶片变黄的原因

水稻成熟时叶片变黄的原因
水稻成熟时叶片变黄的原因:
一、缺乏营养
1、缺乏外源养分:水稻的成长及其发育过程,需要养分的摄取、土壤中的肥力水平,以及施肥技术的施用量都会影响叶片变黄情况,叶片缺乏外源养分会让叶片变黄。

2、缺乏钾元素:钾元素是水稻生长及其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之一,如果水稻缺少这一元素,会导致,植株叶片变黄,最终对收成有重大影响。

二、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1、耗水量大: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耗水量较大,如果水土条件不具备的话,会导致植株的抗旱性较差,这样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叶片也会变黄。

2、热量温度度高: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热量温度对其影响较大,热量温度过高或者夜间温度过高,或者白天温度过高,都会导致植株叶片变黄。

三、病害和害虫的侵害
1、水稻稻瘟病的侵害: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的一种重要病害,如果植株受到这种病害的侵害,尤其是到了择检期,就会出现植株根部的腐烂病斑,叶片变黄的现象。

2、害虫的侵害:水稻遭受害虫侵害也会出现叶片变黄的现象,尤其是蚜虫、蝗虫等害虫,其吸取叶子的汁液,则会造成植株幼苗部分叶片变黄凋落,最终影响其收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的叶
二、水稻叶片的发生规律
1.出叶间隔
相邻两叶伸出的间隔 时间称为“出叶间隔”(又称出叶速
度)
水稻一生中随生育中心的变化,出叶间隔随之改变:三 叶期前为3天左右,分蘖期5天左右,拔节以后为7~9天。 按出叶间隔,水稻叶片的出生有两个转折点,称为“出 叶转换点”。 第一转换点在三叶期,标志幼苗已至离乳期; 第二转换点在拔节期,标志稻株进入或即将进入生殖生 长阶段。
参考答案点击按钮
水稻的叶
一、填空题
3.水稻的发根和出叶相差
3 个节位,即N叶抽出,N-3 节发根。
4.按出叶间隔,水稻叶片的出生有两个转折点,第一转换点 在 三叶期 ,标志幼苗已至离乳期;第二转换点在 拔节期 , 标志稻株进入或即将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参考答案点击按钮
水稻的叶
二、单项选择题
在水稻叶片与叶鞘交界处有一白色的带状部分称为 C 。 A.叶耳 B.叶舌 C.叶枕 D.叶鞘
水稻的叶
一、填空题
1.水稻的叶可分为: 芽鞘 、 不完叶 三种,区别稻和稗草的主要特征是稗草无 第一片绿叶,只有叶鞘,无叶片称为不完全叶 叶。我国栽培稻的主茎总叶数大多在 11~19 叶之间。早熟品种 有 9~13 片叶,中熟品种有 14~15 片叶, 晚熟品种有 16 片以上。
参考答案点击按钮
水稻的叶
二、简答题
水稻叶片分成哪三组,各有啥功能? 答:水稻叶片可分成近根叶、过渡叶、茎生叶三组。
近根叶的直接作用是提供分蘖、发根以及基部节间组织分化等 所需的有机养分,其后效应是为壮秆大穗形成奠定物质基础。 过渡叶其功能从分蘖末开始,一直延续到抽穗前后。它们是根 系生长,茎秆伸长充实,幼穗分化和发育及籽粒形成的有机营养 的主要供给者。 茎生叶其功能期始于颖花分化期,一直延续到成熟期前。它们 对提高结实粒数和促进中上部节间的发育、籽粒的灌浆、结实等 起重要作用。
水稻的叶
知识拓展
(2)水稻叶龄诊断:水稻叶龄诊断技术是 根据叶龄与其他器官的同伸关系,以叶龄为基 准,衡量和判断水稻当时和以后一段时间的生 育进程(株高、茎数、叶长等)、群体素质 (叶面积指数、充实度、粒叶比等)等,通过 对水稻叶片的长势、长相,采取有效调控措施, 实现水稻以安全抽穗为中心的计划生长模式。 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今后水稻生产 提供科学依据。
水稻的叶
二、水稻叶片的发生规律
2.出叶间隔对环境条件的要 求 ( 1)温度:温度对出叶间隔的影响最为明显,在32℃以
