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导游词
最新整理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导游词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导游词各位游客:在四川,我们游览了天府之国众多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今天我们将去参观的是享誉海内外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它距成都100多公里,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简介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邓睐山脉东坡,地处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一块高山深谷地带,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62公里,地理环境特殊,海拔最高6250米,最低1150米。
这里地势起伏错落,森林覆盖率高,常年只有春、秋、冬三季而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5℃。
天然的温暖湿润条件,为种类繁多的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繁衍环境,是保护珍稀物种及高山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保护区之一,保护区面积达20**,卧龙保护区被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目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白唇鹿、绿尾虹雉、洪桐、水青、连香、红豆杉等物种。
卧龙保护区的自然景观集山、水、林、洞、险、峻、奇、秀于一体,每年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和科学工作者前来观赏、探索。
目前卧龙自然保护区开放的旅游景点有中华大熊猫园、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英雄沟、银厂沟等。
保护区内分布着100余只野生大熊猫,约占全国总数的10%,使其以熊猫之乡享誉中外。
1981年保护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合作,在卧龙建立了全世界惟一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设有六个实验室、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小熊猫生态馆和世界最大的熊猫圈养场。
其大熊猫幼仔的出生率、存活率世界领先。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将这里的五一棚野外观察站作为中外合作进行大熊猫的生态观察研究的基地,中外专家可日夜在此观察大熊猫的活动,并把最新科研成果通报给世界各国。
卧龙的科学研究颇有成效,已真正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保护区,并在中外自然保护区中占有重要地位,享有较高声誉。
国家对卧龙自然保护区非常重视,多位领导人曾先后来保护区视察。
四川卧龙导游词5篇

四川卧龙导游词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川卧龙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四川卧龙导游词5篇(一)各位游客:在四川,我们游览了天府之国众多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今天我们将去参观的是享誉海内外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它距成都100多公里,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简介目前卧龙自然保护区开放的旅游景点有中华大熊猫园、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英雄沟、银厂沟等。
保护区内分布着100余只野生大熊猫,约占全国总数的10%,使其以“熊猫之乡”享誉中外。
1981年保护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合作,在卧龙建立了全世界惟一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设有六个实验室、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小熊猫生态馆和世界最大的熊猫圈养场。
其大熊猫幼仔的出生率、存活率世界领先。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将这里的五一棚野外观察站作为中外合作进行大熊猫的生态观察研究的基地,中外专家可日夜在此观察大熊猫的活动,并把最新科研成果通报给世界各国。
卧龙的科学研究颇有成效,已真正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保护区,并在中外自然保护区中占有重要地位,享有较高声誉。
国家对卧龙自然保护区非常重视,多位领导人曾先后来保护区视察。
这里还多次接待过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官员。
大熊猫概况各位游客,众所周知,卧龙自然保护区以“熊猫之乡”而闻名于世,因此,有必要向各位简单介绍一下大熊猫阶情况。
大熊猫在几百万年前就已生存在地球上,当时遍布我国的陕西、山西、北京、四川、云南、浙江、福建等地。
大熊猫由盛而衰,以至濒临绝灭境地,究其原因,除了几百万年以来外部环境的恶化之外,大熊猫自身生活习性和生育繁殖能力退化是其内在原因。
专家对大熊猫的长期研究表明,大熊猫生殖机能异常低下。
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原因,许多大熊猫的生殖系统严重发育不良,成年后生殖内分泌机能紊乱,不能排卵或不能正常排卵,以至终身不育。
