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导游词

合集下载

最新整理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导游词

最新整理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导游词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导游词各位游客:在四川,我们游览了天府之国众多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今天我们将去参观的是享誉海内外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它距成都100多公里,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简介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邓睐山脉东坡,地处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一块高山深谷地带,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62公里,地理环境特殊,海拔最高6250米,最低1150米。

这里地势起伏错落,森林覆盖率高,常年只有春、秋、冬三季而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5℃。

天然的温暖湿润条件,为种类繁多的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繁衍环境,是保护珍稀物种及高山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保护区之一,保护区面积达20**,卧龙保护区被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目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白唇鹿、绿尾虹雉、洪桐、水青、连香、红豆杉等物种。

卧龙保护区的自然景观集山、水、林、洞、险、峻、奇、秀于一体,每年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和科学工作者前来观赏、探索。

目前卧龙自然保护区开放的旅游景点有中华大熊猫园、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英雄沟、银厂沟等。

保护区内分布着100余只野生大熊猫,约占全国总数的10%,使其以熊猫之乡享誉中外。

1981年保护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合作,在卧龙建立了全世界惟一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设有六个实验室、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小熊猫生态馆和世界最大的熊猫圈养场。

其大熊猫幼仔的出生率、存活率世界领先。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将这里的五一棚野外观察站作为中外合作进行大熊猫的生态观察研究的基地,中外专家可日夜在此观察大熊猫的活动,并把最新科研成果通报给世界各国。

卧龙的科学研究颇有成效,已真正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保护区,并在中外自然保护区中占有重要地位,享有较高声誉。

国家对卧龙自然保护区非常重视,多位领导人曾先后来保护区视察。

解密熊猫王国――卧龙

解密熊猫王国――卧龙

解密熊猫王国――卧龙四川省成都市西缘138公里的阿坝藏羌自治州汶川县境内,屹立着一个神秘的熊猫王国,吸引着海内外数以千万的造访者。

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目前拥有全国十分之一的野生大熊猫、一半以上的圈养大熊猫,是名副其实的“大熊猫之乡”。

大熊猫这种人见人爱的世间精灵,“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魔力,能改变和打动所有看见它的人”。

卧龙:拥有10%野生大熊猫目前,卧龙野生大熊猫的数量达150只,占到全国野生大熊猫数量的10%。

它们主要分布在卧龙山上的牛头山系、正河水系、西河水系三大产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也是中国最早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总面积为20万公顷,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和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享有“熊猫王国”之美称。

卧龙在四川盆地西缘,邛崃山脉东坡,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

卧龙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大面积的大熊猫主食竹,区内的环境、水热等气候条件完全适应大熊猫的生活习性需要,为邛崃山系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是大熊猫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保存完好的大熊猫重要原始栖息地。

卧龙东边的木江坪最低,海拔高度为1200米;西北边缘的四姑娘山为最高点,海拔高度为6250米。

此外还有巴朗山、牛头山、钱粮山等主要山岭。

群山环抱,溪水长流,卧龙有从亚热带到寒带山地垂直植物带谱,有发育着的现代冰川和古冰川遗迹,高山草甸、原始森林、流泉飞瀑、奇花异草让人留连。

核桃坪有大熊猫饲养繁殖场和全世界唯一的大熊猫研究中心,拥有6个实验室,是观赏、了解大熊猫的好地方,有世界著名的“五一棚”大熊猫野外观测站,还有英雄沟、银厂沟等游览点,景色秀丽,偶尔还可见到野生大熊猫。

最大的大熊猫圈养种群到了卧龙有一个地方是必须去的,这就是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的部分圈舍和半散放饲养场对外开放。

在这里可以近距离观赏大熊猫,进行拍照等。

按国际经验,大熊猫保护采取就地保护与易地保护结合进行的策略。

四川卧龙导游词5篇

四川卧龙导游词5篇

四川卧龙导游词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川卧龙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四川卧龙导游词5篇(一)各位游客:在四川,我们游览了天府之国众多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今天我们将去参观的是享誉海内外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它距成都100多公里,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简介目前卧龙自然保护区开放的旅游景点有中华大熊猫园、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英雄沟、银厂沟等。

