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共44页

合集下载

(完整版)居住区绿地设计

(完整版)居住区绿地设计

(四)公共设施绿地
各类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四周的绿地称为公建设施绿地。 例如:俱乐部、展览馆、电影院、图书馆、商店等周围绿地, 还有其他块状观赏绿地等。其绿化布置要满足公共建筑和公 共设施的功能要求,并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居住区绿地结构与对应绿地及服务对象
居住区--居住区级公园--居住区内所有居民 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游园--小区内居民 居住组团--组团绿地--组团内居民 住宅楼---宅旁绿地--住宅楼内居民
方 法 : a. 住 宅 群 环 绕 的 建 筑 造 成 年 个 阴 暗 部 位 较 多,故选择 荫树种配置十分重要。
b.保持居住环境的安静,如以绿篱分隔庭院, 降低噪音等方法。
c.以“立意”为前提来绿化布置庭院。 d.室内外和院内外的绿化相结合,自然环境 与住宅联系起来。
2.住宅建筑的绿化原则和方法 原则:与整个庭院绿化建筑的风格相协调。
(一)规划布局原则
1.位置:尽可能和小区公共活动中心结合起来布置, 形成一个完整的居民生活中心。
2.规模:目前新建小区公共绿地面积采用平均每人 1—2平方米的指标。
(二)设计原则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尽量保留原有绿化和利用 不宜建筑的地段进行规划设计,在平面布置形式 上有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1.场地 2.园路 3.广场 4.园林建筑及设施 5.绿地配置
a.用地小、投资少、见效快、易于建设。Biblioteka b.服务半径小,使用率高。
c.既能改善住宅的通风、光照条件,又能丰富组 团建筑艺术。
(二)规划设计内容
★、住宅绿地的规划设计
(一)宅庭院绿地的组成和类型
1.庭院绿地的组成: 庭院绿化的布局基本 上受建筑规划布局的制约,应配合住宅类型、 间距大小、层数高低及建筑平面关系等因素综 合考虑。

居住小区绿地规划设计

居住小区绿地规划设计

二 、居 住 区绿地 规划设计 的基础工

通过 对居住 区的规划 设计及现 状图文 资 料 的收集 、现场 勘察和 与业 主 的交流 等 ,全 面深 入地把握居 住区 内绿地 的基本情 况 ,了 解居 住区周 围的城市环 境和 社会文 化特点 , 是 居 住 区绿 地 规划 设 计必 需 的 前期 基础 工 作 ,全 面细致 的工作 ,是使 规划设计 符合用 地环境 的实 际情 况,提 高设计质量 ,保证 实 际 工 作可 操 作性 和 减 少设 计 修 改 的基本 条
城 乡规 划 与设计
居住小区绿地规划设计
李微 李 玉笑
沈阳恒基园林景观设计有 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 1 0 0 1 6
居 住小 区内的各种 绿地要统 一布局 ,合 理组 织,使 各种绿 地的分布形 成分散 与集中、 重 点与一般 相结合 的形式 ,让 居民方便地 使 用 ,并突出本区特 色。
件。 1 、居住区规划和 部分工程 图文 资料

2 、居住区绿地 的立地条件和绿化基础 3 、居住区周 围的环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 、宅 间宅 旁绿地及庭 院绿地
宅 间宅 旁绿地 和庭 园 ( 院 )绿地 是居住 区绿化 的基础 , 占居住区绿地面积 的 5 0 %左 右 ,包括住宅建筑 四周 的绿地 ( 宅旁绿地 ) 、 前后两 幢住宅之 间的绿地 ( 宅 间绿地 )别 墅 住宅 的庭 院绿地 、多层和低 层住宅 的底层单 元小庭 院等 。宅 间宅旁绿地 一般不设 计硬质 园林景观 , 主要 以园林植物进行 布置’ 当宅 间绿地较 宽 ( 2 0 m 以上 )时,可布置 一些简单的园林


居 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的原则

居住区绿地规划与设计

居住区绿地规划与设计

宅旁绿地
宅旁绿地
三、居住区绿地的总体设计
• (一)公共绿地的设计 • (二)道路绿地的布置 • (三)单位附属绿地的布置 • (四)住宅组团绿地的布置 • (五)宅旁绿地的布置
1.规模
• 在居住区或居住小区内,集中整块面积的公共绿 地,其用地的大小,应与全区总用地、居民总人 数相适应。目前我国新建居住区或居住小区公共 绿地面积采用平均每人1~2平方米的指标。如居 住小区内人口为1万人,则小区公共绿地应为1万 平方米左右。若居住小区内无整块地可供利用, 则可分成两部分,在小区内搞两个小花园。
居住区公园和城市公园相比,游人成分单一,主要是本居住区的居民 游园时间集中,多在一早一晚,因此,加强照明设施。灯具造型、夜香植 物的布置,成为居住区公园布局的特色。
公共绿地
(一)居住小区级绿地
• l.居住小区中心绿地 • 2.居住小区单位附属绿地 • 3.居住小区道路绿地 • 4.居住小区组团绿地 • 5.居住小区宅旁绿地
地形
地形
(5)园林建筑及设施
• 园林建筑及设施能丰富绿地的内容、增添景致, 应给予充分的重视。由于居住区或居住小区公共 绿地面积不大,因此其内的园林建筑和设施的体 量都应与之相适应,不能过大。
园林建筑及设施
园林建筑及设施
1)桌、椅、坐凳
• 宜设在水边、铺装场地边及建筑物附近的树荫下, 应既有景对观。又不影响其他游人活动。
1.统一布局,系统规划 2.以人为本,设计为人 3.以绿地为主,小品点缀 4.利用为主,适当改造 5.突出特色,强调风格 6.功能实用,经济合理
三、居住区绿地规划概述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
(一)植物种类的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病虫害、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树

