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文名句

合集下载

中国古诗文经典名句

中国古诗文经典名句

中国古诗文经典名句
1.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李白《行路难》
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李白《静夜思》
4.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王昌龄《长江七叹》
5.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白居易《琵琶行》
6.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李煜《清平乐·其五》
7.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屈原《离骚》
8.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李白《望庐山瀑布》
9.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杜甫《登高》
10.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李白《行路难》。

国学经典古诗文名言名句精选110句-背起来不吃亏-写作文很管用!(汇编)

国学经典古诗文名言名句精选110句-背起来不吃亏-写作文很管用!(汇编)

大寨小学学生必背国学经典古诗文名言名句精选110句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6.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8.无欲速,不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9.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10.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1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12.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1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1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1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19.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颜渊)2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子罕)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论语·子罕)2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2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2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古文名句名篇,文言文名句大全

古文名句名篇,文言文名句大全

古文名句名篇,文言文名句大全古文名句名篇,文言文名句大全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丑》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11、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1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1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载16、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XXX》1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白1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1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20、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2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22、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2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2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2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板桥·竹石》2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古诗文经典名句500句

古诗文经典名句500句

古诗文经典名句500句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XXX)2、昔我往矣,XXX;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XXX)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XXX)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XXX人)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15、他山之石,能够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风雅•抑)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29、安不忘危,思则有备,防患未然。

(左传)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古诗文名言名句集锦500句

古诗文名言名句集锦500句

古诗文名言名句集锦500句古诗文名言名句集锦古诗文中蕴含着千年文化的智慧和积淀,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古诗文名言名句,这些句子用简洁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哲理和真理,令人心灵触动。

1. 君子之交淡如水。

——庄子《庄子·外篇·逍遥游》2.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白居易《赠别》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4.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庄子《庄子·人间世》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题李凝幽居》6. 四海之内皆兄弟,何则独行其道?——孟子《公孙丑上》7.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之涣《登鹳雀楼》8. 大道之行也,与天地同浩。

——韩愈《进学解》9.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10.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李清照《如梦令》这些古诗文名言名句引人入胜,每一句都让人深思。

读这些名言名句,我们可以触摸到古代文人的情感,感受到他们心灵深处的共鸣。

古诗文中蕴含的智慧,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领悟。

古诗文名言名句涵盖了许多不同的主题,如友谊、亲情、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等。

这些主题都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可以给我们提供思考和指导。

我们可以从名言名句中学习到做人处世的智慧。

比如,“君子之交淡如水”,提醒我们在与他人相处时要保持平和淡漠的态度,不要过于亲密情分。

这样的人际关系更加稳定、长久。

又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告诫人们即使身处异乡,也要牢记家乡亲人,常怀思念之情。

古诗文名言名句也能够启发我们对生活的思考。

比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描绘了经历困难后又迎来美好的画面,给人希望和勇气。

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少挫折和困境,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找到出路。

此外,古诗文名言名句还能够帮助我们静心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如“大道之行也,与天地同浩”,这句话教导我们要与天地同在,追求至高无上的道德和价值。

古诗文名言名句集锦(500句)

古诗文名言名句集锦(500句)

古诗文名句五百1. 2. 3. 4. 5. 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卫风•淇奥)(诗经•王风•采葛)(诗经•郑风•子衿)(诗经•秦风•兼葭)(诗经•卫风•硕人)(诗经・卫风・硕人)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9.手如柔黄,肤如凝脂。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6.摩不有初,鲜克有终。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诗经(诗经(诗经(诗经(诗经(诗经(诗经廊风•相鼠)大序)小雅•车辖)小雅)小雅)小雅•鹤鸣)大雅・荡)大雅•抑)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22.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2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2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25.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26.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2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29.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3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3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33.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老子)3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3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3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3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38.合抱之木,生于亳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精选古文经典名句及意思

