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技术(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iques)

合集下载

人机交互技术的优点和发展前景

人机交互技术的优点和发展前景

人机交互技术的优点和发展前景一、人机交互技术的定义和发展概述人机交互技术(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简称HCI)是指人和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任务协作的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广泛拓展,人机交互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里也经历了从最初单一的键盘和鼠标交互方式到后来的触摸屏、语音识别、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多种交互方式的不断升级和演化。

人机交互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今信息技术的核心领域之一,并在不同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人机交互技术的优点1. 提升效率人机交互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降低出错率。

比如在工业制造领域,自动化生产线采用机器人控制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人的身体负担和劳动强度。

2. 增加舒适度与便利人机交互技术可以让用户更加轻松舒适地使用设备,提高用户体验。

比如,智能手机触摸屏操作方式的出现,让人们可以轻轻触碰屏幕即可完成复杂的操作,大大提高了操控便利性和舒适度。

3. 促进跨界合作人机交互技术可以将不同领域的知识、技术、思想等融合在一起,促进跨界合作。

比如,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视觉、声音、触觉等多种感官刺激融为一体,使不同产业如文化、娱乐、医疗、建筑等多领域展开广泛的创新应用。

三、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前景1. 全面应用在各领域未来,随着信息化、智能化进一步发展,人机交互技术将更加全面地应用到各领域,如医疗、娱乐、教育、交通、金融等各领域。

并将在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交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智能化与自适应未来的人机交互技术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自适应性。

如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人机交互算法,可以自主学习和适应用户的行为和需求,进而实现更加个性化、智能化和高效的交互模式。

3. 协同化和人性化未来的人机交互技术将更加注重协同化和人性化设计。

比如通过人机协同处理技术,能够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和人类的智能优势,共同完成一些高难度的任务;比如声色情感多模态交互技术,能够实现更加直观、自然、贴近人类情感的交互。

人机交互技术在航天任务中的应用

人机交互技术在航天任务中的应用

人机交互技术在航天任务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的探索精神也越来越强烈。

航天技术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关键之一,而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为航天任务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支持。

本文将从人机交互技术的定义、航天任务中的应用、挑战及未来发展等方面探讨该领域的价值。

一、人机交互技术的定义人机交互技术(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是指人和计算机之间的交互过程,旨在为用户提供简单、高效的人机交互方式。

它应用于不同领域,如医疗、工业、家庭、游戏等。

而在航天任务中,人机交互技术的意义更为突出。

二、航天任务中的应用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单纯的计算机控制已不能满足航天任务的需要。

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航天任务的效率和安全性。

1.任务规划人类探索空间的最终目标是将人送入外太空。

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任务规划变得尤为重要。

人机交互技术提供了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根据任务的不同需求,为航天人员提供一系列快捷的任务、飞行和生命支持参数输入方式及操作界面。

2.人机界面航天人员在太空环境中需要应对各种紊乱和压力,导致心理上的不适和疏忽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人机交互技术提供简单、直观的人机界面,使航天人员能够更快地获取和处理信息,及时识别问题。

3.交互手段在航天任务中,航天人员常常需要进行身体活动,如操纵器材、搬运装备等。

人机交互技术采用多种交互手段,如语音、手势、虚拟实境、触摸屏等,让航天人员能够更加自如地操作舱内设备。

三、挑战航天任务对人机交互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舱内空间有限,通信和电力资源紧张,交互方式也必须考虑到环境因素,提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智能化,减轻航天人员的负担。

四、未来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机交互技术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化和创新。

人工智能将会在航天任务中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人机协同、自动化控制。

虚拟实境、增强现实等技术,通过场景再现,可以帮助航天人员进一步了解太空环境和任务特点。

人机交互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人机交互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人机交互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一、技术概述人机交互技术(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简称HCI)是指人类和计算机之间的交互过程,涉及计算机界面设计、交互设备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等多个领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们对交互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HCI技术不断发展,未来的趋势也在逐渐明朗。

二、未来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智能化是HCI技术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系统将越来越具有自学习、自适应和自主决策的能力,使得用户与计算机的交互更为智能化和人性化。

例如,计算机可以根据用户的用途自适应不同的交互方式,提供更加定制化的服务。

2. 多模态交互多模态交互是指通过多种不同的输入和输出形式来增强交互效果和用户的体验。

未来的HCI技术将更加注重多种交互方式的融合,如声音、手势、触摸和眼部跟踪等,提升用户的交互效率和体验感。

例如,人们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手势操作和眼部跟踪等多种方式与计算机进行交互,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环境和使用场景。

