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硬膜外血肿行钻孔置管注入尿激酶引流的治疗

硬膜外血肿行钻孔置管注入尿激酶引流的治疗

硬膜外血肿行钻孔置管注入尿激酶引流的治疗硬膜外血肿是一种严重且常见的脑部疾病,它通常在重度头部创伤或颅脑手术过程中发生。

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方法之一是进行钻孔置管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硬膜外血肿钻孔置管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一、治疗方法硬膜外血肿钻孔置管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是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钻孔技术,将尿激酶注入硬膜外血肿内,使其溶解血肿血块,同时通过置管进行引流,以达到治疗硬膜外血肿的目的。

1、患者的准备工作该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颅骨外侧的小切口完成。

因此,在进行治疗之前,需要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以确定硬膜外血肿病变的具体位置和大小。

然后,就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以便在削骨过程中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2、钻孔置管在确定了硬膜外血肿的病变位置之后,医生需要通过钻孔技术进行切开,获得清晰的操作视野。

然后,医生根据清晰的视野,使用小型钻孔将置管钻入到硬膜外血肿内。

3、注入尿激酶置管钻入后,需要使用注射器将尿激酶注入硬膜外血肿内。

在注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注射速度,使尿激酶可以均匀地分布在硬膜外血肿内,溶解血块。

4、引流注射尿激酶后,需要通过置管进行引流。

在引流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引流速度,以避免引起血液逆流,带来不必要的后果。

通常来说,硬膜外血肿的引流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

二、治疗效果硬膜外血肿钻孔置管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已经成为治疗硬膜外血肿的常用方法之一。

经过临床实践,该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验证。

1、快速分解硬膜外血肿血块经过治疗后,硬膜外血肿内的血块可以被尿激酶迅速溶解掉。

这意味着,尿激酶注入血肿内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可以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2、安全、无创伤硬膜外血肿钻孔置管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是一种安全、无创伤的治疗方法。

相比传统的开颅手术,该方法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患者的疼痛感。

3、简单、易行该方法非常简单、易行。

治疗过程较短,操作简单,可以减少患者和医生之间的疲劳感。

硬通道置入、微创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

硬通道置入、微创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

硬通道置入、微创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作者:罗会任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第13期【摘要】目的观察硬通道置入、微创引流技术结合尿激酶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

方法应用YL-1型血肿粉碎针,在CT定位下穿刺血肿,结合尿激酶溶解血凝块,持续引流,达到清除硬膜外血肿的目的。

结果本组47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血肿全部或绝大部分清除,疗效满意。

结论硬通道置入技术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创伤小、值得推广。

【关键词】微创;外伤;硬膜外血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传统的治疗方法以骨瓣或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为主。

我院自2001年引入YL-1型血肿粉碎针,结合应用尿激酶,至2007年,共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急性、亚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47例,疗效满意,现将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7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15例,年龄14~73岁,平均43岁。

车祸26例,打击13例,摔伤8例。

受伤至就诊时间为0.5~28 h。

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36例伤后有昏迷史,无再次昏迷,呕吐41例,肢体活动障碍3例,为轻度偏瘫,肌力3~4级。

5例有一侧瞳孔散大,结合病情,考虑颅底骨折所致。

1.2 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

血肿位于颞部14例,颞顶部11例,额顶部13例,额极9例。

血肿量15~56 ml。

血肿厚度1.2~3.5 cm。

其中明确提示颅骨骨折35例。

首次CT 11例无血肿(表现为迟发性颅内血肿,其中9例合并颅骨骨折);29例为小血肿;7例达30 ml以上,最多一例近60 ml。

一侧脑室受压10例,中线移位均1.3 术前处理向患者家属详细交代病情,做好随时开颅手术的术前准备。

常规止血、镇痛,适度镇静,尽量避免应用强脱水剂。

密切观察病情,12~24 h复查头颅CT。

1.4 方法依头颅CT定位,选择血肿最厚平面为穿刺点,避开头皮大血管、皮肤破损及骨折线,同时考虑术后患者休息体位及有利引流。

局麻,对特别紧张者,适当镇静,或结合神安麻醉。

颅骨钻孔外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

颅骨钻孔外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

颅骨钻孔外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摘要】目的报告并总结45例采用颅骨钻孔外引流的手术方法治疗亚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经验。

方法亚急性硬膜外血肿45例,在局麻下经皮钻孔,颅骨钻孔4.0mm,吸除部分血肿,内置直径4.0mm的硅胶管并用尿激酶3万u血肿腔注入,保留2-3小时后,开放引流。

