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合集下载

含硫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

含硫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知识点一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1、主要存在形式(1)游离态(硫单质):主要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2)化合态(硫化物、硫酸盐):主要存在于金属矿石中。

2、硫单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知识点二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由于SO 2中硫元素为+4价,属于中间价态,所以SO 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1)酸性氧化物—亚硫酸酸酐,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与水反应:SO 2 + H 2OH 2SO 3(亚硫酸)②与碱反应:SO 2 (少量)+ Ca(OH)2 = CaSO 3↓+ H 2O ;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 2和SO 2SO 2 (过量)+ Ca(OH)2 = Ca(HSO 3)2SO 2(少量) + 2NaOH = Na 2SO 3 + H 2O (实验室用NaOH 溶液来吸收SO 2尾气)③与盐反应:SO 2 (少量)+2NaHCO 3=Na 2SO 3 + CO 2 + H 2O (常用饱和NaHCO 3除去CO 2中的SO 2)【注意】酸性:盐酸>亚硫酸>碳酸,因此氯化钡溶液通入CO 2、SO 2时不发生反应。

(2)弱氧化性与H 2S 反应生成S 和H 2O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 2+ 2H 2S = 3S↓ + 2H 2O(归中反应) (3)强还原性①能使高锰酸钾褪色(除去CO 2中的SO 2)②2SO2 + O22SO3(可逆反应) 工业制硫酸的第二步反应③SO2 + X2+ 2H2O = 2HX + H2SO4(X2:Cl2Br2I2)使其褪色(4)漂白性(加合型)①原理:与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②特点:不稳定,久置或加热会恢复原色。

③不漂白酸碱指示剂I 漂白原理分类II SO2和Cl2漂白比较(3)氯气和二氧化硫按1:1的比例通入品红溶液中,无现象:SO2+ Cl2+ 2H2O= 2HCl + H2SO43、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1)制取原理: Na2SO3+H2SO4===Na2SO4+H2O+SO2↑(2)二氧化硫使以下溶液产生不同现象的原理对比4、鉴别SO2和CO2的方法(1)用品红溶液,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二氧化硫,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二氧化碳。

第十讲: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第十讲: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有些物质的固体疏松、 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因 ③吸附型:有些物质的固体疏松、多孔 具有较大的表面积 因 吸附型 有些物质的固体疏松 多孔,具有较大的表面积 而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一些其他有色物质而使之 而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可以吸附一些其他有色物质而使之 失去原来的颜色是物理吸附,属物理变化。如活性炭、胶体等。 失去原来的颜色是物理吸附 属物理变化。如活性炭、胶体等。 属物理变化
2、 SO2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亚硫酐) (2)还原性(能被KMnO4、Fe3+、O2、Cl2等氧化)
SO2+X2+2H2O =H2SO4+2HX(X=Cl、Br、I)
(3)弱氧化性:SO2+2H2S=3S ↓ +2H2O (有黄色固体析出) (4)漂白性:使品红褪色,加热时,红色复原
课堂升华: 课堂升华:
各类漂白剂漂白原理比较 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按其漂白原理可分为三类。 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 按其漂白原理可分为三类。 按其漂白原理可分为三类 即漂白剂本身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以将有机色质内部的 ①氧化型:即漂白剂本身是一种强氧化剂 它可以将有机色质内部的 氧化型 即漂白剂本身是一种强氧化剂 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化学键)破坏掉而使之失去原有的 “生色团”(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化学键 破坏掉而使之失去原有的 生色团” 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化学键 颜色,这种漂白是彻底的 不可逆的 此类物质有HClO、Ca(ClO)2、 颜色 这种漂白是彻底的,不可逆的。此类物质有 这种漂白是彻底的 不可逆的。 、 Na2O2、H2O2、O3等强氧化性物质。 等强氧化性物质。
2.浓硫酸和稀硫酸的组成与性质的比较 浓硫酸和稀硫酸的组成与性质的比较
3.浓硫酸的特性 浓硫酸的特性 (1)强氧化性 强氧化性 常温下,Fe、 遇浓硫酸会发生钝化现象 遇浓硫酸会发生钝化现象。 常温下 、Al遇浓硫酸会发生钝化现象。但热的浓硫酸能氧 化大多数金属(除金、铂外 、非金属单质及一些还原性化合物。 化大多数金属 除金、铂外)、非金属单质及一些还原性化合物。 除金 例如: 例如 Cu+2H2SO4(浓) 浓 C+2H2SO4(浓) 浓 CuSO4+SO2↑+2H2O CO2↑+2SO2↑+2H2O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PPT课件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PPT课件
加热
③ 、 SO2和碱性氧化物反应 SO2 +CaO
CaSO3
(3)氧化性:
2H2S+SO2
3S↓+2H2O
SO2

