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长隧道运营安全监控方案
隧道运营期监测方案

隧道运营期监测方案一、隧道结构监测1. 监测内容隧道结构监测主要包括隧道内部和外部结构的监测。
内部结构监测包括隧道衬砌、支撑系统、排水系统等的监测,外部结构监测包括隧道的地表沉降、裂缝、地表水位变化等的监测。
2. 监测方法隧道结构监测可以采用人工检查和自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人工检查主要包括隧道内部巡查和外部观察,自动监测主要包括安装传感器、监测仪器、摄像头等进行实时监测。
3. 监测频率隧道结构监测的频率一般每周进行一次人工检查,并且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隧道结构的安全运营。
4. 责任单位隧道结构监测的责任单位一般由隧道管理方负责,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监测和评估。
二、隧道设备监测1. 监测内容隧道设备监测主要包括通风系统、照明系统、安全设施、消防设备等的监测。
2. 监测方法隧道设备监测可以采用远程监控系统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定期检查可以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和进行维修保养。
3. 监测频率隧道设备监测的频率一般每天进行一次远程监控,每月进行一次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4. 责任单位隧道设备监测的责任单位一般由隧道管理方负责,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
三、隧道环境监测1. 监测内容隧道环境监测主要包括空气质量、噪音、震动、火灾等的监测。
2. 监测方法隧道环境监测可以采用安装监测仪器、传感器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隧道环境的安全。
3. 监测频率隧道环境监测的频率一般每天进行一次实时监测,对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并处理。
4. 责任单位隧道环境监测的责任单位一般由隧道管理方负责,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
综上所述,隧道运营期监测方案是保障隧道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隧道管理方应根据隧道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
同时,隧道监测工作需要有专业的监测人员和设备,隧道管理方应加强人员培训和设备更新,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高速铁路隧道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高速铁路隧道视频监控系统方案1. 概述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对隧道的安全管理越来越重要。
为了有效监控隧道的情况,我们建议使用视频监控系统来提升隧道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2. 方案设计2.1 监控摄像头布置在隧道内部,我们建议安装高清晰度的监控摄像头。
根据隧道的长度和特点,我们建议每隔一定距离安装一个监控摄像头,确保对整个隧道的监控覆盖。
2.2 视频传输与存储为了实现实时监控,建议使用高带宽的网络进行视频传输。
视频可以传输到指挥中心或者相应的安全监控室,以便操作人员随时观看隧道内的情况。
同时,为了保证监控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我们建议将视频数据进行实时备份和存储。
这样可以在需要时方便地检索和回放,为事故调查和安全管理提供支持。
2.3 视频分析与报警视频监控系统应该具备智能分析和报警功能。
通过人脸识别、车辆识别等技术,可以准确判断隧道内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发出报警。
这有助于提高对隧道的监控效果并减少人工干预的工作量。
3. 系统架构视频监控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监控摄像头、视频传输设备、存储设备、指挥中心、安全监控室等组成部分。
各部分需要具备互联互通的能力,以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转。
4. 项目进度与投资根据项目规模和要求,建议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并确定适当的投资预算。
项目进度应考虑到设备采购、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等环节,并合理安排工作顺序和时间。
5. 结论通过使用高速铁路隧道视频监控系统,可以提升隧道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风险,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定期进行维护和升级,以保证系统的长期运行效果。
以上是关于高速铁路隧道视频监控系统方案的概述。
详细的实施细节和技术要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讨论和制定。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隧道安全施工监控系统分析

过不 断 探索 .一些 解 决方 案 被应 用 于实 际工程 中 . 比如人 员定 位考 勤系统 、施 工环 境安全 信 息监测 系
统 、地 质监 测预警 系统 和语 音通 讯报 警系 统等 这
道 建 设 更 是 突 飞猛 进 . 日新 月 异 伴 随 而 来 的 是 隧道 项 目所 跨 越 地 区 的地 质 条 件 越 来 越 复 杂 .隧
W ANG Yi n g
