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毕业设计-饲料自动混合搅拌机设计

合集下载

自动喂料搅拌机课程设计

自动喂料搅拌机课程设计

自动喂料搅拌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自动喂料搅拌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掌握相关机械传动和电气控制的基础知识。

2. 学生能够描述自动喂料搅拌机的各个部件功能,并解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和数学知识分析自动喂料搅拌机在运行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和效率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绘制简单的自动喂料搅拌机结构图,并进行基本的工程制图。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自动喂料搅拌机控制电路,并运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测试。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制作自动喂料搅拌机的模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自动喂料搅拌机的知识,培养对机械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动喂料搅拌机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自动喂料搅拌机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自动喂料搅拌机概述- 了解自动喂料搅拌机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

- 学习自动喂料搅拌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自动喂料搅拌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掌握自动喂料搅拌机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 学习自动喂料搅拌机的工作原理及传动方式。

3. 自动喂料搅拌机的电气控制- 学习自动喂料搅拌机电气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

- 掌握控制电路的设计和仿真测试方法。

4. 自动喂料搅拌机的设计与制作- 学习CAD软件绘制自动喂料搅拌机结构图。

- 动手制作自动喂料搅拌机模型,了解工程实践过程。

5. 自动喂料搅拌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分析自动喂料搅拌机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效果。

- 探讨自动喂料搅拌机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的意义。

混合搅拌机设计毕业论文

混合搅拌机设计毕业论文

混合搅拌机毕业设计目录1 引言 (1)1.1新型搅拌器 (1)1.2问题的提出 (2)2搅拌容器的设计 (3)2.1搅拌容积的确定 (3)2.2容积长径比的确定 (4)2.2.1罐体长径比对搅拌功率的影响 (4)2.2.2罐体长径比对于传热的影响 (4)2.2.3物料特性对罐体长径比的要求 (4)2.3搅拌容器壁厚的设计 (5)3搅拌器的设计 (6)3.1搅拌器的分类 (6)3.2搅拌器的特性参数 (7)3.2.1流型 (7)3.2.2流动特性 (8)3.2.3搅拌器的平衡 (8)3.3搅拌器的特征参数 (9)3.4搅拌器的选型 (9)3.5常用搅拌器的特性及应用 (9)3.6搅拌器的设计计算 (11)3.7推进式搅拌器强度校核 (14)3.8推进式搅拌器技术条件(HT/T 2126) (15)4搅拌轴设计 (17)4.1搅拌轴计算 (17)4.2轴的支承 (17)4.2临界转速校核 (17)5封头及法兰的设计 (20)5.1封头长度和厚度的计算 (20)5.2法兰的选用 (21)5.2.1压力容器法兰标准 (21)5.2.2管法兰标准 (22)6传动装置 (23)6.1电动机的选用 (23)6.2减速机的选用 (23)6.2.1搅拌常用减速器 (23)6.2.2减速器选型原则 (24)6.2.3减速器的选用 (25)6.3机架的选用 (25)6.4轴封的选用 (25)结论 (27)谢辞 (28)参考文献 (29)外文资料 (30)1 引言1.1新型搅拌器搅拌混合技术的进展总是围绕着两个中心展开的,一方面是开发新型、高效的搅拌设备,另一方面是快速和正确地选择和设计搅拌设备。

自1998年以来,国外有很多新型搅拌器被开发出来,然而这些搅拌器的设计参数很少发表。

以下从国外各著名搅拌设备公司的新型搅拌器产品样本中收集到的信息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新型高效搅拌设备的开发是以相关产业的需求为背景的。

如一个合成纤维工厂中,作为核心设备的聚合反应器仅两台,而与之配套的配料罐、溶解罐、稀释罐、缓冲罐等辅助搅拌设备则多达30多台,通常这些辅助搅拌设备的操作条件并不苛刻,搅拌的目的多是以混合、固体原材料的溶解和配制固—液悬浮液为主,其搅拌设备用轴流式叶轮或45°折叶涡轮。

自动喂料搅拌机方案e--课程设计自动喂料搅拌机--课程设计

自动喂料搅拌机方案e--课程设计自动喂料搅拌机--课程设计

自动喂料搅拌机方案e--课程设计自动喂料搅拌机--课程设计方案概述:本方案的目标是设计一种自动喂料搅拌机,能够根据预设的配方自动将原料加入搅拌机中,并进行搅拌,最终产生所需的混合物。

