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册答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册答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册答案科目:科学实验题型:选择题1. 水、饮料和肥皂泡沫都是由什么组成的?A. 水B. 空气C. 油2. 燕子在什么季节离开中国?A. 春季B. 冬季C. 秋季3. 在什么情况下,电磁铁的吸力最大?A. 电磁铁通电时间最短B. 电磁铁通电时间最长C. 电磁铁通电时间适中4. 下面哪一个不是植物的器官?A. 根B. 花C. 果实5. 线面汤属于下面哪一类?A. 固体B. 液体C. 非常食品答案:1.C 2.C 3.B 4.C 5.B题型:填空题1. 鸟巢主要由 _______ 构成。

2. 地心引力的方向是 _______ 。

3. 游泳池的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 _______ 。

4. 螃蟹属于哪一类动物,叫作 _______ 。

5. 空气中含有 _______% 的氮气和 _______% 的氧气。

答案:1.树枝、草等 2.向下 3.脏 4.节肢动物 5.78、21题型:判断题1. 空气是一种物质,可以被量化。

()2. 月亮是自然的卫星,绕着地球旋转。

()3. 棒球是美国的国球。

()4. 桌子是木头做的,是一种化学变化。

()5. 燕子在秋季的时候会离开中国。

()答案:1.√ 2.√ 3.√ 4.× 5.√题型:简答题1. 说明自来水的来历和水的净化过程。

2. 你了解哪些与人类相关的发明?3. 介绍一种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简单介绍一下太阳系内除了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

5. 举例说明一些常见的机械测量工具有哪些?答案:1. 自来水大部分是从水源地引来,然后进行多层净化得到的。

包括:自然过滤、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

2. 发电机、电话、车辆、电视等人们发明出来的工具。

3. 以洗衣机为例,正确使用三个部分:选择洗涤程序、放入洗涤剂和水、按下启动键。

注意事项包括:不要超载、选用适合的洗涤剂、维护清洁卫生等。

4. 太阳系除了地球,还包括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测试题和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测试题和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测试题和答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第一、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那样的。

2、爱德华·琴纳研究出了接种(),预防()。

3、电影是根据()()的解释原理制作的。

4、居里夫人发现了()。

5、有生命的物体主要有()、()。

6、常见的动物有(),常见的植物有()。

7、蜗牛生活在()的土壤里,小鱼生活在()里。

8、注意(),在有水的地方、高的地方要特别小心。

9、有生命的物体对刺激()反应。

10、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捉蚂蚁,都()伤害它。

二、判断题。

1.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与我无关。

()2、我们有许多经历和科学家的工作相似。

()3、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做出猜测。

()4、科学探究需要养成勤动手、勤劳动的习惯。

()5、各种树的叶子都是一样的。

()6、鱼一旦离开了水,就不能生存。

()7、动物和植物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8、给植物分类的方法有很多。

()9、科学家做出的结论,全都是正确的,不容质疑。

()10、蝴蝶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三、不定项选择题1、让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是()A、上轻下重B、上重下轻C、左右平衡D、上下平衡2、下面是科学家的是()A、爱德华·琴纳B、居里夫人C、罗杰特D、冰心3、有生命的物体有()A、动物B、植物C、木头D、人4、植物的共同特点,外形有(),生活都需要()A、阳光 B根 C、空气 D、水分 E、叶 F、茎 G、花5、人与动物、植物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任意破坏B、事不关己C、和谐相处D、无所谓6、以下是动物的是()A、白云B、蜗牛C、蚂蚁D、电视7、以下是植物的是()A、蜗牛B、蚂蚁C、桃树D、菊花8、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是()A、都吃东西B、都呼吸C、都对刺激有反应D、都能长大E、都能繁殖9、在观察大树时,我们可能会在()发现小动物。

