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试题经典及解析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1.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均为300N的货物从图示位置向上缓慢提升一段距离.F1、F2始终沿竖直方向;图甲中OB=2OA,图乙中动滑轮重为60N,重物上升速度为0.01m/s.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方式都省一半的力B.甲方式F1由150N逐渐变大C.乙方式机械效率约为83.3% D.乙方式F2的功率为3W【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甲图可知,OB=2OA,即动力臂为阻力臂的2倍,由于不计摩擦、杠杆自重,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为阻力的一半,即F1=150N;由图乙可知,n=3,不计绳重和摩擦,则F2=G+G动)/3=(300N+60N)/3=120N,故A错误;甲图中,重力即阻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动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不变,故动力F1 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乙方式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W有/W有+W额=Gh/Gh+G轮h=G/G+G轮=300N/300N+60N=83.3%,故C正确;乙方式中F2=120N,绳子的自由端的速度为v绳=0.01m/s×3=0.03m/s,则乙方式F2的功率为:P=F2 v绳=120N×0.03m/s=3.6W,故D错误,故选C.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2.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在使用机械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B.可以省力,同时也可以省功C.可以省距离,同时也可以省功D.只有在费力情况时才能省功【答案】A【解析】【详解】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但都不能省功,故A选项正确;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故B、C、D选项错误;3.班里组织一次“比一比上楼时的功率”活动,从一楼登上五楼,比谁的功率最大。

中考物理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功和机械能问题附详细答案

中考物理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功和机械能问题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1.如图是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将仓库中的货物沿水平轨道拉出的示意图。

已知货物的质量为600kg ,所受轨道的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1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若人以0.6m/s 的速度匀速前行,经100s 将货物拉出仓库。

人拉货物的过程中,分析正确的是( )A .货物移动距离为20mB .工人的拉力为400NC .工人做的有用功为43.610J ⨯D .工人拉力的功率为360W【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从图中可以看到,两条绳子托着动滑轮,人以0.6m/s 的速度匀速前行,那么货物的速度是0.3m/s ,经100s 货物移动距离为 0.3m/s 100s 30m s vt ==⨯=货物移动距离为30m ,A 错误;B .由题意可知,货物的重力600kg 10N/kg 6000N G mg ==⨯=其摩擦力0.10.16000N 600N f G ==⨯=由于货物匀速前行,绳对货物的拉力600N F f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可得到600N 100%75%2s F sη⋅=⨯=⋅拉 解得400N F =拉,工人的拉力为400N ,B 正确;C .货物移动距离为30m ,绳对货物的拉力为600N ,则工人做的有用功为4600N 30m 1.810J W Fs ==⨯=⨯有工人做的有用功为41.810J ⨯,C 错误;D .由于人以0.6m/s 的速度匀速前行,工人的拉力为400N ,工人拉力的功率为'400N 0.6m 240W P F v ==⨯=拉工人拉力的功率为240W ,D 错误。

故选B 。

2.跳绳是大家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小明的质量为 50 kg,每次跳起高度约为 6 cm(人整体上升,如图所示),一分钟跳 100 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上起跳过程中小明的动能持续增大B.下落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C.小明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约 3J D.小明在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约为 50W 【答案】D【解析】【详解】A. 向上起跳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小明的动能减小,故A错误;B. 下落过程中小明的高度减小,质量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故B错误;C. 小明的重力为:G=mg=50kg×10N/kg=500N,小明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W=Gh=500N×0.06m=30J,故C错误;D. 小明在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P=Wt总=30J10060s=50W,故D正确。

考点解析-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专项测试试卷(附答案详解)

考点解析-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专项测试试卷(附答案详解)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专项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的选手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中获得冠军。

她在比赛过程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她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其惯性不断变小B.她从b点运动到c点,其动能减小且机械能也减小C.她从a点向b点运动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D.她在d点和e点的动能为零,且在d点和e点她的机械能相等2、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活动中,装置如图所示,欲使所测机械效率提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转轴加润滑油B.增加提升高度C.增大提升速度D.减小物体质量3、仅用8天就建成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彰显的不仅是中国速度,更是战胜疫情的坚强决心。

