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检验相关问题答疑

合集下载

探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

探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

探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压力容器是一种用于储存和运输气体、液体和蒸汽的设备。

由于长时间使用和压力变化,压力容器可能会受到损坏或破裂,因此需要进行定期检验以确保其安全性能。

在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常见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检验周期:压力容器的检验周期是根据其设计标准、使用环境和历史记录确定的。

有些压力容器需要每年进行一次检验,而有些压力容器可以延长至两年或更长时间。

如果未按时进行检验,可能会导致容器内部积聚过多的压力,增加破裂的风险。

2. 检验方法:压力容器的检验方法包括非破坏性检测和破坏性检测两种。

非破坏性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液体渗透检测等,用于检测容器中的裂纹、缺陷和渗漏等问题。

破坏性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拉伸试验、压缩试验等,需要对容器进行破坏性试验以评估其强度和耐久性。

3. 检验标准:不同国家和行业有不同的压力容器检验标准,常用的标准包括美国协会标准协会(ASME)标准、欧洲压力容器标准(PED)等。

在进行压力容器检验时,需要根据相应的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检验员资质:进行压力容器检验需要有经过专门培训并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员。

检验员需要了解压力容器的设计和制造要求,掌握检验方法和技术,并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如果检验员缺乏经验或资质不符合要求,可能会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或误判。

5. 检查项目:压力容器的检验项目包括容器本身的结构、焊接接头、附件管道、安全阀和压力表等。

检验过程中需要对这些部分进行全面的检查,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如果对某些部位的检查不彻底或遗漏,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

6. 检验报告:压力容器检验完成后,需要由检验员出具一份检验报告,记录检验项目、结果和结论等信息。

检验报告是对容器安全性能的评估和证明,也是下一次检验的依据。

如果检验报告不完整或错误,可能会对容器的安全性能产生误导。

在压力容器检验中,以上问题需要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以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压力容器制造监督检验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压力容器制造监督检验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压力容器制造监督检验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化学化工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化工材料由于其特殊性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是具有爆炸危险性的特种设备,我国对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视,积极防范事故,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是每一个监检人员的目标。

本文针对压力容器出厂前容易在制造监督检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根据国家质量安全规范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供监检人员参考。

关键词:压力容器;监督检验;问题;措施引言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对化工原料的保护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质量不过关的压力容器很容易导致容器内的化工原料发生泄漏,造成环境污染,甚至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

因此,对于压力容器制造的监测和检验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方面的研究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1压力容器制造监督过程存在的问题1.1压力容器设计方案监检问题压力容器的设计是制造压力容器的第一步,容器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决定容器的使用。

在压力容器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提出容器的设计指标,比如容器的耐压范围设计为多少、安装方式为立式还是卧式、是否需要进行防腐蚀处理等问题的考虑,这些都需要在设计阶段进行详细的考虑和设计,检验人员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核。

1.2材料监检材料入库把关不严,未及时做好材料标志移植或者标志不清;未能及时提供材料质量证明书原件或者有效复印件,主要受压元件的材质证明书为非原件时缺少材料供应单位检验公章和经办人章;直径不小于1800mm的外购封头缺少相应的监督检验证书;材料代用手续不全。

1.3组对、装配与焊接筒节等部件利用千斤顶进行强行组装;装配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造成筒体、封头的纵环焊缝棱角度和对口错边量超标;焊缝坡口间隙与角度过大或过小,焊缝间距及间隙不符合标准要求。

焊工操作项目未覆盖产品;使用未经烘干的焊条和焊剂、烘箱及保温箱内的焊条混放、施焊现场不使用保温筒,焊接现场焊条、焊丝随意存放;焊接接口清理不到位;少量焊接项目缺焊接工艺评定;实际焊接时未按照焊接工艺进行施焊,如加大焊材规格、调大焊接电流、减少焊接道数;不锈钢容器使用碳弧气刨进行清根等操作,易导致渗碳发生。

