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系统 第六章习题

合集下载

计算机控制系统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作者: 日期:1.12设有模拟信号(0〜5)V 和(2.5〜5)V ,分别用8位、10位和12位A/D 转换器,试计算 并列出各自的量化单位和量化误差。

t - * ttnax yXmr 直儿川人--------- 生一 ——答:量化单位q=(2.5 EB v第一章1.1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怎么样分类的?按功能和控制规律可各分几类?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可按功能分类,按控制规律分类和按控制方式分类。

按功能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 (1 )数据处理系统。

(2)直接数字控制(简记为 (3 )监督控制(简记为 SCC 。

( 4)分级控制。

(5)集散控制。

(6)计算机控制网络。

按照控制规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 (1)程序和顺序控制。

(2)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 称PID 控制)。

(3)有限拍控制。

(4)复杂规律控制。

(5)智能控制。

DDC 。

1.2计算机控制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并画出方框图。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由控制对象、执行器、测量环节、数字调节器及输入输出通道等组成。

方框图:P115图1.21输出反馈计算机控制系统 1.9简述采样定理及其含义。

答:采样定理:如果采样角频率 &2园丁大于2區!i ,即 題』,则采样的离散信 号H t )能够不失真地恢复原来的连续信号 y (t )。

式中杠z|是连续信号y (t )的频谱特性 中的最高角频率。

含义:要使采样信号⑴ 能够不失真地恢复原来的连续信号 y (t ),必须正确选择采 样角频率,使 1.10多路巡回检测时,采样时间0,采样周期T 和通道数N 之间的关系。

答:采样时间是足够短的时间,y(kT) El y(kT+固),0<,量化误差E = q/2]解:丫(z)=E]U(z)+U(z)- EY(z)=(吃二i +%)U(z)-Y(z)1.14试述数模转换器的作用?如何选择转换器的位数?答:数模转换器把数字量 u(kT)转换成离散的模拟量模-数转换器的位数n ,当位数足够多时,转换可以达到足够高的精度。

操作系统6处理机管理习题

操作系统6处理机管理习题

第六章处理器管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让多个计算问题同时装入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 )。

A.并发执行B.顺序执行C.并行执行D.同时执行2.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后,处理器的利用率( )。

A.有所改善B.极大地提高C.降低了D.无变化,仅使程序执行方便3.计算机系统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后,()。

A.缩短了每个程序的执行时间B.系统效率随并行工作道数成比例增长C.提高了系统效率D.使用设备时不会发生冲突4.进程是( )。

A.一个系统软件B.与程序概念等效C.存放在内存中的程序D.执行中的程序5.进程的( )和并发性是两个很重要的属性。

A.动态性 B.静态性C.易用性D.顺序性6.( )是完成操作系统功能的进程。

A.用户进程B.系统进程C.并发进程D.编译进程7.可再入程序必须是纯代码,在执行中( )。

A.可以随意改变B.计算结果相同C.自身不改变D.要求输入相同的数据8.已经获得除( )以外所有运行所需资源的进程处于就绪状态。

A主存储器B.打印机C.CPU D.磁盘空间9.在一个单处理器系统中,处于运行态的进程( )。

A.可以有多个B.不能被打断C.只有一个D.不能请求系统调用10.对于一个单处理器系统来说,允许若干进程同时执行,轮流占用处理器.称它们为()的。

A.顺序执行B.同时执行C.并行执行D.并发执行11.操作系统根据( )控制和管理进程,它是进程存在的标志。

A.程序状态字B.进程控制块C.中断寄存器D.中断装置12.若干个等待占有CPU并运行的进程按一定次序链接起来的队列为( )。

A.运行队列B.后备队列C.等待队列D.就绪队列13.用户从终端上输入一条命令,即产生了( )。

A.程序性中断事件B.外部中断事件C.输入输出中断事件D.自愿性中断事件14.( )的断点是确定的。

A.硬件故障中断B.自愿性中断C.程序性中断D.外部中断15.自愿性中断事件是由( )引起的。

操作系统第6章(设备管理习题与解答)

操作系统第6章(设备管理习题与解答)

