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地层学

合集下载

构造地质学分类

构造地质学分类

构造地质学分类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壳变动以及地球历史发展的科学。

根据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地质学分为多个分类。

一、物质地质学物质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基础学科,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这包括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等专门学科。

1. 矿物学矿物学是研究地球上各种矿物的性质、成因、分类和应用的学科。

矿物是地球的基本构成单位,通过研究矿物的特征和分布,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和地质过程。

2. 岩石学岩石学是研究岩石的成因、组成、结构和分类的学科。

岩石是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岩石的性质和分布,可以了解地壳的构造和演化过程。

3. 矿床学矿床学是研究矿床形成、分布、类型和资源评价的学科。

矿床是地球内部物质经过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地质体。

矿床学的研究可以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质动力学地质动力学是研究地球内部和地壳的运动和变形规律的学科,包括构造地质学和地震学。

1. 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研究地壳的构造形态、构造演化和构造运动。

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是地壳变形和地震活动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构造地质学可以了解地壳的演化历史和构造变动的机制。

2. 地震学地震学研究地震的发生、传播和影响。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通过研究地震学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和地壳的应力状态,对地震灾害的预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质历史学地质历史学是研究地球历史发展和地质事件的学科,包括地层学和古生物学。

1. 地层学地层学研究地球各个地层的分布、性质和演化,通过研究地层可以了解地球历史的演变过程和地质事件的发生顺序,对地质演化的时间和空间格局有重要意义。

2. 古生物学古生物学研究地球历史上的古生物群落和生物演化。

通过研究化石可以了解古生物的进化过程和生态环境,对恢复古地理环境和地球历史的演变有重要意义。

四、应用地质学应用地质学是将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工程、环境、资源勘查和灾害防治等实际问题的学科,包括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和勘查地质学等专门学科。

名词解释 地层

名词解释 地层

地层地层指地壳中由相对连续的一组地质层组成的岩石层序。

地层是地质学中研究地质历史和地球演化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地层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的地质构造、地壳变动以及生物演化等内容。

1. 地层的分类地层主要分为岩石地层和化石地层两种类型。

1.1 岩石地层岩石地层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地层,研究岩石地层可以了解岩石形成的环境和过程。

岩石地层按照不同的地质年代进行划分,常用的划分方式是将地质时代分为不同的纪、期和世,如“石炭纪”、“白垩纪”等。

在具体划分时,可以根据区域、岩石组合和化石出现等因素进行进一步细分。

1.2 化石地层化石地层是指含有化石的地层,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可以确定地层的年代。

化石是地层研究的重要依据,不同地质时期的生物会在不同的地层中留下不同种类的化石。

化石地层的划分主要依据化石的特征和出现次序,以及与岩石地层的对比研究。

2. 地层的形成与演化地层的形成与演化是地层学的核心内容,对于了解地球的地质历史和演化过程至关重要。

地层的形成主要受到地质运动、沉积作用和地壳变变迁等因素的影响。

2.1 沉积作用沉积作用是地层形成的重要过程,它是指由于水流、风力或冰川等因素的作用,使破碎的岩屑、矿物颗粒或有机物质沉积在地面或水体底部的过程。

沉积作用可以形成沉积岩,如砂岩、泥岩和石灰岩等。

同一地区的沉积岩经过长时间的沉积和堆积,逐渐形成地层序列。

2.2 地质运动地层的形成与地质运动密切相关。

地质运动包括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

构造运动是地壳中岩石的变动和分布的结果,常见的构造运动有地壳隆起、地壳下陷、地震等。

地壳的隆起和下陷会导致地层的垂直变化。

岩浆活动时指地下岩浆的上升和喷发,岩浆活动会形成火山喷出物,经过长时间的堆积和风化,最终形成火山岩。

2.3 地壳变动地壳变动是地壳中岩石变动和构造格局改变的结果,是地层形成与演化的重要原因。

地壳变动包括构造运动和泛地壳变动。

构造运动是地壳内部岩石的变动和构造格局的改变,常见的构造运动有隆升、下降和断层活动等。

岩石地层学

岩石地层学

地层学读书报告—岩石地层学班级:学号:姓名:专业:一、岩石地层学概念岩石地层学(Lithostratigraphy)含义:根据地壳中岩石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将其系统地组合成有特色命名的地层,研究此地层的即为岩石地层学岩石地层学是地层学的主要分支,是传统地层的一大类岩石地层学是任何一个新区地层工作研究的首要手段,任何地层新分支的研究都离不开岩石地层学二、岩石地层单位Ⅰ、岩石地层单位定义根据岩性(岩性组合)、变质程度或结构总体一致的特征;符合地层关系所定义和识别的三度空间岩石体。