探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

探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

探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压力容器是一种用于储存或装载液态或气态物质的设备,其内部压力超过大气压。

由于其特殊的使用环境和功能,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检验,以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

在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本文将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检验周期不明确在压力容器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容器的使用环境和条件来确定检验周期。

很多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明确的检验周期,导致容器的检验时间不确定,可能出现超期使用的情况,增加了安全隐患。

解决方法是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检验周期,并建立相应的检验记录和提醒机制,确保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

二、检验人员不专业压力容器的检验需要经过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但很多企业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成本考虑,选择了没有专业资质的人员进行检验,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甚至出现漏检或误检的情况。

解决方法是建立完善的检验人员资质认证和培训制度,确保检验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

三、检验工具不完备压力容器的检验需要使用专业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如探伤仪、超声波探伤仪和磁粉探伤仪等。

很多企业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设备和工具的成本较高,导致检验工具不完备,影响了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解决方法是合理配置和更新检验设备和工具,根据压力容器的类型和规格,选择适当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并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检验标准不统一在压力容器的检验过程中,很多企业存在着不统一的检验标准,导致同一批次的压力容器在不同的地方进行检验时,结果可能存在差异,影响了检验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解决方法是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建立统一的检验标准,确保不同地区和部门在对压力容器进行检验时能够采用同一标准,提高检验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五、检验结果不实时在压力容器的检验过程中,很多企业存在着检验结果不实时的情况,导致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增加了事故的发生概率。

探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

探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

探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压力容器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设备,用于储存和输送高压气体、液体和蒸汽。

由于压力容器在工作时承受着严重的压力,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检验,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在压力容器检验中,有一些常见的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压力容器的内部、外部和底部表面是否具有氧化、腐蚀、磨损、裂纹等缺陷是常见的问题。

这些缺陷可能会导致容器在工作时出现泄漏或破裂,并对工厂和工人的安全造成威胁。

检验人员需要仔细检查所有可见的表面,并使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如超声波、磁粉、液体渗透等技术,来发现和评估这些缺陷。

压力容器的支撑结构是否牢固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如果支撑结构不合格或损坏,容器可能会发生倾斜、移位或挂接等问题,影响到操作安全。

检验人员需要检查支撑结构的连接件、焊缝和螺栓等部分,确保其强度和可靠性。

压力容器的安全装置是否正常工作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安全装置是压力容器中常见的关键部件,用于在容器内部压力超过安全限制时,自动释放或切断压力。

由于压力容器的工作特性和环境条件的不同,安全装置可能会因为老化、损坏或误操作而导致不正常的工作。

检验人员需要验证安全装置的设置和工作情况,确保其能够有效地保护压力容器的安全性。

压力容器的材料和连接部分是否符合规范也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压力容器的材料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并通过合适的材料证书进行验证。

连接部分,尤其是焊缝,必须经过合格的焊接操作,并进行必要的无损检测。

检验人员需要检查压力容器的材料和连接部分的证书和检验报告,并进行必要的物理性能测试,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规定。

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包括表面缺陷、支撑结构、安全装置和材料等方面。

通过仔细检查和合适的检测方法,检验人员能够发现和评估这些问题,并提出必要的维修和改进措施,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

压力容器机械设备检验的问题及对策

压力容器机械设备检验的问题及对策

压力容器机械设备检验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压力容器机械设备在许多生产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其作用的特殊性,压力容器机械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压力容器机械设备的检验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压力容器机械设备检验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检验标准不清晰:压力容器机械设备的检验标准通常由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由于标准文件的术语和表达方式较为专业化,导致一些使用单位难以理解和执行,甚至存在漏洞的情况。

2.人为因素导致的检验疏漏: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检验人员可能因工作疏忽或者贪图便利,造成对压力容器机械设备检验时存在疏漏,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3.设备老化以及使用不当导致的隐患:随着设备的使用时间增长,压力容器机械设备可能会产生老化现象,而一些使用单位可能由于维护保养不当,导致压力容器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隐患增多。

