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试题
小学科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科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属于金属的是:A. 水B. 瓷器C. 铁D. 石膏答案:C解析:金属是一类有固定形状和容易导电的物质,而水、瓷器、石膏都不属于金属,只有铁是金属。
2. 下列哪种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A. 棉花B. 木头C. 铜D. 塑料答案:C解析:铜是一种优良的导电材料,而棉花、木头、塑料都不具备良好的导电性。
3. 光能如何传播?A. 跳跃传播B. 振动传播C. 沿直线传播D. 无法传播答案:C解析:光是一种波动现象,它以直线的方式传播。
4. 以下哪个器官属于人体呼吸系统的一部分?A. 大脑B. 肺C.心脏D. 肝脏答案:B解析:呼吸系统主要包括鼻子、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而肺是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
5. 以下哪个不是动物的特征?A. 有机体B. 可运动C. 植物性D. 细胞答案:C解析:动物的特征包括由细胞组成的多细胞有机体,能够运动和感觉刺激等,而植物性不是动物的特征。
二、填空题1. 红色、黄色、蓝色是三原色,它们互相________。
答案:混合解析:三原色是指红色、黄色、蓝色,它们可以通过混合来生成其他颜色。
2. 动物中,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动物。
答案:非洲象解析:非洲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动物,体型庞大并擅长游泳。
3. 太阳是地球的________。
答案:星球解析:太阳是一个恒星,而地球则是绕太阳运行的行星。
4. 植物通过________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食物。
答案:叶绿素解析:植物通过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利用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等有机物质。
5. 胆囊是人体中存储和分泌________的器官。
答案:胆汁解析:胆囊是人体中存储和分泌胆汁的重要器官。
三、判断题1. 空气中氧气的比例大约占21%。
答案:正确解析: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成分占据了大约21%。
2. 地球上的直升机可以飞行到太空。
答案:错误解析:直升机无法飞行到太空,太空是指位于地球外层大气之外的空间。
科学考试试题

科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洲际板块?A. 欧洲B. 亚洲C. 南美洲D. 非洲2. 下列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A. 鸟类B. 蜘蛛C. 蝴蝶D. 豹子3. 水的沸点是多少度?A. 100摄氏度B. 0摄氏度C. 50摄氏度D. 200摄氏度4. 太阳是什么类型的恒星?A. 红巨星B. 白矮星C. 黑洞D. 黄矮星5. 下列哪种物质是最简单的碳水化合物?A. 纤维素B. 蛋白质C. 葡萄糖D. 脂肪二、填空题6.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___。
7.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__________。
8.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叫做__________。
9. 离子是由失去或者获得__________而形成的。
10. 水分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三、判断题11. 地球是宇宙中最大的行星。
( )12. 水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 )13. 地球上最著名的眼睛形态的湖泊是南美洲的马丘比丘湖。
( )14. 蓝色的天空是由于太阳的颜色影响而产生的。
( )15. 金属是一种化合物而不是元素。
( )四、简答题16. 请简要介绍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如何组成的?17. 请解释一下什么是地震,地震是如何形成的?18. 为什么冬天的天气比夏天冷?这和地球自转有什么关系?19. 请简要介绍DNA的结构,DNA在细胞中的作用是什么?20. 请简要介绍一下水的循环,水的循环在自然界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五、计算题21. 如果一台电视机每小时消耗10度电,那么一天24小时开机会消耗多少度电?22. 如果一个车队总共有60辆汽车,每辆汽车平均行驶100公里,那么这个车队总共行驶了多少公里?23. 如果一个人的体重是70千克,那么他在地球上的体重是多少牛顿?24. 假设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求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
25. 如果一个矩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这个矩形的周长和面积。
小学科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经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哪一个?A. 地球B. 火星C. 木星D. 土星答案:C2. 植物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呼吸?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蒸腾作用D. 吸收作用答案:B3.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物的特征?A. 需要阳光B. 需要水分C. 能够生长和繁殖D.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答案:C4.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5. 以下哪种物质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钙B. 铁C. 钾D. 钠答案:B二、填空题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______颗行星。
答案:三2. 植物的根主要负责______。
答案:吸收水分和养分3. 人类的血液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
答案:动脉血;静脉血4. 人体骨骼由______块骨头组成。
答案:2065.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______和______在叶绿体中制造有机物的过程。