保护区内分布着100余只野生大熊猫,约占全国总数的10%,使其以“熊猫之乡”享誉中外。

1981年保护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合作,在卧龙建立了全世界惟一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设有六个实验室、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小熊猫生态馆和世界最大的熊猫圈养场。

其大熊猫幼仔的出生率、存活率世界领先。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将这里的五一棚野外观察站作为中外合作进行大熊猫的生态观察研究的基地,中外专家可日夜在此观察大熊猫的活动,并把最新科研成果通报给世界各国。

卧龙的科学研究颇有成效,已真正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保护区,并在中外自然保护区中占有重要地位,享有较高声誉。

国家对卧龙自然保护区非常重视,多位领导人曾先后来保护区视察。

这里还多次接待过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官员。

大熊猫概况各位游客,众所周知,卧龙自然保护区以“熊猫之乡”而闻名于世,因此,有必要向各位简单介绍一下大熊猫阶情况。

大熊猫在几百万年前就已生存在地球上,当时遍布我国的陕西、山西、北京、四川、云南、浙江、福建等地。

大熊猫由盛而衰,以至濒临绝灭境地,究其原因,除了几百万年以来外部环境的恶化之外,大熊猫自身生活习性和生育繁殖能力退化是其内在原因。

专家对大熊猫的长期研究表明,大熊猫生殖机能异常低下。

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原因,许多大熊猫的生殖系统严重发育不良,成年后生殖内分泌机能紊乱,不能排卵或不能正常排卵,以至终身不育。

四川卧龙熊猫保护基地导游词(2篇)

四川卧龙熊猫保护基地导游词(2篇)

四川卧龙熊猫保护基地导游词和人类一样,大熊猫家族同样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

远在黄帝时代,就有对他们的记载,当时人们称它们“貔貅”,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西周,《尚书》和《诗经》中曾以“如虎如貔”,“献其皮貔”对其进行描述,意为勇猛、威武、正义。

在我国古代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写有“貔”字的军旗迎风飘扬,以此来象征军队的强悍和威猛。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山海经》中也有对大熊猫的记载。

书中说它专吃铜和铁,因此又叫它食铁兽。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貘屏赞》中也曾以频繁的战争用尽了铁和铜,以至大熊猫没有食物吃的故事情节来抨击朝廷置黎民百姓生死于不顾的荒淫。

虽然我国古代对大熊猫的文字记载有很多,但遗憾的是没有它的一张画像。

到了____世纪____年代,蒋彝先生成功的为大熊猫绘制了一张画像,于是他便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为大熊猫画像的人。

____年,法国传教士David来到四川宝兴,他被这种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动物感动了,并为其命名为“大熊猫”,自此它们的称呼才得到统一并沿用到了今天。

大熊猫的憨态可掬赢得了国内外众多朋友的青睐。

在我国唐朝时就送过一对大熊猫给日本的天武皇帝,这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活体大熊猫送出国门。

____年,第一次大熊猫热潮间,美国前总统罗斯富的两个儿子来到卧龙,并同时开枪杀死了一只大熊猫。

在事隔____年后的____年,路丝夫人把一只只有3镑重的大熊猫以哈巴狗的名义带到了美国,一年后,因肠梗阻死去。

……四川卧龙熊猫保护基地导游词(2)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四川卧龙熊猫保护基地,我将为大家介绍这里的情况。

一、基地简介四川卧龙熊猫保护基地创建于1987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熊猫保护与繁育研究中心,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基地总面积168.9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超过80%。

二、熊猫保护意义1. 熊猫是中国国宝,被誉为“活化石”。

2. 熊猫是“环境保护的指示物种”,保护熊猫就是保护生态。

成都卧龙大熊猫基地导游词(精选5篇)

成都卧龙大熊猫基地导游词(精选5篇)

成都卧龙大熊猫基地导游词(精选5篇)成都卧龙大熊猫基地篇1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去游览英雄沟。

