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练习题: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2022年至2022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同步小测: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2022年至2022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同步小测: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选择题清代广州的十三行是()A. 政府的外贸管理机构B. 官营的对外贸易机构C. 政府特许的外贸商行D. 外商设立的贸易机构【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控制海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选择题内阁大学士胡忠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忠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乾隆帝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 严格控制知识分子B. 摧残思想和文化C. 调整政策的需要D. 加强封建专制【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加‘浊’字于国号‘清’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忠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秦朝实行的文字狱。
为了加强封建专制,清朝实行文字狱。
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选择题如下图所示,这应该是下列哪个朝代大臣办公的地方()军机处A. 唐朝B. 明朝C. 清朝D. 汉朝【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图片可知,这是清朝成立的军机处。
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
军机大臣参与内政外交、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
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使君主旨意畅达无阻,是君主集权强化的表现。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选择题秦朝“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大兴文字狱”,其根本着眼点在于()A. 压制知识分子B. 有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D. 完善法律体制【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大兴文字狱”,其根本都是加强君权。
故选C。
选择题君臣礼仪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表现,《礼记·曲礼下》记述君主以跪拜礼对初任大夫的臣下表示敬意与拜托,汉代皇帝、大臣是坐而论道,宋代时大臣是站而议政,到了清朝时期,大臣跪受笔录。
2023-2024学年初中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课时练《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堂作业1.某学者综合考虑各因素绘制成下图。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中国历代兴衰图(局部)①盛世频出双向交流使用火药①国家统一民族交融社会经济高度发展①政权并立贸易发达造纸术的发明①强化皇权闭关锁国科技开始落后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乾隆、嘉庆时期,考据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
儒生们脱离现实,纯学术之探讨,埋头故纸堆中,因而文学创作的复古倾向也更为严重。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儒生对朝政不了解B.文字狱的实行C.官场的腐败之风D.厂卫制度的影响3.美国的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
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
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清政府()A.顺势而为,与时俱进B.对外开放,积极交流C.主权完整,闭关锁国D.学习西方,变法通商4.史学家钱穆指出,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
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
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①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既相互合作,又互相制约①宋朝采取重文轻武的策略,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①元朝建立的行省制度实际上是把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①清朝设立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最高的国家执政机关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5.军机大臣奉谕传与某人者,称为“称旨”或“述旨”。
皇帝吩示后,称为“承旨”。
再拟旨进呈,由内奏事处交下,称为“事下”或“递本”。
据此可知()A.军机处内部等级森严B.军机处是皇权高度强化的产物C.军机处权力不受监督D.军机处与皇帝共同分享决策权6.清翰林官徐骏因在奏章里把“陛下”写成“狴下”而被革职,并遭查抄治罪。
这反映清朝前期()A.收缴并销毁书籍B.大兴文字狱C.提倡尊孔读经D.盛行结党营私7.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习题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内容,属于制约皇帝的机构是()A、议政王大臣会议B、军机处C、科举制D、内阁、六部2、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由皇帝控制。
该机构是()A、锦衣卫B、军机处C、中书省D、六部3、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是()A、明成祖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4、清朝统治者为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A、专制政策B、大棒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D、文字狱5、清朝文字狱最严重的是在()A、顺治、康熙、雍正三朝B、康熙、雍正、乾隆三朝C、乾隆、嘉庆二朝D、雍正、乾隆、嘉庆三朝6、清朝的财政收入日益减少,而支出却不断增多,出现了财政危机是在()A、康熙以后B、雍正以后C、嘉庆以后D、光绪以后7、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
”他评论的是()A、“重本抑末”政策B、汉化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D、休养生息政策8、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是()A、封闭关口,固守疆域B、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C、增设关口,加强管理D、严格限制对外贸易9、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
这反映了清朝()A、设立关卡、禁绝贸易B、抑制商业、实行海禁C、重农抑商、打击海运D、征收重税、限制商贸10、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遭到顽强抵制的两大原因是()①清政府推行闭关政策②英国商品质量不高③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④中国人仇恨洋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二、材料解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
……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1)材料中“重大改组”指的是什么?其主要目的是什么?材料二雍正时,徐骏的诗集里有如下诗句:“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而雍正帝却认为这是存心诽谤,并下令照天不敬律斩立决。
