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设施作物的生理生态
第二章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态及其调控

(1)水分
干种子的吸水:吸胀吸水,是一个物理过程,死、活种子都可 以进行。
豆类种子(含蛋白质较多)的吸水大于禾谷类种子(含淀粉 较多)。
(2)氧气
种子萌发需要进行旺盛的物质代谢,需要有氧呼吸提供能量。 氧气(﹥10%)也是种子萌发所必须的。不同作物种子萌发时的 需氧量不同(油料种子﹥淀粉种子)。
(4)药用植物的工厂化生产 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可大量繁殖药用植物的细胞或
愈伤组织,然后再从这些细胞或愈伤组织产生的此生代谢产 物中提取有用成分,从而达到工厂化生产的目的。如从人参 培养细胞中提取人参皂甙等。 (5)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
获取新品系、新品种(细胞杂化比有性杂交可得到更多 的类型)。或研究生命活动机理等。
药用植物生理生态学----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第二章 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态及其调控
2.1.3 种子萌发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1)种子的吸水 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的3个阶段 第一阶段:吸胀吸水,是一个物理过程,速度快; 第二阶段:吸水缓慢,又称吸水的停滞(滞后)期; 第三阶段:胚根突破种皮后的快速吸水(渗透性吸水)
第二章 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态及其调控
(2)呼吸作用的变化 吸水的第一和第二阶段,CO₂ 的产生大大超过了O₂
的消耗,R.Q. ﹥1,以无氧呼吸为主。 吸水的第三阶段, O₂ 的消耗则大大增加,此时进行
的主要是有氧呼吸。 (3)酶的活化与合成
一是干种子中酶的活化,如β-淀粉酶等 ; 二是种子吸水后重新合成,如α-淀粉酶 等。
加速育种进程(如小麦“花培一号”、烟草“单育一号”等) (3)培育人工种子
将植物组织培养中产生的体细胞胚包裹在含有养分的胶囊里, 可像种子一样直接播种到大田用于生产,即所谓的人工种子 (artificial seed)。
2作物水分代谢生理生态精品PPT课件

烈吸持,不能被作物吸收的水,是土壤处于风干状 态所含有的水分。 为什么重力水是旱作物的无效水?
一、农作系统中水分及其循环平衡
2、土壤水种类及有效性 土壤水分类型与可利用性 •不同土壤类型的水分状况
作物可利用的土壤水分是萎蔫点与田间持水量间的水 分。作物对不同土壤中水分的利用性不同。
一、农作系统中水分及其循环平衡
2、土壤水类型及有效性 • 土壤水分类型与可利用性
表 土壤水分状况及其可利用性
水势(MPa) 0
-0.006~ -0.0033
-1.5
-3.1
-1000
一、农作系统中水分及其循环平衡
2、土壤水类型及有效性 土壤水分形态与可利用性 • 重力水:>10μm孔隙中的水分; • 毛管水:0.2~10μm孔隙中的水分,即被毛细管
表 不同土类的田间持水量、萎蔫点及可利用水分的百分数(%)
一、农作系统中水分及其循环平衡
3、农作系统中水分循环平衡 •水的来源:
降水(P,包括降雨、降雪、降霜等)、灌溉水 (I)、地下水(只存在某些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 •水的去向: 径流(Ro)、渗漏(D)、土壤蒸发(Es)、土层 保留(ΔWs,如土壤胶体、毛管吸持)、植物蒸腾 (Ep)、植物保留(ΔWp)。
一、农作系统中水分及其循环平衡
1、作物体内的水分 (2)作物体内水分状况指标 • 组织含水量(%)=(鲜重 - 干重)/ 鲜重×100
含水量受大气湿度和植株生理年龄的影响,应用时 须加以考虑。 • 组织相对含水量(RWC)=(鲜重- 干重)/(吸胀 重-干重)×100 • 细胞水势:Ψw = Ψs + Ψp + Ψm 单位:1MPa = 10bar = 9.87atm = 106J/L = 106N/m2 吸胀重是指组织饱和吸水重。应用水势、相对含水
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科学与农业第6节设施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

3.设施养殖 主要是通过各类 现代化 和集约化的饲养房舍及配套设施, 对各类畜禽、水产品和某些特种动物,进行 工厂化 饲养和管理。 (1)特点:设施养殖是工厂化 、规模化和自动化的生产方式, 具有高度 集约化 的生产条件,稳定的生产环境和严密的 质量 _管__理__体系,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2)设施养殖的种类:猪、牛、马、鸡、鸭、鸵鸟、鹌鹑和 多种水产品。设施 养鸡 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之一。
第பைடு நூலகம்节
