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装配式智能变电站建设中“两型一化”的应用及成效
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探析

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探析装配式结构是一种工业化生产施工理念的应用,可以用于变电站建设中。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复杂的功能和复杂的设备安装要求。
传统的变电站建设过程中,需要现场进行大量的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时间周期较长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而装配式结构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施工质量,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装配式结构具有工期短、施工效率高的优势。
传统的变电站建设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土建施工工作,如浇筑基础、搭建主体结构等。
而装配式结构采用工程预制化和模块化的设计,能够在工厂环境中进行大规模生产,减少现场施工工作量。
模块化设计的组件可以简化施工过程,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装配式结构可以提高施工质量。
装配式结构在工厂内进行生产,可以受到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传统的变电站建设中,由于现场施工环境受限,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如砌筑不规范、设备安装不牢固等。
而装配式结构可以在工厂环境中进行中低温焊接,可以保证焊接质量,减少焊接缺陷,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装配式结构还可以提高施工安全性。
装配式结构采用预制组件进行装配,可以减少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量,降低施工现场的风险。
传统的变电站建设中,现场施工人员需要在高空操作、使用大型机械设备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而通过使用装配式结构,可以将大部分施工工作转移到工厂内进行,减少现场作业难度,提高施工安全性。
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也存在一些挑战。
装配式结构的施工需要大型设备和机械进行运输和吊装,对施工场地的要求较高。
装配式结构需要进行精确的尺寸配合和安装,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装配式结构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布置和接线,以便与变电站的功能要求相匹配。
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
通过采用装配式结构,可以缩短工期、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适应电力系统建设中对变电站快速建设的要求。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管理,可以充分发挥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效益。
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1-11-04T03:12:18.145Z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17期作者:李宏生[导读]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该背景下,绿色建筑理念响应国家需要和客户需求而产生,逐渐在建筑行业得到了落实。
李宏生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该背景下,绿色建筑理念响应国家需要和客户需求而产生,逐渐在建筑行业得到了落实。
装配式结构是绿色建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筑工业化的具体形式。
他与绿色建筑的环保理念相适应,不仅可以缩短工期,而且还能促进建筑行业发展。
因此,本文针对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来进行探讨,分析如何在建设中更好地应用该种结构,从而推动整个建设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装配式结构;变电站建设;应用分析不同于常规的传统建筑,绿色建筑的污染相对性较小,而且还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与特点。
变电站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装配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装配方式的改变,可以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提高产品质量。
装配式变电站是未来变电站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针对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建设中的实际应用,从不同角度来进行探讨,可以有效的为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建设经验。