【 S h a n x i T r a n s p o r t I N F O . C O MM. C O . , T a i y u a n 0 3 0 0 0 6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A s e t o f wi r e l e s s mo n i t o r i ng n e t wo r k b a s e d o n Z i g b e e i s d e s i g n e d b y a p p l y i n g a d v a n c e d W S N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s a f e t y mo n i t o ing r a n d c o n t r o l l i ng o f t un n e l i n g .Th e pe r s o nn e l p o s i t i o n i ng a n d mu l t i v a r i a t e i n f o r ma — t i o n o n l i n e mo n i t o r i ng a r e i n t e g r a t e d i n t he s a me s y s t e m a n d n e t wo r k p l a t f o r m,whi c h s u bs t a n t i a l l y i mpr o v e s t h e a c c u r a c y o f p e r s o n n e l p o s i t i o ni ng ,r e a l i z e s t h e wi r e l e s s t r a ns mi s s i o n o f s e n s o r d a t a ,r e d u c e s t h e i n v e s t me n t a nd ma i n t e n a nc e c o s t o f s y s t e m,a n d i mp r o v e s a f e t y ma na g e me n t l e v e l o f t u n ne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Ke y wor ds:t un n e l ; WS N;Z i g b e e ;s a f e t y mo n i t o r i n g
《基于信息化的隧道工程施工监测研究》范文

《基于信息化的隧道工程施工监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隧道工程施工中,传统的施工监测方式由于依赖人力进行,容易产生误判、监测精度差等问题,已不能满足高效率、高质量、安全可靠的需求。
因此,基于信息化的隧道工程施工监测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信息化的隧道工程施工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
二、信息化隧道工程施工监测技术的概述基于信息化的隧道工程施工监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主要依托计算机、网络通信、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现实时、快速、准确地获取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信息。
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实时性: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实时获取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如地质条件、支护状态等。
2. 准确性: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得出准确的监测结果,为施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3. 自动化:基于信息化技术,可实现施工监测的自动化、智能化。
三、信息化隧道工程施工监测技术的应用1. 传感器技术应用传感器是信息化隧道工程施工监测的核心设备之一,主要用于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信息。
如采用地质雷达、振动传感器等设备对地质条件进行实时监测;采用应变计、压力传感器等设备对支护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等。
2. 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应用通过传感器等设备获取的施工信息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以得出准确的监测结果。
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等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的处理,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信息进行实时分析、预测和预警。
3. 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信息化隧道工程施工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整合各类施工信息,为施工决策提供支持。
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模型分析系统等,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为施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四、信息化隧道工程施工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信息化隧道工程施工监测将更加智能化,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施工监测。
物联网中的安全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物联网中的安全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物联网技术日益完善,各类智能设备陆续上线,智能家居、智能工厂、智能城市等应用场景越发广泛。
在物联网的背景下,安全监控系统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中的安全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一、物联网中安全监控系统的意义1.保障生命安全物联网中的安全监控系统能够通过传感器采集到各类数据,如温度、湿度、气体浓度、光线等信息,以便及早发现并防止一系列安全问题,如火灾、爆炸、中毒等,以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2.提高安全生产效率安全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各类安全隐患,使工业企业得以尽可能地避免生产事故,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3.便捷的管控通过物联网中的安全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各类设备的远程监控,实现对设备控制的远程管理和干预,从而提高了管控的效率。