二、对策1.健全检验标准:对于压力容器机械设备的检验标准,需要将其术语和表达方式进行规范化,同时针对使用单位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辅助材料,使得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执行。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持续政策宣传、培训等措施,提高使用单位对检验标准的重视程度。

2.加强人员培训:对从事压力容器机械设备检验工作的人员,应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对检验标准和步骤的理解和掌握。

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检验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一旦发现疏漏等情况,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

3.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对于压力容器机械设备使用单位,需要制定严格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使用单位应加强对压力容器机械设备的监测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的隐患。

4.加强政府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压力容器机械设备检验工作的监管力度,定期对检验工作进行抽查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对于违反检验标准的行为,要严格依法予以处罚,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三、结语压力容器机械设备的检验工作关乎工业生产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锅炉压力容器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设备,它承担着储存和加热液体或气体的重要作用。

由于长期使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锅炉压力容器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验和维护。

本文将围绕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展开分析,希望能对相关行业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一、常见问题1. 磨损和腐蚀:锅炉压力容器长期使用会出现磨损和腐蚀现象,导致容器壁厚度减少,严重影响其强度和安全性。

2. 泄漏:由于设备老化或安装不当,锅炉压力容器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泄漏现象,导致压力失控,严重危害工作环境和人员安全。

3. 超压: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锅炉压力容器可能发生超压现象,造成设备爆炸,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严重损害。

二、解决措施分析1. 定期检验和维护:对锅炉压力容器进行定期的安全检验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2. 强化防腐措施:对锅炉压力容器进行防腐处理,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磨损和腐蚀的风险,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3. 加强泄漏检测:采用先进的泄漏检测技术,及时发现泄漏隐患,加强设备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4. 安全控制系统:建立完善的安全控制系统,对锅炉压力容器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的异常情况,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三、总结锅炉压力容器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它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生产工艺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锅炉压力容器进行安全检验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了解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包括定期检验和维护、强化防腐措施、加强泄漏检测和建立安全控制系统等方面。

希望相关行业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可靠运行。

探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

探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

探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压力容器是常见于化工、石化、核工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重要设备。

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压力容器检验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然而,在压力容器检验中,有一些常见的问题需要探讨。

1.检验程序和标准不统一压力容器的检验程序和标准通常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但由于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的沟通不充分,会导致检验程序和标准的不统一。

这样就会导致不同的检验机构所作出的检验结果不一致,甚至出现了检验合格的容器在运行时出现事故的情况。

2.设备管理不完善良好的设备管理对于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很多压力容器设备管理不完善,设备档案和备案登记不规范,操作者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设备维修保养不足等问题频繁出现。

这些问题的存在会极大地降低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增加了事故的风险。

3.检验周期不合理压力容器的检验周期在制定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容器的使用条件、材料的变化、安全性能的变化等。

然而,在现实情况下,检验周期的设计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合理。

如果检验周期过短,检验成本会不断增加,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

如果检验周期过长,则会降低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4.检验方法不科学压力容器的检验方法对于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检验方法并不科学,检验过程中也存在灵活性不足、数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这样就可能导致检验结果的不准确,掩盖了容器存在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解决。

只有通过完善的管控程序和科学的检验方法,才能真正保障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压力容器检验相关问题答疑

压力容器检验相关问题答疑

压力容器检验相关问题答疑1. 压力容器的定义及其界定范围是什么?答: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压力容器的界定范围如下: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 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 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2. 进口压力容器监督检验的主要法规依据是什么?答:目前指导进口压力容器监督检验工作,现行有效的主要法规及依据如下: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颁发,2009年5月1日起实施。

2. 《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颁发,于1985年11月1日起实施。

3.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总局22号令)及其三个附件(国质检锅(2003)194号文):《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工作程序》、《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

国家质检总局颁发,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

3. 江苏省特检院是否为进出口压力容器监督检验的唯一授权检验单位?答:是的,江苏省特检院是经过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并由江苏省质监局授权的唯一从事江苏省境内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的机构。

