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卫生学2020年总复习试题四(答版)
卫生学基本知识练习题及解答

卫生学基本知识练习题及解答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人们常见的传染病?- A. 癌症- B. 高血压- C. 流感- D. 骨折答案:C2. 卫生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 A. 人类疾病- B. 社会经济- C. 环境污染- D. 医疗技术答案:A3. 下列哪个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 A. 饮食均衡- B.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C. 多喝水- D. 避免户外活动答案:B二、判断题1. 个人卫生是指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2. 传染病只能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3.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影响。
-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
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食物、水源、接触等途径传播给其他人。
2. 请列举几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 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到潜在的病原体后。
- 避免与患传染病的人密切接触。
- 健康饮食,保持充足的营养和免疫力。
- 做好个人卫生,如勤洗澡、洗头、剪指甲等。
- 定期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等。
- 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与通风。
四、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卫生学是研究人类疾病的预防、控制和促进健康的学科。
它涉及到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传播途径、危害程度以及预防、控制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卫生学的研究内容还包括环境卫生、社会卫生、职业卫生等相关领域。
通过卫生学的研究,可以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以保护人类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 请简述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个人卫生是指个体自身的卫生惯和行为。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对于预防传染病、维护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包括勤洗手、保持清洁、适度锻炼、合理饮食等。
通过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可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感染风险,保持身体的清洁和健康。
同时,个人卫生也是社会卫生的基础,有助于维护整体社会的健康和安全。
《卫生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四)

《卫生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绪论和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健康:健康是身体、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2.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3.食物链生物之间通过食物来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关系。
4.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称之为生态平衡。
5.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之为环境污染。
6.水体“富营养化”生活和生产性污水中含大量的氮、磷等物质流入水体,可使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水的感观和化学性状迅速恶化,引起水体富营养化7.生物浓集:是指污染物在生物之间的传递过程中在生物体内的浓度沿着食物链逐级增高,并超过环境中的浓度。
8.环境自净: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自然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受污染的环境污染物浓度或总量降低,其过程被称为环境的自净。
9.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的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一般用百分率表示。
