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研方法152
体育科研方法实验设计方案

体育科研方法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目的和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体育领域中的某个问题进行研究,为体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本实验的意义在于推动体育科研的发展,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体育运动的普及和推广。
二、实验对象和样本
本实验的对象为某年龄段的学生,样本数量为XX人。
样本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实验前准备:确定实验目的和意义,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和样本,制定详
细的实验计划和方案。
2.实验操作:按照实验计划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包括实验器材的准备、实
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
3.实验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运用相关统计方法和软件,得
出实验结果和结论。
四、实验数据采集和分析
1.数据采集:采用问卷调查、观察法、测量法等多种方法,对实验对象进行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应保证准确性和可靠性。
2.数据分析:运用相关统计方法和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分析应保证客观性和科学性。
五、实验结果和结论
1.实验结果: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应具有可重复性
和可验证性。
2.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结论应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为体育实
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六、注意事项
1.保证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数据失真。
2.保证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代表性,避免因样本选择不当导致实验结果偏颇。
3.保证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避免因主观因素导致结论失真。
体育科研方法152答案

体育科研方法模拟试卷B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CABAB CAAAC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 分,共计18 分)1.研究课题:是指该学科领域和研究范围中尚未被人们认识和解决的问题。
2.科学:广义的科学,是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等所有科学的总称;所谓狭义的科学,专指自然科学,即研究自然界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3.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以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不加控制条件,但又目的、有计划地对客观对象,包括人和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进行直接的、系统的考察、记录,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科研方法。
4.效度:也称为有效度或准确度,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5.研究假设:研究假设又称科学假设,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本质与规律的一种未经实验证明的预先推断和猜测,是形成科学理论的初级形态。
6.社会调查:指采用自填式问卷和结构访谈的方法,系统的从总体中收集资料并分析资料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方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6 分)1. 文献综述的作用是什么?答:(1)找到以往研究的优缺点。
(2 分)(2)找到自己研究的最佳切入点。
(2 分)(3)证实自己课题的研究价值。
(1 分)(4)学会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避免重复研究。
(1分)2.问卷调查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1)问卷设计以科学假说和研究框架为基础。
(2 分)(2)问卷具体标准化、规范化的特点。
(2 分)(3)问卷法节时省力、经济实用。
(1 分)(4)问卷本身设计要求较高,应答者文化水准要高。
(1 分)3.常见的体育科学研究内容的分类方法有哪三种?按研究课题的性质分类有那三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常见的体育科学研究内容的分类方法有:按学科分类、按研究课题的研究方向分类、按研究课题的性质分类。
初中体育常见实验研究方法

初中体育常见实验研究方法介绍本文档将介绍初中体育常见的实验研究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者可以系统地观察、测量和评估不同体育现象和问题,从而为体育教学和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目的明确在进行实验研究之前,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
研究问题应该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以便能够通过实验方法进行验证和分析。
2. 文献综述在进行实验研究之前,需要对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这有助于确定研究的创新点和方法选择。
3.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实验研究的核心。
在初中体育实验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见的实验设计方法:- 随机对照组设计: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的实验结果来评估某种体育训练方法或教学方法的效果。
- 单因素实验设计:选取一个关键因素,对实验对象进行不同水平的处理,观察其对体育表现或体能指标的影响。
- 多因素实验设计:选取多个关键因素,对实验对象进行组合处理,观察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体育表现或体能指标的影响。
4. 数据采集和处理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
可以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来收集体育运动数据,如心率、速度、距离等。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和解释,以得出有效的结论。
5. 结果和讨论在实验完成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并结合文献综述进行讨论。