英雄沟与银厂沟是隔河相望的两条姊妹沟,也是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景区。

英雄沟的沟口,险峰峭立,迷雾漫山,山溪从万仍悬崖处飞泻直下,似银练直扑谷底;在山谷,迷雾间似有千军万马在呐喊。

穿过峡谷中的仙峰、幽穴、听泉、水帘四个小隧道,两眼豁然开朗。

各位会发现满山遍野葱笼的箭竹所形成的竹的海洋。

微风吹来,竹海翻起层层绿波,场面蔚为壮观。

这里山势平缓,溪水淙淙。

“国宝”大熊猫的饲养场,就坐落在这绿树丛中。

银厂沟与英雄沟的风光迥然不同。

银厂沟内奇峰叠峙,云蒸霞蔚。

峡谷低处,古木遮天。

湍急的河流,在密林山崖中忽隐忽现,为峡谷增添了神秘与肃穆。

各位游客,特定的森林植被环境使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空气中氧和负氧离子含量较高,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休闲避暑、游览观景、疗养保健的好场所,使大家在观赏珍贵的动植物的同时,能够尽情领略到大自然的恩赐。

成都卧龙大熊猫基地导游词篇2各位游客,众所周知,卧龙自然保护区以“熊猫之乡”而闻名于世,因此,有必要向各位简单介绍一下大熊猫阶情况。

大熊猫在几百万年前就已生存在地球上,当时遍布我国的陕西、山西、北京、四川、云南、浙江、福建等地。

大熊猫由盛而衰,以至濒临绝灭境地,究其原因,除了几百万年以来外部环境的恶化之外,大熊猫自身生活习性和生育繁殖能力退化是其内在原因。

大熊猫的祖先原是食肉动物,现在却偏爱吃素,主要食物是箭竹。

箭竹一般40至80年开花一次,每次从开花、结籽到长成新竹需要20年左右时间。

一只成年的大熊猫体重可达l00至180公斤,每天要吃掉20公斤左右的鲜竹。

大熊猫在竹子生长期间极易因食物短缺而死亡。

专家对大熊猫的长期研究表明,大熊猫生殖机能异常低下。

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原因,许多大熊猫的生殖系统严重发育不良,成年后生殖内分泌机能紊乱,不能排卵或不能正常排卵,以至终身不育。

最新四川卧龙自然爱惜区导游词

最新四川卧龙自然爱惜区导游词

最新四川卧龙自然爱惜区导游词列位游客:在四川,咱们游览了天府之国众多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今天咱们将去参观的是享誉海内外的卧龙自然爱惜区,它距成都100多千米,是一个国家级自然爱惜区。

卧龙自然爱惜区简介卧龙自然爱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邓睐山脉东坡,地处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一块高山深谷地带,东西长52千米,南北宽62千米,地理环境特殊,海拔最高6250米,最低1150米。

那个地址地形起伏错落,丛林覆盖率高,常年只有春、秋、冬三季而无盛暑,年平均气温℃。

天然的温暖湿润条件,为种类繁多的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繁衍环境,是爱惜珍稀物种及高山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自然爱惜区。

爱惜区始建于1963年,是我国最先成立的爱惜区之一,爱惜区面积达20万公顷。

1980年,卧龙爱惜区被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爱惜区。

目前被列为国家重点爱惜的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白唇鹿、绿尾虹雉、洪桐、水青、连香、红豆杉等物种。

卧龙爱惜区的自然景观集山、水、林、洞、险、峻、奇、秀于一体,每一年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和科学工作者前来观赏、探讨。

目前卧龙自然爱惜区开放的旅行景点有中华大熊猫园、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英雄沟、银厂沟等。

爱惜区内散布着100余只野生大熊猫,约占全国总数的10%,使其以“熊猫之乡”享誉中外。

1981年爱惜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合作,在卧龙成立了全世界惟一的“爱惜大熊猫研究中心”,设有六个实验室、大熊猫野外生态观看站、小熊猫生态馆和世界最大的熊猫圈养场。

