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字母的发音方法

合集下载

26个汉语拼音字母表的发音

26个汉语拼音字母表的发音

26个汉语拼音字母表的发音汉语拼音是汉字标准化的一种方式,也是全球最大的拼音文字之一。

汉语拼音方案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采用了26个拉丁字母,其中有声母、韵母以及声调。

本文将介绍这26个汉语拼音字母表的发音。

一、声母1. b声音:在口中形成一定的气压,然后突然松开口唇,发出爆破声。

例子:白,笔,不。

2. p声音:在口中形成一定的气压,然后突然松开唇弓,发出爆破声。

例子:瓶,跑,批。

3. m声音:双唇贴紧,气流通过口唇,形成音响。

例子:妈,马,麻。

4. f声音:上齿轻轻咬住下唇,气流从唇间逸出,形成音响。

例子:飞,非,放。

5. d声音:裂口短而热烈,使气体发生快速脱离,造成爆破声。

例子:大,地,得。

6. t声音:裂口短而热烈,使气体发生快速脱离,造成爆破声。

例子:铁,图,题。

7. n声音:舌尖可压住龈尖或齿龈,气流经过口腔形成音响。

例子:难,内,年。

8. l声音:舌尖轻压龈尖发音,香港区语言中又称为“中音位浊辅音”。

例子:老,里,蓝。

9. g声音:舌身封住口腔,声带附着,使气流被阻塞,然后突然放开口腔,形成爆破声。

例子:过,个,国。

10. k声音:舌身封住口腔,声带附着,使气流被阻塞,然后突然放开口腔,形成爆破声。

例子:可,考,看。

11. h声音:口腔呈现较大的开口,气流通过口腔形成音响。

例子:好,和,何。

12. j声音:声带震动,气流鼻咽腔进入口腔,然后迅速放开发音器官。

例子:家,加,假。

13. q声音:声带震动,气流鼻咽腔进入口腔,然后迅速放开发音器官。

例子:七,去,起。

14. x声音:在鼻咽腔形成摩擦音,然后出现爆破声。

例子:西,下,小。

二、韵母15. a发音:张嘴时,舌头要上挑,口腔放得相对较宽,双唇放松,气流从口腔中急速喷出形成音响。

例子:啊,爸,妈。

16. o发音:嘴形呈一个半圆形,用双唇合口发音,发音时嘴唇稍微紧缩。

例子:欧,哦,薄。

17. e发音:嘴巴张得比“a”和“o”略大,形成韧度,舌头也稍微高于a和o的位置。

汉语拼音字母表及发音方法

汉语拼音字母表及发音方法

汉语拼音字母表及发音方法汉语拼音是一种国际通用的汉字音标注音方法,用于在拉丁字母中表示汉语的发音。

它由拼音字母表和发音方法组成,能够准确地将音素和字母对应起来,帮助学习者正确地发音,提高沟通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汉语拼音字母表及其发音方法。

一、汉语拼音字母表汉语拼音字母表共有26个字母,其中包括21个辅音字母和5个元音字母。

这些字母分别是:辅音字母:b、c、d、f、g、h、j、k、l、m、n、p、q、r、s、t、w、x、y、z元音字母:a、e、i、o、u字母表中的每个字母都有自己独特的发音,下面将逐个介绍。