如图所示,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地面基础建设,上百台挖掘机同时工作,其目的是增大所有挖掘机总的()A.机械效率B.功率C.功D.有用功4、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比赛中,我国运动员谷爱凌获得冠军,她在雪道上自由下滑的过程中,如果不计雪道阻力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D.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5、下列四幅图中,力有对物体做功的是()A.推车未推动B.提着滑板水平前行C.搬石未搬起D.用绳子提升物体6、在台球比赛中,选手在水平台面推动球杆撞击白球,白球运动后碰撞其它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手的推力对球杆做了功B.白球运动时,水平台面对球的支持力做了功C.球在水平台面滚动的过程中,球的重力对它做了功D.白球撞击黑球后没有静止,是因为球杆还在对白球做功7、“嫦娥一号”返回舱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时,需要打开降落伞减速,以便安全着陆,在返回舱减速下降的过程中()A.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B.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D.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8、图示为游乐场中在竖直面内转动的摩天轮,小红乘坐该摩天轮时速度大小不变,则她从最低点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A.动能减少B.重力势能不变C.机械能增大D.机械能不变9、篮球运动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推荐】物理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测试题+知识点+答案+打印版

【推荐】物理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测试题+知识点+答案+打印版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下列几个物体做功的情况,其中错误的是()A.叉车举起货物,叉车做了功B.燃烧的气体使火箭起飞,燃烧的气体做了功C.人推箱子,使箱子在水平方向移动,人做了功D.吊车将吊着的物体水平匀速移动,吊车对物体做了功2.某人用50 N的水平拉力,拉着100 N重的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前进5 m,则()A.拉力对物体做功是500 J,重力对物体没有做功B.拉力对物体做功是250 J,重力对物体做功是500 JC.拉力对物体做功是250 J,重力对物体没有做功D.拉力对物体做功是750 J,重力对物体没有做功3.以下事例中,重力做功的是()A.冰球在水平的冰面上滚动B.皮划艇在平静水面快速滑行C.跳水运动员下落D.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起停在空中静止不动4.关于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据P=W/t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B.据P=W/t可知,机器做功时间越长,其功率就越小C.机器功率大,则做功快,做功一定多D.机器功率小,则做功慢,做功可能多5.小明和爸爸一起去登山,登到山顶时,小明用40 min,爸爸用45 min,爸爸的体重是小明的1.5倍,则小明与爸爸的登山功率之比为()A.3∶4 B.4∶3 C.16∶27 D.27∶166.到同样的楼层,跑步上去比慢走上去要累得多,这是因为()A.跑步做的功多B.跑步效率高C.跑步的功率大D.跑步要费力7.要提高某一机械的效率,可取的途径是()A.增加机械做功的时间B.减少机械做功的时间C.增加机械的功率D.尽量采取措施减小额外功跟总功的比值8.一斜面高为2 m,长为10 m,将100 N重的物体沿着斜面由底端匀速拉到顶端,需要平行于斜面的力为25 N,那么关于功和斜面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用功为200 J,斜面效率为80% B.总功为200 J,斜面效率为25% C.有用功为50 J,斜面效率为25% D.总功为250 J,斜面效率为20% 9.下列物体中,既有动能又有势能的是( )A.被压瘪的皮球B.正在上升的气球C.被举着的杠铃D.在平地上滚动的足球10.骑自行车的人,在上坡前往往要加紧蹬几下脚踏板,这是为了()A.增大惯性B.增大上坡的推力C.增大动能D.增大势能11.小孩在荡秋千游戏中,从最低处荡到最高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正确的是()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12.掷铅球时,铅球以一定的仰角斜向上投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在铅球投射出到落地前的飞行过程中()A.重力势能不断减少,动能不断增加B.动能不断减少,重力势能不断增加C.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13.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以相同的速度行驶,则()A.两汽车具有的动能一定相同B.两汽车具有的机械能一定相同C.甲汽车的动能一定不会小于乙汽车的动能D.两汽车可能具有相同的机械能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4.小明提着一袋水果沿水平路面行走,从力学角度讲人向上的提力并没有对物体做功,因为_______________。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10.如图,将铁锁从贴着鼻子尖释放,铁锁摆回时并没有碰到鼻子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锁向最低处摆动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铁锁向最低处摆动过程中重力不做功 C.铁锁从释放到摆回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D.铁锁在最低处的机械能最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铁锁向最低处摆动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故 A 错误; B.铁锁向最低处摆动过程中,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铁锁高度降低,即向下运动了一定距 离,所以重力做功。故 B 错误; C.铁锁从释放到摆回的过程中,要克服空气的摩擦做功,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机 械能减小。故 C 正确; D.铁锁在来回摆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不断减少,所以在最初释放时机械 能最大。故 D 错误。
11.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在 M 点通过小圆弧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原长时右端在 N 点,小物块从斜面上 P 点由静止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又返回到 P 点,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是
A.小物块从 P 向 M 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 B.小物块从 P 向 M 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C.小物块从 P 向 M 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D.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答案】B 【解析】 A、小物块从 P 向 M 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故 A 正确; BC、物块从 P 到 N 碰撞后还能返回到 P 说明没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小物块从 P 向 M 运 动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不变;故 B 错误,C 正确; D、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形变达到最大限度,弹性势能最大,故 D 正确. 故选 B.
6.如图所示,用沿斜面向上不同的力,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 AB、AC 以相同的速 度大小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点 A,己知 AB>AC,如果拉力做的功分别为 W1、W2,拉力做功的 功率分别为 P1、P2。则:[ ]。

