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各城区年中考语文一模考试精选汇编:名著阅读专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北京市部分区202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专题

北京市部分区202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专题

名著阅读专题北京市海淀区202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三、名著阅读(5分)14.真、善、仁、爱是人性美的重要因素。

请从《朝花夕拾》《红星照耀中国》《水浒传》《海底两万里》中选择两个人物(出自不同作品),结合内容说说他们身上体现了哪一种共同的人性美。

(100字左右)答:三、名著阅读(共5分)14.答案示例1:《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帮“我”订正解剖图,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情况;美国记者斯诺为探究中国革命的真相,冒险进入陕北苏区采访,创作出《红星照耀中国》,客观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他们求真务实,体现出了人性美中的真。

答案示例2:《水浒传》中的鲁达得知金氏父女被恶霸欺凌而走投无路,慷慨解囊,帮助金氏父女逃走;《海底两万里》里中的尼莫船长在采珠场救了穷苦的采珠人,并送给他一袋珍珠。

他们能够对素昧平生、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彰显了人性中的仁之美。

(5分。

结合内容2分;指出“人性美”的因素1分;具体分析“人性美”2分)北京市西城区202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三、名著阅读(5分)15.面对浩瀚书海,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问题和方法等进行选择性阅读,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探究。

以下是两位同学阅读《傅雷家书》和《简·爱》时制作的专题提纲卡片。

请你仿照示例,任选一部你阅读过的名著,确定探究专题并拟定提纲,填写卡片。

(可选择示例中的书,但须更换专题)(100字左右)示例一:示例二:三、名著阅读(5分)15.答案示例: 评分标准:共5分。

所探究专题与该书相符,2分;提纲内容能对应专题,有一定的探究和分析意味,3分。

北京市丰台区202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三、名著阅读(5分)11. 在阅读名著时,我们常会被内容触动心弦,与其中的人物同悲欢、共休戚,这就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共鸣”。

请在你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两个具体内容,说说你的“共鸣”体验。

(100字左右)答:三、名著阅读(5分)11.(5分)答案示例一:阅读《西游记》,读到孙悟空被唐僧从五指山下救出来,我和欢呼奔跑的孙悟空一样喜悦兴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却被唐僧误解受罚,我的心情和孙悟空一样又生气又委屈。

2022-2023学年度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整理--古诗阅读

2022-2023学年度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整理--古诗阅读

2022-2023学年度北京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古代诗歌阅读汇编大兴区(二)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第10~11题。

(共6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这首词上片着重写景:首先“(1)”字统领景物特点,又通过“雁去无留意”侧面烘托出边塞(2)的特点。

(2分)11.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和苏轼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都是借典故抒发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这两首词借典故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4分)答:答案(二)(共6分)10.(1)异(2)答案示例:荒凉(寂寥)(共2分。

每空1分。

后一空意思对即可)11.答案示例:范仲淹借“燕然勒石”的典故,写出词人以及将士们还没有像西汉的窦宪一样建立功勋,表达他们既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情感。

苏轼借“冯唐出使”的典故,写出词人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式的人物将他召回,表达他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情感。

(共4分。

“内容”2分,“情感”2分)房山区(二)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9-10题。

(共5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这首词抒发了戍边将士复杂的情感。

其中,用“①”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又以“燕然勒功”的典故写出了②之志。

(2分)10.作者以“异”字总领塞下秋景。

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异”的景色是怎样的?请用自己的话描述。

(3分)答:答案(二)(共5分)9.答案示例:①浊酒一杯家万里②建功立业/报效国家评分标准:共2分。

每空1分。

10.答案示例:塞下的秋天极其寒冷,大雁过早地向衡阳飞去,毫无稍事逗留之意。

/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奇特的声音。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考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 .doc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考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  .doc

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考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未分类(共1题)1.【2013东城一模】8.名著阅读(3分)孟子的文章感情强烈,气势充沛,说理充分。