本方案将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两个部分。

硬件设计方案:1. 主控制器:选择一款适合的单片机或开发板作为主控制器,用于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主控制器需要有足够的输入输出接口,以便与其他模块进行通信。

2. 传感器模块:通过使用重量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测量料斗中的原料重量或容器中的液体体积。

3. 执行机构:设计一个能够自动开关料斗或输送带的装置,用于控制原料的投放。

可以使用电磁阀、气缸或电机等执行机构。

4. 运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搅拌机的运动,可以选择合适的电机和驱动器,通过控制电机的速度和方向来实现搅拌。

5. 人机界面:设计一个用户友好的人机界面,可以通过触摸屏或按键来设置配方、启动和停止搅拌机,并显示当前操作状态和混合物状态。

软件编程方案:1. 界面设计:使用合适的界面设计软件,设计一个直观的用户界面,可以输入和显示配方信息,并提供启动和停止按钮。

2. 系统控制:编写控制程序,根据用户设置的配方信息,控制传感器模块实时监测原料的重量或液体的体积,并根据设定的规则自动投放原料和启动搅拌机。

3. 数据存储和处理:使用合适的数据库或文件系统,将每次操作的配方信息、搅拌时间、原料投放量等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便于后续的统计和分析。

4. 异常处理:编写异常处理程序,监测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例如原料不足、运动控制故障等,及时进行报警和处理。

5. 调试和优化:对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检查各个模块的功能是否正常,优化程序的性能和稳定性。

以上是一个初步的自动喂料搅拌机设计方案,具体的实施方案需要根据具体要求和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进行设计、制造、调试和测试等工作,最终完成一个稳定、高效的自动喂料搅拌机系统。

自动喂料搅拌机方案e--课程设计自动喂料搅拌机--课程设计

自动喂料搅拌机方案e--课程设计自动喂料搅拌机--课程设计

自动喂料搅拌机方案e课程设计自动喂料搅拌机1. 引言自动喂料搅拌机作为一种常用的设备,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将不同的饲料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实现合理的配料,提高饲料的质量和效益。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自动喂料搅拌机方案,旨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2. 设计原理自动喂料搅拌机方案使用的主要原理是机械驱动和自动控制技术。

其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根据配方制定搅拌方案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制定饲料的配方,指定不同原料的配比。

系统根据配方自动生成搅拌方案,包括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参数。

2.2 原料的自动加料搅拌机配备了多个原料仓,每个原料仓配备一个传感器用于检测原料的余量。

当某个原料仓的余量低于设定值时,自动喂料搅拌机会启动原料的自动加料机构,将相应的原料加入到搅拌机中。

2.3 搅拌过程控制搅拌机的搅拌过程由电机驱动,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可以实现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调整。

搅拌完成后,搅拌机会停止工作。

2.4 饲料的自动排料经过搅拌后的饲料会自动排出到相应的储料器中。

储料器具有传感器检测功能,当储料器中的饲料达到一定的容量时,会停止排料。

3. 设计方案的实现自动喂料搅拌机方案的实现需要以下关键设备和技术:•电机:用于驱动搅拌机进行搅拌操作•传感器:用于检测原料仓的余量和储料器的容量•控制器:用于控制搅拌机的工作流程和参数设定•自动加料机构:用于实现原料的自动加料•储料器:用于接收搅拌后的饲料4. 系统设计和安装自动喂料搅拌机方案的系统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4.1 机械结构设计根据实际需求和操作流程,设计适合的机械结构,包括搅拌机的外形尺寸、原料仓和储料器的容量,以及加料机构的位置等。

4.2 电气控制设计根据系统的工作流程,设计电气控制系统,包括电机驱动、传感器连接和数据传输等。

确保各个设备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4.3 系统安装和调试根据设计图纸和说明书,进行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自动喂料搅拌机装置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自动喂料搅拌机装置设计

目录一、题目及要求 (1)二、功能分解 (2)三、机构选用 (4)四、机构运动循环图 (5)五、根据电机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6)六、机械传动的评价 (10)七、最终选择方案及机构运动简图 (11)八、心得体会…………………………………………………………九、参考文献…………………………………………………………一、题目及要求1、设计题目:自动喂料搅拌机设计用于化学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自动喂料搅拌机。