A、树干上B、树叶上C、树根下D、树枝上10、给动物分类时,我们要()A、确定一定的标准B、不用确定标准C、要做好记录D、想办法找更多的资料了解它们四、填表题1、你能给下面的动物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吗?八哥、蚂蚁、斑马、乌龟、大象、熊猫、青蛙、鲸、蜻蜓、蛇、蟋蟀、麻雀、蝴蝶、狗、猫名称分类标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2、填一填,做一做动物名称生活环境鱼蚯蚓老虎麻雀蜜蜂我发现这些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五、问答题:1、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哪些步骤?2、谈一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小科学家?3.你觉得科学是什么?4、如果我们要去郊外进行观察,需要注意什么?5、植物、动物、人都是有生命的物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用图表示出他们的关系。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老虎C. 鳄鱼D. 鸟类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叶子C. 花D. 果实3. 下列哪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最强?A. 糖B. 盐C. 沙子D. 油4. 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A. 一天B. 一周C. 一月D. 一年5. 下列哪种材料是导电的?A. 木头B. 塑料C. 金属D. 玻璃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在0℃时会结冰。

()2.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需要吸收氧气。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4. 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指动物。

()5.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八颗行星。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______和氧气。

2.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______。

3.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______和昼夜更替。

4. 生态系统中,______和分解者共同维持生态平衡。

5. 水的沸点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2. 什么是光合作用?它对生物有什么意义?3.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其产生的现象。

4.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什么?5. 简述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其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在实验室中测量了一杯水的温度,初始温度为20℃,经过加热后温度上升了15℃。

请问加热后水的温度是多少℃?2.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cm、3cm、4cm,求该长方体的体积。

3. 小华家的花园里种了5棵苹果树,每棵树结了20个苹果。

请问小华家一共收获了几个苹果?4.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请问汽车行驶了多少公里?5.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6cm,求该三角形的周长。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为什么地球上有四季变化。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课本内问题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课本内问题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课本内问题解答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第2页)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答: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科学家进行农业研究、航天探索、实验分析、珠峰测量、医学研究等高科技领域的研究。

2、(第2页)科学是不是只和科学家有关系?答:科学不光和科学家有关系,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积极动脑也可以在我们周围发现很多有趣的值得研究的科学现象。

3、(第3页)你是否有过下面的经历?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答:有过。

因为看到这些现象会觉得很好奇,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4、(第5页)按照下面的提示,说说这些科学家是如何工作。

答:根据提示,我们可以知道科学家是先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做出相应的猜测,再寻找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测,通过验证之后再得出相应的结论。

5、(第5页)通过这一刻的学习,你能说说科学是什么吗?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的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我们经常做的比如:观察小动物、拆装自己的玩具、观察太阳、星星等这样的事情都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所以我们也是在进行科学研究。

6、(第5页)收集你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他有什么研究成果,他是如何开展研究的。

答:居里夫人——镭、李时珍——《本草纲目》、爱迪——电灯、张衡——地震仪、牛顿——万有引力、贝尔——电话、7、(第6页)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答:通过观察上面的实验,我发现人眼具有暂时记忆的能力。

我想到的问题是我们可以利用眼睛的暂时记忆能力做点什么呢?8、(第8页)通过以上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答:通过做这些小制作我发现让它们站立的关键是让它们保持平衡,把固定物放在物体的底部,以使它们的重心向下。

10、(第8页)让纸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答:让纸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都是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最后再得出结论的。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题含答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题含答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题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喷水)、(充气床垫)等。

3.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4.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5.将卡纸剪成的纸蛇悬挂在点燃的蜡烛上方,可以观察到(纸蛇旋转 )。

6.(热空气)要比相同体积的(冷空气)(质量轻),所以热空气会向(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7.将大塑料袋撑开后罩在点燃的蜡烛上,过一会儿松手,可以看到( 塑料袋上升 )。

8.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 上方 );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 下方 )。

9.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10.生活中制造风的方法有:(扇扇子)、(用吹风机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等都可以。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常见的三类土壤是(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3.挖来的土壤里有(蚂蚁)、(小石子)、(枯树叶)、(沙子)等。

4.把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壤中冒出,搅拌静止后发现沉淀物分层,上层的物质是(黏土),下层的物质是(沙粒)。

5.人们根据三种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较多的叫作(沙质土)黏粒含量较多的叫作(黏质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壤土)。

6.(沙质土)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适宜生长的植物有芝麻、花生等。

(黏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适宜生长的植物有荷花、芦苇等。

(壤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适宜生长的植物有蚕豆、苹果树等。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全册课课练(2023秋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全册课课练(2023秋新课标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谋谋练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空气占据空间一、选择题1在充气城堡上蹦蹦跳跳真好玩,利用了空气的性质是()A.热空气会上升B.空气有质量C.压缩空气有弹性2.杯底的纸巾不会被浸湿的原因是()A.空气占据空间B.纸把水往下压C.水有一定体积3.下列物体中,()没有用到压缩空气的性质A.孔明灯B.篮球C.射钉枪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不可以变化的8.空气是无处不在的C.我们的生活可以离开空气5.在做注射器挤压空气的实验时,不需要注意的是()A.将针筒口顶住橡皮B.记下活塞的位置C.天气情况二、判断题6.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不变的。

