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基础知识
书店员工培训课件:图书基础知识

图书的基本概念1、封面:又称“封一”、“封皮”、“书皮”,起着保护书籍、装饰书籍的作用。
封面一般印有书名、作者(包括译者、编著者、校订者)和出版社名称。
2、封里:又称“封二”,即封面里边的空白页。
3、封底里:又称“封三”,即封底里边的空白页。
有时也会印有广告或者书籍信息(定价、作者简介等等)4、封底:又称“封四”,是书的最后一面,与封面相连。
一般印有书号和定价。
5、护封:是封面外的保护层。
其实就是一个有勒口的封面,护封的组成部分从它的折痕来分有前封、书脊、后封、前勒口、后勒口和大多是没有印刷内容的里页6、护封:又称“外包封”,指图书封面外的包封纸。
一般印有书名和装饰性图画,可保护封面,增加图书的美观。
7、腰封:也称“书腰纸”,附封的一种形式,是包裹在图书封面中部的一条纸带,属于外部装饰物。
8、书脊:又称“封脊”,即书的脊背,接连封面和封底。
一般印有书名、册次和出版社名称。
分为方脊、圆脊。
方脊线条清晰,现代感强。
圆脊厚重、严实、经典味强。
9、封套:指书信或书籍的厚纸外套。
封套的用途是将单页或样本插入封套内,形成整合的一套文件材料10、勒口:亦称飘口、折口。
是指书籍封皮的延长内折部分。
编排作者或译者简介,同类书目或本书有关的图片以及封面说明文字,也有空白勒口。
11、环衬:亦称环衬页,是封面后、封底前的空白页,连接到封面的叫前环衬,连接到封底的叫后环衬,是封面到扉页和正文到封底的过渡。
目的在于封面和内心的牢固不脱离。
12、扉页:又称书名页,是内文部分的首页。
指在书籍封面或衬页之后、正文之前的一页。
扉页上一般印有书名、作者或译者姓名、出版社和出版的年月等。
扉页也起装饰作用,增加书籍的美观。
13、版权页:一般安排在正扉页的反面,或者正文后面的空白页反面。
文字处于版权页下方和书口方面为多。
记录内容提要、书名、著译者、出版者、制作者、印刷者、开本、印张、版次和印次、出版日期、字数、累计印数、书号、定价等。
二、图书的内容要素1、书名:书名:各类出版物名称,出现在封面、扉页、版权页上,有时书眉上也会出现(一般在偶数页上)。
图书馆学专业基础知识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第一章:信息、知识与文献重点:弄清楚信息、知识与文献的定义第一节:信息信息的属性,可能出选择题或者判断题,掌握重点(信息的功能、社会作用)一、相关知识点1、信息的基本属性(消除不确定性)2、信息的传播的容量、速度和质量取决于(运载物质)的性能。
3、(共享性)是信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主要特性。
4、信息的时效性—信息的价值随时间延长而变小。
(判断)5、信息能够被人和其它生物通过器官或感测工具感知。
(判断)6、信息的13个特性?(1)信息的基本属性是消除不确定性。
(2)信息的普遍性(3)信息对物质和能量的相对独立性。
(4)信息的物质依附性。
(5)信息的可感性(6)信息的可传输性(7)信息的共享性(8)对信息内容理解的歧义性(9)信息内容的可耗散性(10)信息的时效性(11)信息具有不完备性和不对称性(12)信息具有可伪性(13)信息具有势差,存在着强势信息和弱势信息。
7、信息主要类型包括(自然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机器信息)8、信息的功能?(重点)(1)信息是自然世界存在的客观反映(2)信息具有消除不确定性的功能(3)信息具有组织功能(4)信息交流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纽带9、信息的社会作用?(1)信息工作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2)信息促进知识的增长和积累(3)信息工作促进经济发展(4)信息工作为决策服务(5)信息工作促进社会的进步第二节、知识知识的含义,重点:知识信息化的功能?1、知识由两要素构成的:(真理)和对(实在的理解)2、知识的4W概念:知识是什么(know-what);知道为什么(know-why);知识怎么做(know-how);知道是谁(know-who)。
3、知识是认知主体以其认知图式适应、同化被认知客体的信息内容,经整合重构而再现的观念化和符号化的有序信息集合。
附图式的相关理解:图式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康德提出的,在康德的认识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把图式看作是“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技术,一种技巧。
