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导游词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地质构造
• 卧龙地区位于龙门山中南段,邛崃山的东南坡, 为四川盆地向川西高原的过渡地带,其地貌形态 以高山深谷为主。区内最高峰四姑娘山是邛崃山 的主峰,海拔高度6250米。以四姑娘山-巴朗山 为界,以东为四川盆地边缘山地,以西进入川西 高原。 • 卧龙地区大地构造上属于龙门山褶断带的中南段, 由一系列北东向平行的褶曲和断裂组成。 • 卧龙地区前古生界至中生界三叠系地层发育齐全, 缺失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界第三系的地层。 地层的分布大致以皮条河为界,东南部为古生界 地层,西北部以中生界三叠系地层为主。
植被
• 保护区内植被属中亚热带绿阔叶林北缘, 随着海拔高度不同和水热条件的变化,植 被分布呈明显的垂直带谱。从保护区入口 处起,依次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 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寒温性针叶林、 耐寒灌丛和高山草甸、高山流石滩稀疏植 被带六种类型。
气候类型
• 卧龙自然保护区属青藏高原气候区的东缘,由于本身的地 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形成了典型的亚热带内陆山地气候, 西风急流南支和东南季风控制了区内的主要天气过程,冬 半年(11月至翌年4月)在干冷的西风急流南支影响下, 天气多晴朗干燥,在冷气流的进退过程中,也常形成降雪 或雨,夏半年湿润的东南季风顺河而上,遇到高山冷气流 而形成丰富的迎坡降水,因而温暖湿润。随着海拔的增高, 从山谷到山顶形成了亚热带(2000米以下)温带(2000 -2600米)寒温带(2600-3600米)寒带(3600-4400 米)高寒带(4400-5000米)极高山寒冻冰雪带(5000 米以上)等不同的气候垂直带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 同天”这句话充分反映了卧龙的气候特征。
地貌特征
• 地势: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的地貌单原属于四川盆地西缘山 地,处于邛崃北部的东南麓,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皮条河从保护区的西南向东北将保护区分为两大块,河的 西北部山大峰高、河谷深切,大部分山峰的海拔高度超过 4000米。 • 河谷形态:受地势的影响,保护区内的河流大体由西北向 东南流,河谷形态多样 。 • 山地形态:保护区内在海拔4000米以下的山地,属流水作 用的中低山,由于受岩性的影响,山地形态多变,由结晶 灰岩组成的,多形成峰林状山地;由砂质子板岩组成的, 则形成典型的梳状山地;以脊呈锯齿状,远看似龙背,卧 龙即因此得名。
卧龙保护区介绍

卧龙保护区介绍卧龙保护区横跨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之间的崇山峻岭,地势复杂多样。
这片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地、河流、湖泊、冰川等多种生境。
保护区内共有47种哺乳动物,332种鸟类,约2000种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保护区最著名的动物就是大熊猫。
这里有300多只野生大熊猫,占全国绝大多数的野生种群。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全球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卧龙保护区通过采取种子库建设、栖息地保护和疾病防控等措施,成功保护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使其种群数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除了大熊猫,卧龙保护区还有许多其他珍稀濒危动物,如金丝猴、小熊猫、雪豹、藏狐、川金丝猴等。
这些动物在卧龙保护区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它们的数量逐渐恢复。
卧龙保护区的景观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保护区内有大小山峰300多座,最高峰海拔5364米,有大片的原始森林,瀑布、溪流、湖泊遍布其中。
保护区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温泉资源。
华表、四姑娘山、九龙坡、雄峰、子课等景区都是卧龙保护区的瑰宝,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为了保护卧龙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区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游客需要获得许可证才能进入,严禁损坏植被、打猎、采集动植物等行为。
保护区聘请了大量的保护员和巡山队,全力保护这片宝贵的自然资源。
卧龙保护区是中国自然保护事业的重要典范,也是濒危物种保护的成功案例之一、通过多年的努力,大熊猫等珍稀物种在卧龙保护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生存环境得到了改善。
保护区的生态系统越来越完整,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保护。
卧龙保护区的保护经验对于其他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卧龙保护区的建立和有效管理,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成功的范例。
