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教案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教案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祁玲娟一、情感引路师:孩子们,老师听说大家在暑假里去了很多地方,但是有一个地方你可能没去过,看,这里有林间的小鸟在枝头欢唱,这里有潺潺的小溪在丁冬做响,这里有金色的落叶在飞舞,……这里的每一个不同的季节,每一处不同的风景都让大家如痴如醉,人们忍不住叫它“美丽的小兴安岭”。
带着美好的向往再读读课题。
孩子们,想去吗?让课文带我们去感受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
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好吗?二、趣味识字、词师:都游完了,美吗?孩子们,看,这片美丽的森林里一直有一群生字朋友睡着,等着小朋友来把它们叫醒呢!一个一个读。
开小火车读。
随机引导:“挡”1、谁来做“挡”的动作?2、课文是在挡什么呢?3、什么是挡视线呢?我明白了,你站起来,就挡住了后面同学的视线。
“献”1、“献”这个动作谁能来做?2、为什么要用两手献?是的,县指的是向尊敬的人恭恭敬敬地送上。
4、文中的小兴安岭也献东西了,谁来读一读,这些献上的东西哪些是你没见过的呢?想认识一下吗?人参:是东北三宝中的第一宝,它能让老年人延年益寿。
药材:这些药材能医治很多疾病。
榛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小朋友吃了它,还可以使大脑更聪明。
写字送走了生字朋友,又有一群生字朋友拉着它们的好朋友一起赶来了!如果你认识它,马上站起来叫叫它!横着读竖着读三、初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方法引导1、师:词语朋友已经跑到了各自的季节中,现在我们也来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读一读,看谁读地最流利。
2、师:孩子们,游客分为两种,有的游客走马观花,回来却什么都没有留下,有的游客却能在旅途中用耳朵、眼睛、鼻子,更用心去细细享受一切。
现在就让我们学着他走进春天,读一读,等会儿告诉大家你在哪儿看到什么或听到什么或闻到什么……3、随机朗读4、师:孩子们,你看我们自己也成了不寻常的游客,当我们细心留意,发现了春天的小兴安岭有那么多缤纷的色彩,醉人的清香,独特的声音。
下节课我们还要用这样的方法试着自己去学懂其它季节。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融、汇、涨”等10个生字,会写“欣、赏、映”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读生字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2、读题,抓重点词“美丽”。
3、简单介绍小兴安岭。
小兴安岭在黑龙江省北部,山势平缓,是我国重要林区之一,资源极为丰富。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朗读课文。
要求:(1)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2)标注自然段,用笔画出生字、生词,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师课件出示我会认的词语,通过自己认读—指名认读—开火车读来认识生字、生词。
特别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融化、淙淙、葱葱茏茏、酸甜可口”等。
(2)指导书写:汇、欣、赏、映、挡、视、线。
(如:“献”字的左边的“南”字里边是两个短横,不要少一笔。
)(3)出示生字卡片,生交流识字方法。
比较记忆(如:“刮”——“乱”“挡”——“档”“线”——“钱”)(4)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理解下列词语:淙淙:流水的声音。
欣赏:观赏美好的事物。
葱葱茏茏:形容树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严严实实:紧密,没有缝隙。
苍翠:草木青翠茂盛。
诱人:吸引人。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2、全文是按照什么结构来写的?(总—分—总)3、课文哪些自然段总写?哪些自然段是分写?4、学生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思考:(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的?(春、夏、秋、冬)(2)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两个字概括)?(美丽)四、发散思维,培养兴趣交流:如果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五、课堂小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漂亮的小兴安岭)第—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局部生字、新词,能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关注课文丰富的词语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类化型累积。
3.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确性,感受作者笔下兴安岭的漂亮。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板书“小兴安岭〞。
这个“兴〞应该读成第—声,指名读,强调“兴〞读成第—声。
再指名读,你了解“小兴安岭“吗?指名简单介绍。
有个作家给小兴安岭整体画了张像: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1〕细细读读这句话,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树多〔2〕从哪儿感受到的?生交流:S1:“数不清〞数目很多数不胜数;S2“……〞说明还有很多很多树的种类,可见树多极了;S3“几百里连成一片?S4:“绿色的海洋〞向海一样大的树林。
〔3〕把这些感受送到句子中去,谁再来读读句子。
指名多个,齐读。
毕竟是作者文字写得真美,然而这样的比喻,这样的词语并不为过。
因为教师出示文字介绍:小兴安岭坐落在我国东北三省的最北部,是我国的重要林区之一,长约七百二十多里。
整个山密密分布着树种丰富的温带树林,它与大兴安岭、长白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
它们集中了全国木材蓄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句话。
小兴安岭不但树多而且十分漂亮,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篇课文去细细领会一下小兴安岭的漂亮景色。
板书:漂亮,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通过预习,你已经了解了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教师板书1.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并想一想,假设你有时机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一个季节去,为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2.交流,出示局部难读的词语加强、正音融化汇成涨满淙淙地葱葱郁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山葡萄榛子蘑菇紫貂宿舍没过膝盖指名读强调齐读3.交流,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让学生简要说说自己的理由〕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研读春天之景:好多小朋友都喜欢春天的景色,是呀,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四季之首!冬天啊已经过去了山上的积雪渐渐融化了。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第一课时(三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第一课时(三篇) 《漂亮的小兴安岭》教案第一课时篇一1、初步学会本课15个生字,熟悉2个生字。
