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致橡树》中看到的恋爱观
《致橡树》读后感600字_读后感_模板

《致橡树》读后感600字_读后感_模板《致橡树》读后感。
《致橡树》是一首由舒婷创作的诗歌,通过对橡树的赞美和对爱情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
读完这首诗,我深受感动,也对爱情有了新的理解。
诗中的橡树被赋予了坚强、执着的品质,它不畏风雨,不畏寒冷,坚持生长,不断向阳光伸展。
这种顽强的生命力让人感到敬佩,也让人联想到爱情中的执着和坚定。
在爱情中,我们也需要像橡树一样,坚持不懈,不畏艰难,不畏挫折,才能走向幸福。
这让我明白了,爱情需要付出和坚持,需要经得起考验,才能得到美好的结果。
诗中的橡树也象征着作者对爱情的期许和渴望。
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像橡树一样,能够为爱情坚持不懈,不畏艰难,不畏挫折。
这种对爱情的执着和渴望,让人感到深深的感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对爱情怀有美好的期待,不要轻言放弃,不要因为一点困难就退缩。
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除此之外,诗中的橡树还表达了对爱情的无怨无悔。
橡树虽然在风雨中受到了伤害,但它依然坚强地生长,不计较得失,不留遗憾。
这种无怨无悔的精神让人感到深深的敬佩。
在爱情中,我们也应该学会无怨无悔,不计较得失,不留遗憾。
只有这样,才能在爱情中找到真正的快乐。
总的来说,读完《致橡树》这首诗,我对爱情有了新的认识。
爱情需要坚持和执着,需要无怨无悔,才能得到幸福。
同时,我也明白了,爱情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经营和呵护,才能让它茁壮成长。
希望我们都能像橡树一样,拥有坚强的品质,拥有对爱情的执着和渴望,也能在爱情中找到自己的幸福。
致橡树观后感100字

致橡树观后感100字篇一致橡树读后感我爱着你,以不卑不亢的方式——读《致橡树》有感张爱玲曾对胡兰成倾言:在你面前我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她在爱情面前,就像茫茫沧海之一粟尘埃,面对广阔之天空,心是欣喜而卑微的。
这种爱情观,晶莹剔透如玻璃球,单纯美好,不能相守便把爱情藏于尘埃中,但却是易碎的可悲可怜,心随时都可能因为他的言行而破碎。
如果人们在面对爱情时,多给自己注入勇气的精神动力,不是以弱态示人博取他人怜悯,而是勇敢地做自己,以不卑不亢的姿态活在爱人面前,这就是我最欣赏的爱情的姿态。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舒婷在《致橡树》中表达出了她所赞赏的爱情观,我认为这首爱的诗歌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
她不会炫耀自己的爱,更不会把自己低隐于俗世的尘埃。
在她爱的人面前,不该有彼此的高傲威仪,而是不卑不亢,至纯至美。
诗人希望把自己幻化成一株木棉,和心中的橡树比肩而立,风雨同舟。
他们共同分担寒潮、风雾、霹雳,也共同分享雾霭、虹霓。
这种坚贞的爱不仅是爱他伟大的身躯,更是爱他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她的这首诗是我心中的爱情绝响。
中国历史上描写爱情的诗数不胜数,但大多都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的,抒己之情,《致橡树》不止把爱情停留在倾述上,更是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
她是勇敢的,因为她不会因为爱迷失自我,懂得如何在爱人时又要尊重、爱自己,从而产生共鸣的思想和灵魂。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叶相触是他们灵魂的触碰,根相依是他们身躯紧紧相拥,风雨飘摇或风景穷尽处冷暖相依,细看人生细水长流。
《致橡树》所表达的爱是彼此平等的爱。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以自己独立坚强的人格,凭自己乐观向上的心态去爱,我们将会更勇敢的享受这份爱情。
我爱着你,以不卑不亢的方式。
正因为我不卑不亢的爱着你,我才有勇气和你风雨同舟,追随你的一切。
致橡树感悟——我的爱情观

《致橡树》有感致橡树》中,作者认为的爱情观是独立,平等,互相扶持,互相理解的。
作者眼中的他和她不仅要同甘共苦,还要精神上的融合。
她用“凌霄花”象征了“攀附” ,“鸟儿”象征了“痴情”,“泉源”象征了“慰藉”,“险峰象征了“陪衬”……而这些都是她否定的爱情观、“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霓虹。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钟声相依。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
既然选择在一起,那必定风雨同舟、甘苦与共。
曾经,我问过妈妈,她和爸爸为什么会结婚,妈妈是这样说的:“我们的婚姻是没有爱情基础的,只是大家都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了,于是就凑了个对,一开始也是性格很不适合,一直吵架,但是后来有了你,就开始慢慢体谅,慢慢相依,相互帮助。
”也许爱情是陪伴,又或许爱情的最终是亲情。
但无论如何,只有相依相守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北朝名歌中有一首经典“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才敢与君绝。
”诗中女子的痴情,鉴定的新年感人至深,也是值得人们肯定的,痴情是信念坚定的表现,同时也只有信念坚定了才能慢慢走下去,才能甘苦与共,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焦仲卿不痴情吗?“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他为了她放弃了秦罗敷,放弃了官位,放弃了母亲,只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于是自挂东南枝。
最后,二人共赴黄泉,合葬墓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两人终算在一起了,也成就了一段佳话,萧红的生命中出现了三个男人: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
萧红的命运是坎坷的,她的爱情也是坎坷的,她总是在失与得之间徘徊。
知道她的生命快走到尽头时,找到了可以相伴的人,骆宾基比萧红小了6 岁,他是崇拜萧红,爱慕萧红的,他在萧红最需要的时候陪伴在她的左右,他不断的安慰萧红,给萧红最需要的关怀,陪她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日子。
骆宾基给予萧红的是安慰,是慰藉,是陪伴。
试析《致橡树》中舒婷的爱情观