第九章++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第九章++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第十一章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11
二、居住区绿地的定额指标
1993年我国制定的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
旧居住区改造不宜低于25%
低层住宅区(2-3层为主)的绿地率为30%—40%
多层住宅区(4—7层)的绿地率为40%-50%
结合有关规范进行具体的种植设计,以统一协调绿化与建
筑物、地下管线、构筑物、路灯等的位臵关系
第十一章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16
三、居住区绿地的立地条件和绿化基础
居住区绿地的立地条件:由周围建筑物所围合的绿地空间 的朝向及建筑物与绿地间的空间尺度关系,绿地现状地形 高差,土壤类型与理化性状及其在居住区施工中受建筑垃 圾污染的情况,地下水位以及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冻土层
9
第十一章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10
一、居住区绿地的组成(续) 2.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指居住区内各类公共建筑和 公用设施的环境绿地。其绿化布臵要满足公共建筑和 公用设施的环境要求,并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3.道路绿地:居住区主要道路两侧或中央的道路绿化带
用地。 4. 宅旁绿地和居住庭园绿地:居住建筑四周的绿地。
功能分区 安静休息游览区 设施和园林要素 休息场地、树阴式广场、花坛、游步道,园椅园 凳和花架廊等园林小品,亭、廊、榭、茶室等园 林建筑,草坪、树木、花卉等组成的植物景观, 自然式水体景观 文娱活动室、喷泉水景广场、景观文化广场和室 外游戏场,小型水上活动场,露天舞池(露天电影 场),绿化布臵、公厕 运动场及设施、休息设施、绿化布臵
高层住宅区(以8层以上为主)的绿地率为60%
第十一章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12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6)与建筑物、地下管网有适当的距离,以免影响建筑的 通风、采光,影响树木的生长和破坏地下管网.
复习重点:
居住区绿地的分类 居住区公共绿地的分类 居住区绿地定额指标 居住区公共绿地的规划设计要点 区别居住区绿地和居住绿地所包含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4)道路绿地
1) 居住区干道 :联系各小区及居住区内外的主要道路。 交通量大,乔木为主。
2)居住小区道路 :联系各住宅组团之间的道路,可组织和联 系小区各项绿地。
车流量相对较少,行驶安全,地形变化,乔灌草结合,防 护功能。
3)居住组团道路:解决住宅组团的内外联系。联系各住宅小 路。
人行为主 ,树木配置灵活,可选小乔木及开花灌木。
(2)儿童户外活动的年龄分组 ① 2周岁前的婴儿期:家长陪同
② 3—6周岁的幼儿期: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求知欲,独 立性较弱
③ 7—12周岁为童年期:学龄期,思维能力、活动量增 大
④ 12—15周岁为少年期:德智体全面发展时期
(3)儿童游戏场地分级 第一级:住宅庭院内的幼儿游戏场:宅前宅后,最小 型的活动场地
(2)选用具有多种效益的树种。
(3)根据居住卫生要求,选择无飞絮、无毒、无刺激 性和无污染的树种。
(4)选用耐阴树种。
(5)尽量保留原有树木、古树名木。
2.配置原则:
(1)考虑绿化的功能,以树木花草为主,提高绿化覆盖率。
(2)考虑四季景观及早日普遍绿化的效果。
(3)种植形式多样,植材种类不宜太多,统一中有变化。 (4)多种攀缘植物,提高立体绿化效果。 (5)幼儿园及儿童游戏场忌用有毒、带尖、带刺、易引起 过敏的植物,以免伤害儿童。
灵活布局
0.04
(2)配套公建所属绿地
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 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设施所 属的绿地。