3.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可以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进行融合,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交互体验。

未来的HCI技术将更加注重基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交互设计,例如,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创建虚拟环境,用户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活动和体验,而增强现实则可以为用户提供现实世界的实时信息。

4. 个性化和定制化未来的HCI技术将更加注重用户个性化和定制化。

根据用户的兴趣、习惯、偏好等信息,将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交互界面和交互方式。

例如,计算机可以识别用户的语音特征和面部表情,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体验。

5. 自然化自然化是指使人机交互更加贴近人类自然行为的趋势。

未来的HCI技术将更加注重设计自然化的界面和交互方式,例如,计算机可以模拟人类的思维模式,更好地适应人类的认知特点和行为模式,使得交互更加自然和流畅。

三、总结未来的HCI技术将越来越注重智能化、多模态、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个性化和定制化以及自然化等方面的发展。

人机交互技术概念

人机交互技术概念

人机交互技术概念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是一个涉及到人类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领域。

以下是一些与人机交互技术相关的基本概念:1.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交互发生在用户界面上。

这包括图形用户界面(GUI)、命令行界面(CLI)、语音界面等。

2.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UX):用户体验强调用户与产品、系统或服务的整体感受,包括界面设计、易用性、满意度等因素。

3.可用性(Usability):可用性关注产品或系统的易用性,强调用户能够有效、高效地使用系统,同时提高用户满意度。

4.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交互设计专注于创建用户与系统之间有意义、有效和愉悦的交互方式,包括界面设计、任务流程等。

5.信息架构(Information Architecture):信息架构关注如何组织和结构化信息以便用户理解和使用,特别是在网站和应用程序中。

6.用户反馈(User Feedback):系统向用户提供信息,以便用户了解其操作的结果,例如通过提示、状态信息、声音等。

7.多模态交互(Multimodal Interaction):利用多种感官通道(例如视觉、听觉、触觉)实现用户与计算机系统的交互。

8.响应式设计(Responsive Design):设计可以适应不同设备和屏幕尺寸的用户界面,以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

9.用户认知(User Cognition):研究用户如何理解、学习和记忆界面元素,以及他们在使用系统时的思维过程。

10.辅助技术(Assistive Technologies):针对有特殊需求的用户设计的技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与计算机系统交互。

这些概念代表了人机交互领域的核心原则,目的是提高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沟通效果,使系统更易用、更符合用户期望。

人机交互技术

人机交互技术

人机交互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智能化的发展,人机交互技术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人机交互技术包括了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协作方式的研究,旨在提升用户与计算机系统的互动体验和效果。

本文将就人机交互技术的定义、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一、定义人机交互技术,英文为HCI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是指用户和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协作的技术领域。

它关注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双向交互过程,旨在提升用户体验和系统效率。

人机交互技术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心理学、人类学和设计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二、应用领域1. 用户界面设计人机交互技术在用户界面设计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优良的用户界面可以提升用户的操作便捷性和效率,减少用户出错的可能性。

通过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设计人员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和认知特点来设计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的界面。

2.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人机交互技术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人机交互技术,用户可以与虚拟世界进行交互,并感受身临其境的体验;而在增强现实中,人机交互技术可以将虚拟信息与现实场景进行结合,提供更加丰富的交互和信息呈现方式。

3. 智能助手和机器人人机交互技术在智能助手和机器人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语音识别、手势识别、面部识别等技术,人们可以与智能助手和机器人进行自然、直观的交互。

这种交互方式使得人们与智能设备之间的互动更加便捷、高效。

三、未来发展1. 自然语言交互未来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更加自然、智能的语言交互。

人们可以通过语音指令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实现更加智能化、便捷的操作方式。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语音助手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脑机接口技术脑机接口技术是人机交互技术的前沿领域之一,通过识别和解读脑电波、脑磁波等脑信号,实现人类与计算机之间的直接交互。

人机交互技术实验报告

人机交互技术实验报告

人机交互技术实验报告人机交互技术(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简称HCI)是指研究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合作的技术方法。

通过研究人机交互技术,可以提高人们使用计算机的效率、方便性,以及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本实验旨在探索人机交互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它所具有的价值和潜力。