其大熊猫幼仔的诞生率、存活率世界领先。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将那个地址的五一棚野外观看站作为中外合作进行大熊猫的生态观看研究的基地,中外专家可日夜在此观看大熊猫的活动,并把最新科研功效通报给世界各国。

卧龙的科学研究很有成效,已真正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爱惜区,并在中外自然爱惜区中占有重腹地位,享有较高声誉。

国家对卧龙自然爱惜区超级重视,多位领导人曾前后来爱惜区视察。

卧龙保护区介绍

卧龙保护区介绍

卧龙保护区介绍卧龙保护区横跨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之间的崇山峻岭,地势复杂多样。

这片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地、河流、湖泊、冰川等多种生境。

保护区内共有47种哺乳动物,332种鸟类,约2000种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保护区最著名的动物就是大熊猫。

这里有300多只野生大熊猫,占全国绝大多数的野生种群。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全球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卧龙保护区通过采取种子库建设、栖息地保护和疾病防控等措施,成功保护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使其种群数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除了大熊猫,卧龙保护区还有许多其他珍稀濒危动物,如金丝猴、小熊猫、雪豹、藏狐、川金丝猴等。

这些动物在卧龙保护区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它们的数量逐渐恢复。

卧龙保护区的景观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保护区内有大小山峰300多座,最高峰海拔5364米,有大片的原始森林,瀑布、溪流、湖泊遍布其中。

保护区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温泉资源。

华表、四姑娘山、九龙坡、雄峰、子课等景区都是卧龙保护区的瑰宝,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为了保护卧龙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区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游客需要获得许可证才能进入,严禁损坏植被、打猎、采集动植物等行为。

保护区聘请了大量的保护员和巡山队,全力保护这片宝贵的自然资源。

卧龙保护区是中国自然保护事业的重要典范,也是濒危物种保护的成功案例之一、通过多年的努力,大熊猫等珍稀物种在卧龙保护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生存环境得到了改善。

保护区的生态系统越来越完整,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保护。

卧龙保护区的保护经验对于其他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卧龙保护区的建立和有效管理,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成功的范例。

它不仅是中国独特的自然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好这片宝贵的自然资源,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干净美丽的地球家园。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景点导游词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景点导游词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景点导游词各位游客:在四川,我们游览了天府之国众多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今天我们将去参观的是享誉海内外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它距成都100多公里,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简介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邓睐山脉东坡,地处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一块高山深谷地带,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62公里,地理环境特殊,海拔最高6250米,最低1150米。

这里地势起伏错落,森林覆盖率高,常年只有春、秋、冬三季而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5℃。

天然的温暖湿润条件,为种类繁多的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繁衍环境,是保护珍稀物种及高山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保护区之一,保护区面积达20万公顷。

1980年,卧龙保护区被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目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白唇鹿、绿尾虹雉、洪桐、水青、连香、红豆杉等物种。

卧龙保护区的自然景观集山、水、林、洞、险、峻、奇、秀于一体,每年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和科学工作者前来观赏、探索。

目前卧龙自然保护区开放的旅游景点有中华大熊猫园、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英雄沟、银厂沟等。

保护区内分布着100余只野生大熊猫,约占全国总数的10%,使其以“熊猫之乡”享誉中外。

1981年保护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合作,在卧龙建立了全世界惟一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设有六个实验室、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小熊猫生态馆和世界最大的熊猫圈养场。

其大熊猫幼仔的出生率、存活率世界领先。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将这里的五一棚野外观察站作为中外合作进行大熊猫的生态观察研究的基地,中外专家可日夜在此观察大熊猫的活动,并把最新科研成果通报给世界各国。

卧龙的科学研究颇有成效,已真正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保护区,并在中外自然保护区中占有重要地位,享有较高声誉。

国家对卧龙自然保护区非常重视,多位领导人曾先后来保护区视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
在四川,我们遨游了天府之国众多的名胜古迹、自然体面,今天我们将去参观的是享誉海内外的卧龙自然爱护区,它距成都100多公里,是一具国家级自然爱护区。