二、单选题1.卫生学研究的重点是A.职业环境与健康关系 B.社会环境与健康关系 C.环境与健康关系D.原生环境与健康关系 E.生活环境与健康关系2.某些物质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传递,浓度逐级增高,并超过原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A.富营养化 B.生物转化 C.生物富集 D.环境自净 E.生物迁移3.气体、蒸气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最易通过何途径进入体内A.皮肤 B.呼吸道 C.消化道 D.汗腺 E.皮脂腺4.下列不是..发生在日本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是A.水俣病事件 B.痛痛病事件 C.米糠油中毒事件D.四日市哮喘病 E.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5.下列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A.SO2 B.CO C.CO2 D.NO2 E.NO6.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环境污染物是A.氟、磷 B.氟、氮 C.铅、磷 D.氮、磷 E.汞、氮7.气体、蒸气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最易通过何途径进入体内A.皮肤 B.呼吸道 C.消化道 D.汗腺 E.皮脂腺8.有利于环境污染物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错误..是A.肺泡的总表面积很大 B.肺泡壁很薄 C.肺泡间毛细血管丰富D.不经过肝脏的转化,直接进入血循环 E.分散度越小的物质吸收越快9.下列物质中易经完整皮肤吸的是A.苯、苯胺、甲苯 B.二甲苯、二氧化硫 C.苯胺、有机磷、对苯二胺D.有机磷、对苯二胺、铅 E. 对苯二胺、甲基汞、氮氧化物10.下列物质中最易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的是A.汞蒸汽 B.汞离子 C.氯化汞 D.甲基汞 E.升汞11.接触某种化学物后体内不一定能检出该物质,但由该物质引起的机能改变却逐步积累起来,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这种情况称为A.蓄积 B.物质蓄积 C.功能蓄积 D.生物浓集 E.生物转化12.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 E.急性阈剂量(Lim ac)13.引起“痛痛病”的环境污染物是A.铅 B.铬 C.镉 D.锰 E.锌14.“水俣病”的致病因素是A.无机汞 B.甲基汞 C.氯化汞 D.氯化高汞 E.氯化亚汞15.致癌因素中,最多见的是A.化学因素B.心理因素C.物理因素D.生物因素E. 社会因素16.对人体有毒的元素或化合物,主要是研究制订A.最低需要量 B.最高需要量 C.最高容许限量D.最低容许限量 E.以上都不是17.引起米糠油事件环境污染物是A.甲醛 B.甲苯 C.多氯联苯 D.异氰酸甲酯 E.甲基汞18.下列初级卫生保健的具体任务不包括A.供应基本药物 B.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C.预防公害病D.改善食品供应和营养 E. 预防和控制地方病19.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中,主要由于污染物急性毒作用引起的是A.伦敦烟雾事件 B.痛痛病事件 C.水俣病事件 D.米糠油事件 E.以上都不是20. 药物“反应停”是A.致敏物 B.致畸物 C.致癌物 D.致突变物 E.以上都不是21.印度博帕尔事件的化学物污染物是A.异氰酸甲酯B.三氧化二砷C.多氯联苯D.四氯乙烯E.三氯乙烯22.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中强调以什么为重点?A.工厂B.学校C.城市D.农村E.乡镇企业23.生物间的物质转换和能量传递主要通过A.新陈代谢B.生物转化C.生物浓集D.生物化学作用E.食物链24.下列哪种不是致癌物A.石棉、氯乙烯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C.苯并芘、放射性物质D.黄曲霉毒素、紫外线E.亚硝胺、砷25.可引起胸膜间皮瘤的粉尘为A.棉尘B.铅尘C.石棉粉尘D.锰尘E.沥青粉尘26.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被称为A.公害病 B.职业病 C.地方病 D.疫源性疾病 E.传染病27.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中,主要由于污染物急性毒作用引起的是A.伦敦烟雾事件 B.痛痛病事件 C.水俣病事件D.米糠油事件 E.以上都不是28.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中,主要由于污染物慢性毒作用引起的是A.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B.四日市哮喘病 C.痛痛病事件D.博帕尔异氰酸甲酯事件 E.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三、多选题29.卫生学的研究目的是A.预防疾病 B.消除各种致病因素 C.提高生命质量D.促进健康 E.使人类不患病30.环境污染的来源有A.生产性的B.社会心理性的C.生活性的D.其他因素E.遗传性的31.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A. 环境因素B. 行为因素C.卫生服务D. 遗传因素E. 心理因素32.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特点有A.长期性 B.普遍性 C.多样性 D.复杂性 E.广泛性33.影响毒物在体内的蓄积量的因素是A.摄入量 B.生物半减期 C.理化特性 D.作用时间 E.蓄积部位34.发生在日本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有A.水俣病事件 B.痛痛病事件 C.米糠油中毒事件D.四日市工业废气污染引起哮喘病事件 E.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35.常用的急性致死毒性指标有A.绝对致死剂量 B.最大耐受剂量 C.最小致死剂量 D.半数致死剂量 E.阈剂量答案:1.C2.C3.B4.E5.C6.D7.B8.E9.C 10.D 11.C 12.D 13.C 14.B 15.A16.C 17.C 18.C 19.A 20.B 21.A 22.D 23.E 24.B 25.C 26.A 27.A 28.C 29.ACD 30.ACD 31.ABCDE 32.ACDE 33.ABD 34.ABCD 35.ABCD四、问答题及其参考答案1. 环境污染的来源有哪些?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答:环境污染的来源有: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和其他污染;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产性污染2.试述环境污染物进入体内途径?如何在体内进行生物转化?答: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