试析《致橡树》中舒婷的爱情观作者:尹丽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第11期尹丽[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南通226011]摘要: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诗坛中,舒婷是最为杰出的一位女诗人。
《致橡树》是舒婷极具影响力的一首爱情宣言诗。
她传递出平等独立、互相尊重;志同道合,互相理解;同甘共苦,互相扶持;精神守望,互相交融的爱情观,对现代女性的独立自主意识及爱情观树立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舒婷爱情观影响舒婷,别名龚佩瑜,是20 世纪70 年代末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致橡树》是舒婷最具代表性的成名作,在中国新时期诗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舒婷借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站在女性视角,传递出新时代女性人格独立、两性平等、坚贞爱情的宣言。
即使是四十年后,时代变迁,这样的爱情观及女性独立意识依然对现当代女性爱情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致橡树》产生的背景在20 世纪70 年代末至80 年代期间,新时期文学迎来了思想大解放和艺术民主的思潮,这给文学创作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
而妇女解放运动使女性社会地位提高,大胆追求男女平等。
一大批女性作家创作女性文学,凸显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成为新时期文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其中,舒婷的女性诗歌更是以鲜明的女性意识来重构对女性生活及命运的思考。
爱情是文学创作中亘古不变的一个主题,女性文学中更是如此。
舒婷的女性诗歌中否定传统的爱情观,唱响新时期女性独立人格的宣言。
《致橡树》就是这样一篇在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女性独立意识觉醒的产物。
舒婷曾在《真水无香》一书中回忆了《致橡树》的创作背景。
舒婷早期的诗歌创作曾受益于归侨老诗人蔡其矫的帮助。
在1975 年的一个晚上,与蔡老散步途中,蔡老向舒婷讲述了他一辈子遇到的女孩,总是不能十全十美,不是不漂亮就是没有才气,要么性格凶悍。
而在舒婷听来,觉得蔡老太过于大男子主义,没有男女的平等。
于是,舒婷在当天晚上就写下了一首诗《橡树》,后改为《致橡树》,用拟物化的手法,借木棉树对橡树的情感表白,热情歌唱平等独立、坚贞质朴的爱情。
浅析《致橡树》中的爱情观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浅析《致橡树》中的爱情观杨旭 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摘 要:女作家舒婷的《致橡树》是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本诗用多个意象,表达了新时代女性对于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同时深刻思考并探索了两性关系,是新时期中国女性文学的开山诗作。
爱情是这首诗的外在表现,其实质是女性对自我身份的现代性诉求,表达了诗人的爱情观:男女人格上相互平等,感情上互为依存,以及责任上的同甘共苦。
关键词:《致橡树》;意象;爱情观作者简介:杨旭(1993.5-),女,汉,黑龙江省绥化市人,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46-011.否定传统的爱情观一般经典爱情诗的主题通常表现对爱人的无私奉献和思念,但本诗开头,作者就个性鲜明的以“我如果爱你”领起全诗,用两个假设和六个否定性比喻,明确清楚地传达了爱情信息的同时,又以现代女性不卑不亢的态度和气势否定了世俗的爱情观。
本诗的第一层: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富势的凌霄花”绝不学“重复吟唱歌曲的痴情鸟儿”一味地倾其所有,只为讨好你,两个“绝不”体现了这份心意之坚决,也让一个人格独立,敢于肯定自我价值和尊严的女子跃然纸上。
这样的女子没有传统女性那燃烧自己只为照亮爱人的奉献,奉献这一高尚的品质自然无可厚非,但对于舒婷而言:“奉献”这一被前人百般歌颂的价值观,却是以一方的牺牲为前提,是另一种角度下的人格不独立,不平等。
因此,这种只是陪衬和点缀的情感,这样充满奉献的情感仍非爱情的真谛。
诗的第二层:甚至常年送来清凉慰藉的源泉,甚至能衬托威仪增加高度的险峰,甚至日光甚至春雨,这些都仅仅是依附于男权世界的一种体现形式,但实际依旧是女性缺乏自我,人格丧失的表现。
作者保留地肯定了爱情中的奉献观,却没有以此为满足。
她认为:奉献意味着以一方牺牲为前提,舒婷用一种另辟蹊径的角度否定了传统的爱情观,批判了传统男性的大男子主义,以自我为中心,把女性视为附属品和陪衬物的观念。
舒婷《致橡树》中的爱情观

