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4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国开形考答案任务四

A. 理论指导不够明确
B. 实用性太强
C. 分级目标不够清楚
D. 总体规划不够明晰
反馈 正确答案是:实用性太强 择一项:
所涉及的将是语文学科的整体改革。
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
A. 提供便捷手段
B. 促进综合效应
C. 缩小共享范围
D. 拓展选择空间 反馈 正确答案是:缩小共享范围 题目 3 语文教师的语文专业知识不包括: 选择一项:
A. 古代汉语
B. 教育学
C. 现代汉语
D. 写作学和文学 反馈 正确答案是:教育学 题目 4 树立 “重视发展 ”的质量评价观,要明确哪些问题: 选择一项:
A. 注重结果
河南省南阳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网课第四次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2022 年秋期九年级语文学情调研作业四(20221204)姓名:考号:满分:50 分时间:6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 分)A.苍劲./劲.旅别.扭/别.出心裁随声附和./和.颜悦色哄.堂大笑/连哄.带骗B.顷.刻/倾.销契.约/锲.而不舍歌声嘹.亮/眼花缭.乱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泥.土/拘泥.积攒./人头攒.动孔雀开屏./屏.息敛声强.词夺理/博闻强.识D.洗涤./丝绦.针灸./脍炙.人口迫在眉睫./捷.足先登瘦骨嶙峋./以身殉.职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A.竣工眼花缭乱闲情逸志风清气正一言既出,驷马难追B.部暑义愤填膺韬光养晦顾名思义百尺杆头,更进一步C.遐想骇人听闻粗制烂造坚强不曲城门失火,泱及池鱼D.裨益获益匪浅因地制宜迫不及待差之毫厘,谬以千里3.不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2 分)A.紫禁城西北角楼,以它巧.夺.天.工.的精美结构吸引着中外游客。
B.为了看日出,徒步登山队队员趁着夜色早早爬上泰山山顶,他们登.峰.造.极.的精神真让人钦佩。
C.凭借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稳定的竞技状态,快递小哥雷海为夺得 2017 年《中国诗词大会》年度总决赛的冠军,令人叹.为.观.止.。
D 在“语文主题阅读”活动中,同学们煞.费.心.机.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淡定”作为网络词语,。
从词义上看,淡定就是淡然镇定,一般指,淡泊名利。
淡定是一种心态,一种风度,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境界。
同时还要明白,淡定并不是,不是软弱,更不是无能。
淡定是亲而有度、顺而有持的,是仁而无忧、仁而无惧的胸怀和兰心傲骨。
A.盛极一时游刃有余放弃进行无私B.悄然流行沉着从容放弃进行坦荡C.盛极一时游刃有余退缩进取无私D.悄然流行沉着从容退缩进取坦荡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 分)①家书是亲人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情感载体②最早的文字家书肇始于秦末汉初,被称为“简”或“牍”③随着时代的发展,家书逐渐沉积为融亲情、乡情、友情于一体的独特民族文化现象④秦汉以后,“尺素书”大量涌现,经济优裕的家庭已经用锦帛写作开传递家书⑤写家书一直是一种重要的家训方法和家教形式⑥东汉后期,随着造纸术的问世,家书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A.①②⑤③④⑥B.①⑤②④⑥③C.③②①④⑤⑥D.③⑤①②④⑥6.下列关于文学与文化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2 分)A.《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共55 回,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艺术的最高峰。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各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三)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各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三)第一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各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三)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各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第四章阅读与阅读教学一.填空题1.阅读是一种言语操作技能。
它是一种读者借助(内部言语),以简缩的形式对读物进行加工改造的智力活动过程。
2.学校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3.阅读的本质决定学生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读书(主体)。
4.阅读阐释阶段大致需要经历(披文感言)、拓展运思,得意体情、(言语表述)等活动。
5.欣赏性阅读具有认识属性,(文化)属性和审美属性。
6.学习经典文篇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文化素养)。
7.读解策略包括(认知语言)的策略,还原语境的策略;(提纯撮要)的策略;(联想生发)的策略,问题导向的策略。
8.语文教材中的语音文化知识又可称为“(用件)”,目的是供学生阅读后用。
9.阅读教学的基本属性是(对话)和(活动)。
10.思路就是反映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思维条理).作者的思路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形象性思路,抽象性思路和(临界性)思路。
11.对于论说义的教学,教师可以运用下列模式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思路:找观点,(提纲目),探思路,(释逻辑)述思路。
12.语感是主体对于言语的敏锐直觉力和深刻(理解力)。
13.言语分析的具体方法有阍点评注法,(语感笔记法),(佳句模写法)。
14.诵读技巧主要有处理停、连.表达(重音),把握(语气)和掌握节奏。
15、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为起点,为中心,为归宿。
16、《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规定了“应注意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
”17、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制定阅读计划的参谋,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选择和实施阅读方法和策略的知指导者,是学生阅读探究活动中的平等参与者和首席发言人。
18、个性化阅读,已经成为新世纪改革阅读教学的一个科学理念了。
19、个体的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能不顾及到个体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育,以及个性倾向的张扬。
初中语文教研备课作业(3篇)

第1篇一、作业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本教研组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