比如,在《鱼我所欲也》中,以三个“乡为身死而不受”领起,表达了对贪求富贵,舍弃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①智取生辰纲②水浒传③施耐庵难度:中等知识点:国内文学作品5.【2013昌平一模】8.名著阅读(3分)《____________”印证自己的收获。

【答案】答案:①《论语》②孔子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或者“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或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生任选《论语》里这方面的句子)难度:中等知识点:国内文学作品7.【2013通州一模】8.名著阅读(3分)“义”字含义丰富: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阐释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儒家这种轻利重义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水浒传》中,宋江在梁山农民起义奠基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牺牲后,将“__________________”改为“忠义堂”,都凸显了对“义”的重视,但“忠”在“义”前,标志着农民起义的路线开始偏离。

【答案】答案:①舍生取义②晁盖③聚义难度:中等知识点:国内文学作品8.【2013大兴一模】8.名著阅读(3分)《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记事基本以《春秋》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国十二公为次序。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和文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__________________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左传》善于通过人物语言刻画人物形象,比如《曹刿论战》一文就借助主要人物曹刿论述战前的“作战条件”、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战后的“取胜原因”等语言,刻画了这个有强烈爱国热情、有远见卓识、冷静睿智的人物形象。

北京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附解析)

北京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附解析)

名著阅读1.在年级名著阅读专题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准备围绕“环境与人物”专题进行探讨,分析环境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请结合你阅读过的名著,任选其中一部,结合相关内容作分析。

(100 字左右)示例:在《骆驼祥子》中,作者通过描写恶劣的环境来表现人物。

当天气炎热到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祥子为了生计不得不拉车挣钱;当大雨滂沱令人难以行走的时候,祥子仍在雨中挣命。

烈日和暴雨的环境描写,表现了祥子生活的艰辛和悲惨的命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主要有以下作用:烘托人物的心情;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烘托人物形象。

解答此题要选择自己熟悉的名著、熟悉的人物来分析。

示例: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作者通过描写恶劣的环境来反映人物的品质,烘托人物形象。

在筑路这一章节中,通过对暴风雪的描写,写出了筑路队员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之下,保尔等人的工作受到很大的影响,筑路困难重重。

恶劣的环境烘托保尔等革命者坚强的意志和顽强高贵的品质。

2.学校读书会拟推出“‘汲取前进的力量’名著推荐活动”,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部,向同学推荐并结合该书具体内容写出理由。

(70-100字)示例:⑴推荐《红星照耀中国》这本名著。

作者深入“红色中国”腹地采访,发现边区物质生活虽然艰苦,但人们始终乐观、向上。

联系革命胜利,这告诉我物质条件对成功并非起决定作用,坚守信念、勇于做斗争的精神更重要。

⑴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

主人公保尔修建铁路时患上肺炎仍忘我工作;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仍在病榻上完成了自传小说。

这个形象激励我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顽强拼搏,坚信困难终会被战胜。

【详解】本题考查推荐语。

首先,根据此次名著推荐活动的要求从名著中“汲取前进的力量”,选择符合要求的名著;然后结合该书具体内容写出推荐的理由即可。

北京市初中中考语文名著试卷试题汇编

北京市初中中考语文名著试卷试题汇编

北京市中考文名著城区名著(3分)古典小《水》擅长通强烈的矛盾矛盾来刻画人物形象。

比如通林冲与高俅父子及其帮凶的矛盾矛盾,刻画了林冲待迫先是①,最后被迫勇复仇的形象;再如我学的《②》,作者通刻画③与众士的矛盾矛盾,表了他粗暴焦躁的性格特点。

答案:8.答案:①妥退②智取生辰③志(共3分。

共3空,每空1分)02西城区8.名著(3分)元末明初作的《水》中塑造了一大量绘声绘色的人物形象,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中号“”的吴用,周祥安排,巧用,使得志在黄泥了 ,件事充足展现出吴用的神机妙算。

答案:8.施耐庵智多星生辰或金担(3分)03旭日区名著。

(4分)名著是一种快。

你从心灵上、精神上获得最大的足和享受。

它像是一把开启智慧大的匙,你解高兴,化灵魂。

1)我国清朝描绘封建社会后期知分子及官活和精神相貌的篇刺小是《》。

(2)文天祥的“人生自古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与《》一中倡的“舍生取”的主一脉相承。

