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期胃癌治疗进展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不可切除进展期胃癌的治疗进展

不可切除进展期胃癌的治疗进展
案 ) 线 治 疗 晚 期 胃癌 的 Ⅲ期 临床 研 究结 果 也 同样 证 实 了奥 沙 一
是 我 们 面 临 的 巨大挑 战 。对 于 该 类 患 者 ,采 取 合 适 的 治 疗 手
段。 积极 改善 生存质量和延 长生存期是 急需解决的 临床难题 。
1 化疗
11 全身化 疗 不可切 除的进展 期 胃癌 虽然是 不可 治愈 的 , . 但也是对化疗 比较敏感的一种 消化 道肿瘤。 与最佳 支持 治疗相 比, 范化 疗确实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 长生存期 . 而起 规 延 从
展 ” 。
我 国的 胃癌 具有三 高三低的特 点 :即发 病率 高、转移 率
高、 死亡率高和早诊 率低 、 治切 除率低 、 生存 率低 。手 术 根 5年
是 胃癌 的 首 选 治 疗 手 段 ,但 超 过 5 %的 病 例 早 期 症 状 不 明 显 0
F LO O F X方 案 :O F X 方 案 最初 是 用 来治 疗 晚期 大 肠 F LO 癌 , 来发现这 一方案 也显 示对 胃癌 颇具疗 效 . 后 且和传统化 疗
到 姑 息 性 治 疗 的 作 用 。 虽 然 目前 尚 缺 乏 公 认 的 “ 标 准 ” 案 , 金 方
利铂 的低毒 高效[ F L II方案 :ai l应 用 F L I I 案治 疗 对 于合 O FR Fz o等 5 】 O FR 方
D P 案 耐 药 的 晚 期 或 转 移 性 胃癌 2 D 方 7例 . 可 以评 价 的 2 在 6例
1 . 月) 8例 可评价毒性 反应 , 34个 。3 严重 的药物相 关不 良事件
(/ 3 4度 ) 罕见 , 中性 粒细胞 减 少症 <1 疲乏 <1 且 不影响 %, %, 继 续 化 疗 。 由此 可 以 看 出 F L II 案 作 为 晚 期 或 转 移 性 胃 O FR 方

胃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胃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胃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顾驰江于健春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4年第07期[摘要]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胃癌15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52例患者预后满意65例,症状显著改善42例,良好28例,有17例较差。

手术总有效率为88.82%(135/152)。

且15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1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6.18%(131/152)和66.45%(101/15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orrmann分型、胃癌组织学类型、胃癌肿瘤所处部位、胃癌肿瘤大小、肿瘤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度、手术根治程度和术后化疗为影响胃癌患者治疗的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影响胃癌术后预后的因素较多,临床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因素和病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胃癌;手术方式;预后;相关因素[中图分类号] R73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7-0040-03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4位,病死率仅次于肺癌和肝癌,居各种恶性肿瘤的第3位[1,2]。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15.42万例,其中41%发生在中国。

手术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诊断率低,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时机[3,4]。

且胃癌手术后易复发,有60%的患者手术后复发,尤其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复发率高达80%,故术后辅助化疗成为进展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5]。

目前研究来看,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的预后因素较多[6-10],但是,尚未达成共识。

本研究就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胃癌15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手术后预后情况以及1年和3年的生存率,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2021年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的探索与思考(全文)

2021年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的探索与思考(全文)

2021年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的探索与思考(全文)摘要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是提高胃癌整体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

可切除胃癌围手术期治疗的主要模式为D1/D2手术+围手术期化疗、D0/D1手术+辅助放化疗和D2手术+辅助化疗。

多年来,业内围绕如何进一步优化胃癌围手术期治疗模式开展了大量临床研究,包括术后放化疗模式的优化、围手术期化疗模式的优化;并探索了术前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中的治疗。

虽然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与探索,进展期胃癌的围手术期治疗模式目前已经日趋成熟,但仍遗留了一些核心问题急需解决,包括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获益人群的选择尚未完全明确,疗效评价体系存在局限性,新辅助治疗前的腹腔镜探查尚不够重视,食管胃结合部肿瘤诊治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尚显不足等。

我们应该在临床实践中充分结合目前临床研究数据,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在对患者特征进行多方位的分析基础上,遵循规范化诊治的原则,拟定最合理的治疗策略,最终使患者获益。

据2019年全国癌症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约63万例,因胃癌死亡人数约50万例。