通过比对实验结果和研究目的,可以验证研究假设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总结初中体育实验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可以为体育教育和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目的明确、文献综述、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处理以及结果和讨论等步骤,可以开展有效的实验研究,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短跑运动员选材的内容与方法研究

0.520, 其 平 均 比 值 为 0.512左 右 ; 女 子 为 0.495-0.520, 平 均 比 值 为 0.507左右。因此,短跑运动员的选材应注意选择这项比值,男子应 高于0.512,女子应高于0.507。
(3)小腿与大腿长度的比值。小腿(小腿长是指直立时地面至 股骨连结处的距离)与大腿(大腿长是指直立时股骨与胫骨连结处至 股骨大转子端点的距离)的长度,是构成跑的合理技术的两个主要因 素,小腿长于大腿的运动员,无论从跑的摆动、下压、扒地、支撑缓 冲等方面都是有利的,例如,在完成折叠前摆动的过程中,大腿较短 者,其摆动的半径就小,根据力学的原理,半径越小,转动速度越 快,而且也省力;同样的原理,在完成下压扒地的动作时,小腿比较 长者,在角度相同的情况下,脚掌对地面扒地的速度就会大于小腿较 短者,这对于完成支撑缓冲动作和缩短支撑的时间等都是有利的,据 有关科研资料统计,我国运动员这项比值,一般男子为1.00 至1.50 之 间,平均比值约为1.30 ;女子为1.20 至1.40 之间,平均比值约为1.30 左右,在选材时,应尽可能选择比值较大者。
(2)心肺功能。短跑是一项需要具有优秀心输出量及呼吸机能 的运动,在短跑运动过程中,需氧量多,如100m持续时间为10秒需 氧量为7L,但运动时间短,因此每分吸氧量最大,但在运动过程中氧 气摄取不足,产生氧债。短跑项目的氧债是各个项目中最高的,达到 90%以上。好的呼机机能可以减少氧债的积累。心输出量大则能使血 液循环分解乳酸的能力增强。选材时应对青少年的心率、肺活量、血 压等方面进行测定,可通过60米跑心率指数的方法来测评青少年的心 血管机能。心脏功能的测定可用30秒30次蹲起机能测试(心功指 数),以相对定量的负荷测定心率变化和回复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心 脏功能弱者工作时心率越快,恢复时间也越长。
学校体育学试题库

《学校体育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终身体育(2/29) 2。
健康(2/31) 3。
学校体育目标(2/31) 4。
体育教学目标(3/45) 5。
体育教学过程(3/50) 6。
体育教学大纲(4/56) 7.教材纲要体系(4/61) 8。
体能(5/73) 9。
口令(6/94)10.动作示范(6/95) 11。
个性(7/112) 12。
体育实践课的结构(8/119) 13.体育课的组织(8/125) 14。
体育课堂常规(8/128) 15。
分组轮换(8/130)16.分组不轮换(8/130) 17。
体育课密度(8/133) 18。
体育课的生理负荷(8/138) 19.全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9/152) 20。
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9/154) 21.课时计划(9/156) 22。
竞技状态(11/201) 23。
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11/205) 24.战术(11/208) 25。
战术意识(11/208) 26。
重复训练法(11/211) 27.变换训练法(11/211) 28。
持续训练法(11/212) 29。
循环训练法(11/213) 30.训练水平(11/220) 31。
淘汰法(12/229) 32。
循环法(12/230)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0/2)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③)①体育教学现象及规律②体育现象及规律③学校体育现象及规律④体育课现象及规律2.(0/2)学校体育学的学科性质是(②)①教育学科②综合性学科③社会学科④自然学科3.(1/13)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的标志是1990年3月颁布的(④)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②国家体育锻炼标准③大中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④学校体育工作条例4.(2/21)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①)①健身功能②教育功能③教养功能④促进个体社会化5.(2/36)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①)①体育课②早操,课间操③课外运动训练④体育竞赛6.(3/50)体育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是(②)①教师②学生③教材内容④传播媒介7.(5/73)学校体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显著标志是(③)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②发展学生的个性③发展学生的体能④培养良好品质8.(6/96)动作比较简单,学生可直接模仿的动作多用(③)①正面示范②侧面示范③镜面示范④背面示范9.(8/132)在班人数少,场地器材充足时应多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为(①)①分组不轮换②两组一次轮换③三组两次轮换④先合组,后分组10.(8/133)体育课中学生练习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称为(④)①体育课密度②体育课综合密度③体育课一般密度④体育课学生练习密度11.(9/156)写好体育课教案的首要问题是(①)①确定课时教学目标②钻研教法③安排课的内容④合理安排各部分时间12.(9/156)安排课的内容,组织教法与学练法时,一般先构思(③)①开始部分②准备部分③基本部分④结束部分13.(10/175)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是(①)①体育教学②课外体育锻炼③课外运动训练④课外运动竞赛14.(10/185)下列未列入课表,成为学校作息制度一部分的锻炼形式为(④)①早操②课间操③班级体育锻炼④体育节15.(11/193)下列属于课外运动训练与一般运动训练之共同点的是(①)①训练成绩的表现性②训练对象的广泛性③训练内容的基础性④训练时间的课余性16.(11/193)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是(②)①掌握战术知识②培养战术意识③培养战术能力④实践战术行动17.(11/193)下列哪一种训练方法应严格控制间歇时间(②)①持续训练法②间歇训练法③重复训练法④变换训练法18.(14/264)《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自何时起施行(③)①1995年9月10日②1996年9月10日③1995年10月1日④1996年10月1日19.(14/267)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实施对象是(④)①全国人民②中老年人③残疾人④青少年儿童20.(14/00)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是(②)①增强学生体质②健康第一③提高运动技术水平④发展学生个性21.(14/00)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设置的七个系列中必修内容为(③)①球类运动和健康教育专题②体操运动和健康教育专题③田径运动和健康教育专题④武术运动和健康教育专题22.(15/279)体育教师进修的主要途径是(①)①自学②短期培训③参加学术会议④函授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0/2)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
体育理论复习题(学生)