图书基本知识资料

雕版印刷术始于唐朝的雕版印刷。它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印章、墨拓石碑 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几个阶段。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 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 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 下, 接着,用白纸复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 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 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成功了。这种印刷方 法,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称它为 “雕版印刷”。
*毕昇的活字印刷术: 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象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 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 内重复的时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为便于拣字,把胶泥活 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排字的时候,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 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拣出来一个个排进框内。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再用 火烘烤,等药剂稍微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的时候,只要 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行了。为了可以连续印刷,就用两块铁板,一版加刷,另一 版排字,两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 再按韵放回原来木格里,以备下次再用。
衬页: 书芯前后的白色或有色纸 扉页:是书翻开后的第一页,指衬纸下 面印有书名、出版者名、作者名的单张 页。有些书刊将衬纸和扉页印在一起装 订称为费衬页。
图书管理基础知识

图书资料管理基础知识—第一章:信息、知识与文献重点:弄清楚信息、知识与文献的定义第一节:信息信息的属性,可能出选择题或者判断题,掌握重点(信息的功能、社会作用)一、相关知识点1、信息的基本属性(消除不确定性)2、信息的传播的容量、速度和质量取决于(运载物质)的性能。
3、(共享性)是信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主要特性。
4、信息的时效性—信息的价值随时间延长而变小。
(判断)5、信息能够被人和其它生物通过器官或感测工具感知。
(判断)6、信息的13个特性?(1)信息的基本属性是消除不确定性。
(2)信息的普遍性(3)信息对物质和能量的相对独立性。
(4)信息的物质依附性。
(5)信息的可感性(6)信息的可传输性(7)信息的共享性(8)对信息内容理解的歧义性(9)信息内容的可耗散性(10)信息的时效性(11)信息具有不完备性和不对称性(12)信息具有可伪性(13)信息具有势差,存在着强势信息和弱势信息。
7、信息主要类型包括(自然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机器信息)8、信息的功能?(重点)(1)信息是自然世界存在的客观反映(2)信息具有消除不确定性的功能(3)信息具有组织功能(4)信息交流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纽带9、信息的社会作用?(1)信息工作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2)信息促进知识的增长和积累(3)信息工作促进经济发展(4)信息工作为决策服务(5)信息工作促进社会的进步第二节、知识知识的含义,重点:知识信息化的功能?1、知识由两要素构成的:(真理)和对(实在的理解)2、知识的4W概念:知识是什么(know-what);知道为什么(know-why);知识怎么做(know-how);知道是谁(know-who)。