它不仅是中国独特的自然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好这片宝贵的自然资源,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干净美丽的地球家园。
卧龙自然保护区探宝

卧龙自然保护区探宝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四川省雅安市境内,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熊猫栖息地之一。
该保护区不仅拥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还是自然奇观和绝美风景的聚集地。
本文将带您一起探索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宝藏,体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
第一章:卧龙自然保护区概述卧龙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0年,总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公里。
它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目标,同时也保护了众多珍贵的植物、动物和山川景观。
在这里,您可以尽情领略大熊猫的可爱以及其他珍稀动物如金丝猴、白唇鹿等的风采。
第二章:自然景观探寻1. 熊猫谷:作为卧龙自然保护区的标志性景点之一,这里是大熊猫的家园。
您可以在熊猫谷近距离观察大熊猫的生活,感受它们的憨态可掬。
2. 动植物园:卧龙自然保护区中的动植物园拥有丰富多样的物种,其中包括罕见的植物和鸟类。
每年,许多鸟类迁徙到这里,使得这里成为鸟类观察者的天堂。
3. 五色海:位于卧龙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五彩斑斓的湖水反射出不同的色彩,形成了美不胜收的景观。
这里也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是保护区中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之一。
第三章:文化底蕴体验1. 卧龙寺:坐落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卧龙寺被誉为中国佛教的摇篮之一。
寺内的古建筑和佛教文化让人流连忘返,也是旅行者寻求心灵平静的理想场所。
2. 民俗文化村: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周边,有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村落。
您可以在这些村落中体验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品尝当地美食等,感受乡村风情的魅力。
第四章:探宝攻略1. 注意事项:在探索卧龙自然保护区时,请遵循导游的安排,尊重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
注意保护区的禁止事项,如不带入易燃、易爆物品等。
2. 最佳季节: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季分明,不同季节各有特色。
春季是观赏花卉的最佳时节,夏季是观察野生动物的黄金时间,秋季是欣赏红叶美景的好时机,冬季则是体验雪景的绝佳机会。
3. 导游推荐: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探宝,最好选择有经验的导游。
导游能够带您深入了解当地生态环境、动植物知识,并确保您的旅程安全和顺利。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景点导游词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景点导游词各位游客:在四川,我们游览了天府之国众多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今天我们将去参观的是享誉海内外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它距成都100多公里,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简介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邓睐山脉东坡,地处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一块高山深谷地带,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62公里,地理环境特殊,海拔最高6250米,最低1150米。
这里地势起伏错落,森林覆盖率高,常年只有春、秋、冬三季而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5℃。
天然的温暖湿润条件,为种类繁多的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繁衍环境,是保护珍稀物种及高山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保护区之一,保护区面积达20万公顷。
1980年,卧龙保护区被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目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白唇鹿、绿尾虹雉、洪桐、水青、连香、红豆杉等物种。
