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34动物和我们教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动物》全章教案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动物》全章教案

动物》全章教案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其次单元《其次单元动物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材简析】从《我们知道的动物》这课开头,教材将引领学生走进观看与生疏动物世界的大门。

上学期《植物》单元学习中积存的观看、记录、描述等力量,为《动物》单元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根底。

教材从学生所生疏的“我们知道的动物”这一话题引入学习活动。

通过列举自己知道的、宠爱的动物,引导学生把已有的关于动物的生疏说出来,同时通过对多种动物的列举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

“分小组观看一种动物,说说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把它画下来”,教材中这段话指向对动物外形特征的生疏,通过语言、图示的描述,使学生对不同动物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生疏,同时培育学生观看、表达、记录的力量。

通过多种动物的比较,引导学生描述出动物都有生命、会运动、需要吃食物、能生殖、会生长、需要空气等共同特征。

最终,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在培育学生证据意识的同时,指向“动物是生物,是有生命的”这一单元核心概念。

【教学目标】科学学问目标1.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

2.能说出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能说诞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看一种动物,用语言和图示描述其特征。

3.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观看,学习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看法。

科学态度目标通过对动物的观看,产生争论动物的深厚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培育亲近动物、争论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看一种动物,初步用语言和图示描述其特征。

难点:通过观看、比较,能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及玩具熊不是动物的理由。

【教学预备】学生:动物卡片或动物标本、玩具熊、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仓鼠〔活体〕、教学课件、班级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回忆已经生疏的动物1.同学们,在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你都见过哪些动物呢?2.〔课件出示几种常见动物的图片〕这里还有些动物,你能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吗?二、观看并描述一种动物1.学生共同观看,用语言描述一种动物。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第二单元动物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材简析】本课作为《动物》单元起始课,除了引出单元学习对象外,同时还担负着了解学生前概念的任务。

通过让学生列举知道的、喜欢的动物,呈现他们已经知道的动物,在相互交流中使学生感受地球上生存着多种多样的动物,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本课指向的学科核心概念是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有助于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等跨学科概念。

教材设置的三个板块分别是:聚焦部分“说说我们知道和喜欢的动物”,这部分交流为整个单元服务,通过学生集体交流自己知道和喜欢的动物,充分展示学生对动物的原有认知。

探索部分“分小组观察一种动物,说说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把它画下来”,这部分通过任务形式引导学生用语言来描述动物的特点,用画图的方法来描述和记录动物,了解动物的一些特征。

研讨部分“动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玩具熊是动物吗?”,学生通过交流研讨,对观察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一起归纳出动物共同的基本特征,同时学生运用对动物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来判断玩具熊是否是动物,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有生命的动物都很感兴趣,在平时的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观察过一些动物,但都是无意识的、零碎的认识。

虽然学生在上学期植物单元的学习中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形成了观察、记录、描述等初步能力,为动物单元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但这个阶段的学生仍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由于受形象思维的影响,学生多以拟人的方式描述和解释事物,在动物领域这一特征更加明显。

学生对于动物的观察和描述的难度要比植物大,这就需要教师更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指导,从而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开展观察活动。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动物,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点,认识到动物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知道它们是有生命的。

[科学思维]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观察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出动物共同的基本特征。

[探究实践]用语言、图示方式描述观察到的动物特征;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学会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看法。

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一年级下册科学3.4 动物和我们 教案 湘科版

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一年级下册科学3.4 动物和我们  教案 湘科版

第4课动物和我们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我们应与动物和谐相处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讨论、感知建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动物的意识学习重点建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学习难点养成学生珍惜和保护动物的观念形成。

学习过程一、导入大象:大家好!原谅我不能站起来和你们说话了。

上个星期,一个游人给我喂了塑料袋,我肚子疼了好几天,差一点就送命了,幸亏医生救了我。

我喜欢吃树叶,可现在的树木越来越少,合口味的树叶就更少了。

二、教学新课1.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2.说一说动物和我们的关系(1)我们身边有好多动物朋友,他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比如我们吃的蛋类产品、穿的丝织品。