卧龙自然爱护区简介目前卧龙自然爱护区开放的旅游景点有中华大熊猫园、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英雄沟、银厂沟等。

爱护区内分布着100余只野生大熊猫,约占全国总数的10%,使其以“熊猫之乡”享誉中外。

1981年爱护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合作,在卧龙建立了全世界惟一的“中国爱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设有六个实验室、大熊猫野外生态观看站、小熊猫生态馆和世界最大的熊猫圈养场。

其大熊猫幼仔的出生率、存活率世界率先。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将这个地方的五一棚野外观看站作为中外合作进行大熊猫的生态观看研究的基地,中外专家可日夜在此观看大熊猫的活动,并把最新科研成果通报给世界各国。

卧龙的科学研究颇有成效,已真正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爱护区,并在中外自然爱护区中占有重要地位,享有较高声誉。

国家对卧龙自然爱护区特别重视,多位领导人曾先后来爱护区视察。

这个地方还多次接待过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官员。

大熊猫概况
各位游客,众所周知,卧龙自然爱护区以“熊猫之乡”而著名于世,所以,有必要向各位简单介绍一下大熊猫阶事情。

大熊猫在几百万年前就已生存在地球上,当时遍布我国的陕西、山西、北京、四川、云南、浙江、福建等地。

大熊猫由盛而衰,以至濒临绝灭境界,究其原因,除了几百万年以来外部环境的恶化之外,大熊猫自身日子习性和生育生殖能力退化是其内在原因。

专家对大熊猫的长期研究表明,大熊猫繁殖机能异常低下。

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原因,许多大熊猫的繁殖系统严峻发育别良,成年后繁殖内分泌机能紊乱,别能排卵或别能正常排卵,以至终身别育。

大熊猫性喜独居,每年的4、5月是大熊猫的生殖期,发情后才情愿进行异性间的接触。

雌性大熊猫择偶性极强,非见“白马王子”别抛“绣球”。

等5月一过,雌、雄大熊猫又各奔东西。

雌性大熊猫怀孕4至5个月,产仔多数为单胎,即使产下双胎也往往只能抚养其中一只。

大熊猫幼仔分量惟独150克左右,相当于它妈妈体重的千分之一,特别脆弱,极易因缺乏营养、患病、气候恶劣或遭遇天敌而天折。

雌性大熊猫在怀孕和哺乳期内很少采食,并由于独自哺乳带养幼仔极其辛劳,体力极度衰竭,对其健康和寿命妨碍极大。

大熊猫的寿命普通为20至30年。

...第一范文§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由于大熊猫的野外栖息地被严峻地隔绝成小块地域,偏偏它们又必须独占很大的土地面才干保证生存,因此在小块的栖息地内,能容纳大熊猫的数量特别有限。

一具种群太小的生物,别可幸免地导致近亲生殖,落低遗传多样性,造成遗传性能、生育能力、生存能力的全面退化。

如今野外存活的大熊猫数量极少,在我国约有1000只左右,被誉为生物进化的宝贵的“活化石”。

中华大熊猫园
各位游客,如今我们来到的是中华大熊猫园,位于原大熊猫的最佳栖息地和产地。

该园一期工程圈养范围为3平方公里,于2000年5月破土动工,同年10月完工,共建有7个半散放场,可将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

这个地方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熊猫饲养种群,圈养大熊猫占全世界圈养种群三成以上,数量约占全世界的40%。

在以后几年里,政府和商家将再投资7.5亿元人民币进行建设。

建成后,该园将年接待旅游者60万人次。

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
各位游客,大熊猫博物馆是我国首家介绍单一物种的专题性博物馆。

该馆就建在卧龙自然爱护区内,占地2700多平方米。

这个地方收藏的大熊猫资料是世界上最多、最完整的。

从陈
列的资料中,大伙儿能够了解到大熊猫的盛衰史,中国和世界科学家为爱护和解救珍稀动物大熊猫所作出的努力,大熊猫作为“和平使者”,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涉重洋,到国外攀亲结友、安家降户,深受各国人民欢迎阶事情。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