1. 辅音字母发音方法(1)b:与英语中的发音相同,唇齿之间发出爆破音。

(2)c:与英语中的/ts/相似,舌位于上颚前部,发出清音。

(3)d:与英语中的发音相同,舌尖接触上颚龈齿,发出爆破音。

(4)f:与英语中的发音相同,嘴唇迅速接触并分开,发出摩擦音。

(5)g:与英语中的/k/相似,舌位于上颚后部,发出浊音。

(6)h:与英语中的发音相同,口腔气流迅速排出,发出气味音。

(7)j:与英语中的/ʤ/相似,舌尖接触上颚龈齿,发出浊辅音。

(8)k:与英语中的发音相同,舌位于上颚后部,发出清音。

(9)l:与英语中的发音相同,舌尖接触上颚龈齿,发出浊辅音。

(10)m:与英语中的发音相同,唇部闭合,发出鼻音。

(11)n:与英语中的/n/相似,舌尖接触上颚龈齿,发出鼻音。

(12)p:与英语中的发音相同,唇齿之间发出爆破音。

(13)q:与英语中的/ch/相似,舌位于上颚前部,发出浊音。

(14)r:与英语中的/r/相似,舌尖接触上颚龈齿,发出齿音。

(15)s:与英语中的/s/相似,舌尖接触上颚龈齿,发出清音。

(16)t:与英语中的发音相同,舌尖接触上颚龈齿,发出爆破音。

(17)w:与英语中的发音相同,唇齿之间发出唇圆音。

(18)x:与英语中的/sh/相似,舌尖接触上颚龈齿,发出清浊音。

(19)y:与英语中的发音相同,舌尖接触上颚龈齿,发出浊辅音。

汉语拼音字母表读法及口型

汉语拼音字母表读法及口型

汉语拼音字母表读法及口型汉语拼音字母表读法及口型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光要靠夸张口型、不断重复展示拼音。

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语拼音字母表读法及口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汉语拼音字母表读法及口型a:发音时,嘴唇自然张大,舌放平,舌头中间微隆,声带颤动。

o:发音时,嘴唇成圆形,微翘起,舌头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舌居中,声带颤动。

e:发音时,嘴半开,舌位靠后,嘴角向两边展开成扁形,声带颤动。

i:发音时,嘴微张成扁平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抬高,靠近上硬腭,声带颤动。

u:发音时,嘴唇拢圆,突出成小孔,舌面后部隆起,声带颤动。

ü:发音时,嘴唇成圆形,接近闭拢,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前部隆起,声带颤动。

b:发音时,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读音轻短。

p:发音时,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放开,气流迸出成音。

m:发音时,双唇紧闭,舌后缩,气流从鼻腔出来,打开嘴,声带颤动。

f:发音时,上齿触下唇形成窄缝,让气流从缝中挤出来,摩擦成声。

d: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憋住气流后突然放开,气流从口腔迸出,爆发成音。

t: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憋住气后,突然离开,气流从口中迸出。

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气流从鼻腔通过,同时冲开舌尖的阻碍,声带颤动。

l:发音时,嘴唇稍开,舌尖抵住上牙床,声带颤动,气流从舌尖两边流出。

g:发音时,舌根前部抵住软腭阻碍气流,让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爆发成音。

k:发音时,舌根前部,抵住上软腭,阻碍气流,让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迸发成音。

h:发音时,舌根抬高,接近软腭,形成窄缝,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j: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门齿,舌面前部紧贴硬腭,气流从窄缝中冲出,摩擦成音。

q:发音时,舌面前部贴住硬腭,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摩擦成音。

x: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门齿,舌面前部抬高靠近硬腭,形成窄缝,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zh: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有较弱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汉语拼音发音方法

汉语拼音发音方法

汉语拼音发音方法汉语拼音是中国大陆国家通用的拼音系统,用于标注汉字的发音。

它的使用广泛,是学习、教授汉语的重要工具。

为了正确掌握汉语的拼音发音,以下是一些简单易懂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声母音标1. b (bó): 将双唇紧闭,稍微用力,迅速放松,发出爆发的音;2. p (pó): 将双唇紧闭,稍微用力,缓慢放松,发出爆发的音;3. m (mó): 双唇紧闭,用鼻腔共振发出音;4. f (fó): 将上齿轻轻接触下唇,发出音;5. d (dé): 舌尖轻触上齿,短暂停住,然后发出爆发的音;6. t (té): 舌尖轻触上齿,短暂停住后,发出爆发的音;7. n (nén): 舌尖轻触上齿,然后迅速离开,发出音;8. l (lè): 舌尖轻触上齿,略微抖动,发出音;9. g (gé): 舌尖轻轻触住上齿,用喉头发出音;10. k (ké): 舌尖轻轻触住上齿,然后发出爆发的音;11. h (hé): 舌尖与上齿轻轻接触,发出气流摩擦的音;12. j (jí): 舌尖轻轻接触上齿,然后发音;13. q (qí): 舌尖轻轻接触上齿,然后发音;14. x (xí): 舌尖轻轻接触上齿,然后发音;15. zh (zhé): 舌尖向上齿后部抬起,然后发音;16. ch (ché): 舌尖向上齿后部抬起,然后发音;17. sh (shé): 舌尖轻轻接触上齿,然后发音;18. r (ér): 舌尖快速在上齿后部抖动,然后发音;19. z (zé): 舌尖轻轻接触上齿,然后发音;20. c (cé): 舌尖轻轻接触上齿,然后发音;21. s (sè): 舌尖轻轻接触上齿,然后发音。