答案:光能;二氧化碳三、判断题1. 所有动物都需要呼吸空气才能生存。
()答案:×(不是所有动物都需要呼吸空气,例如鱼类通过鳃呼吸)2.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
()答案:√3.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和大肠。
()答案:×(还包括小肠、肝脏、胆囊等)4. 植物的叶子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植物的叶子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在进行呼吸作用)5. 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
()答案:√四、简答题1. 简述水循环的过程。
答案: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等过程。
太阳的热量使水体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高空后遇冷凝结成云,云中的水滴或冰晶在重力作用下形成降水,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被土壤吸收,一部分形成径流,最终汇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完成水循环。
2. 为什么说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产者?答案: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制造出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来源。
科学试题(汇总8篇)

科学试题(汇总8篇)科学试题第1篇一、填空题1、目前绕太阳公转的行星有()。
2、月亮绕()公转,每公转一圈要1();地球绕()公转,每公转一圈要1();地球自转一圈要()小时。
3、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天体,叫做()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叫()星;像月亮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地球运行的天体,叫做()星。
4、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英雄是苏联航天员()。
5、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美国的()。
6、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紧接着,2005年,“神舟6号”再次成功发射,两位宇航员()、()。
7、()使我们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试图找出答案。
8、()是有依据的猜想。
9、()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10、反映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的实验是()实验。
11、对比实验有()个条件是不相同的。
12、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
13、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
14、地球从外向内依次分为()、()、()。
15、沧海变桑田指的是地表发生的变化,引起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等。
16、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才可以看清楚。
17、牛奶能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的细菌。
18、食物通常在()和()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19、()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皮肤、骨骼、肌肉、血液和脂肪等都是由这种微小结构组成。
20、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小的,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
21、在发生月食时,月球被地影遮住部分的边缘呈圆弧形,由此可以推测地球是()形的。
22、地球赤道周长为40091千米,如果你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行赤道一圈后,你的年龄是()。
23、在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上,蓝色表示(),绿色表示(),黄色表示(),棕色表示()。
24、我们家乡的地形是()。
26、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叫();地壳的岩层相互挤压,发生褶皱、断裂,使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能量,这种自然现象叫();1976年7月28日,中国某年某地区发生了强烈的自然灾害,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重伤,这个地区是()省的()。
科学测试试题及答案

科学测试试题及答案科学试题一:1. 下列哪项属于非金属元素?A. 铜B. 氧C. 铁D. 锌答案:B. 氧2. 以下哪种能量转化方式属于热能转化?A. 电能转化B. 光能转化C. 动能转化D. 冷能转化答案:A. 电能转化3. 静止不动的物体称为什么?A. 流体B. 液体C. 固体D. 气体答案:C. 固体科学试题二:1. 下列哪个部位是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A. 肺B. 肝C. 大脑D. 心脏答案:C. 大脑2. 在夜晚黑暗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A. 彩虹B. 星星C. 雾霾D. 月亮答案:B. 星星3. 极地气候区的动植物数量较少的原因是什么?A. 食物短缺B. 气温过高C. 光照不足D. 土壤贫瘠答案:C. 光照不足科学试题三: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冷血动物?A. 猫B. 猴子C. 蛇D. 鲸鱼答案:C. 蛇2. 地球的形状属于以下哪一种分类?A. 正方体B. 圆球体C. 三角形D. 圆柱体答案:B. 圆球体3. 火山喷发是由于以下哪一种原因引起的?A. 地球自转B. 海洋潮汐C. 内部岩浆活动D. 凡尔赛宫协定答案:C. 内部岩浆活动通过以上科学试题,我们可以对自己在科学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进行检验。
积累更多的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周围的自然环境,拓宽我们的视野,培养科学思维。
