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的改良及护理】 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

血管通路之动静脉内瘘穿刺篇

血管通路之动静脉内瘘穿刺篇 大家好,我是小白,这一期我们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动静脉内瘘穿刺术。我们知道大部分的患者进入透析后,需要终生使用血管通路进行透析,所以血管通路又被成为透析肾友的生命线。她是如此重要,需要我们所有的人竭尽所能来保护。今天我们邀请我们透析中心血管通路护理组长和穿刺高手英姐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她的经验。 英姐你好!我其实一直很困惑,我们的内瘘手术之后,到底应该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呢? 内瘘到底什么时候开始穿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时间上观点有些不一致,比如基础病、内瘘的类型、内瘘的位置都会影响内瘘开始使用的时间。在2019年中国血管通路专家共识指出,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建议最好在AVF成形术后8-12周以后开始穿刺,特殊情况下也要至少1个月后开始穿刺,如果用套管针穿刺,可提前到术后2-3周。对于AVF,国外有建议更早进行穿刺的。人工血管内瘘(AVG)通常在术后2-3周及局部浮肿消退后方可穿刺,对于即穿型AVG,可在术后数小时至数天进行穿刺。但是不管建议开始穿刺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前提条件一定是内瘘成熟以后。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内瘘是否成熟呢? 我们通过物理检查及彩超检查来评估内瘘是否成熟。1.物理检查:吻合口震颤良好,无异常增强、减弱或消失;瘘体段静脉走形平直、表浅、易穿刺,粗细均匀,有足够可供穿刺的区域,瘘体血管壁弹性良好,可触及震颤,无搏动增强或减弱、消失。2.彩超检查:穿刺段静脉内径≥5mm,距皮深度<6mm,测定自然血流量>500mm/min。达到以上两点的标准,我们就认为内瘘成熟了。 啊,我明白了。我已经知道了内瘘什么时候可以穿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穿刺? 就如你前边所说的,血管通路就是透析肾友的生命线,所以,内瘘的穿刺,需要有一个通路小组进行评估、规划。我们透析中心通路小组由肾科医师、通路医师、透析护理组长组成,主要负责内瘘穿刺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研究进展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最重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自从1966年Brescia——Cimino[1]發明了动静脉内瘘后,血液透析在临床上的应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急性透析”进入了“慢性透析”年代,动静脉内瘘成为维持性血透患者最重要和常见的血管通路,也是患者的“生命线”。内瘘由于反复穿刺,往往会有内瘘闭塞、血流量不足、血管内膜损伤、血管变硬变狭窄等并发症。如何减少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延长使用寿命一直是大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人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对动静脉内瘘的穿刺的方法、方向、时机以及是否使用止血带方面做了综述如下: 1.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方法 随着透析技术的发展,许多专家、学者不断探讨科学的内瘘穿刺方法,以提高透析患者的内瘘使用寿命。概括起来,内瘘穿刺的方法分为三类,分别是:绳梯法、扣眼法和区域法 1.1绳梯法: 绳梯穿刺法,顾名思义,穿刺时要求穿刺点呈绳梯状更换,绳梯法对穿刺血管的要求比较高,要求可穿刺的血管长度比较长,一般鼻咽窝瘘和前臂动静脉内瘘多采用绳梯法穿刺[2]。穿刺时动脉针向下或者向上,甚至间隔3-4cm以上;静脉回路端更换穿刺部位,尽量更换到同一手臂的其他静脉,甚至更换到其他肢体的静脉。如果注射到上臂静脉要注意避开关节部位,便于患者活动手臂。但是穿刺新部位时应扎好止血带,仔细摸清血管的走向再进针,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倪洪娣[3]认为:穿刺部位应轮流更换,首选绳梯式,其次是钮扣式。目前,我国各大血液透析中心推广使用的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方法为“绳梯样穿刺法”。此种穿刺方法的推广大大延长了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夏京华[4]认为:绳梯法对护士的内瘘穿刺技术要求很高,特别是血管条件差的患者穿刺失败后对血管的损伤较大,患者主诉穿刺时疼痛明显。国人受身高影响,可利用的内瘘血管长度与欧美人有差别,因此,此穿刺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1.2扣眼穿刺法: 近年来,国外许多文章介绍到了另一种穿刺方法:钮扣孔穿刺法。此种方法30年前在欧洲和日本就开始使用,但在我国还刚刚开始推广。扣眼法开始建立时内瘘穿刺每次都是由同一位护士进行操作,要求此护士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穿刺技术好。穿刺时使用锐利的穿刺针,每次穿刺使用同一穿刺点,不更换位置。同一穿刺点持续2-3个月后,穿刺点就会建立起一个固定的通路。以后每次透析时即使用该通路,穿刺时使用钝针即可。扣眼穿刺法的操作要点:每次穿刺都是同样的进针穿刺点,同样的进针角度,同样的进针深度[2]。扣眼穿刺法的优点是:固定血管通路建立后,使穿刺的成功率大大提高,特别是本身血管条件不好,可供穿刺的血管部分少的患者。降低了穿刺不成功时血管造成血肿的概率,减少了锐针穿刺血管时对血管的损伤。对穿刺技术要求不高,年轻、经验少的护士也可以成功穿刺,甚至有些患者可自行穿刺。穿刺时患者的疼痛感明显降低。其缺点是:建立钮扣孔时要求每次都由同一护士穿刺,时间长达2-3个月,这在人力安排上会产生很大的困难;因纽扣孔穿刺法为长期使用同一穿刺点并使用钝针穿刺,透析时发生穿刺处渗血的概率增高,会导致拔针后止血困难,止血时间延长。曾有报道[5],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丢失在穿刺部位棉球上的血,估计每年也有1000ml。蒋秀娣[6]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采用医用棉签的棉头部分(带木芯)按压进针点两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动静脉内瘘穿刺操作流程