把握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语。
2、理解课文,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漂亮风光,激发学生喜爱祖国、喜爱大自然的美妙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一、课前学习方法引题。
1、齐读课题。
2、依据单元导读,引出本课学习方法(附板书:多读多想)3、生依据收集的资料,补充简介小兴安岭。
二、按预习方法自行初读课文,师检查预习状况:1、请生教读圈出的生字,并随机正音。
生提示教读。
2、请生领读勾画的新词及宠爱的词语,留意正音。
在不理解的词旁打上“?”随文学习后不解,再提出来共同解决。
3、出示小黑板,齐读并自我发觉词语排列规律,(板:春夏秋冬)提醒课文主要内容及。
写作挨次。
贴学生的四季画。
(春)抽出嫩绿涨满淙淙地流着(夏)葱葱郁茏浓雾照耀(秋)松柏青翠林间飘舞献出(冬)积满白雪没过膝盖呼呼地刮过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终一自然段。
1、自读这两个自然段,小组争论:应怎样读,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2、汇报读,互评,齐读。
(板:大花园巨大宝库)3、小结本文“总—分—总”的组篇方式。
四、按喜爱的季节分组,合作学习二至五自然段,提醒阅读提示:1、你最喜爱的季节写了哪些景物?用“=”标出来。
2、你最喜爱这个季节的什么?怎么读?联系文中你体会最深的词或资料说说理由。
3 展现汇报,选你最喜爱的。
方式:或画画,或朗读,或邀请伙伴表演,……五、沟通汇报其次自然段的学习成果。
1、学生汇报这段所写的春天的景物2、学生说喜爱的景物,读句子,说读出的体会。
师生多角色感情朗读。
重点引导:(1)抽出(应用查字典理解、换词比拟体会树木的生气勃勃及拟人手法的生动形象)(2)溪水的欢快旋律,师生在朗读与配乐中互动。
(3)从“静静看、别惊扰”中体会小鹿在这舒适、安静的家园里自由拘束、无忧无虑的生活及爱惜动物的环保意识。
3、生用自己宠爱的方式展现宠爱的景物。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4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4篇)小学四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①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③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教学过程一、检查字词认读词语卡片。
二、感悟品味①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引导诵读品味。
a.根据学生朗读,多媒体出示: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欣赏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
◆学生说喜欢的原因,教师板书:抽出◆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春天的画面。
◆体验“抽出”的过程。
体会“抽出”用得真好。
◆边读边想春天的画面,读出自己喜爱的感情。
b.喜欢的语句。
多媒体出示: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教师引导: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学生朗读体验,感悟“封”字用得真好。
◆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夏天的画面。
◆学生再次感受夏日小兴安岭的美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c.朗读交流,多媒体出示: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学生读课文,想像秋天的画面。
◆多媒体演示“落叶在林间飞舞”的情景。
◆学生再次朗读,加深感悟。
d.多媒体出示: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看着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学生交流喜欢的原因。
教师反问:你能把自己的喜欢之情读出来吗?◆指名读,大家评价。
◆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突出“积满”“又松又软”“舔着又肥又厚的脚掌。
”◆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冬天的景色,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朗读,深入体验。
②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刚才大家欣赏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景,此时此刻,作为一名游客,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齐读)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第1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第1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融、侧”等13个生字,会写“脑、袋”等13个字,会写“东北、脑袋”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3.初步体会“抽出”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感受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
教学过程一、欣赏美景,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秀丽,物产丰富,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富饶吧!2.导入新课。
美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板书课题,提醒读准多音字“兴”)二、读好长句,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出示朗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反馈,教师指导。
(1)字词反馈。
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学生同桌互读纠正读音,再指名读,齐读。
(2)指导读好长句子。
出示下面的句子,学生练习读。