下,温度越高出叶越快。 (2)水分:水分对出叶间隔也有影响,土壤干旱时出叶 速度变慢。 (3)栽培密度:栽培密度对出叶速度的影响表现为稀植 的出叶快,且出叶的数量增加,单本栽培的往往要比多本 栽插的多出1~2片叶。
2.主茎总叶数
我国栽培稻的主茎总叶数大多在11~19叶之间。主茎 的叶数与茎节数一致,与品种生育期有直接关系。 生育期95~125天的早熟品种,主茎叶数为9~13片; 生育期130~155天的中熟食品,约有14~15片;
生育期160天以上的晚熟品种,主茎叶数为16片以上, 最多有19片叶品种。
同一品种在不同的栽培条件下,主茎叶数有增有减。 生育期延长,出叶数增加;生育期缩短,出叶数缩短。
水稻的叶
知识拓展
(3)水稻叶色诊断:水稻叶色是叶诊断中 常用的指标,分“黄黑”变化。叶色反应了稻 株的生理状态,色“黑”说明含氮量高,以氮 代谢为主,光合产物用于新生器官生长,贮存 少。色“黄’说明以碳代谢为主,叶含氮量少, 光合产物贮存较多,新生器官生长慢。生产中 的正常“黄’指由浓绿转淡中的秀绿或浅黄, 而不是衰老中的深黄。群体的“黄黑”变化是 中国农民早就应用的诊断技术。
水稻的叶
二、水稻叶片的发生规律
1.出叶与发根的关系
不完全叶长出,还没有不定根发生 第1叶长出≈胚芽鞘节上长出不定根 第2叶长出≈胚芽鞘节上5条不定根全部长出 第3叶长出≈不完全叶节发根
第 3叶
不完全 叶节根
水稻的叶
二、水稻叶片的发生规律
1.出叶与发根的关系
水稻的发根和出叶相差 3个节位,即N叶抽出, N-3节发根。如4叶期的 秧苗,第一节发根。
水稻的叶
1.叶的分类
(3)完全叶:自第二片 绿叶起,具有叶片、叶鞘、 叶枕、叶耳、叶舌。叶耳着 生于叶枕的两侧,叶耳上有 毛。稗草没有叶耳(区别稻 和稗草的主要特征)。根据叶 的着生部位可以分为:着生 在分蘖节上的近根叶和拔节 后着生在茎秆上的抱茎叶2 组。 水稻最上一片叶成剑形, 因此称剑叶
水稻的叶
参考答案点击按钮
水稻的叶
水稻的叶
二、叶片的功能
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根据水稻叶片的着 生部位、对各器官建成的作用等,分成3组。 第一组:近根叶。此组叶片为茎生叶前第2叶及以下各叶,着生在 分蘖节上。直接作用是提供分蘖、发根以及基部节间组织分化等所需的 有机养分,后效应是为壮秆大穗形成奠定物质基础。 第二组:过渡叶。即分蘖末期至穗分化始期长出的2~4叶。它们中 的最下一叶叶鞘在地下非伸长节上,其余1~3叶均为基部的抱茎叶。其 功能从分蘖末开始,一直延续到抽穗前后。是根系生长,茎秆伸长充实, 幼穗分化和发育及籽粒形成的有机营养的主要供给者。 第三组:茎生叶。为最上部3片叶。其功能期始于颖花分化期,一 直延续到成熟期前。对提高结实粒数和促进中上部节间的发育、籽粒的 灌浆、结实等起重要作用。
水稻的叶
一、叶的生长
2.主茎总叶数
我国栽培稻的主茎总叶数大多在11~19叶之间。 生育期95~125天的早熟品种,主茎叶数为9~13片; 生育期130~155天的中熟食品,约有14~15片; 生育期160天以上的晚熟品种,主茎叶数为16片以上, 最多有19片叶品种。
3.各叶位长度变化
从第1叶开始向上,叶长由短而长,至倒数第2~4 叶又由长到短。
SHUIDAO DE YE
水稻的叶
1.了解水稻叶片的分类、主茎总叶数 ; 2.掌握水稻叶片的发生规律和功能。
水稻的叶
一、叶的生长
1.叶的分类
水稻的叶可分为:芽鞘、 不完全叶、完全叶三种。 (1)芽鞘:发芽时最先 出现的是无色薄膜状的芽鞘, 芽鞘是叶的变形,无叶绿素。 (2)不完全叶:从芽鞘 中长出的第一片绿叶,只有叶 鞘,无叶片,有叶绿素。
水稻的叶
知识拓展
(1)水稻叶面积系数:水稻群体叶面积的 大小,通常用叶面积系数(或称叶面指数)来 表示,叶面积系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叶面积 为该土地面积的倍数。一般高产田块群体叶面 积系数的动态指标是分蘖期2.5至4;幼穗分化 至孕穗前为4至6;孕穗至抽穗最大为5.5至7; 抽穗后缓慢下降,稳定在4至5,以后逐渐减退。 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水平的群体叶面积系数变 化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