本次备课作业旨在通过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本次备课作业针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具体内容如下:(1)第一单元:诗歌朗诵与鉴赏,包括《春晓》、《静夜思》、《登鹳雀楼》等诗歌。
(2)第二单元:散文阅读与写作,包括《背影》、《荷塘月色》等散文。
(3)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与翻译,包括《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文言文。
(4)第四单元:现代文阅读与写作,包括《记念刘和珍君》、《荷塘月色》等现代文。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诗歌、散文、文言文、现代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诗歌朗诵、散文写作、文言文翻译等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散文、文言文、现代文的阅读理解。
(2)写作技巧的掌握。
(3)文学素养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诗歌、散文、文言文、现代文的阅读理解。
(2)写作技巧的运用。
(3)文学素养的培养。
四、教学策略1. 教学方法(1)诗歌朗诵:通过朗读、背诵、吟唱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
(2)散文阅读:引导学生抓住散文的主题思想、写作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文言文翻译:通过注释、翻译、比较等方法,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内涵。
(4)现代文阅读: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写作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写作指导:结合教材中的范文,讲解写作技巧,让学生学会写作。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散文、文言文、现代文等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远程研修 初中语文 专题四作业 李杰

课本所收录的文言文篇目都是非常优秀的篇章,但由于时代的差异,初中生学起来比较艰涩、难懂,渐渐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动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学习文言文的快乐”是我们本次研修主要要解决的问题。
初中入选文言文篇目都是经典篇章,由于时代的差异,初中生学起来比较艰涩、难懂,渐渐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动力,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关键就是“激发兴趣,体验快乐”。
2014年初中语文全员远程研修专题四作业
研修组:姓名:
项目
原任务单
修改后
修改理由
希望研究和解决的教学问题
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
课本所收录的文言文篇目都是非常优秀的篇章,但由于时代的差异,使得初中生学起来显得比较艰涩、难懂,渐渐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是我们本次研修主要要解决的问题。
欢迎指导、交流。
(本部分基本无修改。)
2、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这样可采取分组活动的方法,分工明确,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
3、精讲点拨,教师起到一个组织者的作用,只在共同存疑点作适当点拨,把课堂还给学生。
4、注重学生与作者交流,与古人交流。
5、注重文本的思想感悟,人生的启迪。
6、利用“导学案”提高学习效率。
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文言文是快乐
学生学习文言文畏难心理产生的原因,一是文言文本身的时代阻隔,使得学生感到生涩、难懂,二是“教法、学法”的单一、落后。
问题解决策略的选择
1、加强朗读教学,在朗读中让学生感悟文言文的美,可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如名家朗读,范读、跟读、自由读、齐读、竞赛读等等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参考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参考答案《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一一、简答题1、简述新中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①1950年: 将”国语”和”国文”合称为”语文”, 工具性和思想性双重性质思想初步形成;②1953年: 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
出现把”文学分析”当成语文教学主要内容的倾向③1956年: 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④1961—1963年: 明确提出和重点强调语文课程的基础工具性, 先后提出”加强双基”和”工具说”;⑤1978年: 拨乱反正, 重新确认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思想性;⑥1986—1992年: 为提高民族素质全面修订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⑦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主张弘扬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⑧ :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颁发, 启动新课程改革。
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为什么说丰富语言材料的积累是语文课程的基础任务? 语言材料的丰富是语文素养提高的基础, 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能够培养语感, 丰富语文知识, 发展阅读, 写作, 口语交际能力,另外能够丰富概念和判断, 并接受体现在语言材料中的优质思维品质的负载在语言材料上的文化信息的影响, 提交思维能力和思想文化修养。
3、根据语文课程的任务, 与之相关的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A方法的层次分类: ①哲学方法②一般科学方法③特殊方法④具体方法B方法的思想特点分类: ①逻辑思维方法②形象思维方法③直觉思维方法④社会思维方法C语文学习的方法的类型: ①一般思想方法②一般学习方法③语文学科学与一般方法④语文学科学过程中的具体学习方法: 制定计划的方法、有效预习的方法、高效听课的方法、优质作业的方法、课外学习的方法、系统小结的方法。
4、简答设计教学过程的原则A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B教学过程的设计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实际;C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发挥教师的优势和特长。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2010年1月一、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10分,共50分)1.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是什么?2.如何全面理解语文知识教学的综合实践原则?3.合作学习具有哪些特征?4.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倾听的心理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5.简述形成性评价的目的。