卫生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卫生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卫生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个体B. 群体C. 环境D. 疾病答案:B2. 卫生学中,下列哪项不是三级预防的范畴?A. 病因预防B. 临床前期预防C. 临床期预防D. 康复期预防答案:D3. 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的是A. 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B. 环境因素对个体健康的影响C. 环境因素对动物健康的影响D. 环境因素对植物健康的影响答案:A4.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包括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 传染源、传播途径、免疫人群C. 传染源、传播途径、感染人群D. 传染源、传播途径、康复人群答案:A5. 健康教育的目的不包括A. 提高人群健康水平B. 预防疾病C. 促进疾病康复D. 增加医疗资源消耗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因素属于社会因素?A. 教育水平B. 经济状况C. 卫生服务D. 遗传因素答案:ABC2.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A. 空气卫生B. 水卫生C. 土壤卫生D. 食品卫生答案:ABCD3. 影响人群健康的环境因素包括A. 自然环境因素B. 社会环境因素C. 心理社会因素D. 生物因素答案:ABC4. 健康促进的策略包括A. 制定健康政策B. 创造支持性环境C. 发展个人技能D. 加强社区行动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卫生学是一门研究人群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并制定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对)2. 环境卫生学只关注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涉及动物和植物。
(错)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对)4. 健康教育只关注个体的健康行为,不涉及群体健康。
(错)5. 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没有影响。
(错)四、简答题1. 简述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卫生学主要研究人群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并制定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
2. 描述三级预防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卫生学试题库(附答案)

卫生学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49题,每题1分,共49分)1.眼球无明显需质性变化单眼或双展的矫正视力达不到()以上者称弱视A、0.8B、1.0C、1.5D、0.5正确答案:B2.下列症状中,不属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典型症状的是()。
A、患眼有异物感或烧灼感B、轻度怕光、流泪C、体温升高,乏力、厌食D、一般有胜及黏性分泌物正确答案:C3.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最低压力称为()A、高压B、血压C、舒张压D、收缩压正确答案:C4.每日供给学前儿童的食物中,蛋白质的供给热量占总热量的( )。
A、12%—14%B、25%—30%C、15%—20%D、40%—50%正确答案:A5.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流感B、中耳炎C、水痘D、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正确答案:B6.下列属于人体内分泌腺的是()A、胃B、肺C、肝脏D、垂体正确答案:D7.下列培养学前儿童排尿习惯措施中正确的是()A、提醒幼儿少喝水,以免遗床B、一旦发生尿床,可以适当惩罚幼儿C、不让幼儿长时间憋尿D、可以让幼儿较长时间坐便盆,以培养排尿习惯正确答案:C8.对儿童采用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吹气,每吹气一次,做心脏按压()A、6-7次B、4-5次C、1-2次D、2-3次正确答案:B9.下列关于狂犬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患儿应及早接种狂犬疫苗B、又称恐水病C、患儿害怕水D、病原体是狂犬细菌正确答案:D10.百日咳与流行性感冒的区别主要在于()。
A、百日咳发烧时体温高,流行性感冒只是轻微发烧B、百日咳咳嗽轻,流行性感冒咳嗽重C、百日咳由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由细菌引起D、百日咳呈阵发性痉挛性咳,流行性感冒大多无痉挛性咳嗽现象正确答案:D11.幼儿时期具有造血功能的部分是()A、骨髓B、骨膜C、骨骼肌D、骨关节正确答案:A12.幼儿园活动室的窗户应该朝南,且窗高不低于()m,才可以比较地保证活动室的采光A、2.5B、2.2C、1.9D、2.8正确答案:D13.年龄越小,脑的重量变化越()。
卫生学基本知识练习题及解答

卫生学基本知识练习题及解答
问题一
卫生学是研究什么内容的学科?
答:卫生学是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的预防、保健和控制的学科。
问题二
什么是公共卫生?
答:公共卫生是通过社会集体行动,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科
学与艺术。
问题三
列举一些常见的传染病。
答: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流感、肺炎、结核病、艾滋病、疟疾、
登革热等。
问题四
什么是环境卫生?