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 1.设施农业 是使用 人工设施 、人工控制 环境 因素,使生物获得适 宜的生长条件,从而延长乃至“改变” 生产季节 ,获得最 佳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
2.设施栽培 (1)主要的设施有: 温室 、苗床、排灌系统、温度控制系 统、 湿度 控制系统、 光照 控制系统、施肥系统和植物保护系 统,其中,以温室及其 温度 、湿度和 光照 控制系统为最基本 的设施。 (2)特点:设施栽培是在人工环境下进行的栽培, 投资 大, _科__技__含__量__高;采取的人工措施越适当,生产的 产品质量 就越 高,经济效益就越好。
一、“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4.列表比较智能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提示:智能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传统农业
智能农业
经济投入
较少
高
产出
一般
高
生产方式
人力、畜力为主,辅 机械化、智能
以简单机械
化为主
对农民的要求
较低
高
对工业基础的要求
低
高
5.实现农业智能化有什么意义? 提示:实现农业的智能化,将使土地等自然资源得到最优 化的利用,作物的生产潜力得到深入的挖掘,使农业生态环境 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同时,也将使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下降, 劳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农业智能化也 是我国农业现代化、集约化和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章设施作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型和育种特点

常自花授粉植物的遗传变异
常自花授粉植物品种的基本群体是自花授粉的后代, 个体间差异较小,大多数基因型纯合。
群体中常包含三类基因型: ① 品种基本群体的纯合基因型,包括品种内株间杂交的
后代,它们占群体的绝大多数; ② 少数正在分离过程中的杂合基因型; ③ 由杂合基因型自交分离形成的非基本群体的各种重组
杂种优势强弱主要取决于亲本自交系或品种的配合力。因此杂交种 品种的育种实际上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育种步骤:一是自交系选育, 有些作物还包括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自交不亲和系等的选育; 二是配合力测定,主要进行自交系或品种的配合力测定,筛选优良 杂交组合。
配合力测定是杂交育种的主要特点。 F1种子生产的难易是杂交种品种应用于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育种制种中性状的选择和应用是杂交种育种的另一特点。
3. 播种自交种子观察自交对生活力的影响。生活力下降常表明它属 于自由授粉植物,自花授粉植物和常自花授粉植物的自交后代一 般无近交衰退现象。
4. 研究同时存在自花和异花花粉来源情况下异交的比率。
例
将同一作物有性繁殖的两个纯合 品种混植于空间隔离的试验地内。 以一对主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作 为遗传标志,以隐性类型为母本, 和具纯显性的品种定量混合种植, 任其自由传粉、结籽,然后从母 本植株上采籽播种,统计后代表 现显性性状个体的百分率。
无性繁殖植物的品种都是由单一个体经多次无性繁殖而
成的彼此基因型相同的营养系品种。除了那些以生产果 实为主而且着果依赖于种子发育的果树植物外,多数无
性繁殖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退化, 有些种类(香蕉、龙舌兰、山药、蒜、水仙等)和品种 (无核枣、无籽葡萄、脐橙、花石榴等)几乎完全丧失 有性繁殖能力。
第二节 品种的类型及选育特点
设施园艺学

设施园艺学Protected Horticultural Science概念、基本原理、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设施园艺概念设施园艺指在不适宜园艺植物生育的季节(寒冷或者炎热),利用保温、防寒或降温、防雨设施设备,人为地创造适宜园艺作物生育的小气候环境,不受或少受自然季节的影响而进行的园艺作物生产,称为设施园艺。
源于“保护地栽培”,又称“反季节栽培”、“错季栽培”等。
2、设施园艺业及其在农业中的地位:在农业现代化及持续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多学科交叉主要涉及:生物科学(果树、蔬菜、花卉)环境科学(设施环境)工程科学(设施类型、结构优化、环境调控、建筑安装施工)2、中国设施园艺存在的差距(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与发展前景2.1差距⑴设施园艺面积居世界之首,但多为简易设施。