结果额部血肿18例,额颞部11例,顶部7例,顶枕部9例,经引流血肿全部消失。

结论颅骨钻孔外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适用于血肿较小的亚急性硬膜外血肿。

【关键词】微创手术;亚急性硬膜外血肿;尿激酶硬膜外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继发性脑损伤,位于颅骨和硬脑膜之间,出血来源以脑膜中动脉最常见,其主干和前支出血速度快,可在短时间内出现症状,少数由静脉窦或板障出血形成的血肿出现的症状可较迟,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硬膜外血肿。

[4]我科自2009年以来采用并总结了45例亚急性硬膜外血肿采用颅骨钻孔外引流加尿激酶溶血治疗方法,对照以往38例同诊断病例应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对此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和评估。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①治疗组:男33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41岁,伤后至手术时间1-7天。

致伤原因:车祸伤27例,坠落伤9例,打击伤9例。

术前头痛伴呕吐34例,嗜睡18例,神志清楚27例,合并颅骨骨折39例,脑挫裂伤8例,无肢体瘫痪32例,有肢体瘫痪13例,babinski征(±),术前gcs评分达12-15分。

②对照组:男28例,女10例,年龄19-58岁,平均39岁,伤后至手术时间1-5天。

致伤原因:车祸伤21例,坠落伤8例,打击伤9例,术前头痛伴呕吐29例,浅昏迷14例,嗜睡18例,神志清楚6例,合并颅骨骨折34例,脑挫例伤29例,合并肢体瘫痪20例,无肢体瘫痪18例,babinski征(±),术前gcs评分达10-14分。

1.2 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两组病例全部行头颅ct扫描,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л/6×ls×层数)。

硬脑膜外血肿的钻孔治疗

硬脑膜外血肿的钻孔治疗

治疗结果:27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原有临床症状消失;1例因强行清除粘附于硬脑膜上残存血凝块,造成脑膜中动脉出血,因术野暴露不佳,不得已扩大骨窗止血。20例术后1天CT复查清除血肿量约为76.4%~90.5%,中线复原16例,中线移位程度明显减少4例。脑室受压情况均显著改善。28例术后预后良好,均无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其他并发症。
对于骑跨静脉窦的硬脑膜外血肿,依据上述方法分别于窦的两侧钻孔操作,中间须留骨桥,一则可以用来保护静脉窦,二则如窦出血可以根据情况将两侧硬脑膜悬吊于骨桥上。术毕根据术中止血情况,如止血彻底可以不放引流,如仍有少量渗血则可置一多孔导尿管作负压引流。
作者单位:祝斐 朱炯明 陈文郁 雷万生 332000 九江,解放军第一七一医院神经外科
辅助检查:28例均经CT检查诊断为硬脑膜外血肿,其中合并脑挫裂伤7例,线形骨折10例。25例有不同程度的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3例第四脑室有不同程度的受压和移位。
手术方法:从头颅CT片定出血肿在体表的投影及其最厚点。由于硬膜与颅骨粘连紧密,硬脑膜外血肿多较局限,且形成双凸透镜形[1],其最厚点往往就是其中心点。根据这个特点,手术采用经过最厚点的直切口,长约4~5cm,切开头皮、肌肉及骨膜后用头皮撑开器撑开,于血肿最厚点在颅骨上的投影点钻孔,根据手术需要扩大孔径,但直径不超过3cm。计算好血肿边缘与骨孔的距离。通过骨孔,用脑膜剥离子及吸引器伸入血肿腔内清除血肿。清除血肿后悬吊硬膜,并于硬膜外置一多孔导尿管作负压引流。
2.手术注意事项:清除血肿时器械进入不可超过血肿边缘的距离,否则容易造成硬脑膜损伤或继发出血。最好在良好照明直视下操作,既方便操作,又可检查血肿清除是否满意。对活动性出血,采用双极电凝止,对硬脑膜上的渗血采用双氧水或明胶海绵止血,术毕悬吊硬脑膜止血。对于硬脑膜表面粘附的小血凝块及边缘部的小血肿,不必强行清除,以免引起广泛渗血,甚至伤及较大硬脑膜血管,造成不必要的出血,影响手术,甚至可能导致手术失败。本组失败1例教训即在此。有作者认为只需清除血肿量的80%以上即可达到治疗目的,术后恢复良好[3]。