( 4 )、漂白性 某些有机色素
( 2.破坏森林、草原和农作物 3.使土壤酸性增强、湖泊酸化,生态环境受损 4.破坏建筑物
开发新型洁净能源(氢能)
SO2化学性质 从化合价角度看SO2
H2S
-2
+2e
S
0
+4e
+4
SO2
-2e
+6
SO3
氧化性
还原性
探究2:SO2的还原性
向SO2溶液中加BaCl2溶液,再加过氧化氢与稀盐酸
现象:
生成不溶于酸白色沉淀
H2SO3
H 2O 2
H2SO4
BaCl2
BaSO4
H2SO3 + H2O2 = H2SO4 +H2O H2SO4 + BaCl2 = BaSO4↓+2HCl
H2S
﹣2
氧化
0
还原
S
氧化
﹢4
还原
SO2
氧化
还原
H2SO4
﹢6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2SO2+O2
催化剂
2SO3 H2SO3
SO3+H2O=H2SO4
SO2+H2O
O2+2H2SO3=2H2SO4
SO2
SO3
H2SO4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主干网络
形成
性质
SO2
危害
酸雨
危害 防治
1.
物理性质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合格考第七讲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合格考第七讲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典例2下列与浓硫酸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可用铁质容器装运 B.由于浓硫酸的吸水性,能使蔗糖炭化 C.用浓硫酸干燥氨气、氢气等,是利用其脱水性 D.常温下,浓硫酸可迅速与铜片、碳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SO2
关闭
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发生钝化,因此可用铁质容器装运,A项正确。
浓硫酸的脱水性使蔗糖炭化,B项错误。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干燥氢气是
利用其吸水性,C项错误。常温下浓硫酸与铜片、碳等反应很难进行,需要
加热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2,D项错误。
关闭
A
解析 答案
X T 学考标准 UEKAOBIAOZHUN
条目解析
IAOMUJIEXI



三、S、SO2、H2SO4等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X T 学考标准 UEKAOBIAOZHUN
解析 答案



二、硫酸的制备和性质 1.硫酸的工业制法:接触法制硫酸
X T 学考标准 UEKAOBIAOZHUN
条目解析
IAOMUJIEXI



X T 学考标准 UEKAOBIAOZHUN
条目解析
IAOMUJIEXI
2.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1)浓硫酸的吸水性与脱水性:
②持续进行提供了加热条件。
(3)反应①~④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反应④体现
了D物质的 。
关闭
解析 答案
IAOMUJIEXI



典例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SO2性质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合理的 是( )
关闭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亚砜
总结词
具有较高的极性,可被氧化为砜。
详细描述
亚砜是一类含有亚硫酰基(-SO-)官能团的化合物,其通式为R-S(=O)-R'。亚砜具 有较高的极性,这使得它们在极性溶剂中有较好的溶解性能。此外,亚砜可以被 进一步氧化,生成砜。

总结词
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被还原为亚砜。
详细描述
砜是一类含有硫酰基(-SO2-)官能团的 化合物,其通式为R-S(=O)2-R'。砜 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这是因为硫酰基 的电子配置较为稳定。此外,砜可以 被还原为亚砜。
酸性
含硫化合物中有些是酸,如硫酸 (H2SO4)和亚硫酸(H2SO3), 具有酸性。
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共价键
含硫化合物中,硫原子通常与其 他原子形成共价键,共价键的类 型和数目决定了化合物的性质。
分子构型
含硫化合物的分子构型对其性质 也有影响,如二氧化硫分子为V形 结构,具有较高的极性。
02
含硫化合物的种类
含硫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研究
结构与性质关系
含硫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之 间存在密切关系,通过研究 其结构可以预测和解释其性
质。
物理和化学性质
含硫化合物具有多种物理和 化学性质,如稳定性、溶解 性、导电性和反应活性等, 这些性质决定了其在不同领
域的应用。
结构表征技术
为了准确测定含硫化合物的 结构和性质,研究者开发了 多种先进的结构表征技术, 如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和 质谱等。
含硫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功能
生物体内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和功能
01
生物体内含硫化合物种类繁多,如硫胺素、谷胱甘肽、硫酸软骨素等, 它们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02

