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物理机械能经典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经典大题例题(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起重机用缆绳吊着货物竖直向上运动,货物在上升过程中的s﹣t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货物0~6s内的速度小于6~12s内的速度B.缆绳0~6s内的拉力大于6~12s内的拉力C.缆绳的拉力在0~6s内做的功大于6~12s内做的功D.缆绳的拉力在0~6s内的功率小于6~12s内的功率答案:CA.由s﹣t图像可知,0~6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3m,6~12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1m,因为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所以货物0~6s内的速度大于6~12s内的速度,故A错误;B.由图可知,在这两个时间段内,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而在这两个时间段内,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也相同,拉力也相同,即缆绳0~6s内的拉力等于6~12s内的拉力,故B错误;C.由B可知,缆绳0~6s内的拉力等于6~12s内的拉力,由A可知,0~6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3m,6~12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1m,根据公式W=Fs可得,缆绳的拉力在0~6s内做的功大于6~12s内做的功,故C正确;D.由B可知,缆绳0~6s内的拉力等于6~12s内的拉力,由A可知,货物0~6s内的速度大于6~12s内的速度,根据公式P=Fv可得,缆绳的拉力在0~6s内的功率大于6~12s内的功率,故D错误。
故选C。
2、如图甲所示,在一个罐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
将小铁块用细绳图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如图乙为其截面图。
做好后如图丙所示,将该罐子从不太陡的斜面A点由静止释放,滚到水平面D点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罐子在A点的重力势能最大,橡皮筋在D点的弹性势能最大B.罐子从A点滚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只转化为动能C.若罐内没有橡皮筋和小铁块,罐子可能返回滚上斜面D.第一次返回斜面,向上滚动的过程中,罐子整体在C点时的机械能小于在B点时的机械能答案:AA.罐子在A点时高度最大,所以重力势能最大;到达D点时罐子移动最远,橡皮筋缠的最多最紧,所以弹性势能最大,故A正确;B.罐子从A点滚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橡皮筋的弹性势能,故B错误;C.罐子返回是靠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若罐内没有橡皮筋和小铁块,罐子不可能返回,故C错误;D.返回时,由于罐子在地面上滚动,一部分能量会转化为地面的内能,造成能量损失,运动的时间越长,能量损失越大,故罐子整体在C点时的机械能大于在B点时的机械能。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测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下列有关机械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就改变B.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木块的机械能保持不变C.推出的铅球下落过程中增加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D.如果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不变,则物体的机械能不变2、如图装置中,物体A重100牛,物体B重10牛,在物体B的作用下,物体A在水平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如果在物体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拉力的功率为10瓦,使物体B匀速上升3米所用的时间为(不计路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不计绳重)()A、3秒B、4秒C、5秒D、6秒3、如图甲所示,小浩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离开桌面,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直线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木块的初始位置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B.拉力第1次做功的功率大C.木块两次的动能一样多D.拉力第1次做的功多4、右图中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β大于∠α,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和BC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点,所需拉力分别为FA 、FB,所做功分别为WA、WB,则A.FA =FB,WA=WBB.FA<FB,WA=WBC.FA <FB,WA<WBD.FA>FB,WA>WB5、.木块在大小为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s内在水平面上沿拉力方向前进2m,拉力做功为J,功率为W;若木块重15N,在此过程中重力对木块做功为J。
6、以下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有()A.人用力提杠铃,没有提起来B.沿着斜面把汽油桶推上车厢C.用力提着水桶水平移动2m,水桶离地面高度不变D.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前进2 m7、图中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β大于∠α,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和BC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点,所需拉力分别为F A、F B,所做功分别为W A、W B,则()A.F A=F B,W A=W B B.F A<F B,W A=W BC.F A<F B,W A<W B D.F A>F B,W A>W B8、下列现象中,力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A.用力将铅球掷出B.将书包背上楼C.骑自行车匀速前进D.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9、在体能测试中,小明选择跳绳.他在1min内跳了150次,每次跳离地面的高度为5Cm.设他每跳一次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他跳绳时的功率最接近A.5WB.60WC.500WD.6000W10、如图所示,手用F1的力直接将物体A匀速提升h , Fl做功为300J;若借助斜面用力F2把A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斜面的机械效率是30 %,则A.借助斜面做的有用功为300JB.借助斜面做的有用功为C.F1所做的功为90JD.借助斜面做的额外功是11、下列四幅图中,动能和势能之间没有发生转化的是()12、如图1所示的四种运动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13、在体育课上推铅球比赛中,甲把铅球推出7m ,乙将铅球推出6m ,则:A .甲做功一定比乙大;B .甲做功一定比乙小;C .甲、乙做功可能相等;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4、登楼梯比赛时,某同学从一楼匀速登上五楼,共用了12s ,该同学登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A .5WB .50WC .500WD .5000W15、在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A 厅,有一个由可以匀速行驶并装有抛球机构的火车及操作平台构成的展品。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单元检测题(含答案教科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其中1~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9~10两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某人乘电梯匀速上升时,对这个人来说,变大的物理量是( ) A.质量B.动能C.重力势能D.重力2.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一定具有能B.站立的人把石块举在手中不动,石块不会落下做功,所以石块不具有能C.只有当一个物体做了功,物体才具有能D.物体已做的功越多,说明这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3.下列实例中不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B.点燃的爆竹升到空中C.双手相互摩擦,手心变热D.用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4.如图所示,直升机悬停在空中。