动静脉内瘘穿刺操作流程 动静脉内瘘,简称AVF(arteriovenous fistula),是指动脉与静脉之间的直接 血管连接。这是一种经常用于肾脏透析的血管手术。穿刺操作是透析治疗的重要环节,下面我们将介绍动静脉内瘘穿刺的操作流程。 材料准备 •穿刺组(针头、钢丝导管、扩张器) •消毒用品(酒精棉球、无菌盐水、手套) 操作步骤 1.患者就位后,首先要检查AVF的位置和情况,以及局部皮肤有无红 肿或感染。如有异常需要及时通知医生安排。 2.在穿刺前,把针头、钢丝导管、扩张器等消毒并放到穿刺组上。 3.双手注意清洁,戴上手套,拿起针头,拆除针头保护罩(保留背面的 防滑垫),摆正工作姿势。 4.穿刺部位要清洗干净,用酒精棉球消毒2-3次,接着用无菌盐水擦拭 穿刺区域。 5.双手握起针头,成45度角,先扎到皮肤,当针头的尖端进入皮下时, 将针头按压到皮肤上,微微上提,使之进入管腔。 6.确认针头已进入AVF,自针头出血一直观察血液流动情况,如血液 回流不畅需要调整针头的方向和深度。 7.当血液回流顺畅后,将钢丝导管插入针头内,缓慢推入导管至AVF 内。 8.通过导管插入后,要先进行扩张,选用大小适中的扩张器进行扩张, 直到已插入AVF腔内后扩张器可以拿下。 9.完成操作后,把导管和扩张器取出,用无菌纱布最后擦干净出血点化 验后进行进行包扎和固定。 注意事项 1.穿刺前确保消毒严密,双手必须注意清洁,戴上手套,防止穿刺时感 染。 2.穿刺过程需要注重细节和注意观察,如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医 生进行处理。

3.穿刺后注意观察,如出现出血、水肿、渗液等情况要及时处理。 4.如有需要,可以在操作时使用超声、X光等技术协助穿刺操作。 动静脉内瘘穿刺操作流程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需要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意外情况。在护理过程中,要始终注重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加强交流、沟通,尽最大的努力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穿刺与护理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穿刺与护理 受各种原因影响,近年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不断增加。血液透析是肾功能 衰竭病人三大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这一治疗方法需要通过血管通路进行,动、静脉内瘘就是血管通路之一,因此动、静脉内瘘也被认为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 命线。确保动、静脉内瘘的寿命是提高血液透析质量以及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因此掌握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加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极其重要。 肾功能衰竭病人病人每周需要进行3次血液透析维持生命,治疗过程中加强动、静脉内瘘护理,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动、静脉内瘘是通过手术建立的异同 能够长期使用的血管通路,其分为自体动、静脉内瘘以及移植血管内瘘。动、静 脉内瘘的优点在于血流量充分、感染机会少,是维持性透析患者常用血管通路。 动静脉内瘘穿刺。动静脉内瘘需要成熟后才能进行穿刺,过早穿刺容易造成 血管纤维化、动静脉内瘘狭窄,缩短使用寿命,动静脉内瘘至少需要4周成熟, 保险起见建议在手术后等待8周以上。当患者静脉扩张明显且动脉化血管壁增厚 表示动静脉内瘘成熟,可进行穿刺。穿刺前护理首先需要评估动静脉内瘘状态, 即通过视诊了解血管情况,局部皮肤情况,通过触诊感受内瘘震颤、血管走向, 血管弹性以及深浅,通过听诊评价内瘘血管杂音强弱。评估后选择穿刺部位、穿 刺点。动脉端通常选择肢体远心端,距吻合口3至5cm或5cm以上处;静脉端通 常选择肢体近心端,如AVF血液透析穿刺点与动脉穿刺点相距至少10cm。穿刺点 需定期更换,避免穿刺部位因频繁穿刺而受损。针斜面向上穿刺法穿刺准确率高,但针眼创面大,愈合慢,创面修复期长,频繁穿刺容易导致局部皮肤和血管粘连,护理人员应当合理选择穿刺点,避免定点穿刺。针斜面向下穿刺法针眼创面小, 愈合快,创面修复期短,对动静脉内瘘伤害最小,但这一穿刺方法难度更高,因 此护理人员要掌握穿刺的力度以及角度。纽扣通道穿刺的优点在于穿刺简单,能 够避免动脉瘤的形成且感染风险低。这一技术的缺点在于容易渗血,止血压迫时 间长,因此适用于血管条件较差的病人。无论是哪种穿刺方法,护理人员在穿刺 时都应当做到“一针见血”