⑵设施园艺的三大主要技术支撑――生物、环境、工程,矛盾相当突出:⑶设施园艺产品的情况:⑷设施园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但能否保持生态环境安全,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⑸设施园艺的科技含量低,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前景表现为:⑴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和大生产方向发展;⑵因地制宜优化设施结构,建立计算机环境自动控制系统;⑶培育设施专用品种及应用;⑷开发设施作物可持续发展的栽培技术,生产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成为环保型产业;⑸经营管理技术现代化.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设施园艺的概念及其内涵。
2、设施园艺业及其在农业中的地位。
3、中国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4、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设施园艺存在的差距。
第二章园艺栽培设施的类型、结构与性能分类:按设施条件的规模、结构的复杂程度和技术水平分为:简易覆盖设施主要包括各种温床、冷床、小拱棚、荫障、荫棚、遮阳覆盖等;普通保护设施通常指塑料大棚、塑料中棚和日光温室;现代温室通常指能进行温湿度、肥水、气体等环境条件自动控制的单栋或连栋温室。
植物工厂温室(Greenhouse)是可以人工调控环境中温、光、水、气等因子,其栽培空间覆以透明覆盖材料,人可在其内站立操作的一种性能较完善的环境保护设施。
《作物生理生态学》课件

通过选择具有强抗旱性的种质 资源,进行遗传改良和育种,
培育抗旱性强的新品种。
抗寒性
抗寒性定义
作物在低温条件下能够正常生长和发育的能力。
抗寒性评价方法
通过观察作物生长情况、测定临界低温、分析生 理生化指标等手段来评估作物的抗寒性。
ABCD
抗寒性机制
作物通过调节细胞内渗透物质、增加膜脂不饱和 度、降低冰点温度等方式来适应低温环境。
产量形成过程
作物产量形成是一个复杂 的过程,涉及到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物质积累与 分配等生理生态学过程。
产量构成因素
作物的产量由单位面积上 的株数、每株的叶片数、 每叶的面积和叶重等构成 。
作物品质形成
品质定义
01
作物品质是指作物的营养价值、食用品质和加工品质等,是衡
量作物优劣的重要指标。
品质形成过程
抗盐性育种
通过选择具有强抗盐性的种质资源, 进行遗传改良和育种,培育抗盐性强 的新品种。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的能量来源。
不同作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合理配 置光照资源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 质。
光照强度、光质和光照时间对作物的 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光照不足会导致作物生长受阻,光合 作用效率降低,而光照过强则可能引 起光抑制和光氧化损伤。
土壤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土壤为作物提供水分、养分、空气和温度等必需的生长 条件。
02
作物生理学基础
作物光合作用
总结词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 为化学能的过程,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 基础。
VS
详细描述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 化学能的过程,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 。它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转化和利用 等过程,以及二氧化碳的固定和氧气的释 放等反应。光合作用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植物提供能量, 还为植物提供合成有机物的原料。
(整理)4 作物的生理生态与设施环境及其调控技术.

幻灯片1第二单元:总论---设施园艺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第四章作物的生理生态、设施环境及其调控技术幻灯片2主要内容一、作物生理生态二、设施调控技术●光环境性及其调控●二氧化碳环境及其调控●温度环境及其调控●湿度环境及其调控●土壤环境及其调控●根际环境及其调控●综合调控●概述●光合与呼吸生理●蒸腾作用●生长发育生理●群体生理生态幻灯片3一、作物生理生态(一)概述1. 