第6章设备管理习题与解答6.1 例题解析例6.2.1 何谓虚拟设备?请说明SPOOLing系统是如何实现虚拟设备的。

解本题的考核要点是虚拟设备的实现方法。

虚拟设备是指利用软件方法,比如SPOOLing系统,把独享设备分割为若干台逻辑上的独占的设备,使用户感受到系统有出若干独占设备在运行。

当然,系统中至少一台拥有物理设备,这是虚拟设备技术的基础。

SPOOLing系统又称“假脱机I/O系统”,其中心思想是,让共享的、高速的、大容量外存储器(比如,磁盘)来模拟若干台独占设备,使系统中的一台或少数几台独占设备变成多台可并行使用的虚拟设备。

SPOOLing系统主要管理外存上的输入井和输出井,以及内存中的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

其管理进程主要有输入和输出进程,负责将输入数据装入到输入井,或者将输出井的数据送出。

它的特点是:提高了 I/O操作的速度;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

例 6.2.2 有关设备管理要领的下列叙述中,( )是不正确的。

A.通道是处理输入、输出的软件B.所有外围设备都由系统统一来管理C.来自通道的I/O中断事件由设备管理负责处理D.编制好的通道程序是存放在主存贮器中的E.由用户给出的设备编号是设备的绝对号解本题的考核要点是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

(1) 通道是计算机上配置的一种专门用于输入输出的设备,是硬件的组成部分。

因此A是错误的。

(2) 目前常见I/O系统其外部设备的驱动和输入输出都由系统统一管理。

因此B是对的。

(3) 设备管理模块中的底层软件中配有专门处理设备中断的处理程序。

通道中断属于设备中断的一种。

因此C是对的。

(4) 通道设备自身只配有一个简单的处理装置(CPU),并不配有存储器,它所运行的通道程序全部来自内存。

因此D是对的。

(5) 系统在初启时为每台物理设备赋予一个绝对号,设备绝对号是相互独立的。

由用户给出的设备号只能是逻辑编号,由系统将逻辑号映射为绝对号。

因此E是错误的。

微型计算机原理作业第六章 习题与思考题

微型计算机原理作业第六章 习题与思考题

第六章习题与思考题典型例题解析例6-1 试述PC微机中断系统的分类与特点。

答:PC微机系统中断包括硬件(外部)中断和软件(内部)中断两大类。

硬件中断包括不可屏蔽中断NMI和可屏蔽中断INTR。

它们都由外部硬件产生。

软件中断包括软件中断INT nH和CPU内部特殊中断,它们由内部中断指令或执行程序过程中出现异常产生的。

软件中断又有DOS中断和BIOS中断之分。

硬件中断的特点是:(1)硬中断是外部事件而引起的中断,因此,硬件中断具有随机性和突发性。

(2)在硬件中断响应周期,CPU需要发中断回答信号(非屏蔽硬件中断不发中断回答信号)。

(3)硬件中断的中断号由中断控制器提供(非屏蔽硬件中断的中断号由系统指定为02H)(4)硬件中断一般是可屏蔽的(非屏蔽硬件中断是不可屏蔽的)。

软件中断的特点是:(1)软件中断是执行中断指令而产生的,无需外部施加中断请求信号。

在程序需要调用某个中断服务程序时,只要安排一条相应中断指令,就可转去执行所需要的中断程序,因此,中断的发生不是随机的,而是由程序安排好的。

(2)在软件中断响应周期,CPU不需要发中断回答信号。

(3)软件中断的中断类型号是在指令中直接给出,因此,不需要使用中断控制器。

(4)软件中断是不可屏蔽的。

例6-2 试述可编程控制器8259A的作用。

答:可编程控制器8259A在协助CPU处理中断事务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1)接受和扩充外部设备的中断请求。

外设的中断请求,并非直接送到CPU,而是通过8259A接受进来,再由它向CPU提出中断请求。

一片8259A可授受8个中断请求,经过级联可扩展到8片8259A,能接受64个中断请求。

(2)进行中断优先级排队。

外设的中断优先级排队,并不是CPU安排,而是由8259A安排的。

即由8259A中断请求输入引脚(IR)的编号决定的。

连到IR0上的外设中断优先级最高,连到IR7上的外设中断优先级最低。

(3)向CPU提供中断类型号。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 第六章总线系统知识分享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 第六章总线系统知识分享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第六章总线系统第六章总线系统一、填空题:1.PCI总线采用A.______仲裁方式,每一个PCI设备都有独立的总线请求和总线授权两条信号线与B.______相连。

