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单元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混合运算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混合运算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第二单元混合运算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1.混合运算课题一:混合运算(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例l、第10页例2、例3和练习三的第 l~3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运算.教学重点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序。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计算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先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复习题中各题的运算顺序,并直接口算出得数.2.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二、新课1.教学例1教师:刚才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口算出得数.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从现在开始,我们学习两步式题的脱式运算.接着教师出示例l,说明脱式的书写格式.教师:两步计算的式题,脱式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的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35”,还没进行运算的部分“+5”要照抄写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行写“=”,在“=”的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然后,让学生做“做一做”的习题.教师巡视,看学生的书写格式是否合乎规范,对书写不规范的要帮助改正。

然后共同订正。

2、教学例2.教师出示例2.教师:这两个算式各含有哪些运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运算?(有加、减和乘法运算;它们都有乘法运算,)教师:在没有话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左边的式题,可指名说出先做什么运算,再做什么运算.同时教师用红粉笔在乘法下而画一条根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接着教师写出脱式运算的过程,边写边说应该注意的事项.然后,做右边的式题。

教师:这个算式与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都有乘法运算:左边的是乘法运算在前,右边的是乘法运算在后。

)教师:在这个算式里,有乘法和减法,虽然乘法在后面,也要先算乘法。

教师边说边在乘法下面画一条红线,表示先做乘法运算,接着教师写出脱式运算的过程,边写边说要先算乘法,后算减法,要先把没进行运算的部分“50 —”照抄下来,再把6×3的积18写在“—”的后面。

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复习

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复习

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复习(共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 7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复习(一)3÷76= 65÷10= 83÷109= 21-41= 18×61= 107÷1514= 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51÷(1-31×21) 109×【87÷(54+41)】 (41-41×21)÷4165+89×95×98 9×65+65÷91 (83+271)×8+2719X -31X =32 1-31X =32 8X +31=97 4415:X =115解决问题:1、一桶油20千克,用去54,还剩下多少千克?2、一桶油20千克,用去一些后还剩下52。

用去多少千克?33、一桶油,用去18千克后,还剩下52。

这桶油多少千克?4、一桶油40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53,用去多少千克?7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复习(二)一、细心填写:1、53小时=( )分 53千米=( )米 300克=( )千克2、剪去的是剩下的116,剪去的是全长的( );实际比计划增产31,实际是计划的( );今年比去年节约51,今年是去年的( )。

3、15米的53比( )多32米;28吨的73是( )的32。

4、20千克苹果,卖出他的101后又卖出101千克,共卖出( )千克。

5、一项工程,甲独做要14天完成,乙的效率是甲的87,乙的效率是( ),乙独做需要( )天完成这项工程。

4 二、解决问题:1、老李用80天时间完成了一项任务,比计划节省时间51。

计划用多少天?2、501班有60人,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32。

男女生各有多少人?3、新建一条生产线,实际投资27万元,比计划节约101。

计划投资多少万元?4、一段公路,甲队独修10天完成,乙队独修12天完成。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人教版]三、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两部分内容。

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过三步式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

本单元出现的四步主要有小括号、中括号及括号内有两级运算的式题,以进一步巩固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的运算,若元括号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为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打下基础。

本单元编排了一定数量的文字题,在文字题教学时要着重说明解题的分析思路,帮助学生理解由文字题动式题的演变过程。

本单元的应用题都由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增加一个条件或改变问题而演变成的“有几倍求和或差”的应用题,发展的“归一”和“归总”应用题。

教材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应当由数字、图形(线段图)关键词(字),算式统一起来进行分析。

即由式题动文字题动应用题,或应用题动文字题身式题的演变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明确运算顺序,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2.掌握三步计算的文字题,会列综合算式。

3.会用线段图表示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相关应用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教学重点:本单元教学重点是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并验算,以及能用综合算式解答相关应用题。