设施内环境特点●遮风挡雨,可以调节土壤水分●调节气温或地温●调节光照环境●创造特定的通气环境●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提高设施内湿度幻灯片4(二)光合与呼吸生理●几个重要概念●光合作用:绿叶利用光能将CO2和H2O转变成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CO2 + H20——→(CH2O) + O2呼吸作用:植物吸收O2将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光照叶绿素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能量无氧呼吸C6H12O6→ 2C2H5OH + 2CO2 + 能量C6H12O6 → 2CH3CHOHCOOH + 能量幻灯片5●光强●定义:在单位时间内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能量或光量子摩尔数单位:w/m2,或mol/m2/s幻灯片6●光补偿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同时的光强●光饱和点:CO2交换速率变化稳定时的光强●二氧化碳补偿点:在一定条件下,作物对CO2的●同化吸收量与呼吸释放量相等,表观●光合速率为0,此时的CO2浓度即为二●氧化碳补偿点●二氧化碳饱和点:在一定条件下, CO2浓度升●高,光合作用增强,当CO2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CO2浓度即为二氧化碳饱和点幻灯片7(三)生长发育生理●1、概念●生长:细胞数量增加、体积增大(量变)●发育:细胞功能分化(质变)●生长发育过程:●一年生植物●二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幻灯片82、生长生理生长规律:“S”形曲线运输:碳水化合物的转移(水分、温度影响)生长(营养与生殖):鲜重高度直径色泽幻灯片9●3、发育生理●光周期型(光周期现象)●低温春化长日类型●春化作用:指一段时间的低温对植物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的诱导作用。
作物生理生态重点整理1

生态因子对作物生理的影响作物生理生态绪论作物生产的目标:充分利用资源环境,发挥作物本身遗传潜力,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生产。
植物生理过程对生态的影响:“大树底下无丰草” 。
作物生理学应用植物生理学的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研究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与品质形成过程中的内在生理规律,以及作物管理技术与环境对农作物的内部生理过程变化的影响,从而解释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基础,并用于指导建立作物管理技术。
作物生态学研究作物之间、作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作物个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环境对作物个体和群体的影响以及群体对环境的影响。
作物生理生态学:是研究作物的生理反应过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包括作物个体、群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的生理机制;作物群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以及田间生态对作物作物高产高质的影响。
Maize(玉米) wheat rice农村生态问题:迫在眉睫!化肥农药地膜作物生理生态学的目标和任务:提高产量;提高品质;提高土壤肥力;涵水保土;改善农田小气候;净化环境的作用。
作物生理生态学的研究方法:1定性描述(定量);2 常规的调查研究、试验研究;3 精细的生理变化过程研究;4 系统分析法。
作物光合生理生态:1生态因子2理想株型与合理群体结构3作物高光效理论水分生理与合理灌溉:需水规律;水分高效利用及合理灌溉。
作物营养生理生态:需肥规律;影响;养分高效利用。
作物的逆境生理:生理;对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
作物生长发育及其调控:1库源关系的研究与调节(水稻空秕粒研究)2作物品质产量生理生态作物生理生态学原理:(一)相生相克与互补原理;(二)循环与再生原理;(三)平衡与补偿原理。
作物生理生态学的特点:1.应用性作物生理生态学是一门应用基础性学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综合性环境资源——作物群体——人类技术; 3整体性作物生理生态学把农田视为一个整体,即作物田间生态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外,在低温下,植物需要更多的能量以抵御寒冷, 而这些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因此低温会加剧呼吸作 用,增加干物质的消耗。低温还会延续根系的生长 和抑制水分的吸收,造成叶子水分亏缺和气孔关闭, 这些都会影响光合作用,使光合作用的速率降低。
冻害是指温度在零度以下,引起植物细胞结冰而使植物受 害。在这种温度下,除少数抗寒植物如松、柏等能在严冬 中依然翠夺目,傲然挺立,继续从事光合作用外,绝大多 数植物因早已达到、甚至低于它们光合作用的冷限温度, 叶片脱落,即便尚未脱落,实际上光合作用已经停止,无 法合产物的积累。这种低温如果持续时间长,能引起细胞 甚至植物死亡,自然谈不上光合作用了。
水分亏缺降低光合的主要原因有:
(1)气孔导度下降 (2)光合产物输出变慢 (3)光合机构受损 (4)光合面积扩展受抑