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动静脉内瘘快速穿刺法的体会】

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动静脉内瘘快速穿刺法的体 会】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最重要的血液通路,而内瘘穿刺带来的创伤性疼痛一直困扰着患者,如何运用最佳的内瘘穿刺法,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本科采用快速的穿刺方法,既可减轻穿刺带来的疼痛,又可保持高穿刺成功率,患者乐于接受。 1 快速内瘘穿刺法的操作要领 ①紧:绷紧皮肤。②快:动作敏捷,一步穿刺到位。③狠:力度适当、进针果断。 2 内瘘穿刺前的准备 2.1 护理人员的心理准备。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集中精力,在穿刺中认真细心地做好每一个步骤,沉着、冷静地发挥最佳的技术水平。 2.2 护士自身技术水平。对于透析患者来说,动静脉内瘘是患者的生命线,护士穿刺的成功率直接影响患者的未来透析生涯,也是造成护患矛盾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护士新入科,内瘘穿刺技术不熟练不宜急于使用快速穿刺法,原则宁慢勿快,持针要稳,重点要保证穿刺的成功率。而穿刺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的护士评估了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情况后,对进针点、角度、深浅度、血管走向及管壁厚度等,都已了然于心,使用快速穿刺法能达到高效的穿刺成功率,并达到微痛甚至无痛的穿刺效果。 3 动静脉内瘘穿刺 3.1 血管选择。选择相对较直而又富有弹性的血管段穿刺,避开关节和静脉瓣,太小的血管不宜穿刺。 3.2 穿刺点选择。动脉穿刺点应离开吻合口5cm~7cm,并且

要求该段血管有较强的震颤感,静脉穿刺点离开动脉穿刺点一般 8cm以上,最好勿与动脉穿刺在同一血管上,可以开辟瘘侧肢体上的周围小静脉做透析回血用,同时增加动脉端的穿刺范围;穿刺部位要轮流更换,穿刺点距上次进针点1cm左右,一般采用绳梯法或纽扣法进行穿刺,忌定点穿刺。 3.3 进针方法。穿刺前先用食指指腹仔细探明血管走向、深浅及管壁厚度,消毒皮肤,消毒液干后再穿刺,避免因消毒液太湿随针尖一同进入皮肤,有刺激感加重疼痛。扎上止血带,止血带松紧根据内瘘压力而定;左手拇指压住内瘘血管侧,并向后绷皮肤,使其固定,皮肤松驰者,同时用左手食指和右手中指分别绷紧血管两侧皮肤,使血管不易滚动。穿刺时采用快速穿刺法,进针速度要快、果断,瞬间一步穿刺到位;动作要轻稳,力度掌握要适当,若力度过小,即不能完成一刺到位;若力度过大过猛,容易穿透血管,导致穿刺失败。进针长度及角度根据血管深浅而定。3.4 固定方法。动静脉内瘘穿刺后先用一条宽胶布固定针柄,以防针头滑脱,如针柄与皮肤之间存在空隙,可在针柄下垫一些棉絮,再用另一条宽胶布将穿刺针针管作“v”型固定,防针头摆动,注意两条胶布要平衡,这样既起固定作用又美观,用无菌创可贴覆盖穿刺点并固定。透析过程遇血流不足时,先停血泵,用手指触摸是否有针尖斜面贴于血管壁,如有应将斜面转向下或向侧面,更换胶布重新固定,不合作者穿刺时手臂要加以约束。 4 体会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的血管通路,但每周2~3次的血液透析,必然需要频繁的血管穿刺,穿刺引起的疼痛在所难免,而要减轻疼痛,应在穿刺手法上有所改进。常规内瘘穿刺时,一般针头斜面进入血管后要再平行进针少许。本文中采用快速穿刺法引起疼痛反应小的操作要领在于穿刺速度快,穿刺一步到位,针头进入血管后不再平行进针,缩短了机械性潜行过程,对皮肤及血管损伤减轻,致痛物质释放减少,所以局部疼