在所有新发病例中,有超过80%的患者为进展期胃癌[1]。

对于进展期胃癌,特别是ⅢB及ⅢC期的患者,其根治术后的5年总生存率仍难以突破50%[1]。

因此,多种治疗手段在围手术期的合理运用以改善这些患者的整体预后,成为胃癌治疗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胃癌的围手术期治疗是指在胃癌手术前和(或)后进行的放疗或药物治疗,其最终目的在于减少复发、改善预后。

值得注意的是,既往的术前治疗局限于可切除胃癌领域,但随着新药及其他治疗手段的不断丰富,部分原本不可切除的胃癌患者也成功地实现了向R0切除的转化,并获得了长期无瘤生存。

因此,对于这两种不同的术前治疗,分别称为新辅助治疗及转化治疗。

治疗人群是两者重要的差异,新辅助治疗主要针对可切除胃癌,其目的为了提高R0切除、消灭微转移灶,从而提高总生存率,新辅助治疗一般进行2~4个周期;而转化治疗主要针对部分可能实现R0切除的晚期胃癌,进行4~6周期药物等治疗后评价疗效,选择合适病例进行手术切除。

淋巴结阴性进展期胃癌复发的模式和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淋巴结阴性进展期胃癌复发的模式和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专家进 行 检 查 。通 过 邮 寄信 件 和 ( ) 或 电话采 访 患 者及 其
亲属这 两种方 式 , 所有 患 者进 行 定期 随访 。最后 随访 日 对 期为 2 0 0 9年 1月 1日。该项 研 究协 议 获 得 了 中国 医科 大 学伦理 委员会 的批准 。
3 参 照 标 准 : 瘤 的 位 置 参 照 美 国 肿 瘤 联 合 会 . 肿 ( C [1 MC )1 分类 ( 6版 ) o 第 。淋 巴结转 移 分期 ( N) 照第 5 p 参
王斌 斌 刘 彩 刚 阿拉腾 宝力德 徐 惠绵 金锋 路 平
【 摘要 】 目的

探讨淋 巴结 阴性进 展期 胃癌根治性切 除术后 发生 复发 的模 式和影 响 因素 , 以 用
对 20 0 0—2 0 0 6年 淋 巴 结 阴 性 并 且 接 受 根 治 性 切 除 术 的 5 0例 进 9

6个淋 巴结转移 ;N : p 2 7—1 淋 巴结转 移 ; N : 5个 淋 5个 p 3 >1
巴结转 移) 。肿瘤组织 学分 型参照 E本 胃癌 处理规 约[ 组 t j “,
织学生 长方式包括膨胀性生 长和浸润性生长 。

资 料 与方 法
4 .统计 学分析 : 所有 数据采用 S S 3 0统计软件进行 P S1. 分析 。不 同组别 之 间的临床 病理 特征 采用 卡方 检验 进行 分 析 。L g t oi i sc回归分 析 用来 选择 发 生复 发 的独立 危 险 因素 。 多 因素分析 采用 C x比例 风险模 型逐步进行选择 。 o 并且计算
和淋 巴结进 行 苏木 精- 红 ( 伊 HE) 色 , 后 由专 门 的病 理 染 然
目前 , 于复 发性 胃癌没有有效 的治疗 方法 。基 于这个 对

晚期胃癌化疗的现状和进展

晚期胃癌化疗的现状和进展

晚期胃癌化疗的现状和进展一、概述胃癌 (Gastric carcinoma) 全球每年新确诊病例约 93.4 万人,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 2 位;死亡 70 万人,而死亡率位列所有肿瘤的第 4 位 ( 占 10.4 % ) 。

胃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尤其是东亚三国(日本、韩国和中国)为高发区,约占全球总数的 2/3 ;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上海市、辽宁省及福建省等沿江沿海地区为胃癌高发区,其原因不明,可能与沿海的地理环境和海产食物受致癌物污染有关。

胃癌有家庭性聚集的倾向。

以往的研究提示,环境因素可能是胃癌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但遗传和免疫在胃癌形成中起着一定作用。

目前认为,环境因素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肠型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而遗传物质或基因异常变化在弥漫型胃癌的发生中起关键性作用。

归纳起来,我国的胃癌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三大发病因素:(1)HP感染;(2)吸烟;(3)高盐摄入。

其次,是三高:(1) 发病率高, 30 ~ 70/10 万 , 其中男∶女约 3∶1, 年龄高峰为 50 ~60 岁;(2)转移率高, >50% ;(3)死亡率高, >30/10 万。