以实际的岩石组分特征为划分基础,不考虑时间、成因、气候、环境或事件等因素,也不考虑岩石的地球物理特征(电性、磁性、放射性和其它推论和度量的物理性质)。

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可以由一种或多种沉积岩、喷出岩或变质岩组成,但对某一岩石地层单位要求整体岩石特征的一致性。

化石为岩石中一种物质成分,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岩石地层单位绝不根据所含古生物化石来下定义。

岩石地层单位是大、中比例尺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单位,应具有一定的厚度。

Ⅱ、岩石地层单位种类分正常岩石地层单位和非正常岩石地层单位1、正常岩石地层单位(史密斯地层型岩石地层单位)①定义:指研究那些层序正常、构造简单、无变质或轻微变质、海相火山岩系不发育、横向上可以远距离追索对比、具较广地理分布的岩石地层单位(符合史密斯地层的基本定律——地层叠复律、化石顺序律、瓦尔特相律))一般发育在地壳构造活动不强烈的稳定地区(台区或克拉通区)或被动大陆边缘②单位分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和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a.正式岩石地层单位指符合于地层指南关于岩石地层划分和单位定义的规定,并按命名程序给与命名的岩石地层单位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群(Grop)组(Formation)段(Member)层(Bed)组(Formation)定义:是具有相对一致的岩性和具有一定结构类型的地层体野外宏观岩类或岩类组合相同、结构类似、颜色相近、整体岩性和变质程度特征一致。

地层相关知识点总结

地层相关知识点总结

地层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岩石地层学岩石地层学是地层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的对象是地球上的各种岩石地层。

岩石地层是一种具有一定时代、一定岩性、一定空间分布和一定组合特征的地质体。

在岩石地层学中,我们通常需要研究地层的性质、特征和分布规律。

1. 地层的性质地层的性质主要包括岩石的成分、结构和物理特性等。

岩石的成分主要指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它们决定了岩石的性质和特征。

岩石的结构主要指岩石的内部结构和岩石的外部结构,它们反映了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地质历史。

岩石的物理特性主要包括岩石的密度、强度、热传导率和电导率等,它们是岩石性质的重要表现,对地质勘探和矿产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2. 地层的特征地层的特征主要包括地层的分布规律、岩石的构造和岩性的变化等。

地层的分布规律反映了地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包括地层的水平分布和倾向分布。

岩石的构造主要包括岩石的节理、岩层、褶皱和断裂等,它们是地层的构造特征,反映了地层的形成过程和变形历史。

岩性的变化主要包括岩石的岩性变化和岩石的叠加关系,它们是地层的岩性特征,反映了地层的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

3. 地层的分布规律地层的分布规律主要包括地层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

地层的垂直分布主要包括地层的层序、叠置关系和侵入关系等,它们反映了地层的相对年代和地层的形成历史。

地层的水平分布主要包括地层的展布范围和地层的变动范围,它们反映了地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地层的成因环境。

二、沉积地层学沉积地层学是地层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的对象是地球上各种沉积地层。

沉积地层是地球表面的一种重要地质体,它们是地球表面的岩性基础和地质记录,对我们了解地球表面的地质过程和地质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1. 沉积地层的类型沉积地层根据其成因和性质可以分为岩性地层和沉积岩性地层两大类。

岩性地层主要包括火成岩地层、变质岩地层和堆积岩地层,它们是地球内部岩石和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沉积岩性地层主要包括碎屑岩地层、化学沉积岩地层和生物沉积岩地层,它们是地球表面的独特产物和地球历史的重要记录。