动静脉内瘘穿刺技巧

血液透析病人高位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及护理 【摘要】对7例需长期实施血液透析的病人行肱动脉头静脉吻合术的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根据内瘘特点采用相应的穿刺方法及护理。结果7例病人的高位动静脉内瘘在使用过程中无一例因穿刺及护理不当造成堵塞、皮下血肿,血流量均能满足透析的需求。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技巧;护理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手段,而血管通路的建立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建立一个良好的体外血液循环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病人最常用、最重要的血管通路。常用部位为桡动脉头静脉途径。我院2009年3月—2010年6月对7例因多次前臂动静脉内瘘堵塞造成内瘘无法利用的尿毒症病人,选择上臂行肱动脉头静脉吻合术(高位动静脉内瘘)建立血管通路,使透析治疗顺利进行,同时有针对性地研究高位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及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9年3月—2010年6月我院以高位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的病人7例,其中男4例,女3 例;年龄35岁~68岁,平均52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例,糖尿病肾病3例,高血压肾病3例;一般每周透析2次或3次,每次4.0 h~4.5 h。本组病人均选择上臂肘部行肱动脉头静脉吻合,双上肢血管条件相似时,选择非惯用侧,以左手为主,减少术后对病人生活的干扰。手术后2 d~25 d,密切观察内瘘搏动情况,用手触摸有无震颤或用听诊器听诊有无血管杂音。 1.2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 1.2.1穿刺血管的选择 选择相对较直而又有弹性的血管段穿刺,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一般选择血管穿刺时先穿血管的近心端(静脉端),再穿动脉端(远心端),最初使用时,可以另选一处穿刺做动脉血管,静脉回路用普通静脉,直到内瘘完全成熟。国内也有一些经验表明,对血管条件好、动脉直径2 mm以上、吻合口0.6 mm以上的内瘘,提前使用并未缩短内瘘的使用寿命。 1.2.2穿刺点的选择 动脉穿刺点应离内瘘吻合口至少5 cm以上,以免损伤吻合口。静脉针尖指向近心端,动脉针指向吻合口方向,也可指近心方向。两穿刺点之间相距8 cm以上(最少应>5 cm),切记避免与动脉穿刺在同一根血管上,以减少再循环。透析时的穿刺方法有3种。①绳梯式穿刺:穿刺点均匀分布在造瘘的血管上,每次穿刺均匀破坏某一局部血管弹力纤维的连续性,使血管均匀轻度扩张,适用于血管较细的病人。②纽扣眼式穿刺:每次穿刺的部位方向,角度一致,而成一通道的穿刺部位,但不会引起血管扩张,适用于内瘘好、血管粗而直的病人。 ③区域式穿刺:在一个小区域内反复不定点穿刺,使穿刺局部形成一个小的扩张,逐渐扩大

动静脉内瘘护理

动静脉内瘘的自我护理 1.手术成功后适当抬高手术侧肢体,减轻肢体,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过多的渗出应及时去医院处理; 2.促使内瘘尽快成熟;通常在术后一周伤口无渗血、无感染的情况下,每天用术侧手捏握力球数次,要求有节奏,每次3-5分钟,时间不宜过长,以不感到疲倦为宜;2周拆线后适当增加锻炼幅度; 3.禁止在瘘侧腋下测体温; 4.使用内瘘透析当天不洗澡禁止揭去覆盖在针眼处的敷料,以免内瘘出血、感染; 5.热敷透析后第二天热敷,每次0.5-1h有消炎消肿的作用;或涂喜疗妥软膏,软化血管及促进皮下淤血的吸收;内瘘处如有硬结,可每日用喜疗妥涂擦按摩;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 6.如果穿刺处发生血肿,可压迫止血并用冰袋冷敷;皮下淤血皮肤颜色会成深紫色不要惊慌,待淤血完全吸收后皮肤会成正常颜色,大约一个月左右; 7.在量大、、大量出汗、、时注意内瘘是否通畅 8.穿着宽松上衣,注意睡眠姿势避免肢体受压、不要将患肢枕于头下,不在术侧肢体进行输液、测血压等治疗,术侧肢体不带饰品;平时勿提重物 9.慎防局部感染,注意内瘘侧手臂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搔抓引起破溃感染而造成; 10.养成每日检查动静脉内瘘的好习惯3-4次;将2-3个手指指腹放于内瘘吻合口近心端,感觉血管是否存在;可以用对侧耳朵倾听流水音、沙沙声,如果震颤和杂音消失,变弱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11.血液透析当日不宜淋浴或泡澡;过长时间的淋浴或泡澡可引起血压及血糖的降低;过低的血压不但可以引起,严重的会发生、动静脉内瘘自然闭塞,同时休克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应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高度重视 12.随时保持清洁,透析前用肥皂水清洁造瘘侧手臂. 13.注意内瘘侧肢体保暖. 14.止血绷带包扎不超过20分钟,回家路上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出血; 1.日常如何护理 术后做一些健瘘操促进内瘘尽快成熟;抬高术侧肢体,促进静脉血回流,以减轻肿胀程度; ⑴除去透析当天,每天清洗局部,保持清洁; ⑵血透时有计划更换穿刺点; ⑶内瘘侧肢体尽量穿袖口宽松内衣,不要佩带过紧饰物; ⑷睡觉时不要压迫内瘘侧肢体; ⑸避免低血压; ⑹内瘘侧肢体避免量血压,抽血; ⑺内瘘侧肢体不可负重;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及护理对策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及护理对策 纪慧萍 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 【摘要】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透患者重要的生命线,怎样保护内瘘,并发症及护理对策,从穿刺技术到内瘘护理都值得我们血透工作者去探讨。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穿刺技巧;内瘘护理对策 动静脉内瘘是永久性血管通路,适用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根据美国临床实践指南推荐,是国内外首选方式【1】。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建立和维护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如何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保证透析计划的实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命质量,一直是血液透析工作者倍受关注的问题。 1 血管穿刺前的准备 首先应检查内瘘血管成熟情况,了解内瘘方式、吻合的位置及血管的走向。观察内瘘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现象,严禁在炎症部位穿刺。 2穿刺的技巧 2.1血管选择选择相对较直而又富有弹性的血管段穿刺,避开关节 和静脉瓣,太小的血管不宜穿刺。 2.2穿刺点选择动脉穿刺点应至少离开吻合口2cm以上,并且要求 该段血管有较强的震颤感,静脉穿刺点离开动脉穿刺点一般8cm 以上【2】,最好勿与动脉穿刺在同一血管上。穿刺部位要轮流更换,