体育理论测试1、单循环比赛是所有参加比赛的队均能相遇一次,最后按各队在全部比赛中积分多少和(胜负场数)排列名次。
2、篮球运动员所需要的力量主要是(快速力量)。
3、篮球运动创始人奈史密斯出生于(加拿大)。
4、篮球运动传入中国的时间是(1895年5、现代篮球运动的本质是(一种增智、娱乐、健身、强心的游戏)。
6、篮球运动列为现代奥运会的正式项目是在( 1936年)。
7、篮球运动区别于其他球类项目的最大特征是(对抗的高空性)。
8、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时,球离手的一刹那间应是(中指、食指用力拨球)。
9、现代篮球竞技运动以争夺(球权)为焦点。
10、第一位在NBA赛场上上场的中国球员是(王治郅)。
11、从界外发球的队员要在(5秒)秒内发出球。
12、比赛结束时,两队积分相等,以(两队间比赛胜负、胜负场数多少、两队间得失分率)决定名次。
13、参加比赛有 7 个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共(21 )场14、参加 CUBA 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是未在中国职业篮球联赛中注册的(在校正式大学生),(并 CUBA 注册)。
15、每队在第一、二节比赛中准许 ( 2 ) 次要登记的暂停。
16、篮球运动的特点是(篮球比赛具有集体性,多变性,激烈性,综合性)17、( 1998 )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推出了CUBA联赛。
18、亚洲获得NBA总冠军戒指的第一人是(巴特尔)。
19、1999年篮球史上第一名被NBA正式选中的亚洲籍球员(王治郅)。
20、奥运会的会旗为白色的底色,中央有五个套联的环,自左至右的颜色为(蓝、黄、黑、绿、红)21、1984年(许海峰)获得的奥运金牌,实现了我过在奥运史上金牌的“零”的突破22、2004年的夏季奥运会在(雅典)举行。
23、2004年的欧洲杯在(葡萄牙)进行25、在NBA篮球比赛的总决赛中采用的是(七局四胜)制。
26、现代的足球运动起源于(英国)27、中国武术起源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活动)28、中国武术发展于我国远古祖先的(军事战争)29、弹腿要求力达(脚尖)部位?30、蹬腿要求力达(脚跟)部位?31、(1987 )年首届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同时成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为组织、推动武术科研及交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全国教育创新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分类及选题参

全国教育创新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分类及选题参考一、理论问题1. 新职业培训的内涵及价值的研究2. 以家庭治理为核心的家庭教育研究3. 商业教练与业绩提升的实践研究二、基础教育发展7. 对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新思考新研究8. 对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研究9. 教育质量的多样化指标及评价体系的研究三、德育10. 关于创新德育形式的研究11. 政治思想课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研究12.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意识的实践研究13. 学习雷锋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14. 学生青春期教育问题研究15. 网瘾、禁毒、早恋、少年犯罪……单个德育目标的教育实践研究四、各科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教材开发16. 各科新教学方法、模式的研究17. 各科校本课程及教材开发的内容、形式、方法的研究18. 作文教学的创新研究19. 读书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20. 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21. 新职业培训课程及教材开发的内容、形式、方法的研究22. 新职业培养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的研究23. 新职业培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设计24. 新职业培训课题实施学分制的研究25. 职业能力测评指标体系研究26. 职业能力评价模式研究27.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的研究与实践28. 教师职业能力测评研究29. 幼儿园园长职业能力测评研究30.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共建与方法研究31. 企业员工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研究职业经理人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研究职业能力测评系统设计与开发 职业能力测评认证体系研究32. 传统儿童游戏、地方或民族体育项目的搜集整理及利用33. 改革音乐、美术教学适应全民文化生活需求的行动研究五、素质教育34. 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35. “突出才能学生”培养系列问题研究36. 特长生的培养方法、途径的研究37. 学生自立精神和能力培养的研究38. 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研究39. 开展“琴棋书画”各类活动培养学生广泛意趣的研究40. 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原因,减负的方法途径的研究41. 高中生发明创造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42. 高中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六、校管理及文化、制度建设43. 依法治校、实现学校规范化管理的研究44. 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45. 优秀校长治校个案及治校规律的研究46.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研究47. 学校“软实力”建设问题研究48.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校数字化管理的研究49. 发掘“国学”精华,促进人文和民族精神发展的研究50. 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校园文化的研究51. 发掘优秀校友成长史,积淀丰富校园文化基础的研究52. 校风、校训及特色校园文化研究53. 开展社团活动以丰富学校文化生活的研究七、师资队伍建设54. 学校师德教育培养的内容、方法和常规管理的实践研究55.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梯队建设研究56. 教师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研究57. 学校教师常规性学习的规划、内容、方法制度及组织形式的实践研究58. 县域内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建立的实践研究59. 县域内教师流动的有关政策、制度的实践研究60. 教师某单项教育技术和能力培训的实践研究61. 教师校本培训内容、方法途径的实践研究62. 教师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政策落实问题的实践研究63. 制定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评价考核聘任办法的实验研究64. 