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的主笔规律与结构规律

合集下载

楷书结构10大规律

楷书结构10大规律

楷书结构10大规律楷书是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一种字体,它以其端庄、秀丽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楷书结构有着一定的规律,下面将介绍楷书结构的10大规律。

第一大规律:平衡对称楷书结构注重平衡对称,左右对称、上下对称都是其中的基本要求。

每个字的结构都要求左右结构对称,上下结构平衡,形成整体的和谐美感。

第二大规律:笔画有序楷书的笔画要有一定的顺序和次序。

每个字的笔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书写,不能乱七八糟地乱涂乱写。

只有按照规定的笔画顺序,才能书写出端庄秀美的楷书字体。

第三大规律:结构分明楷书的结构要分明,每个部分都要清晰可辨。

每个字的横、竖、撇、捺等部分要有明确的划分,形成清晰的结构,避免模糊不清。

第四大规律:勾勒有度楷书的勾勒要有度,不能过于生硬,也不能过于柔弱。

勾勒的力度要适中,要有起承转合的节奏感,使字体更加流畅自然。

第五大规律:线条流畅楷书的线条要流畅自然,不能有生硬的拐弯和颠簸。

每个笔画的线条要流畅连接,形成整体上的和谐统一。

第六大规律:形状规整楷书的字形要规整,每个笔画要有明确的形状。

每个字的形状要符合规范,不能有变形或变形过大的情况。

第七大规律:字间空白楷书的字间要有适当的空白,不能过于拥挤。

每个字之间要保留一定的空白,使得整体布局更加舒展。

第八大规律:字体比例楷书的字体比例要协调,上下左右各个部分的比例要适宜。

每个字的上下左右各个部分的比例要协调一致,不能有明显的不协调现象。

第九大规律:字形变化楷书的字形变化要有节制,不能过于夸张。

每个字的字形变化要适中,不能过于夸张或过于平淡。

第十大规律:个性鲜明楷书的每个字都要有个性,不能毫无特点。

每个字都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体现出书法家的风格和特点。

总结:楷书结构有着以上10大规律,这些规律是保证楷书书写规范、美观的基本要求。

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律,才能书写出优美的楷书字体。

希望广大书法爱好者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楷书书写水平,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书法文化。

书法知识:楷书结构口诀

书法知识:楷书结构口诀

书法知识:楷书结构口诀书法学问:楷书结构口诀楷书是我国书法字体中的一种字体风格,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特别常见的。