3、知识是认知主体以其认知图式适应、同化被认知客体的信息内容,经整合重构而再现的观念化和符号化的有序信息集合。
附图式的相关理解:图式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康德提出的,在康德的认识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把图式看作是“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技术,一种技巧。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 ppt文字版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一、信息、知识与文献1.信息的定义[1-2]•信息的名称:Information 资讯信息•广义的信息:是物质存在和运动规律与特点的表现形式。
•狭义的信息:是一种消息、信号、数据或资料。
•综合的信息界定:是再现的差异;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可以以消息、信号、符号、数据等形式来表达、存储、传递、处理、感知和利用。
•信息资源与非加工信息及其作用2.信息的属性[2-5]✶消除不确定性(基本属性)✶普遍性✶对物质、能量的相对独立性✶物质依附性✶可感性✶可传输性✶共享性✶内容理解的歧义性✶内容的可耗散性✶时效性✶不完备性和不对称性✶可伪性✶存在势差3.信息的种类[5-6]•信息无时无处不在。
•信息分为自然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和机器信息等四种类型。
自然信息大自然中物质、能量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现象。
如:刮风、下雨、严寒、酷暑,等等。
生物信息生物体所携带和发出的信号、消息。
如遗传因子、气味、声响、颜色、动作,甚至语言,等。
社会信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信号。
如语言、文字、姿势、动作等。
(人类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大大超过其他任何一种生物。
)机器信息机器设备之间传送的信号。
如声响、温度、光线、电脉冲等。
4.信息的功能[6-7](1)信息是自然世界存在的客观反映信息与物质、能量在本质上统一的;物质结构、能量的转换隐含着信息及其传递;信息显示物质的存在与运动的方式、状态;信息可以对信息自身的运动再显示。
(2)信息具有消除不确定性功能相对于信息接受者的状态改变而言。
当信息接受者接受到特定信息后,改变或确定了对事物的原有认识。
是申农经典信息论阐释的信息的基本功能,是信息其他功能和社会作用的基础。
(3)信息具有组织功能信息可改变事物结构,是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根据。
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信息减少不确定性,也就减少无序,减少熵,增加有序度,有利于将因素整合为系统。
(4)信息交流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纽带信息交流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信息提供知识的公共积累;通过信息交流加强人们的共存感;信息帮助人们认识环境,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图书馆基础知识(201504)

1.地区号(组号): 最短的是一位数字,最长的达 五位数字,大体上兼顾文种、国别和地区。 把全世界自愿申请参加国际标准书号体系的 国家和地区,划分成若干地区,各有固定的 编码。 美国所出版的书国家代码为0,1代表英语, 2代表法语,3代表德语,4代表日本,5代表 俄语,7为中国大陆出版物使用的代码等等 。国家领域最长可能为5位数字(如不丹为 99936)。