成都卧龙大熊猫基地导游词(精选5篇)

成都卧龙大熊猫基地导游词(精选5篇)成都卧龙大熊猫基地篇1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去游览英雄沟。
英雄沟与银厂沟是隔河相望的两条姊妹沟,也是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景区。
英雄沟的沟口,险峰峭立,迷雾漫山,山溪从万仍悬崖处飞泻直下,似银练直扑谷底;在山谷,迷雾间似有千军万马在呐喊。
穿过峡谷中的仙峰、幽穴、听泉、水帘四个小隧道,两眼豁然开朗。
各位会发现满山遍野葱笼的箭竹所形成的竹的海洋。
微风吹来,竹海翻起层层绿波,场面蔚为壮观。
这里山势平缓,溪水淙淙。
“国宝”大熊猫的饲养场,就坐落在这绿树丛中。
银厂沟与英雄沟的风光迥然不同。
银厂沟内奇峰叠峙,云蒸霞蔚。
峡谷低处,古木遮天。
湍急的河流,在密林山崖中忽隐忽现,为峡谷增添了神秘与肃穆。
各位游客,特定的森林植被环境使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空气中氧和负氧离子含量较高,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休闲避暑、游览观景、疗养保健的好场所,使大家在观赏珍贵的动植物的同时,能够尽情领略到大自然的恩赐。
成都卧龙大熊猫基地导游词篇2各位游客,众所周知,卧龙自然保护区以“熊猫之乡”而闻名于世,因此,有必要向各位简单介绍一下大熊猫阶情况。
大熊猫在几百万年前就已生存在地球上,当时遍布我国的陕西、山西、北京、四川、云南、浙江、福建等地。
大熊猫由盛而衰,以至濒临绝灭境地,究其原因,除了几百万年以来外部环境的恶化之外,大熊猫自身生活习性和生育繁殖能力退化是其内在原因。
大熊猫的祖先原是食肉动物,现在却偏爱吃素,主要食物是箭竹。
箭竹一般40至80年开花一次,每次从开花、结籽到长成新竹需要20年左右时间。
一只成年的大熊猫体重可达l00至180公斤,每天要吃掉20公斤左右的鲜竹。
大熊猫在竹子生长期间极易因食物短缺而死亡。
专家对大熊猫的长期研究表明,大熊猫生殖机能异常低下。
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原因,许多大熊猫的生殖系统严重发育不良,成年后生殖内分泌机能紊乱,不能排卵或不能正常排卵,以至终身不育。
最新四川卧龙自然爱惜区导游词

最新四川卧龙自然爱惜区导游词列位游客:在四川,咱们游览了天府之国众多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今天咱们将去参观的是享誉海内外的卧龙自然爱惜区,它距成都100多千米,是一个国家级自然爱惜区。
卧龙自然爱惜区简介卧龙自然爱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邓睐山脉东坡,地处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一块高山深谷地带,东西长52千米,南北宽62千米,地理环境特殊,海拔最高6250米,最低1150米。
那个地址地形起伏错落,丛林覆盖率高,常年只有春、秋、冬三季而无盛暑,年平均气温℃。
天然的温暖湿润条件,为种类繁多的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繁衍环境,是爱惜珍稀物种及高山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自然爱惜区。
爱惜区始建于1963年,是我国最先成立的爱惜区之一,爱惜区面积达20万公顷。
1980年,卧龙爱惜区被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爱惜区。
目前被列为国家重点爱惜的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白唇鹿、绿尾虹雉、洪桐、水青、连香、红豆杉等物种。
卧龙爱惜区的自然景观集山、水、林、洞、险、峻、奇、秀于一体,每一年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和科学工作者前来观赏、探讨。
目前卧龙自然爱惜区开放的旅行景点有中华大熊猫园、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英雄沟、银厂沟等。
爱惜区内散布着100余只野生大熊猫,约占全国总数的10%,使其以“熊猫之乡”享誉中外。
1981年爱惜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合作,在卧龙成立了全世界惟一的“爱惜大熊猫研究中心”,设有六个实验室、大熊猫野外生态观看站、小熊猫生态馆和世界最大的熊猫圈养场。
其大熊猫幼仔的诞生率、存活率世界领先。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将那个地址的五一棚野外观看站作为中外合作进行大熊猫的生态观看研究的基地,中外专家可日夜在此观看大熊猫的活动,并把最新科研功效通报给世界各国。
卧龙的科学研究很有成效,已真正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爱惜区,并在中外自然爱惜区中占有重腹地位,享有较高声誉。
国家对卧龙自然爱惜区超级重视,多位领导人曾前后来爱惜区视察。
卧龙保护区介绍

卧龙保护区介绍卧龙保护区横跨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之间的崇山峻岭,地势复杂多样。
这片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地、河流、湖泊、冰川等多种生境。
保护区内共有47种哺乳动物,332种鸟类,约2000种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保护区最著名的动物就是大熊猫。
这里有300多只野生大熊猫,占全国绝大多数的野生种群。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全球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卧龙保护区通过采取种子库建设、栖息地保护和疾病防控等措施,成功保护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使其种群数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除了大熊猫,卧龙保护区还有许多其他珍稀濒危动物,如金丝猴、小熊猫、雪豹、藏狐、川金丝猴等。