一、实验介绍本次实验我们使用了一款新型的人机交互技术产品,该产品采用了前沿的手势识别技术和语音交互技术,能够实现非常便捷和直观的操作方式。

参与实验的被试分为两组,一组进行了实验组使用该产品进行任务,另一组作为对照组进行了传统鼠标和键盘操作的任务。

二、实验过程实验组的参与者在进行任务时,可以通过手势操作进行选择和拖动,以及通过语音指令进行操作。

而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鼠标和键盘进行任务操作。

两组的任务内容和难度相同,实验在同等环境下进行。

三、实验结果经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完成任务的速度上没有显著的差异。

然而,在操作的准确性和用户体验方面,实验组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手势和语音操作相比传统的鼠标和键盘操作更为直观和自然,减轻了用户的认知负担。

此外,实验组对于新技术的使用也表现出了高度的接受度和满意度。

四、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看出人机交互技术在提升用户体验和操作效率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手势和语音操作的方式更贴近人类的天性,使得与计算机的交流更加自然和便捷。

此外,人机交互技术也在提高通用性和可访问性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使得使用计算机的门槛降低,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

然而,虽然人机交互技术有着巨大的前景,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手势和语音识别的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和误识别的问题,这需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改进。

其次,在大规模应用中,人机交互技术需要具备一定的智能化和个性化,以满足不同用户和场景的需求。

五、结论人机交互技术作为计算机科学和人机工程的重要研究领域,对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1. 人机交互技术的概述人机交互技术(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CI)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将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互进行整合,实现信息处理的目的。

它包括计算机软件、硬件、人员、过程以及各种相关工具和技术的集成。

2. 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历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机交互技术也逐渐得以发展,并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人机交互技术历经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第一代人机交互技术(1960年代):主要以命令行界面为主,需要用户输入命令进行操作。

(2)第二代人机交互技术(1970年代-1980年代):开始采用图形用户界面(GUI),方便用户进行图形操作。

(3)第三代人机交互技术(1990年代-2000年代):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平面界面已不再满足需求,开始采用更加直观的多媒体界面,如声音、视频等。

(4)第四代人机交互技术(2000年代-至今):受到移动设备的普及和智能家居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人机交互技术不断发展,种类繁多,如语音交互、手势识别、虚拟现实等。

3. 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1)游戏行业:人机交互技术在游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虚拟现实、手柄、体感游戏等,提高了游戏的互动性。

(2)医疗行业:人机交互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可以使医生以更加便捷的方式获取患者病历和医学数据,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3)智能家居:人机交互技术可以使家居设备之间的互动更加便捷,让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手势等方式来控制家居设备。

(4)教育行业:人机交互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使教育变得更加有趣和互动性更强,例如:智能化的课堂、虚拟实验室等。

4. 人机交互技术的未来发展(1)语音交互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语音交互技术将会更加智能化和自然化。

(2)虚拟现实技术:随着陀螺仪、加速度计等传感器技术的进步,虚拟现实技术将会更加实用化和具备更多的应用场景。

(3)人工智能技术:随着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人机交互技术将会呈现出更多的可能。

人机交互技术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应用

人机交互技术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应用

人机交互技术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正在经历革命性的变化。

而作为新媒体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也愈发广泛。

本文将从定义、应用和未来发展等方面,探讨人机交互技术在新媒体传播中的深远影响。

一、人机交互技术的定义人机交互技术(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是指人和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的过程。

它通过设计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中介,使人们能够更方便、更自然地使用计算机系统。

拥有优秀人机交互界面的计算机产品往往会更受用户青睐,因为它们能够最大化地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二、人机交互技术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应用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人机交互技术在新媒体传播领域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移动端用户界面设计移动智能设备是新媒体传播的主要承载方式之一,而作为用户与移动设备之间的重要接口,移动端界面设计应用了大量人机交互技术。

例如,丰富的手势控制系统、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并不断进化的人脸识别技术等都在移动设备的用户体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营销互动在数字营销中,人机交互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AR(增强现实)技术可以让用户通过手机界面上的虚拟物体来互动和探索,从而提升用户参与度,增加品牌影响力。

3. 多媒体内容创作人机交互技术在多媒体内容的创作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VR(虚拟现实)技术使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虚拟世界,通过交互设备的手柄来操纵角色,从而提升视、听、触觉等多方面的体验。

三、人机交互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机交互技术将会不断扩展和完善。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人机交互技术将会向智能化转变,用户无需在学习繁琐的操作流程,系统将通过学习用户的习惯和喜好来自主优化操作界面。

2. 个性化未来,人机交互技术将会大量应用于个性化需求,不同的人可以享受到不同的操作界面,从而更好地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人机交互技术?人机交互技术(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iques)是指通过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人与计算机对话的技术。