水分过多
水分亏缺会使光合产物输出 变慢,加之缺水时叶片中淀 粉水解加强,糖类积累,结 果引起光合速率下降。
水分亏缺降低光合的主要原因有:
(1)气孔导度下降 (2)光合产物输出变慢 (3)光合机构受损 (4)光合面积扩展受抑
当温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光合速率明显 地表现出随温度年升而下降,这是由于高温引起 催化暗反应的有关酶钝化、变性甚至遭到破坏, 同时高温还会导致叶绿体结构发生变化和受损; 高温加剧植物的呼吸作用,而且使二氧化碳溶解 度的下降超过氧溶解度的下降,结果利于光呼吸 而不利于光合作用;在高温下,叶子的蒸腾速率 增高,叶子失水严重,造成气孔关闭,使二氧化 碳供应不足,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必然导致光 合速率急剧下降。当温度上升到热限温度,净光 合速率便降为零,如果温度继续上升,叶片会因 严重失水而萎蔫,甚至干枯死亡。
冷害通常是指在1℃-12℃以下植物所遭受的危害。在冷害 温度下,植物在光合速率明显下降,例如番茄叶片,经16 小时1℃冷处理,在大气的二氧化碳水平下,其光合速率下 降达67%。C4植物的玉米,当温度从20℃降到5℃时,其光 合速率降低幅度竟达90%。冷害温度之所以使植物光合速 率如此大幅度下降,是因为低温冷害首先引起部分气孔关 闭,增加了气孔对二氧化碳流动的阻力,造成二氧化碳供 应不足,这必须导致光合速率降低。冷害温度还直接影响 到叶绿体结构,使叶绿体内的较小基粒垛数目增加,类囊 体膜的生物组装受到抑制,膜结构受损,结果使叶绿体的 活性降低,表现出光系统Ⅱ、光系统I和全链电子传递速率 下降,叶绿体中负责把激发能从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向反 应中心传递的叶绿素活性受钝化,能量传递受阻,反应中 心得不到充足的能量供应,这些都对植物正常的光合作用 造成不良影响。
叶绿素是含Mg2+的络合物,其中Mg2+是叶 绿素的核心离子。缺少Mg2+不能合成叶 绿素。而叶绿素是绿色植物体内最重要 的光合色素,缺少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 作用。
5.二氧化碳浓度
相关曲线和应用
病原菌的侵染 植物组织感病后呼吸增加,原因可 能有:宿主受体细胞的线粒体增多并被 激活,氧化酶活性增强,分解毒素,抑 制病原菌水解酶活性,促进伤口愈合。
在缺水条件下,生长受抑,叶面 积扩展受到限制。有的叶面被盐 结晶、被绒毛或蜡质覆盖,这样 虽然减少了水分的消耗,减少光 抑制,但同时也因对光的吸收减 少而使得光合速率降低。
水分亏缺降低光合的主要原因有:
(1)气孔导度下降 (2)光合产物输出变慢 (3)光合机构受损 (4)光合面积扩展受抑
水分过多
7.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
水分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原因。直接的原因是 水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但是用于光合作用的水不到蒸腾失水的1%, 因此缺水影响光合作用主要是间接的原因 水分亏缺会使光合速率下降。 在水分轻度亏缺时,供水后尚能 使光合能力恢复,倘若水分亏缺 严重,供水后叶片水势虽可恢复 至原来水平,但光合速率却难以 恢复至原有程度(图33)。 因而在水稻烤田,棉花、花 生蹲苗时,要控制烤田或蹲苗程 度,不能过头。
水分过多
缺水时叶绿体的电子传递速率降 低且与光合磷酸化解偶联,影响 同化力形成。严重缺水还会使叶 绿体变形,片层结构破坏,这些 不仅使光合速率下降,而且使光 合能力不能恢复。
水分亏缺降低光合的主要原因有:
(1)气孔导度下降 (2)光合产物输出变慢 (3)光合机构受损 (4)光合面积扩展受抑
水分过多
不同植物的光强光合曲线
C3植物与C4植物CO2 光合曲线
可以看出:C4植物的 CO2补偿点低,在低CO2浓 度下光合速率的增加比C3快, CO2的利用率高;
C4植物的CO2饱和点比C3植物低,在大气CO2浓度下就能 达到饱和;而C3植物CO2饱和点不明显,光合速率在较高CO2 浓度下还会随浓度上升而提高。C4植物CO2饱和点低的原因, 可能与C4植物的气孔对CO2浓度敏感有关,即CO2浓度超过空 气水平后,C4植物气孔开度就变小。另外,C4植物PEPC的Km 低,对CO2亲和力高,有浓缩CO2机制,这些也是C4植物CO2 饱和点低的原因。
1、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使细胞 质的蛋白质变性;
2、无氧呼吸利用葡萄糖产生的能量 很少,植物要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就要消 耗更多的有机物; 3、没有丙酮酸氧化过程,缺乏新物 质合成的原料。
2. 二氧化碳交换速率
即为单位叶面积上的二氧化碳通量密度。 外界净CO2交换速率就是光合作用消耗的二 氧化碳减去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若 值为正则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 强度,反之则小。
⑴ bc 反应光合作用哪
一阶段的活性?c之 前是什么主要因素影 响光合作用? ⑵ c 之 后反 应 光 合作 用哪一阶段的活性? 此时影响光合作用主 要因素有哪些?