这些动物在卧龙保护区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它们的数量逐渐恢复。
卧龙保护区的景观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保护区内有大小山峰300多座,最高峰海拔5364米,有大片的原始森林,瀑布、溪流、湖泊遍布其中。
保护区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温泉资源。
华表、四姑娘山、九龙坡、雄峰、子课等景区都是卧龙保护区的瑰宝,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为了保护卧龙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区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游客需要获得许可证才能进入,严禁损坏植被、打猎、采集动植物等行为。
保护区聘请了大量的保护员和巡山队,全力保护这片宝贵的自然资源。
卧龙保护区是中国自然保护事业的重要典范,也是濒危物种保护的成功案例之一、通过多年的努力,大熊猫等珍稀物种在卧龙保护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生存环境得到了改善。
保护区的生态系统越来越完整,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保护。
卧龙保护区的保护经验对于其他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卧龙保护区的建立和有效管理,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成功的范例。
它不仅是中国独特的自然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好这片宝贵的自然资源,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干净美丽的地球家园。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景点导游词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景点导游词各位游客:在四川,我们游览了天府之国众多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今天我们将去参观的是享誉海内外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它距成都100多公里,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简介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邓睐山脉东坡,地处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一块高山深谷地带,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62公里,地理环境特殊,海拔最高6250米,最低1150米。
这里地势起伏错落,森林覆盖率高,常年只有春、秋、冬三季而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5℃。
天然的温暖湿润条件,为种类繁多的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繁衍环境,是保护珍稀物种及高山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保护区之一,保护区面积达20万公顷。
1980年,卧龙保护区被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目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白唇鹿、绿尾虹雉、洪桐、水青、连香、红豆杉等物种。
卧龙保护区的自然景观集山、水、林、洞、险、峻、奇、秀于一体,每年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和科学工作者前来观赏、探索。
目前卧龙自然保护区开放的旅游景点有中华大熊猫园、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英雄沟、银厂沟等。
保护区内分布着100余只野生大熊猫,约占全国总数的10%,使其以“熊猫之乡”享誉中外。
1981年保护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合作,在卧龙建立了全世界惟一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设有六个实验室、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小熊猫生态馆和世界最大的熊猫圈养场。
其大熊猫幼仔的出生率、存活率世界领先。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将这里的五一棚野外观察站作为中外合作进行大熊猫的生态观察研究的基地,中外专家可日夜在此观察大熊猫的活动,并把最新科研成果通报给世界各国。
卧龙的科学研究颇有成效,已真正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保护区,并在中外自然保护区中占有重要地位,享有较高声誉。
国家对卧龙自然保护区非常重视,多位领导人曾先后来保护区视察。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导游词_1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导游词各位游客:在四川,我们遨游了天府之国众多的名胜古迹、自然体面,今天我们将去参观的是享誉海内外的卧龙自然爱护区,它距成都100多公里,是一具国家级自然爱护区。
卧龙自然爱护区简介卧龙自然爱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邓睐山脉东坡,地处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一块高山深谷地带,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62公里,地理环境特殊,海拔最高6250米,最低1150米。