卧龙保护区的自然景观集山、水、林、洞、险、峻、奇、秀于一体,每年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和科学工作者前来观赏、探索。
目前卧龙自然保护区开放的旅游景点有中华大熊猫园、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英雄沟、银厂沟等。
保护区内分布着100余只野生大熊猫,约占全国总数的10%,使其以“熊猫之乡”享誉中外。
1981年保护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合作,在卧龙建立了全世界惟一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设有六个实验室、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小熊猫生态馆和世界最大的熊猫圈养场。
其大熊猫幼仔的出生率、存活率世界领先。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将这里的五一棚野外观察站作为中外合作进行大熊猫的生态观察研究的基地,中外专家可日夜在此观察大熊猫的活动,并把最新科研成果通报给世界各国。
卧龙的科学研究颇有成效,已真正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保护区,并在中外自然保护区中占有重要地位,享有较高声誉。
国家对卧龙自然保护区非常重视,多位领导人曾先后来保护区视察。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导游词_1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导游词各位游客:在四川,我们遨游了天府之国众多的名胜古迹、自然体面,今天我们将去参观的是享誉海内外的卧龙自然爱护区,它距成都100多公里,是一具国家级自然爱护区。
卧龙自然爱护区简介卧龙自然爱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邓睐山脉东坡,地处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一块高山深谷地带,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62公里,地理环境特殊,海拔最高6250米,最低1150米。
这个地方地势起伏错降,森林覆盖率高,常年惟独春、秋、冬三季而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5℃。
天然的温暖湿润条件,为种类繁多的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繁衍环境,是爱护珍稀物种及高山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自然爱护区。
爱护区始建于1963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爱护区之一,爱护区面积达20万公顷。
1980年,卧龙爱护区被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爱护区。
目前被列为国家重点爱护的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白唇鹿、绿尾虹雉、洪桐、水青、连香、红豆杉等物种。
卧龙爱护区的自然景观集山、水、林、洞、险、峻、奇、秀于一体,每年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和科学工作者前来欣赏、探究。
目前卧龙自然爱护区开放的旅游景点有中华大熊猫园、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英雄沟、银厂沟等。
爱护区内分布着100余只野生大熊猫,约占全国总数的10%,使其以熊猫之乡享誉中外。
1981年爱护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合作,在卧龙建立了全世界惟一的中国爱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设有六个实验室、大熊猫野外生态观看站、小熊猫生态馆和世界最大的熊猫圈养场。
其大熊猫幼仔的出生率、存活率世界率先。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将这个地方的五一棚野外观看站作为中外合作进行大熊猫的生态观看研究的基地,中外专家可日夜在此观看大熊猫的活动,并把最新科研成果通报给世界各国。
卧龙的科学研究颇有成效,已真正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爱护区,并在中外自然爱护区中占有重要地位,享有较高声誉。
国家对卧龙自然爱护区特别重视,多位领导人曾先后来爱护区视察。
【精品文档】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导游词-实用word文档 (1页)

【精品文档】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导游词-实用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导游词
也许您还喜欢: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
∙苏州导游词
∙江苏南京国防园导游词
∙海宾城市秦皇岛导游词(简短)
∙四川省梓潼七曲山大庙导游词
∙法门寺导游词
∙四姑娘山旅途导游词
∙北京的导游词 [1000字]
∙黔东南州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重走红军路体验爱民情导游词
∙鄱阳湖导游词
∙大瀑布导游词 (精选范文)