急性硬膜外血肿急救措施

急性硬膜外血肿急救措施

急性硬膜外血肿急救措施急性硬膜外血肿是指在颅骨外硬膜与蛛网膜之间出现的血肿。

因为灵敏的颅内神经末梢触及其周围,会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

若急性缺血性脑损伤可仅出现颅内高压症状。

对于急性硬膜外血肿,急救措施必不可少。

急救基础处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由于头部肿胀和颅内压力增高,导致呼吸变得困难。

应保持呼吸道畅通,确保患者可以正常呼吸。

如果患者呼吸突然停止,应进行人工呼吸。

2.检查动脉血压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平静或兴奋状态以及已知的心血管病史等因素进行检查。

3.监测血液氧饱和度在transportation过程中应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确保患者在整个过程中保持正常的氧供。

4.维持正常体温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体温容易升高,因此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防止体温升高对患者造成影响。

药物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其主要目的是减轻患者的疼痛、消除内部血肿并减轻因颅内压力增高引起的神经症状。

1.以止痛剂为主止痛剂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帮助患者尽量休息,从而帮助患者恢复体力。

2.调节颅内压力可采取利尿剂、地高辛等药物以调节患者的颅内压力,促进血流畅通。

手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情况严重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应尽快进行,以缓解颅压,减轻患者的疼痛。

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1.颅骨切割术在颅骨上切开一个小孔,将硬膜外血肿排出来。

该手术创伤较小,但恢复时间较长。

2.开颅手术对于一些严重情况的患者,需要进行开颅手术,通过探查和清除血肿来降低颅内压力。

该手术创伤较大,但治疗效果明显。

总结急性硬膜外血肿需要进行急救,以尽快减轻患者的疼痛,减轻因颅内压力增高引起的神经症状。

在药物方面,以止痛剂为主,并采取适当的药物可行出尽可能缓解患者的病情。

在手术治疗方面,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手术治疗的方法,以缓解颅压和减轻患者的疼痛。

硬膜外血肿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与临床分析

硬膜外血肿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与临床分析


6 5

露分比( %)
3 25

查者 4 0例 ( 00 ) 结 论 : 过 对 外 周 2.% 。 通 血 白细 胞 减 少 伴 骨 髓 增 生 活 跃 的原 因分
5 3 4
5 0
2 l5 . 1 7
。2 5
析, 为临床 诊 断及 鉴 别诊 断 疾病提 供 参 考。
全 、 创 不 留瘢 痕 、 微 术后 症 状 轻 、 院 时 间 住 短 、 济费 用低等优 点。对于神 志 昏迷 , 经 GS C <8分 者 , 肿 量 2 血 0~9 m , T表 现 0 lC 脑 室受 压 、 中线 结 构 移 位 的 患 者 , 及 时 应 开 颅 手 术 清 除血 肿 。 参 考 文 献
酶溶 凝 治 疗 探 讨.q 华 神 经 外 科 杂 志,
19 .4 3 1 5 9 8 1 ( ):9
床症状 , 病情突然恶 化 , 复查 C 应 T扫描 ,
白细 胞 减 少 伴 骨 髓 细 胞 增 生 活 跃 2 0例 分 析 0
d i1 . 9 9 j i n 10 —6 4 . 0 0 o:0 3 6/. s . 0 7 s 1x 2 1. 李小民 黄 作 良
激 酶 3万 ~ 5万 U, 5次 , 流 期 间 C 3~ 引 T
应小等优点 。能促进血 块溶解 和减低
黏 稠 度 , 有 效 的防 l管 道 及 侧孔 口 的血 能 上 液 黏 附 和 血 块堵 塞 , 持 引 流通 畅 创 造 为保
d i 1 . 9 9 j i n 1 0 ~6 4 . 0 0 o: 0 3 6 / . s . 0 7 s 1x 2 1
论 著 ・临 床 论 坛
C HI E C 0 M M UN lv D 0 C O RS NES T T