2.出版者号: 代表组内所属的一个具体出版者( 出版社,出版公司等)。由国家或地区的ISBN 中心设置和分配。 3.书名号:书名号是由出版者给予每种出版物 的编号。
4.校验号: 校验号是ISBN号的最后一位数值,它能够 校验出ISBN号是否正确, 10位数时:将ISBN1-9位数字顺序乘以10-2这9个数 字,将这些乘积之和再加上校验号,假如能被11整 除,则这个ISBN号是正确的,算式为 7*10+3*9+0*8+5*7+0*6+1*5+5*4+6*3+8*2+7= 198,198/11=18, 能被11整除。 校验号只能是1位数,当为10时,记为罗马数字X。 13位数时:用1分别乘ISBN的前12位中的奇数位(从 左边开始数起),用3乘以偶数位,乘积之和以10为 模,10与模值的差值即可得到校验位的值,其值范 围应该为0-9。
复分表包括通用复分表、专论复分表和 仿分。使用时注意: 1. 复分表是辅助表,不能单独使用,必须 先依主表类目分类后,才能使用。 2. 复分时一定要按表中的规定使用,不能 自由使用。 3 . 复分表的使用应前后一致。
2.微观结构 类号 R318.01 生物力学
生物流体力学,骨、软组织 力学以及生物力学在生物医 学工程中的应用等入此。
图书馆基础知识

图书馆基础知识图书馆收藏的图书资料,不但数量庞大,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珍贵,而且涉及的知识门类非常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宇宙星空,小到基本粒子,无论是风土人情,还是科学技术,古今中外,无所不包.然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图书馆藏书,并不是杂乱无章的书籍的堆积,而是经过图书馆工作者辛勤劳动后形成的一个有条理、有系统、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的网络.那么,图书馆藏书是怎样组成为一个有条理、有系统、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知识的网络的呢回答很简单:这是运用图书分类知识的结果.图书的分类图书分类就是按照图书的研究对象,内容性质,形式体裁和读者用途等,根据一定的方法,分门别类地把同类图书集中到一起,并把不同类的图书联系起来,进而把图书馆藏书组成为一个有条理、有系统、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知识的网络,使我们读者可以方便地查找和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藏书.图书馆藏书的分类,是依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进行严格分类的.中图法,是在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下,运用知识分类的原理,结合图书的特点,采用逻辑方法编制出来的.它是一种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层层划分,逐级展开的分门别类的号码检索体系.它的表现形式一般是由基本部类、基本大类、基本类表和详表逐级展开而成的.中图法的分类体系——五分法,是把图书资料所包括的知识内容,划分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综合性图书“等五大基本部类;在五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形成了由二十二个大类组成的体系序列:第一部类: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A第二部类: 哲学,宗教——B第三部类: 社会科学——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第四部类: 自然科学一一N自然科学总论;O数理科学和化学;P天文学、地球科学;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U交通运输;V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第五部类: 综合性图书——Z所以采用图书分类法来揭示和序列图书,就大大有助于我们读者对各种图书资料的理解,也大大有助于我们读者对某一图书知识总体系中位置的确定.例如:“O4”物理学;“I”文学;“I2”中国文学;从举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左边的号码,代表类目.