九年级物理机械功和机械能例题与习题

九年级物理机械功和机械能例题与习题

九年级物理机械功和机械能例题与习题九年级物理机械功和机械能例题与习题【例1】在平地上,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N的箱子,前进了10m(图1),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m,他做了多少功?【分析】水平推箱子做的功W1,等于水平推力F和水平前进的距离s的乘积Fs。

匀速举箱子时用的力F′与箱子重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举箱子是F′克服重力(阻力)G使箱子在F′方向上升高h,所做的功W2=F′h=Gh,这种情况下,常常为了简便而说:克服阻力G做的功W2=Gh。

【解答】F=50N,s=10m,G=100N,h=1.5m。

W1=Fs=50N某10m=500J。

W2=Gh=100N某1.5m=150J。

答:他推箱子做功500J,举箱子做功150J。

【说明】题中给了两个力:50N、100N,也给了两个距离:10m、1.5m。

千万不要死记乱套公式,算出两个功:W1=100N某10m=1000J,W2=50N某1.5m=75J。

对于公式,务必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运用。

W=Fs中的F是使物体在它的方向上通过距离s的力,s是物体在F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例2】重为100N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移动80m,则重力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分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在竖直方向上物体没有发生移动;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移动,是由于物体有惯性,可以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作用力。

【解答】W=Gh=100某0=0【说明】力对物体做功,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如果有作用力,但在力的方向上没发生移动,或者不受作用力,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都没有力对物体做功。

【例3】某人用100N顿的水平拉力,将500N顿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移动8m,拉力做了多少功?若他用100N顿的力竖直向上提此重物,他对物体做多少功?【分析】当他用1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于物体,物体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8m,他对物体做的功应等于FS。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1.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四个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细绳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在各自的自由端施加大小分别为F1和F2的拉力,将相同的重物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1小于拉力F2B.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C.甲、乙两滑轮组中的动滑轮都是费力机械D.甲、乙两滑轮组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答案】B【解析】【详解】不计绳重及摩擦,因为拉力F=(G物+G动),n1=2,n2=3,所以绳端的拉力:F1=(G物+G动),F2=(G物+G动),所以F1>F2,故A错误;因为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额=G动h,W有用=G物h,所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则总功相同;因为η=,所以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故B正确;使用动滑轮能够省力,动滑轮为省力杠杆,故C错误;因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n1=2,n2=3,提升物体的高度h相同,所以s1=2h,s2=3h,则s1≠s2,故D错误;2.下列事例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A.小明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B.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C.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停在空中不动D.足球被踢出后在草地上滚动【答案】B【解析】A、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移动的方向和受力方向垂直,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不符合题意;B、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受重力的作用,并且在重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重力对人做功,符合题意.C、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停在空中,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是没有移动距离,没有力做功,不符合题意.D、足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依靠的是足球的惯性,水平方向上虽然移动了距离,但是没有力的作用,不做功,不符合题意.故选B.3.如图所示,小明用相同滑轮组成甲、乙两装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装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装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A.W1 = W2,η1 =η2B.W1 = W2,η1 <η2C.W1 < W2,η1 >η2D.W1 > W2,η1 <η2【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是定滑轮,乙是动滑轮,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由“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可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再根据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以比较出两种情况的总功大小.然后利用η=WW有用总即可比较出二者机械效率的大小.【详解】(1)因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袋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2)当有用功一定时,甲中所做的总功为对一袋沙所做的功,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就越少,机械效率就越高;(3)又因为乙是动滑轮,乙中所做的总功还要加上对动滑轮所做的功,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则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物理)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1.平直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牵引力作用下匀速行驶,如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为3 :2,则甲与乙()A.牵引力做功之比为2 :3B.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 :2C.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1 :1D.汽车所受的阻力之比为3 :2【答案】B【解析】【详解】解答:做功之比11223 2W FsW Fs==功率之比11122232WP WtWP Wt===牵引力相等,匀速行驶,所以阻力相等,则阻力之比为1:1.故选B.2.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均为300N的货物从图示位置向上缓慢提升0.5m。

