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纸教案(纸艺花)

合集下载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通用9篇)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通用9篇)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通用9篇)《奇妙的纸》教学设计篇1活动目标:1、学问点:了解不同结构的坚固程度不同;2、技能点:能搭建出坚固的正方体;3、情感、态度:激发幼儿对结构的爱好,乐于尝试各种状况;活动预备:搭建所需的相关材料。

活动指导:1、中班嬉戏的探究点主要在:如何搭建坚固的正方体;2、在嬉戏材料供应上,依据参加幼儿的人数供应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活动过程:一、导入1、提出问题,吸引幼儿爱好老师:小智和慧慧想和大家玩个嬉戏,但在此之前想请大家帮忙搭建两个正方体。

怎样搭正方体呢?二、教具展现1、引导幼儿观看操作老师搭好的正方体,争论各自的坚固性老师:这两个正方体怎么搭的?哪个坚固呢?三、操作过程1、幼儿自由探究搭建正方体的不同方法2、比较各种搭建方法,引导幼儿发觉结构与坚固性之间的关系老师:有哪些搭建方法?哪种更坚固?3、老师利用幼儿搭建好的正方体展现不同纸张结构承重量的差异,吸引幼儿的奇怪心,探究纸张结构之间的区分,并将记录观看结果四、拓展1、反思如何将结构与坚固性的关系更好地利用到生活中五、总结本节课通过幼儿的操作,关心其了解如何通过转变物体的结构提高物体的坚固性。

在此过程中,幼儿能保持稳定的心情,主动乐观地反复尝试。

《奇妙的纸》教学设计篇2活动目标1.探究让纸巾力气变大的方法,感受纸巾的奇妙。

2.乐观参加操作活动,想方法解决问题。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胜利的喜悦。

5.通过试验培育相互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力量。

活动预备物质预备:纸巾、装有半桶水和不同重量的彩色水的油桶、筐子、拧好的纸绳若干。

活动过程1.出示纸巾、装有半桶水的油桶,引导幼儿结合阅历,大胆猜想。

(问题引入,激发爱好)你觉得纸巾能把这半桶水提起来吗?为什么?2.幼儿操作探究用纸巾提起半桶水的方法,初步感受纸巾的奇妙。

(探究操作,尝试验证)(1)提出任务与要求:想方法用一张纸巾把油桶提起来。

(2)幼儿尝摸索索,老师观看,鼓舞幼儿乐观动手,大胆尝试,重点观看幼儿用纸巾提起油桶的方法。

中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及活动反思

中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及活动反思

培养实践能力
引导幼儿通过亲手操作和 实践,感受纸的特性和神 奇之处,培养他们的动手 能力和观察力。
融合多学科知识
将科学、艺术、语言等多 学科知识融入课程中,促 进幼儿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让幼儿了解纸的基本特性和不同 种类,以及纸在日常生活中的广
泛应用。
能力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 新思维,鼓励他们尝试用不同方式 探索和改变纸的形状、质地等。
03
家长资源利用
鼓励家长参与到《神奇的纸》的教学活动中来,分享与纸相关的职业经
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视野。
网络资源利用策略
网络教学平台
利用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如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发布《神奇的纸》教案、活动方 案等教学资源,方便学生和家长随时查阅和学习。
网络互动教学
借助网络视频会议等工具,开展远程互动教学,让学生在家也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提 高教学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懂得珍惜 资源。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教具准备
各种不同类型的纸张(如彩色纸 、皱纹纸、硬纸板等),剪刀, 胶水,颜料等。
多媒体资源
与纸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动画, 用于展示纸的制造过程、不同种 类的纸以及纸的艺术作品等。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知识点梳理与讲解
合作者
家长在活动中与孩子一起合作完成实验或探究任 务,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 团队协作能力。
家庭延伸活动建议
家庭实验室
鼓励家长在家中设立“家庭实验室”,提供简单的实验器材和材料 ,让孩子在家中也能进行科学探索。
科学游戏

《神奇的纸》幼儿园教案(通用

《神奇的纸》幼儿园教案(通用

《神奇的纸》幼儿园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神奇的纸》这一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材第四章《奇妙的手工世界》第三节。