()7.将气球放入瓶中,并用气球嘴套住瓶口,用力吹气球,气球能够吹得很大。

()8.如果把一个杯子倒过来,里面就没有空气了。

()9.粉笔和水都占据空间。

()10.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受到压力之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会变小。

()【参考答案】1.C2.A3.A4.B5.C6.×7.X8.×9.√10.√2.空气有质量一、选择题1.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是()A.厘米B.毫升C.摄氏度D.克2.科学家用实验测得: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约为1.29克,相对于三枚回形针质量A.体积B.质量C.颜色D.密度3.17世纪,()通过对比称量玻璃瓶质量的方法,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A.伽利略B.亚里士多德C・牛顿D.阿基米德4.用()可以测出空气的质量A.水平仪B.电子天平C.量筒D.温度计5.电子秤在使用前需要()A.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B.打开电源C确保刻度是在“0”的位置D.以上都是二、判断题6.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质量。

()7.使用电子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一般打开电源就直接测量。

()8.最早证明空气有质量的人是意大利物理学家牛顿。

()9.篮球漏气后质量也会发生改变。

()10.空气是摸不到,看不见,没有重量的。

(【参考答案】1.D2.B3.A4.C5.D6.X7,×8.×9.√10.X3.热空气和冷空气一、选择题1.壁挂制冷空调应该放在房间墙壁()的位置A.靠上B.中间C.靠下D.任意2.暖气片一般都装在房间的(),制冷空调一般都装在房间的()A.下,上B.上,下C.下,下D.上,上3.冬天,厨房里烟雾弥漫,这些烟雾总是先聚集到()A.窗边B.地面上C.天花板上D.房间中间3.1.帆船前进和空气的()性质有关A.会流动B.有质量C.占据空间D.能够压缩5.下列物体中,()利用的性质与其它的都不同A.排球B.充气城堡C.喷水壶D.孔明灯二、判断题6.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规律,空调应装在房间的高处。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教材三年级上册单元测试 参考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教材三年级上册单元测试 参考答案

部分参考答案单元测试一一、思考记录动手阅读电子天平漏斗二、1.空气 2.上轻 3.针筒活塞刻度 4.伽利略 5.压缩压缩空气 6.泡沫 7.三国上升 8.冷空气向下流动热空气向上流动 9 .风 10.电子天平 11.长大 12.不会三、1.C 2.B 3.A 4.B 5.B 6.C四、1.× 2.√ 3.× 4.√ 5.×五、1.“平衡杆悬挂气球”实验气球吹不大热空气向上流动“吹气球”实验活塞位置变化空气有质量“热气球”实验平衡杆倾斜空气可以被压缩“挤压注射器”实验塑料袋上升空气占据空间2.无色无味透明的没有固定形状可以流动占据空间水空气可以被压缩很难被压缩六、1.先把注射器活塞朝后拉,然后把注射器针筒伸进水槽里,用手推动活塞,水面上有气泡;把气球口朝着自己的脸轻轻松开,脸上感觉有一阵风;2.用剪刀把瓶底或者瓶身划个口子,让瓶子里的空气跑出来,气球就能吹大了。