二、物联网中的安全监控系统设计1.硬件设计物联网中的安全监控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各种传感器、智能设备、控制器等。
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等等,能够实时检测环境中的各类数据。
智能设备:如智能摄像头、智能灯具、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能够对环境进行控制和干预。
控制器:对传感器数据及智能设备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识别环境中的各类安全隐患并控制智能设备的运行。
2.软件设计物联网中的安全监控系统的软件部分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等。
数据采集:利用传感器对环境数据进行采集,将各类数据传输至后台系统。
数据传输: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等方式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后台系统。
数据存储:将传输过来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便实时分析和处理。
数据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及早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物联网中安全监控系统实现物联网中的安全监控系统的实现涉及到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具体步骤如下:1.硬件部分:(1) 按照具体场景的实际需求选购相应的传感器、智能设备和控制器等硬件设备。
(2) 安装传感器、智能设备和控制器等硬件设备并将其联网。
关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隧道运营管控系统

关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隧道运营管控系统摘要:隧道是当前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际运营管理的重点工作,一旦隧道出现任何安全问题,都将影响交通线路的通行效率和质量。
为确保隧道运营安全,解决当前隧道机电设备联动性差、预案方案及时性低、系统独立性强等问题,逐步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隧道运营管控中,对运营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监测,有效降低运营风险的影响。
在物联网作用下,整个隧道运营管控系统会由多个功能不同的子系统构成,从而实现全面自动化、智能化监测,保障隧道交通设备运行安全。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慧隧道;运营管控引言:截止2021年,全国公路隧道23268处,总里程达到2469.89万米,是世界上公路隧道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但是随之而来的隧道事故频繁[1]。
现阶段隧道中使用的各类机电设备设施管控系统是非常独立的,并没有实现联动控制,而且也没有与消防、医疗等应急救援机构进行信息共享[2]。
以往隧道运营管控使用的各类方式难以满足安全管理的需求,促使智慧隧道运营管控系统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话题[3]。
通过对过往研究基础考虑,结合物联网技术构建智慧隧道运营管控系统,建立网络传输、智能感知、数据采集等一体化系统,确保对隧道运营存在的异常情况进行精确定位、实时预警,有效增强监测、预警、处理、控制等方面的衔接性,为运营管理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以此全面提升隧道运营管理水平[4]。
一、智慧隧道运营管控系统的功能需求在智慧隧道运营管控系统设计中,需要对全生命周期进行全面管控,满足各方面群体的使用需求,全时段确保隧道交通工具通行安全,如果突发事件出现,能够实现较低成本、更高速度的应急救援,保障隧道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可以保障隧道资产安全[5]。
为隧道使用者提供信息通信功能,包括语音广播、安全驾驶提示等;为隧道管理者提供各个设备的运行数据,包括交通通行、环境质量、照明、监控等;为职能部门提供隧道影响区域、路网综合信息、突发情况等,从而实现隧道各方面信息的可视化,也能让决策过程和方案可视化,还可以多屏幕显示、远程操控等功能,以此确保隧道运营中的安全事故得到及时高效解决。
隧道视频监控实施方案

隧道视频监控实施方案隧道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畅通性对于交通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隧道视频监控系统作为隧道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实时监测隧道内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隧道内的安全隐患,保障隧道交通的安全畅通。
因此,针对隧道视频监控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系统架构设计。
隧道视频监控系统的架构设计是整个实施方案的基础,需要考虑到隧道的长度、通风情况、照明情况等因素。
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隧道内部的特殊环境,选择适合的摄像头、监控设备,并合理布置,以实现对隧道全程的有效监控。
二、监控设备选型。
在隧道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施中,监控设备的选型至关重要。
需要选择具有抗震、防水、防尘等特性的监控设备,以适应隧道内部复杂的环境。
同时,还需要考虑监控设备的分辨率、视野角度等参数,以保证监控画面的清晰度和全面性。
三、监控系统布线。
监控系统的布线是隧道视频监控实施方案中的关键环节。