下列对直升机能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A.直升机具有重力势能B.直升机的动能不断转化为重力势能C.直升机的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D.直升机的机械能在不断增大5.蹦床运动深受青少年喜爱,当运动员从蹦床上弹起后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A.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C.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6.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小车从斜面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撞击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不计空气阻力)。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小车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小车的机械能增大C.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够长,则被撞击后的木块所获得的动能将保持不变7.如图所示,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摩擦力突然消失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机械能增加B.物体所受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对物体做了功D.物体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8.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实心木球在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铜球的动能为EK铜,木球的动能为EK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11.4机械能及其转化(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1.4机械能及其转化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从最高处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最低处B点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滑雪运动员在A点时没有动能,只有重力势能B. 滑雪运动员在A点时只有动能,没有重力势能C. 滑雪运动员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D. 滑雪运动员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2.“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据图可知运动员()A. 重力大小为F0B. t0时刻重力势能最小C. t0时刻动能最大D. 所受拉力F对其始终不做功3.如图所示,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 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C. 机械能一定减少D. 机械能保持不变4.在平昌冬奥会自由式滑雪比赛中,选手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b,d在同一高度),如果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从a点向b点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增加B. 从b点向c点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C. b点的动能等于d点的动能D. c点和d点的机械能相等5.一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物体的( )A. 动能增加,势能减小B. 动能不变,势能减小C. 动能和势能都减小D. 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6.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行,我国优势项目自由式滑雪在国际比赛中屡获殊荣。
某次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a点向b点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一直不变B. 在a点和c点速度都为零,因此重力势能相等C. 从a点到e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D. 从c点下落到d点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7.如图为水电站剖面图,拦河大坝中的水从H流出,经过P流向Q,水流推动叶轮转动使发电机发电。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修筑拦河大坝是为了增加水的机械能B. 水从H流到P的过程中,其动能减小C. 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 水在H处的机械能等于Q处的机械能二、填空题8.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该洒水车在洒水的过程中,它的动能将________,机械能将________。
初中机械能试题及答案

初中机械能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其中势能又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以下关于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无关B.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C.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无关D.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无关答案:B2. 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其机械能守恒。
关于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B.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C. 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D. 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少答案:A3. 一个弹簧被压缩后,其弹性势能增加。
关于弹簧的弹性势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程度无关B.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程度成正比C.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程度成反比D.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程度无关,只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答案:B二、填空题4. 当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动能保持不变,因为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而物体的质量不变,速度也不变。