3)依据下边的句,写出的人物。

①有才无德被;此失彼招分身。

身故只因才外露;恃才可血横流。

②根并荷花一茎香,一生遭堪。

自从两地生孤木,以致香魂返故。

人物:①②答案:10.(1)水(2)孟子(3)修4海淀区8.名著(3分)《水》别名《忠水》,此中“”穿于《水》的主要情,但“”的详细表又不尽同样:①(人名)拳打关西,是路不平拔刀互助的“侠”;②(情),是兄弟情深丹诚相许的“情”;③(情),是劫取不之的“正”⋯⋯因“”而齐集在一同的英豪好的出色故事,组成了一部古代民起的大史。

答案:8.①达(或“提”)②江州劫法(或“大野猪林”)③智取生辰(共3分。

每空1分,有小不得分。

后两空切合要求,意思即可)丰台区8.名著(3分)《朝花夕拾》是迅的一部回性①集,了迅从幼年到青年期的生活。

此中《藤野先生》一文叙了作者在日本学医期,藤野先生他的教与关。

同也表达了作者因遇到日本所“国青年”的歧欺侮,进而决定②的,体了迅③的品。

答案:8.答案示例:①散文②弃医从文③祖国分准:共3分。

2022年北京部分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

2022年北京部分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
三、名著阅读(5 分) 12.学校开展“坚定理想信念”主题教育活动,请结合你读过的一部名著的内容,说说名著
中某一人物的事迹带给你的与活动主题相关的启示。(100 字左右) 答:
答案: 12.答案示例: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写,朱德原是滇军军官,为救国救民放弃荣华富贵
毅然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为中国革命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朱总司令的事迹启示我要树 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奋读书。(5 分)
1
【2022 海淀一模】
三、名著阅读(5 分) 14.学校要开展以“成功需要执着追求还是适时而变”为辩题的辩论会。正方观点是“成功
需要执着追求,勇往直前”,反方观点是“成功需要适时而变,顺势而为”。你会选择 哪一个观点?请结合阅读过的名著,陈述理由。(100 字左右) 答:
答案: 14.示例 1:我选择正方观点。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1954 年 7 月 25 日
答:
答案: 15.答案示例: 艾青《礁石》一诗中的“礁石”意象,象征了历经种种磨难挫折而始终坚
韧顽强、永不屈服的精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主人公保尔就有这种精神。 面对严刑拷打,他宁死不屈;面对病 魔,顽 强搏斗,尤其他在病榻上依然不屈,进行 文学创作。
评分标准:共 5 分。礁石意象理解,2 分;结合一本名著分析,3 分。
6
性格(形象)方面相似点的说明:
答案:
三、(共 5 分)
16.答案示例一:我选择《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和《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他们都有 善良的一面。尼摩船长在采珠人被鲨鱼袭击时,马上让船员去救采珠人,还把自己的一袋 珍珠送给那个采珠人。祥子在茶馆看到比自己更加困难的老马和小马,给他们买来包子充 饿。 答案示例二:我选择《西游记》中的唐僧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他们都凭借 坚定的意志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唐僧在取经路上途经女儿国,女儿国国王许以权色,唐 僧却不为所动,意志坚定一心向佛,最终克服各种困难取回真经。保尔在战场上勇往直前, 即使身患疾病依旧在秋冬之际与另一队工人比赛修路,靠着强大的意志力完成了抢修铁路 的工作,一生都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共 5 分。写出两部小说类名著 1 分,所选人物与书目匹配 1 分,提炼两个人物的共性 1 分,分别结合情节说明各 1 分)

北京市各区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北京市各区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西城区(三)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10-12题。

(共7分)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 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 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 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 且艰若此。