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读好长句子是本课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通过读好短语、读好停顿再到读好长句子的朗读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读好长句子的方法。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①出示小兴安岭夏日树木图片,请学生用自己积累的词语说说图片上的景象,再圈出第一句中的AABB式词语,指导学生读好这类词语。
齐读句子。
②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中的形容词,想象画面。
学生练读,小组比赛读,放进句子中展示朗读。
③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等的停顿。
④学生练读长句子。
指名展示读。
(3)教师小结:朗读长句子,除了要注意标点符号以外,还要注意在句子中间适当停顿。
3.借助学习单,梳理主要内容。
(1)提问:课文写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中哪些美丽的景物?(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景物,在四人小组里交流并共同完成学习单。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特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感悟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三年级语文教材第四组的一篇课文。
本课描写的是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
全文共6个自然段,先总的讲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再按四季分别讲小兴安岭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本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总述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这是全文的中心。
第二段(第2~5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紧紧围绕"美丽'进行具体介绍。
从色彩、景物、物产几个方面来写的。
第三段(第6自然段)在分述的基础上,用"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一座巨大的宝库'作总结。
紧扣题目,洋溢着对小兴安岭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优美景色,丰富物产。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以读为本,紧扣课题中的"美丽'进行导读,体现语文学习"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感悟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点;感情诵读,激发情感;补充课外阅读,拓展深化。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你们知道小兴安岭吗?到过小兴安岭吗?老师带你们去小兴安岭,喜欢吗?(板书:小兴安岭)2、多媒体展示小兴安岭的画面,看后谈自己的感受。
3、在原板书前加上"美丽',今天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
空出重点:小兴安岭怎样美丽。
(由"美丽'切入带动全文)4、学生质疑二、自主学习,感知"美丽'。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师:夏天早晨的小兴安岭是怎样的呢?
生:雾多。
师:请同学们看到这两句(幻灯片)“浸”是什么意思?把“浸”换成“罩”可以吗?为什么?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罩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
在字典中“浸”是泡的意思,一般指沉没在液体里。
我们在家里洗衣服时,水少了能泡吗?(不能)只有水多的时候才能泡,也就说明小兴安岭的雾很多很浓,而且是从地面生成的,自下而上的蔓延开来的;然后把整个森林都沉没在浓雾里。
但“罩”是覆盖的意思,有由上而下的内涵。
用“浸”来形容雾中的森林,十分确切。
师:同学们,夏天的小兴安岭美不美?我们一起大声的朗读第3自然段吧!
五、活动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小兴安岭的春天、夏天,下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兴安岭的秋天和冬天吧!下课,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本课15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掌握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语。
2.理解课文,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习方法引题。
1. 齐读课题。
2. 根据单元导读,引出本课学习方法(附板书:多读多想)
3. 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补充简介小兴安岭。
二按预习方法自行初读课文,师检查预习情况:
1. 请生教读圈出的生字,并随机正音。
生提醒教读。
2. 请生领读勾画的新词及喜爱的词语,注意正音。
在不理解的词旁打上“?”随文学习后不解,再提出来共同解决。
3. 出示小黑板,齐读并自我发现词语排列规律,(板:春夏秋冬)揭示课文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
贴学生的四季画。
(春)抽出嫩绿涨满淙淙地流着
(夏)葱葱茏茏浓雾照射
(秋)松柏苍翠林间飞舞献出
(冬)积满白雪没过膝盖呼呼地刮过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1. 自读这两个自然段,小组讨论:应怎样读,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2. 汇报读,互评,齐读。
(板:大花园巨大宝库)
3. 小结本文“总—分—总”的组篇方式。
四按喜欢的季节分组,合作学习二至五自然段,揭示阅读提示:
1. 你最喜欢的季节写了哪些景物?用“=”标出来。
2. 你最喜欢这个季节的什么?怎么读?联系文中你体会最深的词或资料说说理由。
3 展示汇报,选你最喜欢的.方式:或画画,或朗读,或邀请伙伴表演,……
五交流汇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成果。
1.学生汇报这段所写的春天的景物
2.学生说喜欢的景物,读句子,说读出的体会。
师生多角色感情朗读。
重点引导:(1)抽出(应用查字典理解、换词比较体会树木的生机勃勃及拟人手法的生动形象)(2)溪水的欢快旋律,师生在朗读与配乐中互动。
(3)从“悄悄看、别惊扰”中体会小鹿在这舒适、安宁的家园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
活及爱护动物的环保意识。
3.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喜爱的景物。
(画画、朗读、表演等)
4.感情朗读全段。
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5.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背诵全段。
六用组词、辨析等方式学习这段生字。
板书
春夏
花园美丽的小兴安岭宝库
秋冬
(注:“春、夏、秋、冬”是学生画的小兴安岭的图片)。