还有三低,即(1)早诊断率低, <10% ;(1)根治切除率低, <50% ;(1) 5 年生存率低,≤50% 。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我国胃癌的发病年龄具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过去以 40~60 岁年龄组居多,现在则以 35~55 岁年龄组为多; 19~35 岁的青年发病率也明显增加,占到胃癌总数的 6 %~11 %。

手术是胃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但除日本外,大多数国家由于没有实施筛查,早期诊断率较低,超过 50%的病例早期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一经诊断,常常已表现为局部晚期或发生侵犯腹膜、包围大血管或远处转移而无法手术;而肿瘤局限者也有接近 50% 无法根治性切除,因此根治手术率仍然较低。

近年来,虽然早期胃癌发现率有所提高,积极改进和规范手术方法以及应用综合治疗,但大多数报道胃癌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于20% ~30% 。

瘤组织中黏蛋白CD10、MUC2、MUC5AC、MUC6_表达与进展期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

瘤组织中黏蛋白CD10、MUC2、MUC5AC、MUC6_表达与进展期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

瘤组织中黏蛋白CD10、MUC2、MUC5AC、MUC6表达与进展期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王晨晨1,2,张静2,张欢2,王彩虹1,张久聪3,刘东1,王志斌11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重症医学科,兰州730050;2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消化内科摘要:目的 分析进展期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黏蛋白CD10、MUC2、MUC5AC、MUC6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进展期胃癌患者762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中的黏蛋白CD10、MUC2、MUC5AC、MUC6。

分析黏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

根据胃癌预后影响因素建立胃癌预后预测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效能。

结果 胃癌组织中CD10、MUC2、MUC5AC、MUC6表达阳性分别为244例(32.02%)、282例(37.01%)、484例(63.52%)、502例(65.88%)。

CD10在肠型胃癌中表达高于混合型和弥漫型,MUC5AC和MUC6在混合型胃癌中表达高于肠型和弥漫型(P均<0.05)。

MUC2、MUC5AC在黏液腺癌中表达高于低分化和中高分化胃癌(P均<0.05)。

MUC2、MUC5AC、MUC6在脉管侵犯阳性胃癌中表达高于阴性组织(P均<0.05)。

MUC6在神经侵犯阳性胃癌中表达高于阴性组织(P均<0.05)。

MUC2在Ⅲ期胃癌中表达高于Ⅱ期胃癌(P<0.05)。

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脉管侵犯、分化程度、TNM分期、辅助化疗是进展期胃癌患者总生存期(OS)的影响因素,MUC5AC阳性患者OS低于阴性患者(P<0.05)。

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MUC5AC表达、术后辅助化疗、分化程度、Lauren分型及肿瘤TNM分期是进展期胃癌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

进展期胃癌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

进展期胃癌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

进展期胃癌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韩婷;吕纯鑫;卓萌;夏青;刘腾飞;吴秀奇;林晓琳;肖秀英【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22(42)8【摘要】目的·探索应用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行免疫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特征及预测因素,并分析irAEs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1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应用PD-1抑制剂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40例。

根据患者有无irAEs发生,将其分为irAEs组和非irAEs组。

收集并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irAEs的表现及预后情况。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irAEs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建立irAEs的预测模型。

运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ROC曲线)对不同指标预测irAEs发生的能力进行评估。

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irAEs与预后的相关性。

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结果·共计132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有63例(47.7%)患者发生irAEs。

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的结果显示,年龄≥65岁、Ki-67指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计数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reg计数为影响irAEs发生的保护因素(P=0.030)。

ROC曲线提示,Treg+Ki-67+年龄(≥65岁)联合指标可较好地预测irAEs的发生(AUC=0.753,95%CI 0.623~0.848,P=0.000)。

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参 考 文献
l 石应康编. 胸心外科 学. 第6版. 北京 : 民卫 生出版社 。 0 .8 人 2 0 3. 0
2C ln .C et alru JToa m gn ,00,5 2 12~19 ois l J hs wlt m. hre aig2 0 1( ):1 a I 1.