详细内容包括带领幼儿探索和发现生活中常见的纸张,了解不同种类纸张的特点和用途;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纸张进行创意手工制作,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种类纸张的特点和用途,提高幼儿对纸张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纸张的特点,进行创意手工制作。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纸张(如彩色纸、皱纹纸、瓦楞纸等)、剪刀、胶棒、彩笔等。

2. 学具:同上。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神奇的纸张,引导幼儿观察、触摸,让幼儿猜一猜这些纸张的用途,激发幼儿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彩色纸为例,讲解纸张的特点和用途,演示如何用彩色纸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发放不同种类的纸张,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并尝试用纸张进行创意手工制作。

4. 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成果展示(5分钟)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纸彩色纸皱纹纸瓦楞纸……2. 手工制作:演示彩色纸手工制作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家中的纸张进行创意手工制作,并与家长分享作品。

2. 答案:根据幼儿的制作过程和作品,家长给予鼓励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纸张的认知和手工制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但在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寻找大自然的纸张,如树叶、花瓣等,进行创意制作,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奇妙的纸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奇妙的纸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奇妙的纸]
奇妙的纸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了解纸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活动准备资料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奇妙的纸。

活动准备:查阅有关纸的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提出问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
其中的印刷术和造纸术与我们的关系更为密切。

因为我们几乎天天与书本打交道。

这些书本都是纸做的。

其实在纸的世界里,有许多知识等待我们去挖掘,这次活动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奇妙的纸”,好吗?板书课题。

2.老师先来摸摸大家的底,你对纸了解多少呢?
3.同学们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了解得不够深入。

那么,现在请你想一想,你想进一步探究哪些关于纸的知识呢?
4.学生提问,教师板书,教案《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奇妙的纸》。

整合问题: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类,整合为几个大方面。

(1)纸的种类
(2)纸的用途
(3)纸的历史
(4)纸的制作
……
解决问题: 1.学生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自由组成小组,学生推选出本组的组长。

2.小组讨论:打算以什么方式解决本组的问题,要做的活动准备有哪些。

3.制定切实可行的小组活动计划,完成小组成员分工。

注意:(1)如何分工,会遇到什么困难,怎样解决。

(2)以怎样的形式呈现。

4.各组代表宣读本组活动计划,互相提出建议。

5.阅读方法导航,修改完善计划。

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继续改进计划,按计划认真落实行动,老师期待着下周和大家一起交流活动成果。

《神奇的纸》教案(精选13篇)

《神奇的纸》教案(精选13篇)

《神奇的纸》教案(精选13篇)《奇妙的纸》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制造力,能在纸筒上作画、利用纸筒做手工。

2.增加幼儿的环保意识。

3.培育幼儿的动手操作力量。

4.引导幼儿用语言对自己或同伴的`作品,作出评价。

二、活动预备纸筒若干、蜡笔、彩笔、剪刀等。

三、活动过程1.情境导入(1)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2)出示纸筒,请小伴侣说出纸筒的特征与用处。

(3)仔细观看纸筒,看看纸筒可以做什么?2.引起幼儿的绘画爱好请观看一下老师在帮纸筒画了什么,帮纸筒穿了什么样的衣服?3.幼儿进行自由绘画制作(1)提示幼儿操作时留意的事项要求,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2)老师巡回指导。

4、进行作品展现,观赏作品。

将穿好衣服的纸筒集中摆放在桌子展现台上,引导幼儿自由沟通,观赏作品。

《奇妙的纸》教案篇2【活动目标】1、能尝试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序的操作,体验操作的乐趣。

2、乐观探究纸的不同变化与承受图书的重量的关系。

3、学习观看、比较的方法,培育探究精神。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觉、探究和沟通的爱好。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胜利的喜悦。