二、韵母音标1. a (a):口开大,舌根下坠;2. o (o):嘴形类似于“呵”字;3. e (è):口形比“a”小一些,舌尖稍微抬起;4. i (i):口形类似于“衣”字;5. u (wú):口形较小,类似于古汉语的“呜”声;6. ü (yú):牙齿微微合拢,舌前部卷起。

汉语拼音字母标准读法

汉语拼音字母标准读法

汉语拼音字母标准读法汉语拼音是一种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读音的方案。

它是中国大陆于1958年发布的一种拼音方案,现已成为国际通用的拼音方案之一。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掌握汉语拼音字母的标准读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学习汉语发音和拼写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汉语拼音字母的标准读法。

一、声母。

1. b。

b的发音是双唇闭合,然后突然打开,发出爆破音。

例如,ba, bi, bo.2. p。

p的发音是双唇轻轻闭合,然后突然打开,发出爆破音。

例如,pa, pi, po.3. m。

m的发音是双唇闭合,然后发出鼻音。

例如,ma, mi, mo.4. f。

f的发音是上齿轻轻咬住下唇,然后迅速分开,发出摩擦音。

例如,fa, fu, fo.5. d。

d的发音是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突然分开,发出爆破音。

例如,da, di, dou.6. t。

t的发音是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突然分开,发出爆破音。

例如,ta, ti, tuo.7. n。

n的发音是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发出鼻音。

例如,na, ni, nu.l的发音是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发出鼻音。

例如,la, li, luo.9. g。

g的发音是舌尖抵住硬腭,然后突然分开,发出爆破音。

例如,ga, ge, gou.10. k。

k的发音是舌尖抵住硬腭,然后突然分开,发出爆破音。

例如,ka, ke, ku.11. h。

h的发音是气流从喉部迅速通过声带,然后从口腔喷出,发出摩擦音。

例如,ha, he, huo.12. j。

j的发音是舌尖抵住硬腭,然后舌尖迅速离开,发出爆破音。

例如,ji, jia, jiu.13. q。

q的发音是舌尖抵住硬腭,然后舌尖迅速离开,发出爆破音。

例如,qi, qia, qiu.14. x。

x的发音是舌尖抵住硬腭,然后舌尖迅速离开,发出爆破音。

例如,xi, xia, xiu.15. zh。

zh的发音是舌尖抵住硬腭,然后舌尖迅速离开,发出爆破音。

例如,zha, zhe, zhi.16. ch。

26个汉语拼音字母表的发音

26个汉语拼音字母表的发音

26个汉语拼音字母表的发音汉语拼音是一种标音系统,通过汉字拼音来表示汉语语音的输入方法。

它由26个字母组成,每个字母都有自己独特的发音。

下面是对每个字母的详细介绍:A:发音为"ā",与英语中的字母A类似,发音时口腔要张开,舌头放平。

B:发音为"bēi",与英语中的字母B相似,发音时双唇要轻轻闭合,声音要浊。

C:发音为"cì"或"chuāi"(在一些方言中),与英语中的字母C相似。

这个字母的发音不固定,根据后面的元音不同发音也会有所差异。

D:发音为"dí",与英语中的字母D相似。

发音时前面的舌头碰到上方的牙龈。

E:发音为"ē",与英语中的字母E类似。

发音时口型要稍微敞开,舌头放平。

F:发音为"fú",与英语中的字母F相似。

发音时上齿轻轻触到下唇。

G:发音为"gé",与英语中的字母G相似。

发音时舌头要贴住上方的软腭。

H:发音为"èi"或"āi",与英语中的字母H类似。

发音时声音要清晰,不要模糊。

I:发音为"yī",与英语中的字母I相似。

发音时舌头要稍微抬起。

J:发音为"jì",与英语中的字母J相似。

发音时舌头要贴住上方的硬腭。

K:发音为"kè",与英语中的字母K相似。

发音时声音要有力,从喉咙深处发出。

L:发音为"èl",与英语中的字母L相似。

发音时舌头要向上弯曲。

M:发音为"èm",与英语中的字母M相似。

发音时声音要浑厚。

N:发音为"èn",与英语中的字母N相似。

发音时舌头要贴住上方的齿龈。

汉语拼音字母表发音

汉语拼音字母表发音

汉语拼音字母表发音汉字是中国特有的文字,它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教授汉字,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推出了汉语拼音方案,为每个汉字标注了相应的拼音。