你还知道那些动物为我们提供了那些帮助。

(2)学生自由发现意见3.动物可以帮助我们,我们能为动物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表意见师归纳小结: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动物4.讲一讲人和动物的故事猎人与羚羊一位猎人,有一次出猎,很多天没遇上一个猎物,于是他心中充满了怒火。

中午时分,他忽然发现不远处的山坡上走过来一头肥大的羚羊。

猎人好一阵激动,拿起枪,悄悄接近羚羊,然后端枪瞄准……这时,羚羊显然己经发现了猎人,但她并没有跑开,而是对着猎人扑腾跪了下来。

猎人楞了一下,因为他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

但是杀气腾腾的猎人哪里顾得上多想,仍然扣动了扳机……美丽而善良的羚羊应声倒地。

猎人冲上去,这才发现,原来是一头即将临产的羚羊妈妈,为了孩子,她向敌人下跪求饶;当灾难不可避免的降临时,她依然用自己的头颅挡住了罪恶的子弹,让自己的孩子减少痛苦……猎人哭了。

他在山坡上掩埋了羚羊母子的尸体,还有他心爱的猎枪,然后朝着山那面的寺庙走去。

新授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不止动物之间有真情,动物和人类也是最忠诚的朋友。

三、拓展延伸你能说一说《熊出没》这部动画片主要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吗?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人和动物应该怎样和谐相处。

动物和我们-湘科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动物和我们-湘科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动物和我们-湘科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本文档为湘科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师教学参考,着重讲解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动物的各种特征和习性。

教学目标1.能够辨认不同的动物并能够简单分类;2.理解动物对于人类的意义;3.熟悉动物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教学内容内容一:动物和人人类和动物一直以来是没有割裂的,人类和动物始终是息息相关的,而且人类离开了动物就无法生存。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重点讲解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关系。

通过课堂讨论和图片展示,介绍人和动物之间的紧密联系,逐步让学生理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动物密不可分。

同时,让学生能够辨认和了解不同的动物以及它们对于人类的意义。

内容二:动物的特征在这一内容中,我们将学习各类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的特征,如体形、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基本特征,并稍微了解一些它们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

内容三:动物的分类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如何将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介绍学生几个简单的分类方式,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鱼类、节肢动物等,通过展示图片和讲述内容,逐渐让学生明白不同种类的动物有哪些特点,并能够对其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以提高学生对于不同动物的认知;2.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于动物的认知和理解;3.团队合作: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评价1.通过各类形式的测试和考核方式,测量学生对于动物特征和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2.通过日常点评和学科考试,测量学生对于课堂内容和课外自主学习的理解程度;3.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综合评价,测量学生在社交交往和合作领域的表现。

总结通过本篇科学教案,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简单理解动物和人类的紧密关系,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各种特征和习性,能够辨认不同种类的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同时,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动物》 教材解读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动物》 教材解读

3.找到后,干什么?(观察身体特征、运动情况、动物 数量,在哪里,在干什么) 4.活动记录手册(简图记录)——下页 注意事项、学生的组织、任务的聚焦、时间的分配
24
2.校园里的动物
把看到的动物画下来(简图记录)
用简图记录,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水平。 简图记录,培养记录习惯。 简图记录可以促使学生细致地观察。 1.不用画得很像,抓住主要特征。 2.用文字拼音辅助记录。 3.看到几种画几种,不要把想到的画进 去,实事求是。

在教师指导下,处
在教师指导
出 能从具体现象与 理 下,能用语言初
问 事物的观察、比 信 步描述信息。
题 较中提出感兴趣 息
的问题。
在教师指导下,

在教师指导下,得 有运用观察与描
出 能依据已有的经 出 述、比较与分类
假 验,对问题作出 结 等方法得出结论
设 简单猜想。
论 的意识。
制 在教师指导下,
在教师指导下,
订 了解科学探究需 表 能简要讲述探究
计 要制订计划。
达 过程与结论,并