一.装配式结构的定义及其应用注意点1.装配式结构的定义装配式结构通常是在工厂内,将已经加工完成了的预制部件通过交通工具运输运送到施工现场,再通过各种不同的工具来进行辅助连接。
比如说各类机械,套筒等等。
运用连接手段,再辅助必须的提前措施,通过拼接构成不同的建筑物。
这种结构的应用减少了施工的工作量,改变了施工的工艺,施工体系以及整体运作方式。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减了工期。
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装配式结构能够有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工期较短,建设成本较低的特点。
是绿色建筑建设过程中的经常使用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探析

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探析【摘要】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首先介绍了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概念和特点,包括快速施工、质量可控等优势。
然后分析了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优势和挑战,探讨了其未来发展趋势和环境影响评价。
通过具体应用案例分析,展示了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实际效果。
对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推广和应用建议,以及对变电站建设行业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探讨,有望推动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并为行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装配式结构、变电站建设、应用、探析、概念、特点、优势、挑战、案例分析、发展趋势、环境影响评价、应用前景、推广、建议、启示、未来发展1. 引言1.1 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探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现场施工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快速、高效、环保的建设需求。
而装配式结构的出现,恰好能够弥补这一不足。
通过预制构件在工厂内进行加工和组装,然后在现场进行简单拼装,不仅可以减少建筑过程中的浪费,提高施工效率,还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减少施工安全隐患。
在变电站建设中,装配式结构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减少劳动力成本,还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粉尘扬尘和噪音污染。
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变电站建设中装配式结构的概念及特点变电站建设中装配式结构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技术,其概念是利用预制构件和模块化设计,在工厂进行生产和加工,然后将这些构件和模块在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从而形成完整的建筑结构。
相比传统的现场施工方式,装配式结构具有以下特点:装配式结构具有高度的工业化生产和标准化设计特点。
通过在工厂内生产构件和模块,可以有效控制质量,减少施工环境对工艺和材料的影响,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浅析装配式变电站的应用及发展

浅析装配式变电站的应用及发展摘要: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我国变电站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建筑构筑物模式的不断创新,变电站建设对建设效率和建设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装配式变电站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逐步被市场所认可。
关键词:变电站模式;装配式变电站;应用引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电,人民生活更是与电息息相关。
变电站是电网的重要节点,是电力输电系统的重要关节,它在变换电压等级、汇集电流、分配电能、控制电能的流向、调整电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1装配式变电站的基本特点分析当前,配电装置楼为变电站的核心建筑,通常情况下其楼层主要为2—3层,而楼内主要放置电气设备,并且对于其跨度与防火性能等要求相对较高。
鉴于半户内变与全户内变而言,其常规站都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相应的作业,当土建作业结束后,还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对电气设备进行运输安装调试,同时还需要对通电后的现场区域进行整改与修补。
当使用装配式变电站时,需要在地基基础施工前,对工厂进行预制生产。
当基础施工完毕后,需要进行梁柱与墙板安装工作,不需要额外扎筋支模及砌体施工。
除浇筑屋面板与隔板以外,基本上无土建湿作业,致使建筑质量的稳定性得到了基本保障。
在土建部分施工过程当中,部分电气设备则可在此阶段完成预制安装与调试工作。
然后再将其制作成成品舱,当完成土建完成后,直接运至现场进行吊装定位。
当前这种形式,开辟了新的电气设备安装形式。