物料的搅拌动作为:电动机通过减速装置带动容器绕垂直轴缓慢整周转动;同时,固连在容器内拌勺点按一定轨迹运动,将容器中拌料均匀搅动。

物料的喂料动作为:物料呈粉状或粒状定时从漏斗中漏出,输料持续一段时间后漏斗自动关闭。

喂料机的开启、关闭动作与搅拌机同步。

表1 拌勺E的搅拌轨迹数据表2、功能要求:a、要求物料的搅拌动作为:电动机通过减速装置带动容器饶垂直轴缓慢整周转动;同时固连在容器内拌勺将容器中拌料均匀搅动。

b、要求喂料动作为:物料呈粉状或颗粒状定时从漏斗中漏出,输料持续一段时间后漏斗自动关闭。

c、喂料机的开启、关闭动作要和搅拌机同步。

物料搅拌好后的输出不考虑。

3、设计说明书内容要求:a、本设计应包括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三种常用机构。

b、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画出机器运动循环简图。

c、机构的造型及实现配合,选择和评价运动方案。

d、根据电机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画出运动简图。

4、设计提示a、此题包含较丰富的机构设计与分析内容,如平面连杆机构实现运动轨迹的设计、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与动态静力分析、飞轮转动惯量确定,以及齿轮机构设计、凸轮机构设计等。

由于题量较大,教师可根据情况确定全部或部分完成该题的设计任务,也可以由一组学生完成全题。

b、可使固联在铰链四杆机构连杆上的某点作为拌勺的E点,实现预期的搅料轨迹。

由于E点轨迹仅要求实现8点坐标,可以用多种方法设计该平面连杆机构。

二、功能分解:1.容器带动里面的物料一起做匀速转动,是电动机带动减速装置,减速装置在带动直轴容器缓慢进行整周转动实现的。

饲料混合搅拌机毕业论文

饲料混合搅拌机毕业论文

饲料混合搅拌机毕业论文饲料混合搅拌机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机械设备,它的作用是将多种饲料原料进行混合搅拌,以获得均匀的饲料品种。

通过对饲料混合搅拌机的研究和改进,可以提高饲料的质量,提高养殖效益。

本文将以饲料混合搅拌机为研究对象,对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意见。

一、饲料混合搅拌机的工作原理饲料混合搅拌机主要由搅拌机主体、电机、传动装置、搅拌桨等部件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靠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搅拌桨进行搅拌,从而实现饲料原料的混合。

具体而言,搅拌桨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将散落在搅拌桨周围的饲料原料进行翻动、扩散和滚动,使得不同种类的饲料原料彼此混合并达到均匀状态。

同时,搅拌桨还能将饲料原料与水分充分混合,使得饲料具有一定湿度,并易于被动物消化吸收。

二、饲料混合搅拌机的结构特点饲料混合搅拌机的结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拉杆结构:饲料混合搅拌机采用拉杆结构,使得整个机身更加坚固,不易变形,并能够承受较大的工作负荷。

2. 搅拌桨设计:搅拌桨采用特殊设计,能够充分翻动饲料原料,并使其散开,从而实现饲料的均匀混合。

3. 自动控制系统:饲料混合搅拌机配备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自动调节,提高搅拌的效率和均匀度。

三、饲料混合搅拌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尽管饲料混合搅拌机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搅拌不均匀:部分饲料混合搅拌机搅拌效果不佳,导致饲料混合不均匀的现象出现。

改进意见:可以通过优化搅拌桨的设计,增加搅拌桨数量和长度,提高搅拌速度,从而加强搅拌力度,实现饲料的均匀混合。

2. 能耗高:部分饲料混合搅拌机能耗较高,不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改进意见:可以采用节能型电机,改变传动装置的结构,减少能量损耗,降低机器运行时的能耗。

3. 保养不便:部分饲料混合搅拌机在保养和维修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麻烦。

改进意见:可以优化饲料混合搅拌机的设计,简化保养和维修的步骤,减少维护的困难。

食品搅拌机毕业设计

食品搅拌机毕业设计

食品搅拌机毕业设计食品搅拌机毕业设计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搅拌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厨房电器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决定以食品搅拌机为主题进行毕业设计,并从设计、功能、材料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设计理念在设计食品搅拌机时,我希望能够将简约、实用和美观相结合。

首先,我选择了流线型的外观设计,以增加产品的美感和现代感。

其次,我将操作按钮进行了简化,只保留了必要的功能,使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地操作。