现如今,一个精致的楷书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观赏力量。

书法学问:楷书结构口诀1、方字不方正,左右都内行。

左阴笔划细,右阳粗笔明。

例字:田、白、回、向2、划斜体不斜,整体要端正。

斜笔虽明显,立稳是主功。

例字:五、古、直、质3、中划长启下,横担要分明。

一笔揽腰过,不失砥柱用。

例字:喜、吾、娄、安4、人字八交叉,叉处空中顶。

下部要对准,不要偏西东。

例字:会、合、金、命5、八字下交叉,亦在字正中。

如若偏东西,此字不成形。

例字:天、父、文、支6、原来字端正,横笔斜上行。

倘要平或下,反倒减美容。

例字:主、王、生、正7、有字无正笔,划撇偏斜行。

偏者要稍正,整体美容生。

例字:易、母、力、乃8、上划不要长,下划是主功。

整体两划间,排列宜适中。

例字:丕、互、立、并9、左右有竖者,左短宜瘦形。

右竖粗又壮,主笔浑圆成。

例字:页、自、因、固10、有横又有竖,横短要记清。

竖长不得减,撇捺展长风。

例字:木、米、朱、未11、有字笔划多,横长竖短行。

撇捺要收缩,以点补其空。

例字:染、粟、架、桑12、乙字本偏斜,弯度是硬功。

宜活不宜死,划少亦生风。

例字:乙、已、包、乞13、划少本单薄,粗大不减容。

该字不宜长,免去瘦弱病。

例字:卜、了、月、土14、上下都有点,上点向内行。

下点应向外,扎根各西东。

例字:兼、煎、兴、羔15、以点为字边,上下要照应。

上点俯其下,下点望星空。

例字:冷、次、洪、海16、点多宜收偃,不要展外生。

方向宜相背,碎石铺仙宫。

例字:亦、赤、然、点16、马齿最难写,斜中要有正。

上部为基点,下部对正中。

例字:马、鸟、焉、为17、左直且要短,让位于右方。

左右形相顾,右撇宜奔放。

例字:伊、侈、使、便18、左撇右直者,左缩右应展。

为使中不空,左右相顾盼。

例字:川、升、卯、邦19、天覆天要大,掩盖宜于严。

万象包在内,不准露其边。

楷书的主笔规律与结构规律

楷书的主笔规律与结构规律

楷书的主笔规律与结构规律主笔优先规律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撇捺对称组合。

以“木”为字根的组合系列1、撇捺对称并非长度相等(实际是撇短捺长,目的为突出主笔捺),而是指收笔高度相等。

2、为突出主笔捺,字中间的竖钩不应居中,而应偏左(要写在米字格竖中线的左边,不要写在竖中线上)。

3、捺上横一般都写短横,而且与竖钩黄金分割(上短下长)相交,不要因为上面的笔画多移到中间或偏下的位置,否则无法突出斜捺。

4、撇、钩、捺收笔应呈抛物线状分布,不能写在同一水平线上。

主笔优先规律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斜捺与提钩的组合。

以“长”为字根的组合系列规律与前几节大同小异。

小异:1、提钩比较长,使下部实而不空,长钩可以顶住斜捺不至于下塌。

有翘起二郎腿的感觉才有美感。

2、提钩之上无撇相接时,捺起与横相接,有撇时捺与撇接。

3、捺上有撇点时应先点后捺。

主笔优先规律以斜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以“戈”为字根的组合系列规律与斜捺大同小异,为突出主笔“斜钩”:1、钩上横应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写成很平很长的长横;2、撇的位置应尽量靠上,将斜钩拦腰截成两半或接近两半;3、先写撇后写点;4、十戈栽偏旁的字,如左下部首有捺画一律以点代之。

如“栽”等字。

主笔优先规律以竖弯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以“己”为字根的组合系列规律与斜捺大同小异,为突出主笔“竖弯钩”:1、钩上横应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写成很平很长的长横;2、与撇搭配,撇应写成斜撇不要写成弯撇。

3、竖弯钩起笔后行笔略左偏,转弯要及时,不能一味下拖,转弯之后横向放开拉长再上钩。

主笔优先规律以横折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1横折钩有两种,一种是横长折短式,另一种是横短折长式。

以横长折短式横折钩为主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与撇搭配时,撇不可过长,撇收笔一般高于钩的最低点;2、撇与钩基本保持平行;3、钩内其它部首应偏左偏外,不能放在钩内。

主笔优先规律以横折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2横折钩有两种,一种是横长折短式,另一种是横短折长式。

赵老师硬笔楷书结构规律大全

赵老师硬笔楷书结构规律大全

赵老师硬笔楷书结构规律大全
赵老师硬笔楷书结构规律大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章法:一般楷书分“书”、“行”、“撇”、“竖”4个层次,斜体撇通常在层次中间,主要起连笔作用,构成楷体章法。

二、句法:每句字形节奏要有抑扬顿挫的规律,上起下落,其中
间要偶尔插入两个零度笔画,使得笔画抑扬更平稳,书写效果更优美。

三、把握笔力:楷书的本质是把一支硬笔控制的极致,因此,把
握笔力是很关键的,有力中又不失柔和,有劲中又不乱,外力尽量抵
消内力,内外兼顾,既要灵动又要滑腻,才能使作品圆润细腻。

四、划线:楷书要有足够的视觉感受,平衡圆润,字体结构端庄
大方,要注意上下笔画划线要一致,尽量保持平行,笔画应该统一,
曲直兼顾。

楷书结体规律

楷书结体规律

楷书结体规律
楷书结体规律是指楷书字形的收笔方式和笔画的组织方式。

楷书
结体规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整齐划一:楷书的笔画要整齐划一,每一笔的粗细和长度都
要协调统一。

2. 竖线为主:楷书中的竖线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竖线的形态
和结尾尤为重要,竖线的结尾应该均匀平稳,既不要太尖也不能太圆。

3. 横平竖直:横线和竖线在楷书中很重要,它们的长度和形态
要符合规范,必须横平竖直,不能歪斜。

4. 折线圆润:折线是指斜线、弯曲线等,这些线条不能过于生硬,要画得圆润流畅,尤其是转弯处要处理好。

5. 点画规矩:楷书中的点画也要准确规矩,点要轻轻一点、画
要略微用力,点和画的关系也要注意,点要刚好落在画的末端。

综上所述,楷书结体规律是一个高度严谨的系统,需要细心认真
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楷书结构的基本规律