不断学习科学知识,我们将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学科学科普试题附答案

学科学科普试题附答案11.我国跨经度最广阔的是哪个省?()A.西藏B.内蒙古C.新疆标准答案:B2.含铅量最高的是什么食品?()A.松花蛋B.面包C.酱牛肉标准答案:A3.获得杂交水稻之父称号的是()。
A.赵忠尧B.钱学森C.邓稼先D.袁隆平标准答案:D4.对于使用有机磷农药的果蔬,可以使用()方法去除农药残留。
A.高温杀菌B.沸水浸泡C.碱水中浸泡D.凉水浸泡标准答案:C5.气象部门一般把气温大于或等于多少摄氏度的天气称为高温天气?()A.35℃B.38℃C.40℃标准答案:A6.杭州湾跨海大桥是我国最长的跨海大桥。
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7.彗星俗称“扫把星”。
B.错误标准答案:A8.野生鱼自然生长,所以比人工养殖的更安全。
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9.马铃薯和番薯一样,长在地下部分的都是茎。
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10.冬至夜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夜。
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11.用炖的方法比用炒的方法更能够减少蔬菜维生素的损失。
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12.地铁和轻轨都是城市轨道交通。
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13.青蛙是爬行动物。
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14.在照明不足的区域处理作业时,除了佩戴安全帽及穿上安全鞋外,还须穿戴下列()物件。
A.反光外套B.救生圈C.护目镜D.救生衣标准答案:A15.城市每人一年的碳排放量可以被()棵大树吸收。
A.10C.20D.25标准答案:A16.正常成人心脏跳动的频率范围是每分钟多少次?()A.60-80次B.60-90次C.60-100次标准答案:C17.我国建成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建在哪里?()A.浙江海盐市B.浙江海盐市C.福建宁德市标准答案:A18.以下哪种植物最适合放在室内用来净化空气?()A.含羞草B.郁金香C.吊兰标准答案:C19.被称为“火车之父”的是以下哪位科学家?()A.瓦特B.爱迪生C.乔治?斯蒂芬森标准答案:C20.被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开除”出太阳系行队伍的是什么星?()A.冥王星B.天王星C.海王星标准答案:A21.新版火车票右下角的图形一般叫做什么?()A.条形码B.二维码C.三维码标准答案:B22.下列关于创新的论述,正确的是()。
小学科学试题集锦及答案

小学科学试题集锦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2. 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是多久?A. 一天B. 一个月C. 一年D. 一个世纪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是动物的呼吸器官?A. 肺B. 鳃C. 皮肤D. 胃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是水的三态变化?A. 固态、液态、气态B. 固态、液态、等离子态C. 固态、液态、离子态D. 固态、液态、金属态答案:A5. 以下哪个选项是人体最大的器官?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肾脏答案:C二、填空题1. 植物通过_________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答案:根2.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_。
答案:自西向东3. 人体的主要感觉器官包括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_________。
答案:皮肤4. 光合作用的公式是:二氧化碳 + 水 + 阳光→ 葡萄糖 +_________。
答案:氧气5. 人体的骨骼由_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答案:头骨、躯干骨三、判断题1. 所有的植物都需要阳光才能生长。
()答案:正确2.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围绕地球旋转。
()答案:正确3. 人类的血液是蓝色的。
()答案:错误4. 植物的叶子在秋天变黄是因为缺乏水分。
()答案:错误5. 人类的大脑是控制身体运动和感觉的中心。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述水循环的过程。
答案: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等过程。
太阳的热量使地表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高空后遇冷凝结成云,云中的水滴聚集到一定程度后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降水后通过地表径流或地下渗透回到海洋或湖泊,完成水循环。
2. 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环境?答案:保护环境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
环境的破坏会导致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加剧等问题,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采取行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环境。
科学测试题

科学测试题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记忆)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在我们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手)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
(了解)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
自制放大镜的方法有: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袋(盒)装水,冰块、水滴、透明玻璃球都有放大功能。
(注: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
(记忆)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少;反之,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少,视野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凹透镜)。