∙日月潭导游词。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旅游景点导游词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旅游景点导游词诸位游人:在四川,大家游玩了成都天府之国诸多的风景名胜、自然美景,今日大家将去参观考察的是闻名国内外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它距成都市100多少公里,是一个国家级别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介绍卧龙自然保护区坐落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区的邓睐山峰苏东坡,位于成都平原向云贵高原衔接的一块大山幽谷地区,东西长52千米,南北宽62千米,地形地貌独特,海拔高度最大6250米,最少1150米。
这儿地形波动参差,森林覆盖率高达高,长期仅有春、秋、冬三季而无炎热,年平均温度12.5℃。
纯天然的溫暖潮湿标准,为类型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给予了优良的栖居和繁殖自然环境,是维护稀有种群及大山生态体系的综合型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兴建于1963年,是我国最早创建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
1980年,卧龙保护区被准许添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
现阶段被列入我国保护区的有熊猫宝宝、金丝猴、牛羚、白唇鹿、绿尾虹雉、洪桐、水青、连香、红豆衫等种群。
卧龙保护区的自然风光集山、水、林、洞、险、峻、奇、秀于一体,每一年吸引住了成千上万东西方游人和科学研究工作人员前去欣赏、探寻。
现阶段卧龙自然保护区对外开放的游玩景点有中华民族熊猫宝宝园、我国卧龙山熊猫宝宝历史博物馆、动物与植物标本馆、英雄人物沟、银厂沟等。
自然保护区内遍布着100余只野生大熊猫,约占全国各地数量的10%,使其以“小熊猫天堂”久负盛名。
1981年自然保护区与全球当然慈善基金会机构协作,在卧龙山创建了全球惟一的“我国维护熊猫宝宝研究所”,设立六个试验室、熊猫宝宝郊外绿色生态观察站、飓风绿色生态馆和世界上最大的小熊猫饲养场。
其熊猫宝宝幼崽的生育率、成活率技术领先。
全球野生动植物慈善基金会将这儿的五一棚郊外观察站做为中外合资开展熊猫宝宝的绿色生态观查科学研究的产业基地,东西方权威专家可日夜在这里观查熊猫宝宝的主题活动,并把全新研究成果通告给世界各地。
2019年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导游词-范文word版 (5页)

2019年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导游词-范文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导游词各位游客:在四川,我们游览了天府之国众多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今天我们将去参观的是享誉海内外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它距成都100多公里,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简介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邓睐山脉东坡,地处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一块高山深谷地带,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62公里,地理环境特殊,海拔最高6250米,最低1150米。
这里地势起伏错落,森林覆盖率高,常年只有春、秋、冬三季而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5℃。
天然的温暖湿润条件,为种类繁多的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繁衍环境,是保护珍稀物种及高山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保护区之一,保护区面积达20万公顷。
1980年,卧龙保护区被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目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白唇鹿、绿尾虹雉、洪桐、水青、连香、红豆杉等物种。
卧龙保护区的自然景观集山、水、林、洞、险、峻、奇、秀于一体,每年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和科学工作者前来观赏、探索。
目前卧龙自然保护区开放的旅游景点有中华大熊猫园、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英雄沟、银厂沟等。
保护区内分布着100余只野生大熊猫,约占全国总数的10%,使其以“熊猫之乡”享誉中外。
1981年保护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合作,在卧龙建立了全世界惟一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设有六个实验室、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小熊猫生态馆和世界最大的熊猫圈养场。