答:环境卫生是指通过改善环境条件,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问题五
什么是食品卫生?
答:食品卫生是指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到消费过程中,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的一系列措施和管理。
问题六
什么是职业病?
答:职业病是由于职业因素引起的、与特定工作环境或工作过程相关的疾病。
问题七
卫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答:卫生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
问题八
卫生监督的作用是什么?
答:卫生监督的作用是确保卫生法规的执行,维护公众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问题九
什么是流行病学?
答: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发生和传播规律的科学。
问题十
卫生统计是做什么的?
答:卫生统计是收集、整理和分析与卫生有关的数据,为卫生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以上是关于卫生学基本知识的练习题及解答。
卫生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卫生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社会卫生B. 环境卫生C. 个人卫生D. 疾病预防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卫生学研究的内容?A. 健康教育B. 疾病控制C. 医疗保健D. 食品加工答案:D3. 卫生学的核心目标是什么?A. 疾病治疗B. 疾病预防C. 疾病诊断D. 疾病研究答案:B4. 环境卫生学中,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污染的来源?A. 工业排放B. 交通污染C. 家庭垃圾D. 个人卫生习惯5. 个人卫生习惯中,下列哪项不是良好的卫生习惯?A. 饭前洗手B. 定期洗澡C. 吸烟D. 经常剪指甲答案:C6.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医疗水平B. 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C. 增加医疗资源D. 降低医疗费用答案:B7. 疾病预防中,下列哪项措施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A. 接种疫苗B. 隔离病人C. 增加营养摄入D. 改善居住环境答案:C8. 卫生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健康评估的指标?A. 生活质量B. 疾病发生率C. 死亡率D. 教育水平答案:D9. 环境卫生学中,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污染物?B. 重金属C. 辐射D. 紫外线答案:D10. 个人卫生习惯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用脏手拿食物B. 定期清洁居住环境C. 随地吐痰D. 不定期洗澡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卫生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环境卫生B. 社会卫生C. 个人卫生D. 疾病预防答案:ABCD2. 环境卫生学中,下列哪些是环境污染的来源?A. 工业排放B. 交通污染C. 家庭垃圾D. 个人卫生习惯答案:ABC3. 个人卫生习惯中,下列哪些是良好的卫生习惯?A. 饭前洗手B. 定期洗澡D. 经常剪指甲答案:ABD4. 健康教育的目的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提高医疗水平B. 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C. 增加医疗资源D. 降低医疗费用答案:BD5. 疾病预防中,下列哪些措施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A. 接种疫苗B. 隔离病人C. 增加营养摄入D. 改善居住环境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社会卫生。
卫生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i果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卫生学绪论和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健康:健康是身体、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2.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3 .食物链生物之间通过食物来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关系。