3-20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同步训练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同步训练题2一、单选题1.下列古代官职中,源于清朝强化君主专制而设立的是()A. 御史大夫B. 节度使C. 转运使D. 军机大臣2.清朝时,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 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使得皇帝具有()A. 同丞相一样的权威B. 至高无上的权威C. 满洲贵族同样的权威D. 仪式象征意义, 没有实权3.直到咸丰年间,清政府依然把外交事务称为“夷务”,称西方国家为“丑类”“逆夷”“夷性犬羊”等。
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A. 严禁对外贸易B. 长期闭关锁国C. 加强封建皇权D. 抵御外敌入侵4.我国古代历朝统治者为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秦朝推行郡县制唐朝颁布“推恩令”元朝设立“厂卫”机构清朝设立军机处A. B. C. D. 5.雍正十一年(1733年),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词科,谁知响应寥寥,只得作罢。
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以至于此。
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八旗制度的影响B. 行省制度的影响C. 文字狱的影响 D. 设置军机处的影响6.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
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
材料反映清朝实行的政策是()A. 重农抑商B. 对外开放C. 闭关锁国D. 重文轻武7.“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这里的“执政之府”是()A. 中书省B. 内阁C. 军机处D. 锦衣卫8.“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
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 仅限于广州一地, 且管制甚严。
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 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这反映了清政府()A. 固守传统,重商抑农B. 对外开放,积极交流C. 故步自封,闭关锁国D. 学习西方,变法通商9.在面对与外国的贸易纠纷时,乾隆采取的政策是缩减通商口岸,由多口通商变为一口通商并受到行商制度和海关制度的严格限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练习题(含答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同步练习1、刘军同学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
下列最可能成为论文标题的是() A.浅议清朝的民族关系 B.试论清朝的对外关系C.简论清朝的文化专制 D.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2、之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是因为( )A.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B.军机处本身编制不大,成员的级别不高C.军机处由皇帝的亲信组成D.军机处取代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3、清朝时,有一位考官因出了一道“维民所止”的试题而丢官丧命。
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A.大兴文字狱B.焚书坑儒C.提倡言论自由D.独尊儒术4、在我国封建社会,文字狱最严重的朝代是()A.秦朝B.汉朝C.明朝D.清朝5、清代以为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该诗直接说明了军机大臣( A )A.完全听命于皇帝,是皇帝的“奴才”B.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C.主要工作是画葫芦D.可以在军机处自由工作6、“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然执政之府也。
”这里的“执政之府”是( )A.市舶司B.中书省C.锦衣卫D.军机处7、“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A.设立特务机构B.制造文字狱C.实习八股取士D.设立军机处8、清朝许多知识分子不过问政治的主要原因是( C )A.接受东林书院议政的教训B.反封建的民族思想流行C.对残酷的文化专制感到恐惧D.受八股取士科举制束缚9、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期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
该规定说明清朝( )A.继续禁止对外贸易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C.加强思想控制D.鼓励商业发展10、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同步试题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同步试题1.清朝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
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认识正确的是( )A.军机大臣由议政王大臣会议选派B.军机大臣有军国大事的决定权C.军机处的设置降低了办事效率D.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进一步加强2.下列有利于加强我国古代封建君主集权的措施是(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④清朝设军机处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3.“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A.设立特务机构B.制造文字狱C.实行八股取士D.设立军机处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同学们纷纷投稿。
其中无法通过小组审核的是( )A.《浅析“焚书坑儒”》B.《汉武帝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雍正帝与军机处》D.《清朝“文字狱”之我见》5.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的主要目的是( )A.压制知识分子B.选拔官吏C.稳定社会秩序D.加强思想控制6.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指(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B.不准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C.封闭关口,固守疆域D.禁止中国对外贸易7.清政府特许的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管理外国商人的机构是( )A.市舶司B.广州十三行C.宣政院D.理藩院8.钱穆曾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我国历史上与这一说法最相符的时期是( )A.秦汉B.宋元C.明清D.隋唐9.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期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
该规定说明清朝( )A.继续禁止对外贸易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C.加强思想控制D.鼓励商业发展10.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于是,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A.重本抑末政策B.闭关锁国政策C.鼓励海外贸易D.禁海政策11.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一、选择题1.这一机构的设置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这一特殊机构是()A. 锦衣卫B. 议政王大臣会议C. 南书房D. 军机处2.军机大臣的职责“只是传述缮撰(意为:抄写记录),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完全根据皇帝的旨意办事,是皇帝处理政务的机要工作班子。