4. 进口压力容器的制造厂的是否必须持有中国政府颁发的制造许可证?答:是的。

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第六条:境内制造、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必须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以下简称《制造许可证》)。

未取得《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其产品不得在境内销售、使用。

1993实施制造许可证制度以来,该证书的名称及发证机关经过变更,由国家质监总局“安全质量许可证办公室(SQLO)”颁发的“安全质量许可证(SQL)”,到2004年1月,转变为由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许可办公室(SELO)”颁发的“制造许可证(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容器检验相关问题答疑
1. 压力容器的定义及其界定范围是什么?
答: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压力容器的界定范围如下: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 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 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2. 进口压力容器监督检验的主要法规依据是什么?
答:目前指导进口压力容器监督检验工作,现行有效的主要法规及依据如下: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颁发,2009年5月1日起实施。

2. 《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监督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颁发,于1985年11月1日起实施。

3.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总局22号令)及其三个附件(国质检锅(2003)194号文):《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工作程序》、《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

国家质检总局颁发,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

3. 江苏省特检院是否为进出口压力容器监督检验的唯一授权检验单位?
答:是的,江苏省特检院是经过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并由江苏省质监局授权的唯一从事江苏省境内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的机构。

4. 进口压力容器的制造厂的是否必须持有中国政府颁发的制造许可证?
答:是的。

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第六条:
境内制造、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必须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以下简称《制造许可证》)。

未取得《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其产品不得在境内销售、使用。

1993实施制造许可证制度以来,该证书的名称及发证机关经过变更,由国家质监总局“安全质量许可证办公室(SQLO)”颁发的“安全质量许可证(SQL)”,到2004年1月,转变为由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许可办公室(SELO)”颁发的“制造许可证(ML)”。

我国的ML认证,同美国的ASME认证,以及欧盟的PED认证一样,是国家对锅炉压力容器这类特种设备制造厂的认证许可,应该严格遵守。

对没有制造许可证的厂家,或许可证在核准范围之外的厂家,其锅炉压力容器产品不得进入中国境内。

5. 进口压力容器是否必须实施海外制造过程检验?
答: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应在制造过程中进行,未经监督检验或经监督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销售、使用。

该条明确了制造过程检验的要求,即对在中国境内使用或制造的产品,必须实施制造过程监检。

依据这条的要求,所有的进口压力容器都应进行海外检验。

在具体实际实施时,参照原劳动部劳锅字(1991)1号文、原省劳动厅(1991)30号文,及原劳动厅苏劳锅(1996)16号文。

对以下八种情况必须实施海外制造过程检验:
①高温高压或盛放剧毒介质的锅炉压力容器;
②产品在国外组装,到货后无法进行内外部检验的重要锅炉压力容器;
③近期出现质量事故的销售商;
④成批进口的气瓶;
⑤已经在国外使用过的锅炉压力容器;
⑥产品总价值超过50万美元;
⑦数量在20台且集中到岸的压力容器;
⑧有其他特殊要求的压力容器。

6. 对进口二手压力容器如何实施监督检验?
我国对二手旧机电产品有严格的监管规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曾联合颁发2001年第10号令《机电产品进口管理办法》,制定了“禁止进口”、“限制进口”以及“自动进口许可”的产品目录,同时明确“进口旧机电产品,进口单位须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其授权机构申请办理进口检验”。

国家质检总局于2003年相继出台了第37号令《进口旧机电产品检验监督管理办法》以及第53号令《进口旧机电产品检验监督程序规定》,给出了具体实施的办法。

依照以上规定和办法,我们实施进口二手锅炉压力容器监检时,按以下方式执行:
①对于列入“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的旧压力容器,包括:装压缩或液化气体的钢铁容器;其它装压缩或液化气体的容器,向报检单位明确说明此类设备禁止进口,不能办理进口。

②对于未列入“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的旧压力容器,要求报检单位严格按照上述的规定和办法,向国家质检总局或者进口旧设备收货人所在地直属出入境检验检验局备案,并办理有关的手续。