教学难点: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

教学疑点:求间隔数问题(两端两边的植树问题)1.四则混合运算(1)四则计算的混合式题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47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四步计算和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学会正确计算。

2、通过。

悔,养成认真审题,规范书写,仔细计算的习惯。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小黑板出示)先读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算出来。

120-144÷18+35(58+37)÷(64-45)1.学生口述运算顺序,教师用框线图表示顺序。

2.集体校对,说明注意点。

(二)新课教学1.教学例1。

(1)把准备题①中的144改写成36某4的形式,引出例1,120-36某4÷18+35(2)问这道题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除法在一起,你认为应当怎样计算?(3)全班同学统练,一生板演,集体校对,讲评。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2)就板演结果进行校对,明确用括号的理由。
4.“想想做做”第5题
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两步式题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
先算括号里面的。习题讲解
连减也可以是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4课时)
课题
练习五(1)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0页练习五第1~5。
2.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3.明确学习目标。
4.组织讨论在自学过程中你明白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说说小括号的作用,明确运算顺序。
5.完成“试一试”。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课本上完成,最后校对结果并再一次明确运算顺序。
三、互评互议,小结提升。
学生相互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
既有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除例题讲解
法,再算加减法。
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3课时)
课题
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两步式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例题3和“试一试”,第38~39页“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情境,能列带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解答问题。
2.认识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明确在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关的混合运算顺序后,即使安排各种生动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列综合
算式进行解答,使学生在运用知识、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混
合运算的实际价值。
4.在比较中加深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提高运算技能。教材不仅多次
安排运算顺序易混式题对比练习,而且,还注意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

四年级数学上册习题课件:第3单元 2 有小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及应用题(冀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习题课件:第3单元 2  有小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及应用题(冀教版)
420÷2×4=840(元) 答:买4双鞋需要840元。
6.李大伯用32千克绿豆生出了192千克豆芽。 照这样计算: (1)现在有68千克绿豆,可以生出多少千克豆 芽?
192÷32×68=408(千克)
答:可以生出408千克豆芽。
6.李大伯用32千克绿豆生出了192千克豆芽。 照这样计算: (2)要生出234千克豆芽需要多少千克绿豆?
冀教版-四年级-上
第3单元
2 有小括号的乘除混合运 算及应496÷23= 880÷19= 29……15 8……68 21……13 46……6
知识点1:有小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 1.学校买来5箱粉笔,每箱20盒,一共花了 300元。每盒粉笔多少元?
300÷5÷20=3(元)或300÷(20×5)=3(元)
答:每盒粉笔3元。
知识点2:归一应用题 2.王师傅15天加工了360个零件。照这 样计算: (1)18天能加工多少个零件?
360÷15×18=432(个) 答:18天能加工432个零件。
知识点2:归一应用题 2.王师傅15天加工了360个零件。照这 样计算: (2)加工840个零件,要用几天?
840÷(360÷15)=35(天) 答:加工840个零件,要用35天。
234÷(192÷32)=39(千克)
答:需要39千克绿豆。
7.用一个杯子向一个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3 杯水,连瓶重4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重600 克。想一想一杯水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
一杯水:(600-440)÷(5-3)=80(克) 一个空瓶:440-80×3=200(克)
答:一杯水重80克,一个空瓶重200克。
3.先在框里填上得数,再列出综合算式。
30 112 600
8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第五单元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第五单元
第5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 按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2.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 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复习导入
1.计算。
×18 ×18 + 1×18 +
2.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情景导入1
90× +90× =36+30 =66(棵)
答:五、六年级一共植树66棵。
学以致用
2、陈征有84枚邮票,其中 是中国邮票,其 余的是外国邮票。陈征有多少枚外国邮票?
84 - 84× =84-60 =24(枚)
答:陈征有24枚外国邮票。
学以致用
3、工人要在地下铺设840米电缆,已经铺 设了 (1)已经铺设了多少米?
男运动员占
5 9
女运动员