含硫化合物性质和应用z

含硫化合物性质和应用z
含硫化合物性质和应用z
二、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
_无___色, _有__刺__激__性___气味的__有___毒气体, 密度比空气__大__,沸点是-10 oC易_液__化___, _易___ 溶于水(常温常压下一体积水能溶解 __4_0__体积的二氧化硫)。
含硫化合物性质和应用z
2、化学性质
Ⅰ、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3S+6NaOH == 2Na2S +Na2SO3 +3H2O
清洗试管壁上残留的硫的化学方法 -------强碱液
含硫化合物性质和应用z
(4)硫的用途: 硫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制硫酸、农药、
火药、药品、硫化橡胶 S + 2KNO3 +3C =△= K2S + N2 ↑ + 3CO2↑
黑火药的配方:一硫二硝三木炭
研磨
2Na+S==Na2S
生成低价金 属硫化物
剧烈反应 爆炸
常温下
Hg+S== HgS 2Ag+S==Ag2S
清除汞
②与非金属的反应

S + H2== H2S
点燃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 S + O2== SO纯2 氧中:明亮蓝紫色火焰
含硫化合物性质和应用z
③与化合物的反应
△ S + 2H2SO4(浓) == 3SO2↑+2H2O
(1) 与H2O反应:
SO2+H2O
H2SO3(亚硫酸)
①亚硫酸是一种二元中强酸,在水中部分电离
H2SO3 HSO3-
H+ +HSO3H+ +SO3 2-
②不稳定 ③还原性 含硫化合物性质和应用z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

加热加热加热点燃加热 点燃 加热课题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教学过程一、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1.硫:(1)物理性质:硫为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用于洗去试管壁上的硫);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弹性硫等。

(2)化学性质:硫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较易得电子,表现较强的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低价态) 2Na+S===Na 2S (剧烈反应并发生爆炸)2Al+3S Al 2S 3(制取Al 2S 3的唯一途径)Fe+S FeS (黑色)2Cu + S Cu 2S (黑色) ②与非金属反应S+O 2 SO 2S+H 2H 2S (说明硫化氢不稳定)③与化合物的反应S+6HNO 3(浓)H 2SO 4+6NO 2↑+2H 2OS+2H 2SO 4(浓) 2SO 2↑+2H 2O3S+6NaOH 2Na 2S+Na 2SO 3+3H 2O (用热碱溶液清洗硫)(3)用途:大量用于制造硫酸、硫化天然橡胶,也用于制药和黑火药。

2.硫的氢化物: ①硫化氢的制取:Fe+H 2SO 4(稀)=FeSO 4+H 2S ↑(不能用浓H 2SO 4或硝酸,因为H 2S 具有强还原性) ——H 2S 是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②硫化氢的化学性质A .可燃性:当22/O S H n n ≥2/1时,2H 2S+O 22S+2H 2O (H 2S 过量)当22/O S H n n ≤2/3时,2H 2S+3O 2点燃2SO 2+2H 2O (O 2过量)当23222<<O SH n n 时,两种反应物全部反应完,而产物既有硫又有SO 2 B .强还原性:常见氧化剂Cl 2、Br 2、Fe 3+、HNO 3、KMnO 4等,甚至SO 2均可将H 2S 氧化。

加热SO2 SO2 CO2 CO2C.不稳定性:300℃以上易受热分解③H2S的水溶液叫氢硫酸,是二元弱酸。

高考化学复习: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高考化学复习: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高考化学复习: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一)高中化学无机物硫单质的反应(非金属性弱于卤素、氧和氮)1.硫与氧气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硫,不生成三氧化硫)2.硫与氢气反应(可逆反应)3.硫与铜反应(生成+1价铜化合物,即硫化亚铜)4.硫与铁反应,(生成+2价铁化合物,即硫化亚铁)5.硫与钠、铝等反应生成相应的硫化物6.硫与汞常温反应,生成HgS(撒落后无法收集的汞珠应撒上硫粉,防止汞蒸气中毒)7.硫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硫化物和亚硫酸盐(试管上粘附的硫除了可用CS2洗涤以外,还能够用NaOH溶液来洗)(二)高中化学无机物硫化氢的反应(不稳固性、强还原性、酸性)1.受热分解2.燃烧(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产物不同)3.与卤素单质如Br2反应,硫被置换4.与醋酸铅反应生成黑色醋酸铅(可用醋酸铅试纸或者硝酸铅试纸检验硫化氢)5.与硫酸铜或氯化铜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铜沉淀(但不能与亚铁盐溶液发生类似反应)6.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硫化氢可被氧化成单质硫7.被浓硫酸氧化(通常氧化成单质硫)8.被二氧化硫氧化9.氢硫酸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而浑浊(三)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的反应(弱氧化性,强还原性,酸性氧化物)1.氧化硫化氢2.被氧气氧化(工业制硫酸时用催化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在某些悬浮尘埃和阳光作用下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并溶解于雨雪中成为酸性降水。