需要合理规划监控设备的布设位置,保证监控画面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布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合适的防水、防火等材料,以确保监控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四、监控中心建设。
监控中心是隧道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需要建设一个具备实时监控、录像存储、报警处理等功能的监控中心。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监控中心的位置、通风、供电等条件,确保监控中心的正常运行和监控人员的工作环境。
五、应急预案制定。
针对隧道视频监控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损坏等情况,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包括监控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设备故障的处理流程、监控中心的备份方案等内容,以保证监控系统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恢复正常运行。
六、系统运维管理。
隧道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维管理是实施方案的最后一环,需要建立健全的运维管理体系,包括定期巡检、设备维护、数据备份等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监控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监控系统的操作技能和故障处理能力。
总结:隧道视频监控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到隧道的特殊环境和安全需求,合理设计系统架构,选择合适的监控设备,规划科学的监控系统布线,建设完善的监控中心,制定应急预案,健全系统运维管理体系。
隧道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隧道监控系统施工方案隧道监控系统施工方案隧道监控系统是为了监控隧道内的交通情况、防止事故发生和及时处理紧急事件而设计的一种系统。
隧道监控系统施工方案如下:1. 设计阶段:-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监控设备和系统,并进行系统结构的设计。
- 根据隧道的长度和形状确定监控设备的布局和摄像头的数量。
- 针对不同的监控需求,确定监控摄像头的分辨率和拍摄角度。
- 设计监控中心,包括显示设备、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
- 设计报警和应急系统,包括火灾报警、气体泄漏报警和紧急疏散系统等。
2. 施工准备阶段:- 确定施工计划和进度,并分配人员和设备。
- 采购所需的监控设备和系统,并进行验收。
- 搭建监控中心,包括搭建显示设备和安装服务器。
- 安装监控摄像头,按照设计方案确定的布局和角度进行安装。
- 配置监控系统,包括网络设置、视频录像和报警设置等。
3. 施工阶段:- 安装和调试监控设备和系统。
- 进行监控摄像头和显示设备的连线和测试。
- 进行摄像头的调试,保证图像的清晰和稳定。
- 进行监控系统的测试,包括图像传输和录像功能的测试。
- 进行报警和应急系统的测试,确保报警和应急系统的可靠性。
4. 完工阶段:- 完成监控设备和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并进行验收。
- 编写施工报告和验收报告,记录施工过程和结果。
- 进行培训,指导使用人员熟悉监控设备和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 提供售后服务,包括设备维修和系统升级等。
以上是隧道监控系统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通过合理的设计、规范的施工和严格的验收,能够确保隧道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地保障隧道的安全性。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安全,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控,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物联网的长隧道运营安全监控方案
摘要:基于物联网的RFID 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光纤周界防入侵报警技术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参数一起监测的安全监控方案。
此方案能够24小时保证对公路隧道口进行不间断的监控,保证隧道工程的安全使用,有效的
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该方案成功应用在市政快速公路长隧道监控中,验证了
其可行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物联网;运用安全;长隧道;视频监控
前言
物联网指的是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数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的,如贴上RFID 的各种资产、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
联互通、应用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 营运等模式,在内网、专网、和/
或互联网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
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
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在市政快速公路
的长隧道中越来越多的事故是由于许多无关人员的进入、横穿导致的,为了交通
安全、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参数一起监测的安
全监控方案。
一、设计分析
系统要实现车辆进入隧道不报警,无关人员进入隧道报警,相关人员(检查
人员、维修人员等)进入隧道不报警的功能,根据这些需求,采用如下设计思路:视频监控系统:在隧道口的每个车道上方设置1 台彩转黑一体化智能变倍摄像机