F1、F2始终沿竖直方向;图甲中OB=2OA,图乙中动滑轮重为60N,重物上升速度为0.01m/s。

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方式都省一半的力B.甲方式F1由150N逐渐变大C.乙方式的有用功是180JD.乙方式F2的功率为3.6W【答案】D【解析】【分析】(1)根据杠杆的特点和动滑轮的特点分析甲乙两种方式的省力情况;(2)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分析甲方式F1的变化;(3)根据W有用=Gh可求乙方式的有用功;(4)根据公式P=Fv求出乙方式F2的功率。

【详解】A 、甲图,F 1为动力,已知OB=2OA ,即动力臂为阻力臂的2倍,由于不计摩擦、杠杆自重,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为阻力的一半,即F 1=150N ;由图乙可知,n=3,不计绳重和摩擦,则211()(30060)12033F G G N N N =+=⨯+=动,故A 错误; B 、甲图中,重力即阻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动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不变,故动力F 1为150N 不变,故B 错误; C 、不计绳重和摩擦,乙方式的有用功为:W 有用=Gh=300N×0.5m150J ,故C 错误; D 、乙方式中F 2=120N ,绳子的自由端的速度为v 绳=0.01m/s×3=0.03m/s ,则乙方式F 2的功率为:221200.03/ 3.6F s W P F v N m s W t t====⨯=绳绳,故D 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试题经典及解析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位女交警推老人沿水平人行横道过马路,关于此过程力对物体做功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老人所受重力对老人做了功B.地面对轮椅的支持力对轮椅做了功C.女交警对轮椅的推力对轮椅做了功D.老人对轮椅竖直向下的压力对轮椅做了功【答案】C【解析】老人受到重力的作用,但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老人所受重力没有做功,故A错误;轮椅受到了地面的支持力作用,但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支持力对轮椅没有做功,故B错误;女交警对轮椅的有一个推力,轮椅在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故推力对轮椅做功,C正确;老人对轮椅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压力,但轮椅在压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压力对轮椅没有做功,故D错误,故选C.2.水平课桌桌面上的文具盒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文具盒所受重力做了功B.文具盒所受拉力做了功C.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做了功D.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知,文具盒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支持力不做功;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拉力做功(B正确).故选B.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点评:明确三种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3.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甲、乙两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

若甲的重力比乙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它们的惯性一定相等B .它们的重力势能一定都变大C .它们的动能可能相等D .它们所受的合力可能不相等【答案】C【解析】【详解】 由两次运动的s−t 图象可知,甲乙都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且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都处于平衡状态,且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但具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不能确定,故 A . 甲的重力比乙小,即其质量是不等的,所以惯性一定不相等,故错误;B . 由于甲乙都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但具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不能确定,故不能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变化,故错误;C .由于甲的重力小于乙的重力,即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但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据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可知,它们的动能可能相等,故正确;D . 因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拉力为一对平衡力,所以所受合力一定都为零,故错误;4.如图,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沙桶从1楼地面缓慢地提到2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功为W 1,机械效率为1η;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率为W 2,机械效率为2η,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 .W 1<W 2,η1>η2 B. W 1=W 2,η1<η2C .W 1>W 2 , 1η<2ηD .W 1=W 2 , 1η=2η【答案】A【解析】因为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根据η =W W 有总可知:当有用功一定时,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而乙滑轮是动滑轮,所以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则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即W 1<W 2,η1>η2.故选C.5.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沿竖直向上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甲的速度一定大于乙的速度B .甲的重力一定大于乙的重力C .拉力F 甲做的功一定大于拉力F 乙做的功D .拉力F 甲的功率一定大于拉力F 乙的功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甲、乙受力情况相同,都受重力和拉力作用,二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受的力为平衡力,所以,=8G F N =乙乙,G G >甲乙,B 对;速度大小与拉力无关,A 错;根据W Fs =,不知道二者通过的距离,无法比较拉力所做的功,根据W P P Fv t==或,不知道物体的运动时间或速度,也无法比较功率,C 、D 错.考点:力和运动 功6.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B .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C .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D .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关系分析.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的多少,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解:A 、说法错误,功率大,只能说明做功快;B 、说法错误,由于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故做功多,不一定机械效率就大;C 、说法正确;D 、说法错误,机械效率高,只能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故选C .7.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水平地面上重1000N 的物体A ,使物体A 在4s 内匀速前进了4m ,物体A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 =300N ,所用拉力F =120N ,忽略绳重、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绳子自由端在4s 内移动了8mB .物体A 重力做功的功率为1000WC .物体A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480J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83.3%【答案】D【解析】【详解】 A .由题图可知,承担物体拉力的绳子的股数n =3,因此物体A 在4s 内匀速前进了4m ,则 绳子自由端在4s 内移动了s 绳子=3×4m=12m 。