【活动预备】书若干、打印纸、瓦楞纸。

【活动过程】一、激发爱好导入1、老师:老师想用这张纸将一支笔托起,可是总是做不到(老师演示),你情愿帮我想个好方法吗?(情愿)好,请你们立刻去试一试!2、幼儿操作(请你们放下手中的纸和笔,回到位子上做好)3、刚才你们替我想到方法了吗?(请2-3个孩子示范)4、幼儿先试,老师问:你是怎么把笔托起来的?(折,卷)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5、师:沈老师有疑问了,为什么这张白纸着过,卷过之后,就可以把笔托起来呢?(折,卷之后)a、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了,白纸着过,卷过之后,它的外形发生了转变,对么?b、那你们知道么,纸的外形变化之后,它的力气也会发生变化?怎么变化呢?我们给他的力气取歌好听的名字,叫承受力。

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神奇的纸

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神奇的纸

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神奇的纸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材第四章《纸的神奇魅力》,主要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纸张的不同种类与特性;学习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简单的纸张折叠、剪裁和粘贴;通过创意手工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纸张的多样性,认识不同种类纸张的特点,学会珍惜和合理利用纸张资源。

2. 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观念。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简单的纸张折叠、剪裁和粘贴技巧。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纸张手工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纸张、剪刀、胶水、彩笔、尺子、样板等。

2. 学具:手工纸、剪刀、胶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神奇的纸飞机表演,引发幼儿对纸张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纸张知识(5分钟)介绍不同种类纸张的特点,让幼儿了解纸张的多样性。

3. 演示手工制作方法(10分钟)分步骤讲解并演示简单的纸张折叠、剪裁和粘贴技巧。

4. 例题讲解(5分钟)以制作纸花为例,引导幼儿学习手工制作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6.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纸纸的种类:手工纸、彩色纸、皱纹纸等纸的用途:折纸、剪纸、粘贴等2. 制作方法折叠剪裁粘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纸飞机。

2. 作业题目:用彩色手工纸剪裁并粘贴一幅画。

答案:充分发挥想象力,剪裁出各种形状,粘贴成一幅美丽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将所学手工制作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制作贺卡、装饰品等。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环保,珍惜和合理利用纸张资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掌握简单的纸张折叠、剪裁和粘贴技巧,这是手工活动的基础。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神奇的纸》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神奇的纸》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神奇的纸》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创意手工》第三章第二节,主题为“神奇的纸”。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纸张的不同种类、颜色和质感,以及如何利用纸张进行创意手工制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纸张的基本种类、颜色和质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简单的纸张创意手工制作。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富有个性化和创意的纸张作品。

重点:掌握纸张的基本种类、颜色和质感,学会使用工具进行手工制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纸张、剪刀、胶水、彩笔等。

2. 学具:每人一份纸张、剪刀、胶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神奇的纸魔法表演视频,引发幼儿对纸张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讲解:介绍纸张的基本种类、颜色和质感,让幼儿观察并触摸不同种类的纸张。

3.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如何利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将纸张制作成简单的小动物形象。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请幼儿自由发挥,利用手中的纸张、剪刀、胶水等工具,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神奇纸张作品。

5. 展示与评价: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纸种类:彩色纸、皱纹纸、瓦楞纸等颜色:红、橙、黄、绿、蓝、紫等感质:光滑、粗糙、厚实、轻薄等2. 工具:剪刀、胶水、彩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纸张创作一个家庭场景。

2. 答案:家庭场景作品,如房间、客厅、厨房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创作热情。

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尝试使用不同种类的纸张进行创作,观察作品效果。

(2)组织幼儿参观纸张制作过程,了解纸张的来源,增强环保意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奇妙的纸》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奇妙的纸》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奇妙的纸》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奇妙的纸》二、教学目标1. 学问目标:1)了解纸的历史和制作方法。

2)把握折纸的基本方法。

3)学会制作简单的折纸作品。

2. 本领目标:1)培育幼儿的察看、分析和创新本领。

2)进展幼儿的双手协调本领和细致动手本领。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本领和理解本领。

3. 情感目标:1)培育幼儿的喜好和爱好,激发幼儿的古怪心和制造力。

2)加强幼儿的自信念和敬重自己心,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感,建立自信念。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纸的历史和制作方法。