云台,来观察和识别从隧道口进出的每一个移动物体(车辆和人员),并配置红
外灯以达到24 小时连续监控的目的。
电子识别系统:在隧道口处安装电子标签
读取器,对出入隧道的相关人员(凡进入隧道内的相关人员必须携带粘有电子标
签的安全帽,否则为无关人员,视频人员识别系统会自动报警)进行自动登记和
识别,实时将通行数据传输到指挥部中心服务器,通过局域网,指挥部管理人员
可以查看、统计相关人员出入隧道情况。
光纤周界防入侵报警系统:隧道口外部
两侧的围栏或者砖墙上安装光纤周界防入侵监控报警系统,24 小时报警系统布防,一旦有人进入防范区域,就会报警通知值班人员同时联动视频监控系统启动录像
机对现场的图像进行记录,用以防范无关人员从隧道口一些隐蔽的地方进入隧道。
二、系统实现
1、视频监控系统
系统采用数模混合方式,即音视频图象采用高质量的模拟图象及模拟音频传输,音视频信号传输到总控室再进行数字化处理和控制。
采用此方案可较好的解
决目前数码图象传输质量普遍不高的现象。
(1)前端部分(隧道口)
摄像机。
隧道口每个车道上方安装一个1 台彩转黑一体化智能变倍摄像机,以观察和识别从隧道口进出的每一个移动物体(车辆和人员)。
该摄像头具有自
动白平衡、逆光补偿和自动电子快门调节功能。
配备镜头为电动可变镜头,可进
行自动变焦、自动聚焦和自动光圈调节。
变焦可将画面拉近推远,改变视角和成
像大小;调节(自动聚焦和自动光圈),可调整图象清晰度。
可将隧道的图像清
晰实时定格于整个屏幕。
室外云台为万向云台,可带动摄像机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全方位扫描。
所用解码器为智能解码驱动器,接到主控机发出的信息命令后,驱动相应摄像机、电动三可变镜头、室内云台等完成各种动作。
通过系统主控机或分控机的简便操作,都可控制任意指定云台的上下左右
旋转,可观察到隧道口的各个角落。
还可控制镜头的变焦、聚焦和光圈可分别实
现画面的拉近拉远和清晰度调整,使移动物体的各种动作细节一清二楚。
④利用内部局域网可把图像声音传到具有信息点的任何地方。
(2)传输部分。
传输线共有以下几种:视频线、屏蔽双绞线、多芯护套线及电源线。
所有线看现场情况定。
保证信号的高传输质量、具备一定抗干扰能力。
(3)总控制室。
中心控制室是整个电子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在这里可以观察到隧道里各个角落的具体情况,中心控制室4 台17 寸显示器全部安装在
一个控制柜内。
操作人员可通过计算机键盘和鼠标可控制教室内云台和镜头的动作,以便进行细节监视。
采用硬盘录象机(1 台或多台)进行实况监控及录象。
所有硬盘录象机和显示器都安装在控制机柜内见图,可一机多用,既可控制前端
设备及录象又可兼作网络视频服务器,通过内部网络(TCP/IP)实现客户端多点
多级的远端控制与网上浏览(加装客户端接收软件),同时又可作为数码录象机
进行16 路长时间数码录象。
2、电子识别系统
首先在隧道进出口的两侧安放若干个读卡器,具体数量和位置根据现场实际
工况和要实现的功能要求而定,并且将它们通过网络布线和地面控制中心的计算
机联网。
同时在每个授权进入隧道的相关人员的安全帽上安置一个电子标签RFID,当该人员进入隧道时,只要通过或接近放置在隧道口的任何一个读卡器,读卡器
即会马上感应到信号同时立即上传到控制中心的计算机上,计算机马上就可判断
出具体信息(如:是谁,在哪个位置,具体时间),把它显示在控制中心的大屏
幕或电脑显示屏上并做好备份。
同时视频监控系统侦测到该移动人员的位置和时
间信息,然后与电子识别系统读取的信息作比较,以判断是否为授权人员,若不是,则视频监控系统会发出非相关人员进出的报警信号。
3、周界防范报警系统部分
每个隧道出入口两侧的周界总长分别为100 米。
采用围栏敷设安装振动光缆,一般是在围栏上端1/5处用防紫外线扎带固定一道采S型铁围栏光缆。
振动光
缆一般采用铠装光缆,为了防止人为蓄意破坏,外面可套镀锌管加强保护。
主机、键盘设在相应的监控室,当发生入侵时,光缆受到振动,产生入侵信号传到主机,由主机发出报警信号。
报警信号的应用如下:
(1)报警信号传输到键盘上,在键盘上显示报警防区编号,此时警卫人员可以迅速奔赴防区现场查看处理。
(2)报警信号传输到联动模块,可以联动相应防区现场的声光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以起到震慑、制止、驱赶入侵者的作用;
(3)报警信号传输到接警软件,以电子地图形式呈现入侵防区在整个周界的位置,并以弹出视频框的形式在电脑上显示防区实时情况。
本软件还可以将每一
次的入侵事件生成报警日志存储起来,以方便用户今后的查看。
三、系统的特点
1、系统具有独立的移动物体识别和报警功能,可按需要设置任意的报警画面
或局部画面的移动报警。
2、在出现意外情况时,硬盘录象监控系统将按程序设计进入相应的联动控制状态,及时地监视和记录现场发生的情况,以备今后的进一步处理。
各种操作程
序均具有存储功能,当市电中断或关机时,所有编程设置均可保存。
3、系统可与其他电子系统联网(需满足接口需要),并可实现与其它子系统的联动控制。
系统功能强大,完全可实施监控画面的实时传输。
4、系统可靠性高,具备相应的防拆、防攀、防翻越、防破坏等功能,当人为破坏周界探测设备时,可以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5、既全面又有重点的全方位入侵防范。
四、系统部署
本系统遵循”统一发标识卡、统一装备、统一管理”的原则,按准许进入隧道
的人员和班组实行”一人一卡”制,该标识卡可视为”上岗凭证”或”隧道准入证”。
具体方案如下:隧道中安装一定数量的信号收发器,具体位置根据现场情况而定,以满足区域定位为准。
隧道管理单位向有关人员统一配发并装备无线标识卡,无
线标识卡安装在安全帽的合适位置。
每张无限标识卡具有唯一卡号,卡号对应员
工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所属班组、所属工种、职务、本人照片、家属信息等初始化到系统数据库中。
进入隧道的人员必须佩戴装有无线标识卡的
安全帽。
当此人经过隧道的信号收发器时,立即被系统识别,并通过系统网络的
信息交换,将此人通过的路段、时间等信息传输至安全监控中心记录,并可同时
在地理信息大屏幕墙上出现提示信息,显示通过人员的姓名等。
结束语
其系统不仅能够24小时不间断的对公路隧道口进行监控,确保隧道地安全使用,避免意外事情的发生。
并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创新性,完全实现车辆进入隧
道不报警,无关人员进行隧道报警,相关人员(检查人员、维修人员)进入隧道
不报警地功能。
参考文献:
[1]徐颖秦;物联网技术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09)
[2]马洪连;物联网感知与控制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2012(08)
[3]单承赣;射频识别(RFID)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