2.SCSI是处于A.______和B.______之间的并行I/O接口,可允许连接C.______台不同类型的高速外围设备。

3.总线有A 特性、B 特性、C 特性、D 特性,因此必须E 。

4.微型计算机的标准总线从16位的A 总线发展到32位的B 总线和C 总线,又进一步发展到64位的D 总线。

二、选择题:1.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实现技术化,同时______。

A. 减少信息传输量B. 提高信息传输速度C. 减少了信息传输线的条数D. 减少了存储器占用时间2.描述PCI总线基本概念中正确的句子是______。

A.PCI总线的基本传输机制是猝发式传送B.PCI总线是一个与处理器有关的高速外围总线C.PCI设备一定是主设备D.系统中允许只有一条PCI总线3.描述PCI总线中基本概念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PCI设备不一定是主设备B.PCI总线是一个与处理器有关的高速外围总线C.PCI总线的基本传输机制是猝发式传送D.系统中允许有多条PCI总线4.并行I/O标准接口SCSI中,一块适配器可以连接______台具有SCSI接口的设备。

A. 6B. 7C. 8D. 95.下面对计算机总线的描述中,确切完备的概念是______。

A.地址信息、数据信息不能同时出现B.地址信息与控制信息不能同时出现C.数据信息与控制信息不能同时出现D.两种信息源的代码不能在总线中同时传送6.SCSI接口以菊花链形式最多可连接______台设备。

A.7台 B.8台 C.6台 D.10台7.微型机系统中外设通过适配器与主板的系统总线相连接,其功能是___。

A. 数据缓冲和数据格式转换B.监测外设的状态C.控制外设的操作D. 前三种功能的综合作用8.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实现积木化,同时___。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 第六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 第六章

第六章一.填空题1. 现在主要采用结构作为微/小型计算机硬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2. 系统总线是连接之间的信息传送线,按传输内容不同,又可分为、和,分别用来传送、和。

3. 一个总线传输周期包括、、和四个阶段。

4. 总线上的主模块是指,从模块是指。

5. 同步通信的主要特点是,一般用于场合;异步通信的特点是,一般用于场合。

6. 总线同步通信影响总线效率的原因是。

7. 在总线的异步通信方式中,通信的双方可以通过、和三种类型联络。

8. 按数据传送方式不同,总线可分为和。

9. 总线的判优控制可分为式和式两种。

10. 在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下,采用计数的方式,可使每个设备使用总线的优先级相等。

二.选择题1.系统总线中,划分数据线、地址线和控制线的根据是。

A. 总线所处的位置B.总线的传输方向C.总线的传输内容D.总线的控制方式2.系统总线中地址线的作用是。

A. 用于选择主存单元B.用于选择进行信息传输的设备C.用于指定主存单元和I/O设备接口电路的地址D.用于传送主存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3.挂接在总线上的多个部件。

A. 只能分时向总线发送数据,并只能分时从总线接收数据B.只能分时向总线发送数据,但可同时从总线接收数据C.可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并同时从总线接收数据D.可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但只能分时从总线接收数据4.一个计算机系统有以下I/O通道:①字节多路通道,带有传输速率为1.2KB/s的CRT终端5台,传输速率为7.5KB/s 的打印机2台;②选择通道,带有传输速率为1000KB/s的光盘一台,同时带有传输速率为800KB/s的温盘一台;③数组多路通道,带有传输速率为800KB/s及600KB/s的磁盘各一台。

则通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为KB/s。

A. 1821 B.2421C.2621 D.32215.对于低速输入输出设备,应当选用的通道是。

A. 数组多路通道B.字节多路通道C.选择通道D.DMA专用通道6.总线的从设备指的是。

操作系统第6章(设备管理习题与解答)

操作系统第6章(设备管理习题与解答)