(了解)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了解)7、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
昆虫是自然界中人类肉眼看得见的最小的动物之一,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口器)、(触角)、(翅膀)等特殊的构造。
会画昆虫的各种触角。
(了解)8、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了解)9、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记忆)10、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记忆)11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们的食物1. 水果、蔬菜、粮食等是植物性食物,肉、蛋、奶等是动物性食物,它们都来自大自然。
2 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3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食品将由工厂生产。
所以,人们可以不再依赖大自然。
(×)4我们把米面制品成为主食,是因为它们在我们的膳食结构中占有主要地位。
(√)5因为方便面使用起来方便快捷,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速食食品。
(√)6我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植物。
(√)2我们的营养1.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蛋白质、水、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的重要材料,淀粉、脂肪是人体的能源,维生素具有促进人体发育、增强人体抵抗力的作用。
2.把芝麻放在纸上挤压,会在纸上留下油迹,这说明芝麻中含有脂肪。
3.小麦、土豆、米饭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它们遇碘酒变成蓝色,这是淀粉特有的性质。
4.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没有哪一种食物包含全部的营养成分。
为了保证营养均衡,我们的饮食必须做到多样化。
5.维生素C可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所以我们应多吃新鲜蔬菜,以补充维生素C。
(√)6.用烧烤法检验食物中蛋白质的存在时,最好把教室的窗户打开,以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
(√)7.补钙是老年人的事,少年儿童就不用补钙了。
(×)8.检验食物中淀粉的存在时,取用碘酒的器材叫滴管。
(√)9.密封包装的食品即使过了保质期,只要时间不长,仍可以吃。
(×)3.饮食和健康1.吃饭前要洗手,以免病从口入。
(√)2.光挑自己爱吃的食物吃,会对健康不利。
(√)3.甜食吃多了容易影响食欲,所以不要吃甜食。
(×)4.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重要时期,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应该讲究营养均衡。
(√)5.进食要适量,吃得过多就会得肥胖病等疾病。
(√)4水变咸了1.水能溶解自然界中的许多物质,如食盐小苏打等。
2.我们尝一尝食盐溶液、感觉它的味道是咸的。
这说明盐存在于水中,并没有丢失。
3.把沙子放在水中,不管你怎样搅拌,过一会儿沙子都会沉到水底。
这说明沙子不能在水中溶解。
4.由冰到水的过程叫溶解。
(×)5.水能溶解到自然界里的许多物质。
(√)6.溶解在水里的物质虽然看不到了,但并没有消失。
(√)5怎样加快溶解1. D 可以使冰糖在水中溶解的速度达到最快。
A搅拌B用热水C粉碎D搅拌、用热水、粉碎三种方法同时使用2.其他条件相同时,溶解得比较快的是 BA粗盐B细盐3.一般来说,可溶解的物质在A的条件下溶解得快。
A温度较高B温度较低4.可溶解的物质在 A 的条件下溶解的快。
A快速搅拌B慢慢搅拌5.冰糖的溶解速度与水的温度有关。
(√)6.水里面溶解的矿物质,有些对人体是益的。
(√)7.加快溶解的三种方法不能同时使用。
( ×)8.面粉和食盐都可用搅拌的方法加快溶解。
(×)6做一杯饮料1.某种饮料的配料如下:纯净水、浓缩橙汁(橙汁含量>20﹪)、白砂糖、食用香精、柠檬酸、维生素C、胡萝卜素。
根据以上说明,你认为这种饮料是果汁饮料,颜色可能是橙色,引用时会觉得有酸甜味。
2.汽水起源于欧洲,是一种在水中配入甜味料、酸味料、香精,并加入二氧化氮的饮料。
3.在制作饮料时,可以多加色素。
(×)4.喝汽水后人会感到凉爽,但采用喝大量的汽水的方法降温对身体是有害的。
(√)5.成功地制作一种饮料,不但要有科学的配制方案,还要经历一个不断品尝不断调试的探究过程。
(√)7水里有什么1.用沉淀和过滤的方法出去的是水中不溶解的杂质。
消毒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2.沉淀的过程中,大颗粒先沉淀,小颗粒后沉淀,比水轻的物质浮在水面上。
3.自然界中的水是不能直接引用的。
(√)4.我们应该经常喝纯净水,不喝自然界里的水,即使煮沸也不行。
(×)5.自然界中水里溶解的物质都是有害的。
(×)6.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
(√)7.我们都应该节约用水。
(√)8植物的身体1.一棵完整的被子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2.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
9植物的根1.树根像大树的脚,大树是靠它稳稳地站在地上的。
2.绝大多数植物都有根,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吸收养分的作用。
3.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4.根就是植物埋在地下的部分,因此,马铃薯是根。
(×)5.我们吃藕时是吃植物的根。
(×)6.植物的根只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7.变态根上不长根毛。
(×)8. B不是植物的根。
A萝卜B大蒜C白薯9. C 是植物的根。
A洋葱B姜C 人参10.植物的 A 长在地底下。
A根B叶C花D果实10植物的叶(一)1.在叶的表皮,有很多供气体出入的小孔,叫做气孔。
2.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
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作用。
3.叶的蒸腾可以使植物在炎热的夏季凉爽一些,可以促进根不断地吸收水分养分,还可以使空气湿润。
4.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B 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储存5.植物的蒸腾作用能 A A提高空气的湿度B降低空气湿度C提高空气温度。