制定鼓励终身从教管理和激励机制的实践研究65. 班主任工作方法培训的实践研究66. 班主任工作管理的实践研究67. 制定班主任工作手册,规范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研究68. 优秀班主任工作个案和工作规律的探索研究八、教育心理69. 当前学生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70. 当前教师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71. 教师(学生)心理问题、心理疾病预防、治疗的实践研究72. 优秀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预防的实践研究73. 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标准的实践研究74.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看待别人实践研究75. 引导学生自我疏导心结的实践研究76.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实践研究77.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案例的建设研究78. 节点(开学、挫折和成功、考试、放假等)期心理问题及其预防九、考核与评价改革79. 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80. 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研究81. 教师评价之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实践研究82. 学生评价之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实践研究83. 注重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研究84. 注重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实践研究85. 过程性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应用86. 各学科知识能力考核评价内容方法的创新研究十、信息技术与网络87. 学校信息技术与网络软硬件建设的实践与研究88. 网络管理的实践研究89. 开展健康网络文化活动的行动研究90. 家校沟通的网络信息渠道建设的实验研究91. 建立网路自学平台的实验研究92. 利用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的创新研究93. 利用校网开展教辅和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实践研究94. 利用网络开展学校民主管理和信息交流的实验研究95. 教师信息技术更新的常规培训机制建设的实践96.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考核评价数字化的实践研究 十一、农村教育97. 解决农村教师缺乏和提高教师素质的政策措施研究98. 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机制和相关政策的研究99. 农村学校校长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体系建设研究 100. 代课教师现象的深层原因及其解决的方法途径研究 101. 各地农村解决留守生教育问题基本经验的总结和研究 102. 农村学校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实践研究103. 农村学校网络化和远程教育的实践研究104. 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十二、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105. 开展多样性的家庭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 106. 开发社会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研究 107. 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 108. 学校社会合作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 109. 建立各类社会教育、实践基地促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 十三、学前教育110. 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及其教育方法实践研究 111. 3—6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其教育方法实践研究 112. 家长育儿知识手册的研究与编写113. 幼儿家长育子知识的培训内容、方法途经研究114. 地方院校幼教专业的建设发展问题研究115. 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研究116. 幼儿教师的校本培训问题研究117. 民办幼儿园的建设、发展问题研究118. 家、园共育活动的创新研究119.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内容、培育方法研究120. 发掘地方文化教育资源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 121. 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研究122. 学习引进多种先进教育模式、方法促进本园幼教发展 123. 引导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促进身心发展 124. 幼儿早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125. 幼儿早期观察感知能力的培养研究126. 幼儿团结互助和利他精神的培养研究127. 设计丰富多样的体音美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研究 128. 教具、玩具的开发研制与环境布置的研究129. 特色园本教材的开发研究130.幼儿文化礼仪教育的研究131.幼儿法纪安全教育的研究十四、职业教育(中等、高等、成人)132. 根据需求变化开展新职业技能认证培训的实践研究 133.以新职业培训推动服务产业升级的实践研究134. 建立应对社会经济变化快速调整专业设置的实践研究 135. 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研究136. 建立以家庭治理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实践研究 137. 适应就业的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的实践研究 138. 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基本形态的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139. 学校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举的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 140.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方法、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的研究141. 教师双来源(生产一线、毕业生)、互渗透提高的实践研究142. 建立社会实训基地的政策、策略、方法、途径的实践研究143. 校内专项实训基地的设计与建设的实践研究144. 教具、实验器具设备建设(购置、设计与自制等)的实践研究145. 提高学校职教综合基础能力的实践研究146. 以职业技能竞赛带动技能练兵的实践研究147. 