)3被卤素氧化SO2+Cl2+2H2O==H2SO4+2HCl4.被硝酸氧化5.与水反应6.与碱性氧化物反应7.与碱反应8.有漂白性(与有机色质化合成无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不太稳固,受热或时日一久便返色)(四)高中化学无机物硫酸性质用途1.强酸性(1)与碱反应(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除锈;制硫酸铜等盐)(3)与弱酸盐反应(制某些弱酸或酸式盐如制磷酸,制过磷酸钙)(4)与爽朗金属反应(制氢气)2.浓硫酸的吸水性(作气体干燥剂、硝酸浓缩时的吸水剂;)3.浓硫酸的脱水性(使木条、硬纸板等炭化;乙醇脱水制乙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讲义编号_11hz06hx000122___学员编号:年级:高一课时数: 3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化学学科教师:课题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授课日期及时段2011年11月28日15:00---17:00教学目的1、了解氧、硫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重要应用2、了解常见硫元素不同类型化合物之间转化的条件和方法。

3、认识硫元素及常见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了解SO2-4、SO2-3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对常见的物质组成进行检验和分析。

教学内容【基础自主梳理】一、硫自我诊断1.常温下单质硫主要以S8形式存在。

加热时,S8会转化为S6、S4、S2等。

当温度达到750 ℃时,硫蒸气主要以S2形式存在(占9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8转化为S6、S4、S2属于物理变化B.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时都生成SO2C.S8、S6、S4、S2属于同位素D.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 ℃即得S2解析:选B。

S8转化为S6、S4、S2属于化学反应;S8、S6、S4、S2互为同素异形体;在空气中加热硫单质至750 ℃,生成的是二氧化硫。

基础回归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黄色或淡黄色晶体。

溶解性:水中难溶,酒精中微溶,CS2中易溶。

2.化学性质思考感悟1.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硫如何清洗?【提示】用CS2洗或用热碱液洗。

3.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不同的单质,这种现象称为同素异形现象;像金刚石与石墨,红磷和白磷,O2和O3等由同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

二、二氧化硫自我诊断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

( )(2009年高考北京卷T8-A)B.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

( ) (2009年高考山东卷T13-D)C.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D.CO2中的SO2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 )答案:A.×B.×C.×D.×基础回归1.物理性质颜色气味毒性密度溶解性无色刺激性有毒比空气大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思考感悟把SO2和Cl2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现象相同吗?为什么?【提示】把SO2和Cl2分别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现象不同,其原因是:SO2溶于水生成H 2SO3,使石蕊试液变红,但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Cl2溶于水生成了HCl和HClO,酸性使石蕊试液变红,又由于HClO的强氧化性,所以最终使石蕊试液褪色。

3.酸雨的形成化石燃料的燃烧、含硫金属矿物质的冶炼和硫酸的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在光照、烟尘中的金属氧化物等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雨水后形成硫酸。

反应方程式:2SO2+O2催化剂△2SO3、SO3+H2O===H2SO4;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三、硫酸的制备和性质自我诊断3.试判断下列八种情况分别属于硫酸的哪种性质?A.脱水性;B.难挥发性;C.强酸性;D.二元酸;E.氧化性;F.吸水性(1)铜和浓H2SO4加热反应,产生SO2气体________。

(2)在硫酸盐中有NaHSO4这样的酸式盐________。

(3)在烧杯中放入蔗糖,滴入浓H2SO4变黑________。

(4)在NaCl中加入浓H2SO4,加热,产生HCl气体________。

(5)在稀H2SO4中放入锌粒就产生H2________。

(6)用稀H2SO4清洗金属表面的氧化物________。

(7)浓H2SO4敞口久置会增重________。

(8)浓H2SO4不能用于干燥H2S气体________。

答案:(1)CE (2)D (3)A (4)B (5)C (6)C (7)F (8)E 基础回归1.硫酸的制备接触法制H 2SO 4是目前工业上采用的主要方法,包含三个步骤:(1) 硫磺(或含硫矿石如FeS 2)在沸腾炉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S +O 2=====点燃SO 2或 4FeS 2+11O 2=====高温2Fe 2O 3+8SO 2。