二、论述题(结合实际进行具体论述。
每题16分,共32分)1.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认识。
2.联系教学实际,谈谈怎样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三、分析题(18分)分析教学个案,回答问题:1.教师是怎样引导学生处理整体感知与局部切入分析的?(12分)2.举例说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6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师:(简单导入后)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带着知难而上的精神来学习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844年8月恩格斯与马克思在布鲁塞尔会面,从此这两位历史巨人结成挚友,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奋斗了近四十年。
对于马克思的了解,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最哀痛的莫过于思格斯;对于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的洞察,最深刻的也莫过于思格斯。
那么,读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学生开始思考。
)生1:读完本文我认为恩格斯没有表达自己的哀痛,甚至从表面上根本读不出他的哀痛,他重点写了马克思的伟大精神和贡献。
恩格斯表达出自己的深深悼念和赞美。
师:你认为恩格斯没有宣泄自己的哀痛,而是将哀痛隐于字里行间,对吗7.生1:是的。
师:那大家能找到恩格斯表达对马克思赞美的句子吗?生2:“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说明马克思的精神是伟大的,流传千古。
师:你能带着这种崇敬将这句话再读一遍吗?(学生读)师:很好。
哪位同学对这句话还有自己的理解?生3:这句话说明恩格斯对马克思伟大贡献的肯定。
甘肃省定西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四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甘肃省定西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四次调研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脐.橙(jì)狡黠.(xiá)猝.然(cù)恃.才放旷(sì)B.发酵.(jiào)陨.落(yǔn)沏.茶(qī)吹毛求疵.(cī)C.名讳.(huì)绯.红(fēi)聒.噪(guā)锐不可当.(dāng)D.狩.猎(shòu)绽.出(diàn)臆.测(yì)唾.手可得(chuí)【答案】B【解析】【详解】A. 脐.橙(qí)、恃.才放旷(shì)。
B. 正确。
C.聒.噪(guō)。
D.绽.出(zhàn)、唾..手可得(tuò)。
2.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中平顶山莲花洞的两个妖怪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他们本来是太上老君看守炼丹炉的童子,被观音借去下界为妖,来考验唐僧取经决心。
B.《水浒传》中林冲上梁山后,寨主“托塔天王”晁盖嫉贤妒能,多方刁难,要林冲献投名状。
C.《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由第二十五步兵师和巴什基尔骑兵旅组成的一支部队奉命渡过第聂伯河,并在伊尔沙车站附近切断基辅到科罗斯坚的铁路线,舍佩托夫卡共青团组织的一个团员米什卡·列夫丘科夫在这次渡河时牺牲了,谢廖沙是四天以后才知道的。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B项表述错误,嫉贤妒能,多方刁难,要林冲献投名状的是王伦。
二、名句名篇默写3.默写荡胸生层云,。
《望岳》,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回看射雕处,。
《观猎》,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峰回路转,,醉翁亭也。
《醉翁亭记》【答案】(1)决眦入归鸟(2)晨兴理荒秽(3)千里暮云平(4)谈笑有鸿儒(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解析】【详解】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4
一、填空题
1.知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智力工具。
2.目前初中语文知识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指导不够明确、总体规划不够明晰、分级目标不够清楚、实用性不够突出。
3.语言是人们的纽带。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汉语在语音、词汇、
语法等方面都独具特色。
4.语文教学不是教学生认识语言,而是让学生运用语言,说到底,语文教学应当属于言语教育的范畴。
5.从写作的基础看,需要掌握观察和调查、比较和筛选、言与意的转换、借鉴与评价、书写与修改等方法。
6.在口语交际行为规则方面,需要掌握倾听与解意、复述与陈述、独白与答问、应酬与聊天、致辞与演讲、反驳和辩论等方法。
7.获得一个概念应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概念的名称二是概念的定义三是与概念有关或无关的特征四是可以说明这个概念的正例和反例。
8.语文课程宏观的知识内容包括社会的语言/言语规律、他人的言语经验、个体的言语规则等三大类。
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变化有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思维过程的变化等。
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主要体现在促进综合效应、拓展选择空间、提供变捷手段、改善参与条件、扩大共享范围等五个方面。
9.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科学性原则包括教育理论和设计制作。
10.《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其主要内容是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二,简答题
1.什么叫“语言”? 什么叫“言语”?(P257-258)
答:语言指的是由语音、语汇、语法组成的符号系统,言语指的是对这
一符号系统的具体运用。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运用的教学。
语文教学所面对的、语文教学所要解决的,并不是语言的问题,而是言语的问题,语文教学就是在运用他人成熟的、典范的言语结果和言语经验去指导学生的言语行为,养成他们的言语交际能力。
说到底,语文教学应该属于言语教育的范畴,它是为培养学生实用的言语交际能力服务的。
2. 什么叫“精要”和“致用”?(P265-266)
答:精要,指的是语文知识内容的选择要少而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
致用,指的是语文知识的教学应该便于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操作和运用,应该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言语技能;形成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语文能力。
3. 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是什么?