45人
探究新知
女运动员的人数=总人数-男运动员的 人数,先要算男运动员的人数。
你会列式解答吗?
45-45×
=45-25 =20(人) 答:女运动员有20人。
探究新知
这道题可以怎样检验? 看男、女运动员的总数是不 是45人。 检验: 25+20=45(人) 25÷45 = =
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 共用彩绳多少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探究新知
先算两种中国结各用 彩绳多少米。
×18 + ×18
先算两种中国结各做1个共 用彩绳多少米。
= =

(

)×18
= 18(米) 答:一共用彩绳18米。
=1×18
=18(米)
探究新知
上面的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哪一种解法比较简便? 方法提示。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 相同。 2.整数的运算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

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认识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2、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和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个物体运动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行程应用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难点: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个物体在运动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行程应用题。

课时安排:(总29课时)1、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5课时2、应用题。

20课时整理和复习4课时1、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总结,教学例1,例2。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六的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教具准备:复习用的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出示卡片,指名学生回答。

5.14+3.26-2.14 15.6-7.9-2.17.5×0.25×4 0.7÷0.35÷0.5完成以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导入新课:教师提问: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计算方法?(加、减、乘、除)教师: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

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然后板书课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三、新授:1、教学例1。

出示例1:下面的算式里有哪些运算?运算的顺序怎样?13.7-2.5+4.6 3.6×6÷0.9提问:这两算式里各有哪些运算?学生回答,教师说明:在数学里,加、减法叫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第二级运算。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第一课时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内容:P39、40页例1、例2、例3教学目标:1、知道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的含义。

2、知道含有一级或两级运算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知道有小括号、中括号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4、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在脱式计算中,遇到有除不尽情况时,能正确取商的正确值。

(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后再计算,在取近似值的这一步要写约等号)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算。

32.8+19 1.82-0.63 0.42×0.5 8.2÷0.015.2÷1.3 0.67+1.24 0.51÷17 1.6×0.42、提问:我们学过哪些运算?(这些运算统称四则运算)3、计算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法和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新授。

1、导入。

板: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2、教学例1(1)出示例1:下面的算是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3.7-2.5+4.6 3.6×6÷0.9(2)先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3.7-2.5+4.6 3.6×6÷0.9=1.2+4.6 =21.6÷0.9=5.8 =24(3)介绍“级”。

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4)讨论: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让学生知道,这一说法与以前学习过的“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加、减或乘、除两种运算,要先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所表达的意思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⑴认真读题,在脑子里分析后,会用几种 方法就列出几种方法的综合算式,不计算。
6×4×5
6×(4×5)
⑵ 、这是我们学过的哪一类型的应用题? 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⑶ 、把它改编成一道求“平均每层放多少 双鞋”的应用题。
鞋店里有120双鞋,平均放在5个货 架上,每个货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多 少双鞋?
⑴、这是我们学过的哪一类型的应用题?
⑵会用几种方法就列出几种方法的综合 算式,不计算。
120÷5÷4 120÷(4×5)
⑶、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只列综合算式不计算
1、同学们摆花,7人可以摆63盆。照这 样计算,36人可以摆多少盆?
63÷7×36
2、同学们摆花,7人可以摆63盆。照这 样计算,摆324盆花,需要多少人?
324÷(63÷7)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 )里。
1、比60少48的数去除3240,结果是多少?列 式是(C 3240÷(60-48))。
A(60-48)÷3240 C 3240÷(60-48)
B 3240÷60-48
2、下列各题中去掉小括号,得数才正确的是 ( C (30-5)×4=100 )。
A 250÷(2+3)=50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单元复习)
杏花岭区后小河小学 赵改玲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打开课本看一看,第四 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习了几个例题?哪几个例 题能归为一类?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1、混合运算
三步式题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在一个算式中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照 ( 从左到右的顺序 )依次计算;