一般可采用绳梯法进行穿刺,忌用定点穿刺。定点穿刺虽然穿刺成功率高,疼痛轻,但易引起针眼渗血,血管内膜损伤和假性血管瘤。 2.3进针方法内瘘血管壁较厚,进针角度应在30-40°。穿刺前先 探明血管走向、深浅及管壁厚度。消毒皮肤,扎止血带,左手拇指压住内瘘血管,并向后绷皮肤,使其固定,皮肤松弛者,同时用左手食指和右手中指分别绷紧血管两侧皮肤,使血管不易滚动,一般从血管右侧进入;血管壁硬者,从血管上方进针,且角度宜大。穿刺失败时,不宜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2.4固定先用一条胶布固定针柄,皮肤松弛者要用胶布做“Y”字 固定,以防针头滑脱,再用另一条胶布将穿刺针针管固定,防针头摆动,注意两条胶布要平衡,这样既起固定作用又美观,用无菌输液贴覆盖穿刺点并固定。 2.5拔针止血方法血透用的穿刺针管径大,针刃锋利,若用力按压 穿刺点快速拔针,对较薄的血管壁会造成切割性损伤,病人也感觉疼痛。因此拔针时,用准备好的无菌纱布卷轻放在穿刺针上,针头慢慢向外拔针,当针头即将拔出体外时,左手压住穿刺点,弹力绷带绷紧。按压力度要适宜,不可过重,压力以穿刺点不出血且感到内瘘血管搏动或震颤为原则。并嘱患者将手臂抬高,减少静脉回流阻力,加快止血。一般压迫20-30分为宜,确定止血后指导患者不要立即除去压迫球,先将弹力绷带放松,重新轻轻固定,待回到家(约30分)后去除压迫球,以防途中不小心撞