第6章设备管理习题与解答6.1 例题解析例6.2.1 何谓虚拟设备?请说明SPOOLing系统是如何实现虚拟设备的。

解本题的考核要点是虚拟设备的实现方法。

虚拟设备是指利用软件方法,比如SPOOLing系统,把独享设备分割为若干台逻辑上的独占的设备,使用户感受到系统有出若干独占设备在运行。

当然,系统中至少一台拥有物理设备,这是虚拟设备技术的基础。

SPOOLing系统又称“假脱机I/O系统”,其中心思想是,让共享的、高速的、大容量外存储器(比如,磁盘)来模拟若干台独占设备,使系统中的一台或少数几台独占设备变成多台可并行使用的虚拟设备。

SPOOLing系统主要管理外存上的输入井和输出井,以及内存中的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

其管理进程主要有输入和输出进程,负责将输入数据装入到输入井,或者将输出井的数据送出。

它的特点是:提高了 I/O操作的速度;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

例 6.2.2 有关设备管理要领的下列叙述中,( )是不正确的。

A.通道是处理输入、输出的软件B.所有外围设备都由系统统一来管理C.来自通道的I/O中断事件由设备管理负责处理D.编制好的通道程序是存放在主存贮器中的E.由用户给出的设备编号是设备的绝对号解本题的考核要点是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