楷书结构的基本规律

楷书结构的基本规律
楷书结构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笔画的顺序:楷书的基本构造是以笔画为单位进行排列和组
织的。

在书写过程中,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书写,先写上面的部分,再写下面的部分。

2. 构字法则:楷书的构字法则主要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即先写上面的部分,再写下面的部分;先写左边的部分,再写右边的部分。

这样可以保证字形的整体结构和平衡感。

3. 字形比例:楷书的字形比例一般是上下对称的,左右相等。

字的宽度和高度比例一般为1:1,即宽度和高度相等。

4. 结构稳定:楷书的字形结构一般是稳定的,没有明显的变形
和扭曲。

笔画的粗细和长度一般是匀称的,不过分夸张。

5. 线条流畅:楷书的线条一般是流畅的,没有断续和颠簸。


书写过程中,要注意笔画的连接和转折处的处理,使得整体线条更加流畅。

总的来说,楷书结构的基本规律是以笔画为单位进行排列和组织,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书写顺序,字形比例上下对称,左右相等,结构稳定,线条流畅。

楷书的主笔规律和结构规律

楷书的主笔规律和结构规律

楷书的主笔规律和结构规律楷书是汉字书法的一种风格,它已经发展出非常丰富的笔法、结构规律和艺术特点。

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楷书已经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将从主笔规律和结构规律两方面详细介绍楷书的特点和要点。

一、主笔规律:主笔规律是指楷书中笔画的书写顺序和方向。

这是楷书最基本的规律之一,也是其他书法风格的基础。

楷书的主笔规律有以下几点:1. 总起笔、总落笔:总起笔是指在写字的时候,必须要先将笔起身一次,从而形成一个笔画的起始点;而总落笔则是指必须要在笔画结束之后,最后再落笔结束字形。

这样可以保持笔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以便书写出平稳的线条。

2.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这是楷书中比较重要的一条规律,它是指在书写横和竖的线条时,应该按照横线条先写后竖线条,而在书写撇和捺的笔画时,应该按照撇的先后顺序先写后捺。

这样可以保证字形的正确性和自然美感。

3. 先描后填、先细后粗:这条规律是指在书写楷书的时候,应该先描绘字形的轮廓线,然后再进行填充,最后再进行加粗。

这样可以使字形更加清晰明了,同时给人以鲜明的艺术感。

二、结构规律:结构规律是指楷书字形的结构特征和要素。

这是楷书书写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有以下几点:1. 全、空结构:楷书的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全、空两部分组成。

文字的填充和空白必须相互协调,保证线条的稳定和比例的准确。

在书写中要将每个部分都书写好,然后再进行精修,使得线条更加优美。

2. 结构平衡:在书写楷书时,应该注意每个字形的结构平衡,即左右、上下和前后都要保持协调和平衡。

如果某个部分过大、过小或不平衡,会导致字形杂乱无章,缺乏美感和艺术价值。

3. 经、纬、点:楷书中的经、纬、点是构成字形的重要要素。

经是指直竖布局,而纬是指横向布局。

而点则是汉字中最常见的要素之一,有效的点可以起到点缀字形、增色添彩的作用。

在书写楷书时,经、纬、点的使用要合理、适度和精细。

综上所述,楷书的主笔规律和结构规律是楷书书写的重要组成部分。

楷书书写规律和结构规律

楷书书写规律和结构规律

楷书书写规律和结构规律摘要:一、楷书简介二、楷书书写规律1.笔画基本要求2.笔画顺序3.笔画变化三、楷书结构规律1.结构基本原则2.结构比例与分布3.结构形式与特征四、楷书书写与结构综合应用1.字例分析2.练习建议正文:楷书,又称真书、正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书体。

它起源于汉末,发展于魏晋南北朝,至唐代达到鼎盛。

楷书字形规整,笔画秀丽,结构严谨,是汉字书法的基础。

一、楷书书写规律1.笔画基本要求楷书的笔画要求起笔、运笔、收笔分明,笔画平滑,力度适中。

笔画包括横、竖、撇、捺、折、点等基本类型。

每种笔画都有其特定的书写方法,如横要平直,竖要垂直,撇要迅速,捺要沉稳等。

2.笔画顺序楷书的笔画顺序遵循“永字八法”,即点、横、竖、钩、提、撇、捺、折。

这是楷书的基本笔画书写顺序,也是书法练习的基础。

3.笔画变化楷书的笔画在结构中有一定的变化,如横的宽度、竖的长度、撇的角度等。

这些变化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保持字形的协调和平衡。

二、楷书结构规律1.结构基本原则楷书的结构原则包括对称、平衡、比例等。

对称是指字的左右部分在形状和大小上要保持一致;平衡是指字的上下左右部分在笔画和空间上要保持协调;比例是指字的各个部分在长度和宽度上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2.结构比例与分布楷书的结构比例与分布是指字中各个笔画的长度、宽度以及它们之间的间距要符合一定的规律。