基于装配式建筑土建的改进与创新,成功改变了传统电气安装形式,并且在很大程度增加了变电站的科技含量。
此外,极大地缩短了变电站的施工周期,为变电站的提前投入使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2变电站模式传统户外型变电站的各种设备在户外布置,对环境及绝缘配合的要求较高,而且占用土地较多,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站址位置的选择比较困难。
所以当下变电站建设模式必须走向减少土地占用、降低变电站造价、缩短建设周期、与周围环境协调、提高运行可靠性、较少设备维护的发展模式。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变电站模块化应用研究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变电站模块化应用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变电站建设需求涌现出来。
然而,传统的变电站建设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施工周期长、造价高、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等。
在这种背景下,装配式建筑以其灵活性、可重复利用性和高效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旨在探讨装配式建筑在变电站施工中的模块化应用,并剖析其优势与挑战。
二、背景及意义传统变电站施工方式通常采用现场加工、组装的方式完成。
这种方式依赖于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且容易受到天气条件等不确定因素限制,导致项目延期和额外成本支出。
相比之下,装配式建筑采用先制组件,在工厂进行统一生产,并通过标准化设计实现模块之间的互换和组合。
这种模块化特点为变电站施工带来了无尽可能性。
模块化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现场人员和工期,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和降低成本,因此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装配式建筑在变电站模块化应用的优势1. 提高施工效率与传统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采用先制模块,在一个工厂环境下进行生产,可以同时进行多个模块的生产。
这种离散化的生产方式能够大幅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建设周期。
例如,在变电站主体结构方面,通过预制混凝土构件和钢结构模块化制作,并借助机械设备进行快速组装,可以大大缩减现场搭建时间。
2. 保证施工质量装配式建筑中的预制构件经过严格的质检程序,在交付现场前即完成了质量控制。
这样可以避免传统施工中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带来的质量问题。
同时,在模块化中采用标准化设计和加强连接方式,可以确保模块之间空隙小、连接紧密,为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保证。
3. 实现可持续发展装配式建筑更加注重环境友好,符合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使用预制构件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降低建筑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另外,变电站模块化应用还可以实现快速组装和拆卸,方便后期设备更新和扩展。
四、装配式建筑在变电站模块化应用的挑战1. 设计标准的统一由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工艺对变电站的设计需求不尽相同,给模块化应用带来了困难。
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探析

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探析随着近几年来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业的需要。
与此同时,由于建筑施工场地的限制、节能环保、安全性等方面的考虑,人们开始逐渐关注起了一种新的建筑方式——装配式建筑。
相比于传统的建筑方式,装配式建筑所采用的是预先在工厂内预制好的构件,这些构件在被运输到现场后只需要现场进行简单的组装,便可以形成完整的建筑体系。
与传统的建筑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环保节能、安全可靠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随着能源的日益紧缺,在电力行业中,变电站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变电站建设方式是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进行构建,这种方式不仅消耗人力、物力、时间成本大,而且难以保证施工质量。
而装配式建筑所采用的工厂预制方式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
装配式建筑的构件都是在工厂内进行制作,并且由于采用智能化生产,保证了构件的制作精度,并且所有构件的尺寸都是有规定的,满足了变电站建设对于尺寸要求的严格需求。
在施工现场,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已经提前预制好,为施工人员节约了时间和精力,大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