这个地方地势起伏错降,森林覆盖率高,常年惟独春、秋、冬三季而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5℃。
天然的温暖湿润条件,为种类繁多的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繁衍环境,是爱护珍稀物种及高山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自然爱护区。
爱护区始建于1963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爱护区之一,爱护区面积达20万公顷。
1980年,卧龙爱护区被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爱护区。
目前被列为国家重点爱护的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白唇鹿、绿尾虹雉、洪桐、水青、连香、红豆杉等物种。
卧龙爱护区的自然景观集山、水、林、洞、险、峻、奇、秀于一体,每年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和科学工作者前来欣赏、探究。
目前卧龙自然爱护区开放的旅游景点有中华大熊猫园、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英雄沟、银厂沟等。
爱护区内分布着100余只野生大熊猫,约占全国总数的10%,使其以熊猫之乡享誉中外。
1981年爱护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合作,在卧龙建立了全世界惟一的中国爱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设有六个实验室、大熊猫野外生态观看站、小熊猫生态馆和世界最大的熊猫圈养场。
其大熊猫幼仔的出生率、存活率世界率先。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将这个地方的五一棚野外观看站作为中外合作进行大熊猫的生态观看研究的基地,中外专家可日夜在此观看大熊猫的活动,并把最新科研成果通报给世界各国。
卧龙的科学研究颇有成效,已真正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爱护区,并在中外自然爱护区中占有重要地位,享有较高声誉。
国家对卧龙自然爱护区特别重视,多位领导人曾先后来爱护区视察。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岷江上的卧龙县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岷江上的卧龙县,面积20亿平方米,主要保护大熊猫和金丝猴等。
人间仙境——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南坪县,面积6亿平方米,是一个森林自然景观和珍稀动植物的综合保护区。
生物资源宝库——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面积20亿平方米,以热带动植物王国而著称。
昆虫世界——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面积5.7亿平方米,昆虫资源特别丰富,当前已发现昆虫5000多种。
绿色宝库——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原始森林腹地,面积21亿平方米,那儿生活着很多北方珍贵动物。
古树之乡——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临安县,面积1000万平方米,不仅生物资源丰富,而且以古树、大树多而著称。
仙鹤之家——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乌裕尔河下游,面积亿平方米,是著名的水禽天然繁殖栖息地。
水上绿洲——东寨港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东北部,面积约5000万平方米,主要保护海岸边的红树林。
干地湿润岛——哈纳斯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阿尔泰山主峰南坡,面积25亿平方米,它的地质、地貌、地理、生物区系成分丰富而复杂多样,具有较大的保护和科研价值。
最早的自然保护区在我国众多的自然保护区中,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是最“年长”的一个。
它建于1956年。
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领导,保护对象是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面积1133公顷。
相对于后建的绝大局部保护区来说,这是范围较小的一个。
鼎湖山位于肇庆市的东北郊,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分布着颇具地域特色的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有“绿色明珠”之称。
面积虽然不大,却分布着1700余种的高等植物。
其中包括高大挺拔,木材坚硬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格木,还有银杏、树蕨(桫椤)等其它美丽的珍稀树种。
鼎湖山的动物种类也很多,据不完全统计,这里有30多种陆生哺乳动物,包括金钱豹、鬣羚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鸟类也有100多种,其中有白鹇等著名的观赏鸟类。
此外还有爬行动物30多种。
鼎湖山早就是粤中名胜。
这里处处峰峦叠翠,更有飞瀑流泉,参天大树和绚丽的山花,还有庆云寺等著名的人文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绍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