“O4”是代表“物理学”的,所有分入这一类的书,无论书名是否相同,都用“O4”做标记,并依此来作为分类排架的根据.如果熟悉于分类号,你只要看到“I”就知道它代表“文学”“12”代表“中国文学”,“I24”代表“中国小说”,“I247.5”代表“中国建国后新体长篇、中篇小说”.如此等等.上面简单介绍了图书分类法的体系结构和标记符号,使我们读者对组织图书馆藏书的工作有了粗浅的认识,从而可以了解图书馆藏书是如何组织的.图书的排架图书的排架是依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顺序从A-Z..索书号与顺序号都是从小到大排列.了解了以上图书基础知识,你就得到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你就可以到任何图书馆找到你所需要的图书和资料,便可以自由的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
图书的基本知识

图书及图书编目的基本知识1、封面知识:封面含义:封面是对订联成册后的书芯在其外面包粘上外衣的称呼,封面也称书封、封皮、外封等,又分封一、封二(属前封)、封三、封四(属后封)。
一般书刊封一印有书名、出版者和作者等,封四印有版权等。
封面起着美化书刊和保护书芯的作用。
封面包括的重要内容信息:书名、并列题名、丛书名、作者姓名、译者姓名、出版社、定价、书号。
跟封面连接的有勒口、书脊。
勒口上一般有作者简介、内容简介和编辑姓名等信息。
书脊上面一般有书名、作者、出版社名、卷册号等。
2、腰封腰封的含义:也叫书腰,定义为“于书籍中间地带另置一条类似腰带的文字介绍,以配合行销或书籍推荐”。
腰封的作用:《这书要卖一百万》的作者、日本著名畅销书推手井狩春男,把“如何制作吊人胃口的书腰”列为书的行销要件之一。
可见腰封本来就是为图书宣传和营销而存在的。
现在是一个腰封四起的时代,企图市场走红的书,几乎没有不加腰封的。
不过有些设计得比较精美,符合书的整体风格,宣传语精当到位;有些设计得就比较烂,像电线杆子上老中医包治百病的广告,让人看了就心生反感。
3、书名页(也称题名页)内容书名页包含的信息:正副题名、并列题名、分辑号、卷册号、丛书名、著者、丛书著者、出版社名、出版社地,一般情况下还有适用对象和一些附注内容。
4、版权页版权页的含义:版权页是指版本的记录页。
版权页包含的重要信息:版权页中,按有关规定记录有书名、作者或译者姓名、出版社、发行者、编者、印刷者名称及地点、版次、印次、印数、开本、印张、字数、出版年月、定价、书号、分类号、书刊出版营业许可证的号码等项目。
版权页所在位置:版权页一般安排在正扉页的反面,或者正文后面的空白页反面。
文字处于版权页下方和书口方面为多。
版权文字书名字体略大,其余文字分类排列,有的设计并运用线条分栏和装饰用。
起着美化画面的作用。
版权页主要供读者了解图书的出版情况,常附印于书刊的正文前后5、装订分类(1)什么叫平装?答:一种总结了包背装和线装和优点后进行改革的书籍装帧形式,也是一种平面订联成册、使用较多的装帧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书基础知识一、常用术语1.开本:图书开本的大小,是以印刷用纸的全张幅面为计算单位,裁切成多少小张,就称作多少开本。
如全张纸裁切成16 小张的,就叫做16 开;裁切成32 小张的,就叫做32开等。
2.封面:在书心之前的称前封面,又称封一;靠书心的一面称封里,又称封二;在书心后面的称后封面,靠书心一面的称封底里,又称封三;最后的外表一面称封底,又称封四。
前后封面相连护住书心订口一侧的部分称为书脊。
在书籍封面外裹附一层纸张或其他片状物以保护书籍的,叫做护封。
封面或护封在切口处多留一定宽度向里折叠,叫做勒口。
3.版权页:是一本书的出版历史记录,版权页内应包括:书名、著作者、印刷厂、发行单位,出版时间以及开本、印张、插页、字数、版次、印次、定价等内容。
版权页一般印在扉页(内封)背面或内文最后一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 )数据所在的那一页。
4.版次:第一次出版的出版物称为“第一版”或“初版”,第一次出版后,内容经过大量修改、增删再版者,称为“第二版”,以次类推。
5.印次:即每一版印刷的次数。
从每一版第一次印刷计算起,每重印一次都要累计并标注明确(如二版一次,二版二次,三版一次,三版二次)。
6.印张:版权页上的印张,表示该种出版物的一本书所需要的印刷纸张数量,它是计算定价的依据之一。
一张全开纸有两个印刷面,即正面和反面,规定以一个印刷面为一个印张。
这样,一张全开纸有2 个印张。