同时,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工厂预制,在生产环节中可以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大大的提高了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现场减少了现场施工、浇筑混凝土等工序,从而降低了施工现场的灰尘、噪音、震荡等环境污染。
除此之外,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还能够通过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由于在装配式建筑的制作工艺中,材料的使用应用规范有严格的要求,通过合理的选择和搭配,以及生产过程中的严格监控,材料质量得到了保障。
这样在建筑过程中就可以避免材料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发生。
这也就保证了变电站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采用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能够大大的节约人力、物力、时间成本,保证施工质量和建筑安全性,降低施工过程对于环境的危害。
浅谈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情况和改进措施_6

浅谈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情况和改进措施发布时间:2022-06-01T07:59:54.199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0期作者:许军[导读] 当前,在我国变电站日常工作管理中,最常用的模式为运维一体化,该模式的采用,对整个过程中资源的分类和专业化管理更加完善和细致,通过对变电站资源的分类化管理,实现整个工作流程的细化和工作进度的完善。
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主要核心内容为:在消耗最少资源的前提下,实现管理模式的最优化。
但就目前为止,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矛盾,只有完美的解决这些矛盾,才能确保变电站顺利运转。
许军国网辽源供电公司吉林辽源 136200摘要:当前,在我国变电站日常工作管理中,最常用的模式为运维一体化,该模式的采用,对整个过程中资源的分类和专业化管理更加完善和细致,通过对变电站资源的分类化管理,实现整个工作流程的细化和工作进度的完善。
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主要核心内容为:在消耗最少资源的前提下,实现管理模式的最优化。
但就目前为止,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矛盾,只有完美的解决这些矛盾,才能确保变电站顺利运转。
关键词: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情况;改进措施1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必要性变电运维一体化实现了传统的变电运行和变电检修进行优化整合,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具有富裕人力的运行专业由于原来的管理模式制约而不能有效投入到专业技能较低、工艺较为简单的检修维护中,通过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改革使得原本的运行人员也需要承担部分检修维护工作,并建立常态化机制。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集控组主要对变电站的各类系统、线路、设备进行统一监控,负责值班和巡检;运维组主要负责抢修以及正常的消缺。
相对于传统变电运分工细致、流程繁琐、处理问题时间多、投入人力大的特点,变电运维一体化通过对设备周期性的监察,可以通过历史数据有效对变电运维问题进行分析,从问题的源头处着手处理,有效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优化人力资源的投入。
“两型一化”变电站建设

江苏省电力公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部署,开展了500kV惠泉变电站、220kV三兴变电站和110kV齐梁变电站等三个“两型一化”试点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同时贯彻“勤俭搞建设,集约搞经营”的方针,全面探索新形势下现代电网建设的新标准与新途径。在变电站设计方面,开展创新设计,变电站采用砂石地坪、取消绿化地坪;因地制宜积极应用GIS、HGIS、PASS、COMPASS等紧凑型设备,减小变电站占地,节约土地资源;主控楼采用工业化设计,工业化建筑造型设计由功能平面决定,按工业化标准进行室内装修。在工程施工方面,采用清水墙工艺和节能环保材料,体现工业设施本色,节约资源;对噪音、粉尘、污水进行严格控制,体现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友好”。
在建设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是优化通道,落实“三沿”发展思路,有效减少土地占用,便于地方政府对土地规划综合利用。二是统一策划,优化美化站区出线。落实“优化、美化、简化”的要求,对变电站出线走廊进行统一规划设计,采用同塔多回路出线,为变电站出口线路取直线路走向创造条件,美化变电站周边环境,达到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的目标,实现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三是技术革新,又好又快建设强网。积极采用同塔多回路、紧凑型线路技术、倍容量导线、大截面导线、铁塔基础抢修、高强钢铁塔、500千伏变电站无人值班、数字化变电站、变电站程序化控制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全面提升江苏电网的品质。四是依法和谐,建设绿色城市变电站。“绿色城市变电站”即把变电站建成节地型、环保型、与城市发展、环境发展相协调的变电站。针对居民比较关心的电磁环境与噪声污染问题,开展专题研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达到国家相关环保规范的要求。