对列入“自动进口许可”目录内的产品,报检单位应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动进口许可证”。

如果需要装运前预检验,报检单位应提供《进口旧机电产品装运前预检验备案书》以及到岸后提供《进口旧机电产品装运前预检验证书》,如果不需要装备前预检验,报检单位应提供《进口旧机电产品免装运前预检验证明书》
③严格执行签约前报批手续,进口旧机电合约中有关安全性能的条款应明确所进口的旧锅炉压力容器其安全性能必须符合我国现行的法规、规范的要求,且应保证设计、制造和使用资料齐全。

④严格执行海外检验及到岸检验。

⑤检验要求与新压力容器一致,包括对制造厂的制造许可证的要求,但对待有特殊需求的,旧成套设备中属关键部件的压力容器,应遵守国质检[2006]107号文的规定,如下:
进口成套设备中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元件也应获得总局签发的制造许可证。

因特殊需要,经国家批准进口的旧成套设备中属关键部件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元件,须经安全性能检验合格后,出具安全性能检验合格证明,办理检验检疫手续后,准许安装使用并办理使用登记。

7.对进口压力容器的制造标准有何要求:
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第五十一条:
压力容器制造企业所制造的压力容器产品必须满足下列有关的中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
(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二)《超高压容器安全监察规程》;
(三)《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
(四)《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五)《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六)《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

境外企业如果短期内完全执行上述中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范确有困难时(事实上目前无法做到),对出口到中国的压力容器产品,在征得总局安全监察机构的同意后,可以采用国际上成熟的、体系完整的,并被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技术规范或标准。

这里提到的成熟的、体系完整的,并被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技术规范或标准,目前我们认可的以下几大标准:美国ASME规范、英国BS标准、德国TRB、TRD、AD标准、日本JIS标准、法国CODAP规范、欧盟EN标准。

但由于这些标准与GB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在总局194号文中增加了必须满足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的基本要求,即要求进口的锅炉、压力容器最低程度地满足《容规》、《锅规》的基本要求。

请参考压力容器的安全质量基本要求(“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52至58条)。

8. 进口压力容器采用国外制造标准需办什么手续?
如上所述,采用国外标准需“征得总局安全监察机构的同意”,制造企业需在生产前向国家质检总局发出申请,并获得“采用境外压力容器规范标准批准书”(Approval for the use of pressure vessel code/standard),该批准书在报检时同其它资料一并提交。

9.实施海外检验需要多长时间办理政府批文及签证?
通常报检条件审核完成后,确定进口压力容器的海外检验要求,并签订检验协议后,报检单位应协助省院办理海外检验的手续,确保海外检验按期完成。

通常省院在收到海外制造厂的邀请信后需45天的时间才能办理完出国批文、护照和签证的申请。

10. 对循环出口移动式压力容器有何监检的要求?
对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循环出口移动式压力容器,即临时进口盛装原料、物料的包装用移动式压力容器(含气瓶),容器内介质用完后再出境的这种情况,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国质检特函[2005]191号文“关于加强临时进口移动式压力容器检验及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对这类压力容器提出了明确的监管意见,可以概括为:
(1)不要求境外制造企业取得中国的ML许可证,但需提供其产权所在国家(或地区)官方授权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
(2)首次进入我国时,检验检疫机构和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应按照分工对其进行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下次不得进口。

此类产品出境或再次入境时,如企业能提供安全检验合格文件并证明其有效,可以不再进行检验。

11. 对采用国外标准制造的压力容器出口是否需要监检?
根据《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四条
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依据的规程、规范、标准应按合约规定执行。

合约中未作规定的,执行我国现行的规程、规范和标准。

对于制造厂根据客户要求,按国外标准制造的压力容器,例如ASME、EN 等标准制造,仍然需要进行监督检验,并且严格按照合约的标准执行检验。

12.压力容器定期定期检验的业务管理程序是什么?
┌─────┴──────┐

←──

①企业同意检验
②企业因某些原因未安排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