它包括机器通过输出或显示设备给人提供大量有关信息及提示请示等,人通过输入设备给机器输入有关信息及提示请示等,人通过输入设备给机器输入有关信息,回答问题等。

人机交互技术是计算机用户界面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与认知学、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有密切的联系。

什么叫人机智能交互技术产品?目前CPU的处理能力已不是制约计算机应用和发展的障碍,最关键的制约因素是人机交互技术(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HCI)。

人机交互是研究人、计算机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的技术,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交换信息的媒介和对话接口。

作为一门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的学科,人机交互是计算机行业竞争的焦点从硬件转移到软件之后,又一个新的、重要的研究领域。

前,人机交互正朝着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技术和用户界面的方向发展。

本期技术专题将从多角度阐述人机交互的最新发展及应用状况,包括多通道用户界面、笔式用户界面、智能用户界面和三维交互中的多种关键技术,特别是对人机交互中的用户模型、用户界面模型、多通道交互信息整合、笔式交互技术、人机交互软件体系结构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人机交互技术是和计算机的发展相辅相成的,一方面计算机速度的提高使人机交互技术的实现变为可能,另一方面人机交互对计算机的发展起着引领作用。

正是人机交互技术造就了辉煌的个人计算机时代(20世纪八、九十年代),鼠标、图形界面对PC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计算机行业竞争的焦点,它的好坏直接影响计算机的可用性和效率,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计算机处理速度和性能的迅猛提高并没有相应提高用户使用计算机交互的能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高效、自然的人-计算机界面。

人机交互是未来IT的核心技术。

随着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的IT中心,中国也将成为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中心,而人机交互正的发展为中国软件的腾飞提供了机会。

发展平民可用技术、实现以人为本的计算是21世纪计算机发展的目标。

人机交互涉及许多热门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如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可用性工程、多媒体系统等,同时也吸收了心理学、认知科学、语言学、人机工程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

人机交互界面范式的进化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机接口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从早期的穿孔纸带、面板开关和显示灯等交互装置,发展到今天的视线追踪、语音识别、感觉反馈等具有多种感知能力的交互装置。

用户界面的发展历经了批处理、命令行、图形界面三个阶段,现在的研究和开发重点已经放在了Post-WIMP界面上。

● 批处理界面在计算机发展的初期,人们通过批处理的方式使用计算机,这一阶段的用户界面是使用穿孔卡片作为输入设备,行式打印机作为输出设备。

这只是用户界面的雏形阶段。

● 命令行界面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人机之间的通信是通过机器语言完成的,人们使用穿孔纸带等方式完成与机器的交流。

而后出现了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这些语言中逐渐引入了不同层次的自然语言特性,人们可以较为容易地记忆这些语言。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的交互终端和分时系统中,已经开始考虑如何提供给用户方便实用的界面,这些系统提供了问答式对话、文本菜单或者命令语言进行交互,这个时期的人机界面称为命令行界面(Command Line Interface,CLI)。

尽管熟练掌握命令语言后,人们能够灵活高效地操纵计算机,但是人们通常需要对语言进行大量记忆,在使用中很容易产生错误。

● 图形用户界面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高分辨率显示器和鼠标的出现,人机界面进入了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的时代。

图形用户界面的主要特点是桌面隐喻、WIMP技术、直接操纵和所见即所得。

桌面隐喻: 界面隐喻(Metaphor)是指用现实世界中已经存在的事物为蓝本,对界面组织和交互方式的比拟。

将人们对这些事物的知识(如与这些事物进行交互的技能)运用到人机界面中来,从而减少用户必需的认知努力。

界面隐喻是指导用户界面设计和实现的基本思想。

桌面隐喻采用办公的桌面作为蓝本,把图标放置在屏幕上,用户不用键入命令,只需要用鼠标选择图标就能调出一个菜单,用户可以选择想要的选项。

WIMP技术: WIMP界面可以看作是命令行界面后的第二代人机界面,是基于图形方式的。

WIMP界面蕴含了语言和文化无关性,并提高了视觉搜索效率,通过菜单、小装饰(Widget)等提供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

直接操纵: 直接操纵用户界面(Direct Manipulation User Interface)是Schneiderman在1983年提出来的,特点是对象可视化、语法极小化和快速语义反馈。