普通地质学知识点

普通地质学知识点

普通地质学知识点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壳变动以及地球演化历史等内容的科学。

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地质学的各个分支,如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和地层学等。

以下是几个普通地质学的知识点。

1.矿物学矿物学是地质学的基础学科,研究地球上各种矿物物质的性质、成因和分类等。

矿物是地壳中的天然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

常见的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等。

矿物学的研究对于了解地球内部构造和岩石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

2.岩石学岩石学是研究岩石的形成、组成和变质作用等的学科。

岩石是由一个或多个矿物组成的固体物质,常见的岩石有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

岩石学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和地壳的演化历史,对于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利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3.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化学元素在地球上的分布、循环和相互作用等的科学。

地球化学元素是构成地球物质的基本成分,常见的元素有氧、硅、铁等。

地球化学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物质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对于理解地球系统的运行机制和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4.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地壳运动和构造变形等的学科。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壳,构成了陆地和海洋的基础。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可以揭示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对于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5.地层学地层学是研究地球上各个地层的分布和演化等的学科。

地层是地壳中连续分布的一层层岩石,通过研究地层的特征和化石的分布可以推断地层的时代和地质历史。

地层学的研究对于地质历史的重建和矿产资源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演化历史等的科学。

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和地层学等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它们相互关联,共同组成了地质学的知识体系。

通过研究地质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奥秘,为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地层学

地质地层学

地质地层学
地质地层学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地球表面形成的岩石地层的分布、结构与组合,以及岩石地层之间的变化规律和变化历史。

地层学是地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释地质过程、探明资源、建立预测模型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地质地层学主要关注三个领域,即地层分类学、岩石地层地质学与构造地质学。

地层分类学主要是研究岩石地层的分类,研究的方法是对岩石地层进行记录、研究、按序排列,以及观察岩石组成和地层地质特征,以便建立地层分类标准;岩石地层地质学主要是针对岩石地层的物质组成和形态特征,运用化验检测、物理特性分析、结晶度测定、放射线测试、重磁测试等方法,来研究岩石地层的构成、密度、熔点、结晶度、放射性水平等;构造地质学则主要研究堆积地层构造结构及地层变动演化过程,其研究方法主要是野外调查、现场地质分析、影像分析及沉积学矿物学分析等。

岩石地层的变化可以通过地层地质学与构造地质学来进行科学研究,以便对地质演化历史及其影响等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地质地层学也被应用于地质灾害的预测、矿床的勘探工作、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分布、河流沉积物的形成影响及大气变化的重建等方面。

- 1 -。

地层学原理--第六-八章 岩石、生物、年代地层学

地层学原理--第六-八章  岩石、生物、年代地层学
5) 组是地质填图的基本单位,组的大小在固定的标准尺度,视制
2. 群(Group):
群是最大的岩石地层单位,是由相邻的两个或两个 以上具有统一岩性特征的组所组成的。组不一定合并为 群。群一般以不整合面为界;一般大都先有组而后合并 为群,而在中国却习惯于先建群而后分组。如雁石坪群 (雪山组、索瓦组、布曲组和雀莫错组)、城墙岩群分 为莲花山组、剑门关组、汉辅组和剑阁组。
延限带(茅口阶),Wentzellophyllum延限带(龙吟阶)
2) 共存延限带(concurrent range zon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特定分类单 位延限带的相重叠部分。
3. 奥佩尔带(oppel zone):是以多种化石的经常独特共生,且其延限大体共存 为特征,此带之下部标志某些两种的首次出现,上部代表某些种的最后消失,其 本身标志这些生物的共存时限和空间范围。过去大多数的生物带都是奥佩尔带。 不如延限带严格,又能代表大致同时,运用较为方便。
2) 进化的不可逆性
最早由诗人哲学家——法国人奇内(Quinet,1870) 提出,他写到“自然是不会回头的,它决不重做
它 所破坏的东西,它不会再看已经破坏的模型,在 将来无数的新组合中,你们不可能看到两次出现 同样的人类,同样的植物群系,同样的动物群
系”; 比利时古生物学家多洛(Dollo,1893)提出了进 化不可逆性定律:“没有一种生物能恢复(即使
3) 标志层法
在地层剖面中,某些成层不厚,岩性稳定,特征突出和容易 识别的岩层,可以作为地层对比的标志层,如雷口坡组底部 的绿豆岩层,蓬莱镇组中的“蒙脱石层”等可作为大区域地 层对比的依据,并具“等时性”或“同时性”。
第七章 生物地层学(Biostratigraphy)
一、概念

