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断句、翻译一节课练习上课用(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练习Microsoft Word 文档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练习Microsoft Word 文档

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句式,并将序号填入下面句式相应位臵。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屠惧,投以骨。

4、沛公安在?5、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7、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8、古之人不余欺也!9、秦,虎狼之国。

10、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1、吾孰与城北徐公美?判断句()省略句()定语后臵句()状语后臵句()宾语前臵句()被动句()疑问句()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秦穆公闲,问由余曰:“古者明王圣帝得国失国,当何以也?”由余曰:“臣闻之,当以俭得之,以奢失之。

”穆公曰:“愿闻奢俭之节。

”由余曰:“臣闻尧有天下,饭于土簋,啜于土钘,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

尧释天下,舜受之,作为食器,斩木而裁之,销铜铁,修其刃,犹漆黑之以为器。

诸侯侈,国之不服者十有三。

舜释天下,而禹受之,作为祭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

缯帛为茵褥,觞勺有彩,为饰弥侈,而国之不服者三十有二。

夏后氏以没,殷周受之,作为大器,而建九傲,食器雕琢,觞勺刻镂,四壁四帷,茵席雕文,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五十有二。

君好文章,而服者弥侈,故曰俭其道也。

”由余出,穆公召内史廖而告之曰:“寡人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

今由余圣人也,寡人患之。

吾将奈何?”内史廖曰:“夫戎辟而辽远,未闻中国之声也,君其遗之女乐以乱其政,而厚为由余请期,以疏其间,彼君臣有间,然后可图。

”君曰:“诺。

”乃以女乐三九遗戎王,因为由余请期;戎王果具女乐而好之,设酒听乐,终年不迁,马牛羊半死。

由余归谏,谏不听,遂去,入秦,穆公迎而拜为上卿。

问其兵势与其地利,既已得矣,举兵而伐之,兼国十二,开地千里。

穆公奢主,能听贤纳谏,故霸西戎,西戎淫于乐,诱于利,以亡其国,由离质朴也。

(取材于《说苑〃卷二十〃反质》)【注释】①铏:古代盛羹器。

②傲:通旒(liú),龙旗九旒,周天子仪仗。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专题练习(二)(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专题练习(二)(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二)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1.【2017届河南南阳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问题。

(19分)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守仁天姿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旨。

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数年无所得。

弱冠..举乡试,学大进,好言兵,且善射。

正德元年冬,权阉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

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遂笃信不疑。

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

学者翕然从之,弟子盈天下,世遂有“阳明学...”云。

十一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

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

守仁至,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远近惊为神。

十四年,命勘福建叛军。

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

守仁急趋吉安,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守仁计取南昌,宸濠惧,尽发南康、九江兵。

丙辰复战,官军却,守仁斩先却者。

诸军殊死战,贼复大败。

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

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初,京师闻变,诸大臣震惧。

王琼大言曰:“王伯安居南昌上游,必擒贼。

”至是,果奏捷。

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叵测。

微守仁,东南事几殆,世宗深知之,甫即位,趣召入朝受封。

思恩、田州土酋卢苏、王受反,乃诏守仁以原官兼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

乱平,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

行至南安卒,丧过江西,军民无不缟素..哭送者。

隆庆初,廷臣多颂其功。

诏赠新建侯,谥文成。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穷荒/无书日绎旧闻/B.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穷荒无书/日绎旧闻/C.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穷荒无书/日绎旧闻/D.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穷荒无书/日绎旧闻/(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格物指推究事物的道理,成语“格物致知”指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高三语文高考断句练习及答案

高三语文高考断句练习及答案

高三语文高考断句练习(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6分)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

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

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6分)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6分)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对曰:“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也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来之有也”。

4.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的部分断句(5分)鱼得水而游焉则乐塘决水涸则为蝼蚁所食掌修其堤防补其缺漏则鱼得而利之国有以存人有以生国之所以存者仁义是也人之所以生者行善是也。

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5.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诗曰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

高三语文断句练习(2)6、用斜线(/)给下面语段断句。

(5分)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

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7.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5分)孟子曰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专题练习(一) (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专题练习(一) (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一)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时间:120分钟,分值:160分)1.【2017届江西吉安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段考】文言文阅读(20分)卢象升,字建斗,宜兴人。