如横画之间的间距要大致相等,竖画之间的间距也要相等,撇捺等笔画要适当伸展,以保持字形的美观。

3.结构形式与特征楷书的结构形式有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形式有不同的特征,如独体字的笔画要均衡,左右结构的字的左右部分要相互呼应,上下结构的字的上下部分要保持协调等。

三、楷书书写与结构综合应用1.字例分析以“书”字为例,它的结构是上下结构,上部是“聿”,下部是“曰”。

在书写时,上部的“聿”要写得扁平,下部的“曰”要写得宽大,以保持字形的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楷书的主笔规律与结构规律2014-04-16 13:03:55| 分类:默认分类 |举报|字号订阅本文自心的对话《楷书的主笔规律与结构规律》主笔优先规律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斜捺与撇的交叉组合:以“义”为典型字的系列1 撇弯捺直。

为突出主笔捺,撇应写弯,捺应稍直。

忌撇直捺直或撇直捺弯。

2 撇短捺长。

为突出主笔捺,撇应写短,捺应写长。

忌撇长捺短。

3 交点偏左。

为突出主笔捺,让出捺的足够空间,撇捺的交叉点不要放在格子正中,而应偏左,具体方法是写撇时起笔略向左移。

所以“文”“父”“丈”等字的撇起笔都应偏左,而不是与捺起笔对称。

楷书入门教材1-2 - 明 - 明的博客楷书入门教材1-2 - 明 - 明的博客主笔优先规律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撇捺对称组合。

以“木”为字根的组合系列1、撇捺对称并非长度相等(实际是撇短捺长,目的为突出主笔捺),而是指收笔高度相等。

2、为突出主笔捺,字中间的竖钩不应居中,而应偏左(要写在米字格竖中线的左边,不要写在竖中线上)。

3、捺上横一般都写短横,而且与竖钩黄金分割(上短下长)相交,不要因为上面的笔画多移到中间或偏下的位置,否则无法突出斜捺。

4、撇、钩、捺收笔应呈抛物线状分布,不能写在同一水平线上。

主笔优先规律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斜捺与提钩的组合。

以“长”为字根的组合系列规律与前几节小异。

小异:1、提钩比较长,使下部实而不空,长钩可以顶住斜捺不至于下塌。

有翘起二郎腿的感觉才有美感。

2、提钩之上无撇相接时,捺起与横相接,有撇时捺与撇接。

3、捺上有撇点时应先点后捺。

楷书入门教材1-2 - 明 - 明的博客楷书入门教材1-2 - 明 - 明的博客主笔优先规律以斜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以“戈”为字根的组合系列规律与斜捺小异,为突出主笔“斜钩”:1、钩上横应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写成很平很长的长横;2、撇的位置应尽量靠上,将斜钩拦腰截成两半或接近两半;3、先写撇后写点;4、十戈栽偏旁的字,如左下部首有捺画一律以点代之。

如“栽”等字。

主笔优先规律以竖弯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以“己”为字根的组合系列规律与斜捺小异,为突出主笔“竖弯钩”:1、钩上横应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写成很平很长的长横;2、与撇搭配,撇应写成斜撇不要写成弯撇。

3、竖弯钩起笔后行笔略左偏,转弯要及时,不能一味下拖,转弯之后横向放开拉长再上钩。

楷书入门教材1-2 - 明 - 明的博客楷书入门教材1-2 - 明 - 明的博客主笔优先规律以横折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1横折钩有两种,一种是横长折短式,另一种是横短折长式。

以横长折短式横折钩为主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与撇搭配时,撇不可过长,撇收笔一般高于钩的最低点;2、撇与钩基本保持平行;3、钩其它部首应偏左偏外,不能放在钩。

楷书入门教材1-2 - 明 - 明的博客主笔优先规律以横折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2横折钩有两种,一种是横长折短式,另一种是横短折长式。

横长折短式横折钩和横短折长式横折钩用在口字框中,应注意:1、扁口框应上宽下窄,长口框应上下等宽;2、封口横末端架在钩上,但不相连,故折钩应长于左竖;3、扁口框部首应适当偏左,长口框部首应适当偏上;4、框如有捺画,应写成反捺。