(2)SO 2的催化氧化:2SO 2+O 2催化剂△2SO 3。

(3)SO 3的吸收:SO 3+H 2O===H 2SO 4。

2.物理性质挥发性:难挥发 ;溶解性:浓H 2SO 4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时可放出大量的热 ,浓H 2SO 4稀释的方法是: 将浓H 2SO 4沿烧杯内壁注入水中,搅拌 。

3.稀H 2SO 4的通性硫酸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方程式为H 2SO 4===2H ++SO 2-4,能与指示剂、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等物质发生反应。

4.浓H 2SO 4的特性【课堂互动讲练】一、SO 2与CO 2的性质比较以及SO 2-3的检验 1.SO 2与CO 2的性质比较2.SO2-3的检验向溶液中加入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或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发生的反应为SO2-3+2H+===SO2↑+H2O,SO2-3+Ba2+===BaSO3↓,BaSO3+2H+===Ba2++SO2↑+H2O。

【特别提醒】 1.CO 2中的C 元素处于最高价,因而只具有氧化性(CO 2―→CO,CO 2―→C)。

SO 2中的S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因而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除去CO 2中的SO 2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入酸性KMnO 4溶液或溴水,也可通过饱和的NaHCO 3溶液(H 2SO 3的酸性大于H 2CO 3)。

例1、 (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 2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 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装置B 、C 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 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装置B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D 的目的是探究SO 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尾气可采用________溶液吸收。

【思路点拨】 从实验装置来看,A 制取SO 2,B 检验SO 2的还原性,C 检验SO 2的氧化性,D 检验SO 2的漂白性。

SO 2漂白品红溶液的特点是不稳定性,加热生成的无色物质又分解为品红。

SO 2是酸性气体,可以用NaOH 溶液吸收。

【解析】 (1)A 为生成SO 2的装置,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硫通常用亚硫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反应,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 2SO 3+H 2SO 4(浓)===Na 2SO 4+SO 2↑+H 2O 。

(2)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同时高锰酸钾溶液被还原,生成了无色的硫酸锰,所以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会褪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SO 2+2MnO -4+2H 2O===2Mn 2++5SO 2-4+4H +。

二氧化硫又具有氧化性,当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硫化钠溶液中时,二氧化硫与硫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单质硫,所以会产生黄色浑浊。

(3)二氧化硫与品红溶液反应后生成了一种无色的不稳定的化合物,当受热后发生分解,溶液又会变为红色。

因此,当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红色,证明了该反应的可逆性。

(4)二氧化硫有毒,泄漏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通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答案】 (1)蒸馏烧瓶 Na 2SO 3+H 2SO 4(浓)===Na 2SO 4+SO 2↑+H 2O(2)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 还原性 氧化性 5SO 2+2MnO -4+2H 2O===2Mn 2++5SO 2-4+4H +(3)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 (4)NaOH【点评】 本题考查了SO 2的制法及其还原性、氧化性、漂白性等性质和尾气吸收,题目难度不大。

跟踪训练1.(2011年浙江宁波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下列有关SO2的性质的探究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解析:选B。

因SO2为酸性氧化物,能使石蕊试液变红;SO2能使品红褪色;SO2具有强还原性,被HNO3氧化为SO2-4,SO2-4与Ba2+生成白色沉淀;SO2先与NaOH反应,再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选B。

二、浓硫酸与金属的反应及SO2-4的检验1.浓H2SO4与金属的反应2.浓、稀硫酸的鉴别方法3.SO2-4的检验(1)检验SO2-4时要防止其他离子的干扰①Ag+的干扰:先用盐酸酸化,能防止Ag+干扰,因为Ag++Cl-===AgCl↓。

②CO2-3、SO2-3的干扰:因为BaCO3、BaSO3也是白色沉淀,与BaSO4白色沉淀所不同的是这些沉淀能溶于强酸中。

因此检验SO2-4时,必须用酸酸化(不能用HNO3、H2SO4酸化)。

例如:BaCO3+2H+===H2O+CO2↑+Ba2+。

例2、 (2011年厦门模拟)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有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除SO2外,还可能产生氢气。

该同学为了验证他的判断是否正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装置B中盛有浓硫酸,装置C中放置黑色CuO粉末,装置D中放置的是无水硫酸铜粉末(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且该装置略去)。

试回答:(1)A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中加入的试剂是碱石灰,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A、B之间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认为还可能产生氢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