11 2 ・ 6
江临床医学 2 1 00年 l O月第 l 2卷 第 l O
27 其它 .
合理选用抗生素 、 痰 、 化 维持水电解质平 衡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快等情况 , 在排 除气 胸 、 心脏 病后 , 需高 度怀疑 大面积 肺不
张 的 可 能 , 立 即 行 胸 片 、 边 B超 或 C 应 床 T检 查 , 明 确 诊 以
者来现身说法 , 增加对治疗 的信心 。在与患者谈话 中, 不应
过分渲染化疗的不 良反应 , 以免加重其 心理 负担 。化疗 期 间, 要鼓励患 者放松 , 如听 音乐 、 电视 、 天等 , 看 聊 以分散 注 意力 ; 当患者 出现不 良反应时 , 要给予安慰及解 释原因。经
者做好化疔的宣教和耐心细致的解 释工作 , 对有顾虑 、 焦虑
者, 应施 以心理疏导 , 也可请化疗效 果好且化疗反应轻 的患
1 临床资料
20 0 7年 1 至 2 0 月 0 9年 1月 , 院对 5 本 2例 进展期 胃癌 患者进行新辅助 化疗 , 中男 3 其 5例 , 1 , 女 7例 年龄 2 7 9~ 1 岁 。均采用深静脉导管置管给药。化疗前用康泉针剂或欧 贝针剂预 防消化 道反 应。化疗药 奥 沙利 铂 8 m / 静脉 0 gm
胃癌 比例 不 足 1% [ 。对 于 进 展 期 胃 癌 , 年 来 提 出 了 0 1 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容医学2012年11月第21卷第11期(下)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Nov.2012.Vol.21.No.11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发病例数居全世界首位。

但全世界胃癌的5年生存率并不乐观,我国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约为40%。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分析统计显示[1]:进展期胃癌(AGC)占整个胃癌发病率的60%-80%。

胃癌超过2/3的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切除机会,即使可行手术切除其复发率也相当高。

因此,综合治疗各种手段就显得格外重要。

现就AGC的治疗状况总结如下。

1新辅助治疗1.1新辅助化疗:目前国内外一些研究显示新辅助化疗(NAC)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预后。

如果患者对新辅助化疗有反应、能够降低分期,其术后3年生存率也明显提高,尤其是新辅助化疗后,能达到R0切除者其生存优势更为明显[2]。

但作者认为胃癌是否能从新辅助化疗中获益,目前还缺乏一个设计严谨、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证实NAC的效果。

1.2新辅助放疗:Fiorica等[3]荟萃分析了9个试验,其中4个术前放疗试验共832例,对照单纯手术,得出结论认为术前放疗组比单纯手术组其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这一结果显示术前放疗可以取得一定效果。

但作者认为:胃癌大部分为腺癌对放疗不敏感,而且放疗仅为局部治疗,部分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可能已出现转移。

因此新辅助放疗的可行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3新辅助放化疗:Reed等[4]回顾性分析了149例术前接受放化疗者,结果104例接受了R0手术,其中65例先接受诱导化疗再行同步放化疗,40例接受同步放化疗,3年局部区域复发率为13%(14例),病理CR为23%。

我们采用上述学者的研究方法对2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给予同步放化疗后手术,对比同期单纯手术者,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6%和32%(P<0.001)。

这些研究结果初步显示胃癌患者术前放化疗可以提高疗效,明显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

2辅助化疗2.1单药化疗:单药5-氟尿嘧啶、顺铂、蒽环类抗生素等都曾广泛用于胃癌的治疗,综合文献资料显示有效率为15%-30%。

近年来,新药也已广泛应用于进展期胃癌的辅助化疗中。

Ajani等报道以紫杉醇(PTX)210mg/m2或多西紫杉醇(DOC)100mg/m2,iv,21d为一周期单药治疗进展期胃癌(AGC),连续用药2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率(RR)为17%-24%,中位生存期(MST)为6.5~7.5个月。

Koizumi及他的同事报道:希罗达828mg/m2每天2次,连服3周,停药1周为1周期,共2~3个疗程,总有效率为19.4%,中位生存期为8.1个月,疾病进展时间(TTP)为2.8个月;几组临床II期实验研究显示S-135mg/(m2·天)~80mg/(m2·天)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有效率为26%-49%;Lin在2000年美国肿瘤学会年会(ASCO)上发表的文献报道CPT-11单药治疗进展期胃癌总有效率为14%-23%。

以上几组数据显示,包括紫杉醇(PTX)在内的新药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辅助化疗中均显出特有的疗效,均有一定的生存优势。

2.2联合化疗:联合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疗效明显优于单药和最佳支持治疗(BSC),总有效率为30%~50%,但至今胃癌还没有一个规范的化疗方案。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5-FU为基础的FAM(5-FU、ADM、MMC)方案一度是治疗转移性胃癌的标准方案。

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了FAMTX(5-FU、ADM、MTX)方案,WilsJA等比较FAMTX和FAM的一个大型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有效率(41%vs.9%),中位生存时间为42周vs29周。