多重地层的划分

多重地层的划分

一般概念1.1 地层学(Stratigraphy)地层学学是研究构成的所有层状或似层状岩石体固有的特征和属性,并据此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单位,进而建立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和时间顺序的一门基础地质学科。

地层学的研究范围实际上涉及到岩层中所有能识别的特征和属性(包括形状、分布、岩性特征、化石内容、地质年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性质等),及其形成环境或形成方式和演化历史。

构成地壳的各类层状或似层状的岩石——沉积岩(包括固结的或未固结的沉积物)、火山岩及变质岩都属于地层学的研究范畴。

1.2 地层(Stratum, Strata)地层是具有某种共同特征或属性的岩石体。

能以明显界面或经研究后推论的某种解释性界面与相邻的岩层和岩石体相区分。

1.3 地层分类(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根据构成地壳的岩层、岩石体的不同方面的特征或属性,将其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层单位。

地层所具有的特征是多样的,属性也不尽相同,每种特征或属性原则上都可以据以作为地层分类的依据。

因此,地层划分的类别也是多样的。

如,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等等。

1.4 地层区划(Stratigraphic regionalization)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地层发育特征和状况颇不相同,把不同地区的地层加以对比研究,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之处,阐明其原因,并划分出不同的地层区域,这即是地层区划。

这种划分不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而且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地层工划主要依据地层发育的总体特征来划分。

而决定和影响这些特征的,主要是地壳的活动性、古地理与古气候条件、古生物群的变化等综合因素,其中构造环境起着控制作用。

现行的地层区划,是综合各个层系共同特点的综合地层区划。

地层区划可分为两级。

一级地层区划(即地层区),相当于大地构造分区上的一级构造单元(或构造域);在同一地层区内,“系”级以上地层单位在岩相和生物区系上应可对比,“统”级地层单位可基本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陡山沱组(z1d)
黄陵花岗岩
三、岩石地层学的由来
1、最早的地层单位(1881)



年代术语 代 纪 世 期
地层术语 群 系 统 阶 亚阶 层
2、三重地层分类(1941)

时间 1、代 2、纪 3、世 4、期
时间—岩石 1、无特别术语,如中生代岩层 2、系 3、统 4、阶
震积不整合
D S
Angular unconformity
角度不整合的形成 及意义
Types of Unconformities: (平行不整合)
D2y
S3m 风化壳
平行不整合
平行不整合(北京西山)
昌平组
景儿峪组
平行不整合的形成
沉积接触(异岩不整合-非整合)
陡山沱组(z1d)与黄陵花岗岩沉积接触
个段而另外命名
一个组侧向伸于其他组内的部分可以处理为其他组的一个段 而另外命名
一个组侧向伸于其他组内的部分可以处理为 其他组的一个段而另外命名
3)群

群是比组高一级的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群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 上相邻或相关的具有共同岩性(或岩性组合)特征的组组合而 成。

群也可以是是一套尚未经深入研究,暂未分组,一经详细研究 后可能被划分成组的岩石系列,如湘西元古界地层前人开始研 究时仅将其划分为冷家溪群、板溪群和其上的震旦系,经详细
1、群 2.组 3.段 4.层
3、多重地层单位(1976) 岩石地层单位; 生物地层单位; 年代地层单位; 群、组、段、层 生物带 界系统阶时间带
四、岩石地层单位及其重要性
1、岩石地层单位:岩性、岩相或变质程度均一的岩石构
成的三度空间岩层体。是客观的物质单位,必须建立在
岩石特征在纵、横两个方向具体延展的基础之上,而不
第三章 岩石地层学