5. 重力势能的公式为E_p = mgh,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高度。
三、计算题6.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高度为10m的平台上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动能。
解:根据动能公式E_k = 1/2mv^2,首先需要求出物体落地时的速度v。
由于物体自由下落,可以利用重力势能守恒的原理,即E_p = E_k,即mgh = 1/2mv^2。
代入数据得:2kg * 9.8m/s^2 * 10m = 1/2 * 2kg * v^2,解得v^2 = 98m^2/s^2,所以v = √98m/s。
再代入动能公式得:E_k = 1/2 * 2kg * (√98m/s)^2 = 98J。
答案:物体落地时的动能为98焦耳。
7. 一个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当弹簧被压缩了2cm时,求弹簧的弹性势能。
机械能练习题(内附答案)

机械能习题一、功和功率练习题一、选择题1、讨论力F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做功的多少[](1)用水平推力F推质量是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前进了s.(2)用水平推力F推质量为2m的物体沿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面前进了s.(3)斜面倾角为θ,与斜面平行的推力F,推一个质量为2m的物体沿光滑斜面向上推进了s.[]A.(3)做功最多B.(2)做功最多C.做功相等D.不能确定2.关于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B.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C.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D.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做正功3.如图1所示,一个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跟竖直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平面移动了距离s,若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在此过程中[]A.摩擦力做的功为fs B.力F做的功为FscosθC.力F做的功为FssinθD.重力做的功为mgs4.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当斜面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距离s时,如图2所示,物体m相对斜面静止,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摩擦力对物体m做功为零B.合力对物体m做功为零C.摩擦力对物体m做负功D.弹力对物体m做正功5.起重机竖直吊起质量为m的重物,上升的加速度是α,上升的高度是h,则起重机对货物所做的功是。
[]A.mgh B.mαhC.m(g+α)h D.m(g-α)h6.将横截面积为S的玻璃管弯成如图3所示的连通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左、右管处在竖直状态,先关闭阀门K,往左、右管中分别注在上述过程中,重力对液体做的功为。
[ ]上作用一个3N的水平拉力后,AB一起前进了4m,如图4 所示.在这个过程中B对A做的功[] A.4 J B.12 JC.0D.-4J8.质量为m的物块A始终附着在楔形物块B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B向右匀速移动距离s,则B对A做的功为零B.若B向上匀速移动距离s,则B对A做的功为mgsC.若B向左以加速度a移动距离s,则B对A做的功为masD.若B向下以加速度a移动距离s,则B对A做的功为m(g+a)s 9.关于一对相互作用力在作用过程中,它们的总功W和总冲量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W和I一定都等于零B.W一定等于零,I不可能为零C.W可能不等于零,I一定等于零D.W和I都可能不等于零10.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去,该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h,若物体的质量为m,所受的空气阻力恒为f, 则在从物体被抛出到落回地面的全过程中[]A.重力所做的功为零B.重力所做的功为2mghC.空气阻力做的功为零D.空气阻力做的功为-2fh[ ]A.汽车在公路上的最大行驶速度为20m/s功率为32kWD.汽车做C中匀加速运动所能维持的时间为5s12.关于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据P=W/t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B.据P=Fv可知,汽车牵引力一定与速度成反比C.据P=W/t可知,只要知道时间t内机器所做的功,就可以求得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机器做功的功率D.根据P=Fv可知,发动机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
初二物理机械能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机械能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机械能包括下列哪两种能?A. 动能和势能B.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C. 动能和重力势能D. 动能和弹性势能答案:A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一定速度运动,下列哪种情况下机械能守恒?A. 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B. 物体受到非保守力作用C. 物体只受到重力作用D.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但外力做功为零答案:C二、填空题1.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答案:质量;速度2. 当物体的高度增加时,其________能会增加。
答案:重力势能三、简答题1. 请简述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答案: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物体所受的外力做功之和为零,或者物体只受到保守力的作用,如重力或弹性力。
四、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下落2秒后的速度和动能。
答案:首先,根据自由下落的公式,速度v = gt,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取9.8m/s²。
下落2秒后的速度v = 9.8 × 2 = 19.6m/s。
动能的计算公式为Ek = 1/2 mv²,将数值代入得Ek = 1/2 × 2 × (19.6)² = 384.32J。
五、实验题1.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答案:实验步骤如下:- 准备一个光滑的斜面和一个小球。
- 将小球从斜面的一定高度释放,观察小球在斜面上滚动的速度。
- 测量小球在不同高度释放时滚动到斜面底部的速度。
- 记录数据,比较小球从不同高度释放时的势能与到达底部时的动能,验证它们是否相等。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练习,同学们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机械能的概念、守恒条件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机械能(习题精选,附带答案)