目前,公司“两型一化”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投运后的500千伏惠泉变电站占地面积仅43.5亩,与同类型、同规模通用设计方案相比,节约土地8.4亩;经过数次优化,主控楼建筑面积由最初的1300平方米减小到905平方米,减少建筑面积395平方米;采用环保型蒸压灰砂砖,相对于采用粘土砖,节约粘土近2000立方米。通过工业化设计,江苏省220千伏变电站主控制楼建筑面积将由800平方米标准最低压缩到630平方米,节约投资20多万元。220千伏三兴变主控楼取消电缆层后建筑面积已压缩到371平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IAN Nan—chun,QIAN Jiang,GAO
Ru/
(State Grid Jiading Power Supply Company,Shanghai 201800,China)
Abstract:As Shanghai’S first prefabricated substation,1 l OkV Yuanhai substation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has been and meaningful
内装修:采用工厂化预制构件的生产和现场
安装。 事故油池采用预制拼装式油池,厕所为移动 式户外产品厕所。 1.2电气部分 一次设备:电容器、消弧线圈、站用变设备采
用集成一体化,设备出厂时内部主体、部分单元件
均安装完成。
厂化与机械化施工率占到墙体结构施工的95%。
(2)“资源节约型”成效装配式墙体总体施 工周期为15天,施工质量便于控制。由于采用工 厂化加工,具有施工周期短、湿作业少、墙体平整 度等质量指标好、减少施工劳动力投入。墙体的 占地面积也比砌体墙体的占地面积要小。 (3)“环境友好型”成效装配式墙体避免了
凝土施工的繁复工序,通过电气设备的模块化集
工厂预制、现场装配,有效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工作 效率,是国网上海嘉定供电公司在贯彻国网公司 推进电网建设创新转变的要求,推进基建标准工 艺、实现“两型一化”(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 工业化)的有益探索,在装配式变电站的建设上 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起到了引领 和示范的作用。 园海站建筑本体为钢结构,所有构件在工厂 预制,生产完毕后运至施工现场装配。电气安装 运用一、二次设备的模块化设计、一体化安装和设 备间控制电缆的工厂预制等技术,达到现场装配 即插即用的目的。
1.1土建部分 变电站主控楼主体钢结构:采用工厂化加工 的成品钢柱、钢梁,现场吊装。檩条、屋面板、内外 墙面板采用市场成熟产品,现场安装。 装配式清水混凝土围墙:墙柱与墙体全部采
在建设周期方面,园海站改变了传统变电站
的建设模式,通过钢结构吊装避免了常规钢筋}昆
万方数据
钱南淳,等标准装配式智能变电站建设中“两型一化”的应用及成效
10.4%。 2.2.1
系统、故障录波、全站时间同步、智能辅助控制系 统、一体化电源系统等设备分别在各自的厂内完
成生产,然后运至长园深瑞。根据二次设备的不 同功能,二次设备室的设备分为4个模块,监控系
电容器、消弧线圈、站用变设备 电容器、消弧线圈、站用
统模块、一体化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和全站辅助监 测系统模块。以模块为单位,采用一体化底座完
2“两型一化”在110 kV园海站的具体应 用及成效
2.1土建部分 变电站建筑为一层建筑,本体建筑基础为现 浇混凝土,上部采用钢结构。主控楼钢结构主体 工程基本做到了全工厂化加工工厂化与机械化施
工率占到主体结构施工的90%;站内构筑物包括 围墙和电缆沟,装配化率为81.8%。
2.1.1变电站主控楼主体钢结构 (1)“工业化”应用 采用工厂化加工的成品钢柱、钢梁,现场吊 装。檩条、屋面板、内外墙面板采用市场成熟产
2.2.7使用二次设备高度集成的站域保护装置
集成化保护屏安装、交直流系统
采用了交直流一体化屏,其中包括了直流+ 充电七交流+UPS。 2.2.4二次集成商的管理模式 (1)“工业化”应用
站内配置了一套站域保护装置作为低周减载 冗余保护,就地配置站域终端采集电压电流,点对 点上送至站域保护,保护开出通过预制光缆传输 信息。利用站控层网络实现慢速跳闸信号传递。
第42卷
第7期
姜菜电力
East:China Electric Power
V01.42
No.7 2014
2014年7月
July
标准装配式智能变电站建设中 “两型一化”的应用及成效
钱南淳,钱江,高睿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嘉定供电公司,上海201800)
摘要:作为上海市首座装配式变电站,110 kV园海站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全面应用工厂预制、现场装配,有效 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是国网上海嘉定供电公司在贯彻国网公司推进电网建设创新转变的要求。推进 基建标准工艺、实现“两型一化”(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工业化)的有益探索。本文分析了园海站“两型一 化”应用及成效,对装配式变电站的建设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变电站;装配式变电站;标准工艺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9529(2014)07—1424-04
园海站内二次设备由保护、监控、故障录波、 全站时间同步、智能辅助控制系统、一体化电源及