(1) 通道是计算机上配置的一种专门用于输入输出的设备,是硬件的组成部分。

因此A是错误的。

(2) 目前常见I/O系统其外部设备的驱动和输入输出都由系统统一管理。

因此B是对的。

(3) 设备管理模块中的底层软件中配有专门处理设备中断的处理程序。

通道中断属于设备中断的一种。

因此C是对的。

(4) 通道设备自身只配有一个简单的处理装置(CPU),并不配有存储器,它所运行的通道程序全部来自内存。

因此D是对的。

(5) 系统在初启时为每台物理设备赋予一个绝对号,设备绝对号是相互独立的。

由用户给出的设备号只能是逻辑编号,由系统将逻辑号映射为绝对号。

因此E是错误的。

操作系统第6章

操作系统第6章

45
第六章
输入输出系统
(3) 驱动程序与I/O设备所采用的I/O控制方式紧密相关,
常用的I/O控制方式是中断驱动和DMA方式。 (4) 由于驱动程序与硬件紧密相关,因而其中的一部分 必须用汇编语言书写。目前有很多驱动程序的基本部分已经 固化在ROM中。
2. 通道类型
1) 字节多路通道(Byte Multiplexor Channel) 这是一种按字节交叉方式工作的通道。它通常都含有许 多非分配型子通道,其数量可从几十到数百个,每一个子通 道连接一台I/O设备,并控制该设备的I/O操作。这些子通道
按时间片轮转方式共享主通道。
28
第六章
输入输出系统
数组选择通道虽有很高的传输速率,但它却每次只允许 一个设备传输数据。数组多路通道是将数组选择通道传输速 率高和字节多路通道能使各子通道(设备)分时并行操作的优 点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通道。
31
第六章
输入输出系统
3. “瓶颈”问题
由于通道价格昂贵,致使机器中所设置的通道数量势必 较少,这往往又使它成了I/O的瓶颈,进而造成整个系统吞 吐量的下降。
令中的抽象要求转换为与设备相关的低层操作序列。
(2) 检查用户I/O请求的合法性,了解I/O设备的工作状态, 传递与I/O设备操作有关的参数,设置设备的工作方式。 (3) 发出I/O命令,如果设备空闲,便立即启动I/O设备, 完成指定的I/O操作;如果设备忙碌,则将请求者的请求块挂 在设备队列上等待。 (4) 及时响应由设备控制器发来的中断请求,并根据其中 断类型,调用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44
第六章
输入输出系统
2. 设备驱动程序的特点
设备驱动程序属于低级的系统例程,它与一般的应用程 序及系统程序之间有下述明显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样周期T=0.5秒,期望的闭环传递函数的一阶惯性环节的 时间常数秒,试按大林算法设计其数字控制器的。
第六章习题
6.12 某电阻炉,其传递函数可近似为带纯滞后的一阶惯性 环节
Kd G (s) = e −τ s 1 + Td s
K d = 1.16, τ = 30 s , Td = 680 s
用飞行曲线法测得电阻炉的有关参数如下:
6.5 对上题,针对单位速度输入设计快速无纹波系统的 数字控制器D(z),计算采样瞬间数字控制器的系统输出 响应并绘制图形。
第六章习题
6.6 已知广义被控对象为
1 − e −Ts 1 G (s) = s s +1
其中,T=1s。试设计针对输入r(t)=1(t)的有纹波最少拍控 制系统,并画出闭环控制系统的框图。 6.7 对上题,试分别针对输入r(t)=1、r(t)=t、r(t)=t2/2设计 无纹波最少拍控制系统,并画出闭环控制系统的习题
6.15 计算机控制系统如图5.21所示,其中
1 G ( s) = 2 s
试设计数字控制器满足
T=1s
⑴ 系统闭环极点为 p1 = 0.4, p2 = 0.6. ⑵ 系统闭环极点为
p1 = p2 = 0.
第六章习题
6.16 被控对象特性为
K G (s) = 2 s
现采用零阶保持器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 ⑴ 针对对象特性选用哪一种数字控制器(超前、滞后、 超前-滞后)比较合理? ⑵ 选取T=0.01s,采用超前控制器 z − z1 D( z ) = K c z − p1 为使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最大超调σ<15%,用根轨迹法确 定闭环极点配置,控制器极点p1,零点z1及增益kc等参数。
σ ≤ 15%
t r ≤ 0.55 s
t s ≤ 1s
若采用零阶保持器,取采样周期T=6s,要求闭环系 统的时间常数
Tτ = 350 s
用大林算法求取对电阻炉实现温度控制的数字控制器的算 式。
第六章习题
6.13 已知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e−s G (s) = ( 2 s + 1)( s + 1)
采样周期T=1s,若选闭环系统的时间常数
Tτ = 0.1s
试对单位阶跃输入设计最少拍有纹波数字控制器。
第六章习题
6.4 已知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
G (s) = 5 s (1 + 0.1s )(1 + 0.05 s )
设采用零阶保持器,采样周期为0.1s。针对单位速度输 入设计快速有纹波系统的数字控制器D(z),计算采样瞬 间数字控制器和系统的输出响应,并绘制图形。
采样周期T=1s,采用零阶保持器,试用W变换设计法设计 相位校正器的传递函数,使该系统的相位裕度为50度。
第六章习题
6.19 系统结构如图5.21所示。其中 10 G (s) = s (0.2 s + 1) 采样周期T=0.2s。试设计系统的数字控制器D(z),使系统 在阶跃输入作用下,满足下列性能指标。 (1)超调量 (2)上升时间 (3)调节时间
第六章习题
6.17 计算机控制系统如图5.21所示,采样周期T=0.1s,其中
K G (s) = s (1 + 0.1s )(1 + 0.05 s )
试用根轨迹法设计数字调节器D(z),使系统的阻尼
ξ = 0.7, kv ≥ 0.5
6.18 设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
G (s) =
1 , s ( s + 1)
10 G (s) = s ( s + 1) 采样周期T=1s,试对单位阶跃输入设计最少拍无纹波数 字控制器。
第六章习题
6.9 大林算法的设计目标是什么?所谓振铃现象是什么?振 铃幅度如何定义?如何消除振铃现象?
6.10 大林算法与PID算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6.11 设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
10 G ( s) = e − 2.5 s s ( s + 1)
问是否会出现振铃现象?试用大林算法设计数字控制器 。
第六章习题
6.14 被控对象为
3 G (s) = e − 1 .8 s 2s + 1
即采样周期T=0.9s,期望闭环传递函数Φ(z)的时间常数取 Tc=0.5s。 ⑴ 给出大林控制器的结构及其控制算法。 ⑵ 画出它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y(k)。 ⑶ 判断有无振铃现象?如何修改控制器?
第六章习题
6.1 什么是最少拍系统?最少拍系统有什么不足之处? 6.2 设不稳定对象 2.2 z −1 G( z) = 1 + 1.2 z −1 试对单位阶跃输入设计最少拍有纹波控制器。 6.3 给定对象
0.265 z −1 (1 + 2.78 z −1 )(1 + 0.2 z −1 ) G(z) = (1 − z −1 ) 2 (1 − 0.286 z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