项目一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项目一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图 1-1 项目实施路径
(二)项目步骤
1. 熟悉居住区常用植物(45 分钟) 居住区设计主要以园林植物为重点,其园林植物由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组 成,使小区绿地有层次、有大小、有色彩、有形态、有香味,小区常用的乔木与图例如图 1-2 所示。
图 1-2 小区常用的乔木与图例
2. 居住区道路绿地设计(45 分钟) 居住区道路如同绿色网络,联系着居住游园、组团绿地、宅旁绿地,可到达每个居住单 元门口。 1)居住区主干道的绿化设计 居住区主干道是联系各小区及居住区内外的主要道路,除了行人外,车辆交通比较频繁, 行道树的栽植要考虑行人的遮阳与交通安全,在交叉路口急转弯处要依照安全三角视距要素 绿化,保证行车安全。主干道路面宽阔,选用体态雄伟、树冠宽阔的乔木,使主干道绿树成
在造园中有“路从景出,景随路生”,在居住及道路绿化中也正是如此,这也说明路与景 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随着道路沿线的空间收放,绿化设计应给人以观赏的动感,如某小区 主路呈“S”状,每一个转折点都创造了不同的景致,使居民出行过程中赏心悦目,不会感到枯 燥 。经 过 各 个 景 点 的 仔 细 安 排 ,人 们 从 小 区 的 南 到 北 、北 到 南 都 能 经 历 不 断 变 化 的 景 观 效 果 , 感受到步移景异的情趣。
老人、儿童活动场地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 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不少于 0.5m2/人,
小区(含组团)不少于 1m2/人。居住区(含小区和组团)不少于 1.5m2/人,并应根据居 住区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旧区改造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 70%。
的小路,在平行的 11 条在建小路上,分别栽植馒头柳、银杏、柿、元宝枫、核桃、油松、泡 桐、香樟等树种,既有利于居民识别自己的家,又丰富了住宅绿化的艺术趣味。

居住区公共绿地的规划设计

居住区公共绿地的规划设计
主要供居住区居民就近使用,其用地规模不小于l公顷,一般为1~2公顷。要求园内有明确的功能分区,能设量较完善的游憩活动设施,如设大中型儿童活动设施的儿童游乐区,有老年人休息活动设施的老年活动区等。其服务半径以步行一刻钟左右为宜(800~1000m)。
居住区公园示例:
居住区公园示例:
居住区公园示例:
其它小型公共绿地示例:
(五)宅旁绿地
宅旁绿地的布置类型:
宅旁绿地的设计要点:
宅旁绿地的设计要点:
宅旁绿地的设计要点:
植物种类的选择
绿地植物配置
三、公共绿地指标及有关技术要求
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不少于0.5㎡/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人,并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布局灵活使用。旧区改造可酌情降低其指标,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50%。
(二)公共绿地基本布置要求
公共绿地(public green space)是指供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公园、小块绿地(儿童游戏场、成人活动场)等。
(二)公共绿地基本布置要求
居住区公园、小区公园是供本区居民就近休息、活动之用,面积不宜过大,根据规划区域的规模和环境条件而定。内部设有比较简单的文体设施,还应结合绿化设置一些庭院小建筑,如亭廊、座椅、花架之类。平面布局一般采用半开敞自然式为主,不要过分开敞,以免行人任意穿越而不便管理。
居住组团公共绿地示例:
居住组团公共绿地示例:
居住组团公共绿地示例:
居住组团绿地平面构图形式:
居住组团绿地空间布局方式:
居住组团绿地规划设计内容:
(四)其它小型公共绿地
其他公共绿地,如儿童游戏场、街头绿地、防护绿带,组群间分隔绿地以及利用地形水面和边角余地等公共绿地。一般为开敝式,四邻空间环境较好,可设置儿童活动设施和满足基本功能要求。用地宽度不应小于8m,面积不宜小于0.04公顷。

第三章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课件

第三章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课件
率;
规模适 中

地面停 车场面 积不宜 过大
草地为主,
辅以其它
地被植物;
应设置方
植物园
便居民行 走及滞留 的适量硬 质铺地;
地应满 足适当 的通风

不宜种植
采光要
过多、过
求;
密的大型
乔木或大
片乔灌木
林;
减少相邻 宅间空间 的景观雷 同。
应满足 适当的 通风采 中 光要求;
庭院空间的 景观环境设 计具有很大 灵活性,宜 提倡住户的 自我设计、 自我建造, 增添住区景 观的丰富多 样性。
应满足 适当的 通风采 光要求;

宜用植物 应 通 过
或其它景 种 植 绿
观材料对
带、树
硬质停车
丛或构

场地加以 美化或隐 蔽
筑物等 来提供 荫蔽的 停车环
境,
植物的选择应 因地制宜,尽 量采用乡土植 株。北方地区 的植物园地应 重视植物越冬 处理,如根据 地区主导风向 种植住区防护 林带、选种观 枝类植物、栽 种冷季型草坪 或为草坪浇洒 防冷水等;
100
组团 70~80 6~12 7~15
3~6 100
二、居住区绿地概述
(一)概念
❖ 指在居住小区或居住区范围内,住宅建筑、公建设施 和道路用地以外布置绿化、园林建筑和园林小品,为 居民提供游憩活动场地的用地。
(二)组成
1.居住区公共绿地(中心花园) 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游园、组团绿地、 其他块状、带状绿地
3.居住区用地的组成
居住区建筑用地 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用地 道路及广场用地 居住区绿地
居住区各种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用地构成 1 住宅用地 2 公建用地 3 道路用地 4 公共绿地 居住区用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