楷书入门教材1-2 - 明 - 明的博客楷书部首组合规律一、左右结构字的组合规律(一)、左右结构字的宽窄比例规律多数情况下,左右结构字左偏旁占1/3,右偏旁占2/3,这是因为主笔(横向主笔,如长横、斜捺、平捺、斜钩、竖弯钩、横折钩、竖折折钩等)一般都在右偏旁中,所以右偏旁占空间比例要大一些。

还有一类情况,就是当左偏旁笔画多于右偏旁,且右偏旁没有横向主笔时,左偏旁就可以写宽,甚至超过右偏旁的宽度。

如:影、到、耐、部等字。

楷书入门教材3 - 明 - 明的博客楷书部首组合规律一、左右结构字的组合规律(二)、左右结构字的高低变化规律1和2当然,写好左右结构的字,仅仅靠掌握宽窄比例规律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前面讲的若干笔画组合规律之外,这里还有更重要的规律在起作用,那就是左右偏旁的大小、长短、高低的巧妙搭配规律,这里我把它称着左右偏旁的高低变化规律。

大多数初学者都容易把这类字写得左右平齐,以为方块汉字就应该写成正方形才好看,王羲之曾说:“……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所以,真正的楷书很少有写成正方形的,绝大多数都是不规则的形状。

这样才有可能把字写活。

下面分四种情况介绍:1、右偏旁中有纵向笔画如悬针竖、竖钩、斜钩及上纵下纵笔画或左小右大时,应写成上高下低。

这类字左偏旁不要写得太长,应当收敛而留有余地,重点是突出右偏旁的纵向长度。

2、同上面相反,右偏旁中上下皆有横向笔画如横、横折或左大右小时,应写成上低下高。

这类字很容易将右偏旁写得同左平齐或上沿低下沿齐,如“仁、江”等字。

应该将右偏旁上下压缩,放在中间。

楷书入门教材3 - 明 - 明的博客楷书入门教材3 - 明 - 明的博客(二)、左右结构字的高低变化规律3和43.右偏旁中上有纵向笔画如竖、撇,下有横向笔画如长横时,应写成上高下高。

这类字很容易将右偏旁写得同左平齐或上沿低下沿齐,写时左偏旁应该向下略沉,右部向上提高,这样才能使整个字处在格子正中而不致于偏高。

4.右偏旁中上有横向笔画如横、横折,下有纵向笔画如竖、竖钩时,应写成上低下低。

这类字很容易将右偏旁写得同左平齐,给人一种右偏旁特高的错觉。

所以写这类字应该同规律3相反,左偏旁适当提高些,右偏旁适当下降,使整个字处在格子正中而不致于偏低。

为了便于初学者掌握这四大规律,我用四个字概括为:右偏旁要横收纵放。

即横向笔画(横、横折、撇捺的收笔、平撇、竖弯钩横向部分)在上要下压得比左偏旁低,在下要提升得比左偏旁高,整个右偏旁往中部压缩。

纵向笔画(竖、竖钩、撇起笔)在上要提升得比左偏旁高,在下要延伸得比左偏旁低,整个右偏旁往上下拉长。

楷书入门教材3 - 明 - 明的博客楷书入门教材3 - 明 - 明的博客二、左中右结构的组合规律(一)、左中右结构字的宽窄比例规律由于此类字大多数都是在左右结构字的左部加左偏旁,因此左中右结构字的特点是两个左偏旁加一个右偏旁,当右偏旁中有横向主笔时,其宽窄比例是1:1:2,写时将左部和中部压缩到方格左半部,让出右半部写右偏旁;而右偏旁中有纵向主笔时,其宽窄比例又变成1:1:1,写时左右两部以中部为轴对称。

注意左右都要让出适当空间,不要向两边挤导致整体松散。

楷书入门教材3 - 明 - 明的博客二、左中右结构的高低变化规律(二)、左中右结构字的高低变化规律(仍然是横收纵放规律)1、中间高,两边低——中间部位上为纵向笔画2、中间低,两边高——中间部位上为横向笔画3、左中高,右边低——右边为右耳旁(横向笔画起笔)楷书入门教材3 - 明 - 明的博客楷书入门教材3 - 明 - 明的博客楷书入门教材3 - 明 - 明的博客三、上下、上中下结构字的组合规律(一)、上下、上中下结构中,中间有横向笔画(如长横、横钩、撇捺)的字,应写成菱形。