故A 错误。

B .物体在重力方向上没有做功,所以物体A 重力做功的功率为0,故B 错误。

C .物体A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有用=fs =300N×4m=1200J ,故C 错误。

D .由题可知:物体A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有用=fs =300N×4m=1200J ,拉力F 所做的总功W 总=Fs 绳子=120N×12m=1440J ,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00001200J 10010083.3%1440JW W η=⨯=⨯≈有用总, 故D 正确为答案。

8.如图所示,用一滑轮组在5s 内将一重为200N 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2m ,不计动滑轮及绳自重,忽略摩擦。

则A .物体上升的速度是2.5m/sB .拉力F 大小为400NC .拉力F 的功率为40WD .拉力F 的功率为80W 【答案】D 【解析】【详解】A .由s v t=得体的速度: 2m 0.4m 5sh v t === 故A 项不符合题意;B .图可知,绳子段数为2n =,不计动滑轮及绳自重,忽略摩擦,则拉力:11200N 100N 22F G ==⨯= 故B 项不符合题意;C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220.4m s 0.8m s v v ==⨯=绳物拉力F 的功率:100N 0.8m s 80W W Fs P Fv t t====⨯= 故C 项不符合题意,D 项符合题意。

9.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路程(s )一时间(t )图象如图,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两次物体运动的速度:v 1<v 2B .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 1>F 2C .0﹣8s 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 1<P 2D .0﹣8s 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 1=2W 2【答案】D【解析】【详解】A .由图象知道,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第一次通过的路程大于第二次通过的路程,即v 1 >v 2,故A 错误;B .由图象知道,两次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即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又因为是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故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相同,所以,两次拉动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相等;即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相等,大小是F 1 =F 2 =f ,故B 错误;CD .由图象知道,0~8s 物体第一次通过的路程为0.8m ,第二次通过的路程为0.4m ,又知两次拉力相等,由W=Fs 知道,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满足:W 1 =2W 2 ;由W P t= 知道,0~8s 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 P 1 >P 2 ,故C 错误,D 正确。

10.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均为300N 的货物从图示位置向上缓慢提升一段距离.F 1、F 2始终沿竖直方向;图甲中OB=2OA ,图乙中动滑轮重为60N ,重物上升速度为0.01m/s .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种方式都省一半的力B .甲方式F 1由150N 逐渐变大C .乙方式机械效率约为83.3%D .乙方式F 2的功率为3W【答案】C【解析】 试题分析:由甲图可知,OB=2OA ,即动力臂为阻力臂的2倍,由于不计摩擦、杠杆自重,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为阻力的一半,即F 1=150N ;由图乙可知,n=3,不计绳重和摩擦,则F 2=G+G 动)/3=(300N+60N )/3=120N ,故A 错误;甲图中,重力即阻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动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不变,故动力F 1 的大小不变,故B 错误;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乙方式机械效率为:η=W 有/W 总=W 有/W 有+W 额=Gh/Gh+G 轮h=G/G+G 轮=300N/300N+60N=83.3%,故C 正确;乙方式中F 2=120N ,绳子的自由端的速度为v 绳=0.01m/s×3=0.03m/s ,则乙方式F 2的功率为:P=F 2 v 绳=120N×0.03m/s=3.6W ,故D 错误,故选C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11.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B 、AC 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 ,已知AB >AC ,施加的力分别为F 1、F 2拉力做的功为W 1、W 2, 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 1、P 2,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F 1<F 2, W 1=W 2,P 1>P 2B .F 1>F 2, W 1>W 2, P 1>P 2C .F 1<F 2, W 1<W 2, P 1<P 2D .F 1<F 2, W 1=W 2, P 1<P 2【答案】D【解析】 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斜面(无摩擦力)AB 、AC 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拉到顶点A ,拉力F 1、F 2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而同一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克服重力做的功相同,故W 1=W 2;又因W FS =,W 相同,AB >AC ,所以F 1<F 2,再由P Fv =知,速度相同,F 1<F 2,则P 1<P 2.所以选择D.12.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5s 内将重为100N 的物体G 匀速提升2m ,每个滑轮的重均为10N .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 )A.拉力F甲小于拉力F乙B.F甲做的功大于F乙做的功C.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D.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答案】D【解析】【详解】由题可知,甲乙两滑轮组均将相同物体提升相同高度,由W有=Gh可知W甲有=W乙有;不计绳重及摩擦,均只需克服动滑轮自重做额外功,甲乙中均只有一个动滑轮,且动滑轮的重相同,由W额=G动h可知W甲额=W乙额,因为W总=W有+W额,所以W总甲=W总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