构建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研究148. 普通高中增加适应当地的职业教育的实践研究149. 技术工人培养模式的研究150. 校企结合,教育就业一条龙的实践研究151. 提高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水平的实践研究十五、体育、卫生、艺术152. 借鉴传统优秀教育思想为学校体育现代化服务153. 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发展研究154. 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方法、内容的研究 155. 开发电子竞技课程,打造特色体育实训项目的研究 156. 培养体育锻炼良好习惯的内容、养成方法和途径的研究157. 开展“琴棋书画”各类活动,培养学生广泛意趣的研究158. 构建体育(音乐、美术)教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159. 关于构建体育(音乐、美术)教师继续教育服务平台的研究160. 努力提高体育(音乐、美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研究 161. 促进体育(音乐、美术)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研究 162. 现代体育(音乐、美术)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创新发展的研究163. 体育(音乐、美术)教师教学风格的研究 164. 体育(音乐、美术)特长生培养方法、途径的研究 165. 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166. 学生青春期教育问题的研究167. 学生营养教育和营养餐管理的研究168. 学生个体体质健康状况的评估标准研究169. 学生体育(音乐、美术)课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 179.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等)在文艺与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80. 研制开发符合时代特点,适合当地实际的新型体育器材教具的应用研究注:申报学校自由选题,也可另立研究题目,对获准立项没有影响。
体育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体育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一、教育科研工作的总体目标
通过对体育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的研究,探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和兴趣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二、教育科研工作的内容和重点
1. 研究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探索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的教学模式。
2. 深入研究体育教育理论,探讨体育教育的核心价值和教学目标。
3. 对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进行研究,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三、教育科研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1. 开展体育教学案例和教学模式的调研和实验,分析效果并总结经验。
2. 阅读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参加学术交流和讨论,不断拓展学术视野和理论深度。
3. 组织学生体育素养评价试点,采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探索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体系。
四、教育科研工作的预期成果
1. 提出一系列适合实际教学的体育教学改革方案和教学模式。
2. 发表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参与相关学术会议并作学术交流。
3. 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科研方法模拟试卷(B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论文《排球后排扣球空中击球动作的技术分析》,按研究内容的性质分类,应属于()A.文献综述类论文 B.基础和应用理论研究论文
C.应用研究论文
D.总结报告性论文
2.从一般前提推出个别结论的逻辑法称为()
A.演绎法
B.归纳法
C.分类法
D.比较法
3.按研究内容的性质分类,《不同强度训练对提高100m游泳成绩的影响》应属于下列哪一类论文?( )
A.基础和应用理论研究 B.应用和技术开发研究
C.文献综述类
D.总结、报告性
4.抽样中,先将研究对象的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依序编号,然后根据样本含量的需要,按始
终固定的号码间隔进行取样的方法是()
A.机械抽样法
B.纯随机抽样法
C.分层抽样法
D.整群抽样法
5.采用调查法进行研究时,从有关调查范围内所有的调查对象中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调查的方法是()
A.普遍调查
B.典型调查\
C.解剖“麻雀”
D.抽样调查6.体育科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 )
A.田径运动 B.球类运动 C.人体运动 D.体操运动7.事先将研究对象的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依序编号,然后采用抽签的方法或利用随机数表来进行取样的方法,称为( )
A.纯随机抽样法 B.系统抽样法 C.分层抽样法 D.整群抽样法8.观察者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去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观察方法是( )
A.直接观察法 B.间接观察法 C.质的观察法 D.量的观察法
9.对同一认识对象在不同时期的具体特点进行比较的方法是( )
A.纵向比较法 B.横向比较法 C.分析法 D.综合法
10.实验设计中的三个要素分别是施加因素、受试对象和( )
A.实验条件 B.实验设备 C.实验效应 D.实验控制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 分,共计18 分)
1.研究课题
2.科学
3.观察法
4.效度
5.研究假设
6.社会调查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6 分)
1. 文献综述的作用是什么?
2.问卷调查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常见的体育科学研究内容的分类方法有哪三种?按研究课题的性质分类有那三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4.体育科学研究论文主要有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有哪些基本要求?)
5、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些?
6.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如何?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9 分,共计36 分)
1.试分析开题报告的科学规范。
2.试分析大学生研究选题易犯的错误或出现的问题。
3.请选择一课题,说明如何做好该课题的研究设计。
4.科研论文中表格制作必须规范,试论述制作表格时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