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治疗及经验总结

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治疗及经验总结
t he o pe r a t i o n ,t wo g r o up s we r e c o mp a r e d wi t h t h e t ot a l e ic f i e n c y ,t he e x pe r i me n t a l g r o up wa s 8 6 . 7 %, c o nt r ol g r o u p 5 3 . 6 % ;P < 0 . 0 5,
h e m  ̄o ma p a t i e n t s , c l i ni c a l t r e a t me nt c a n o b t a i n i de a l , c a n be po p ul a r i z e d i n c l i n i c a l t r e  ̄m e t. n
治 疗。 其 中实 验 组 3 0 例 患 者 采 取微 创 颅 内血 肿 清 除 术 进 行 治 疗 , 对照组2 8 例 患者 采 取 全 麻 开 颅 硬 膜 外 血 肿 清 除 术 进 行 治 疗 。
然后对两组 患者手术治疗 的临床效 果进行 比较 。 结 果 手术 结 束 后 , 比较 两 组 患 者 的总 有 效 率 , 实验 组为8 6 . 7 %, 对 照 组 为 5 3 . 6 %; P < O . 0 5 , 具有统计学 意义。 结论 采 用 微 创 颅 内血 肿 清 除 术对 脑 外 伤 硬 膜 外 血 肿 患 者 进 行 治 疗, 能够 获 取 理 想 的临 床 治疗效 果, 可在 临床 治疗 中大 量 推 广。 [ 关 键 词 】硬 膜 外血 肿; 治疗 ; 微创 颅 内 血 肿 清除术 【 中图分 类号】R 6 5 1 . 1 【 文献标 识码】A 【 文章 编号】1 6 7 2 — 5 6 5 4 ( 2 O 1 3 ) 0 8 ( b ) 一 0 0 4 0 — 0 2

浅析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方法

浅析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方法

1 ; 斋行 责举
自从 C T成 为颅脑创 伤诊 断的主要 手段 以来 ,根据 C T诊 断的硬膜 外血肿 病人 占全部颅脑 创伤病 人的 2 . 7 % ~4 %,占
而不是昏迷加深 、瞳孔散大之后。故对临吐加剧 、躁动 不安 、血压升高 、 脉 压加大 及 ( 或) 出现 新 的体 征时 ,即应高度怀 疑颅 内血肿 ,
到 术前 一 直保 持清 醒。1 8 % ~4 4 %的 病人 有异 常瞳孔 改 变。
效应 以及 出现与 占位 效应有关 的神经 功能异 常或恶化 的病人 应该进行 手术治疗 。c T确定 占位 效应主要依据 以下方面 : 四 脑室的变形 、移位或闭塞 ; 基底池受压或消失 ; 梗阻性脑积水。 6 . 1 _ 2 手术 时机
3 临床 表现
检索文献 3 % ~2 7%的 硬膜 外 血 肿 病 人 没有 神 经 系 统
人可以保守治疗, 但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并行c T 动态观
察血肿变化 ; 对 于外 伤性 后颅窝 占位病变如果 c T扫描有 占位
损 害 。1 5 % ~8 0 %的 病 人 头 痛 。1 7 % ~7 4 % 的病 人 呕 吐。 2 2 % 一5 6 %的病人 ,就诊 时已 昏迷或 术前 突然 昏迷 。并 不是 所 有病 人 都有 “ 中间 清醒 期 ” ,综合 文 献共 计 9 6 3例 患者 中 4 5 6例有 “ 中间清醒期” ,占 4 7 %。1 2 % 4 2 %的病人从伤后
所有颅内血肿的 3 0 %~4 0 %。而昏迷病人中, 9 %的硬膜外血
肿 病人 必需手术 治疗 。2 0岁 左右是 硬膜外血 肿 的发病 高峰年
及时 C T扫描。c T扫描发现骨板下梭形高密度或混杂密度 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方法
导语:硬膜外血肿,可以分为慢性疾病和急性疾病,急性的硬膜外血肿,就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的方法,对于不同的患者,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下面我
硬膜外血肿,可以分为慢性疾病和急性疾病,急性的硬膜外血肿,就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的方法,对于不同的患者,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方式都有哪些?
手术治疗
急性硬膜外血肿,原则上一经诊断即应施行手术,排除血肿以缓解颅内高压,术后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非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包括:
⑴意识障碍程度逐渐加深;
⑵颅内压的监测压力在2.7kpa以上,并呈进行性升高表现;
⑶有局灶性脑损害体征;
⑷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者;
⑸儿童硬膜外血肿幕上>20ml,幕下>10ml可考虑手术;
⑹尚无明显意识障碍或颅内压增高症状,但CT检查血肿较大(幕上>30ml,幕下>10ml,颞部>20ml,或血肿虽不大但中线移位>1cm),脑室或脑池受压明显者;
⑺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如出现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征象,应积极手术;
手术禁忌症包括:
除手术常规禁忌外,频死的和GCS为3分的极度虚弱的,无反应的,瞳孔已散大的,没有自主呼吸或血压不升的病人;国外观点:大于75岁的GCS5分或以下的病人,也应该非手术治疗,因为无论是否手术,预后都很差。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