机械能(习题精选,附带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一、计算题1、如图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h1=1.2 m的光滑水平台面上,一个质量m=1 kg的小物块压缩弹簧后被锁扣K锁住,储存了一定量的弹性势能E p.现打开锁扣K,物块与弹簧分离后将以一定的水平速度v1向右滑离平台,并恰好从B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光滑竖直的圆弧轨道BC.已知B点距水平地面的高h2=0.6 m,圆弧轨道BC的圆心O与水平台面等高,C点的切线水平,并与水平地面上长为L=2.8 m的粗糙直轨道CD平滑连接,小物块沿轨道BCD运动并与右边的竖直墙壁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g=10 m/s2,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试求:(1)小物块由A到B的运动时间;(2)压缩的弹簧在被锁扣K锁住时所储存的弹性势能E p;(3)若小物块与墙壁碰撞后速度反向、大小变为碰前的一半,且只会发生一次碰撞,那么小物块与轨道CD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应该满足怎样的条件.2、如图所示,质量为M=4 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木板的右端放置一个质量m=1 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在铁块上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8 N,铁块在长L=6 m的木板上滑动.取g=10 m/s2.求:(1)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左端;(2)在铁块到达木板左端的过程中,恒力F对铁块所做的功;(3)在铁块到达木板左端时,铁块和木板的总动能.3、如图所示,从A点以v0=4m/s的水平速度抛出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当物块运动至B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光滑圆弧轨道BC,经圆弧轨道后滑上与C点等高、静止在粗糙水平面的长木板上,滑上长木板时速度大小为6m/s。
圆弧轨道C端切线水平,已知长木板的质量M=2kg,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圆弧轨道半径R=0.75m,OB与竖直方向OC间的夹角θ=37°,(g=10m/s2,sin37°=0.6,cos37°=0.8)求:(1)小物块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2)小物块滑动至C点时对圆弧轨道C点的压力;(3)长木板至少为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下物理机械能习题一、实验,探究题1、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
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按照_____________两图进行实验;实验中为了使两次小球在斜面底端时速度相同,采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的。
下面的四个实例中也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A.认识电压时,我们可以用水压来类比B.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C.探究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重物提升的高度来判断电流做功的多少D.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2、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球由斜面某位置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小木块.(1)实验过观察小木块被推动的距离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2)让质量不同的小球A和B(m A<m B),从同一斜面的同一度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为了使小球到达水平面的相同.得出的结论是.(3)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择两个图进行比较,理由是.3、利用如图16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
图中的摆长L 都相同,θ1<θ2,球A、B的质量分别为m A、m B ( m A<m B) 。
(l)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B,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无关。
(2)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
(3)图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丙中小球B 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图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
4、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
如图甲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_,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选填“质量”或“速度”)的关系。
(2)该实验是通过观察的大小,来说明铁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出(“铁球”或“木块”)具有的动能的大小。
(3)有同学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图乙所示,利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进行比较。
该实验方案是否可行? 答:______你的理由是。
图甲图乙5、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弹弓进行弹“子弹”比赛.他们发现弹出的子弹飞行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展开了讨论.(1)拉开的弹弓具有能,弹弓上的橡皮筋形变具有的能量越多;(2)他们在研究影响弹出子弹飞行距离的因素时,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与子弹的质量有关猜想2:与子弹的形状有关猜想3:与弹弓上的橡皮筋的弹性形变程度有关①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断定猜想3是正确的,判断的依据是.②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简要做法:;如何判断:.6、如图所示,是“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 实验过观察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 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某物理兴趣小组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①分析表一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②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
(3) 同学们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他们将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自由滑下,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该同学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得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无关,你认为实验结论与物理事实是否相符?(选填:相符或不相符);你认为出现此实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4) 实验中木块(选填“一定要”或“不一定要”)放在同一位置。
7、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猜想三: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有关;猜想四: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有关.(1)为验证猜想一,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时将同一弹簧压缩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2)为验证猜想二,在其他因素相同时,需选用_______________不同的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缩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时,若__________,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8、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A球的质量和高度都可改变,问:①该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②该实验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____(选填“A”或“B”)。