穿刺方法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护理质量与安全性的影响

穿刺方法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护 理质量与安全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中锐针绳梯穿刺法和钝针扣眼穿刺法 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保障,选择出合理的内痿穿刺法。方法:随机选取 血液净化中心实施动静脉内痿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方式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钝针扣眼组和锐针绳梯组各60例,钝针扣眼组实施钝针扣眼穿刺法,锐针 绳梯组选择锐针绳梯穿刺法。钝针扣眼组选用钝针扣眼穿刺并组建隧道,锐针绳 梯组是锐针对其实施绳梯穿刺,试验90d后对比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渗 血率以及疼痛评级和感染率。结果:锐针绳梯穿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低于钝 针扣眼组的应用效果,其渗血率和疼痛评级表现为锐针绳梯穿组明显高于钝针扣 眼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内痿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钝针扣眼穿刺法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机体炎性状况,同时提升动静脉内瘘安全性。 关键词:穿刺方法;血液透析;静脉内瘘 引言 血液透析是目前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最为常用的治疗方式,通过定期血液透析 治疗代偿肾脏功能,维持患者生命。血液透析治疗中自体动静脉内瘘是应用最为 广泛的血管通路,也是接受血液透析的肾衰竭患者的生命线。为进一步明确穿刺 方法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本研究结合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部分维持性血 液透析病例资料,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分析钝针扣眼穿刺法、绳梯式穿刺法两种穿 刺方法的应用效果与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血液透析中心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录的进行AVF治疗方式 实施血液透析、满足收录标准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钝针扣眼组与 锐针绳梯组各60例。纳入标准:①年满18岁的成年人;②治疗方式是实施血液透析;③AVF是血管通路且长度>10cm;④每周实施血液透析3次;⑤内瘘流量> 500ml/min;⑥知情同意,并签订相关文件。排除标准:①认知障碍或精神病症;② 选择CUFF或者其他相关导管当做血管通路;③重症患者(肾衰竭);④进行肾移植 或选择其他透析治疗方式;⑤AVF血管瘤。 1.2方法 a、认知干预:依据主治医师及护士长制定的慢性肾衰竭及血液透析相关的 健康教育内容,结合患者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通过口头讲解、音视频资料播放、健康手册发放等多种途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升患者认知水平。b、膳食指导:由医生进行患者营养状况及膳食需求的评估,拟定膳食指导方案,由护理人员做 好膳食指导,确保患者日常膳食合理,营养物质补充适宜。c、情绪心理护理: 日常护理中需要关注患者情绪状态,与家属沟通掌握病患基本情况,针对抑郁、 消极等不良情绪及时开展护理疏导,负性心理状况严重时由医生提出心理疏导干预。d、用药护理:遵医嘱做好用药方案的介绍说明,加强用药监护,出现不良 反应及时处理与上报。e、自护能力提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间期一般居家治疗,需要重视患者自护能力提升,保障居家治疗效果,团队进行患者整体状况的评估,护理人员总结护理技能,同时通过口头讲解、示教等方式进行指导,提升患者自 护能力,定期随访掌握患者居家情况。每周开展1次医护联合查房,结合查房情况、护理记录等进行患者病情的评估,并通过护理会议回顾上一阶段护理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病例特点进行护理内容的改进优化。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以穿刺成功率、渗血率、疼痛评分和感染率作为最终的结果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由护士在展开治疗时进行观察并实时记录。穿刺成功率指患者进行一次 穿刺后建立起隧道,可完成血液透析;渗血是指穿刺时直到治疗结束后24h内呈 现渗血状态;感染是指穿刺点出现异常情况,如红肿、分泌物等情况的发生。患

动静脉内瘘维护技术操作SOP

动静脉内瘘维护技术规范 【准备】 1.用物准备:① 听诊器;② 内瘘针(锐针或钝针);③ 其他:20 ml注射器、抗凝剂、生理盐水3000ml等。 2.环境准备:病室安静整洁、光线充足、适宜操作,关闭门窗(或窗帘) ,请无关人员回避,保护患者隐私。 3 .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4.患者准备:患者处于安静状态,配合操作。

【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1 .穿刺时机:内瘘成熟后,经过手术医生和高年资责任护士对血管流量、管径大小、血管可使用的长度等进行科学评估,并记录在病历中后,方可使用。 2.穿刺方案:根据血管的条件由高年资责任护士评估后,确定穿刺方案(绳梯式),记录在病历中,可根据患者血管变化,随时由高年资责任护士再次评估后调整,并记录。 3 .如果确实受血管条件所限,难以应用绳梯式穿刺方法,也应合理有序安排穿刺点,并且轮换穿刺部位。 4.2 次穿刺之间距离应大于0.5cm,移植物血管搭桥内瘘的穿刺部位避免在同一水平线上,护士对同一患者穿刺不能超过 3 次。 5.用含碘消毒液消毒时,需要待干时间;消毒一个部位,穿刺一个部位。 【日常维护】 1.提高患者主观能动性,让其了解内瘘对其生命的重要性,使患者主动配合。 2.保持内瘘皮肤清洁,每次透析前彻底清洗手臂。

3.透析结束当日穿刺部位不能接触水,保持局部干燥清洁,用无菌敷料或创可贴覆盖12 小时以上,以防感染。提醒患者如发生穿刺处血肿或出血,立即按压止血,再寻求帮助;出现血肿在24 小时内先用冰袋冷敷,24 小时后可热敷,并涂搽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疗妥) 消肿,如有硬结,可每日用喜疗妥涂搽按摩,每日2 次,每次15 分钟。 4.造瘘肢衣袖要宽松,不佩戴过紧饰物;夜间睡觉不将造瘘肢手臂压垫于枕后,尽量避免卧于造瘘侧,不可提重物。 5.教会患者自我判断动静脉内瘘通畅的方法。 6.适当活动造瘘手臂,可进行手握橡皮健身球。 7.避免造瘘手臂外伤,以免引起大出血。非透析时常戴护腕,护腕松紧应适度,过紧易压迫动静脉内瘘导致内瘘闭塞。有动脉瘤者应用弹性绷带加以保护,避免继续扩张及意外破裂。