地层的沉积作用 地层记录的间断与不整合。 岩石地层学由来 岩石地层学单位及重要性 建立岩石地层单位的程序 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
地层结构与基本程序
第三章 岩石地层学

定义:地层学的主要分支,根据地层的岩性及岩石组合 特征,对地层进行划分对比的分支学科。

划分对比的依据: 是岩石的部分物理化学特征。具体指

有大型河流注入的湖泊,三角洲,陆
架砂体
一、地层的沉积作用
3、生物筑积作用:有些沉积岩是由生
物本身(骨骼部分)或不整合

整合: 连续、间断(?) 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假整合

二、地层纪录的间断与不整合
1、小间断(Diastem):沉积地层剖面中任何 一个层面都代表沉积作用的一次中断或沉积 环境的改变,这种中断仅仅是一个从停止沉
岩石地层 与层序地 层的关系
3、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的级别

群、组、段、层
质填图的基本单位) 多种岩性旋回;
1)组:岩石地层的基本单位(1:50000;1:2500000地
(1)岩性变化无限制:一种岩性组成;以一种岩性为主; (2)厚度无限制:
但以地质制图的需要为建立原则,即能在图上标示出
2)段:是组内较其低一级的正式岩石地层单位。段总是 组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脱离组独立存在。
研究后板溪群分为横路冲组、马底驿组、铜塔湾组及武强溪组。

组不一定要合并为群,只有为了更有效地在大范围内进行对比 研究,或为编制小比例尺图件的需要才并组为群。群的层型通
常为复合层型,其由各个组的单位层型组成。
4)层:最低的岩石地层单位。
1)组、段下全部分层,但不正式命名,用于剖面测制中。
2)标志层是一个分布广而岩性特殊的薄层,可以命名作 为正式岩石地层单位。
六、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与对比

岩石地层的划分(Division):根据地层的特征和属性(如岩性、 化石和不整合面等)将地层组织成相应的单位。

纵向找异
六、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与对比

岩石地层对比(correlation):是论证岩石 特征和岩石地层位置的相当;
横向寻同
追索对比
可划分出6个组
岩性 划分 对比
岩石地层与层序地层的关系
1、岩石地层与层序地层的界面含义
(2)一般来说, 盆地内部岩石地层单位与层序地层和年
代地层单位的界线大致平行或相吻合;
盆地边缘岩石地层单位是穿时的, 与年代地层和层序地
层界线斜交(?)。
2、岩石地层与层序地层之间关系
单位大小之间关系较复杂: 中层序时限达30~ 40Ma, 多以不整合面为界, 一般相当于“群”
岩 石 地 层 划 分 对 比
七、穿时普遍性原理及其评价

全部侧向可以识别和追溯的非火山成因的陆表海沉积的 岩石地层单位都必然是穿时的”。

用海平面变化来解释该原理似乎更简明。由于海平面总 是变化的,受海平面影响较大的陆表海沉积总是在超覆 或退覆,沉积物及沉积中心向陆或向海迁移,这类沉积 形成的沉积地层界线必然与时间界面斜交,也就是穿时, 所以说陆表海中岩石地层穿时是普遍的。这一原理在湖 相地层中也能应用,并以得到了普遍的证实。
积到恢复沉积前没有发生剥蚀作用的沉积作
用临时停歇的短暂时间间隔。(原因?)
连续,渐变
间断,突变
整合接触, 但界线截然, 属间断、突变
二、地层纪录的间断与不整合
2、不整合(unconformity):分为角度不 整合和假整合。 (1)角度不整合;
(2)平行不整合;
(3)嵌入不整合;
(4)异岩不整合。
八、地层的结构和基本层序
1、地层的结构:岩层中各类单层的组合方式现 在被称为地层结构。地层结构可简单地分为两 类:均质型结构和非均质型结构。
类 别 块 状 巨厚层 厚 层
厚 度 >200cm 100--200cm 50--100cm
中厚层
薄 层 微薄层
10—50cm
1--10cm 0.5--1cm