3.阳光加热地面,使地表温度升高,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方的空气。

热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

冷空气补充道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

空气总是这样在循环运动着,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单元测试二一、1.沙土、黏土、壤土2.腐殖质3.表层土4.蚯蚓5.沙土>壤土>黏土6. 5万7.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腐殖质肥沃8.疏松物质养料、水分家园二、1.× 2.√ 3.× 4.√ 5.√ 6.√ 7.× 8.√ 9√.10.√三、1. B 2.B 3.A 4.B 5.C 6. B 7.C 8.B 9.A 10. C 11. A 12.A 13.C四、1.烧杯天平放大镜2.①湿润水分②气泡空气 3.沙土——颗粒大、颗粒硬、握不成团黏土——细腻、能握成团、颜色深五、1.1000 2.土壤与植物根部交换养分和水3.略期中测试A一、观察交流烧杯漏斗放大镜二、1.循环流动 2.伽利略 3.电子天平电源归零 0 4.上热空气向上流动 5.土壤肥力营养 6.变湿了水分 7.气泡空气 8.固体形状体积 9.液体形状质量体积 10.体积三、1.A 2.C 3.B 4.A 5.B 6.A 7.A 8.C 9.B 10.A四、1.× 2.× 3.× 4.× 5.× 6.× 7.√ 8.√ 9.×10.×五、固体:3 4 7 8 10 液体:1 2 5 6 9六、1.首先用小滤网的筛子将面粉从黄豆和绿豆中过滤出来;接着用中等滤网的筛子把绿豆从黄豆中过滤出来,剩下的大颗粒就是黄豆了。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科学是……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答:我想到科学和我们的生活有关,和我们的学习有关,还想到很多科学家等;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2、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什么答: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3、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答: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4、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答: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5、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能说说科学是什么吗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的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我们经常做的象:观察小动物、拆装自己的玩具、观察太阳、星星等天体等这样的事情都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所以我们也是在进行科学研究。

实验制作制作名称:让小人动起。

制作材料: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彩笔、铅笔。

制作过程:1)准备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将白纸对折。

2)在对折的两张纸条上,分别画上大小相同、神情不一的小人。

(简单的小人)3)把上面的一张纸条紧紧地卷在一支铅笔上。

4)左手按住纸条上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快速地伸展、卷曲。

实验结论:人眼具有暂时记忆做一名小科学家1、通过以上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答:通过做这些小制作我们发现在让它们站立的关键是让它们保持平衡,所以关键就是把固定物放在物体的底部,以使它们的重心向下。

实验制作制作名称:让鹦鹉站起来。

制作准备:彩纸、剪刀、曲别针、夹子、铅笔、金属丝等。

制作过程:1)用剪刀将彩纸剪出鹦鹉的样子。

2)把曲别针夹在鹦鹉的尾部,把鹦鹉放在自己的指尖上。

3)鹦鹉在指尖上站起来了。

结论: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墙根的青苔是不是有生命的物体答:墙根的青苔是有生命的物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1 科学是……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答:我想到科学和我们的生活有关,和我们的学习有关,还想到很多科学家等;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2、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什么?答: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3、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答: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4、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答: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5、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能说说科学是什么吗?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的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我们经常做的象:观察小动物、拆装自己的玩具、观察太阳、星星等天体等这样的事情都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所以我们也是在进行科学研究。

实验制作制作名称:让小人动起。

制作材料: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彩笔、铅笔。

制作过程:1)准备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将白纸对折。

2)在对折的两张纸条上,分别画上大小相同、神情不一的小人。

(简单的小人)3)把上面的一张纸条紧紧地卷在一支铅笔上。

4)左手按住纸条上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快速地伸展、卷曲。

实验结论:人眼具有暂时记忆2.1 做一名小科学家1、通过以上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答:通过做这些小制作我们发现在让它们站立的关键是让它们保持平衡,所以关键就是把固定物放在物体的底部,以使它们的重心向下。

实验制作制作名称:让鹦鹉站起来。

制作准备:彩纸、剪刀、曲别针、夹子、铅笔、金属丝等。

制作过程:1)用剪刀将彩纸剪出鹦鹉的样子。

2)把曲别针夹在鹦鹉的尾部,把鹦鹉放在自己的指尖上。

3)鹦鹉在指尖上站起来了。

结论: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2.1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墙根的青苔是不是有生命的物体?答:墙根的青苔是有生命的物体。

2、为什么说它们是有什么生命的?答:说它们是有生命的是因为它们都要吃东西,都需要呼吸,都能够长大,并且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都能够繁殖,对刺激都有反应。

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都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3、下面的物体是有生命的物体吗?答:水中的鲜花、种子蔬菜和水果会持续一段时间可以视为有生命的物体,白云就不属于有生命的物体。

2.2 校园里的植物1、观察校园里的植物的生长环境,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棕榈树生长在操场边,阳光照射充足的地方;浮萍生长在水塘里,有水的地方;种在花盆的橡皮树和在沙土中的仙人掌;在墙壁上爬的爬山虎。