精选古文经典名句及意思

【导语】古代流传下来的古⽂蕴含着华夏⽂明的精华,凝聚了古圣先贤的智慧,所以,接触和学习古⽂就是接受中华博⼤精深⽂化的熏陶,可以提升⼈的视野、情怀、境界和修为!下⾯是分享的精选古⽂经典名句及意思。

欢迎阅读参考!【篇⼀】精选古⽂经典名句及意思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学》 ⼤意: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欲修其⾝者,先正其⼼;欲正其⼼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学》 ⼤意:古时候想要使天下⼈都发扬光明正⼤的德⾏,就先要治理好⾃⼰的国家;想要治理好⾃⼰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的家庭;想要管理好⾃⼰的家庭,就先要修养⾃⼰的⾝⼼;想要修养⾃⼰的⾝⼼,就要先端正⾃⼰的⼼志;想要端正⾃⼰的⼼志,就先要证实⾃⼰的诚意;想要证实⾃⼰的诚意,就要先丰富⾃⼰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研究事物的原理。

3、君⼦有诸⼰⽽后求诸⼈,⽆诸⼰⽽后⾮诸⼈。

——《⼤学》 ⼤意:君⼦对于优点,要⾃⼰⾝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对于缺点,要⾃⼰⾝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

4、所谓诚其意者,⽏⾃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此之谓⾃谦。

故君⼦必慎其独也。

——《⼤学》 ⼤意;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欺骗⾃⼰。

要像厌恶腐臭的⽓味⼀样,要像喜爱美丽的⼥⼈⼀样,⼀切都发⾃内⼼。

所以,品德⾼尚的⼈哪怕是在⼀个⼈独处的时候,也⼀定会谨慎。

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 ⼤意:天赋予⼈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之。

——《中庸》 ⼤意:⼴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踏实地去实践。

7、⾃诚明,谓之性;⾃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经典古诗词名句古诗文名句大全

经典古诗词名句古诗文名句大全

经典古诗词名句古诗文名句大全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2、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文廷式《蝶恋花》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李商隐《无题》4、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

——况周颐《减字浣溪沙》5、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欧阳修《玉楼春》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诗经周南关雎》7、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乐婉《卜算子》1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白居易《浪淘沙》1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廷筠《杨柳枝》1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邵瑞彭《蝶恋花》13、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苏武《结发为夫妻》1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15、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16、死生契阔,与子成悦。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1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18、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19、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佚名《凤求凰琴歌》20、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曹雪芹《红楼梦引子》21、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22、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晏殊《山亭柳赠歌者》23、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24、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陈叔达《自君之出矣》25、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26、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晏殊《玉楼春》27、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28、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古文名句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淇奥》像切,像磋,像琢,像磨。

切磋琢磨(qiē cuō zhuó mó):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

形容文采好,有修养。

《孔子》中引申意为: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像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1)就是指出自已观点和方法的人不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而听的人可以从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这样才能发挥出群众的智慧.2)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的不正确,也是无罪的。

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可:能够,可以。

以:用来。

攻:琢磨。

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

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靡mǐ:无。

初:开始。

鲜:少。

克:能。

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屈原长太息:深长地叹息。

掩涕:掩面流泪。

我揩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伤人民生活命运的艰难。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屈原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涉江》屈原变心:改变初衷。

愁苦:忧愁苦恼。

终穷:终身穷苦。

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短:不足。

长:有余。

比喻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没有一个人全是优点,也没有人全是缺点。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离骚》屈原善:善爱,好的行为,珍爱,言行或理想。

虽:虽然,即使,纵然。

九:泛指多次或多数。

未悔:不会懊丧,不后悔。

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就是让我九死(或多死)还是不后悔。

表达作者为追求国家富强、坚持高洁品行而不怕千难万险、纵死不悔的忠贞情怀,后来人们在表达坚持理想、为实现目标而奋斗时常引用这一名句表达心志。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对楚王问》宋玉曲:本意是指音乐歌声,而引申出来是指思想见解中的意趣。