印张的计算方法:全书总面数宁开本二印张7.定价:印在书上的价格。
一本书的定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根据规定的定价标准,按书籍的类别,选定每印张定价,再按每印张定价乘以印张数量得出的;另一部分是按标准计算的这本书的封面、装帧材料和插页等的价格。
两部分相加就是这本书的定价。
8.版心:书刊幅面除去周围的白边,剩余的正文和图版部分称为版心。
9.白边:是版心与上切口、下切口,订口和外切口之间的空隙部分。
版心上端的白边叫“天头”,版心下方的白边叫“地脚”,靠装订一侧的白边叫“订口”,和订口相对的白边叫“外切口”。
10.页码:是表示页数的数码,一般排在书籍版心的靠外切口的上角或下角,也有排在版心下方左右居中的。
凡是另页起或另面起的篇名、章名和没有文字的插页和空白页,一般都不排页码,叫做“暗码”。
扉页、版权页等虽然不排页码,但仍计算在全书的总页数之内。
前言、目录等文前辅文部分,页码另计,也计算在全书总页数之内。
一般习惯,正文开始为第一页。
11.书眉:印在版心以外空白处的书名或篇、章、节名,横排本印在上端,叫做书眉。
一般双页码排篇名,单页码排章名;或双页码排章名,单页码排节名。
总之,双页码的内容层次大于单页码的内容层次。
读者在阅读时,可以直观地了解本页文字是归属某一篇、章、节的范围。
如在一面之内出现两个同级标题时,书眉应排最后一个标题。
12.出血版:以图版为主的图书,为了美观和美化版面,将图版的边沿超出版心,经过裁切之后,不留白边,称之为出血版。
一般常见于通俗读物、儿童读物、美术画册、大型画报等等。
13.页、面:页和面是两个概念,书籍的一页包括两面(与“张”同义),每面就是书刊中的一个页码(Page)。
在实际工作中,页、面不能混淆。
“另页起” 表示每一篇文章或篇、章、标题必须是从单页码开始。
如前面文字排到单码结束,则双码是白面。
“另面起”表示每篇文章或篇章标题不接排,必须从另一面开始,它可以从单码排,也可以从双码起排。
14.通栏、分栏:正文文字的行长与版心相等,叫做通栏排式;正文的行长如按版心的宽度分成相等的两栏或多栏,称为分栏排式。
15.另行、顶格、缩格、齐肩:正文每一段落的开始,一般要退进二字,叫做另行起;另行排之后在回转第二行时,要顶版口排,叫做顶格;不顶格的称缩格排,但要注明缩几格;若第一行缩进二字,转行时同样缩进两字,称为齐肩。
16.行距:行与行之间的距离称为行距。
一般行距至少要空正文字身高的1/2以上。
17.占行:为了使标题突出和醒目,标题要占行。
如果是占5 行,指的是占正文字的五行(包括行距)。
标题字数如果较多,可以转行,两行之间的行距要大于正文的行距。
18.居中:标题占几行居中,即表示上下排在这几行的中间,左右居中;其他如公式,图表居中,即表示以版心宽度或最长行为准,左右居中。
19.串文:指标题、图表的旁边排正文。
一般超过版心的1/2 宽的图可不串文排。
串文的目的是为了使版面紧凑,全书能容纳更多的内容,节约纸张。
20.背题:标题正好起在一面的最末一行,题下无法排文,也就是标题背离了文字,叫做背题。
这样宁可在本面最下空白两行,将标题移至下一个版面上去排。
这里所称的标题,一般指居中、占行的标题。
二、版式设计的要求1. 版式设计的原则(1)美学原则:版式是一种形式美,它就象绘画一样,也是由点、线、面所 组成。
版面中的字是“点”, 文字排列成行就是“线”, 按一定规律组合起来的 “字行”就是“面”。
除文字以外,图书中的插图、表格、各级标题、书眉、脚 注以及扉页、序文、目录、索引、版权甚至白页,把它们按美学原则配置整合起 来,就能树立起独特的书刊艺术美学形象。
2)科学性原则:① 从生理角度讲:版式设计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使人们阅读方便、舒适。
人的 视觉最大纵向角从上视 55°到下视 65°,横向向外能看到 90°,向内能看到 60°。
所以,横排本优于直排本。
横排本的行长一般以 80〜100mn 为适,超过 120mm 寸,阅读速度会下降。
因此,32开本的书版心都控制在这一范围内。
16 开的杂志一般排成双栏或三栏。
② 从心理角度讲,版面的排列与分割和版面的中心点有关。
版面的中心点有两个: 一个是几何中心, 它在纵横中轴线的交会处。
一个为视觉中心, 它比几何中心高 1/10 左右。
版面重心的安排影响整个版面的稳定。
我国图书版面习惯天头大于 地脚,这是由古籍版本的传统发展而来的。
但是在标题的安排上, 仍遵循视觉中 心这一规律。
如一面上仅有卷、 篇的顺序和名称, 往往安放在版心居中偏上的位 置。
版面上各个不同的部位,给人的视觉效果也不尽相同,横排书上方的左侧, 直排书上方的右侧,均为视觉的焦点,是最先引起人们注意的部位。
③ 黄金分割率:取近似值为1 : 0.618。