少1?6”2÷最(后3一5-步1是7)求( ),列式是

)。
只列式不计算:
1、400减去170与80的和,差是多少? 400-(170+80)
2、64与24的差乘8,积是多少? (64-24)×8
3、200加上5除125的商,和是多少? 200+125÷5
鞋店里有5个货架,每个货架有4层, 每层放6双鞋,一共放多少双鞋?
6、一个商店运来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 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11×12求的是( 每箱卖多少元? ), 11×12×5求的是( 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7、2个班同学给小树浇水,每班48人,共浇小 树960棵,平均每人浇多少棵? 960÷(48×2)
先求( 一共有多少人? ),再求 ( 平均每人浇多少棵?)。
3、把“460-220=240 5×6=30 240÷30=8”列 成综合算式是((460-220) ÷ (5×6))。
4、同学们做早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5 行;如果每行站30人,要站( 10 )行。
填空:
5、小宇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计算,她8分 钟能走( 480 )米;走600米需要( 10 ) 分钟。
= 4500
牢固掌握运算顺序
想一想、填一填:
1、计算“90-10×6+43”时,要先算乘( ) 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 )法;得数是 (73)。
2、计算“60+120÷6×7”时,要先算除( ) 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 )法;得数是
(200)。
3、在“(12+10)÷(12-10)”中, (12+10)和(12-10 )两步可以同时计算, 得数是( 11 )。
=250×3
× =750
=520 + 360 = 880
②、250×2÷250×2 =1
×
改正:250×2÷250×2 = 500 ÷250×2 = 2×2
=4
易错类型及实例分析:
1200÷4×30÷2
改正:1200÷4×30÷2
=1200÷120÷2(先乘后除)
× =10÷2
=5
= 300×30÷2 = 9000÷2
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时,要先算 (乘、除法 ),后算(加、减法 );
有小括号的,要先算( 括号里面的); 如果有两个小括号,可以( 同时进行 计算 )。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1、混合运算
三步式题
两步文字题
列综合算式解答已 学过的两步应用题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和 两步应用题,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 题,弄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注 意正确使用小括号。
3、同学们摆花,每人摆9盆。需要36人。 如果每人摆12盆,需要多少人?
9×36÷12
4、同学们摆花,每人摆9盆。需要36人。
如果要求18人去摆,每人要摆多少盆? 9×36÷18
填空:
1、55+49÷7×3,第一步计算的结果是 ( 7 )。
2、65减去5乘11的积,差是多少?列式是 ( 65-5×11 )。
2、60除以3加9的和,商是多少?
60÷3 + 9
(先求和后求商)
× (先求商后求和) 改正:60÷(3 + 9 ) =60 ÷ 12
=5
想一想、填一填:
1、“52加48的和乘14,积是多少?” 先求( 和 ),再求( 积 ),列式是 ((52+48)×14 ),积是( 1400 )。
2、“162除以35减去17的差,商是
B(15+5)÷4-5=0
C (30-5)×4=100
24-(4×3 + 2) (24-4)×(3 + 2)
=24-(12+2) =24- 14 = 10
= 20 × 5 = 100
易错类型及实例分析: 1、350减去80乘3的积,差是多少?
(350-80)×3 (先求差后求积)
×
(先求积后求差) 改正:350-80×3
=350-240 =110
易错类型及实例分析: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1、混合运算
三步式题
两步文字题
列综合算式解答已 学过的两步应用题
2、应用题
连乘应用题 连除应用题 归一应用题 归总应用题
易错类型及实例分析:
240÷( 4×3 ) 240÷(4 + 3)
易错类型及实例分析:
①、520+480÷4×3
改正:520+480÷4×3
=1000÷4×3(先凑成整千) =520 + 120×3
口述计算步骤:
24-4×3 + 2 =24- 12+2 = 12+2 = 1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请你在这个算式的不同位置,加上 小括号,并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
24-4×3 + 2 =24- 12+2 = 12+2 = 14
(24-4)×3 + 2 = 20 ×3 +2 = 60+2 = 62
24-4×(3 + 2) =24- 4× 5 = 24- 20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