举天启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

历员外郎...,稍迁大名知府。

象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能治军。

象升少有大志,为学不事章句。

居官勤劳倍下吏,夜刻烛,鸡鸣..盥栉,得一机要,披衣起,立行之。

暇即角射,箭衔花,五十步外,发必中。

六年,山西贼流入畿辅..,据临城之西山。

象升击却之。

象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

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升额,又一矢仆夫毙马下,象升提刀战益疾。

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象升以是有能兵名。

八年,汝、洛告警,贼部众三十余万,连营百里,势甚盛。

先是,大帅曹文诏、艾万年阵亡,尤世威败走。

诸将率畏贼不敢前,象升每慷慨洒泣,激以忠义。

军中尝绝三日饷,象升亦水浆不入口,以是得将士心,战辄有功。

九年正月,大会诸将于凤阳。

象升乃上言曰:“贼横而后调兵,贼多而后增兵,是为后局;兵至而后议饷,兵集而后请饷,是为危形。

况请饷未敷,兵将从贼而为寇,是八年来所请之兵皆贼党,所用之饷皆盗粮也。

”又言:“各直省抚臣,俱有封疆..重任,毋得一有贼势即求援求调。

不应则吴、越也,分应则何以支”言皆切中机宜。

大清兵南下,三路出师。

十二月十一日,象升师至蒿水桥,遇大清兵。

象升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

遂战。

夜半,觱篥声四起。

旦日,骑教万环之三匝。

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砲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

象升死时,年三十九。

死后朝廷赠太子少师、兵部尚书,踢祭葬,世荫锦衣千户。

福王时,追谧忠烈,建祠奉祀。

(节选自《明史·卢象升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砲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B.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砲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C.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砲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共刃/遂仆D.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砲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员外郎是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朝廷各部司的副职长官。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练习断句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练习断句答案

●断句练习11.董叔将娶于范氏。

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

”他日,董祁诉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

”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得系矣,求援得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2.文尊韩,诗尊杜,犹登山者必上泰山,泛水者必朝东海也。

然使空抱东海、泰山,而此外不知有天台、武夷之奇,潇湘、镜湖之胜,则亦泰山上之一樵夫,海船上之一舵工而已矣。

学者当以博览为工。

3.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

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

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4.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5.孔融被收,中外惶怖。

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融为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否?"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6.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7.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023届高考文言文断句练习及答案

2023届高考文言文断句练习及答案

2023届高考文言文断句练习及答案
本文档为2023届高考文言文断句练的完整版,包括练题和答案,旨在帮助考生提高文言文断句能力。

以下是练题及答案:
练题
1. 古人常云:“言念其可,行思其难。

”斯言之谓也。

2. 读书如吃饭,善吃人饭者,必先洗手。

3. 不合时宜,则无所受益。

4. 色白如雪,婷婷者神与之偶。

5.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答案
1. 古人常云:言念其可,行思其难。

斯言之谓也。

2. 读书如吃饭,善吃人饭者,必先洗手。

3. 不合时宜,则无所受益。

4. 色白如雪,婷婷者神与之偶。

5.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以上是本文言文断句练题及答案的完整版。

希望考生们通过练能够提高对文言文句子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从而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请注意本文档仅供练参考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
*注意:本文档中的内容均为作者根据2023届高考文言文断句练习的常见题型和答案所编写,具有独立性和参考性。