最后,我还增加了一个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食材和需求自动调节搅拌时间和速度,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二、功能创新除了外观设计,我还对食品搅拌机的功能进行了创新。

首先,我增加了热饮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搅拌机直接加热食材,制作热汤、豆浆等热饮品,省去了额外的加热步骤。

其次,我还增加了冷饮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搅拌机制作冰沙、冰淇淋等冷饮品,满足夏季消暑的需求。

此外,我还加入了搅拌杯自动清洗功能,用户只需按下清洗按钮,搅拌杯内部就会自动清洗,省去了繁琐的清洗步骤。

三、材料选择在材料选择方面,我选择了食品级不锈钢和无毒塑料作为主要材料。

食品级不锈钢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可以保证食物的安全和卫生。

无毒塑料则可以避免塑料溶解或释放有害物质对食物造成污染。

此外,我还采用了防滑底座和防溅设计,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品搅拌机市场前景广阔。

首先,搅拌机可以帮助人们制作各种新鲜的果汁、蔬菜汁和奶昔等饮品,满足了人们对营养的需求。

其次,搅拌机还可以用来制作各种调味酱、果酱和面糊等食材,方便了人们的烹饪过程。

此外,搅拌机还可以用来制作婴儿食品,满足了家庭中婴儿的特殊需求。

因此,我相信这款功能创新的食品搅拌机在市场上将有很大的竞争力。

五、可持续发展在设计食品搅拌机时,我也考虑了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首先,我选择了节能的电机和智能控制系统,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微型电动食品搅拌机的设计(全套图纸)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微型电动食品搅拌机的设计(全套图纸)
通过上面可以看到,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食品搅拌机在 生活中的应用是相当的广泛,它不仅可以搅拌一些工作阻力小的稀蛋白液,例如鸡蛋 液等物料。而且可以搅拌奶油、果酱、蛋糕液等具有一点粘稠度的液体而且可以用来 制做面团。
我选择的这个课题是比较综合性的,加上自己专业的经验不足,所以如果想设计 一个合理的产品,我必须要熟悉的掌握机械理论力学、机械原理、机械优化设计、机 械设计、行星齿轮传动设计、机械制造基础、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这也是对我大学四 年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通过做此课题,我将能了解这本科四年来我对专业 知识掌握的程度,同时也是一个系统的复习。这将给我以后走向社会起到一个很好的 开头作用。
4.8 弹簧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设计小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电动食品搅拌机结构方案分析并确定 ............................ - 2 2.1.1 方案一 食品搅拌机原理图 ................................. - 2 2.1.2 方案二 食品搅拌机原理图 ................................. - 3 2.1.3 方案三 食品搅拌机原理图 ................................. - 4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2014 4 30[Abstract]:This product mainly for feed and mixing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s main stirring object and its internal structure named clumps of vertical mixing rod mixer.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eed and some related content, then explain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mixer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the design scheme of product origin. In the design process of mixer, the main part of the detailed design, and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V belt, gear, electric motor, shaft according to the performance of mixer. Then according to the parameter drawing assembly drawing mixer, the other parts are also described, such as: inlet, a stirring bar. The main advantage of this product is uniform mixing of materials, low energy consumption.