10. 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狐假虎威B. 计日以还/锦囊妙计C. 尝趋百里外/卧薪尝胆D. 未尝稍降辞色/声色俱厉 11.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 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翻译: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理解:宋濂家境贫寒,买不起书来读,却又非常喜欢读书,人们因为同情他,大多 愿意把书借给他读,宋濂就此读到了各种各样的书。

这一句主要表达了宋 濂对借书给他之人的感激之情。

【乙】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翻译:有人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 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理解:这一句写出宋濂求师之难。

他所求的老师面对门人弟子并不和颜悦色, 甚至会训斥学生,但为了能够继续请教,宋濂会表现得更加恭敬谨慎。

北京市各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精选汇编:名著阅读专题含答案

北京市各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精选汇编:名著阅读专题含答案

名著阅读专题旭日区三、名著阅读( 共 5 分 )14. 下边是一位同学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后写的一首小诗, 既包括了鲁滨逊的经历,也赞叹了他的精神。

请你联合名著,补写适合的内容。

(2分)传奇这是一个空无一人的荒岛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你,孤立无援与自然抗争向命运呼喊艰辛搬运,造屋安家无畏的精神是你挑战命运的武器①_开辟的精神是点燃你希望的明星酿酒制陶,造船挖渠②_是照射你梦想的光辉你的故事注定是一个传奇l5. 《论语》有云 : “与朋友交,一诺千金”请你从读过的名著中任选一部,联合有关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三、名著阅读( 共 5 分 )14. 答案示例:①开垦种植,捕获驯养②坚强的精神(评分标准:共 2 分。

每空 1 分)15.答案示例:面对曹操的厚遇和挽留,绝不心动,得悉刘备的信息后,便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与刘备相聚。

这正是“与朋友交,一诺千金”的详细表现。

(评分标准:共 3 分。

联合名著 2分,语言 1 分)大兴区三、名著阅读(共 5 分)16. 请从以下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个,模仿示例,联合有关情节,简要写出你的认识。

( 2 分)....选项:江姐祥子鲁滨逊藤野先生示例:人物情节:鲁提辖因救援素昧生平的金老父女,不料三拳竟把镇关西打死了,不单丢了官职,还成为朝廷要捉拿的逃犯。

我的认识:鲁提辖是一个扶危济困、疾恶如仇的人。

人物情节:①我的认识:②17.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请你从《红岩》《鲁滨逊漂流记》等读过的名著中, ,联合有关内容,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80 ~ 100字)(3分)答 : ___________三、名著阅读(共 5 分)16.答案示例:人物情节:江姐被捕后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