首个拥有这样的“工作班子”的皇帝是()A. 顺治B. 康熙C. 雍正D. 乾隆3.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
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A. 君主权力的强化B. 生活习惯的变化C. 社会的文明进步D. 封建制度的完善4.“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
这个机构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
”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成立的影响是()A. 妨碍了皇权的加强B. 削弱了丞相的权力C. 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D. 加强了思想控制5.清代诗人龚自珍有首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该诗直接抨击的是清朝的()A. 经济凋敝B. 文化专制C. 君主专制D. 官场腐败6.清李祖陶曾说:“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窥视)景,畏避太甚。
”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 民族压迫B. 八股取士C. 特务统治D. “文字狱”7.清朝时期,社会上流传有“三年清知府,十年雪花银”的民谣。
这一民谣表明()A. 清朝知府薪水高B. 清朝国库充盈C. 清朝官员的薪水低D. 清朝官员腐败现象严重8.明末清初的顾炎武说:“吴民之中,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什九。
”这主要反映了()A. 官吏贪赃枉法B. 土地兼并严重C. 民众不堪重负D. 农民流离失所9.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同步测试与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同步测试与答案1、清朝初年,掌握实权的是()A.六部B.军机处C.南书房D.议政王大臣会议2、清朝时期,民间流传着一则谚语:“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这则谚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朝廷统治稳固B.人民丰衣足食C.官吏两袖清风,为百姓谋取福利D.吏治败坏,官吏贪污受贿成风3、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4、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很多官员自保平安的经验是:不与别人有文字往来,凡没用的文稿一定要烧毁。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行省制度的影响B.八旗制度的影响C.文字狱的影响D.八股取士的影响5、清朝文字狱最严重的时期是在()A.顺治、康熙、雍正三朝B.康熙、雍正、乾隆三朝C.雍正、乾隆、嘉庆三朝D.康熙、乾隆、嘉庆三朝6、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大力提倡()A.尊孔读经B.言论自由C.解放思想D.焚书坑儒7、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留一地与外国通商,该地是()A.广州B.上海C.南京D.武汉8、18世纪,英王使者马嘎尔尼来华时,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
乾隆皇帝则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是()A.闭关锁国政策B.重农抑商政策C.对外开放政策D.休养生息政策9、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
中国“选择了陆地”是指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B.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C.完全没有积极作用D.使中国赶上世界发展潮流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材料二乾隆时,内阁学士胡中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知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1.明朝丞相的废除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说明了()
A.君主集权的强化
B.地方权力的扩大
C.监察职能的增强
D.中央机构的膨胀
2.为了强化君主专制,加强思想控制,明清两朝统治者都采取的措施是()
①废行省、设“三司”②八股取士③大兴文字狱
④设立军机处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有利于加强我国古代封建君主集权的措施是()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④清朝设军机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4.明朝时,有人恭维皇帝“为世作则”,因为古汉语中“则”与“贼”同音而遭斩;清朝时,有人因写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被统治者认为是在讽刺朝廷而被杀。
这反映了当时()
A.统治者重视科举制度的现象
B.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的现象
C.统治者设立廷杖制度的现象
D.统治者大兴文字狱的现象
5.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为主题办一期黑
板报,同学们纷纷投稿。
其中无法
..通过小组审核的是()
A.《浅析“焚书坑儒”》
B.《汉武帝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雍正帝与军机处》
D.《清朝“文字狱”之我见》
6.钱穆曾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我国历史上与这一说法最相符的时期是() A.秦汉 B.宋元
C.明清
D.隋唐
7.有学者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
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按照这一观点,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A.长安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8.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下列对清朝前期“与外界隔绝”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C.使清朝长治久安
D.拒绝一切外国人来华
★9.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
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
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B.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C.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二、辨析题
10.军机处的设立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错误:
理由:
三、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这两句诗是雍正帝统治时期一位进士写的,后来他被斩首。
材料二胡中藻,乾隆六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
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乾隆帝密令
广西巡抚卫哲治将胡中藻任广西学政时所出的试题及与人唱和的诗文并一切恶迹,严行查出。
三月,乾隆帝召集群臣,撮举胡中藻《坚磨生诗钞》诗句,说其“悖逆诋讪怒望之处甚多”,如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诗句,及试题“有乾三爻不像龙”的试题。
次月结案,胡中藻被处斩。
材料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夺朱非正色,野种亦称王。
”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他”为什么被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