(二)、上下、上中下结构中,上有横向笔画(如长横、横钩),且下无斜捺、竖弯钩的字,应写成倒梯形。

(三)、上下、上中下结构中,下有斜捺、竖弯钩或心字底、四点底、儿字底、衣字底、折文底的字,应写成梯形。

楷书的主笔规律与结构规律2014-04-16 13:03:55| 分类:默认分类|举报|字号订阅本文自心的对话《楷书的主笔规律与结构规律》主笔优先规律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斜捺与撇的交叉组合:以“义”为典型字的系列1 撇弯捺直。

为突出主笔捺,撇应写弯,捺应稍直。

忌撇直捺直或撇直捺弯。

2 撇短捺长。

为突出主笔捺,撇应写短,捺应写长。

忌撇长捺短。

3 交点偏左。

为突出主笔捺,让出捺的足够空间,撇捺的交叉点不要放在格子正中,而应偏左,具体方法是写撇时起笔略向左移。

所以“文”“父”“丈”等字的撇起笔都应偏左,而不是与捺起笔对称。

主笔优先规律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撇捺对称组合。

以“木”为字根的组合系列1、撇捺对称并非长度相等(实际是撇短捺长,目的为突出主笔捺),而是指收笔高度相等。

2、为突出主笔捺,字中间的竖钩不应居中,而应偏左(要写在米字格竖中线的左边,不要写在竖中线上)。

3、捺上横一般都写短横,而且与竖钩黄金分割(上短下长)相交,不要因为上面的笔画多移到中间或偏下的位置,否则无法突出斜捺。

4、撇、钩、捺收笔应呈抛物线状分布,不能写在同一水平线上。

主笔优先规律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斜捺与提钩的组合。

以“长”为字根的组合系列规律与前几节小异。

小异:1、提钩比较长,使下部实而不空,长钩可以顶住斜捺不至于下塌。

有翘起二郎腿的感觉才有美感。

2、提钩之上无撇相接时,捺起与横相接,有撇时捺与撇接。

3、捺上有撇点时应先点后捺。

主笔优先规律以斜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以“戈”为字根的组合系列规律与斜捺小异,为突出主笔“斜钩”:1、钩上横应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写成很平很长的长横;2、撇的位置应尽量靠上,将斜钩拦腰截成两半或接近两半;3、先写撇后写点;4、十戈栽偏旁的字,如左下部首有捺画一律以点代之。

如“栽”等字。

主笔优先规律以竖弯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以“己”为字根的组合系列规律与斜捺小异,为突出主笔“竖弯钩”:1、钩上横应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写成很平很长的长横;2、与撇搭配,撇应写成斜撇不要写成弯撇。

3、竖弯钩起笔后行笔略左偏,转弯要及时,不能一味下拖,转弯之后横向放开拉长再上钩。

主笔优先规律以横折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1横折钩有两种,一种是横长折短式,另一种是横短折长式。

以横长折短式横折钩为主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与撇搭配时,撇不可过长,撇收笔一般高于钩的最低点;2、撇与钩基本保持平行;3、钩其它部首应偏左偏外,不能放在钩。

主笔优先规律以横折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2横折钩有两种,一种是横长折短式,另一种是横短折长式。

横长折短式横折钩和横短折长式横折钩用在口字框中,应注意:1、扁口框应上宽下窄,长口框应上下等宽;2、封口横末端架在钩上,但不相连,故折钩应长于左竖;3、扁口框部首应适当偏左,长口框部首应适当偏上;4、框如有捺画,应写成反捺。

楷书部首组合规律一、左右结构字的组合规律(一)、左右结构字的宽窄比例规律多数情况下,左右结构字左偏旁占1/3,右偏旁占2/3,这是因为主笔(横向主笔,如长横、斜捺、平捺、斜钩、竖弯钩、横折钩、竖折折钩等)一般都在右偏旁中,所以右偏旁占空间比例要大一些。

还有一类情况,就是当左偏旁笔画多于右偏旁,且右偏旁没有横向主笔时,左偏旁就可以写宽,甚至超过右偏旁的宽度。

如:影、到、耐、部等字。

楷书部首组合规律一、左右结构字的组合规律(二)、左右结构字的高低变化规律1和2当然,写好左右结构的字,仅仅靠掌握宽窄比例规律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前面讲的若干笔画组合规律之外,这里还有更重要的规律在起作用,那就是左右偏旁的大小、长短、高低的巧妙搭配规律,这里我把它称着左右偏旁的高低变化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