在狱中受尽了公民党军统特务的老虎凳、电刑、把竹签钉进十指等酷刑摧残,仍旧守旧党的奥密。

我的认识:江姐是一位对党忠贞、对敌斗争坚强不屈的革命先烈。

( 2 分)17.答案示例:《鲁滨逊漂流记》中在荒岛上生计的鲁滨逊是幸福的,固然他航海时遇风暴而触礁,只身漂到无人孤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淀区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1.有人说:“人到绝境是重生。”强者总能在绝境中创造机会,走出困境。请结合你读过的文学名著中的相关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100字左右)(5分)
答:
11.
答案示例一:《红岩》中,共产党人华子良面对身陷囹圄的绝境,装疯卖傻,整日蓬头垢面,言行异常,因此骗过了敌人的耳目,让他得以暗地与外界进行联络和准备,最终成功逃出监狱带来了解放军。华子良在困境中忍辱负重,智斗敌人,创造了机会,最终走出绝境。
我的认识:江姐是一位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的革命先烈。(2分)
17. 答案示例:《鲁滨逊漂流记》中在荒岛上生存的鲁滨逊是幸福的,虽然他航海时遇风暴而触礁,只身漂到无人孤岛。但面对生存困境,他垒筑住所,制作家具,饲养山羊,栽种稻麦等,终于生存下来。想获得幸福,别无他路,唯有奋斗一途。(3分)
东城区
(评分标准:共3分。结合名著2分,语言1分)
大兴区
三、ﻩ名著阅读(共5分)
16. 请从下列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写出你的认识。(2分)
选项:江姐 祥子 鲁滨逊 藤野先生
示例:
人物情节:鲁提辖因救助素不相识的金老父女,不料三拳竟把镇关西打死了,不仅丢
了官职,还成为朝廷要捉拿的逃犯。
我的认识:鲁提辖是一个扶危济困、疾恶如仇的人。
人物情节:①
我的认识:②
17.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请你从《红岩》《鲁滨逊漂流记》等读过的名著中,,ﻫ结合相关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80 ~ 100字)(3分)
答: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6. 答案示例:人物情节:江姐被捕后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在狱中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老虎凳、电刑、把竹签钉进十指等酷刑折磨,仍然保守党的秘密。
答: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0.(2分)①仁、义、礼 ② 为乱 为盗
评分说明:每空1分。
11.(3分)答案示例:勇者因胸怀信仰而不惧。《红岩》中的江姐,是“勇者不惧”的典型作;无惧敌人的严刑拷打,坚强不屈,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评分说明:句意理解1分,结合情节2分。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4.答案示例:①开垦种植,捕捉驯养②顽强的精神
(评分标准:共2分。每空1分)
15.答案示例:
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对天盟誓同心协力。后来关羽与刘备、张飞失散,面对曹操的厚待和挽留,毫不心动,得知刘备的消息后,便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与刘备相聚。这正是“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具体表现。
传奇
这是一个空无一人的荒岛
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你,孤军奋战
与自然抗争
向命运呐喊
艰辛搬运,造屋安家
无畏的精神
是你挑战命运的武器
①_
开拓的精神
是点燃你希望的明星
酿酒制陶,造船挖渠
②_
是照耀你梦想的光芒
你的故事
注定是一个传奇
l5.《论语》有云:“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请你从读过的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北京市各城区年中考语文一模考试精选汇编:名著阅读专题含答案
———————————————————————————————— 作者:
———————————————————————————————— 日期:
名著阅读专题
朝阳区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4.下面是一位同学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后写的一首小诗,既包含了鲁滨逊的经历,也赞美了他的精神。请你结合名著,补写合适的内容。(2分)
【链接材料】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
——《论语·学而》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论语·雍也》
子曰:“三军可夺其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
——《论语·子罕》
答: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6.评分标准:能结合其中一则链接材料谈出对自己学习生活的指导意义(2分),能结合名著内容举例说明(2分),语言通顺(1分)。也可从名著中提炼对自己学习生活的指导意义,用其中一则链接材料的内容做道理论据。
丰台区
10.下面几则语录出自《论语》,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
①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
[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6.人们常说:“平凡之中蕴含着伟大”,请你从《红岩》《鲁滨逊漂流记》《朝花夕拾》《海底两万里》中任选一部作品,就其中一个人物,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答: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5①[甲] ②[丙] ③[乙](3分)
16答案示例1:《朝花夕拾》里的藤野先生是一位平凡的日本教师,因为关心弱国留学生鲁迅,帮他纠正解剖图,公平正直,给鲁迅带来关怀,他在鲁迅心里眼里都是伟大的。
答案示例2:《红岩》里的华子良为了更好地在狱中开展党的工作,装疯,忍辱负重,帮助狱友传递消息,为越狱做出重大贡献。华子良是位平凡的共产党人,但他为了党的事业自我牺牲的精神是伟大的。
房山区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6.人生在世为的是什么呢?恐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请结合链接材料(任选其一)和阅读过的名著,谈谈它们对你今后学习生活的指导意义。(80—100字。)(5分)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5.请从[链接材料]中分别选出与表格中《论语》语录内涵相匹配的一项(填序号)。(3分)
《论语》语录
链接材料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链接材料]
[甲]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乙]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②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
③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泰伯》)
④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
以上四则语录,都提到了“勇”。孔子认为“勇”总是与①等美德紧密联系;如果仅逞匹夫之勇,则可能②。(2分)
11.孔子说:“勇者不惧。”名著中有很多勇者形象,请从《水浒传》《西游记》《红岩》三部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