2、植物的叶序?答:植物的叶子的生长形式叫做叶序,植物的叶序共有四种方式:对生、互生、轮生和簇生。

3、花的形状?答:花的形状又叫做花序,花序的种类很多: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伞房花序、头状花序、圆锥花序、伞形花序和聚伞花序。

4、你观察到的这些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答:我们观察到的这些植物中它们都有根、茎、叶、花和果实,它们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都能够长大,都要呼吸都能够繁殖、能对刺激有一定的反应。

5、你认识这些植物的名字吗?试着给它们分类。

答:它们分别是苦瓜、桦树、椰子树、苹果树、玉米、仙人掌、蒲公英、荷花、水稻。

比如按照水生陆生来分,可以分成:荷花为一类属于生活在水中的,其余的为一类属于生活在陆地上的。

也可以按照草本木本一年生或多年生等来分。

2.3 校园里的小动物1、蜗牛是怎样爬行的?答:蜗牛的“脚”(腹足)是身体最大的一部分,脚底部的肌肉前后做波浪状的收缩和蠕动时,就使蜗牛缓缓地、轻柔地滑向前去,蜗牛的足上有一种叫“足腺”的腺体,会产生黏液,在蜗牛移动后会在身后留下一道黏液。

2、蜗牛吃什么?答:蜗牛用齿舌刮取菜叶、果树的叶片和嫩芽来充饥。

3、蜗牛对刺激有什么反应?答:在蜗牛的面前放上白醋、酒等刺激物,它会收缩起触角。

4、你观察到的小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答:我们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小动物都能够繁殖、能够长大、能够呼吸、吃东西并且能够运动。

5、自己定标准给它们分类,你能有几种分类的方法?答:可以引导学生从它们生活的环境、外型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去进行分类。

2.4 动物植物人1、兔子和萝卜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不同之处:它们的外形、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性不同,兔子能够运动,而萝卜不能运动。

相同之处:它们都能长大,都要进行呼吸,都需要阳光、空气、水、空间。

2、人和黑猩猩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答:人和黑猩猩的相同之处:都能够吃东西,都能够繁殖后代和发育,都会死亡,都要呼吸,都需要水分、都会长大,对事物有一定的反应,都有新陈代谢,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都需要一定的空间人和黑猩猩的不同之处:人会用语言交流,人的大脑发达,人会思考,有思维,会发明创造,最根本的是人会劳动。

3、动物、植物和人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答:动物、植物和人都是有生命的,都需要空气、阳光、水分和一定的空间。

动物和植物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是否能够运动,而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思维、是否会劳动,能否用语言交流。

用圈图的方式来表示动物、植物和人之间的关系。

(生物:微生物、植物、动物)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3.1 生命离不开水1、关于水,你都知道些什么?答:水是动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所有生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水能喝、能洗脸洗手、能浇花、能养鱼……总之,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离不开水。

2、胡萝卜和土豆那个含水多?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你的想法?答:用挤水的方法,还可以用晒干后称重量、微波炉烘干后称重量、腌制后看出水的多少等方法。

3.2 观察水1、怎样找到冷开水?答:先用眼睛看,分辨出牛奶;再用鼻子闻,分辨出白醋;再用舌头尝,分辨出糖水与冷开水。

2、水的特点?答: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3、把水倒进不同形状的瓶子里,你有什么新的发现?答:发现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可以流动。

4、运水比赛的方法?如果两只桶的距离远,怎么办?答:方法有:将粗管破开,形成渠道,利用渠道自然流入;将装水桶放在高处,空桶放在低处,借助管子利用虹吸原理流入。

3.3 神奇的水1、生活中还有哪些毛细现象?答:砖块吸水、毛巾吸水、棉布吸汗、灯芯吸油等都属于毛细现象。

2、水面怎么鼓得像个小馒头?答:因为水的表面产生了一种互相拉着得力。

3、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水的表面张力?答:水黾在水面上滑行、草叶上的露珠、球状的水滴、雨滴等都属于水的表面张力。

4、会喷射的水的实验发现了什么?答:发现小孔高低不同,喷射出的水流远近有差异;小孔低水压大,喷出的水就远,小孔高水压小,喷出的水就近。

5、这个活动与“曹冲称象”的故事有什么相同之处?答:都是利用了水的浮力的原理。

观察实验1、会爬的水实验名称:毛细现象。

实验材料:一个玻璃杯、餐巾纸、红墨水、水。

实验过程:①在盛水的玻璃杯内滴几滴红墨水;②取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水中。

通过观察会发现:红色的水逐渐沿着纸巾往上爬,并向四周扩散。

实验结论:水沿着有空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2、会团结的水实验名称:水的表面张力。