动静脉内瘘穿刺的护理

动静脉内瘘穿刺的护理 血液透析时,人体的血液需迅速进入透析器内,经洗净后再流回体内。浅部静脉容易穿刺,但由于静脉血流速度太慢,血流量难以达到透析的要求;动脉血流量大,可满足血透要求,但部位较深,穿刺难度大且不易反复使用。因此尿毒症患者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之前,为了引血方便必须首先在手的腕部做一个小的手术——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即将腕部的桡动脉与头静脉进行端侧吻合或端端吻合,这样浅部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使血流量达到透析的要求,由于动静脉内瘘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维持时间长,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少的优点在临床上普遍采用。 1内瘘穿刺前的准备 1)首先应检查内瘘血管成熟情况,内瘘成熟需3~4周,所谓成熟是指静脉明显扩张,动脉化的血管壁增厚,有动脉震颤或搏动。一般前两周不能使用,过早的使用易导致血管纤维化、管腔狭窄、使用寿命缩短。 2)先了解内瘘方式、吻合的位置及血管的走向,再决定穿刺的部位和穿刺的方向,通常新的内瘘管壁薄而脆,最初穿刺很容易引起皮下血肿而影响再次穿刺。因此,最好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操作。动脉穿刺点一般在吻合口上3~4 cm,根据血管充盈情况决定顺血流方向还是逆血流方向穿刺,静脉端应顺血流方向穿刺,穿刺两点应相距5~10 cm。 3)如果血管扩张不好,肢体水肿,可用压脉带扎紧肢体近心端,等血管充盈后再作穿刺。初次使用时,穿刺针进入血管后应立即松开压脉带,防止渗血、血肿的发生。 2血管穿刺 1)暴露病人扩张静脉部位,采用碘伏消毒,然后选近心端顺血流方向作静脉穿刺,使血液进入体内,距吻合口3~5 cm处作动脉穿刺,引出血液。 2)穿刺针与皮肤呈15°角,待针斜面刺入皮下后要求马上穿入血管,针在皮下隧道很短,约占针的1/3,针的其余部分穿入血管内。 3)血管穿刺顺序是先穿刺血管的近心端,再穿刺动脉端,因为动脉穿刺失败后血管局部必须加压,造成近心端血管不能充盈,再穿刺血管非常困难。 4)穿刺一次未成功,未穿破血管,可在原穿刺点再穿刺,若已穿破,应立即拔出并加压止血。避免穿刺针反复进退,否则易引起针眼渗血,所以要求操作人员操作熟练,穿刺准备充分。 5)为延长血管使用寿命,可在血管上作轮换穿刺,也可在原针眼重复穿刺。定点穿刺成功率高,穿刺疼痛轻。对于消瘦衰竭、皮肤弹性差的病人使用定

动静脉内瘘护理新进展

动静脉内瘘护理新进展 摘要:在治疗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通常采用血液透析方法,可以维持患者身 体内的血液通路流畅。动静脉内瘘作为外科小手术,主要应用于血液透析的治疗中。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年限与血管质量、使用方法、手术质量以及护理方法有紧 密联系。因此,为了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年限、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积极做 好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护理新进展;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脏病 自体动静脉内瘘具有感染率低、可以反复穿刺、血管形成率低等多种优势与 特点,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是指将人体的浅表静脉和它邻 近的动脉做直接吻合,增加静脉血管血流量,管壁动脉化,形成皮下动静脉内瘘[1]。桡动脉与头静脉等作为临床常用血管,具有穿刺部位多、出血量较少、长期 使用、感染发生率较低等多种优势和特点。但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因血管消耗 增加护理穿刺的难度,容易出现感染、内瘘闭塞等现象,导致内瘘陷入使用状态,血液透析无法顺利进行,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次综述主要阐述动静 脉内瘘的护理新进展。 1.动静脉术后初期护理干预 患者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首先应该认真做好造瘘侧肢体皮肤 的清洁工作,保护好瘘侧肢体皮肤,禁止在其肢体上进行静脉穿刺。在手术完成 之后,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吻合口远端的循环情况,手术部位是否出现血肿、出血现象,保持血管通畅。告知患者穿宽松的衣服,禁止在术肢上测量血压、戴 手表、抽血、静脉注射、输液等。嘱咐患者在术后保持术肢清洁干燥,防止发生 伤口感染现象。在病情平稳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如:握橡皮圈、握拳等运动,有助于内瘘管成熟。指导患者学会判断内瘘是否通畅,非手术侧手触摸术侧 的静脉处,若扪及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则提示通畅[2]。在术后禁止提重物, 保护内瘘。