主变电度表柜等设备组成。这些设备由多个供应 商提供。考虑到保护、监控系统是智能变电站的 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确定长园深瑞作为本项目的 二次集成商,由其承担全站二次设备的联调及一
3“两型一化”在110 kV园海站的问题及 今后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成、一体化安装减少了现场分散设备和零星元器 件的安装调试,使得建设工期大大缩短。
在环境保护方面,园海站的钢结构建筑避免 了钢筋混凝土的浇捣养护,减少了环境污染。装 配式围墙现场吊装,一次成型,减少了占地面积。 此外,电气设备和站内电缆的工厂预制、集约化安 装比以往更为环保便捷。
1
“两型一化”在110 l【v园海站的总体思路
成屏柜固定及预制线缆储存功能;通过屏间侧壁 开孔,完成模块内部走线。 2.2.6新型110 kV就地化保护测控装置、就地 二次“五合一装置” 在园海站110 kV#1线路采用了就地化保护 测控装置,取消装置背板端子,通过预制电缆与
(1)“工业化”应用
变设备采用集成一体化,设备出厂时内部主体、部 分单元件均安装完成,整体安装后运输,至现场后 就位后进行了小量的内部设备连接安装工作。 (2)“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的成效 提高了设备出厂整装工艺水平,减少现场安装 工作量,提高设备整体质量,缩短了安装时间。 2.2.2预制光缆的使用 (1)“工业化”应用 园海站内光缆均采用预制光缆,共11根,合
二次设备:采用了二次集成商的管理模式,由 保护监控系统供应商长园深瑞集成站内二次及通
信设备的集成调试及安装。 光缆、控制电缆:采用了预制光缆、控制电缆, 实现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二次设备间的光缆、电 缆标准化连接。
砌体墙体的浇捣养护,减少了环境污染。
2.1.3内、外墙及屋面 (1)“-Y-.&4匕”应用 外墙采用120 mm厚彩钢岩棉夹芯板(0.6厚 彩钢板),内墙采用双层彩钢板内夹岩棉。 建筑屋面板体系是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物构件 的受控要件,屋面板采用150厚彩钢岩棉瓦楞夹 芯板(0.8厚彩钢板)。 (2)“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的成效 外墙的厚彩钢岩棉夹芯板具有集保温、轻质、 隔热、隔声、耐火、耐久的特点。 内墙利用双层彩钢板内夹岩棉的材料特性,
GIS设备无缝对接,实现一体化设计;采样独立, 电缆跳闸,提高保护可靠性;标准通讯接口,可实
现远程维护浏览。 站内10 kV部分采用的是保护、测控、计量等 多合一装置,1 10 kV线路及主变保护采用合并单 元、智能终端、保护、测控、录波五合一装置。所有 保护设备均下放至一次设备就地,间隔清晰明确,
greatly improved by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plant prefabrication and on—site assembly,an effective
practice
of Jiading Power Supply Company to meet the State Grid Corporation’S requirements of promoting the change
达到轻质高效低吸水的保温效果。
建筑屋面板具有隔音、抗撞击性能,满足防水 的要求。 2.1.4内装修 (1)“工业化”应用装配式建筑采用了工厂 化预制构件的生产和现场安装。 (2)“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的成效
品,现场安装。钢柱粱、檩条、屋面板、外墙板的安 装全部采用机械吊装,仅内墙板安装与收边工作
3.1设计问题 (1)钢结构设计深度不足造成后续变更修改, 效果欠佳;(2)本工程屋面排水原先不能满足强暴 雨的要求,后虽经优化,影响立面效果;(3)室外散
体化安装的职责。
工厂集成调试分两处实施,一处为长园深瑞, 在其厂内进行一体化电源、故障录波、全站时间同
热器室同主变室之间原先未考虑必要的导墙及防 水,造成主变室进水,虽经优化,影响整体效果。
to
other power supply companies in building prefabricated substations.
Key words:substation;prefabricated substation;standard process
110
kV园海站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全面应用
3.2今后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3.2.1深化“两型一化”的应用实践 通过本项目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推广“两型 一化”和标准工艺应用,组织开展相关单位宣贯、 培训,在后续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加以提高。
受工艺限制采用的是人工安装,工厂化与机械化 施工率占到主体结构施工的90%。 (2)“资源节约型”成效
园海站主控楼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形式,自
钢结构开始吊装到钢柱梁、内பைடு நூலகம்墙板施工基本全 部完成仅耗时一个月,施工速度较常规钢筋混凝 土框架结构工期的60天,节约工期50%。 钢结构施工完成后可直接进行建筑电气、门 窗等后续工序,在装饰工程阶段中湿作业与施工 时间大为减少。 主控楼主体结构施工采用两台25T吊车同时 施工,施工劳动力的使用较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
用工厂化产品,现场施工墙柱与墙体全部采用机 械吊装。
节约劳动力50%以上。 (3)“环境友好型”成效 钢结构建筑避免了钢筋混凝土的浇捣养护, 减少了环境污染。 2.1.2装配式清水混凝土围墙 (1)“工业化”应用墙柱与墙体全部采用工 厂化产品,现场施工墙柱与墙体全部采用机械吊 装。墙体施工缝勾缝与灌浆则采用人工施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