6.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与温度有关。
(√)7.蒸腾作用使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分变成水蒸气,散发到大气中。
(√)8.蒸腾作用会促进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1植物的叶(二)1.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绿叶制造的。
2. 叶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所以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
3.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
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
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4.光合作用必须在阳光下进行。
(×)5.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全部是从土壤中来的。
(×)6.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的内部构造,会发现叶中有很多绿色的颗粒。
这些颗粒就是叶绿体。
(√)7.叶的光合作用只为植物制造养料,别无其他用处。
(×)8.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全部是由叶绿体制造的。
(×)12植物的茎1.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2.马铃薯、藕、大蒜等植物都有变态茎。
3.植物的茎上一般会长有叶、花、果实。
4.植物的茎都是圆柱形的。
(×)5.茎对植物只起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6.所有植物的根都长在土里面。
(×)7.下列属于变态茎的是 A A藕B红薯C人参8. C 的茎长得很肥大,并且能储存养分和水分。
A玉米B牵牛花C芋头9.我们常吃的马铃薯,是植物的 B A根B茎C叶10.被称为植物的“血管”的是(B)A植物的根B植物的茎13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把一条纸蛇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纸蛇就会转动。
这是因为烛焰上方的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重量变轻。
上升的热空气使纸蛇旋转。
如果熄灭蜡烛,纸蛇也就会停止转动。
1.200多年前法国人制造的热气球和我国民间过节时挂的会旋转的“走马灯”都是利用的是热气球上升的原理。
2.热气球是人类最早的航空工具。
3.气球中充满热空气时,气球就会上升。
如果气球内外的空气温度一样,气球是不会上升的。
(√)4.只有热空气才会上升。
节日里我们常看到的天空飘荡的五颜六色的彩球,里面装的一定是热空气。
(×)5.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热气球的国家。
(√)4.夏天的天气很热,气温很高,因此不需要加热孔明灯或热气球里面的空气,它们也能升上天空。
(×)5.孔明灯最早是用来传递军事信号的。
√1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压缩空气有弹性,足球里充的是压缩空气。
空气被压缩后,体积会变小。
我玩过的充气球玩具有充气蹦蹦床气球跳跳球充足气的气球拍的高。
(√)压缩空气可以产生很大的力。
(√)下列各项中利用压缩空气的有(A C)A蹦蹦床B针管吸药水C汽车轮胎橡皮艇里冲的是(A )A压缩空气B热空气15小火箭1、当气球内的空气向东喷出时,气球会向西运动。
2.喷气式飞机利用反冲原理飞行的。
3.我国在明朝就发明了火箭。
4.我们可以自制各种各样的小“火箭”,如水火箭气火箭火火箭等。
5.下列属于反冲的是B A被压弯的铁片又绷直了B人用力向后划水,小船向前运动。
C压缩后的弹簧将小球高高弹起。
2.依靠反冲原理运动的是(C)A蹦蹦床B摩托车C火箭3.我国研制的火箭已经成功地把(B)送上了天。
A直升飞机B人造卫星C热气球4.把气球吹足,口朝下松手后,气球会(B)A向下冲B向上冲C向左冲16瓶“吞”鸡蛋的秘密1、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层厚厚的空气,大约有2000——3000千米厚。
2.大气中的物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叫做大气压力3.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4.两个吸盘能吸在一起是因为有大气压力5.从地面到高空,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越小6.把一个硬纸板放在杯子上,在倒过来,纸板不会掉下来。
(×)7.钢笔吸墨水是因为有大气压力。
(√)8.注射器吸药水是利用了压缩空气。
(×)9.瓶子能“吞”鸡蛋,是因为瓶口变大了。
(×)18杯子变热了1.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传导。
2.不同的材料传递热的快慢也是不同的。
3.如果用火烧铁锅的底部,锅的上部也会变热。
4. 铁铜铝等是热的良导体,玻璃木头塑料等是热的不良导体。
5.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本领不一样。
(√)6.不管什么物体,传热越快对人们的生活越有利。
(×)7.热总是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8.塑料比金属传热慢。
(√)9.下列哪些是热的良导体,哪些是热的不良的导体?(1)玻璃(2)沙子(3)铁丝(4)塑料(5)木筷(6)铝桶(7)木条(8)棉花(9)布(10)铜片(11)空气(12)橡胶棒(13)报纸(14)毛皮(15)尼龙(16)纸板。
热的良导体 3 6 10热的不良导体 1 2 4 5 7 8 9 11 12 13 14 15 1619水变热了1.因为有热对流,所以加热时木屑会在水中游动起来。
2.热在空气中主要是靠对流的方式传递。
3.用壶烧水时,下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上部比较冷的水会下降,通过热水和冷水的循环流动,是全部的水逐渐受热。
这种传统热的方式叫做对流4.在给冷粥加热时,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锅里的粥有的地方已经冒泡了,但没有冒泡的地方还是凉的。
这是因为粥是热的不良导体。
5.给放有小米粒的水加热时,小米粒在水中的对流方向是从下到上,在从上到下,翻滚着循环。
(√)6.面条是利用热对流煮熟的。
√7.在有暖气的屋内点燃香的时候,香烟飘动的方向是向着暖气片的方向。
(√)20它们会生热吗1.动物毛皮、泡沫塑料、金属材料这三类物质中,金属材料的保温性能最差。
2.羊绒、木头、玻璃这三类物质中,羊绒的保温能力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