其大熊猫幼仔的出生率、存活率世界领先。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导游词各位游客:在四川,我们游览了天府之国众多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今天我们将去参观的是享誉海内外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它距成都100多公里,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简介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邓睐山脉东坡,地处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一块高山深谷地带,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62公里,地理环境特殊,海拔最高6250米,最低1150米。
这里地势起伏错落,森林覆盖率高,常年只有春、秋、冬三季而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5℃。
天然的温暖湿润条件,为种类繁多的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繁衍环境,是保护珍稀物种及高山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保护区之一,保护区面积达20**,卧龙保护区被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目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白唇鹿、绿尾虹雉、洪桐、水青、连香、红豆杉等物种。
卧龙保护区的自然景观集山、水、林、洞、险、峻、奇、秀于一体,每年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和科学工作者前来观赏、探索。
目前卧龙自然保护区开放的旅游景点有中华大熊猫园、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英雄沟、银厂沟等。
保护区内分布着100余只野生大熊猫,约占全国总数的10%,使其以熊猫之乡享誉中外。
1981年保护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合作,在卧龙建立了全世界惟一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设有六个实验室、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小熊猫生态馆和世界最大的熊猫圈养场。
其大熊猫幼仔的出生率、存活率世界领先。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将这里的五一棚野外观察站作为中外合作进行大熊猫的生态观察研究的基地,中外专家可日夜在此观察大熊猫的活动,并把最新科研成果通报给世界各国。
卧龙的科学研究颇有成效,已真正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保护区,并在中外自然保护区中占有重要地位,享有较高声誉。
国家对卧龙自然保护区非常重视,多位领导人曾先后来保护区视察。
这里还多次接待过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官员。
大熊猫概况各位游客,众所周知,卧龙自然保护区以熊猫之乡而闻名于世,因此,有必要向各位简单介绍一下大熊猫阶情况。
大熊猫在几百万年前就已生存在地球上,当时遍布我国的陕西、山西、北京、四川、云南、浙江、福建等地。
大熊猫由盛而衰,以至濒临绝灭境地,究其原因,除了几百万年以来外部环境的恶化之外,大熊猫自身生活习性和生育繁殖能力退化是其内在原因。
大熊猫的祖先原是食肉动物,现在却偏爱吃素,主要食物是箭竹。
箭竹一般40至80年开花一次,每次从开花、结籽到长成新竹需要20**左右时间。
一只成年的大熊猫体重可达l00至180公斤,每天要吃掉20**后生殖内分泌机能紊乱,不能排卵或不能正常排卵,以至终身不育。
大熊猫性喜独居,每年的4、5月是大熊猫的繁殖期,发情后才愿意进行异性间的接触。
雌性大熊猫择偶性极强,非见白马王子不抛绣球。
等5月一过,雌、雄大熊猫又各奔东西。
雌性大熊猫怀孕4至5个月,产仔多数为单胎,即使产下双胎也往往只能抚养其中一只。
大熊猫幼仔重量只有150克左右,相当于它妈妈体重的千分之一,非常脆弱,极易因缺乏营养、患病、气候恶劣或遭遇天敌而天折。
雌性大熊猫在怀孕和哺乳期内很少采食,并由于独自哺乳带养幼仔极其辛劳,体力极度衰竭,对其健康和寿命影响极大。
大熊猫的寿命一般为20**。
由于大熊猫的野外栖息地被严重地隔绝成小块地域,偏偏它们又必须独占很大的土地面才能保证生存,所以在小块的栖息地内,能容纳大熊猫的数量非常有限。
一个种群太小的生物,不可避免地导致近亲繁殖,降低遗传多样性,造成遗传性能、生育能力、生存能力的全面退化。
现在野外存活的大熊猫数量极少,在我国约有1000只左右,被誉为生物进化的珍贵的活化石。
中华大熊猫园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华大熊猫园,位于原大熊猫的最佳栖息地和产地。
该园一期工程圈养范围为3平方公里,于20**5月破土动工,同年10月完工,共建有7个半散放场,可将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
这里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熊猫饲养种群,圈养大熊猫占全世界圈养种群三成以上,数量约占全世界的40%。
在未来几年里,政府和商家将再投资7.5亿元人民币进行建设。
建成后,该园将年接待旅游者60万人次。
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各位游客,大熊猫博物馆是我国首家介绍单一物种的专题性博物馆。
该馆就建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占地2700多平方米。
这里收藏的大熊猫资料是世界上最多、最完整的。