答:1994年美国对教育技术作出新的定义,即“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
这个定义将“学习”放在核心位置,表示教育技术的研究围绕学习进行,学习是教育技术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提出了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是两个研究对象,其中学习过程是指学习者的认
知过程,涉及的是“人” ;教学资源是指进行学习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涉及的是“物” 。
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是教学系统中的两个重要元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认知过程和认知规律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要求教学的方法、手段、模式、媒体要不断地发展变化。
4. 专业化语文教师的素养内涵有哪些?(P306-324)
答:专业化语文教师的素养内涵包括
1、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教师学生观、人才质量评价观。
2、具有良好的师德和健康的心理,遵守师德规范、提高心理素质。
3、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水平,完善语文教师素质结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结构。
4、完善科研能力结构
三、论述题
1.根据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用实例说明语文知识教学的原则。
(P265-267)答:语文知识的教学原则包括
(1)精要致用的原则
精要,指的是语文知识内容的选择要少而精。
致用,指的是便于学生在
言语实践中操作和运用。
我带领学生今译蒲松龄《山市》时,重视区别常用字的念法和用法:
1、然数年恒不一见(shù,多)
2、数至八层(shǔ,数数shǔshù)
而对一些虚词,只求整体理解,不做语法分析,如对
居然城郭矣
一句,不讲“然”是语气副词“居然”的后缀。
只讲“居然……矣”的意思是“难以置信的情况出现了”。
(2)综合实践的原则
包括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听说读写各种言语活动的综合,言语能力与思维能力的综合,语文知识与其它学科的综合,言语活动与社会生活的综合,语文知识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综合等等。
在布置预习蒲松龄《山市》时,我要求学生查找海市蜃楼的文字说明和图片,并在检查预习时出示了自己搜集的有关海市蜃楼的图文。
这样把语文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综合起来,学起来既落实,又深刻。
(3)注重言语情境的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要“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其用意是强调不要脱离语境去讲语法修辞。
这里有三个问题要注意:第一,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决定取舍。
第二,在疑难处学习。
第三,在精彩处学习。
在设计《<论语>十则》的教学目标时,我把传统的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分别单列,合并为“学会学习”,这样既符合师生问答的历史原貌,又突出了学法。
2.语文学科如何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P284-285)
答: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
加大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实践紧密
结合的力度,对语文学科来说,就意味着必须完成如下任务: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来解决语文“课堂教学”所难以解决好的问题。
例如用视频文件为课文内容复现真实背景,虚拟操作环境。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例如用投影板书、播放录音,
取代和优化教师常规操作环节,可以把教师的精力较多地分配到师生互动上去。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语文课程建设。
广泛、系统地制做课件,提炼精品,使语文教学从知识到操作走向科学化和艺术化。
四、分析题
案例分析。
以274页、299页、325页为主。
答:教材274页介绍的5R笔记法是一种学习技术,步骤是:记录一整理一记忆一思考一复习。
记笔记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有助于学生发现和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对笔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都明显不足,尤其是对于学生笔记的指导,依然是随意而零散的。
5R笔记法值得我们钻研和推广。
教材299页《三峡》这个课例是运用多媒体及网络环境下阅读教学的一次完整的实践活动。
在全程中运用CAI课件的情况如下:
CAI显现三峡风景图像及滚屏字幕。
CAI显现出重,点字、词、句。
CAI显现古书《水经注》并翻页到选文处。
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学生理解,激发学习兴趣,成功地实现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合作探讨。
教材325页《教师角色隐喻中的社会期待》一文,对教师角色四种隐喻的内涵分别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中有对隐喻的肯定,也指出了隐喻所包含的不足。
1.你认为各种隐喻内涵应该肯定的是什么?
2.你认为各种隐喻包含着哪些不足?
3.举出你知道的教师角色隐喻,分析其内涵。
“蜡烛”角色:给学生指出努力方向是对的,不足之处是缺失了教师自身需要的进步。
“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对学生不应该设计、铸造,而应该启发、诱导。
“园丁”角色:从养成学习习惯的角度考虑是可取的。
但忽视了教师从学生集体获得的反作用。
“一桶水”角色:教师的储备要厚实。
但现实是教师更需要角色转变、提高。
我认为教师的角色是先行者。
他比学生先学,同时跟学生一道学习,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
教师的角色可以是陪读者。
他陪伴学生养成阅读习惯,鼓励学生演练未来生存必要的规范和技能,做他们成长的可信赖的朋友和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