组内可全部分段。在一些较大级别的地质填图中,为了 更精细的展示地质内容,通常将组全部分段,如赣西北
地区元古界修水组分为六段,湘西地区元古界马底驿组
分为三段。

组内不一定全部分段。需要时可以仅将组内的某个或某
些间隔划分为段。段可以从一个组侧向进于另一个组。

一个组侧向伸于其他组内的部分可以处理为其他组的一
(f:完全对称;g:向上变粗; h:向上变细; j:
层束)
3)基本层序的野外调查内容
(1)岩性组成;
(2)厚度、结构及构造;
(3)生物组成;
(4)叠覆关系、界面性质
(5)根据垂向变化,选出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基本层
序作为该间隔内的理想模式。
不同岩性,厚 度不一
岩性相同,厚度 有规律的变化
岩性相同,厚 度变化不清, 化石分布有规 律
岩石的结构、构造(颜色、粒度、成分、层理、层面构
造)、层序、岩相及沉积旋回等。
一、地层的沉积作用
1、纵向堆积作用:是指沉积物在水体中自上而下
的降落,依此沉积在沉积底面而构成成层岩系。
如:

大洋深部的沉积、放射虫软泥。


太湖沉积:
山东山旺盆地沉积:
一、地层的沉积作用
2、侧向堆积作用:大多数的沉积岩由侧 向堆积所形成。

特殊的岩性层,正式命名。如Baker煤层、
Marcus灰
岩层。华北石炭系—二叠系的煤层,一煤、二煤。

岩流层:火山熔岩中最小的正式岩石地层单位,是分离
的、喷发的火山岩体,可用结构、成分、叠加次序或其
它客观标准加以判别。与沉积岩中的层相当。
4、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
为了精细的岩石地层对比,也为了地质图面的需要。
内蒙古林西地区二叠系中的几种基本层序
(1:5000的地层剖面中,不同的层其基本层序不一,基本层序是分层的标志之一)
有序多层式(旋回层)
地层层序与地层间隔
2 )基本层序的类型
(1)旋回性基本层序 (2)非旋回性基本层序 (3)安塞尔的基本层序分类
安塞尔的基本层序(Einsele的分类,1991)

随机性基本层序(a) 事件型、韵律型基本层序(b) 周期性、韵律型基本层序(c,d,e) 正常野外级及旋回性基本层序
于组的用复合层型

非层状岩石地层单位用典型地点(type locality)
2、界线的确定:通常划在岩性发生最大变化的地方。渐 变界线要人为确定。 3、不整合及间断:群内不能有角度不整合,组内不能有
平行不整合。
4、必须的外延程序—岩石地层对比(包括可能的标志层) 5、定名及发表。1)采用地理名称命名;2)极少数情况 下采用岩性,如修水组、安乐林组、Chattanooga组。
或大于群。
目前较常见的是一个组包含了几个正层序。如馒头组、张夏组都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层序组成。 两个组构成一个正层序, 如贵州北部志留系由马脚冲组( 灰绿色泥 页岩, TST) 和溶溪组( 下组层,HST) 构成一个正层序。
一个组可相当于一个三级层序。其体系域可相当于段。层序界面、
海进体系域的底面和最大海泛面可作为段的界线。如华南湘中下石 炭统马栏边组为一个正层序。
考虑年龄。
2、岩石地层单位的重要性 2)新区地层工作的基础(岩石地层序列的建立) 3)生物、生态、层序、成因地层学的基础。
1)地质图的填图单位(1:25万:组;1:5万:组、段)
岩石地层与层序地层的关系
1、岩石地层与层序地层的界面含义
(1)层序地层学源于地震地层学,而地震反射的地层界面基本代
表了等时界面。 层序地层的基本单位是层序( 三级层序或称为正层序) 。层序是 在一个三级海平面升降周期内形成的一套具有成因联系的三维地层 的组合体。 层序的顶、底界面是不整合面及与之相当的整合面。 理论上层序地层界面是严格的等时面, 具有年代地层界线的特征; 层序界面又是通过沉积相分异和地层结构的转换表现出来的, 它 又具有岩石地层界线的特征。 因此层序地层的研究可对优化年代层和岩石地层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