请勿引用无法确认的文献内容。

如有任何变动或疑问,请及时与作者联系。

*。

语文断句练习题及答案翻译

语文断句练习题及答案翻译

语文断句练习题及答案翻译一、单句断句练习题1. 请将以下句子断句,并翻译成英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 请将以下句子断句,并翻译成英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请将以下句子断句,并翻译成英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4. 请将以下句子断句,并翻译成英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 请将以下句子断句,并翻译成英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答案及翻译1. 答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翻译:When will the bright moon appear? I raise my wine and ask the blue sky.2. 答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翻译:I wish we could be together for a long time, sharing the beauty of the moon even if we are a thousand miles apart.3. 答案: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翻译:In spring, one sleeps unaware of dawn, hearing the cries of birds everywhere.4. 答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翻译:Alone in a foreign land as a guest, I miss my family even more during festivals.5. 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翻译:Fallen petals are not heartless things, they turn into spring mud to protect the flowers even more.三、练习题结束语通过以上的断句练习,我们不仅锻炼了对古文的理解能力,还提高了对英语翻译的技巧。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和翻译+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和翻译+课件
注意: 转述别人话语有时不断开。如:韩非书云夫子善之
4.找虚词,看句首或句末定断句
句首虚词,其前一般断开
夫、盖、至若、若夫、唯、斯、且、窃、 请
时间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
句末语气词,其后一般断开 复句关联词语,其前一般断开
也、矣、 焉、耳、乎
虽、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 故、则、或、况、且、至于、至若、已而、 于是、岂、岂非
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
“折节”“以”“与”“必”“去” —— “折节”“把”“给”“一定”“撤退” ①文言词——现代汉语词
“燕”“救”“魏”“秦”——“燕国”“援救”“魏国”“秦国” ②古汉语的单音节词——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③将古今异义词——古代汉语的意思
④将通假字——本字
• 《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 • 《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 • 《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 • 《鸿门宴》“沛公安在”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2022·全国乙卷)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
“调”——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将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

文言文中几种特殊句式:宾语前置、状 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其翻译时应 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调整语序。
翻译句子“6字诀”—— 留、换、调、删、补、变 • 《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夫”为助词,引起下文,无实义,翻译时需删去 “之”为结构助词,取独,无实义,翻译时需删去
(2020·全国卷Ⅰ)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 ,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 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断句、翻译练习
一、断句
1.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
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3.鱼得水而游焉则乐塘决水涸则为蝼蚁所食有掌修其堤防补其缺漏则鱼得而利之国有以存,人有以生国之所以存者仁义是也人之所以生者行善是也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4.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5. 晏子饮景公酒令器必新家老曰财不足请敛于氓晏子曰止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今上乐其乐下伤其费是独乐者也不可
二、翻译
1.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

简子大悦,厚赏之。

客问其故。

简子曰;“正旦放生,是有恩也。

”客曰;“民知君欲放之,竟而捕之,死者众矣。

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

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

”简子曰:“然。


2.(聂)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呜咽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荣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

3.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


4.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

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参考答案
一、断句
1.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

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

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

得道之人,不可骄也。

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

此之谓至公。

非至公其孰能礼贤?
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

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3.鱼得水而游焉则乐,塘决水涸,则为蝼蚁所食.有掌修其堤防,补其缺漏,则鱼得而利之.国有以存,人有以生.国之所以存者,仁义是也;人之所以生者,行善是也
4.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5.晏子饮景公酒,令器必新,家老曰:“财不足,请敛于氓。

”晏子曰:“止!夫乐者,上下同之。

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

今上乐其乐,下伤其费,是独乐者也,不可!”
二、翻译:
1.有邯郸的民众在正月元旦这一天将他们捕获的野鸡献给简子。

简子很高兴,赏赐给了他们很多东西。

门客问简子为什么重赏。

简子说:“在正月元旦这天将猎物放生,是表示一种恩德。

”门客说:“民众知道您要将猎物放生,所以争相猎取它们,反而使他们死了很多。

如果您想放生,不如禁止人们捕猎他们。

捕猎之后再将其放生,您的恩德是弥补不了犯下的过失的。

”简子说:“你说得对。


2.(聂)政的姐姐聂荣听说有人刺杀韩国宰相,不知道凶手是谁,都城人都不知道他的姓名,(韩相)已经把聂政的尸体暴露街头并且悬赏千金(追查凶手及其同党),于是哭着说:“大概是我的弟弟吧?唉,严仲子(聂政好友)一定知道我的弟弟!”聂荣立刻动身,前往韩国,来到集市上,一看死者果然是自己的弟弟聂政。

3.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乘机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欧阳修回答说:"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勤奋读书而且多动笔,自然就会写好;世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文章的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的."
4.棋艺的高低,是有标准的,一着的失误,人们都看到见,即使想回护以前的错误也是隐瞒不了的。

事理方
面的问题,人人都赞成自己认为正确的,人人反对自己认为不正确的现在世间没有孔子那样圣人,谁能断定真正的正确与错误?那么别人的失误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没有失误未必不是大失误,但是人们彼此互相讥笑,没有停止的时候,简直连看棋的人都不如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