在四川,我们游览了天府之国众多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今天我们将去参观的是享誉海内外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它距成都100多公里,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简介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邓睐山脉东坡,地处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一块高山深谷地带,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62公里,地理环境特殊,海拔最高6250米,最低1150米。
这里地势起伏错落,森林覆盖率高,常年只有春、秋、冬三季而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
5℃。
天然的温暖湿润条件,为种类繁多的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繁衍环境,是保护珍稀物种及高山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保护区之一,保护区面积达20万公顷。
1980年,卧龙保护区被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目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白唇鹿、绿尾虹雉、洪桐、水青、连香、红豆杉等物种。
卧龙保护区的自然景观集山、水、林、洞、险、峻、奇、秀于一体,每年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和科学工作者前来观赏、探索。
目前卧龙自然保护区开放的旅游景点有中华大熊猫园、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英雄沟、银厂沟等。
保护区内分布着100余只野生大熊猫,约占全国总数的10%,使其以“熊猫之乡”享誉中外。
1981年保护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合作,在卧龙建立了全世界惟一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设有六个实验室、大熊猫野
外生态观察站、小熊猫生态馆和世界最大的熊猫圈养场。
其大熊猫幼仔的出生率、存活率世界领先。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将这里的五一棚野外观察站作为中外合作进行大熊猫的生态观察研究的基地,中外专家可日夜在此观察大熊猫的活动,并把最新科研成果通报给世界各国。
卧龙的科学研究颇有成效,已真正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保护区,并在中外自然保护区中占有重要地位,享有较高声誉。
国家对卧龙自然保护区非常重视,多位领导人曾先后来保护区视察。
这里还多次接待过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官员。
大熊猫概况
各位游客,众所周知,卧龙自然保护区以“熊猫之乡”而闻名于世,因此,有必要向各位简单介绍一下大熊猫阶情况。
大熊猫在几百万年前就已生存在地球上,当时遍布我国的陕西、山西、北京、四川、云南、浙江、福建等地。
大熊猫由盛而衰,以至濒临绝灭境地,究其原因,除了几百万年以来外部环境的恶化之外,大熊猫自身生活习性和生育繁殖能力退化是其内在原因。
大熊猫的祖先原是食肉动物,现在却偏爱吃素,主要食物是箭竹。
箭竹一般40至80年开花一次,每次从开花、结籽到长成新竹需要20年左右时间。
一只成年的大熊猫体重可达l00至180公斤,每天要吃掉20公斤左右的鲜竹。
大熊猫在竹子生长期间极易因食物短缺而死亡。
专家对大熊猫的长期研究表明,大熊猫生殖机能异常低下。
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原因,许多大熊猫的生殖系统严重发育不良,成年后生殖内分泌机能紊乱,不能排卵或不能正常排卵,以至终身不育。
大熊猫性喜独居,每年的4、5月是大熊猫的繁殖期,发情后才愿意进行异
性间的接触。
雌性大熊猫择偶性极强,非见“白马王子”不抛“绣球”。
等5月一过,雌、雄大熊猫又各奔东西。
雌性大熊猫怀孕4至5个月,产仔多数为单胎,即使产下双胎也往往只能抚养其中一只。
大熊猫幼仔重量只有150克左右,相当于它妈妈体重的千分之一,非常脆弱,极易因缺乏营养、患病、气候恶劣或遭遇天敌而天折。
雌性大熊猫在怀孕和哺乳期内很少采食,并由于独自哺乳带养幼仔极其辛劳,体力极度衰竭,对其健康和寿命影响极大。
大熊猫的寿命一般为20至30年。
由于大熊猫的野外栖息地被严重地隔绝成小块地域,偏偏它们又必须独占很大的土地面才能保证生存,所以在小块的栖息地内,能容纳大熊猫的数量非常有限。
一个种群太小的生物,不可避免地导致近亲繁殖,降低遗传多样性,造成遗传性能、生育能力、生存能力的全面退化。
现在野外存活的大熊猫数量极少,在我国约有1000只左右,被誉为生物进化的珍贵的“活化石”。
中华大熊猫园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华大熊猫园,位于原大熊猫的最佳栖息地和产地。
该园一期工程圈养范围为3平方公里,于XX年5月破土动工,同年10月完工,共建有7个半散放场,可将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
这里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熊猫饲养种群,圈养大熊猫占全世界圈养种群三成以上,数量约占全世界的40%。
在未来几年里,政府和商家将再投资7。
5亿元人民币进行建设。
建成后,该园将年接待旅游者60万人次。
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
各位游客,大熊猫博物馆是我国首家介绍单一物种的专题性博物馆。
该馆就建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占地2700多平方米。
这里收藏的大熊猫资料是世界上最多、最完整的。
从陈列的资料中,大家可以了解到大熊猫的盛衰史,中国和世界科学家为保护和拯救珍稀动物大熊猫所作出的努力,大熊猫作为“和平使者”,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涉重洋,到国外攀亲结友、安家落户,深受各国人民欢迎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