2)把握折纸的基本方法。

3)学会制作简单的折纸作品。

2. 教学难点:1)如何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制造力。

2)如何调动幼儿积极参加和表达的爱好和本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纸张、剪刀、胶水、彩笔、笔记本等。

2)制作好的折纸作品。

2. 教学环境:1)宽敞光亮的教室。

2)桌椅、黑板、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老师制作好几份折纸作品放在桌上,并请幼儿来围观。

(2)老师问幼儿:“这些折纸作品怎么来的呢?我们来一起探究一下吧。

”(3)幼儿积极地讨论和猜想,激发对纸的爱好和古怪心。

2. 正式学习环节(1)老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纸的来源、历史和制作方法等学问,让幼儿了解纸的奇妙之处。

(2)老师以折纸兔子为例,讲解并演示折纸的方法,引导幼儿本身动手制作。

(3)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幼儿自由想象,以本身的方式发挥创意。

(4)老师在幼儿制作折纸的过程中,适时予以确定和激励,并结合实际情境让幼儿进行语言表达和理解。

3. 拓展练习环节(1)老师给幼儿供给多种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纸张,让幼儿进行自由折纸,本身发挥想象。

(2)老师组织折纸比赛或者展览,让幼儿将本身的作品呈现出来,共享本身的成果。

4. 总结反思环节(1)老师提问,让幼儿回顾此次活动,共享本身的感受和阅历,并介绍本身创作的作品。

(2)老师予以幼儿确定和激励,在总结中强调幼儿在折纸活动中磨练到的本领和好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纸》教学设计与反思
——六道小学杨桂杰
设计理念:
通过本课学习,在观赏,制作仿真花的过程中,培养学生
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从中发现、创造生活中的美。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和立体形象思维能力,用简易材料制作出富有美感的作品。

2.通过做仿真花使学生能够运用灵巧的双手,聪明的头脑,去发现、
创造生活中的美。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花的基本结构及折制的步骤,技能。

教学难点:折花的造型。

并能制作出一朵仿真花。

教具准备:纸花、花瓶、剪刀、皱纹纸、手揉纸、铁丝、绿胶带、白乳胶、竹签、对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剪刀、皱纹纸、手揉纸、铁丝、绿胶带、白乳胶、竹签
教学流程:
一、导言引入(4分钟)
花瓶里的花看起来像真的一样,其实,它是用一种特殊的材料——纸藤,做出来的纸花,用这种材料可以做各种各样的花,(首先拿出玫瑰)这是什么花啊?,(再拿出百合)这个呢?我还给大家带来了蔷薇,老师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把美丽的花朵留在了我的身边,那么同学们你们愿意通过你们辛勤的劳动,把美丽的花朵留在自己的身边吗?(愿意)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仿真纸花的制作。

二、引出课题:《纸花》
三、教学生制作(12分钟)
师:想一想,这枝花是怎样做成的。

(同学们可以讨论。

)现在请
大家把手中的花搁一会儿,(表扬)(出示一朵康乃馨,)看着老师手上这朵花,我指到哪儿,你能说出它是什么吗?
师:那么我们现在都清楚了,这朵花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花瓣、花托、花叶、花茎。

(多媒体课件演示)那么它是怎样做出来的呢?
师:我们先来看花瓣?大家看一看,刚才大家拆开的花瓣,是几层的?(老师我的是两层的,我的是四层的)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圆形的。

师:(实物投影演示单瓣花的制作方法与过程)你们在材料包里找出一张打开了的纸藤,(停顿)我们可以先折叠。

再剪下来。

摸一摸,老师给大家准备的花瓣有什么特点?是很光滑吗?(生:不光滑)不光滑就是有折皱,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它变得更有折皱呢?(生:揉,捏,………)真会想办法,一起来试试看,大家将每一个花瓣对折两次,用左手捏在花瓣的上面,右手捏在花瓣的中心位置,旋转一下,就会出现一个结,然后左手捏在这个结上,右手捏在花瓣下面,再旋转一下。