交 与同学讨论、交
搜 集 证 据
在教师指导下,流 能利用多种感官 或者简单的工具,反 观察对象的外部 思 形态特征及现象。评
流。 在教师指导下,
具有对探究过程、 方法和结果进行 反思、评价与改

进的意识。
了解人
类可以利 用科学技 术改造自 然,让生 活环境不 断得到改 善;了解 人类的生 活和生产 需要从自 然界获取 资源;意 识到保护 环境的重 要性。
作用、什么时候用
3.实地考察 (前期经验)
观察场地的选择与布置、观察方法的指导
21
2.校园里的动物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3.4《动物和我们》教案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3.4《动物和我们》教案
(二)新课学习
1.说一说动物和我们的关系
(1)整体出示教材中的六幅图
(2)学生分组活动,边观察图,边依次说说图片中是什么动物,在做什么?从图中,能不能看出它们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
(3)教师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动物和我们的关系作为核心圆圈,由此辐射出不同方向上的圆圈,圈中分别标明人的吃、穿、行走、劳动等。
3.科学态度
乐于搜集有关动物帮助人类做事的事例,并积极主动与他人分享;逐步树立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动物需要我们珍惜和爱护。
4.STSE
了解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和动物也有密切关系;认识到要保护身边的动物。
教学重点
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动物。
教学难点
发展搜集整理资料能力,发展表达与交流能力。
(4)提问:我们能为动物做些什么呢?
(5)小结:动物帮助了我们,我们也要善待动物。
2.讲一讲人和动物的故事。
(1)提问:你听到过身边人和动物的故事吗?
(2)提问:在故事书中你读到过人和动物的故事吗?
(3)一起阅读课本26页中《搜救犬的故事》。
(4)提问: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5)说一说人和动物的其它故事
第三单元
课 题 名 称
形形色色的动物
总课时数
4
第( 4 )课 时动物和我们
教材及学情分析
动物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家园,二者关系密切。人类生活的很多需求都离不开动物,由此激发学生保护、珍惜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动物。
2.科学探究
发展搜集整理资料能力,发展表达与交流能力。
(三)整理,下课

新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精品版(全册)

新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精品版(全册)

新湘教版⼩学科学⼀年级下册教案精品版(全册)教师个⼈电⼦备课⽤纸第⼀单元⽔科⽬科学年级⼀班级70 时间.3.13课题1、认识⽔第 1 课时总第1课时教学⽬标:1、能⽤各种感觉器官观察⽔的物理性质,认识到⽔是⽆⾊、透明、⽆⽓味、⽆味道、⽆固定形状的液体。

2、能⽤语⾔、⽂字、图画等⽅式表达和描述实验结果。

3、初步认识⽔占据空间。

4、在活动中能够细⼼观察;能够合作互助;能⽤证据说明问题。

重点观察⽔、辨别⽔,认识⽔的基本性质。

难点⽔⽆固定形状。

教学准备学⽣材料: 1号材料袋演⽰材料: 1个透明塑料桶、⽯头、⼩⽯头、细沙、⽔教学过程:⼀、活动⼀:观察⽔1、⽼师⼝渴了,带了⼀杯纯净⽔。

⽔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来观察⽔、认识⽔。

2、我们可以采⽤哪些⽅法来观察这杯⽔呢?(⽤眼睛看、⽤⿐⼦闻、⽤⾆头尝)3、教师指导:●⽤眼睛看发现⽔有什么特点?(⽆⾊、透明的)●“闻”有种科学的闻的⽅法——扇闻法。