图书的开本、版面的分割都在应用这 个规律。
如:大 32开本的外观尺寸 203mm : 140mm = 1:0.689,最接近黄金分 割率。
所以,大 32开本的长乘宽的比例看起来最舒服。
2. 版式设计对稿件的要求1 )发稿的齐、清、定齐:指原稿齐全(封面、内封、前言、目录、正文、附录、图稿等),完整无 缺,一次交齐。
准确无误;插图中的注字清楚,图清晰无误;全书批 格式规范统一。
定:指发稿时要定稿, 防止在校样上随意增删或修改。
要求做到五个“衔接”、 六个“统一”、七个“对应”。
① 五个“衔接”:章节的序号、表号、图号、公式号、页码要衔接好,不得有 重复或跳号。
② 六个“统一”:格式、层次、名词述语、符号、代号、计量单位要统一。
③ 七个“对应”:目录与正文标题、标题与内容、正文与插图、正文与表格、 呼应注清:指全稿文字抄写清楚、 注清楚;章、节层次分明,与注释内容、图字代号与图注、书中内容前后对应。
避免重复和矛盾。
(2)对图稿的技术要求①绘图稿要清洁,防止污物、折皱。
②图盘的图,线条均匀,字迹清楚。
注意要与开本一致,一般不能超过版心。
③照片图、网图层次分明、黑白反差明显。
照片图指的是人物、事物、风景等,网图主要是指从计算机上抓下来的屏幕图。
要求图里面的文字清晰、照片和网图层次分明,要达到印刷的要求。
④彩色插页或黑白插页尽量集中放在书前或书后。
⑤不能用印刷制品作图稿,因印刷制品本身有网点,当作原稿再制版时,网点不易重合。
(3)对封面的要求:封面是一本书的脸面,而且制作成本较高,所以要慎重斟酌:①书名、作者的名字要准确,内封、外封、书脊字要一致,要有“XXX出版社”的字样。
②开本与正文必须一致。
如大32开的正文要配大32开的封面。
③书脊厚度要做到与书心的厚度一致。
(55 g书写纸和胶版纸厚0.072mm张;60 g胶版纸厚约0.076mm张;70 g胶版纸厚0.088mm张)。
④封面制好后,打出效果样,要求编辑在彩色效果样上签字认可后方可印刷。
3. 版式设计的整体要求(1)开本的大小开本的大小需要根据书刊的不同情况来确定,一般插图较大、插图较多的稿子,如建筑、机械类图书和期刊类刊物可用16开本。
经典著作、理论书籍、各类词典和高等院校教材,篇幅较多,可用787X 1092mm的16开或850X 1168mm的大32开本。
经常携带的一般通俗读物,用32开本即可。
字典之类的工具书还可用64开本。
文艺类的图书可用长32开或小长32开。
儿童读物多用接近正方形开本,如用787X 1092mm的12开、20开、24开等。
开本的确定要根据书籍的内容,做到形式美观,便于阅读。
(2)装订形式:主要分平装本和精装本两种①平装: 分骑马订(杂志)和平订(胶订、锁线订等)。
②精装:一般用加硬纸板裱衬的壳做封面,有全布面,也有涂塑纸面,还有纸面布脊,外有加护封的。
除正规形式外,还有软面装(不加硬纸板,而用白板卡代替)、假精装(书心上下两面加粘白板卡外套塑料书壳,如软皮新华字典)。
(3)字体的选择:最最常用的汉字字体有四种: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
①宋体:特点是字体笔画横细竖粗,结构稳健,均匀,字体平正端庄。
体现了汉字字形的质朴,给人以爽朗、舒适之感。
排成版面后,整齐醒目,是书刊正文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字体。
②仿宋体:特点是横竖笔画基本相同,字体秀丽、典雅,纤细轻巧。
常用于书刊的前言、后记等。
③楷体:字体方正,笔画浑圆端庄,柔中有刚,与手写楷书相似,从整版看,不如宋体整齐醒目,一般正文很少采用。
多用于引文、小标题等。
④黑体:横竖笔画粗细一致,首尾方正如刀切,粗壮有力,特点是醒目。
一般用于标题或重要的内容提示,不适宜用做正文。
书刊中常见的:部分、篇、章、节、段、小目等所标示的文章题目,称为“标题”,标题是对文章的概括,是突出文章的主题。
一般按不同的层次来划分标题的级别。
若以章为一级标题,则节、条、款、项为二、三、四、五……级标题。
随着级数的增加,字号也应逐级减小,最小一级标题的字号,不得小于正文的字号,同时用不同的字体变换来突出标题。
字体应该由重至轻,由粗至细,例如:黑、宋、楷、仿宋。
一本书的同级标题除字体、字号应完全相同外,排版格式也应完全相同,包括占行、序码、标点符号以及在版面中的位置均应完全相同。
(4)字号的选择①常用的字号有:三号、四号、小四号、五号、小五号。
国家规定:政治理论、经典著作以及中小学课本的正文一般用四号或小四号字;文艺类、科技类图书的正文,一般用五号字;我社出版的各类教材,其正文一般用五号字;练习题、思考题或表题、图题等,一般用小五号字;注释、表格等一般用六号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