4.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称之为生态平衡。
5.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之为环境污染。
6.水体“富营养化”生活和生产性污水中含大量的氮、磷等物质流入水体,可使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水的感观和化学性状迅速恶化,引起水体富营养化7.生物浓集:是指污染物在生物之间的传递过程中在生物体内的浓度沿着食物链逐级增高,并超过环境中的浓度。
8.环境自净: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自然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受污染的环境污染物浓度或总量降低,其过程被称为环境的自净。
9.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的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一般用百分率表示。
二、单选题1.卫生学研究的重点是A.职业环境与健康关系B.社会环境与健康关系C.环境与健康关系D.原生环境与健康关系E.生活环境与健康关系2.某些物质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传递,浓度逐级增高,并超过原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A.富营养化B.生物转化C.生物富集D.环境自净E.生物迁移3.气体、蒸气和"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最易通过何途径进入体内A.皮肤B.呼吸道C.消化道D.汗腺E.皮脂腺D.汗腺E.皮脂腺 C.肺泡间毛细血管丰富 E.分散度越小的物质吸收越快C.苯胺、有机磷、对苯二胺甲基汞、氮氧化物10.|、-列物质中最易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的是A. B. C. D.甲基汞 E.升汞4. 下列不是发生在日本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是A. 水俣病事件B.痛痛病事件C.米糠油中毒事件D.四日市哮喘病E.异割酸甲酯泄漏事件5. 下列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A. S02B. COC. CO2D. NO2E. NO6. 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环境污染物是A.氟、磷B.氟、氮C.铅、磷D.氮、磷E.汞、氮7. 气体、蒸气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最易通过何途径进入体内A,皮肤 B.呼吸道 C.消化道8. 有利于环境污染物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错误是• •A.肺泡的总表而积很大B.肺泡壁很薄 D.不经过肝脏的转化,直接进入血循环 9. I 、列物质中易经完整皮肤吸的是A.苯、苯胺、甲苯B.二甲苯、二氧化硫D.有机磷、对苯二胺、铅E.对苯二胺、11. 接触某种化学物后体内不一定能检出该物质,但由该物质引起的机能改变却逐步积累起来,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这种情况称为A.蓄积B.物质蓄积C.功能蓄积D.生物浓集E.生物转化12. 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A. 绝对致死剂量(LD0B.最小致死剂量(LDoi)C.最大耐受剂量(LDQD.半数致死剂量(LD 50)E.急性阈剂量(Lim a c) 13. 引起“痛痛病”的环境污染物是A.铅B.铭C.镉D.锭E.锌 14.“水俣病”的致病因素是 A.无机汞 B.甲基汞 C.氯化汞I).氯化高汞 E .氯化亚汞15.致癌因素中,最多见的是A.化学因素B.心理因素C.物理因素D.生物因素 E.社会因素16.对人体有毒的元素或化合物,主要是研究制订A.最低需要量 B,最高需要量 C.最高容许限量D.最低容许限量E.以上都不是17. 引起米糠油事件环境污染物是A.甲醛B.甲苯C.多氯联苯D.异氤酸甲酯E.甲基汞18.下列初级卫生保健的具体任务不包括A.供应基本药物B.传染病的预防接种C.预防公害病D.改善食品供应和营养E.预防和控制地方病19.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中,主要由于污染物急性毒作用引起的是A.伦敦烟雾事件B.痛痛病事件C.水俣病事件D.米糠油事件E.以上都不是20.药物“反应停”是A.致敏物B.致畸物C.致癌物D.致突变物E.以上都不是21.