⼤家⽤这种科学的⽅法闻⼀闻,发现⽔有什么特点?(⽆⽓味)●“尝”,对于不明的物质我们千万不能随便尝,今天我准备的是纯净⽔,可以在⽼师的指导下尝。

尝也有⽅法,我们⽤吸管蘸取⼀点放⾆头上尝尝。

⼤家⽤尝的观察⽅法⼜发现⽔有什么特点?(⽆味道)4、⼩结过渡:我们通过看、闻、尝,发现了⽔的哪些特点?(是⽆⾊、透明、⽆⽓味、⽆味道的)我们⽣活中很多物体都有形状,西⽠是球形,粉笔盒是⽅形……,那⽔有形状吗?我们把⽔倒⼊这⼏个容器⾥看看。

5、在这⼏个容器⾥,⽔是什么形状?你还能制造不同形状的⽔吗?如何制造呢?(⽓球装⽔,可以变各种形状,材料袋⾥配有⽓球,可课后试试)6、完成活动⼿册第⼀课涂⾊题。

把⽔放⼊以下⼏个容器,⽔是什么形状的?⽤你喜欢的颜⾊画出⽔的形状。

7、想⼀想:⽔有固定的形状吗?8、看板书,总结⽔的特点。

9、像⽔这样能够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的物质叫做液体。

(板书液体)像⽔这样能够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液体还有哪些?⼆、活动⼀:辨⽔识⽔活动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的基本特征啦,让我们利⽤这个知识来解决⽣活中的⼀个⼩问题吧。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总6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20xx年春季、教学进度表1 .《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起始课,是小学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

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两个活动:1.观察一个物体;2.对比观察两个物体。

通过这两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认识物体具有颜色、形状、气味、粗糙程度、轻重等特征,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观察、描述、记录方法,为后面学习物体的特征奠定基础。

教材中观察的这些物体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这一课将引导学生利用眼、鼻、手等感官和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学习如何用科学词汇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

【学生分析】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打交道,所以,对这些物体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感性认识。

同时,他们也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如颜色、气味、轻重、形状等。

但是,学生在全面地描述物体、科学地运用词汇方面,仍存在很多困难。

比如,怎样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如何描述形状、什么是粗糙或光滑……在对物质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初始阶段,学生出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就需要科学课堂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

另外,一年级小学生在行为能力上比较弱,课堂上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较弱。

因此,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概念目标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一起阅读课本26页中《搜救犬的故事》。
(4)提问: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5)说一说人和动物的其它故事
(三)整理,下课
作业设计
板书关系
2.讲一讲人和动物的故事。
教学反思写上时1(姓与间)

教学反思写上时2(姓间与)

教学反思写上时3(姓与间)

3.科学态度乐于搜集有关动物帮助人类做事的事例,并积极主动与他人分享;逐步树立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动物需要我们珍惜和爱护。
4.STSE
了解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和动物也有密切关系;认识到要保护身边的动物。
教学重点
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动物。
教学难点
发展搜集整理资料能力,发展表达与交流能力。
教法学法
教学资源及课前准备
分组准备材料:提前布置任务,搜集有关动物帮助人做事的事例,动物和人友好相处的资料。教师准备材料:警犬缉毒防爆、骆驼运送人员物资、雪橇犬运送人员物资,大象驮载人员货物过河等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创境激疑合作探究.
(一)教学导入动物和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说说你的想法。(二)新课学习1.说一说动物和我们的关系(1)整体出示教材中的六幅图(2)学生分组活动,边观察图,边依次说说图片中是什么动物,在做什么?从图中,能不能看出它们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
(3)教师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动物和我们的关系作为核心圆圈,由此辐射出不同方向上的圆圈,圈中分别标明人的吃、穿、行走、劳动等。(4)提问:我们能为动物做些什么呢?
(5)小结:动物帮助了我们,我们也要善待动物。2.讲一讲人和动物的故事。
(1)提问:你听到过身边人和动物的故事吗?(2)提问:在故事书中你读到过人和动物的故事吗?
第三单元
课题名称
形形色色的动物
总课时数
4
第(4)课时动物和我们
教材及学情分析
动物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家园,二者关系密切。人类生活的很多需求都离不开动物,由此激发学生保护、珍惜动物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动物。
2.科学探究发展搜集整理资料能力,发展表达与交流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