汉语拼音字母表是拼音方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由26个拉丁字母构成,每个字母都有其独特的发音。

本文将详细介绍汉语拼音字母表的发音。

A [aː]: 发音时用开口状态发出声音,嘴唇不要紧闭,舌头平放。

B [b]: 发音时闭上双唇,用力发出浑浊音。

C [tsʰ]: 发音时先闭上双唇,然后突然松开,舌头平放,送气发音。

D [t]: 发音时用舌尖轻轻顶住上齿龈,松开发出音。

E [ɤ]: 发音时松开口腔,舌头平放,颚部不动。

F [f]: 发音时嘴唇微微张开,上齿接近下唇,送气发音。

G [k]: 发音时后舌部分接近软腭,舌尖稍微接触上齿龈。

H [x]: 发音时舌尖下压,舌面远离硬腭,送气发音。

I [i]: 发音时用前部舌面顶住上齿龈,松开发出音。

J [tɕ]: 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汉语拼音中读作"j-"K [kʰ]: 发音时用力突然吸气,腔呼气发音。

L [l]: 发音时舌头的舌尖部位接触上齿龈,自然发出音。

M [m]: 发音时双唇闭合,鼻腔通过发出音。

N [n]: 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声带震动产生音。

O [o]: 发音时嘴形类似呼气发音,舌头高抬。

P [p]: 发音时双唇紧闭,突然断开发出音。

Q [tɕʰ]: 发音时舌头放在上齿龈上,通过松开发音。

R [ɻ]: 发音时嘴唇微微张开,舌尖后缩,颚部不动发音。

S [s]: 发音时用舌尖靠近上齿龈,通过发出音。

T [tʰ]: 发音时用力突然吸气,腔呼气发音。

U [y]: 发音时舌面向上接近硬腭发音。

V [ʋ]: 发音时嘴唇微微张开,舌尖放低发音。

W [w]: 发音时嘴唇微微张开,舌头向前,发出双唇声。

X [ɕ]: 发音时舌尖后缩,舌面远离硬腭,送气发音。

Y [i]: 发音时用前部舌面顶住上齿龈,松开发出音。

汉语拼音发音方法

汉语拼音发音方法

汉语拼音发音方法汉语拼音是指将汉字的声音用拉丁字母和音标标记出来的一种方法。

它应用广泛,不仅在汉语学习中常用,也在输入法、拼音输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汉语拼音发音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声母1.b(爸爸):与英语的/b/发音相似,但比/b/要稍轻。

2.p(帕):与英语的/p/发音相似,但比/p/要稍轻。

3.m(妈妈):与英语的/m/发音相同。

4.f(发):与英语的/f/发音相似。

5.d(大):与英语的/d/发音相似,但比/d/要稍轻。

6.t(他):与英语的/t/发音相似,但比/t/要稍轻。

7.n(那):与英语的/n/发音相同。

8.l(啦):与英语的/l/发音相同。

9.g(嘎):与英语的/g/发音相似。

10.k(卡):与英语的/k/发音相似。

11.h(哈):与英语的/h/发音相同。

12. j(家):类似于英语的/zh/,但发音元音起点更接近舌叶。

13. q(卡):类似于英语的/ch/,但发音元音起点更接近舌叶。

14. x(哈):类似于英语的/sh/,但发音元音起点更接近舌叶。

16. ch(吃):与英语的/ch/发音相似。

17. sh(师):与英语的/sh/发音相似。

18.r(日):与英语的/r/发音相似,但不卷舌。

19.z(子):与英语的/z/发音相似。

20.c(茶):与英语的/c/发音相似。

21.s(丝):与英语的/s/发音相似。

二、韵母1. a(啊):与英语的/aa/发音相似。

2.o(哦):类似于英语的/o/,但发音元音起点更接近于半闭嘴。

3.e(额):类似于英语的/e/,但发音元音起点更接近于半闭嘴。

4. ai(爱):与英语的/ai/发音相似。

5. ei(诶):类似于英语的/ey/,但发音元音起点更接近于半闭嘴。

6. ao(傲):类似于英语的/ow/,但发音元音起点更接近于半闭嘴。

7. ou(欧):类似于英语的/ou/,但发音元音起点更接近于半闭嘴。

8. an(安):与英语的/un/发音相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嘴张大,舌位最低,舌面中部微微隆起。