今天看到一个关于爱情的帖子中间看到一个一首诗,舒婷《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杆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雪、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这才是最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想和你在一起,我不愿仅仅做你成功光环环绕下受人羡慕的女子,享受着仅依靠你而来的幸福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我如果爱你并且愿意和你在一起,我不愿一直做一个你的崇拜者,像小女生那样仰慕你追求你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愿只在你身旁一直给你安慰而已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也不愿只以自己的无知与浅薄去满足你的成就感也不愿一直像圣母般无私的默默奉献不求回报不,这些都还不够!这些不足以让我成为一个理想伴侣的模样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站在一起。
我理想中作为你的伴侣是要成为有资格和你能并肩而立同沐风雨的女子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我愿与你同进同退荣辱与共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我们有自己的默契,我们有自己爱的方式,不管别人怎么说,听任流言蜚语,只要我们彼此信任你有你的铜枝铁杆像刀,像剑也像戟你有你的事业,我相信你的能力,你的处理方式,我予以无条件的支持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也有我钟爱的事物,虽然工作和家庭总会有冲突引起我的疲惫与不快,但我相信能得到你的帮助并同担家务,让我能坚持我的事业我的天地,我也将一直坚持下去我们分担寒潮、风雪、霹雳;我们要患难与共,宽容互助,共度难关、互相扶持、互相依靠,贫贱不离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我们也共同分享家庭的温暖、成功的喜悦、财富带来的美好的改变,经得住诱惑和各种糖衣炮弹仿佛永远分离我们会有自己的空间,给亲密的彼此以独立适当的距离尊重合理的隐私却又终生相依但我们又是一个共同体,我们要相互扶持,白头偕老这才是最伟大的爱情这才是我认为的最理想的伴侣,而这样才称得上最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双方的彼此忠诚也是以此为依靠的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我爱你,不仅是爱你的个人的外表性格和修养,也爱你的立场,灵魂,并且我也愿坚持你所坚持的信仰其实这首大家都会背的诗歌,已经将婚姻的真谛爱情的困惑诠释的非常清楚。
致橡树表达了什么样的爱情观

致橡树表达了什么样的爱情观
《致橡树》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又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
这首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诗人在选取诗歌创作材料时有着精心的设计,橡树是那样适合代表男性的阳刚之美,而木棉则又是那样贴切地代表了女性的自强自立以及与男性平等的要求。
这首诗一诞生,橡树和木棉,就成为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崭新的意象。
致橡树心得体会

致橡树心得体会(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范文、党团范文、演讲范文、心得体会、合同范本、条据书信、礼仪范文、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ample essays, party and youth group sample essays, speech sample essays, personal experiences, contract sample essays, normative letters, etiquette sample essay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致橡树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对一段经历、学习或思考的总结和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从《致橡树》中看到的恋爱观
《致橡树》是舒婷著名的爱情诗篇。
通过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呼唤男女平等的爱情观,表达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
这是一篇表达女性爱情观的诗作,但是它所包含的平等独立,风雨同舟的精神不仅仅适用于女性。
爱情是什么?爱情是一种精神活动,它来自于物质生活并且高于物质生活。
神奇的是,它出现之后不仅能指导男性和女性进行物质性的活动,而且能使双方在精神上得到深化,从而实现整体的和谐。
要注意的是,只有实现意识层面之上的精神交流才能称之为爱情。
如果认为爱情是以物质为基础的,那只是一种情感交易。
知道了爱情之后,我们就应该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了。
对于爱情,不同的人看法都不一样。
而我从《致橡树》看到的只有一点:独立自主。
诗人在诗歌的开头部分就写到“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很明显,在一段爱情中要学会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要像“鸟儿”为了爱死去活来、劳心劳力。
也不要像“凌霄花”,一味的依附对方。
其实,无论是凌霄花还是鸟儿,都代表了一种卑微的价值观。
这种爱情让女人低到尘埃里,把自己一生的命运交托于男人手里,逐步失去自己的精神与个性,就像温室里的兰花、瓶中的玫瑰,苍白无力。
诗人所否定的正是这种不平等的爱情。
这种施舍般的爱往往会随着一方的厌倦而偃旗息鼓,只留下一地鸡毛。
我所向往的爱情,既应该有着“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忠贞,又有着担当和理智。
一般来说,人们沾染上爱情往往意味着丧失理智,有不少人认为爱情就应该是轰轰烈烈,于是,他们把心交给了对方,把耳朵交给了对方,把眼睛交给了对方。
可结果往往是你变成了对方的奴隶,而对方却没有意识到你是他的伴侣。
真正伟大的爱情,是有着共鸣的思想和灵魂,再迷惘、再困惑,也会保持清醒和独立。
如卓文君之于司马相如,李清照之于张汝舟。
《致橡树》这种爱情状态令人向往,可惜的是,这样的精神在社会上很难寻觅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