印度博帕尔事件的化学物污染物是A.异M酸甲酯B.三氧化二碑C.多氯联苯D.四氯乙烯E.三氯乙烯22.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中强调以什么为重点?A.工厂B.学校C.城市D.农村E.乡镇企业23.生物间的物质转换和能量传递主要通过A.新陈代谢B.生物转化C.生物浓集D.生物化学作用E.食物链24.下列哪种不是致癌物A.石棉、氯乙烯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C.苯并花、放射性物质D.黄曲霉毒素、紫外线E.亚硝胺、碑25 .可引起胸膜间皮瘤的粉尘为A.棉尘B.铅尘C.石棉粉尘D.猛尘E.沥青粉尘26.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I乂域性疾病被称为A.公害病B.职业病C.地方病D.疫源性疾病E.传染病27.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中,主要由于污染物急性毒作用引起的是A.伦敦烟雾事件B.痛痛病事件C.水俣病事件D.米糠汕事件E.以上都不是28.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中,主要由于污染物慢性毒作用引起的是A.马斯河谷烟雾事件B.四日市哮喘病C.痛痛病事件D.博帕尔异氧酸甲酯事件E.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三、多选题29.卫生学的研究目的是A.预防疾病B.消除各种致病因素C.提高生命质量D.促进健康E.使人类不患病30.环境污染的来源有A.生产性的B.社会心理性的C.生活性的D.其他因素E.遗传性的31.影响健康的因素有A.环境因素B.行为因素C.卫生服务D.遗传因素E.心理因素32.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特点有A.长期性B.普遍性C.多样性D.复杂性E.广泛性33.影响毒物在体内的蓄积量的因素是A.摄入量B.生物半减期C.理化特性D.作用时间E.蓄积部位34.发生在日本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有A.水俣病事件B.痛痛病事件C.米糠油中毒事件D.四日市工业废气污染引起哮喘病事件E.异氧酸甲酯泄漏事件35.常用的急性致死毒性指标有A.绝对致死剂量B.最大耐受剂量C.最小致死剂量D.半数致死剂量E.阈剂量答案:1. C2. C3. B4. E5.C6. D7. B8. E9. C 10. D 11. C 12. D 13. C 14. B 15. A 16.C 17. C 18. C 19. A 20. B 21. A 22. D 23. E 24. B 25. C 26. A 27. A 28. C 29.ACD 30. ACD 31. ABCDE 32. ACDE 33. ABD 34. ABCD 35. ABCD四、问答题及其参考答案1.环境污染的来源有哪些?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答:环境污染的来源有: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和其他污染;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产性污染2.试述环境污染物进入体内途径?如何在体内进行生物转化?答: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
卫生学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卫生学习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9题,每题1分,共49分)1.某小朋友户外活动时表现很正常,但改成室内活动的时候总爱打人,可能是因为( .).A、室内光线不足B、室内玩具单一C、室内通风不畅D、室内空间不足正确答案:D2.下列对婴幼儿消化系统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肠的吸收能力比消化能力弱B、幼儿肝脏解毒能力强C、幼儿的肠蠕动能力比成人强,不容易便秘D、3-6个月幼儿出现“生理性流涎”现象属于正常现象正确答案:D3.下列关于幼儿血液循环系统特点表述正确的是()A、幼儿年龄越小,血液量相对越少B、幼儿年龄越小,心率越慢C、幼儿出血时,血液凝固得较快D、幼儿心肌薄弱,心腔小,心排出量少正确答案:D4.身体各个器官以及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与变化指的是( )A、成长B、成熟C、发育D、生长正确答案:D5.大多数传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受感染的动物B、传染病接触者C、病原体携带者D、传染病患者正确答案:D6.幼儿园绿化带用()隔开,是方便在传染病期间实行隔离A、木板B、绿篱C、划线D、彩带正确答案:B7.托幼园所应设置在居民区适中的地方,每10000人口的住宅小区应配建1所规模为( )个班的幼儿园。
A、12-15B、8-12C、6-10D、6-8正确答案:A8.豆豆动作不灵活、好动、很难安静,语言发育迟缓,反应过强,不喜欢阅读,胆小敏感等。