⑴若上图表示是阳生植物 ,
对阴生植物来说a、b、c三 点向哪里移动?为什么? ⑵若当植物缺乏 Mg2+ 时图 中曲线a、b、c三点的位置 移动? ⑶CO2浓度上升,a、b、c 三点的位置移动? ⑷温度上升,a、b、c三点 的位置移动?
图26 光强-光合曲线图解 A.比例阶段; B.比例向饱和过 渡阶段; C.饱和阶段
不同植物的光强-光 合曲线不同,光补 偿点和光饱和点也 有很大的差异。 光补偿点高的植物 一般光饱和点也高, 草本植物的光补偿 点与光饱和点通常 要高于木本植物; 阳生植物的光补偿 点与光饱和点要高 于阴生植物; C4植物的光饱和点 要高于C3植物。
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哪个阶段影响较大,为什 么?
呼吸作用受温度影响强与光合作用 为什么说昼 夜温差大可以增加瓜果含糖量 ?
适当升高温度,对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都促进的 情况下,饱和点如何移动?
为什么不适宜太早晨运?
暗反应阶段。暗反应过程应用的酶较多。 白天温度高一些,让光合作用强一些,然后积 累的有机物可以多一些 晚上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温度低一些,让呼吸作用弱一些。消耗的有机 物可以少一些。 这样不就差出来了。 水平位置上向右平移
图33 向日葵在严重水分亏缺时以及在 复水过程中 叶水势、光合速率、 气孔阻力、蒸腾速度的变化
பைடு நூலகம்
水分亏缺降低光合的主要原因有:
(1)气孔导度下降 (2)光合产物输出变慢 (3)光合机构受损 (4)光合面积扩展受抑
水分过多
当水分亏缺时,叶片中 脱落酸量增加,从而引起 气孔关闭,导度下降,进 入叶片的CO2减少。
4.光-二氧化碳交换速率曲线
⑴ a 、 b 、 c 三点的含
义是什么? ⑵线段ab、bc中光 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 关系怎样 ⑶净光合速率、呼吸 速率、总光合速率在 曲线中代表的区域
①图中A点含义: 光照强度为0,只进行呼吸作用
;
②B点含义: 光补偿点,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③C点表示: 光饱和点,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强 ; ④若甲曲线代表阳生植物,则乙曲线代表 阴生 植物。
第一节
光合与呼吸生理
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 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 物(葡萄糖)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
叶绿体中的色素
叶绿素
吸收红光 和蓝紫光
叶绿素a 叶绿素b
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
吸收蓝紫光
叶黄素
功能为吸收和传递光能,保护叶绿素。
•总反应式:
6CO2+12H2O* 叶绿体 光
C6H12O6+6H2O+6O2*
•包括两个阶段:
叶绿体 2H20 光
4[H]+O2 叶绿体
光反应
ADP+Pi+能量 固定 酶
ATP [H] ATP 能量
暗反应: C5+CO2
2C3
C6H12O6
呼吸作用是植物体吸收氧气,将有机物转化 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为植物 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是生命 的需求)。
6.温度
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较为复杂。由于光合作用包 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部分,光反应主要涉及光物 理和光化学反应过程,尤其是与光有直接关系的步 骤,不包括酶促反应,因此光反应部分受温度的影 响小,甚至不受温度影响;而暗反应是一系列酶促 反应,明显地受温度变化影响和制约。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例如,从光合作用的冷限温 度到最适温度之间,光合作用速率表现为随温度 的上升而提高,一般每上升10℃,光合速率可提 高一倍左右。而在冷限温度以下和热限温度以上, 对光合作用便会产生种种不利影响。因此,温度 对光合作用的不利影响包括低温和高温,低温又 可分为冷害和冻害两种。
☆ 既不吸收氧气也不释放CO2的呼吸作用 是存在的,如产物为乳酸的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的。
C6H12O6※ + 6H2O
6CO2
※
※ ※
+ 6O2
※
+ 12H2O
+ 2870kj
※ 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中的氧来源 于呼吸底物和H2O,所生成的H2O中的氧 来源于空气中的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