③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④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碰撞时___________(选填“碰前A”、“碰后A”、“碰前B”或“碰后B”)的速度,它是通过_______(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
⑤实验中多次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上静止滚下时,应改变________(选填“物体A”或“物体B”)的质量,这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9、(2014•威海)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度分别为hA、hB、hC的位置滚下(mA=mB<mC,hA=hC>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究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1)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需要控制的变量是,实验时应选择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2)用来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应选择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通过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10、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B求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明高H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测得A、B两球陷入沙深度分别为h1和h2,C、D两球陷入沙深度均为h3,且h1<h2<h3(1)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来反映的;(2)比较A、B两球,发现B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3)比较A、C两球,发现C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4)比较C、D两球,发现两球运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选填:“有关”或“无关”).11、在做了“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后,有些同学对“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光滑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刚到达底部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有疑惑,小衢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让质量不同的钢球A、B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滚下,观察和比较两球相对运动情况,若B球相对于A球,就可以说明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小丽肯定了小衢的实验方案后,对实验又提出了两个建议:建议一:因为钢球在斜面上滚下的时间很短,不利于观察和比较钢球的运动情况,不改变钢球在斜面上的位置,不改变球与斜面的粗糙程度,为了延长钢球在斜面上滚下的时间,可采用的方法是;建议二:为确保钢球滚下时不偏离斜面,可在斜面上增设两个相同的光滑小凹槽(如图乙所示).从有利于观察和比较两球的相对运动情况的角度考虑,图中两个小凹槽的间距L应.12、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
用两根细绳将小球悬挂起来,拉起小球,当细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后松手,小球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
改变角度θ的大小,重复实验。
(1)利用如图两根细绳悬挂小球,而不用一根细绳,其好处是▲。
(2)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的关系。
(3)利用上述实验,同时还可以探究的问题是▲。
二、选择题13、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省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由于灾区阴雨连绵、余震不断,造成山体滑坡、道路堵塞,军民积极开展救援工作。
4月22日下午3点59分,四架分别装载食品等物资的军用直升机从成空驻邛某军用机场起飞前往芦山县的太平镇和宝兴县实施空投,物品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是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B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C.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小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14、某块砖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则该块砖:()A. 机械能一定不变,动能一定不变B. 机械能可能改变,动能一定不变C. 机械能可能改变,动能可能改变D. 机械能一定不变,动能可能改变15、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不同质量的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比较木块运动的远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来的过程中动能一直减小B.这样做的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C.这样做的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D.这样做的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16、动车组列车进站前的减速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再生刹车”技术,速度从250km/h减至90km/h,这期间停止动力供给,列车依靠惯性继续前行,并带动发电机发电;第二阶段采用机械刹车,速度从90km/h开始不断减小直至停止。
关于列车进站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减小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电能,即电能等于减小的动能B.第一阶段减小的动能有一部分转化为电能,即电能小于减小的动能C.第二阶段减小的动能主要转化为能,且能等于减小的动能D.第二阶段减小的动能主要转化为能,且能大于减小的动能17、下列物体具有弹性势能的是()A.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小轿车B.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C.被拉开的弹弓D.在空中飞行的飞机18、在小球从O点由静止开始沿x轴竖直下落的过程中,小球某种形式的能量E随下落高度x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那么这种能量是()A.重力势能B.动能C.机械能D.能19、下列属于能量单位的是A.瓦特B.焦耳C.伏特D.安培20、如图所示,是把小球放在相同的斜面上自由滚下,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进行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