实验材料:玻璃杯、水、回形针若干。

实验过程:①将杯子里装满水;②往装满水的杯子里慢慢的放入回形针,试一试在水溢出之前能放入多少个回形针。

通过观察会发现:杯子里可以放入很多回形针而且水面鼓起,像个小馒头,但水未溢出。

实验结论: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3、会喷射的水实验名称:水的压力。

实验准备:大可乐瓶、钉子、胶布、水。

实验过程:1、用钉子在瓶壁由上向下等距离的扎三个一样大小的孔。

2、用一长条胶布将三个孔贴上,再往瓶里装睡。

3、撕去胶布,观察发现高低不同的小孔喷射出的水流远近有差异;低小孔喷出的水远,高小孔喷出的水近。

实验结论:水有压力,压力的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水位越深压力越大。

4、会托举的水实验名称:水有浮力。

实验准备:带刻度的大烧杯、小烧杯、砝码、橡皮泥、水。

实验过程:1、在一只小烧杯底部沾一块橡皮泥。

2、将小烧杯放进装有半杯水的大烧杯中,同时记下大烧杯中的水位刻度。

3、将一个50克的砝码轻轻地放入小烧杯中,观察发现大烧杯中的水位上升了50毫升。

4、在加一个50克的砝码,水位又会上升50毫升。

实验结论:水有浮力,浮力大小与物体重量有关。

3.4 地球上的水1、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 答:主要分布在海洋、河流、湖泊、冰川与地下暗河里。

2、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应该怎样节约用水?答:浪费水的现象有关不紧的水龙头,刷牙不间断放水,用高压水枪洗车等;节约用水的做法有:随手关好水龙头,把水接在盆里洗菜,用洗澡后的水拖地等。

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4.1 常见材料1、看看教室里的各种物品,它们分别是有什么材料做成的?答:是由纸、木头、金属、塑料、玻璃、纺织材料等做成的。

2、你还可以举出哪些天然材料或人造材料的例子?答:天然材料:陶土、棉花、蚕丝、麻;人造材料:油漆、合金、合成纤维等。

3、观察球鞋,它是由哪几种材料做成的?是天然材料还是人造材料?为什么选用这些材料?答:鞋面是布做的,由棉花纺织而成,属于天然材料,透气性能好;鞋底是橡胶的,属于人造材料,防水性能好;扣眼是金属的,属于人造材料,比较结实。

4、关于材料,你还想提出哪些能研究的问题?答:引导学生从材料的种类、材料的来源、材料的用途等方面去提出问题。

4.2 纸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纸?它们都有什么用途?答:宣纸、牛皮纸、新闻纸、草纸、耐火纸、糯米纸等。

用途:可以做成课本、纸扇子、纸杯子、纸衣服、纸箱、纸盒等。

2、为什么要用不同的纸来做这些物品?答:因为同一种纸有多个特点,不同的纸有不同的性质,根据质的不同性质制作不同物品。

3、滴水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要注意这些问题?答:滴水时要注意:1)水要有颜色;2)要用胶头滴管;3)滴水量要同样多;这是因为只有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更容易比较出哪种质的吸水性强。

观察与实验实验名称:研究纸的性质实验准备:各种各样的纸、(如:报纸、牛皮纸、宣纸、草纸、毛边纸、复印纸等)放大镜、剪刀、胶头滴管、有颜色的水。

实验过程:1、把一张纸横撕竖撕后,拉一拉感受其结实程度的不同;2、用放大镜观察纸的表面与纸的毛边,比较异同。

3、在每种纸的中央滴一滴有颜色的水,观察发现水的扩散面积大小不同。

实验结论:同一种纸的纵向横向结实程度是不一样的;纸的毛边有的疏松,有的细密;不同的纸吸水性不同。

4.3 纺织材料1、棉布与尼龙有哪些不同之处?答:棉布较为结实,吸水性强,燃烧时散发焦肉气味,燃烧灰烬分散,颜色发白;尼龙结实,吸水性弱,燃烧时散发刺鼻气味,燃烧灰烬成团,颜色发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