[keyword]:rod structure design of bulk material mixer (1)1 (2)1.1 (2)1.1.1 (2)1.1.2 (2)1.1.3 (2)1.1.4 (2)1.2 (3)1.3 (4)1.4 (5)1.5 (7) (8)2.1 (8)2.2 (8)2.3 (10) (11)3.1 (11)3.2 (12)3.2.1 (12)3.2.2 (13)3.2.3 (15)3.2.4 (20)3.2.5 (24)3.3 (25)3.3.1 (25)3.3.2 (26)3.3.3 (26)3.3.4 (27)3.3.5 (27)4 (29)4.1 (29)4.2 (30)4.3 (32)4.4 (34)4.5 (34)4.6 (35) (37) (38) (39)200710a , , CV 5% ) , , , , , , , V , , : , V S ; ,, ,, : ( CV 3% ) , ; ; , ; , ; ; , , ; , , ;11.11.1.11) : , , ,2) : , , , ,3) :1.1.21) : , , , , ,2) : , , ,3) :1.1.31) : ,2) : ,3) :1.1.41) : , , , , ,2) : , , ,3) : , ,,1.2TMR 2 1-1 1-2TMR [1]1-1 1-2TMR 1-3TMR 3 2—3 TMR20min/ [1]1.31.11.1TMR12 15 15 2070 8045m³1.41.51)2)3)2.1;20 60)2.22—1a b2—42—5[16]1— 2— 3— 4— 5— 6—7— 8— 9— 10—2.319 80 100360 4mm 3605m ³ 25km/h 5000kg3.142321 =0.9997.099.096.02 =0.9099.01V 96.0299.0397.04 6/660/min 360/min n r s r r m=5000kg 5S 10n/s J=1/2mr²=1/2*20*0.3=3kg.m²10n/s, E=1/2*J* =5916J t=2 P=1183.2w =0.9 P=1314w1.5 kW Y90L—4m n =1400r/minP=1.5kWD=24mm3.23.2.1gdn n i0 ( 3-1)33.26001400d n ——— g n ————21i i i (3-2) i 1=1.37 i 2=1.73i =3.17i 1——— i 2——— ———3i 1n = 1400r/min2n min/102137.11400r 3n =min/6007.11021r min18917.36004r nkwP P 49.199.05.11I P P II kw43.197.099.099.05.1423 kwP P III 36.197.099.096.099.05.1242321 kw P P IV 30.197.099.096.099.099.05.12423221Kw n(r/min) T (N.m)I 1.49 1400 10.16II 1.43 1021 13.38III 1.36 600 21.65IV 1.30 189 65.693.2.211.5 K A =1.2P C = K A *P=1.2*1.5=1.8KW (3-23)d P =1.8KW11.15 A 11.61D =75mmn 1=1021r/min2D 1-211*n n D =0.01 (3-24) 2n =600r/min2D =115mmDm Dm==100mm=(115-75)/2=20mm a 0120122(D D )0.55(D D )a h (3-25)a 0=300mmL= Dm+2a+2a+a23-26=3.14*100+2*300+20*20/300 =915.33mm11.4d L =1400mmA=4L Dm +228)m (41D L 3-27 =300mm A=300<586mm8D B 221D =4512.5BA a 2A =592.41a =01203.57-180 aD D (3-28)(3-29)(3-30)=176.1>120sD /m 4100060102175100060n 1111.8 P 0=0.6KW 11.7 K =0.98 11.12 K L =0.85 11.10 P=0.11Z=l00c)(K K P P P =3.043 (3-32)Z=30F =2c )5.2(500q K K U P z =115N 11.4 q=0.1kg/m F Q =2*Z*F 0Sin 21=608N———— ———— 3.2.31.[12]1d =37mm1.5d L B L=49mm2.(3-31)45# HB =260HB 45# HB =240HB3.d 12—13 d =1.01T =9.55*106*p/1n =9986.3N/mm lim H 12.17clim1H =720Mpa lim 2H =590MpaH MPa H im H 6487209.09.0][1l 1 MPa H im H 5315909.09.0][2l 2 A d 12.16 A d =82 d 11dd A (3-3)= 37.1*531*85.0/137.19*2.9987*822 =58mm d 1=60mmb =d 1d =50mm 4.vv =10006011 n d (3-4)*60*1400/60*1000=4.4m/s12.6 8 Z m1Z =20 2Z =12i Z =20*1.37=27.71Z =20 2Z =28 m t m =11Z d =3. m=310 33.410cos 4.4cos m 0 t n m 12.3n m =2.5mmcos 1H 12-9A =1.8 V 12.9V =1.15H 12.10112t T F d=602.99872 =331.4N=331N 3-7A K *Ft/b=1.5*331/50=9.93N/mm<100N/mma = cos )]11(2.388.1[21Z Z 3-8=1.83Z = 0.89 3-9H K =1.253-1012-11H K=A+B+C*b3-11= 