扩张动静脉内瘘局部狭窄的穿刺技巧及护理对策

扩张动静脉内瘘局部狭窄的穿刺技巧及护理对策 张芳;蔡小琴 【摘要】目的通过良好的穿刺技巧和有效的护理干预使狭窄的动静脉内瘘逐渐扩张,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方法通过对15例动静脉内瘘狭窄的血透患者(血流量<150 mL/min,1个月以上)采取不同的穿刺技巧和护理对策,使狭窄的内瘘逐渐扩张.结果 9例狭窄的内瘘得以扩张,血流量达250 mL/min左右,再次使用达2年以上,2例吻合口狭窄者血流量达200mL/min左右,使用不到1年闭塞.结论良好的穿刺技巧及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挽救濒临闭塞的内瘘,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Objective To increase the service life of internal arteriovenous (AV) fistula via gradually dilating the stenosis lesion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fine puncture skills and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 Methods Fifteen hemodialysis patients who had AV fistula stenoses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regional blood flow was less than 150 mL/min and the situation lasted for a period of one month or longer) were given various punctures and different nursing maneuvers in a bid to gradually dilate the stenotic lesions. Results Of 15 studied AV fistula stenoses patients, nine of them were dilated successfully. The regional blood flow therefore improved to 250 mL/min or so,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AV fistula was extended to over two years. Another two patients had a problem of anastomosis stenoses with a blood flow up to 200 mL/min. The fistula was blocked one year after being used. Conclusion Good puncture skills together with the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 are defined to be useful in saving the AV fistulas which are in danger of being

浅谈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技巧及临床护理

浅谈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技巧及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技巧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动静脉内瘘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动静脉内瘘穿刺技巧及临床护理对策。结果 66例患者中,有61例首次穿刺成功,占92.4%;有57例满足治疗所需血流速度,占86.4%;有2例经调整穿刺针后,基本满足治疗血流量,占3.0%;有4例出现因治疗止血不当出现血肿,占6.1%;有2例轻微皮下出血,占3.0%。结论动静脉内瘘首次使用时,由于内瘘成熟时间短,血管脆性大,易致内瘘损伤、皮下血肿,新瘘对损伤的修复能力不及惯用内瘘,直接影响内瘘的使用寿命。如果加强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技巧研究,并辅以全面、综合的临床护理,将有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穿刺技巧;临床护理 动静脉内瘘是动静脉内外科手术,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其原理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从而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具有安全、血流量充分(200-300ml/min)、感染几率小、易于穿刺、护理简单、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小等特点,一般内瘘的使用可维持4-5年,因而在临床上较易被患者接受。一般动静脉内瘘术后至内瘘成熟需35-60 d,而内瘘成熟后的首次使用至关重要,对日后内瘘的使用通畅性、使用寿命及并发症的发生等均有一定关系,若首次使用不当,可造成内瘘穿刺失败、血流不畅、局部肿胀、血肿、感染等,严重者可引起内瘘血栓形成,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为探讨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技巧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动静脉内瘘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动静脉内瘘穿刺技巧及临床护理对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6例患者中,男42例,女24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49.3+2.7)岁;均为上肢内瘘,其中左侧39例,右侧27例;前臂内瘘61例,高位内瘘5例;首次使用时,内瘘均已完全成熟,成熟周期35 -62 d。其中,慢性肾衰竭患者2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7例,

综述:动静脉内瘘护理进展

动静脉内瘘护理新进展 金梅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安徽安庆246003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ESRD)病人最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最重要的必要条件,而自体动静脉内瘘具有出血量少、穿刺部位多、感染发生率低、可长久使用的特点,常被誉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1]。动静脉内瘘即经由外科手术将表浅毗邻的动静脉做直接吻合使静脉血管血流量增加管壁动脉化形成皮下动静脉内瘘,常用血管有桡动脉与头静脉、肘静脉与肱动脉等。据估算,在我国透析患者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中,自体动静脉内瘘比例达85%-90%[2]。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感染、血栓形成、内瘘闭塞等使内瘘陷入失用状态,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严重影响透析病人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动静脉内瘘的相关研究也不断发展。本文就动静脉内瘘护理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保护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预防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 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来,在新建动静脉内瘘患者手术前后护理中使用明示性安全标识,增强了护士安全防范意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上升,通过文字宣教及行为干预并举的方法加强了患者对内瘘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了内瘘的成熟[3]。护理重点为术前进行血管评估,重视血管保护及造瘘侧手臂皮肤护理;术后做好术侧肢体护理,加强观察,重视新内瘘穿刺的正确操作,以提高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开通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4]。 2 动静脉内瘘穿刺改良 2.1 穿刺针斜面向下的穿刺法 王雪梅等[5]研究了穿刺针斜面向下的穿刺方法,对于减轻穿刺疼痛有一定的效果。沈娴等[6]使用改良穿刺法(针尖斜面向右旋转45°,进针角度为35°~45°)穿刺。它的主要特点是进针角度大(45°),容易穿透皮肤及血管;同时它的有效穿刺力比常规法(15-30°)大1.06倍;由于进针速度加快,缩短了穿刺针在皮下的机械性潜行过程,对皮肤及血管损伤减轻,致痛物质释放减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