豆豆有可能出现了()。
A、幼儿期恐惧症B、发育迟缓C、注意力缺陷D、感觉统合失调正确答案:D9.()应该是幼儿园户外环境的突出特色。
A、安全、美化B、绿化、美化C、安全、卫生D、卫生、绿化正确答案:B10.可促进对铁的吸收,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正确答案:C11.设计活动室时,加大窗户面积,在对侧开窗,可以保证活动室( )。
A、足够的空间B、适宜的温度C、充足的光线D、良好的通风正确答案:D12.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崇阳职校学前教育卫生学总复习试题四命题人:刘源考试时间:40分钟总分:160分一、判断题。
(40题X 1.5分=60分,在正确在前面打“√”,在错误在前面打“×”。
)1.骨折的现场急救原则是限制伤肢再活动,避免断骨再刺伤周围组织,以减轻疼痛。
(√)2.像动脉粥样硬化之类的心、脑血管疾病不会发生在童年。
(√)3.解除幼儿的心理紧张是矫治口吃的首要方法。
(√)4.一切学习和习惯的养成都是建立非条件反射的过程。
(×)5.为新生儿拍照用闪光灯易使新生儿晶状体灼伤。
(×)6.教育的一致性要求父母的教育、家庭成员间的养育态度、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应保持一致性。
(√)7.近视眼可配戴适度的凹透镜加以矫正。
(×)8.幼儿的血压较成人高得多,年龄越小,血压越高(×)9.幼儿的消化能力比吸收能力强,这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
(×)10.季节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没有多大影响。
(×)11.给幼儿多吃一些烟熏、烧烤和腌制食品,有利于幼儿消化功能的增强。
(×)12.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的化脓性肿胀及疼痛为主要特征。
(√)13.跌伤如果皮肤未破,伤处肿痛,颜色发青,可先局部热敷,一天后再进行冷敷。
(×)14.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泾渭分明,界限严格。
(×)15.不同的班级应有不同的作息制度。
(√)16.消毒物品必须全部浸在水中,一般致病菌在煮沸15~30分钟后即可灭活。
(×)17.基础代谢是维持生命基本活动所需的最低热能量。
(√)18.由膳食供给的蛋白质,只有其所含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与人体蛋白质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相一致,才能被充分利用。
(√)19.沙粒、铁屑等异物嵌在角膜上时,应用针等锐物挑拨异物。
(×)20. 误食含毒的食品所引起的,以急性过程为主的疾病统称食物中毒。
(√)21.正常尿液的颜色应是清晰透明、洗肉水样。
(×)22.新生儿的头围大于胸围,小儿到1岁左右,胸围赶上头围,说明生长发育良好。
(√)23.对较大儿童进行人工呼吸时,救护者可深吸一口气,捏住病人的鼻孔,用嘴贴紧病儿的嘴,向里吹气。
(√)24与祖国医学相比较,西方的幼儿卫生保健史起源较晚。
(√)25幼儿骨中含有机物较少,含无机物较多,骨的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骨折。
(×)26适量接受阳光的照射,可使身体产生维生素D,以预防佝偻病(√)27幼儿乳牙萌出过程中,恒牙还没开始发育。
(×)28给幼儿提供的饮食中要注意补碘,像海带、海鱼等,含碘丰富,能保证幼儿的正常需要。
(√)29.由膳食供给的蛋白质,只有其所含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与人体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比例相一致,才能被充分利用。
(√)30.湿疹是一种较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均因食物过敏引起。
(×)31.喷射性呕吐是由胃肠炎引起的,没有感到恶心即喷吐出来。
(×)32.长期反复患感染性疾病可因消耗增多而引起贫血。
(√)33.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于冬春季。
(×)34.发生扭伤后,损伤部位充血、肿胀和疼痛,可采用热敷的方法,以达到止血、消肿、止痛的目的。
(×)35.给孩子测体温之前,先要看体温计的水银线是否在37℃以下。
(×)36.维生素不提供能量也不构成组织。
(√)37.胡萝卜素经过烹调后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38.淘米时要多淘洗几次,最好用手搓洗才淘得干净(×)39.传染病一般具有相同的病原体(×)。
4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二、单项选择题。