o 舌头略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口微开,唇略圆。

e 口腔大小、舌位高低与o大体相同,只是嘴角向两边展开。

i 开口度小,两唇呈扁平行,上下齿相对(齐齿),舌尖接触下齿背,使舌面前部隆起和硬腭前部相对。

u 开口度很小,双唇拢圆留一小孔,舌头向后缩。

ü发音与i基本相同,只是嘴唇撮成圆形,略向前突出,舌尖抵住下齿背。

y 音与i相同,用来跟后面的韵母拼成音节.
w 音与u相同,用来跟后面的韵母拼成音节
b 现将双唇闭合,挡住气流,然后将双唇突然打开,让气流爆发出来,极轻极短,气流较弱,声带不颤动,也不送气。

p 发音部位与方法与b相同,只是气流较弱,是送气音。

m 双唇闭合,把气堵住,发音时,气流从鼻腔透出成声,声带颤动。

f 上齿接触下唇,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中摩擦而出,声带不颤动。

d 舌尖抵住上齿龈,挡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离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带不颤动。

t 发音部位与方法和d 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口腔送出的气流比较强。

n 舌尖顶住上齿龈,挡住气流,让气流通向鼻腔,从鼻孔出来,声带颤动。

l 舌尖顶住上齿龈,不顶满,让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声带颤动。

ɡ舌根抬起抵住软腭,挡住气流,然后突然打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带不颤动。

k 发音部位与方法跟ɡ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比较强。

h 舌根靠近软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中摩擦而出,声带不颤动。

j 舌面前部抬起贴紧硬腭前端,然后再将舌面稍稍离开,与硬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里挤出来,声带不颤动。

q 发音部位、方法跟j 大体相同,只是送出的气流较强。

x 舌面前部抬起靠近硬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摩擦而出,声带不颤动。

z 舌尖向前平伸,抵住上齿背,憋住气,然后舌尖稍稍离开,形成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声带不颤动。

c 发音部位、方法跟z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较强。

s 舌尖向前平伸,靠近上齿背,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声带不颤动。

zh 舌尖翘起,抵住硬腭前部(上牙床后面的部位),然后舌尖稍稍离开,让气流从狭缝中挤出来,声带不颤动。

ch 发音部位、方法跟zh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较强。

sh 舌尖翘起,靠近硬腭前端,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声带不颤动。

r 发音部位、方法跟sh相同,只是发音时声带要颤动。

ai 先发a的音,这个a比单念a时舌位偏前。

发a后,舌头慢慢
上升,嘴慢慢闭合,快到i的舌位时停止。

由a到i有一个滑动的过程。

ei 先发e的音,然后向i滑动。

发e时,舌位要比单念e 靠前,发音也更响一些。

ui 是u和ei的结合,发音时,先发u的音,接着发ei,口型由圆到扁。

ao 先发a,比单念a时舌位靠后,要发得长而响亮,接着舌头逐渐抬高,口型收拢,变圆,发出近似u的音,要轻短。

ou 先发o的音,接着嘴唇逐渐收拢,发出u的音,o念的长而响亮,u念的短而模糊。

iu 是i和ou的结合,发音时,先发i,然后逐渐把声音过渡到u。

u要比单韵母u的口型开一些,舌位低一些,u的响度比i大。

ie 发音时,由发i开始,接着发ê,口腔半开,中间气不断。

ie 中的e读音与单念的e不同,这里的e念ê,口半开,嘴角展开,舌尖抵住齿背,舌头靠前,嗓子用力。

üe 发音时,由ü开始然后向ê滑动,口形由合到半开,中间气不断。

这里e也念ê。

er 发音时,e表示发音时舌头的位置,r表示卷舌动作。

在发出单韵母e的同时,把舌头卷起来对着硬腭,就成了er 。

an en in un ün
由母音和鼻尾音组成。

鼻尾音是-n,发-n时,要用舌尖抵住上牙床(上齿龈),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透出。

ang 先发a,然后舌根顶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

eng 先发e,紧接着舌根后缩,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

ing 先发i,舌尖向下,舌头向后缩,舌根抬起并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

ong先发o,紧接着舌头后缩,舌根向软腭靠拢,气流从鼻腔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