从陈列的资料中,大家可以了解到大熊猫的盛衰史,中国和世界科学家为保护和拯救珍稀动物大熊猫所作出的努力,大熊猫作为和平使者,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涉重洋,到国外攀亲结友、安家落户,深受各国人民欢迎阶情况。
各位游客,你们知道大熊猫是怎样被发现的吗?这里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1869年,一只活的大熊猫在四川雅安被法国人J.A.P.戴维发现,其皮被制成标本,现陈列在巴黎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J.A.P.戴维(18261900年)是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同时也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传教士。
他一生酷爱动植物研究,在中国从事科研和传教活动达12年。
1869年春季的一天,他离开传教的穆坪邓池沟教堂,深山沟里采集植物标本,在一个山民家里讨水喝,偶然发现山民家里有一张非常奇怪的兽皮。
这张兽皮的颜色黑白相间,作为生物学家的戴维从未见过,他问主人这动物叫什么名字、主人告诉他叫黑白熊。
达张兽皮立即引起戴维浓厚的兴趣、他断定这种动物很有可能是一个有趣的新种类。
他急切地问主人在哪里可以见到这种动物,主人告诉他在这山上就有,只要下工夫就能捕捉到。
1869年的5月4日,戴维终于捕捉到一只活的黑白熊。
他亲自指挥工匠在天主教堂里,为黑白熊做了一个大木笼,将黑白熊关在里面饲养、观察,记录它的生活习性。
他根据黑白熊的体毛、脚底有毛等特征,认定黑白熊是熊的一个新品种。
他满怀希望地要把黑白熊带回法国,向世界展示这种新的动物。
可是,由于黑白熊离开了自由的野外生活,饲养人员又对黑白熊的生活习性不了解,在起程运往法国的途中得病,不治身亡。
戴维只好把黑白熊的皮剥下来制成标本,并写了多篇关于黑白熊的研究文章,托人历尽周折带回法国,交给当时的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米勒爱德华兹。
戴维的论文很快在法国一家有影响的自然历史杂志上发表,黑白熊标本也在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
爱德华兹馆长对黑白熊标本和戴维的论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确定了它科目种属的分类关系,将这种动物的学名定为猫熊,也称熊猫 (P A N D A),命名人仍是戴维。
根据它的体形和中国人的习惯,翻译成中文后分为大熊猫和小熊猫,并沿用至今。
戴维制作的大熊猫标本至今依然保存在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动植物标本馆卧龙自然保护区于1982年建立了当时我国自然保护区内最大的一座动植物标本陈列馆。
馆藏本地植物标本2170个,鸟类标本225个,兽类标本56个,昆虫标本700个,鱼类标本6个,两栖爬行类标本17个。
大量的文字、图片、标本向人们展示了卧龙自然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
保护区内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万亩珙桐林在国内实属少见。
除木材类外,药用植物约有870种,约占四川总数的25%。
此外,有油脂植物80种,淀粉及糖类植物42种,纤维类植物60种,单宁类植物42种,芳香类植物28种。
在保护区内,特有的两种兰科植物是卧龙斑叶兰和卧龙玉凤花。
巴朗杜鹃、卧龙杜鹃、疏花长鳞杜鹃也是卧龙地区所特有的。
此外,保护区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有8种,面积近6000公顷,大熊猫生存繁衍提供了优越条件。
据现有资料统计,保护区野生动物有高等动物约450种,其中兽类96种,约占生存总数的52%;鸟类283种,占生存总数的52%;另有两栖类15种,爬行类20种,鱼类6种,昆虫约1700种。
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既有分布在低海拔和中等海拔的东洋界种类,如猕猴、云豹、水鹿、灵猫、果子狸、红腹锦鸡等喜温湿的南方动物,也有分布在亚高山针叶林中,尤其在森林线以上的古北界种类,如白唇鹿、岩羊、马麝、兔猕、雪豹等高原耐寒和北方的动物。
其中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的有56种,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24种。
其科学、经济和社会的价值相当可观。
英雄沟一银厂沟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去游览英雄沟。
英雄沟与银厂沟是隔河相望的两条姊妹沟,也是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景区。
英雄沟的沟口,险峰峭立,迷雾漫山,山溪从万仍悬崖处飞泻直下,似银练直扑谷底;在山谷,迷雾间似有千军万马在呐喊。
穿过峡谷中的仙峰、幽穴、听泉、水帘四个小隧道,两眼豁然开朗。
各位会发现满山遍野葱笼的箭竹所形成的竹的海洋。
微风吹来,竹海翻起层层绿波,场面蔚为壮观。
这里山势平缓,溪水淙淙。
国宝大熊猫的饲养场,就坐落在这绿树丛中。
银厂沟与英雄沟的风光迥然不同。
银厂沟内奇峰叠峙,云蒸霞蔚。
峡谷低处,古木遮天。
湍急的河流,在密林山崖中忽隐忽现,为峡谷增添了神秘与肃穆。
各位游客,特定的森林植被环境使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空气中氧和负氧离子含量较高,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休闲避暑、游览观景、疗养保健的好场所,使大家在观赏珍贵的动植物的同时,能够尽情领略到大自然的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