在直接操纵形式下,用户是动作的指挥者,处于控制地位,从而在人机交互过程中获得完全掌握和控制权,同时系统对于用户操作的响应也是可预见的。

所见即所得(WYSIWYG): 也称为可视化操作,使人们可以在屏幕上直接正确地得到即将打印到纸张上的效果。

所见即所得向用户提供了无差异的屏幕显示和打印结果。

我国的人机交互研究著名的人机交互国际会议ACM SIGCHI 2005年初的Workshop“Future User Interface Design Tools”提出: 下一代用户界面的研究应该从范式、模型和软件框架三个层次展开。

会议同时指出,Tangible用户界面(TUI)、Camera-Based用户界面(CBUI)和Haptic用户界面(HUI)三类用户界面代表了自然、和谐人机交互技术和用户界面的发展方向。

国内对这项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我国973、863、“十五”计划均将人机交互列为主要内容。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人机交互技术及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是最早开始多模态人机交互研究和开发的单位之一,分别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重点项目“自然、高效和面向主流的多通道(模态)用户界面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虚拟现实的基础理论、算法及其实现”中的子课题“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理论和方法”,国家863高科技发展计划“基于笔和语音的多模式融合的人机交互技术与应用”、“基于多功能笔式交互的用户界面”、“基于PC机的多通道人-机交互开发环境”、“虚拟现实中的三维交互技术”等。

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并申请了相关的国家专利。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杭州大学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合作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通道用户界面研究”,在我国首次对智能人机界面中多通道交互方式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对多通道用户界面的模型、描述方法及整合算法、多通道用户界面开发环境、多通道用户界面的评估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取得了基础性的研究成果。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中科院自动化所、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中科院计算所等单位在智能空间、笔输入用户界面、自然语言交互等方向也都做了大量工作。

中科院心理所、浙江大学心理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也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用户界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汉王科技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写汉字识别系统。

新一代的人机交互技术(多点触摸技术)随着苹果的inphone,微软的Surface,GestureTek公司的Illuminate Kiosk display 等等,都是摆脱了以前人们使用键盘和鼠标来进行人机交互的一种新的操作方式,马上微软的W7就要出来了,以后我们的电脑不再需要键盘鼠标了,只要触摸屏幕就可以操作了,现在国内很多电脑厂家已经推出了触控电脑,北京的迈思奇公司也推出了大型多点触摸的展示和销售设备,你们大家觉得是不是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就要淘汰原始的鼠标键盘的操作,以后到哪都只要用手一摸一碰就OK了?你们会不会习惯这样的操作?人与机的对话——浅谈人机交互的人机关系及其发展趋势[日期:2009-02-12] 来源:作者:肖楠[字体:大中小]--------------------------------------------------------------------------------摘要人机交互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带来了与传统媒介大不一样的传播方式的革命,人们开始充分利用它的交互性创造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有意义”的联系。

本文依据人机交互的发展现状,通过新旧媒体与人的关系对比分析,体现出新媒体在互动方面的优势,预测人机交互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人机交互的发展前景。

由于技术的提高及设计的人性化,未来人机交互将综合多种技术,界面自然,操作简便并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人机互动,将无处不在!关键词:人机关系以人为本多通道互动智能互动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出现引发关于“人机交互”的研究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

从最早的二进制大型计算器到现在的虚拟现实,如今全世界的高科技领域精英们都在为人机交互的发展和前进不屑努力,且已经使人机交互走向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本文通过简要的回顾,和计算机这种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对比,分析人机关系,并基于目前科技的发展现状展望人机交互的发展前景。

一、人机交互概况1、什么是人机交互?当今,关于人机交互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一大潮流,关于人机交互的讨论也随处皆是,那么,到底什么是人机交互呢?简单的说,就是人与计算机的互动,科学的说,人机交互CHI(Computer Human Interaction) 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国际上也称(HCI,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它的研究内容很广,包括心理学领域的认知科学,心理学;软件工程领域的系统构架技术;信息处理领域的语音处理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人工智能领域的智能控制技术等。

总的来说,人机交互本质上是认知过程,人机交互理论是以认知科学为理论基础;人机交互系统是一个闭环系统,人机交互研究是以系统科学作为人机交互研究的框架的方法学;同时,人机交互是以信息技术作为用户界面的技术基础,通过信息系统的建模、形式化描述、整合算法、评估方法以及软件框架等信息技术最终实现和应用人机交互理论。

[引自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人机交互与多媒体研究室简介]2.人机交互的发展历史人机交互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自从计算机出现以来人机交互技术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总体来看,它是一个从人适应计算机到计算机不断的适应人的发展史:(1)人适应计算机早期的手工作业阶段,计算机是现在看起来十分庞大笨拙的二进制计算机,使用者既设计者必须使用计算机代码语言和手工操作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