故FAM逐渐被淘汰。

后来Schipper汇总报告了637例应用FAMTX方案,显示有效率仅为26%;故目前FAMTX方案在国内外都已经少用。

铂类药物的出现,大大改善和提高了进展期胃癌治疗疗效,Rougier等以FP(DDP、5-FU)方案设计的一组临床II期试验总有效率为44%,(其中CR5%),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不良反应可耐受。

近年来,Lordick等报道应用FUFOX(OXA、LV、5-FU),其RR为54%(包括2例CR),MST为11.4个月,作为一线治疗效果明显,毒性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及研究。

EAP(Vp-16、ADM、DDP)方案的研发是试图找到比含5-FU方案更有效的联合化疗来治疗进展期胃癌。

Kelsen等进行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EAP方案总有效率幷不高(RR20%,MST6.1个月)。

目前基本放弃。

ELF(Vp-16、CF、5-FU)是针对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或不适合用阿霉素类药物治疗的转移性胃癌病人设计的。

Schulze-Bergkamen等报道有效率在31.7%-52%,Ⅲ-Ⅳ度血液学毒性发生率﹤10%。

显示该方案比较温和,疗效尚可,不良反应轻,目前仍被广泛应用。

2001年以来有多篇文献报道TCF(PTX、DDP、5-FU)方案以及加用LV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有效率高达46.2%~70%,Ajani等在一个大型随机III期临床试验中比较DC(DOC、DDP)和DCF(DOC、DDP、5-FU)方案,报道RR分别为26%和43%,TTP为5.0个月和5.9个月,MST为10.5个月和9.6个月,显示了较好的疗效。

形成了临床推广应用和进一步研究发展的基础。

最近的研究数据显示CPT-11在进展期胃癌的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的联合方案有DDP+CPT-11,5-FU+LV+CPT-11,OXA+CPT-11。

这些联合方案均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疗效。

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是否有更优的方案,需要进一步研究发现。

3辅助放化疗胃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主要部位为:残胃、吻合口、腹腔或腹膜后淋巴结,因此术后行局部区域放疗也十分必要。

2001年美国INT0116对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研究(556例可切除胃癌病例),结果无远处转移的II-III期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组的总的生存率显著优于单纯手术组(50%vs41%,P=0.01),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6个月和27个月,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8%和30%(P﹤0.001),此研究确定了放疗在胃癌术后的辅助治疗的地位。

罗文广等[5]进一步研究比较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和术后单纯放疗生存率的关系,结果1年生存率分别为92.8%和86.7%(P>0.05)。

2年生存率分别为85.7%和66.7%(P﹤0.05)。

副反应可以接受。

进一步说明同步放化疗比单纯放疗可以提高疗效。

4预后影响因素进展期胃癌目前已探讨出很多治疗方式,但总体5年生存率仍不乐观。

李英男等对441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经COX模型分析结果:肿瘤分期、组织类型、转移淋巴结个数、淋巴结转移率、肿瘤大小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其中肿瘤分期是影响胃癌预后最重要的因素。

韩国Ahn等对9998例胃癌患者接受第7版TNM分期,统计各期5年累计生存率,结果提示各期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95.1%(IA),88.4%(IB),84.0%(IIA),71.7%(IIB),58.4%(IIIA),41.3%(IIIB),26.1%(IIIC)。

5结语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综合结果。

随者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加深,诊疗手段不断提高,进展期胃癌的生存率较前已有了明显提高。

相信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指标日益增多的应用于临床,对进展期胃癌的预后评估必将不断跃上新台阶,进展期胃癌的诊治状况必将得到明显的改观。

[参考文献][1]Park in DM.Intemational variation [J].Oncogene ,2004,23(38):6329-6340.[2]Persiani R,Picciocchi A ,Biondi A ,et al.T-downstaging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l.Supppl Tumori,2005,4(3):S88.[3]Fiorica F ,Cartei F ,Enea M ,et al.The impact of radiotherapy on suivival in resectable gastric carcinoma:a meta-analysis of literature data.Cancer Treat Rev,2007,33(8):729-740.[4]Reed VK,Krishnan S,Mansfield PF,et al.Incidence natual history and patterns of locoregional recurrence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vs,2008,71(3):741-747.[5]罗文广,张红雁,赵于飞,等.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的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21):1704-1706.进展期胃癌治疗进展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戴立群,赵素娇,冯建军,赵换敏,乔胜军,谷军旗,高立哲(河北省临城县人民医院河北邢台054300)通讯作者:赵素娇,女,1975年出生,本科,主治医师,临城县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

56DOI:10.15909/61-1347/r.2012.16.4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