弥:是极其的意思。

高,本意是指声调音响,引申的意思是指意境思想上的高远脱俗。

和:本是指应对配合,引申意思是赞赏或者评价,指的是能够真正理解的人。

寡:是少有的意思。

连起来原是指声乐难度大,别人难以配合伴唱,引申后是说某个人某种思想认识非常有深度,超越了常规见识,非一般人所能理解。

曲高和寡就是知音难得的意思。

唱的歌越是高深,能跟着和唱的就越少。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自己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虚而是时时改掉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欲:想要。

患:忧愁,担心。

辞:言辞,指借口。

如果一心一意想要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罪名。

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人。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辅:颊骨。

车:齿床。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比喻利害密切相关。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将士用武力把他从原野上捉到,而一个女人一下子(立刻)就把他从国都中免罪(放走)了。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师:借鉴。

汲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战国策·楚策》亡:丢失。

牢:牲口圈。

羊丢失以后,才修补羊圈。

比喻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善后措施,以免酿成大错。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意为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百战都不会失败。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再艰难的事情,只要持续不懈的行动必有所成。

21、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老子》第五十八章倚:依靠。

伏:隐藏。

福与祸并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

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第七十三章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到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比喻作恶的人终究逃脱不了天法的惩处。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才算真正聪明。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比喻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

2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

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

26、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

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

2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一“老”(动词):尊敬。

第二个和第三个“老”(名词):老人、长辈。

第二个“老”是自己的长辈,第三个“老”是别人家的老人。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动词):抚养。

第二个和第三个“幼”(名词):子女、小辈。

第二个“幼”是自己家的孩子,第三个“幼”是别人家的孩子及:推己及人。

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2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天时:指尖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

地利: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

人和: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

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章句下》社:土神。

稷:谷神。

社稷:古代帝王或诸侯建国时,都要立坛祭祀“社”、“稷”,所以,“社稷”又作为国家的代称。

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

3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道:道义道德。

寡:少。

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道义,必定会陷入孤立。

3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生:使······生存。

死:使······死亡。

忧患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死亡。

3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富贵:指的是有钱财、有地位。

淫:使······扰乱。

移:使······改变。

威武:威胁暴力。

屈:使······服从。

金钱和地位不能使之扰乱心意。

贫穷卑贱不能使之改变(形容意志坚定)。

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形容不畏强暴)。

33、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章句下》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3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之《鱼我所欲也》亦:也。

欲:想要。

得兼:两种东西都得到。

舍:舍弃。

取:选取。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3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锲:雕刻。

不:表示否定。

舍:表示放弃,不坚持,停止。

(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

(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蓬:蓬草。

而:表示修饰。

涅:黑土。

蓬草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

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

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

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3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溃:溃决。

蚁穴:蚂蚁的洞穴。

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蚂蚁洞穴而崩溃。

比喻不注意小事则会酿成大祸或不注意小事则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3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吕氏春秋·尽数》腐:臭。

枢shū:门轴。

蠹dù:蛀蚀。

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

比喻经常运动,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

3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陋:本指简陋,这里指简单的知识。

寡:少。

闻:知识,见识。

自学而无师友指导切磋,人的学识就会浅陋,见闻不广。

40、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下》张:拉紧弓弦。

弛:放松弓弦。

文:指周文王。

武:指周武王。

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办法是有宽有严的,后泛指治理国家要宽严结合。

也比喻工作和生活要劳逸适度,有紧有松。

4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比喻人不经过培养﹑锻炼,不能成材。

4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

立:成就。

废:败坏。

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4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

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或者比喻只希望得到而不将希望付诸行动。

4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

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

45、失之毫厘,缪以千里。

《礼记·经解》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

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4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论》蹊xī:小径。

桃树李树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

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夸耀,向别人邀功,人们就会记住他;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