1.17+0.16*0.85²+0.61*51=1.317A V H H K K K K K K (3-12) =1.8×1.15×1.25×1.317 =3.41E 12-12 H 12.16H =2.5Hmin S 12-14Hmin S =1.0515 300 50%T =15*300*8*0.5=18000h N L 12.15107<N L <109 m=8.78N L =60*1*1420*18000=1.54*109 N Z 12.18N1 =0.93N2 =0.95H[ H1]=531MPa (3-15)[ H2]=504.3MPa (3-16)H E H Z Z Z(3-17)=306.8MpaH 5. d d 1=mz 1=3*20=60mm d 2=mz 2=3*28=84mma=70.5 mmb= d *d 1=0.85*60=51mm b 1=60mm b 2=51mm v=4.4588m/s Z 1 20 Z 2 28 m t =3 m n =3 K A 1.5 K V 1.15a=1.6H K =1.25H K =1.317H Z =2.5E Z 189.8Z =0.891H =531Mpa 2H =504.3Mpa6.H =306.8Mpaa =70.5Y =75.025.0=0.72 Y =0.72 K F K H K 1.33F K 12.147.7)33/(70/ h b F K =1.35KK= F F u A K K K K =1.5*1.15*1.33*1.35=3.097F Y 12.21 Y 1=2.8 Y 2=2.58 a S Y 12.22 Y Sa =1.54 Y Sa2=1.6 limF 12.23c1l im F =600MPa 2lim F F =450MPamin F S 12.14min F S =1.25 N L 12.15 106<N L <1010m =49.91N L1=60r*n*t h =60*1*1420*1800=1.54*109 N L1=1.54*109N L2= N L1/i=1.124*109Y N 12.24 Y N1=0.9 Y N2=0.91Y X 12.25 Y X =1.0 f ][1f ]=min11lim F X N F S Y Y =25.10.19.0600 =432.4MPa[2f =25.10.191.0450min22lim F X N F S Y Y =327.5MPaY Y Y Y m bd KT Fa Fa nIF 11112=21.9MPa< 1f 12F F 2F < 2f 3.2.4 45#3min nPC d (3-33) 16-2, C=112mm II :mm d in 50.11140049.11123Im IIImm d 53.12102143.11123min IVmm dIII 38.1735936.11133minr=30mm IIIIII 3—13-1 III#45 B 650MPa S 360MPaL 1 L 2L 1=63.5mm L 2=65.5mmt F =333N (3-34)r F = tan *t F (3-35)=333*tan20 =120.6NFa=0 =0 (3-36) '22F F =166.5N'11F F =60.6N (3-38)3—23—2III3—33—3 III3—4 III3—5 III3—6 III22yx M M M mmN M 2.101883—7 III3—8 III16.3MPab 5.1020MPab .6011060102.5b b59.0T =0.59*9987.2=5892.5N.mm22')(T M M (3-40)'M =11769.5N mm3—9 III1'd d -2 ha+C *m=60-2* 1+0.25 *m =52.5mmd=12.52mm<52.5mm (3-41)3.2.5YL4mN n 160T (3-39)5600/min n r63066306[14]3.33.3.13.3.2HT200 4263.3.31.3—143.3.43.3.5:44.1314.2V4.4.14.14.3(1)(2)(3) (4)Mmax50mm5.2.14.44.560 ×60 50×5050 6060 ×60 50 ×504.6600N 160 P105 5-2 Q235 b =375 460MPa b=375 MP a6.1FRD =600N RDE 6.16.1M=Fab ×Lbe=600×0.300N·M=180 N·mIpWz b=375 MP a ,I p y2dA =10.16cm4; W= Ip/ymax=6773.6884×10--6m3max= M max / W=180/ 6773.69×10--6 P a=0.26MP aK=5K× max=5×0.26MP a=1.5 MP ab=375 MP aBEBM=F×Lbe=600×0.3N·M=180 N·mFba +Fde=2F=1200NFba =Fde=F=600NMB =WF=Fba×Lde+M=600×0.01+180 N·m=601.8N·m2.2.1 .IpWz b=375 MP a ,I p y2dA =10.16cm4; W= Ip/ymax=6773.6884×10--6m3max= M max / W=305/ 6773.69×10--6 P a=0.45MP aK=5K× max=5×0.45 MP a=2.25 MP ab=375 MP a[1]. [M]. 1999[2]. 2007[3]. . 2006[4]. [M]. 1997[5]. [J]. 2003 5-9[6]. [J]. 2000 44-50[7]. [M]. 2004[8]. 2006 :75-80[9]. [M].[10]. [J]. 2005 33-36[11]. .2009[12]. . )[M]. 2001[13]. . [M]. 1985[14]. . [M]. 2000[15]. . [M]. 1980[16]. [M]. 2006[17]. [J] 2004 18-23[18]. [M]. 1985XXX XX XX XX XXXX XXXX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