大家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旋转的次数,旋转的次数越多,所得到的花瓣就越皱。

(在实物投影仪下操作演示,学生跟着实践,组织教学)
师:花瓣拆开后,在花瓣的中间点一点胶水,穿一个小孔,再把它穿到铁丝上,(注意铁丝有一头是弯过来的,我们从尖的一头穿过去,然后固定在弯过来的一头)第一层花瓣就做好了,(现在大家放下手上的花朵)如果你想同时获得几片花瓣,那该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把纸藤对折,再剪,(对折一次同时可获得2片,对折两次可获得4片)(引导学生讲出多种剪制的技巧)
师:注意,下面的花瓣要与上面的花瓣措开,这样才符合花瓣的生长规律。

(快速的做出三层花瓣)老师做的这朵花是三层的,同学们想做两层的,四层的,都可以。

(拿出花瓶里的一朵蔷薇)这是七层的,与刚才老师做的相比较,这朵花明显就大一些。

所以花做的层次越多,花朵就怎么样啊?(生:越大)
师:那花的叶子呢?和花瓣是同样的做法,首先在纸藤上画出叶片的形状,叶片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在黑板上画出长短不同的三种叶子供学生参考),再剪下来,把两片剪好的叶子中间夹一根短铁丝粘合,一片叶子就这样成功了。

师:那花托呢?老师这里有一个做好了的花托,大家看看,是怎样做成的
生:我们可以剪一个长方形,然后在长方形的上面剪一些小齿,就成了。

(一起做,做完后停下来)
师:为了使花托有一定的厚度,我们可以剪一小块卫生纸放在花托里,围一圈,垫出它的厚度(老师做,学生看)
师:最后我们把花叶,绑在铁丝上,缠上绿胶带就行了
师:这样,一朵花就成功了,请大家放下手中的工具,(表扬….)把目光集中到大屏幕上,我们回顾一下做花朵的全过程。

(多媒体课件演示制作过程)
师:大家可以发挥自己创造能力,根据老师讲的花进行改编。

比如说,水仙(拿出来)的特点?跳舞兰的特点?(是单层的)大理菊,(拿出来)的花瓣比较长。

四、开始制作(20分钟)
师:一个工艺品市场,紧急需要一批仿真纸花,来装点一个花园,这个工艺品市场的经理把这个花园般到了我们的教室,想请同学们来装点这个花园?你们愿意帮经理这个忙吗?(生:愿意!)让这块花园,在我们共同的劳动下,变得美丽起来!
师:小组可以合作完成,由组长分配合作任务,花瓣可以由一个同学做,做叶子的同学做叶子,做花托的同学做花托,安装的同学安装,可以把刚才没有做的花朵做完。

要求每个小组最少做出两至三枝花,看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多又好!(大家注意要安全使用剪刀)(巡回辅导)。

五、插花(2分钟)
师:到现在为止,每个小组的花都已经做成了。

同学们,老师把这
个大花园分成了7块,我们有七个小组,现在,每个小组的组长到前面领取一个小花圃,然后把你们小组制作的花插到你们的小花圃上,最后再放回到原位。

师:比一比赛一赛,看看我们这个花园哪一块的花,最漂亮,开始。

六、评讲(2分钟)
师:大家基本上都已经把花插好了,真美啊!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老师都看得眼花瞭乱了。

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评一评,哪一组的花,最美。

生:1、我喜欢这一块,因为它色彩美。

2、我喜欢这一块,因为它设计新颖,有特点,与众不同。

3、我喜欢那一块,因为它的花做得好,有立体感。

总结:大家评得真不错!这个工艺品市场一定会采用大家做的花,由于每个人的观点与审美不同,所以有的同学觉得这块美,有的同学觉得那块美。

老师呢,觉得整个大花园都很美,因为这是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是你们劳动与智慧的结晶。

我希望今后你们能多用眼观察、多用心思考,用你们的双手创造出更多、更绚丽的美来装点我们的生活。

好不好?
现在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垃圾袋,组长带领组员把课桌上没用完的材料,和地上的垃圾装进垃圾袋里,看看哪的小组的桌面和地面最干净。

大家一边收拾整理,一边伴着歌声,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