(40题X 2.5分=100分)1.阳台、屋顶平台的护栏宜采用垂直线饰,其净空距离不应大于(d)A.0.16米B.0.15米C.0.14米D.0.11米2.属于虫媒传播的疾病是(d)A.百日咳B.乙型肝炎C.麻疹D.流行性乙型脑炎3.含有丰富维生素A的食物是(a)A.动物肝脏B.豆制品C.米、面D.绿色蔬菜4.克汀病的发生是由于缺乏(d)A.钙B.铁C.磷D.碘5.在胎儿期和出生后发育一直处于领先的系统是(d)A.骨骼系统B.呼吸系统C.消化系统D.神经系统6.一般来说,1-3岁儿童定期体格检查每次间隔的时间为(c)A.3个月B.5个月C.6个月D.12个月7.幼儿园每班活动室面积最小为(d)A.40平方米B.45平方米C.50平方米D.60平方米8.3-6岁儿童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应有(b)A.1小时B.2小时C.2-3小时D.3-4小时9.幼儿每日需食牛奶或豆浆。
(a)A.250-500克B.200克C.100-150克D.100克10.小儿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小儿的这种现象称为(b)A.粉碎性骨折B.青枝骨折C.脱臼D.开放性骨折11.蛔虫病的最佳驱虫时期为(c)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2.免疫时间很短,可多次感染的传染病为(a)A.流感B.水痘C.麻疹D.风疹13.免疫器官中,于青春期发育到高峰的是胸腺和(b )A.脾脏B.淋巴结及扁桃体C.肝胆D.胰腺14.肥胖症病因中不包括(d )A.多食少动B.心理因素C.内分泌疾病D.母乳喂养15.通过甲状腺素来实现其生理功能的无机盐是(b )A.铁B.碘C.钙D.锌16.“脚气病”的产生是因为缺乏(b )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17.人体的质量称为(c )A.体格B.体能C.体质D.适应能力18.有利于钙吸收的维生素是(d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19.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长达(b )A.16~18小时B.18~20小时C.20~22小时D.22~24小时20.人体对血糖含量十分敏感,这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利用的能量,只能来自于(a)A.碳水化合物B.脂类C.蛋白质D.维生素21.人体热能的主要食物来源为(b )A.蛋白质B.碳水化合物C.脂肪D.无机盐22.对幼儿进行的入园晨检属于(c )A入园前健康检查 B.入园后健康检查 C.每日的健康检查 D.全日观察23.幼儿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过长,3-4岁每次不得超过(d )分钟A 5-10 B.10-15 C.15-20 D.25-3024.对幼儿不进行说教是(b )对教师的要求。
A进餐前 B.进餐中 C.进餐后 D.进餐25.对幼儿个性的形成和健康发展极为有利的养育态度是(c)。
A专制型 B.溺爱型 C.民主型 D.放任型26.维生素A缺乏,可能患的疾病是( a )。
A、夜盲症B、佝偻病C、脚气病D、牙龈出血27.下列属于幼儿异常行为的是( b )。
A、贪玩B、咬指甲、衣物C、爱表现自己D、爱美28.为幼儿拟制食谱下面正确的是( c )。
A、以水果代替蔬菜B、米面越精越好C、各类食物应互相搭配D、不吃肉类29.下面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 a )。
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B230.幼儿园中班每天安排( c )节课,每节课()分钟。
A、1,10—15B、1,20—25C、2,20—25 D,2,25---3031发病期出现皮疹的疾病有( a )。
A、麻疹和“流脑”B、“乙脑”和“流脑”C、麻疹和感冒 D 、乙肝和“乙脑”32常用的退热方法有( a )。
A、药物和物理降温B、化学和食醋降温C、其它降温D、生理降温33幼儿园的玩具选用以( a )为好。
A、塑料玩具B、布玩具C、木制玩具D、皮毛玩具34玩具消毒,可( b )。
A、用漂白粉B、在阳光下曝晒或用0.1%过氧乙酸消毒C、用漂白粉或过氧乙酸溶液浸泡D、用清水洗35.小儿体温( c )为低烧。
A. 35.5~36.4℃B. 36.5~37.4℃C. 37.5~38℃D. 38℃以上36.下列不属于婴幼儿耳的特点的是( d )A. 耳廓易生冻疮B. 易患中耳炎C. 外耳道易生疖D. 对噪声迟钝37.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 B. 维生素C可防癌、抗癌C. 维生素C属于脂溶性维生素D. 蔬菜漂洗过多易造成维生素C的损失38.下列属于化学消毒法的为( c )A. 机械法B. 煮沸法C. 漂白粉D. 热敷法39.从胎盘、乳汁获得抗体是( b )A. 自然自动免疫B. 自然被动免疫C. 人工自动免疫D. 人工被动免疫40. 鼻是保护( c )的第一道防线,鼻腔对空气起着清洁、湿润和加温作用。
A. 咽B. 喉C. 肺D. 气管答题卡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